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3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3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3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4

第四节  研究工作概况4

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第六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5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7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10

第一节  建设条件10

第二节  用地面积的确定11

第三节  场址选择12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4

第一节  规划建设的目标定位14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14

第五章 公园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 15

第一节 方案设计. 15

第二节 技术设计. 24

第六章  环保与节能. 30

第一节  环境质量、排放、标准30

第二节  环境保护31

第三节  节约用地34

第七章  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35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6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7

第一节  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37

第二节  投资估算38

第三节  资金筹措41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新区森林公园

二、项目承办单位

**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三、项目建设地点

**。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国家和山东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划、条例等。

二、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现行行业规划技术标准。

四、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及规定。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范围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4)规划设计方案

(5)环境保护和节能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四节  研究工作概况

我院接受**市**新区管委会关于编制**新区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调研工作。在全面了解**新区总体规划及森林公园规划方案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磋商,同时对研究的主要原则进行了讨论,在了解和掌握大量基础资料后,对项目的可行性展开了全面研究。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征求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经院审核后,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六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新区的规划中,政府办公楼南部为生态湿地广场,中部为政府办公大楼,北部是拟建的森林公园,三者在形态上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森林公园就位于北部核心位置,赋于城市中轴线新的延伸和内涵,既满足人们观赏景色的要求,又成为办公楼的优美景观背景,并在功能上满足市民的活动功能。该方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切实可行。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4661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4105万元,其他费用420.14万元,预备费135.75万元。

项目所需建设资金4661万元,全部自筹。

本项目计划20##年11月开工建设,建设工期约为1年。

项目建成后,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生活、娱乐休闲的优美环境和场所,在新区的城市景观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并对加快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社会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市位于鲁西南地区,xx省的西南部,是鲁南产业带的重要一环。**新区紧邻市中区,是**城市发展的“北沿”,便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区拥有881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呈包围之势的城乡格局,成为**市目前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然而,有区无城的尴尬局面使**区的城市建设停留在单打独斗的较低层面上,而无法实现系统整体的全面开发。

经**市政府批准,**区政府按照**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论证了**新区开发建设项目,并作为**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森林公园为新区规划的一部分。

在整体规划中,**新区核心区整体景观结构是以湿地公园为绿化核心,叠层向外延展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新区重要的南北向景观轴在原有湿地公园的基础上,向北侧延伸。水系规划借小洸河古道引水入城,自北向南,将新区纳入城市水系,森林公园与南侧湿地公园新建水系与主水系联通,形成小循环。

**新区森林公园作为**新区的主要公园,将在新区的城市景观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并成为**北部重要的景观节点,以及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是落实**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

为了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区建设“东拓、西跨、南连、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为搭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经**市政府批准,**区政府按照**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论证了**新区开发建设项目,并作为**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森林公园为新区规划的一部分。

、促进**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将森林公园与周边地区视为一个整体,注意公园与周边地区在功能上的互补与平衡,借助于森林公园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以大公园带动大街区,为城市创造直接与间接的财富。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休闲活动场地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如今,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而社会精细分工带来的工作倦怠感和社会关系不断调整的紧张感也使得人们愈发感到休闲活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休闲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城市公园将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休闲活动场所。

2、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富强和谐**的现实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构成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在**,不仅要靠经济强市,也要靠文化立市,因此,应加快文化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文化的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的就不仅仅是城市面貌的改变,更是城市功能的一次提升与飞跃。

因此**新区森林公园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章  建设条件及建设地址

第一节  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

该区属汶泗冲洪积平原区的一部分,受古运河、泗河、黄河、运河多次决口泛滥沉积,形成了岗地、洼地、浅平洼地、微斜平原和背河连地等不同的地貌类型,当地有九岗十八洼之称,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平均高程约37m,北部高达40m,南北地面比降为万分之八。地面坡水由北向南汇流。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为平地。

二、气候条件

**市地处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候温和、降雨稀少。冬季干旱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温度为13.5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温度29摄氏度,日最高气温41.6摄氏度,月平均最低气温4.1摄氏度,日最低气温-19.4摄氏度,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01.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654.7毫米,年最大蒸发量1819.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SSE风,平均风俗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厚度0.3m。

