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西安航天技工学校 孙亚亮 高润鑫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

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是重中之重,随着严峻的就业形

势,细致的社会分工和其他职业环境变化迫切呼吁我们做好中职生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引导。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出发,分析中

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对中职生实施职业

生涯规划教育的一家之言。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涌进了就业市场。使得市场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对

中职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尖锐的就业难使得就业成了社会的

焦点,也成为了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处于高中层次的中职生来

说,他们的路又在哪儿?我认为在就业前做好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很

关键。从学校和教师层面来说,就要有效地开展和引导中职生职业生

涯规划教育。

(二)细致的社会分工和其他职业环境的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迅速发展,资讯及知识日新月异,成倍增

长。一个人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几年后可能有大部分过时,一辈

子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专业性和细致性增强了,在这种形势下,中职生不能仅以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为满足,而更应立足于整个人生和整个社会来思考、规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人。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看不见“授之以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纸上谈兵”。

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对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指导性要求十分明确。国家权威调查显示,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61%的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了相关案例;41%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案例导入;30%的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技术;但结合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定位,因学生主动探索不够所导致的自我认知不足,甚至迷失自我,特长分析定位不准,兴趣特长与职业专业发展结合度不高,职业规划方向不明确,和市场结合不够密切,职业指导教师所掌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缺乏全面性,针对性、有效性的问题较为突出,甚或根本没有职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也大多为应付上级考核,仅为纸上谈兵,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不复存在。看不到授之以渔。

(二)、学生认知技术和专业发展必要信息的缺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由于中职生的基础较差,自我认知技术和职业、社会发展、专业发展信息的缺乏,使指导者无法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

职业方向,充分利用个人与家庭社会资源,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发现新的职业机遇,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严重影响职业规划变动性、科学性、一致性、可评估原则的贯彻,直接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三、如何加强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各部门协同,结合市场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性、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应突破学科局限,确立法制和德育观念,围绕市场和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生涯规划,积极构建学校德育教研、职业指导老师、学校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专业学科等多部共同参与模块教学,实施具体任务分工,像流水线一样统一协调、严把各关拓展教材内容,通过顶岗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等形式,做好由课内向社会的延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确立自我职业理想,以自信的姿态,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各学生社团充分为学生,设立社会实践类的社团,积极联系和校外的企业外联,从而让我中职学生得到锻炼,进而还可以获得不菲的赞助费用,亦做好了学生由学校向企业的延伸,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要求,明确专业方向,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围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和具有内在联系的主题项目和课题小组,辅之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理念,做到学练结合,内外结合,校企结合,既保证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技术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高,更为学生结合规划实施自我日常行为管理提供了支持。

(二)、围绕学生能力为核心,以人为本,加强改革,逐步推介

兴趣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领跑者,作用是引导。围绕职业生涯规划,逐步推介兴趣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信息的获取能力不容忽视,现有书本上的文字、案例,大都可以说是三四年前的东西,最前端的知识大都通过网络、媒体、资料等自己查找式学习,动态的、彩色的、悦耳新颖的网络和课堂比较更显得吸引力,因此,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所以要求教师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强和改进。另外,根据各班学生个性差异,运用班级教学的分组技术,建立有效的学习兴趣小组,各兴趣小组团结协作、交流会话,确保学习的有序性、层次性以及互补性,并加之老师引导和配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为动力来源于兴趣。

(三)、推行德技双馨教师评选制度,提高师资水平。

德育课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阵地,提高德育课教师的职业指导水平是关键。技能实践课教师是职业生涯的主要高地,提高技能实践课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砝码。德育是学生的软件,技能是学生的硬件。将两者集于一身就是未来从事职业教育者的方向。据20xx年5月14日广西《南国早报》报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培养更多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成为了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奋斗目标。结合我省,关中-天水经济区今后将被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先导的先进制造基地,这样以来对人才的引进和要求相应就有所提高。所以在我省的中职教育也应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先进经验。因为这是大趋势,时代赋予的客观要求。

