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四川高考作文:老实与聪明

2015四川高考作文:老实与聪明

2015四川高考作文:老实与聪明

大智若愚是一种什么境界?

我的有缘,您能感知这种境界吗?而我禅悟中的大智若愚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这种智慧是厚道的,是纯本性的。纯本性的智慧与人世间的聪明又是不同的。人世间的聪明是一种感知的认识,是以事物表面而产生的一种认知。

这种表面的认知是带个人情感色彩的。这种情感色彩仅仅是以个人喜好为中心的,为此,这种情感色彩所产生的认知只是以个人喜好而论的,以个人喜好而论的认知,有欲念,有偏执。而有欲念偏执的个人色彩所羽化而来的聪明,只能因不同人的欢喜而欢喜不同人,但它不是普世价值所要体现的真善美。不是普世价值所要体现的真善美,就不是正法,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是真善美的化身。真善美的化身就是普世价值所在。这种所在是所有生命的欢喜而不是个别生命的欢喜。

自古是大道自然。自然就是和顺,是法度,是规律。这种规律就如一年四季相循如环,和善优美地成就着四时风光。这种四时风光不因某人的喜好而改变,而不能改变的普世价值所在就是真理。真理就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傲然屹立的精神价值所在。

这种经久不衰的精神价值所在是长久的,是能经受岁月洗礼的,是不因年代的改变而改变的真知真见。真知真见是生命有史以来最妙曼,最伟大的灵魂。这种灵魂所在,不是肤浅的思想能体会的。肤浅思想能体会的认知,是表面的现象而深层次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触及的。不可能触及的深层次精神所在,是内涵的。

这种内涵的东西,不是人世间的聪明所能读懂的,若能读懂,唯有真正的智慧才能读懂。而真正的智慧是上善若水的心性,是大慈大悲的妙用,是有与无自始至终以真善美为依存。而以真善美为依存的法度,是大道所在。

那么,什么是大道?大道是人世间正确的思想与方法。这种正确的方法就如亲师重教,就如父爱母和,就如兄弟相敬,朋友相善。唯有如此之道,才是人世间的大道,是妙法。但是遗憾的是,人世间众生因为颠倒轮回,已经迷失本性而不懂得尊师重教,不懂得和亲友善,唯有颠倒轮回的痴迷。如此之世界,是谁的福又是谁的善?

面对此世界,我所要的善,真,美。我说,唯有大智若愚才能体现。这种大智若愚的体现中,是一种实在,是一种厚道,是一种世人眼中的痴笨,但是真正的智慧是在这种不急不躁的缓慢心性中。而那种肤浅的认知所现的聪明,是不能经受岁月洗礼的。

 

第二篇:四川泸州高中 黄先明 我对20xx年16个高考作文题的点评(改定版)

我对20xx年16个高考作文题的点评

四川泸州高中 黄先明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点评】

本题沿袭了极端革命年代的极端思维:大义灭亲。长期以来,党国的意识形态就在宣扬这样一种灭绝人伦的革命思想,以致人道沦丧,人性泯灭。大义灭亲带来对道德、人性1

的摧毁,而亲亲相隐不会太过扩大亲人已经犯下的罪错,却还保留了一点人间最可宝贵的亲情。“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因此在司法事务中,应该允许亲亲相隐。基于此,司法部门就不应该强迫任何人证明其亲人有罪,更不能鼓励、诱导或胁迫任何人搞什么“大义灭亲”。总之,宣扬“大义灭亲”是不人道的,是极端错误的。我担心的是:女大学生举报了自己父亲以后,父亲会不会改正,父女关系将走向何方。

本题好在没把立意定死。“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似乎给考生的仁智各见留下了余地。

本题的“写信发表看法”的情景设置也很滑稽牵强。现在还兴写信吗?何不搞成互联网+的模式?再者,为那家子的那个只需安装一个蓝牙耳机就能解决的破事儿,全国考生犯得着跟一个陌生的人写一封古老的信吗?简直吃多了胀得慌!