三、水文地质条件

**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梁济运河、老运河、光府河、东鱼河、洙赵新河、西支河等。**区是北方淡水资源富集区,北湖、京杭大运河、古运河、光府河、洙赵新河为天然水源,还有龙龚河、赵王河等都流经此地,水面13.7万亩,占总面积的10%。

**区地质构造:其覆盖地层系第四系松散冲击沉淀物,最小厚度为180米。

地下水位的变化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当年降水量的大小;二是人工开采强度;三是上年地下水位的高低。年内水位变化随降水多少而滞后变化,汛后水位回升。最高水位出现在9月底或10月初,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3月,水位处于稳定状态,是平水期;4~6月份水位下降,最低水位出现在5月底或6月初,此时为枯水期。

四、基础设施条件

新区内的供销路、琵琶山路、仁兴路等三条主要城市道路己建成通车。道路综合管网(给水、热力、电力、燃气、网通、有线电视)工程己敷设。

五、外部运输条件

项目建设所需的砖、砂、石子等建筑材料,以及钢材、木材等材料均可采用公路运输解决,且运力充足,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第二节  用地面积的确定

按照本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与要求及有关规范,本着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森林公园总占地面积确定为9.77万平方米,其中:道路用地1.05万平方米,建筑用地0.08万平方米,水体用地0.64万平方米,绿地用地8.00万平方米。

第三节  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符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二)适宜的周围环境,有利于社会的互利互补;

(三)少投入、早建成。

二、场址选择的具体要求

(一)有适宜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二)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

(三)有充足的土地面积与适宜的形状;

(四)有方便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对外交通、运输、通讯、水源、电源、“三废”处理等。

三、场址选择

根据**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公园的实际用地需求,并结合场地建设实施条件,本项目选址方案确定为:**新区仁兴路以南,仁通路以北,琵琶山路以西,供销路以东。

四、场址条件及说明

**新区森林公园位于**新区的核心位置。规划建设的森林公园占地约为9.77公顷。南侧为政府综合办公大楼,西侧规划为大型居住区,东侧为学校,共同构成了森林公园周边丰富多变的城市边际线。

整个地块四个方向紧邻市政道路,公园西起供销路,东至琵琶山路,南至仁通路,北至仁兴路。北侧仁兴路为城市主干道,南侧的任通路、东侧的琵琶山路及西侧的供销路为新区主要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第四章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第一节  规划建设的目标定位

首先,在**新区的规划中政府办公大楼南部为生态湿地广场,中部为政府办公大楼,北部是拟建的森林公园,三者在形态上形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而森林公园就位于中轴线北部核心位置,设计应在满足森林公园功能前提下,赋于城市中轴线新的延伸和内涵。

其次,作为政府办公楼后的城市中央公园,既应在视觉上满足人们观赏景色的要求,又要成为办公楼的优美景观背景;同时,公园的构图还要满足人们从四周的高层建筑中俯瞰公园时的审美要求。最后,公园在功能上要满足市民的活动功能。

因此,**森林公园的设计定位应以政府办公大楼为中心,以公园、办公楼和湿地广场关系为主线,营生地形起伏、树影婆娑的活动场所,为市民提供自然清新、无拘无束、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开放式自然型森林公园。设计应具备纪念性景观要素的追求,以”山”为重要景观特色,既展示**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类型,又与南部湿地广场遥相呼应,体现山水城的和谐关系,把自然引入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

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规划总用地面积9.77公顷,其中:道路用地1.05公倾,建筑用地0.08公倾,水体用地0.64公倾,绿地用地8.00公倾。


第五章 公园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

第一节 方案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森林公园的设计任务书

2、**森林公园现状地形图

3、**森林公园周边现状图

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二、设计方案

(一)整体格局

在深入解读公园周边场地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山水骨架与开合有秩的空间关系。设计通过堆建地形,确立了南高北低、南紧北阔的景观格局,同时从南侧的活跃的娱乐空间向北侧静谧的休憩空间过度。

