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户口随独生子女落户北京

目前父母户口落户北京以后,医保和社保仍然属于原籍不能转过来,可以享受的只是持北京户口老人所享受的其他方面的政策。关于医保和社保是否可转属于各地执行的地方政策,譬如杭州就可以转。因为现在父母常年住在北京,所以认为户口先转过来不会比不转有什么坏处,何况政策总是在变化的,早作打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以后觉得有什么不妥,户口要再转回原籍也是非常方便的事情。

北京市公安局网站上发布的信息中需要的材料清单地址来源:

http://www./web/detail_getWsgsInfo_36899_col1347.html

离休、退休人员投靠子女进京入非农业户口

(一)受理条件:1.夫妻均达到离、退休年龄并同时提出申请(干部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工人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2.申请人已达到离休、退休年龄,并办理离、退休手续;3.申请人外省、市、(县)无子女;

(二)审批程序:申请人应持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证明到被投靠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被投靠人户口所在地分(县)局已设立户政大厅的,须到户政大厅申请,经分(县)局审核,市局批准后办理。 (三)须提供的证件证明:1.入户申请书(申请人与被投靠人共同签名);2.申请人的《(离)退休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3.申请人和被投靠人单位人事部门查档证明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父(母)子(女)关系及子女情况证明;4.被投靠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5.住房证明(指属于申请人本人、父母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固定住房);

6.子、女因大学毕业分配、招工、招干、投靠等户籍政策户口进京的,须提供审批单位批准的进京批件复印件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或劳资部门公章;7.其他必要的证件证明。

关于审批程序:申请材料齐全,受理点受理材料后会报给市局审批,50个工作日内会把批准的材料返回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派出所通知取材料后要求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从原籍到北京的派出所的户口迁移手续。

关于申请材料:所有的复印材料都要求A4纸大小

1.入户申请书(申请人与被投靠人共同签名);--收原件。

2.申请人的《(离)退休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验原件收复印件

3.申请人和被投靠人单位人事部门查档证明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父(母)子(女)关系及子女情况证明;--收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提交的是我和父母各自在工作单位的干部履历表。三个人的干部履历表在各自原单位A4纸复印,然后加盖单位或者单位人事部门的公章。最后只要履历表里自己写明家庭成员关系的那几页,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都复印,受理处最后会把不需要的页给挑出来还给你。

4.被投靠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验原件收复印件

5.住房证明(指属于申请人本人、父母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固定住房); --验原件收复印件。署有子女、子女配偶或者父母名字的购房合同、产权证都可以。

6.子、女因大学毕业分配、招工、招干、投靠等户籍政策户口进京的,须提供审批单位批准的进京批件复印件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或劳资部门公章;--收加盖单位公章的复印件。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的同学,找单位人事部门,在人事档案里有一份毕业当年的派遣证。这个派遣证复印以后加盖单位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7.其他必要的证件证明。海淀区要求提交的包括:父母的结婚证--验原件收复印件。如果已经丢失的,原籍居委会或者婚姻机关出证明,总之就是要证明父母两个人的夫妻关系。独生子女证--验原件收复印件。不是独生子女的话,大概要提供其他兄弟姐妹的户口复印件或者死亡证明。

投靠子女入户申请书

本人: ,男,19xx年 月 日出生, 年9月参加工作,于20xx年 月从 退休,户口所在地: ,系非农业户口。身份证号: 。

妻子: ,女,19xx年 月 日出生, 年12月参加工作,于20xx年 月从 退休,户口所在地: ,系非农业户口。身份证号: 。

我们于19 年 月 日结婚原配夫妻。共生育一个子女。

儿子: ,男, 年 月 日出生;工作单位: 公司;户口所在地:北京市朝阳区。非农业户口。身份证号: 。 年 月因 上学,户口转入北京市, 年因工作派遣,户口转入 集体户, 年 月 日迁入现址。

因身边无子女,生活有困难,申请投靠儿子 入户,以便互相照顾。

申请人:

被投靠人:

20xx年2月16日

联系电话:

 

第二篇: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_省略_京市西城区_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

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省略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

20xx年4月

第24卷 第2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NanjingCollegeforPopulationProgrammeManagementApr.,2008Vol.24 No.2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

①选择与养老战略思考

———依据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

尹志刚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摘要]依据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1789结构和自理情境养老方式的选择。71.17%,选择3种社会养

