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分析报告

财务管理山西班       樊琪琪     201102344014

实训(践)报告

 

第二篇: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1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内容提要

20xx年度,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调整期、面临多重困难的背景下,沪市公司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应对挑战,改善经营,不断做优做强,总体业绩增幅较大,盈利质量稳步提升。以上证50和上证18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公司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头角崭露,展现出蓬勃活力。同时,沪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行业结构有待调整完善,抗周期经营能力有待加强,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部分公司经营风险较大等情况。为此,有必要因势利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国九条”的要求,引导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推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壮大活跃蓝筹股市场,以不断提高沪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沪市上市公司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沪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和总结,不仅可以了解公司发展的整体概貌,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当前经济总体运行情况。截至20xx年4月30日,沪市959家上市公司中,除博汇纸业和ST成城外,其余957家上市公司均已按期对外披露20xx年年报。本报告对沪市公司20xx年年报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沪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沪市公司发展,提升沪市公司质量的建议。

2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一、沪市公司整体表现

20xx年,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债务规模居高不下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进入了增速下滑的阵痛期和发展转型调整期。在此背景下,20xx年沪市公司积极应对,改善经营,主动依托资本市场,通过并购重组、资产整合、投融资等不断做优做强,整体表现稳中向好。

(一)整体业绩增幅较大,盈利质量稳步提升

从整体看,沪市公司业绩增幅较大,多项财务指标创近年新高(见图1)。20xx年,沪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1.48万亿元,同比增长

8.27%,经营规模继续稳步扩张;实现净利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6%,不仅走出了20xx年盈利低谷,而且创近三年新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86%,同比增长2.24%,盈利能力稳步增强。同时,共计有51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49家公司增长50%以上,明显高于以往年度。

从非金融类企业情况看,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关键指标三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20xx年非金融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46万亿元,同比增长7.45%,占沪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81.28%,是国民经济的创收主力;实现净利润0.71万亿元,同比增长9.78%,摆脱了前两年增收不增利的低迷局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共计1.28万亿元,同比增长6.39%,经营质量向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近三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24%和 3

1.41%,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企稳回升。

从利润来源看,主营业务是推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沪市公司87.45%的利润来源于主营业务,各项成本费用与营业收入相比增长均衡。统计表明,沪市公司营业成本总体上涨,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但营业收入规模有较大增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2.05%。销售、管理和财务等三项费用总体同比增长9.12%,与营业收入增长基本相符。从资产负债表看,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62.09%,与上年的61.34%相比略有上涨;非金融企业存货较去年同期增长13.86%,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长率,未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去库存压力。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二)并购重组迭创新高,跨境并购日趋活跃

为淘汰落后产能,解决相关行业产能过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工信部、国资委、证监会等部委联合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推进并购重组。在此背景下,沪市并购重组十分活跃,交易金额屡创新高,交易模式创新层出不穷。据统计,20xx年和20xx年,共有737家次启动了重大或非重大的资产重组和吸收合并事项,合计交易金额达6,560亿元。其中,20xx年,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116家,其中实 4

施完毕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36家。按购买资产交易金额口径计算,36家公司的重组交易金额合计达1,128亿元,另有5家公司重组完成后市值跃升到百亿级以上。

在20xx年发生的并购重组案例中,涌现出部分在A股市场极具创新意义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为市场上面临类似问题的公司提供了新的解决路径,也对未来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例如,浙能电力吸收合并东电B股,实现首家B股转A股上市,为解决B股历史问题探索了全新的路径;广州药业跨市场吸收合并白云山,成为第一家跨市场吸收合并深市公司的沪市A+H公司。

此外,在自身发展内生动力的推动下,许多沪市公司选择通过跨境并购收购海外优质资产,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打破市场的技术壁垒,推进全球化战略,实现多元化资产配臵。20xx年和20xx年,有12家沪市公司收购海外资产(其中20xx年有7家),涉及交易金额近500亿元,比较典型的有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公司、中信证券收购法国里昂证券、建设银行收购巴西工商银行、洛阳钼业收购澳洲铜矿等。同时,境外投资者收购境内上市公司也时有出现,如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帝亚吉欧收购水井坊等。

(三)现金分红再创新高,蓝筹股投资价值凸显

总体来看,20xx年沪市公司派现公司家数继续增长,派现金额创历史新高,分红比例继续保持历史高水平,蓝筹股仍是现金分红的主要来源(见图2)。经统计,已披露20xx年年报的957家沪市公司中,674 5