(二)功能分区

整个公园共分为西北入口广场区、外围活动区、山地活动区、滨水活动区、草坪活动区和观赏草坪六大分区。

1、西北入口(主入口)广场区

西北入口是公园的主入口,位于仁通路和琵琶山路两大主要道路的交汇处,周边设有过街天桥,是人流量最大的区域。设计结合现有场地条件,形成小型绿岛的布局,满足游人短暂停留休息。绿岛内放置公园标志,结合大型孤赏树形成良好的视觉背景。

2、外围活动区

外围活动区是公园和城市相接的良好界面,总体景观采用疏林和密林结合的形式,让公园更大程度的融入城市。

在整体公园功能布局中,外围活动区将是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公园北侧,以保证公园南侧良好的景观界面。外围活动区包括:运动休闲场地、全民健身广场、儿童活动场地和趣味活动场四个大的部分。

运动休闲场地

公园西侧为居民区,与公园相隔一条马路,因此,一些小型的体育场地的设置将为居民提供非常好的活动场地。绿荫篮球练习场、网球场等被密林所围绕,不仅提供了健身活动场地,还可作为老年人的晨练场所。

全民健身广场

全民健身广场临近北入口,是一处集中放置健身器材的健身场地。场地内采用塑胶地面,周围布置一圈卵石健身道,各种健身器材都将在林下进行布置,另外,广场内花架、树边座椅等也将为游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

儿童活动场地

儿童活动场地临近主环路,位于主入口南侧。儿童活动场地以山坡密林为背景,面向溪流,形成一处前开后收的半开敞空间。活动场地用景观矮墙划分为不同年龄儿童活动区域,包括少儿活动区、幼儿活动区等。幼儿活动区包括儿童塑胶活动场、游戏沙坑、秋千等,满足0-5岁的孩子的活动需求。少儿活动区设有滑梯、滚筒、蛛网等设施,为15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活动场所。

趣味活动场地

趣味活动场地位于公园西南角,由山地密林围合出一处开阔的草坪区域,草坪做成高尔夫果岭状,周边设置白沙坑。高尔夫果岭形成一处小型的推杆练习场,周边的白沙坑与绿色的果岭形成一处靓丽的景观。白沙坑除了景观功能外,还可作为儿童活动沙坑。

3、山地活动区

公园主山位于场地中线以北,最高点位于城市中轴线上,与政府办公楼形成对位关系,在视觉上形成新城重要视觉焦点。在主山的东西两侧形成余脉,与主山交相辉映。山体北侧环绕溪流,并结合高差形成一处小型瀑布。整个山体以密林为主,形成政府大楼北侧绿色北景,同时将是游人休闲漫步、登高远眺的良好场地。山体有两处较为集中的休息区:山顶休息场地和牡丹园观景场地。

山顶休息场地

山顶休息场地位于主山高点,是俯瞰整个公园的最佳观赏点。场地采用林荫小广场和悬挑观景平台的形式,一方面保证山顶植物的完整,形成茂密的山村顶绿化,另一方面满足游客远眺观景视线的通透性。山顶休息场地与周围的登山步道紧密相连,从山顶可达滨水茶室、休闲大草坪及其它活动场地。

牡丹园观景场地

牡丹园位于主山的西侧余脉,是一处缓坡场地。牡丹西侧以较高地形和密林为背景,东侧面向开阔的大草坪,从东到西有疏林逐渐向密林过渡,疏林下种植牡丹芍药,形成春季公园一处绝佳的观赏景点。在牡丹园半山腰处设置观景平台及小型售卖建筑,从观景平台可俯瞰大草坪及溪流,形成良好的观景视线。

4、滨水活动区

公园形成山水环绕的景观格局,从南至北的溪流不仅丰富了山体景观,同时将规划中的南侧水系同中央公园水系联系起来。整条溪流结合地形高差,形成小瀑布、跌水和开阔水面等不同水体形态,使整条溪流灵动多变,沿溪流而行,秀美的置石、生动的水生植物、干净的草坪随溪流而变。开阔水面将是布置安静休闲活动的绝佳场地,设计将滨水茶室及滨水小剧场沿两个大水面设置。