2、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2

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这个题目真是强人所难,并且莫名其妙!三个都很有风采,你叫人家怎么比较出“更”或者“最”来?莫非你私下设定了“其实某一个人更有风采”的陷阱?要写这个作文,只能是各有标准,仁智各见,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大家都有理,不说就没得理:你这不是废题吗?还有什么写头?

3、教育部考试中心(汉语文卷)

面对“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文中不3

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③不得少于600字。

【点评】

其中的道理讲得走,但要讲的道理已经定死了:“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除了证明你这预定的说法是无比正确的,考生还能干什么?这就丧失了思辨性和发挥空间。

4、北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4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点评】

关于①

一个极其简单的常识是:历史不能假设,时间不能穿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科幻类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而“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这个奇葩题目,是科幻类,还是穿越类?

如果不能穿越,考生们除了跑到相应的墓地、火葬场、殡仪馆、纪念堂呆上一日,怎么能够与那些作古的英雄人物生活一天?假使可以穿越,考生回到那血雨腥风的林海雪原,与赵一曼生活一天,却一不小心爱上她,演绎一场风花雪月的生死恋,尊敬的考官,你怎么办?再则,共同生活一天,就一定能收获“钦敬”吗?

老毛说得好:“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挖空心思地虚构与历史上的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生活一天的故事,有意义吗?有必要吗?简直是神经病!

5

关于②

这个题目还行,此不赘述。

5、天津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分明闻到一股北京大爷、天津阔少、上海老大特有的骄矜自得的怪味儿,这怪味儿就是“范儿”。比如北京大爷说话,总是有意把尾音说得很弱很模糊,并加上许多的儿化音,形成一种特有的京片子腔调,让外地人深感他们北京大爷就是要高人一等,说话都是呜儿呜儿呜儿的。只是不知道他们历来热衷的遛狗、放鹰、提鸟笼、玩票6

友、捧角儿……是不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范儿”。

6、上海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点评】

看到这个题目,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比如准则;“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比如温情。“准则”之类是“坚硬”的,不可苟且,不可违背;“温情”之类是“柔软”的,我们可以为之而松动延展,可以为之而隐忍退让:这不就已经通过“坚硬”和“柔软”两个词语,表明了该“如何对待它们”吗?再说一句“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岂不是重复?

7、江苏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7

【点评】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省略号前有三个分句,其中第一、三两个分句都是错误的。

我只想问:智慧究竟是什么?按照词典的解释,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注意:是一种能力,大脑的能力。

智慧可以来源于经验,但智慧不是经验,因为来源与结果不是一回事。智慧确实有境界之分,比如大智,中智,小聪明;但是不能把事物的境界当作事物本身。正如:人生有境界,但人生不是境界。

8、浙江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则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点评】

8

这个话题太专业,太偏狭,缺乏现实生活的普遍意义,适宜于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写。

9、安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9

【点评】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现象未必是真相,我们要探求现象背后的真相。材料本身极具探究性,作文题也具有思辨性和现实意义。我称道这个题。

10、福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

中规中规,老气横秋。 题太老了,适合老干妈做。

11、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10

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点评】

这个题目体现了一种猪儿一样的思维,——如果猪儿有思维的话。这种思维的要诀就是:只要有能吃的猪草你就只管吃,何必分辨那是红薯藤,还是水花生。这种思维就是不要思维,就是反智主义。西方人就喜欢分辨,因而他们有了发达的分析能力,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近现代科学。

虽然自古有谚“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但是,“从来如此,就对么?”(鲁迅)

从这个题的态度倾向看,命题人还不以为耻地张扬了两种典型的国民性:小聪明,不认真。这种以乱对乱、含含混混的小聪明,其实是不究真相、不求真知的大糊涂。这种不11

认真体现了中国人无原则的随意性,给中国人烙上了“狡猾”“苟且”的印痕。

再则,这个题涉及到的农学知识,倒真是让人分不清了。丝瓜藤是什么,我明白;肉豆须是什么,我就迷糊了。如果肉豆须是丝瓜藤上的附着须,那么二者本是一家人,它们不会死掐的,不用管它们;如果肉豆须是另外一种作物的须,为什么要任由它们缠在一起?根据后文所谓“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可推知二者应该是两种作物。两种藤蔓作物搅在一起,竞争生存,相互绞杀,是极不利于其生长的,就是应该分开才是。

