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调查报告撰写安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调 查 报 告 撰 写 安 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一、 撰写时间:第 8—13周(10月21日—11月29日)

二、 参加对象:本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全体学生

三、 调查报告参考题目(见附件一,学生也可结合专业实际自拟题目)

四、 调查报告撰写要求(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具体格式见附件二)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在校园内或者到农村、工厂、城市社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进行实地调查,就校园安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教育公平、物价、住房、医疗等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深入分析:指明现状(成绩与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或对策,写出一篇调研报告。

五、 考核办法:

(一)调研报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学生成绩考核的一个环节,占本课程期终总成绩的15%。

(二)没有撰写实践教学调研报告,或调研报告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该课

程最终成绩应评定为不及格

附件一:

调查报告参考题目指南:

(1)

(2)

(3)

(4)

(5)

(6)

(7)

(8)

(9) 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90后大学生恋爱婚姻观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消费状况与农村家庭承受力调查 关于大学生社会兼职情况的调查 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安排的调查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对我校教师教学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平顶山学院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的现状调查与

分析

(10) 平顶山学院校园环境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11) 平顶山学院校园安全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12) 平顶山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3) 平顶山学院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及分析

(14) 平顶山市大学生家教市场的调查及分析

(15) 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6) 关于平顶山地区传统文化的调查及分析

(17) 平顶山地区红色文化调查及分析

(18) 关于房价与城镇居民幸福指数关系的调查

(19)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20) 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调查分析

(21) 农村家庭收入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22) 农民家庭大学生教育成本的调查及分析

(23) 新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与思考

(24) 新时期农民工幸福观的调查与思考

(25) 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6) 关于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27)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8) 农村基层选举现状调查报告

(29) 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30) 农村婚丧嫁娶传统礼仪功利化调查及分析 附件二:

调查报告撰写指南:

(一)实践调研报告的结构

1.标题

调研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研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研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研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研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研报告的主体。它对调研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研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

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研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

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研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研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研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

(二)实践调研报告正文格式

1、调研报告页面设置

页面设置为A4纸;论文上边距2.54cm ,下边距2.54cm ,左边距3.17cm ,右边距3.17cm,行间距 1.5倍行距;页码在页面底端外侧设置。

2、调研报告字体字号选用

(1)一级标题(报告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2)二级标题(一、二、??)——四号宋体加粗,居中。

(3)正文——五号宋体。

(三)调研报告封面格式:

平顶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课 程 名 称: 实践调研报告题目:调研报告负责人: 所 在 院 系: 任 课 教 师: 日 期: 调 研 报 告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网络化作为这次革命的显著特征,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成为中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对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产生了

【正文】

一、 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小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大技术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一个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的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我们一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100份,回收纸质问卷90份,网上调查问卷收到472份,有效问卷557份。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在网络中应该完全遵守显示道德的占有41.8%,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的占95.2%。可见,虽然显示生活的多样化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发泄情绪、恶作剧的园地之一,但大学生对网络保持了理智清醒的认识态度,对网络环境的不良现象有着充分、足够的额认识,对整个网络环境在心理上也有较好的准备。

心理学告诉我们,道德认知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它并不必然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而有待于上升为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的外在表现,是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观念隐藏在染指结构的黑箱里面,难以直接评价、判断。具体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上生活中,存在诸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青年大学生对网络中的非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健康的认识 大学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网路作为一种无国际、开放性的媒体工具,传播信息快捷便利,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充斥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没有成熟的青年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很容易收到网上想异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得“母语”文化遭受强烈的冲击。互联网的基础语言是英语,占90%以上的信息时英文文化在网络上取得霸权的地位,从而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畅通无阻,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青年学生由此对传统文化逐渐淡漠甚至产生排斥。此外,超过半数的青年大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弱,会出于好奇心了冲动心理可以去搜索一些宣传西方生活理念、意识形态以及 色情、暴力等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背的内容(见题