老方式的累计为25.95%,2.56%,.33%。进而分析不同养老方式所需条件,提出未

来养老方式构想  [];;养老战略;北京

  [.6;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2X(2008)02-0032-05

Abstract:Basedontheinvestigationinto1789householdsfromthefirstgroupofone2childfamiliesinDistrictsXichengandXuanwu,Beijing,thepaperdescribestheparentsπchoicesfordifferentfamilystructuresandpat2ternsofold2agesupport.71.17%ofthepeoplepreferthesixtypesoffamilycare,25.95%choosethethreetypesofsocialinstitutions,only2.56%considercommunityservice,and0.33%forotherways.Italsoanaly2sesthenecessaryconditionsforandputsupwithstrategicconsiderationsonthedifferentmodels.

Keywords:RisksofOne-childFamilies;Risk;ChoicesforModelsofOldAgeSupport;StrategicConsidera2tions;Beijing

一、前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在城市和部分农村实行以“独生子女”为核心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已30年。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独生子女家庭近1亿户,涉及约3亿人口。“双独政策”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2孩”,但“非双独家庭”仍要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即是说,如果该政策实施50年以上的话,将至少影响2~3代人———第一代,只能生育1孩的父母;第二代,独生子女;第三代,“非双独”家庭的独生子女。

任何社会政策都有正面和负面功能,只是有些政策的负面功能潜伏周期较长,人口政策即是如此。时至今日,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功能已逐渐显现。从一定意义上说,独生子女政策是把人口急剧膨胀的“国险”,转化为千家万户的“家险”,即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的社会生活风险,主要是“四二一家庭结构”给独生子女父母带来的养老风险、独生子女的意外伤残、死亡风险以及独生子女负担超重的各种风险。

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及其规避问题,是中国独有的社会问题和政策研究,外国没有相关的研究。从制度建设层面研究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规避,至今尚未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从严格意义上说,目前相关研究多属于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或扶助政策,谈不上制度性保障及风险规避。要保障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推演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制度。其中,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及其规避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

  [收稿日期]2007-11-12;[修订日期]2008-03-15

  [作者简介]尹志刚(1949-),男,北京人,北京市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

  ①本文是北京市宣武区、西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的“北京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和制度性规避”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由尹志刚主持。

?32?

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省略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

研究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及规避,具有紧迫性和时效性。其紧迫性和时效性在于,从现在到今后

)大批退休,并逐渐由低龄向中龄和高龄老人发展,我国的二三十年,首批独生子女父母(以下简称“父母”

人口的急速老龄化将首先集中体现在这批独生子女父母身上。如果不抓紧研究,将会使这一代人的养老困境不能及时有效预测,进而导致缺乏有效的养老预案,部分家庭养老陷入绝境。而现在正是调查研究这一中国独有社会现象的最佳时期。

调查研究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和风险状况,建立健全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规避制度,目的是使独生子女家庭的人口风险能得到制度性规避。届时,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将演进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制度,从而使我国人口能遵循“以人为本”的宗旨,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本文是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主要依据调查数据,描述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对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进而探索首批独生子女父母首当其冲的社会急速老龄化的困境及应对思路。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的选择和抽样方法

①调查时间是200611,本课题研究以入户问卷调查为主。

区。调查对象是首批独生子女家庭(1:独生子女家庭;夫妇双方年龄在50岁以上;2),不少于本社区调查家庭的1/2;,按照上一户母亲、下一户父亲的方式交替进行。

:,7个街道随机抽取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宣武区3个街道随机抽取17个,;第二层抽样,在89个居委会的居民小组名单中随机抽取233个居民小组;从每个社区抽取的第一个居民小组开始进行整群调查,调查起点户随机抽取,每个社区调查20户。10个街道的样本分布是,白纸坊(120户,6.71%);广安门外(120户,6.71%);椿树(92户,5.14%);西长安街(121户,6.76%);新街口(200户,11.18%);展览路(220户,12.30%);德胜(200户,11.18%);金融街(176户,9.84%);什刹海(260户,14.53%);月坛(280户,15.65%)。共调查1789个家庭,问卷全部回收,回收有效率100%。

2.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假设

为了详细摸清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对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课题组提出两个研究假设:其一,父母的生命进程假设。一般将依次经历:有劳动能力、生活自理、生活半自理和生活不自理4个阶段。其二,父母的家庭结构变迁假设。一般可能出现4种情况:子女未婚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子女婚后,父母与已婚子女一起生活的主干家庭;父母与已婚子女不在一起生活的空巢2人家庭;父母1人丧偶(或离异)后,演变为空巢1人家庭。