家公司提出派现方案,超过20xx年的653家,占公司总数的70.43%。合计拟分配现金红利达6,707亿元,超过20xx年的5,959亿元。整体分红比例(即股利支付率)为34.62%,相比20xx年的35.16%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历史高位水平。各板块中,上证50公司和上证180公司的派现公司家数占比分别达到96.00%和93.33%,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分别为4,025亿元和6,058亿元,分别占沪市公司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的60.14%和90.52%;“四大商业银行”及中石油、中石化合计拟分派现金红利3,655亿元,占沪市公司拟分派现金红利总额的54.61%。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沪市高比例派现公司数量继续增长,高股息公司群体效应开始显现,投资价值凸显。20xx年分红比例超过30%的公司家数达538家,超过20xx年的513家。派现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64家,超过20xx年的56家。以20xx年4月30日的收盘价计算,沪市公司股息率超过3%的公司达100家,超过5%的公司达39家。沪市已经涌现出一批分红稳定可预期的高回报蓝筹公司。

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稳定性提高,可预期性加强。20xx年连续3年派发现金红利的公司达490家,与20xx年的391家相比,数量大幅增加,其中185家公司连续3年的分红比例超过30%。同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高分红比例的公司数量有所增长,包括长江电力等在内的40余家公司在章程中均明确规定了超过30%的现金分红比例,稳定了高分红预期。

6

(四)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巨大

沪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加大了创新力度。20xx年,沪市公司研发支出平均每家公司达1.57亿元,同比增长17.2%,提升了创新动力。与此同时,在创新产业发展上,沪市一批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xx年,与新兴产业有关的公司市值合计达到1.47万亿,同比增长24%,占沪市总市值的比重由上一年的7.7%上涨到9.9%,这些公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成长优势的企业群体。

沪市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税收、就业、投资等方面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税收方面,现金流量表反映沪市公司所支付的各项税费共计2.01万亿元,同比增长4.01%;就业方面,沪市公司创造了1,178万个就业岗位,同比增加100多万就业人数,合计支付职工薪酬1.6万亿元,同比增加1,702亿元,促进了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投资方面,沪市公司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与20xx年投资水平相当,但是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业、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点领域有明显增长,有效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二、沪市公司板块及行业发展特征

目前,沪市公司在结构上已经形成相对清晰的层次。20xx年,不同板块、行业的公司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一)上证50、180平稳增长,上证380经营态势相对分化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以金融、传统工业、能源为主的上证50、180等大盘蓝筹股经营规模大、业绩优,在资本市场中继续占主导地位。20xx年,上证50、180指数成份股的平均营业收入900亿元以上,平均净利润高于100亿元,平均每股收益0.7元以上,净资产收益率15%以上,明显高于沪市整体水平。市场较为关注的“四大商业银行”及中石油、中石化合计实现净利润近1万亿元(9,973亿元),占沪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的51.40%,与20xx年和20xx年持平。受益国家出台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炼油亏损大幅减少等因素,中石油、中石化业绩同比分别增长12.36%和5.80%。

代表细分行业龙头和区域经济重要公司的上证380指数成份股,受所处行业周期性等因素影响,经营态势相对分化。数据表明,上述公司平均营业收入93亿元,经营规模适中;平均净利润3.6亿元,盈利良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公司已成为沪市中坚力量,例如建发股份、广汽集团、京能电力、申能股份等公司均实现盈利20亿元以上。但是,也有一部分属于产能过剩、强周期行业的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下滑,例如酒钢宏兴、招商轮船、大同煤业等公司均亏损10亿元以上。

从市场估值看,大盘蓝筹股与上证380等的差距拉大,与其业绩 8

表现不符。以20xx年4月30日收盘价计算,上证50与上证180静态市盈率分别为7.13倍和7.34倍,与上年相比显著下降。而上证380与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则分别达到21.44倍和23.17倍,相比上年略有提升。受市盈率下降影响,大盘蓝筹股公司平均市值出现缩水,而上证380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业绩、估值的双轮驱动下,平均市值规模快速增长。沪市各板块公司盈利能力见图3。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二)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稳中向好,产能过剩行业持续下行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制造、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等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业绩向好,采掘、交通运输仓储等个别行业不容乐观(见图4)。

金融业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20xx年,金融业实现净利润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06%。其中,银行类上市公司受益于业务规模的增长和稳定的利差收益,业绩继续大幅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12.14%;保险类和证券类公司受益于金融服务业政策利好和金融创新 9