滨水茶室

滨水茶室位于主山南侧,临近水面。茶室周边布置小型广场,形成室外饮茶、休息空间。茶室建筑采用自然、质朴同时又不失简洁现代的风格,与公园整体景观相协调。另外,茶室建筑还应用了绿色环保理念,采用斜屋顶结合太阳能板的形式,提高自然能源的利用。

滨水剧场

滨水剧场位于溪流东侧,结合地形高差,形成一处面向草坪及溪流,背靠密林的观演空间。剧场草坪表演场地与草阶观看场地中间穿插溪流,演员与观众互不干扰,同时通过一些汀步石和小木桥形成交通上的连接。有草坡和石阶形成的观众席视野开阔,不仅体验丰富的溪流景观,同时大面积的草坪也是一道绿色的靓丽风景。

5、休闲草坪区

山地、溪流、草坪是整个公园三大景观要素。在公园北侧山体的映衬下,南侧两块大草坪无疑将成为将来公园的一大特色。位于中部的休闲草坪主要功能是为游人提供开敞的休闲活动空间。草坪周边伴随山地、溪流和大型孤赏树,开阔的草坪是游人野餐、放风筝的良好场所,同时这样一块大型活动草坪也是南侧中央公园活动场地的有益补充。

6、观赏草坪区

观赏草坪区紧邻南侧市政办公大楼和仁通路,是公园与城市和市政中心相连的重要景观界面,景观的营造一方面要考虑到政府大楼的衔接,形成政府大楼良好的“后花园”,另一方面要考虑从仁通路上通过的行人的视觉要求。

设计采用大草坪的形式,形成行政办公大楼后开阔的景观空间,同时满足从仁通路上路过的游客通透的视觉通廊。

(三)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体系是公园的骨架,道路既是区与区之间的纽带,起着引导参观、组织风景系列的作用。

1、道路规划的原则

便捷性原则:园内主园路应与城市道路相衔接,方便游客进出;

统一性原则:道路与山体、水系、建筑物和植物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道路与自然的地形、地势相辅相成。园内道路安全、畅通、便捷,满足游人和园区发展的需要;

舒适性原则:充分利用园区的地形特点,开辟特色旅游道路,或登高远眺或临水漫步,让游人充分体验园区特有景观;

安全性原则:以人为主,限制外来车辆的车行区域或停放地点。

2、外部交通

整个地块四个方向紧邻市政道路,公园西起供销路,东至琵琶山路,南至任通路,北至仁兴路。北侧仁兴路为城市主干道,南侧仁通路、东侧的琵琶山路及西侧的供销路为新区主要道路,交通十分便利。

3、道路设计

园内道路组织充分考虑园区功能分区的合理性,通过有效合理的道路体系,体现园区特有的自然和植物景观。园内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分流模式,外来机动车辆在外围停车场集中停放,各游览区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只有园后勤车或紧急情况下的车辆才可以进入。交通以步行为主,使游人依靠道路体系接近各个景区,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

园内道路共分为以下三种:

主环路:一级园路,路宽4.5米,其中3米为平时后勤车使用,另外1.5米开辟为慢跑道和散步道,一级园路为水泥路面,成环状布置,以利于游园车辆畅通运行,参观路线“不走回头路”。

二级园路,路宽2-3米,二级园路与主环路相连,贯穿于各个功能区。

三级园路,路宽1-1.5米,三级园路深入到各个景点。通过三级园路,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细致的欣赏园区的美景。

(四)、游人容量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公园设计必须确定公园的游人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个数、用地面积以及进行公园管理的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97700/60=1628人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m2)

Am-公园游人人均占有面积(m2/人)

即公园游人容量1628人

(五)、出入口规划

**新区森林公园为一开放性公园,根据园区以及周边市政交通道路条件和园区内的布局要求,全园设主入口一处,位于公园东北角,在其他三条主要市政路上也分别设置小型出入口。

(六)、道路竖向设计

按照《公园设计规范》的要求,园路主路纵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超过15%的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的路段,宜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少于2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