题中所编造的“父亲的话”——“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也经不得推敲。1、此话中的“它们”是指“丝瓜藤”和“肉豆须”,还是指“丝瓜”和“肉豆”?显然有歧义。2、如果两种藤蔓作物搅在一起,导致生长不良,那么能摘到的瓜和豆不是就少了吗?(甚至还有可能绝收!)“父亲”作为一个老农,还不懂得产量的重要性?不要哄我,我是正儿八经当过农民的。

12、湖北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12

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错!你鬼扯!你骗人!我看到大路边上的水管被工程车铲断了,泉水嘘起来老高。这样厉害的喷泉是地下蓄积的泉水找到机会后喷涌出来的吗?题中所指的自然界的喷泉喷得过它吗?

泉水,是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它必然要体现“水之就下”的规律。当然,自然界也有喷泉,但那也是“水之就下”规律的一种特殊体现。决定喷泉不停喷涌的主要条件,除了地下水的不断积聚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足够的落差形成的水压和一段相对封闭的水道,不存在什么“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的事情;如果没有具备足够的落差形成的水压和一段相对封闭的水道这两个条件,那么,哪怕你有了“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也是形不成喷泉的,——君不闻自然界有永不见天日的地下河吗?总之,在大自然中,喷泉的现象是很特殊、复杂的地理条件造成的,因而非常独13

特,极其少见,并非只要有了机会,地下水就要喷出来,——即便是地下河,也是要顺应地势,由高往低地流出来的。 这样命题,正是我所谓的用大自然乱煮心灵鸡汤。

13、湖南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点评】

故事的框架,其实是“种子的旅行”,但命题人(或者讲述者)硬要改编成“大树的旅行”,就有点牵强怪异了。即使是一棵理想主义乃至空想主义的大树,也不会想到要叫飞禽走兽带自己去旅行,除非它疯球了。从后文来看,大树的意思明明是让禽兽带着自己的种子去旅行,但在前文大树的请托中,却偏偏说成是让禽兽带着自己(大树)去旅行:这不14

是偷换概念逗你们禽兽玩儿吗?

这只能算幼儿级别的弱智题!

14、广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引导学生感知自然,体悟自然,命题立意值得肯定。不过,题中最后一句话“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个说法值得推敲。根据前文来看,亲临自然界,不就是很“近”吗?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介来感知自15

然,不就是很“远”吗?为什么还要说“似乎”?!

15、重庆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点评】

对残疾人多一些关爱和体谅是应该的,但另一方面,“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也是事实啊。残疾人也同样要守时,特别是在集体行动中,更不要拖延大家。既然你有残疾,就应该打点提前量,必要时要寻求帮助。这幸好是乘车,迟到几分钟还问题不大,如果是乘机,迟到几分钟就没这么简单了。有些事情只能搞一刀切,对任何人做出统一要求。比如这高考,不能因为你是残疾人,就可以迟到15分钟以上。 这个题目,究竟是要弘扬爱心,还是要宣扬残疾人的特权?

16

16、四川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点评】

今年的四川题又是极端鬼扯的样子,我都已无力吐槽。 真正的老实是出于一种实诚、良善的天性,而不是出于一种聪明,即使最后老实的好人得了好报,貌似其老实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明智、机灵,是一种若愚的睿智、大智,而其实,真正的老实仍然不是一种聪明,因为真正的老实既然是出于天性,就绝不是出于精明的利害之心,真正的老实人哪怕吃了老实的傻亏,而且一亏到底,也还是要做一个老实人,因为他老实。如果某人老实得很聪明,那么他的老实就是出17

于权衡利弊之后的理性,只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和技术性的伪装,而不是真正的发诸天性的老实。生活中各种装傻、装莽、装处、充愣、扮清纯、扮可怜,就是“聪明的老实”,其实是虚伪和奸诈。

揆诸事实,就会发现老实和聪明之间确实不能划等号。有一种老实叫装憨,这种“聪明”只能叫奸诈。有一种老实叫愚笨,连撒谎的想象力和反应能力都不具备,这恰好不是聪明。怎么能一概说“老实是另一种聪明”? 马克思不是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吗?