业务等带来的收益,逐步走出低迷,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0.25%和26.29%。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推进,银行类上市公司较20xx年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未来业绩增速或进一步回落。另外,同业存款的大幅减少,导致金融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50.79%,其中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同比下降近90%,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20xx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房地产等行业持续增长,制造业企稳回升。数据表明,受煤价维持低位、电价稳定,用电量稳步上升等因素影响,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继续20xx年的高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23.32%。受益于投资和居民住房需求,房地产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0.92%,但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金额达-383亿元,相关企业需对此予以重视。制造业公司实现净利润1,780亿元,同比增长24.34%。制造业中,汽车行业、医药、食品等细分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净利润增长明显;钢铁行业通过压缩生产规模和费用实现扭亏,但是仍不容乐观,龙头企业宝钢股份净利润出现近50%的下滑;受产业结构调整和过剩产能影响,化工、造纸等出现行业性亏损。

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业绩下滑。其中,受有色金属和煤炭价格低迷影响,采掘业延续20xx年以来的行业不景气,整体业绩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3.47%;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净利润406亿元,同比下降6.48%,特别是航运业持续下行,中国远洋依靠非经常性损益实现盈利,长航油运巨亏59亿元并被决定终止上市。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10

(三)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展现蓬勃活力

近两年,政府密集出台了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其创造了健康有利的环境,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沪市属于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新兴产业公司虽然市值规模和盈利规模较小,但是展现了蓬勃活力。从经营业绩看,新兴产业公司20xx年实现平均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平均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16.5%,高于沪市整体增长率,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潜力。从盈利能力看,20xx年新兴产业公司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1.74%,销售净利率11.1%,远高于沪市非金融类公司整体水平,反映出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更高的行业壁垒。新兴产业公司的创新特征也更为明显,从研发投入来看,20xx年新兴产业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4%,而所有沪市公司均值仅为2.6%。

突出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使新兴产业类公司指数在沪市市场中脱颖而出。20xx年,沪市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类公司形成的指数上涨40.74%,媲美纳斯达克及道琼斯工业指数,而同期上证综指却下降

6.7%。20xx年,沪市新兴产业公司指数与国际重要指数走势对比见图5。

11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三、沪市公司存在的不足和经营风险

过去一年,从整体看,沪市公司稳中向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沪市公司在行业结构、区域发展及生产经营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加强调整或改进之处。

(一)行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抗周期经营能力有待加强

在行业结构上,沪市银行以及采掘、房地产、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性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过高,造成市场结构发展不均衡和市场稳定性较差,以及某几个行业对整个市场影响力过大等不利局面。从沪市公司行业的营业收入结构和利润结构看,金融业一支独大,其净利润总额占沪市整体的63.21%,排名前三的行业净利润合计占沪市整体的86.51%。从市值规模看,金融、采掘、传统工业的市值合计占沪市总市值的比重超过60%。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由于普遍轻资产,基本难以达到现有上市标准,导致这类公司在沪市所占比重可谓微乎其微。据统计,与新兴产业较为相关的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电信服务三个行业的营业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12

收入仅占沪市总量的3.6%,净利润仅占2.4%。

近几年国家经济数据和沪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数据表明,沪市周期性传统行业公司的经营状况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高度正相关,且抗周期经营能力普遍不强,导致经营业绩容易随经济周期发生大幅波动。因此,在国家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宏观政策背景下,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沪市公司的行业结构,扶持战略新兴产业类等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现有周期性行业公司要在市场竞争中培育起核心竞争力,增强抗周期经营能力,并能在宏观经济周期中抵御各种风险,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偏弱

从各公司区域分布看,沪市公司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东部地区,公司数量、质量及规模等均占据显著的优势地位;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不仅公司数量占比小,而且优质公司数量不多,整体盈利能力相对偏弱。据统计,位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19个省市自治区)的沪市公司有359家,占比37.44%,20xx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216亿元,仅占沪市整体的6.28%。而且,因受该地区较集中的煤炭等采掘业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降50%以上等因素影响,该地区沪市公司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沪市公司整体的上涨趋势相背离。

但在一些细分领域,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公司的表现优于沪市整体公司的状况。例如,该区域内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实现净利润190 13

亿元,占全行业的47.07%,同比增长2.39%,相对于全行业的整体下降情况,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其中,行业龙头公司大秦铁路实现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10.32%。又如,该区域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净利润34.87亿元,占全行业的70.22%,同比增长18.72%。其中,博瑞传播、中文传媒等公司已成为战略新兴文化产业的领军力量。

总体上看,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公司的局部亮点,仍无法掩盖该地区在上市公司数量、质量和规模等发展不足的现状,迫切需要资本市场加大服务力度,以促进该地区公司全面均衡发展。

(三)部分公司经营风险较大,投资者需高度关注

20xx年度,沪市部分公司出现业绩滑坡甚至亏损,统计数据表明,43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其中230家公司同比下降50%以上;160家公司主营业务亏损,依靠政府补助、资产处臵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实现盈利;88家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占公司总数的9.20%,其中17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ST二重因连续三年亏损将被予以暂停上市,长航油运因连续四年亏损被决定终止上市。

