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MPA MPAcc管理类联考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见错误+表述)

逻辑常见的错误之论证有效性分析解题

    一、错误类型  

    (1)混淆或偷换概念 应特别注意相同概念在不同环境下内涵不同,或不同概念包含一内涵。材料所犯错误通常是混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或者有意将一个概念替换为另一个概念。

  例如:我们准许濒死的病人注射海洛因,基于人人平等,也应让其他人注射海洛因。

  分析:“濒死的病人”、“人人平等”与“其他人”中的人的涵义各不相同,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信的。

  (2)非黑即白 为多于一个答案的总是提供不足(通常两个)的选择,即隐藏了一些选择,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的观点,也称非此即彼,其实还有更多的选择。

  例如:萨达姆是邪恶的,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

  分析:除正邪之争外,还有邪邪之争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邪恶便认定美军正义。

  (3)类比(或类推)不当 类比涉及两种事物的对比或两个时段(事物的动态发展)的比较,但下面这种对比或类推存在逻辑问题。

  例如: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

  分析:由“新加坡的自由汇率改革是成功的”推出“我国的自由汇率改革一定可行”属于类比不当。因为两个国家的金融市场成熟度、监管体制都不同,如此简单地进行类比是值得商榷的。

  (4)因果关系使用不当 因果关系使用不当,经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巧合谬误

  例如:胡戈吃了一种馒头,出现过敏反应。因此,胡戈认为这种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

  分析:胡戈因为某一特定的馒头而认为该类馒头必然导致过敏反应,这显然是巧合谬误,论述者是将个别情况来肯定某种因果关系,是不妥当的。

  ②强拉因果

  例如:记者报道离乡背井的战争难民中的一家人:“他们因为房子被炮火所毁而逃到这里。”

  分析:炮火是导致这家人的房子被毁及离乡逃难的根本原因,但房子被毁并不一定导致这家人离开原居住地。当上述两件事都为某原因导致的结果时,论述者将其中的一事作为了另一事的原因。

  ③遗漏主因

  例如:吸烟使香港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分析:该论述举出无足轻重的次要原因论证,遗漏了真正的主因。导致香港空气质量差的主因应该是交通工具的废气和天气情况等。

  ④因果倒置

  例如:癌症导致吸烟。

  分析:该论述颠倒事件的因果关系,吸烟才是癌症的原因。

  ⑤一果多因

  例如:你一天到晚都只是玩游戏机而不温习功课,难怪你考试成绩那么差。

  分析:该论述只指出多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为事件主因。该学生除了玩游戏机而不温习功课导致考试成绩差之外,还可能有其他原因,例如考试期间一时大意或者试题太难,但它们和玩游戏机一样,不一定是主因。

  ⑥误用因果

  例如:迟到的学生要判死刑。因为迟到是不用功的表现;将来工作也不勤奋;不勤奋导致公司损失;公司损失就会倒闭;公司倒闭会使人失业;失业造成家庭问题;家庭问题导致自杀率上升,为了防止自杀率上升,我们应判迟到的学生死刑。

  分析:该论述不合理地使用了连串因果关系。论述者假定了连串“可能性”为“必然性”。比方说,迟到是否“必然”是不用功的表现?将来工作又是否“必然”不勤奋?

  (5)条件关系使用不当 条件关系使用不当,是指论证没有按照充分、必要、充要等条件关系的准则而错误地使用了条件关系从而导致论证的错误。

  例如:如果他在中关村,他一定在北京。因此,如果他现在不在中关村,那么他一定不在北京。

  分析:上述论述显然错误地使用了条件关系,因为他在北京,可能是在朝阳区或者别的地方,而未必在中关村。

  (6)以偏概全、轻率概括 简单列举法的结论的可靠程度完全建立在列举事物的数量及其分布的范围上。要提高结论的可靠性,被考察的数量要足够多,范围要足够广,对象之间的差距要充分大。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过假的简单枚举称为“以偏概全”或“轻率概括”。

  例如:我问了十个美国人,有九个说反对民主党。结论:原来九成美国人反对民主党。

  分析:单凭十个人论断美国所有民意未免太轻率。若说方问了数万人,得出来的结果还有一定的说服力。再有接受访问的人是否有特殊性,比如他们都是共和党的党员,这样结论的可信度就更低了。