出题人分不清这些并不复杂的逻辑关系;其价值观也很混乱,以现实功利置换了道德良知。我高度怀疑出题人可能有89岁了!

从情景创设上来看,也十分俗套、陈旧,“平衡的生活”那个题创设了“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的情景,今年又来一个“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展开了讨论”,你来点“故事新编”不好吗?

【最后说几句】

1、从大面上看,命题人的思维品质普遍令人怀疑,逻辑性差,命制不合理或者不严密。

2、从某些题来看,命题人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都有些问题,且又思想僵化,观念陈旧。

18

3、基于以上二点,可以说,今年全国16个高考作文题,只有一两个稍好一点,其余全是垃圾。(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我欢迎批评指正。真理是不怕争论的。若谁谁谁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地阐明我之所述纯属歪理,我心悦诚服。)

4、语文届最精英的专家教授殚精竭虑,也只能把题命制到这个样子,这是不是标志着当代中国语文人正在严重变傻?

5、人老了,知识难免要老化,思维难免要钝化,智商难免要下降,要把那些多年把持命题大权的老专家教授换下来。

6、要站在现代教育的高度制定一个命制高考作文题的指针,让命制者有明确的宗旨可依,有明确的章法可遵,有明确的要求可循。

7、要在“立足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大方针之下,好好借鉴港台尤其是海外先进国家的经验,从而命制出像样一点的作文题来。

8、高考作文题绝不是小事,它对中学语文教育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有重大导向作用,古怪的题只能要引导出奇葩的作文教学来,荒谬的题只能引领出纠结的下一代。这正是我如此较真并悍然叫阵的根本原因。专家教授们可知道,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是怎样的畸形而无奈?学生的作文心态是19

怎样的消极而丑陋?难道这与高考作文命题没有直接的关系?老实说,我,还有很多语文界同仁,早已受够了!我恳切呼吁:命题的专家教授们,请通过对高考作文题的高质量命制,引领中学作文教学走上正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思想成熟、人文积淀与人格完善。

2015.6.8撰写

2015.6.11改定

【就高考作文题说几句】

1、从大面上看,命题人的思维品质普遍令人怀疑,逻辑性差,命制不合理或者不严密。

2、从某些题来看,命题人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都有些问题,且又思想僵化,观念陈旧。

3、基于以上二点,可以说,今年全国16个高考作文题,只有一两个稍好一点,其余全是垃圾。(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我欢迎批评指正。真理是不怕争论的。若谁谁谁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地阐明我之所述纯属歪理,我心悦诚服。)

4、语文界最精英的专家教授殚精竭虑,也只能把题20

命制到这个样子,这是不是标志着当代中国语文人正在严重变傻?

5、人老了,知识难免要老化,思维难免要钝化,智商难免要下降,要把那些多年把持命题大权的老专家教授换下来。

6、要站在现代教育的高度制定一个命制高考作文题的指针,让命制者有明确的宗旨可依,有明确的章法可遵,有明确的要求可循。

7、要在“立足中华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大方针之下,好好借鉴港台尤其是海外先进国家的经验,从而命制出像样一点的作文题来。

8、高考作文题绝不是小事,它对中学作文教学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有重大导向作用,古怪的题只能要引导出奇葩的作文教学来,荒谬的题只能整弄出纠结的下一代。这正是我如此较真并悍然叫阵的根本原因。专家教授们可知道,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是怎样的畸形而无奈?学生的作文心态是怎样的消极而丑陋?难道这与高考作文命题没有直接的关系?说句粗话:老子真是受够了!我相信很多同仁也是受够了。我恳切呼吁:命题的专家教授们,请通过对高考作文题的高质量命制,引领中学作文教学走上正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思想成熟、人文积淀与人格完善。

21

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