20xx年度沪市盈利公司中,部分公司盈利质量不高。统计数据表明,861家盈利公司中,218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27家存货周转率同比下降50%以上,除因行业经营特性因素导致存货周转率较低的房地产、建筑业公司外,另有29家公司存货周转率在1以下;44家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下降50%以上,有7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以下。此外,沪市非金融类公司中部分公司存在杠杆比率 14

较高的现象,有210家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

另外,部分公司在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和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瑕疵,41家公司年度报告被年审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2家公司未按期披露年报;部分公司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变更决策程序和会计处理不规范,对财务报表结果产生不当影响;少数公司涉嫌利用会计差错追溯调整、调节收入确认和资产减值计提时点等方法调节盈亏。

四、多举措推动沪市公司发展,提升沪市公司质量

20xx年,宏观经济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仍将继续,上市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较大。5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其中明确提出要壮大主板市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为沪市公司发展增添新动力,不断提升沪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生产经营水平,将始终是沪市蓝筹股市场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引导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推动公司良性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新国九条”再次强调,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臵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提高国有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发展混合所有制已成为多地国企改革的着力点。

沪市市场中,国有上市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且不少公司存在大股东“一股独大”的现象。因此,沪市市场应当成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混 15

合所有制经济的主战场和试验田。统计表明,20xx年末,沪市国有公司(包括金融类)数量占比达60%以上,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占沪市整体比例为75.66%、84.17%、72.68%;以20xx年4月30日收盘价计算,沪市国有公司的市值达13.05万亿,占沪市总市值的80%以上。目前,中石化、中海油、中冶、中石油等多家央企和不少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已相继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后,沪市国有公司应该借助政策支持,依托透明化的资本市场,积极践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多种经济成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释放企业活力,促进公司健康、良性发展。

(二)积极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落后产能公司转型升级

沪市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所占市场份额相对不足,战略新兴产业得到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在沪市市场体系中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以融资渠道为例,战略新兴产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股权和债券的直接融资占比不足20%,主要仍然是通过银行贷款等传统间接融资方式获得发展资金。因此,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调整的背景下,要加大资本市场对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扶持、服务力度,降低沪市市场门槛,松绑各类体制、机制束缚,在提高新兴产业公司比重的同时,增强新兴产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在沪市市场形成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公司。

在积极扶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同时,还要推进落后产能公司转型升级。近年,国家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沪市钢铁、煤炭、冶金、 16

水泥等多个行业的部分公司也被列入工信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因此,对于这部分公司,一方面可以推动其淘汰关停落后产能,改造升级,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措施,促进其做优做强,保障落后产能行业公司平稳过渡。

(三)研究完善市场机制,增强沪市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沪市大盘蓝筹股经营稳健、业绩稳定、分红能力强、股息率高,投资价值十分突出,但市场估值与成交活跃度却与之存在巨大背离。20xx年,上证50指数全年下跌15.23%,上证180指数下跌9.19%。指数的下跌带动了估值水平的下滑,截至20xx年4月底,上证综指静态市盈率为10.65倍,上证50指数静态市盈率为7.13倍,上证180指数静态市盈率为7.34倍。与此同时,大盘蓝筹股的交易活跃度明显不足,与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较大反差。20xx年,沪市市值占比87%的大型企业成交额占比仅约65%;而沪市市值占比13%的中小型公司,其成交额占比高达35%。同期WFE数据显示,全球股市中市值超13亿美元的大盘股成交额占整个市场的86%,说明大盘股活跃度远高于中小市值股。

沪市蓝筹股市场不够活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质蓝筹公司难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投融资等经济活动,公司发展受到限制。为此,有必要创新改革,结合沪市大盘蓝筹股具有交易流动性好、抗操纵性强等特点,在交易机制设臵上,可以与其他板块股票有所区分,给予更多的交易自由度,以提升蓝筹股活跃度。例如,可继续研究推进大盘蓝筹股“T+0”交易等 17

差异化交易机制;又如,继续推进制度创新,通过推进、实施“沪港通”等为蓝筹股市场带来资金活水,改善投资者结构,提振市场信心和活跃度。通过挖掘蓝筹股被低估的投资价值,发现蓝筹股的股价,为蓝筹股公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蓝筹股公司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增值奠定基础。

18

免责声明

报告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任何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版权归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未获得本所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发表或传播。如需引用或获得本所书面许可予以转载、刊发时,需注明出处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单 位: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

微 信: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 二维码:

微信号:sse_yjs

联系人:宋倩倩 邮 箱:qqsong@ 传 真:021-5018 7123 网 址:.cn

地 址:上海市迎春路555号B栋7楼 邮 编:200135

沪市上市公司20xx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