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谐振电路-实验报告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96 Jinzhai Road, Hefei Anhui 230026,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交流谐振电路

李方勇 PB05210284  0510  第29组2号(周五下午)

2006.11.27

实验题目  交流谐振电路

实验目的  研究RLC串联电路的交流谐振现象,学习测量谐振曲线的方法,学习并掌握电路品质因素Q的测量方法及其物理意义。

实验仪器  电阻箱,电容器,电感,低频信号发生器以及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

1.  RLC交流电路

由交流电源S,电阻R,电容C和电感L等组成

交流电物理量的三角函数表述和复数表述

 

式中的可以是电动势、电压、电流、阻抗等交流电物理量,为圆频率, 为初始相角。电阻R、电容C和电感串联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同相位的,但超前于电容C两端的电压 ,落后于电感两端的电压  。

电阻阻抗的复数表达式为        模

电容阻抗的复数表达式为      模

电感阻抗的复数表达式为       模

电路总阻抗为三者的矢量和。由图,电容阻抗与电路总阻抗方向相反,如果满足,                                  

则电路总阻抗为R,达到最小值。这时电流最大,形成所谓“电流谐振”。调节交流电源(函数发生器)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电阻上的电压,当它达到最大时的频率即为谐振频率。电路如下图。

?  电路参数–电动势电压,电流,功率,频率

元件参数–电阻,电容,电感

                 

实验内容

1.  观测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

(1)       按照上图连接线路,注意保持信号源的电压峰峰值不变,蒋Vi和Vr接入双踪示波器的CH1和CH2(注意共地)

(2)       测量I-f曲线,计算Q值

(3)       对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如下分析处理:

1)  作谐振曲线I-f,由曲线测出通频带宽

2)  由公式计算除fo的理论值,并与测得的值进行比较,求出相对误差。

3)  用三种公式计算Q值,并进行比较。(注意RL为电感的固有电阻值)

4)  改变R的值的值,重复(2)(3-1,3-2,3-3)

实验数据 

表7-1  R=400时I-(R两端电压最大值)关系

表7-2  R=600时I-关系

   

数据处理及分析评定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1.  R=400

根据表7-1,作I-曲线,得:

图7-1  I-曲线

通频带宽:

   理论值计算:

      

   相对误差:

      

Q值计算:

       

       

       

       比较:电压测量值偏小,所以计算得到Q值相差较大,另外电压用毫伏表测量比较准确。

2.R=400

根据表7-1,作I-曲线,得:

图7-1  I-曲线

通频带宽:

   理论值计算:

      

   相对误差:

      

Q值计算:

      

      

      

       比较:电压测量值偏小,所以计算得到Q值相差较大,另外电压用毫伏表测量比较准确。

课后思考题 

1.  根据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点,在实验中如何判断电路达到了谐振?

答:先估计大约值,然后测量在这个附近的值时测量密集一些,找到电压最大值,对应的频率值为谐振频率。

2.  串联电路谐振时,电容与电感上的瞬时电压的相位关系如何?若将电容和电感两端接到示波器上,将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同相位的,但超前于电容C两端的电压 ,落后于电感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容电压落后与电感电压,示波器上类似于两全波重合的图像。

3.  如果用一个400mH的固定电感与一个可变的调谐电容组成一个串联谐振电路。为了使之能在200~600m的波段上调谐,则电容的调谐范围应为多少?