  (7)数字谬误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数字陷阱,考生应当特别注意平均数、百分数以及不同条件下数字的比较,还有数字与结论的关系等。

  例如:本市平均的空气污染指数已经降到警戒线以下,所以我们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是好的。

  分析:显然论据和结论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论述者陷入了平均数字陷阱。

  例如:我们厂的电视机销售量去年增加50%以上,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只增加不到25%。

  分析:忽略了基数,这两个百分比让我们无从判断其意义。

  例如:在美国与西班牙作战期间,美国海军曾经广为散布海报,招募兵员。当时最有名的一个海军广告这样说:美国海军死亡率比纽约市民还要低。海军官员就报告解释说:“根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是每千人有16人,而尽管是战时,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过每千人只有9人。”

  分析:其实这也是一个百分比陷阱,因为二者的人口统计基础是不一样的,比如纽约市民中就含有年老体弱的老年人口以及抵抗力差的儿童等,所以二者的比较说明不了问题。

  例如:某位酒厂老板对自己厂出品的酒赞不绝口,因为每100位消费者中只有3位投诉该酒有质量问题。他说:“这就是说,有97%的消费者对我厂的产品满意,由此可以看出我厂的洒是多么好。建议大家经常习我们厂的酒喝。”

  分析:显然数据和结论不相干,因为没有投诉的那部分消费者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该厂的产品就一定满意。

   

    二、写法  

    1.论证有效性分析要点

  了解论证有效性分析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见上面的内容。

  在所给材料中找出有问题的三至四个点,再对这三四个点进行引用、评论、分析,即“引、评、析”。

  格式为:题目+第一段为总评,找出材料所给的结论+()吗?

  题目: 材料所给的结论+可行吗(行得通吗?/对。。。。。。的质疑/?)

  或不可行的。。。。。。/值得怀疑的。。。。。。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2.模板:

  【题目】( 从材料中找出核心结论填上 )吗?

  论述者通过上述材料中的一系列分析,试图论证( 核心结论 )。但是,该论证在论证的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妥之处,现分析如下:

  首先,上述材料中的( )与(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是指( ),而后者则主要是指( )。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得出的结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其次,论述者通过( )这一平均数字的分析,得出( )结论。该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因为平均数只能说明样本总量的总体特征和集中趋势,并不能代表每一个样本的具体情况,可能( )恰恰就在平均水平之下,因此该数据对其结论的支持度是有限的。

  再次,论述者通过对( )调查显示,认为( )。且不说该调查样本量是否足够,即便适当,该市场调查,显然存在以下问题:样本本身不足以代表( ),其实,( )。因此,论述者的调查不足以支持其结论。

  最后,( )只是( )总集合中的一例,( )不足以代表整个( )的现状,上述论述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综上所述,这段论述材料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此论证过程无法有效地证明其结论是有理有据的。因此,基于上述材料论证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不足信的。要想更有效地证明此结论,还必须要更加有效的论证方法、更加充分的论剧。

  将文中的括号填完,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中间的内容写作方式如下面材料所给。考试所给材料总能从下面找到错误。并从下面几个角度去分析。开头和结尾固定下来。中间的结构也固定下来。只是找出错误代入中间的内容即可。

  

    3.近年考试主要涉及的分析方法

  5-1 常见的逻辑错误表述

  1)数字错误

  ① 平均数字

  表述:论述者通过( )这一平均数字的分析,得出( )结论。该论证过程还有待研究。因为平均数只能说明样本总量的总体特征和集中趋势,并不能代表每一个样本的具体情况,可能( )恰恰就在平均水平之下,因此该数据对其结论的支持度是有限的。

  ② 百分数

  表述:论述者由( )不必然推出( )。没有基数的百分比没有意义的,因为其只能代表一个相对的比率,而无法说明( )的实际状况。因此我们无法从论述者的数据中,得到( )的结论。

  ③ 数据与结论不相干

  表述:论述者得出( )结论,该结论是基于( )。显然,论述者提供的数据与其结论的关联性十分有限。因为,上述数据反映了( )情况,然而还可能存在( )情况,因此论述者提供的数据不能有效支持其结论。

