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姓名  **

专业 临床二系

年级 20**级 4班

 日期 20XX年11月9日

【实验名称】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实验目的】观察和验证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急性实验技术以及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实验对象】家兔,体重2-4kg左右。

【实验药品和器材】20%氨基甲酸乙酯,0.9%NaCl,肝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1:10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BL-410生物信息记录处理系统。

【实验步骤及方法】(详见书P72-73)

1. 麻醉。

2. 气管插管。

3. 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颈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

4.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

5. BL-410的操作

6.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

1.牵拉左侧颈总动脉残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活动增强,导致血压下降。

2.夹闭右侧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弱,导致血压升高。

3.注射0.4ml去甲肾上腺素,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

4.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脏,肾上腺素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在血管,血管平滑肌上α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使这些器官的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5.注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升高,心率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

6.刺激迷走神经外端,迷走神经兴奋,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结合,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升高,心率降低,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

【实验结论】

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各器官组织的代谢水平不同,对血流量的需要也不同。机体的神经和体液机制可对心脏和各部分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从而适应各器官组织在不同情况下对血流量的需要,协调地进行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注射肾上腺素可使动脉血压升高;牵拉左侧颈总动脉残端、注射乙酰胆碱、刺激迷走神经外端可使动脉血压降低。

【讨论与分析】

1、注射麻醉剂时要缓慢,以防造成动物死亡。

2、尽量减少手术出血。

3、注意三通接口之开关方向。

4、在每项处理前,均要有正常的对照曲线,并做好每项处理的标记。

5.麻醉应适量,过浅动物挣扎,过深反射不灵敏。

6.动脉插管应始终与动脉方向一致,防止插管刺破动脉管壁。

7.进行每一项后,必须待心搏与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进行下一项。

8.注意保护兔耳缘静脉,防止水肿,因为实验中需要多次静脉注射。

9.实验结束后,须结扎颈总动脉近心端后再拔出动脉插管。

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接受自主神经支配。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是通过各种心血管反射实现的。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血管的神经支配除真毛细血管外,血管壁都有平滑肌分布。不同血管的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有所不同,有些血管平滑肌有自发的肌源性活动,而另一些血管平滑肌很少有肌源性活动。但绝大多数血管平滑肌都受局部组织代谢产物影响。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如变换姿势、运动、睡眠时,或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射,使心输出量和各器官的血管收缩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动脉血压也可发生变动。心血管反射一般都能很快完成,其生理意义在于使循环功能能适应于当时机体所处的状态或环境的变化。对于某种特定的刺激,不同部分的交感神经的反应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即表现为一定整合型式的反应,使各器官之间的血流分配能适应机体当时功能活动的需要。

血液和组织液中一些化学物质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活动发生影响,从而起调节作用。这些体液因素中,有些是通过血液携带的,可广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有些则在组织中形成,主要作用于局部的血管,对局部组织的血流起调节作用。

总之,血压的调节是复杂的过程,有许多机制参与。每一种机制都在一个方面发挥调节作用,但不能完成全部的、复杂的调节。神经调节一般是快速的、短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阻力血管口径及心脏活动的调节来实现的;而长期调节则主要是通过肾对细胞外液量的调节实现的。

 

第二篇: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报告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报告

【 目的和原理 】

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受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机制的调节。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反射调节心血管的活动,各种内外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进入心血管中枢后,经过中枢的整合处理,改变了交感和副交感传出神经的紧张性活动,进而改变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使动脉血压得到调节。

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激活心肌膜上的b 1 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内兴奋传导加速,从而使心输出量增加;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兴奋时未稍释放乙酰胆碱(Ach),激活心肌膜上的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房室间传导速度减慢,从而使心输出量减少。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主要是交感缩血管神经,它兴奋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收缩,血管口径变小,外周阻力增大,同时由于容量血管收缩,促进静脉回流,心输出量亦增加。 心血管的活动还受到许多体液因素的调节。肾上腺素(epinephrine)和去甲肾上腺素是其中两种主要的调节因素,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都有激动作用,可使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它对血管的影响要看作用的血管壁上哪一类受体占优势,一般来说,在整体情况下,小剂量肾上腺素主要引起体内血液重分配,对总外周阻力影响不大,但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亦可使外周阻力明显升高。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α受体,所以其作用主要是引起外周血管广泛收缩,通过增加外周阻力而使动脉血压升高,对心脏的直接作用较小,而且在外源性给予时常因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引起反射性心率下降。 本实验以动脉血压为指标,观察整体情况下一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实验材料 】

家兔;信号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塑料动脉插管、活动双凹夹、试管夹、铁支架、三通管、双极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lm1,2m1,10m1)、有色丝线、纱布、脱脂棉;20%氨基甲酸乙酯、0.5%肝素生理盐水、NS、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1:10 000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胆碱。

【 实验步骤 】

1.仪器装置

(1)血压换能器 将血压换能器头端的两个小管分别与三通管连接,其中一个三通管连接塑料动脉插管,旋动三通管的旋柄,使换能器腔通过动脉插管与大气相通;用注射器将肝素生理盐水通过另一三通管缓慢注入换能器和动脉插管内,将换能器和动脉插管内的空气排尽,随即旋动旋柄,将该三通管关闭(注意:注入肝素生理盐水前应保证换能器通过动脉插管与大气相通,否则注入肝素生理盐水时将会使换能器内压力剧升而损坏换能器)。然后将换能器的输出线接至前置放大器压力通道的输入接口。

(2)打开微机SMUP-PC系统,选择“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项目。扫描速度约2s/div~5s/div,必要时可根据波形进行调节。刺激的推荐参数:刺激减压神经 电压5~10v、刺激频率20~50Hz、 脉冲宽度0.2ms、刺激时间3~5s;刺激迷走神经 电压10~20V、刺激频率20~100Hz、脉冲宽度0.2ms 、刺激时间3~5s。

2.手术

(1)麻醉 动物称重后,用20%氨基酸乙酯5ml/Kg由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动物肌张力、呼吸频率及角膜反射的变化,防止麻醉过深。麻醉完后可用一动脉夹将针头固定,保留在耳缘静脉内,针头内抽入一根针灸毫针以防止出血和针头内凝血,实验中每次注射药物时,拨出毫针即可进行注射,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

(2)动物固定 将麻醉好的动物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颈部放正,必要时可在颈部下方垫一小垫(或10~20ml注射器),将颈部垫高,以利于手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