一)。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虽然不少的学生只是抱着“看一看,不会对自己产生坏影响”的态度,但是,因为自制力较差以及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对滞后,从而造成网络上大量的不健康信息和内容在大学生群体中广为传播。

题一:你或者你身边的同学访问过宣传西方生活理念、意识形态的网站(包括黄色、暴力等)吗?(单选)(%)

经常访问 偶尔访问 没有访问过

文史类 16.3 33.7 50

理工类 13.5 29.4 57.1

(二)青年大学生迷恋网络以及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由于互联网空间到处都是新生事物,对于容易接收新事物的青年大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对网络的迷恋。有的学生因为过分的投入而染上“网络的、毒瘾”,上网 精神亢奋,下网精神倦怠。一次上网少则几小时,多则连续几天,吃饭睡觉都是随便来。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因为吃不好,睡不好,导致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同时,调查显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已经不足为鲜,曾经一次以上把网络上的文章直接下载

下来当做是作业交给老师的大学生占上网人数的50%左右,更有甚者在网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这种现象不仅表示着某一名是、学生的堕落,而且意味着学术精神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沦丧(间题二)。

题二、你是否有过在网上下载文章来完成作业的经验?(%)

经常 有过,但是不经常 没有

文史类 37.2 25.9 37.1

理工类 13.7 27.8 58.5

(三)青年大学生网络不文明的行为普遍

在由于光纤电缆和调节器网卡构成的这个“网络社会”中,人以电子化的高速运动的“符号”存在,主体行为往往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着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热情,显示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容貌谈吐北抛在一边,彼此直接因为“大话投机”经常联系。同时,其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和篡改。在网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却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因此,不文明行为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日益增多。

调查显示:86.3%的同学看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见过网络不文明的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35%的大学生曾经在QQ或论坛上对别人的进行恶意的攻击和散步虚假的信息,即使是在学校最受欢迎的BBS,也是仅有17.2%的同学认为那上面发表的个人见解很值得一看,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

二、 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身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知识群体,是中国新世纪的希望所在,他们将在新世纪工作好几十年,担任着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重任,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改革开放前途和21世纪的面貌。根据这次调查显示,不同程度“触网”的学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高达92.7%。从平均的上网时间来看,大二的男生女生分别是3.3小时每周和3.2小时每周,大三的男生女生分别是

4.6小时每周和4.5小时每周,大四的学生则是鹤立鸡群男生女生的上网时间分别是6.2小时和5.7小时每周。可见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的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感情和心理,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的一个中欧你重要途径。

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的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的利用它来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也明确的指出了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建设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面对当前青年学生网上道德失去规范的现象,高校必然要加强思想政治进网络的工作,实施相关的网络道德教育,帮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所说的学生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网络时代同样要“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就把握了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这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 针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应对措施

(一) 规范“网上行为”,加强对上网青年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的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种网络的虚拟性对人的道德自律教育尤为重要。

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教授的指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导利,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世界的“功”与“过”,提高青年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讲座、论坛、对话、培训、报刊、广播等宣传教育,努力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上网法律意识和安全意

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做良好的网民。

通过上述的措施,积极引导上网青年大学生对大量的信息持扬弃的态度,最终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使上网青年大学生把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总而培养出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道德自律的能力。

(二) 实现“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网络教育性格局

网络是新生事物,大学生对网上信息的辨别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信念等级的教育以及个人经验的积累。因此,全国各高校在建设网络阵地的同时,不能放松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手段,组织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的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护墙”,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校园网络中出现的谣言进行批评和发布正确的信息。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丰富和拓展两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增强网络教育,正确认识网络的先进性和危害性,正确处理网络行为的道德与非道德、文明与非文明等关系,确实增强课堂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促使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道德境界不断升华。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知识竞赛等,组织网络知识讲座、利用广播、电师、报刊等媒体开展宣传,倡导青年大学生文明上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营造文明、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

把网络技术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网上网下两种教育模式齐头并进,实现“网内网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网络道德教育新格局,才能较好的解决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开拓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