表1 被访家庭的人口结构和生活自理状况(N=1778) 单位:户、%把以上两种研究假设结合

生活自理能力起来,从理论上可以把父母的不家庭结构自理不自理或半自理不自理同生活自理情境和不同家庭结核心或主干家庭2人自理113263.71人不自理362.02人不自理30.2

构,简约组合为9种类型(参见空巢2人家庭2人自理51228.81人不自理160.92人不自理00

1人自理764.31人半自理30.21人不自理00表1)。调查时点的1778户空巢1人家庭

(11户未回答)独生子女父母家庭结构和生活自理状况见表1。

3.独生子女父母未来可供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

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关系到老年人未来的生活空间环境,养老资源的不同整合方式,家庭、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不同养老资源及不同效益,最终关涉依据我国未来的养老环境和养老资源而设计的养老战略选择。目前可供他们选择的主要养老方式是:

(1)居家养老 指在家庭居住生活的养老方式,是整合各种养老资源的最佳方式。主要包括5种具体方式:①依靠子女照顾居家养老。指主干家庭结构,不管父母生活自理处于何种状况,主要依靠子女照顾居家养老。②相互照顾居家养老。指在主干和空巢2人家庭,夫妇2人生活自理,或一方出现自理障碍,通过2人相互照顾居家养老。③自我照顾居家养老。指父母在主干和空巢2人、空巢1人家庭,自理

①本文引用的数据除特殊注明外,均来自20xx年北京市宣武区、西城区首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调查。

?33?

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省略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

或自理出现轻微障碍,依靠自己照顾自己居家养老。④雇小时工居家养老。指父母不论处于何种自理情况或何种家庭结构,依靠聘用家庭小时工居家养老。⑤雇保姆居家养老。指父母不论处于何种自理情况或何种家庭结构,依靠聘用保姆居家养老。⑥社区照顾居家养老。指父母不论处于何种自理情况或何种家庭结构,依靠社区照顾实现居家养老。需要指出的是,各类居家养老方式都要求不同内容及水平的社区照顾和服务提供环境支持。

(2)社区托老养老 社区托老,指收费较低,收养生活自理或仅有轻微障碍老年人的方式,其特点是,老人白天到社区托老所,晚上回家。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寄宿在就近社区养老院、所。社区托老、社区养老都是从居家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方式。

(3)社会养老 指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养老方式,主要有3种具体方式:①老年公寓。收费较高,服务项目多、水平高,可以收养生活自理或仅有轻微障碍的老人。②养老院、中、低不同标准,收养生活自理或有轻微障碍的老年人。③护理院。收费有高、中、低不同标准障碍或不自理的老人,并兼有康复功能。

三、调查数据显示,9、不同人口结构、。下面,依据父母填答的数据,分析他们对不。

1.主干家庭2人自理情境养老方式有1687户参与选择(缺失102户);主干家庭1人不自理情境父母对养老方式有1664户参与选择(缺失125户);主干家庭2人不自理情境父母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有1658户参与选择(缺失131户)。选择情况见表2。