答:

 

第二篇: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

串联谐振电路

学号:  1028401083     姓名:  赵静怡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    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    理解电路品质因数Q和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4、    测量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5、    深刻理解和掌握串联谐振的意义及作用

6、    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等仪表的使用

7、    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Functionn Generator 、Voltmeter 、Bode Plotter等仪表的使用以AC Analysis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8、    用Origin绘图软件绘图

二、  实验原理

RLC串联电路如图2.6.1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以是电路发生谐振。

2.6.1 RLC谐振串联电路

1、谐振频率:f0=,谐振频率仅与元件L、C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w无关

2、电路的品质因素Q和通频带B

电路发生谐振是,电感上的电压(或电容上的电压)与激励电压之比称为电路的品质因素Q,即

定义回路电流下降到峰值在0.707时所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介于两截止频率间的频率范围为通带,即

3、谐振曲线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称频率特性,他们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频率特性曲线,也称谐振曲线

4、实验仪器:

(1)  计算机

(2)  通路电路板一块

(3)  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

(4)  交流毫伏表一台

(5)  双踪示波器一台

(6)  万用表一只

(7)  可变电阻

(8)  电阻、电感、电容若干(电阻100Ω,电感10mH、4.7 mH,电容100nF)

三、  实验内容

1. Multisim仿真

(1) 创建电路:从元器件库中选择可变电阻、电容、电感创建如图2.6.2电路.

2.6.2Multisim串联谐振

(2) 当电阻R= 100,200,300欧时,用Multisim软件仿真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在同一张图中画出谐振曲线,说明R对Q值、带宽的影响。

2.6.3不同Q值值电流的频率特性曲线

(蓝线为300Ω,绿线为200Ω,红线为100Ω)

将2.6.3放大后: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电阻R的减小,品质因素Q在增大,曲线尖峰值越险峻,其选择性就越好。但是电路通过的信号频带越窄,即通频带宽越窄。

(3)利用谐振的特点设计选频网络,在串联谐振电路(R=100Ω  L=4.7mH  C=100nF)上输入频率为3.5kHz、占空比为30%、脉冲幅度为5V的方波电压信号,用Multisim软件测试谐振电路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电阻上电压)的频谱、测试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波形,说明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设置仿真电路图如上,输入信号的频谱由对节点1的傅里叶分析得到;输出信号的频谱由对节点3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由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谱可知,输出信号已经出现223.488%的失真,失真已经较大。

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波形图:

从波形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输入的方波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失真。

2. 测量元件值(阻值、电感及电感的直流电阻),计算电路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Q和-3dB带宽的理论值。

理论值计算:

电路谐振频率:f0=kHz

品质因素:

-3dB带宽:kHz

3. 在电路板上根据下图2.6.1焊接电路,信号电压有效值设置为1V。

设置有效值为1V:

将信号发生器与交流毫伏表对接,调节信号发生器AMPL键,注意观测交流毫伏表的电压值。当信号发生器的峰峰值为1.4V时,交流毫伏表的有效值为1V(如下图)。所以将交流毫伏表的峰峰值固定在1.4V。

4. 用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电路的f0值。

(1) 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测量R两端的电压UR ,当UR的读书为最大为710mV时,读得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7.57kHz

(2) 根据电路发生谐振时,输入信号和电阻电压相位一致的特性,将这两路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并把示波器设定在X-Y模式。调节输入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频率,可以在示波器上看到一个急剧变化的椭圆,当椭圆变成一条直线时,此时电路发生了谐振,输入信号的频率就是谐振频率

5. 测试电路板上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谐振频率、-3dB带宽。(随频率变化,测量电阻电压,按下表记录所测数据)

RLC电路响应的谐振曲线的测量

随着频率的变化,将电阻两端的电压比上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得到的归一化电压。归一化电压和频率为坐标的曲线,即为频率特性曲线。从图中可以计算B=10.4337651-5.63205182=4.8017kHz。通过上图计算,得到的数值与之前计算的理论值有41.82%的误差。

误差分析:

1、    在测量电阻上电压时产生误差

2、    由于滑动变阻器可调,所以在测量过程中,100Ω的电阻值可能会产生偏差

3、    仪器中的系统误差

四、  实验总结

本次试验,让我进一步了解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知道怎样用AC Analysis和傅里叶分析进行谐振曲线和频谱的绘制。同时,了解了谐振点的两种测量方法和串联谐振的作用。在本次实验中,首次接触交流毫伏表,通过本次试验的测量,我初步掌握了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