  ④ 调查研究方法不恰当

  表述:论述者通过对()调查显示,认为()。且不说该调查样本量是否足够,即便适当,该市场调查,显然存在以下问题:样本本身不足以代表(),其实,()。因此,论述者的调查不足以支持其结论。

  2)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楚

  表达:上述材料中的()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代表着(),而后者代表着(),在概念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论述者的结论显然是不足信的。

  3)类比(或类推)不当

  表达:论述者由( )不必然推出( )状况。因为( )都是不同的,上述论证显然存在着“不当类比”的嫌疑。

  4)条件关系使用不当

  表达:论述者由( )得出( ),显然错误的使用了条件关系, 因为( )。

  5)以偏概全

  表述:( )只是( )总集合中的一例,( )不足以代表整个( )的现状,上述论述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6)轻率的归纳

  表述:论述者单凭( )论断( ),显然过于轻率。论述者用作归纳总体的样本显然太少,因此得出来的结果也缺乏说服力。

  5-2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的论证和表述

  ① 材料引述的表达:论述者通过( )这一前提,得出( )结论。该论证过程还有待商榷。

  ② 分析过程的表述:

  —— 前提本身的真实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因为( )

  —— 该前提仅仅是得到结论的条件之一,还可能存在( )情况。

  —— 且不说该前提的真实性如何,即便他是有效的,但是,由该前提可能推出( )结论。

  ③ 结论表达:因此,该论证的有效性是值得质疑的。

  5-3 前提与结论不相干

  表述:论述者通过( )这一前提,得出( )结论。看似很有道理,其实二者并不相干。因为( )。论述者的论证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5-4前提不符合发展规律

  表述:论述者希望通过对( )的分析达到支持其结论的目的。这一论证过程是不足信的,论述者的前提是静态的描述,而其结论却是动态发展的结果。论述者的论述是基于( )不变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5-5 前提和结论因果关系推理错误

  ① 材料引述的表达:论述者由()得出(),显然是错误使用因果关系。因为

  ② 分析过程的表述:

  ——由某一特定的()而认为(),这显然是巧合谬误,论述者是将个别情况来肯定某种因果关系,是不妥当的。

  ——该论述举出无足轻重的次要原因论证,遗漏真正的主因。导致( )的主因应该是( )等。

  ——该论述只指出多个原因中的其中一个为事件主因。( )之外,还可能有其它原因,例如 ( ),但它们和( )一样,不一定是主因。

  ③ 结论表达:因此,论述者还应提供更有效的因果关系来加强自身论证。

  

    4.阅卷者心得

  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来说,阅卷标准实行二分法,一半分数关注的是结构与内容,另一半分数关注的是写作与表达。

  1) 结构与内容就是要点的寻找和归纳

  一般不能少于四个要点,如果找到6到7个要点,则必须有4到5个要点重点阐述,其他要点要带一带。要注意标准答案中的要点不可能与你概括的完全一致。针对问题如何归纳要点也是一个问题,一般情况应从结论出发,按照内容进行归纳。

  2) 问题的写作与表达注意两个部分,一是评,一是析。

  评论易而分析难,尤其是分析要讲层次性。评——一般都针对结论,多置疑少批驳。析——一般都针对论据、论证方式。

  

  

 

第二篇:MBA全国联考作文范文

备战20xx年复旦托业模拟考试A3卷答案

语文:

有效性分析:

1. 宫斗剧讲的是“斗”,是争宠夺权,因此,看这些剧,会刺激人们在生活中卖弄权术、使用阴谋。是因果无关。就好比,人们看警匪片就会抢银行,看功夫片就会上少林寺去学武术一样荒唐。

2. 只要你人在社会中,终究不能逃脱一个“斗”字资源和空间,在特定的范畴内,比如公司,比如朝廷,比如江湖。混淆了“斗”在不同场合的内涵。在不同的场合,“斗“的含义不同,“斗”的激烈程度也不同。

3. 人性有个共同的弱点:即我们在一个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必然会为了扩大自身的利益而进行斗争。不当假设,人性本恶。其前提也不必然推出结果,人们除了斗争还有别的选择。

4. 这个判断是没有标准的,就像“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道德评价的标准也是没有标准的。混淆了个人标准与公众标准的区别,也就混淆了“标准”的概念。 5. 批判这个电视剧是没有必要的,作为电视剧,反倒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思索空间,这空间没有抛弃道德,缺少前提依据。再有,即便这个电视剧没有抛弃道德,也不意味着提升和尊重道德。