(七)、场地竖向设计

场地竖向设计主要是满足场地排水和建筑物布置的要求,场地标高一般较周边道路最低点稍高。

(八)、植物规划设计

全园植物种植将形成“树成群、画成片、草成坪、林成荫”的整体效果。

形态:以常绿的乔木为背景,配合落叶乔木,在灌木、花卉的组合下形态形成公园丰富的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图;大面积的乔木树林围合下的滨水阳光草坪。郁密的幽静的树下小径、灌木与花卉组成的多彩花镜。

原则:公园绿化设计以生态学为原则,以地带性植被为种植设计的理论模式模仿自然植物群的相对稳定模式;通过对当地乔木的分布模式,林下自然地被、草木分布的分析,采用当地性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行花园绿化设计。

分区:外围景观带---疏林草地结合缓坡密林

山地植物-----浓缩自然的咫尺三林

开阔草坪-----草坪与孤赏树的完美结合

水面及溪流---丰富生动的水生植物

道路---------林中穿路、花中取路、竹中求路

(九)、公共设施规划

原则:根据景区组织、景点的联系、道路的铺设分不同等级地布置公共设施,做到合理、有利于市民游览活动与休息;公共设施分布不提倡均质分布在各景区,而应有所侧重。

等级:公园公共设施布置的等级分为三级,详附表五   一级:主要设施分置点,导游牌﹙含盲文﹚、果皮箱、饮水站、公用电话、厕所、急救箱   二级:次一级设施分置点,导游牌、果皮箱、饮水站、公用电话﹙选用﹚、厕所、急救箱   三级:最小一级设施分置点,导游牌、报警点

公用厕所的分布:公园的服务性厕所分布在公园的两个战略点上,使其服务半径能完全覆盖整个公园。另外,滨水茶社设置独立卫生间。

(十)、公园建筑布置

公园内建筑包括管理用房、滨水茶室、牡丹园售卖亭和厕所。

1、管理用房

管理用房位于园区东入口停车场附近,位置较为隐蔽,同时方便管理机械的进出,又不影响游人。

2、滨水茶室

滨水茶室位于主山南侧,紧邻溪流。茶室建筑采用自然、朴实同时又不失简洁现代的风格,与公园整体景观相协调。另外,茶室建筑还应用了绿色环保理念,采用斜屋顶结合太阳能板的形式,提高自然能源的利用。

3、牡丹园售卖亭

售卖亭建筑继续沿用茶室风格,以质朴生态为特征,形成山林中的一景。

4、厕所

除了茶室内独立卫生间,在公园西北和东南处设置两处厕所,建筑风格与售卖亭保持一致。

(十一)、小品设计

1、指示牌、座椅、垃圾箱

此部分小品看似无关紧要,但对于好的园林来讲,好的园林小品能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得益彩。此部分小品设计语言与景观风格和园区建筑相吻合,以木质材料为主,突出自然、亲切。

2、灯饰

本园的灯饰应避免城市化的草坪灯,宜与环境结合。除城市景观带及景墙一带需要特色照明外,其它区域宜以温和的灯光为主。

3、铺地设计

公园的主园路(有通消防车要求)采用沥青路面。其余公园的园路广场以天然石材为主的铺地模式,健身区采用塑胶地转,一些小场地可增加特色的铺地拼花(在广场地段),减少人造材料在公园内的使用,公园的小径可用砾石路面。

第二节 技术设计

一、给排水方案设计

(一)设计规范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6、建设单位及各转专业提供设计资料

(二)、设计范围

1、建筑给排水(给水系统、污水系统)

2、室外给排水(绿化、水系给水系统、雨水系统)

(三)、设计内容

1、给水系统

(1)、生活给水

生活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2)、绿化给水

绿化给水由市政给水或中水管网供水,设计为节水灌溉,使用智能中控系统控制绿地灌溉,绿地灌溉包括自动喷灌系统和人工浇灌系统,前者适用于大块草坪和疏林地方,后者适用于

小块草坪和密林地区,两者有机结合,经计算绿化用水量为50m/h。

(3)、水系给水

水系给水由市政给水或中水管网供水。

2、排水系统

(1)、雨水

雨水排放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形,在竖向设计合理安排坡度,道路/绿地采用管道排水,铺装广场采用管道和卵石排水沟结合排水,满足管网密度合适,管线最短的要求,合理布置排水干支管,接入周边市政雨水管网。