2.空巢2人不同自理情境父母对养老方式选择的比较

空巢2人均能自理父母有1697户参与选择(缺失92户);空巢2人、1人不自理父母有1697户参与选择(缺失92户);空巢二人均不

表2 主干家庭父母不同自理情境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比较  单位:%

核心或主干家庭

2人

居家养老

靠子女相互照顾照顾

38户2.3296户17.8175户10.630.710.24

自我照顾雇小时工

19户1.1

雇保姆

9户0.5112户6.7277户16.723.97.97

社区照顾

7户0.4101户6.1122户7.413.94.63

社会养老

住老年寄宿寄宿托老

公寓养老院护理院

14户0.831户1.972户4.37.08.02.332.33

6.643户0.222户1.3305户18.419.9

4户0.232户2.1529户31.934.2170.311.4019.97

1.932户0.11户0.193户5.65.8

其他方式

04户0.211户0.70.90.90.300.30

自理

1人不

1480户111户87.76.6

自理

2人不

582户160户人320户35.09.619.22户0.1122.840.95

10户0.616.8

232.15.60

8.0077.39

62户3.724

自理单项合计分类合计有效百分比分类合计

表3 空巢2人家庭父母不同自理情境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比较 单位:%

空巢2人

靠子女相互

家庭

照顾照顾

2人

居家养老自我照顾

117户6.9117户6.9--14.4

雇小时工

353户20.8353户20.840户2.424.6

雇保姆

217户12.8217户12.8266户15.729.8

社区照顾

187户11.0187户11.0120户7.119

社会养老

住老年寄宿寄宿托老

公寓养老院护理院

37户2.237户2.256户3.36.66.6

38户2.238户2.2365户21.624.3

52户3.152户3.1591户35.038.471.5

2户0.12户0.1146户8.68.8

其他方式

4户0.24户0.29户0.50.70.7

自理

1人不

177户10.4177户10.495户5.617.1

513户30.2513户30.21户0.1116.1

自理

2人

不自理单项合计累计分类合计

221.1

自理父母有1689户参有效百分比5.7038.754.808.209.946.342.208.1012.802.930.23与选择(缺失100户)。分类合计73.732.2023.830.23父母在空巢且2人都不自理时,以选择寄宿养

老院的人数最多,而选择靠子女照顾的则很少。表明绝大多数父母把养老的希望寄予社会养老机构。选择情况见表3。?34?

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省略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

3.空巢1人不同自理情境父母对养老方式选择的比较

  空巢1人自理父(或)母养老方式有1591户参与选择(缺失198户);空巢1人半自理父(或)母有1724户参与选择(缺失55);空巢1人不自理父(或)母有1728户参与选择(缺失63户)。选择情况见表2。父母在空巢1人且生活不自理时,以选择寄宿养老院的人

表4 空巢1人家庭不同自理情境父(或母)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比较  单位:%

空巢1人家庭自理半自理不自理单项合计累计分类

合计有效百分比分类合计

9.70

0.00

居家养老

靠子女相互照顾照顾

132户8.30255户14.79103户6.029.09

-0.00-0

自我照顾

1051户66.0645户2.61-68.67

雇小时工

36户2.26

雇保姆

206户12.95

社区照顾

52户3.27

社会养老

住老年寄宿寄宿托老

公寓养老院护理院

42户2.6471户4.1246户2.79.469.46

42户2.64155户8.99399户23.134.73

24户1.51233户13.52650户37.652.6307

58

34.03

4.904户0.2520户1.16230户13.314.71

其他方式

2户0.136户0.3516户0.91.381.380.460.46

243户414户282户14.1024.0116.369户0.516.86

193户11.248.16

80户4.624.23

187.0122.90

5.16.06

8.08

62.36

数最多,选择靠子女照顾的只有103户,16户,具体方式包括投亲友、找政府,个别父母百般无奈,,自杀”等极端的选择。对此政府和社会应给予关注。

表5 不同家庭结构和自理情境父母对养老方式选择的综合比较  单位:%4.居家养老社区社会对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自理情境

下父母选择养老方式的比较,本文从居家养老(包括靠子女照顾、相互照顾和自我照顾、雇小时工和雇保姆、社区照顾4种具体方式)、社会养老(包

靠子女相互照顾

照顾自我照顾

10.245.709.7025.648.55

46.5543.5522.90113.037.67

雇小时工社区保姆照顾

15.9718.1421.6855.7918.60

托老

2.332.203.157.682.56

养老

19.9723.8334.0377.8325.95

其他

主干家庭

空巢2人家庭空巢1人家庭合计有效百分比

4.636.348.0819.056.35

0.300.230.460.990.33

71.172.5625.950.33括住老年公寓、养老院和护理院3种

具体方式)和社区托老这3种类型进行(见表5)。父母选择各种居家养老方式累计高达71.17%,各种社会养老方式累计为25.95%,社区托老仅占2.56%,其他方式占0.33%。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我国应对急速老龄化的养老战略思考

1.父母处于不同家庭结构时,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呈现以下特征:(1)靠子女照顾居家养老 从主干家庭的10.24%,下降到空巢2人家庭的5.70%。原因是主干家庭

已婚子女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可以得到子女较多的照顾,而空巢2人家庭,已婚子女与父母分居,照顾父母的时间成本增加,难度加大,父母要求子女提供的照顾期望有所降低。空巢1人为9.70%,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原因是尽管已婚子女与父(或母)分住,使子女照顾的成本增加,但空巢1人的父(或母)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照顾。

(2)夫妇相互照顾、自我照顾居家养老 从主干家庭的46.55%,到空巢2人的43.55%,再到空巢一人的22.90%,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样道理,随着家庭结构和自理能力的依次变化,父母相互照顾和自我照顾的养老能力逐渐下降。