(四)、结合当前就业形势,给学生适当“减压”和“增压”。 目前,我国未就业大学生约有710万人之多,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均在大幅度的增长,求职竞争激烈等因素,对于即将跨出校门,为工作辛苦奔波的中职毕业生来说,所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就更大。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此时,毕业生要主动培养与社会接轨的能力,锻炼自我营销能力,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和敢于竞争的勇气。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对他们进行更多的挫折教育,通过实习、见习等途径增加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断奶”,摆脱依赖甚至恐惧。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技能型人才缺乏与结构性失业失业并存,纷繁复杂的社会,媒体、网络很容易让一部分自制力,抵抗力较差的学生误入歧途。所以学生,家长及学校应适当给他们加压 。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都能心随人愿。认清自己、明确坐标、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并按照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方有可能实现成功之愿望。这就需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

总之,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实施则是进行教育的关键。这不但有利于缓解中职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也有利于中职生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既能弥补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可以促进中职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J]中国教育报 20xx年

霍懋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J]北京青年报 20xx年

 

第二篇:如何引导青年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如何引导青年更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行为,员工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规划,同时企业也要参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进行教育引导。从而使员工与企业获得双赢。

关键词:职业生涯 规划 发展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做职业生涯计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的特点,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这个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

二、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非人人都可以成功,要了解自己,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并按照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才有可能实现成功,这就需要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

(一) 主观与客观评估

1.主观认识---自我评估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职业,如何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那就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兴趣、爱好、性格、职业定向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选择属于自己正确的道路。

2、客观分析--- 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

对于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周边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只有对环境因素充分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自我认识是主观因素,职业机会是客观影响,只有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才能合理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二)确立目标,选择发展路线

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准确地对自己和环境做出了评估之后,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自己、有实现可能的职业发展目标。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决定了职业发展中的行为和结果,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在做好职业目标确定后,在选择发展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对发展路线

做出抉择,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

(三)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与措施

为了更好的达到目的,所以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并选定职业发展的路线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对应自己行动计划可将职业目标进行分解,即分解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长期目标为五至十年。分解后的目标有利于跟踪检查,同时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和调整短期行动计划,并针对具体计划目标采取有效措施。职业生涯中的措施主要指为达成既定目标,在提高工作效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潜能等方面选用的方法。行动计划要对应相应的措施,要层层分解、具体落实,细致的计划与措施便于进行定时检查和及时调整。

三、员工的职业规划融入企业发展。

企业与员工不单是雇佣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要让员工完全融入企业就要让员工对企业有依赖感,归属感,要让员工的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同步而行。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谋求自我发展的个人设计,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制度体系等辅助性措施从外部加以指导。恰当地参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使企业及时掌握员工的

个性化特征和职业发展动向,了解员工的需要、能力及自我目标,加强个体管理;再辅以按照员工兴趣、特长和公司需要相结合的培训发展计划,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员工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并发挥最大潜能,创造出企业与员工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与条件。一般说来,让员工的职业更好的融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企业与员工利益最大化

企业应该关心了解员工的职业规划,寻找其与企业理念、目标的最佳切入点,以此作为企业指导员工职业发展的起点。企业和员工是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双方的发展相互依存。每个员工都会有自己的生涯设计,追求的可能是权力、财富或是工作的安定感,要让企业与员工在选择时得到最大的满足,让员工与企业得到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本质的双赢。

(二)企业给员工培训合理化

多了解员工的想法,关心热点、难点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同时予以及时评价,使员工认识自我、修正自我,进而产生与企业同命运、共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创新能力。员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合理的职业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创造出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精神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理念层次达到企业内部和谐一致。企业首

先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同时善于引导,让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找到一条发展道路,把全部身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奉献全部智慧。员工谋求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以企业为主导的培训应成为辅助员工职业发展的有力工具。重视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工作能力,变利用员工能力为开发员工潜能,这是企业管理的方向。

(三)企业对员工制度完善化

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工作机会和发展阶梯的必要保障。企业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励与约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管理者首先应当明确员工的职位升迁不是企业对员工的酬谢或赏赐,而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企业须提供相应的、可以证明其自我实现的内部条件如职位、权责、待遇、福利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尊重员工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提升方案,让其持续拥有向前发展的希望,从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

总之明确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献身精神,这是对每个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