论说文:

【参考文】

生活,需要经常的清点

我们都知道要定期地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生活必要的,哪些又是对生活并不太重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生活也是如此,需要经常地清点,我们在清点生活的过程中,清点着生命。

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而有限的,而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希望去做的事却是很多的。这个好,那个也不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应该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所取舍选择,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最该去做、最想去做的事情上,专注而有目标,这样做事情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清点。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草舍弃了活在大树的浓荫里,才生长得更加坚韧;小鲤鱼舍弃了平淡地游弋在水中,逆水前行克服困难,才迎来了最终跃过龙门的成功;居里夫人舍弃对享乐的追求,潜心研究,最终为人类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景润舍弃了安闲自在地做一件平凡的事,而胸怀大志,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埋头苦干,实现了他多年的目标——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一个目标中,全身心地投入对理想的追求。

每个人都是多梦的,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设想,对要干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要明白的是精力有限,总会有取有舍,有失有得。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的追求才会有

价值,有希望,即使到头来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也是成功的。因为,毕竟,他没有遗憾。

放弃了追求享乐,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价值;放弃了纷繁世事,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放弃了思绪乱飞,才能平和心境,追求自然;放弃了世俗的偏见,才能寻觅到久已失去的自我。 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地清点。

英语:

translation:

自由市场经济完全建立在供求原则的基础之上。有了这样的原则,消费者便可以把钱花在那些他们认为最值得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上,从而也就决定了那些企业能继续生存。这样,那些最受欢迎的企业,或是其产品、服务需求量最大的企业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实现了高效。那些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企业在市场中就会繁荣发展,而他们那些效率较低的同行们则因消费者不愿把钱花在他们的商品上造成资金短缺,最终被市场彻底淘汰。

在这样的体制中,美国的企业实际上不得不达到最高的效率。通常情况下,一个地方的高效率在其他的大多数地方也会是高效的,因此,在以竞争求完美为特色的环境中形成的美国企业无论选择在哪儿出售他们的商品,都是颇具实力的竞争者。

备战20xx年复旦托业模拟考试A4答案

语文解析

56. 论证有效性分析解析

1、官方对延迟退休讨论的慎重并不能说明该讨论不会有实质性突破。官方的慎重只是对待该讨论的态度,并不是该讨论是否会有实质性突破的原因。原文显然将两者强加因果。把官方对讨论结果的态度,看成决定讨论结果的原因。

2、欧美发达国家实行延迟退休,因此推断我国也应该实行该制度,有不当类比的嫌疑。首先因为我国即使GDP名列世界前列,但是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GDP很小,多数人民并不如欧美富裕。何况,不同国家在经济实力之外,在医疗卫生、文化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不能说欧美发达国家实行,我国就应该实行。

3、考虑通过延长工时来代替延迟退休是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从后文可以看出,延迟退休本质是延长劳动者供给养老金的年限,缩短领取年限,而非因为国家劳动生产力量不足。如果延长工时又按原定年龄退休,那么既挤占了组织对年轻劳动力的需求,阻碍了年轻人就业,又没有对缓解养老金缺口产生任何帮助。

4、老教师的返聘无法推断延迟退休对劳动者都有好处,这段话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教师只是劳动者大军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工人,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仅以教师群里的情况来推

断整体是不恰当的。

5、原文提到“因为制度无法实现,所以尚不到考虑的时机”,这两者因果关系存在问题。研究论证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制度实施的前提,不能因为暂时无法实施而否定制度研究的必要性。

6、退休金有支付风险,并不能因此怀疑此项制度的存在基础。保证支付是非常关键的大事,但是有支付难题并不代表应该质疑此项制度的存在意义。讨论延迟退休就是在研究如何解决支付难题,如果真如此的话,退休金制度都没有了意义,何必又讨论延迟退休这样的手段问题?