(3)雇小时工、保姆居家养老 从主干家庭的15.97%,到空巢2人的18.14%,再到空巢1人的21.68%,变化不大。原因是,一方面雇小时工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雇保姆需要较富裕的经济收入和较宽裕的住房。而这些条件只有一部分家庭具备,不具备条件的家庭,无论处于何种家庭结构和具有何种自理能力,也无法选择这两种养老方式。

(4)依托社区养老 无论是从理论和实际发展需要上看,依托社区养老都是一种较为适当的养老方式。但从实际调查结果看,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对这种方式还不认同。无论是社区照顾居家养老,还是白天去社区托老所,晚上回家的社区托老,选择率都很低,分别从主干家庭的4.63%和2.33%,到空巢2人的6.341%和2.20%,再到空巢1人的8.08%和3.151%,虽呈微弱上升趋势,但变化不大。

(5)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与居家养老相对应的社会养老方式,对于空巢2

?35?

北京城市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与养老省略京市西城区宣武区首批独生子女

人、空巢1人家庭且生活自理能力弱的老人,是较为现实的养老方式。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自理能力的降低,从主干家庭的19.97%,到空巢2人的23.83%,再到空巢1人的34.03%,呈现上升趋势。

2.居家养老+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急速老龄化困境唯一可行的养老战略选择

从对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独生子女父母普遍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居家养老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在各种家庭结构和自理情境下,71.17%的父母选择居家养老。原因主要是:①家庭这一人的首属群体具有其它群体和组织难以替代的养老功能;②居家养老方式比较符合首批独生子女父母现实的经济、住房等生活条件;③相当一部分父母难以支付社会养老机构的费用;④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尚未意识到未来养老风险的严重性;⑤居家养老方式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⑥最重要的是,居家养老有利于整合现有的各种养老资源。

(1)居家养老+社区照顾是我国急速老龄化背景下首选也是可行的养老战略选择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如果生活自理的父母居家养老,、雇小时工和保姆解决居家养老的部分困难,或通过白天去托老所、,这样,就可以通过居家养老方式,有效配置现有的各种养老资源,问题。

(2) 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父母在半自理或不自理情境时,,累计选择率为25.95%。其原因主要在于:①,,期望子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②对一些高龄、自理出现严,、高质量的服务。③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住房狭窄,难以满足已婚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的需要。④一些已婚独生子女住家与父母距离太远,甚至在国外或外地,无法给父母提供养老照顾。⑤父母期望借助社会机构养老,以期减少家庭矛盾。⑥相当一部分子女和父母不愿意在一起生活。⑦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父母无人照料。

集中社会养老方式的功能主要是解决生活半自理或不自理老人的照料和护理困难。家境富裕的可以选择老年公寓,家境一般、自理出现轻度障碍的可以选择养老院,不自理者的唯一选择是护理院。

中国急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将给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老龄化急剧发展的态势是从首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龄阶段开始的,他们是老龄态势压力的第一承受群体。

依据20xx年1%抽样调查数据,北京市20xx年60岁及以上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其中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口达65.38万人,已占到60岁以上人口的32.3%,占总人口的

①国家统计局20xx年对全国604.26%。60岁及以上人口中,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4%。

岁及以上人口抽样调查(抽样比为0.966‰)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不自理率为8.81%。依据20xx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数据,20xx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按不能自理率

8.81%计算,②届时约有2062万60岁以上老人不能自理,需要集中照料护理。按大型护理院收养1000人计算,需要建立20620个。到20xx年左右,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4.5亿人,届时约有3965万老人需要集中照料护理,要建立39650个大型护理院,这是国家和社会无力承受的。因此,要尽可能充实和整合居家养老的社会配套资源,以避免集中养老带来的巨大资金、人力投入的负担。

(3)社区托老是从分散居家养老向集中社会养老过渡的补充养老策略 白天去社区托老所、晚上回家的社区托老方式,其主要功能是照料和护理生活自理出现轻微障碍老人的一种过渡性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化和减少集中养老的压力和负担。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首批独生子女父母选择社区托老的仅有2.56%。这既说明这批老人对社区托老方式尚不认可,也说明社区托老各方面条件尚不完备,是一个需要大力提倡和发展的养老方式。

[责任编辑:缪小绚]

①北京统计信息网,2006-12-15。

②《中国统计年鉴》,20xx年。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