7、青年就业的确至关重要,但是退休问题也是全社会关心的焦点。哪一方面的重要都不是不考虑另一方面的理由。青年就业重要虽然正确,但无法推断因此就要先解决就业问题。原文有因果关系错误的嫌疑。因为最终的解决方案可以是两方面同时推进或者权衡考虑,而非仅先考虑某一方面。

57. 论说文(范文):

慎独

孔子说他到了70岁之后,就能随心所欲而又不破坏规矩。也就是说,70岁的孔子,随心所欲都能做到慎独了。至于70岁之前呢,要做到慎独,却必未能随心所欲。圣人都是这样,又何况是凡夫俗子的我们呢。

慎独是一种境界。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大家互相约束,互相监督,那么你可能行为无过,然而这不是慎独的境界。真正的慎独是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否做到:桂花迎面吐香而不去折,小草汲水高长却不去踩,垃圾满地你欣然清扫,朋友的冒犯你毫不放在心上??慎独的境界就是人生中可望且可即的境界,是你我应该追求的境界。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那么,我们从理论上讲都能做到慎独。既然我们都可以做到慎独,而孔子70岁之前还不能在随心所欲的情况下做到,慎独,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什么事都随心所欲。“随心”本没有错,但心随所有的欲望(无论好坏)就不好了。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将有作,则思谦冲以自牧。”、“诚能见可欲,则思知止以安人。”我们要把握的就是“自牧”与“知止”。“自牧”就是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用正确的行为来洗涤自己的良心;“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没有人约束自己,自己却知道该停止时停止——这样才能做到慎独。

《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剑岳不群是出了名的伪君子,在人前他总是一副正义的面孔,好似他就是圣人一般;而私下里,他干的却是丑恶的勾当:偷林家的辟邪剑谱,暗杀定逸师太,嫁祸自己的弟子??当然他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现实中也有和岳不群一样的人,但是他们一开始未必都是伪君子吧,只是很多人没有做到慎独,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可以谋得非分利益,放弃了慎独,以致从本质上放弃了良知,也放弃了成为一名君子的最后可能。可见,慎独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到,却是一刻都不能丢弃的。

苟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日日反省自己,在独处的时候省察自己,那样我们也就不会害怕迷失自己,而能做一个不随心所欲的自己,坦荡着慎独。

英语答案:

翻译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最新研究,引起心脏病的促因并非过度锻炼或者精神压力过大,空气污染才是引起心脏病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发现穿梭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诸如开车或是行走,位于诱发心脏病的各种致命诱因之首。

来自伯明翰大学环境与呼吸科的教授Jon Ayres说:“大气污染不仅对中风、心脏病以及癌症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我们向专家请教怎样才能降低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有一则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在伦敦Marylebone 路上行走,人们呼吸的污染物的量大约等于吸烟48分钟造成的危害。为了减轻与污染物的直接接触,专家建议我们避免在主干道上行走。这些主干道,交通最繁忙,交通堵塞也最多,交通堵塞时发动机会释放更多的尾气。

写作(范文)

Part A:

Dear Manager,

I am writing to complain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cell-phone I bought last Saturday at your store.

Sincere the day when the cell-phone was purchased, problem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For one thing, the battery is annoying as it barely supports the cell-phone’s operation for one day. For another, the cell-phone sometimes shuts off automatically without my operation.

Therefore, I wish to exchange it for another cell-phone or declare a refund. I would be grateful if my problem receives due attention.

Yours sincerely, Zhang Wei Part B:

On Oct,13th,a two-year-old girl was knocked down by a minibus when she is playing alone on the street in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following seven minutes,more than 10 passers-by walked past this little girl lying in a pool of blood, turning a blind eye to her. Finally, only a woman who makes her living by collecting garbage gave a hand to this wound little girl. Recently, this issue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help strangers. People’s viewpoint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tend to hold that we should not rush to help strangers under many circumstances. They seem to understand those passers-by’s behavior of not offering help to the girl. According to them, quite a number of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is idea, of which the first and foremost one is that helping strangers involves risks of getting hurt or cheated. What is more, we may do more harm than good in urgent

situations because of our physical or intellectual limitations. They assume that it is not safe to move the little girl without sufficient medical knowledge. In contrast, there are still a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maintain that we should help the strangers as much as we can. Their first reason why we should help others, friends or strangers is that it makes us happy and gives us inner peace. In addition, helping others makes the world more livable and lovable.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latter viewpoint seems more convincing and acceptable to me. We should be ready to help strangers because it makes us feel better and makes our society more beautifu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