(2)、污水

园区设三处卫生间,化粪池均采用1号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污水接入周边市政污水管网。

3、设备及材料

(1)、材料

生活、绿化、水系给水管,水系循环水管采用HDPE管,热溶连接,雨水、污水管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式连接。

(2)、曝气机

设置若干曝气机在水系大的水面,出水性状为喷泉状或喷洒状,并结合园林设计,岸边种植净水水生植物,这样既可美化水面,有净化水体,另外加强平时管理,及时清理水中垃圾。

4、水系

(1)、水系循环

第一种循环两种方案

A方案是从公园北部外围水系设置加压泵提升到公园内部水系,公园内部水系和南部水系自然连接,优点满足公园内部地形变化,增加跌水效果。

B方案是和公园外围南北水系河道连接,满足河道水面竖向要求,作为规划水系的支线进行流动,优点作为自然水系一部分,减少动力费用。

第二种循环是公园区域的水系流动,从水系的末端设置加压水泵,提升到水系的起端,保证平时水系的流动。

二、电力电讯

(一)、设计依据:

1、GB(国家标准)《电力工程设计规范》;

2、JGJ/T16-92《民用建筑电力设计规范》;

3、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4、94D164《35KV及以下电缆敷设》;

5、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

6、IEC60364-7-702:1999《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7、建设单位及各专业提供设计资料。

(二)、设计内容

1、变配电系统:

(1)电源:电源由公园管理处提供。

(2)负荷估算:根据负荷估算总装机容量为150KVA。

(3)配电系统:室外动力及照明电源分区引自附近的变电所或配电箱。

2、动力:

(1)喷泉潜水泵结合灯光系统采用手自动切换控制。

(2)公用系统水泵采用常规控制。

3、电气照明:

(1)滨海公园的室外照明分为园路系统照明、景观照明、喷泉照明三部分。小广场设计照明为15LX,园路设计照明为5LX。

(2)园内主路照明灯具选用单(双)火庭院灯,灯高3.5-4米,间距18米,灯具布置采用沿道路方向单(双)侧布置。

(3)院内小路照明灯具选用矮柱灯,灯高0.8-1米,间距6-8米,灯具布置采用沿道路方向单侧布置。

(4)根据场所设景观灯柱及建筑造型灯,灯体高0.6-3.5米。

(5)在小品与建筑物、树群旁设泛光照明,泛光照明灯具选用高效节能型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

(6)照明灯具光源选用应以绿色照明为主。采用节能灯、高效节能型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太阳能灯。

(7)照明系统控制必须按重大活动、节假日、平时区分。室外照明采用手动与定时自动控制。

(8)接地保护:室外照明采用TT系统,每单支路第一套金属灯具打一根镀锌角钢做接地极,接地极应与灯柱做可靠连接,接地电阴R<10欧,不满足要求补设。灯具较密集处,可采用设镀锌圆钢共同接地方式。灯具应自带保护装置。

(9)涉水区内电气设备及金属物均做局部等电位接地。

4、管线选择与敷设方式:

室外低压及照明线路电缆采用直埋局部加保护管敷设方式。线路在进户、转角及不大于50米处设入(手)孔井。

5、电气安全:

潜水泵及水下必须按0区标准进行电气设计。室外景观照明必须采用漏电保护措施。


第六章  环保与节能

第一节  环境质量、排放、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规,在本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为: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
2、鲁政发[1987]21号《山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

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11.《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年修订)》

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本项目将按照保护环境、清除污染、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设计,项目“三废”治理工程与项目各建筑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入使用。只要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环保措施,基本上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第二节  环境保护

以循环经济的科学理论和环境保护意识为指导是设计的出发点。“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原则应该贯穿于本次规划建设的全过程。

一、本方案设计在策划之初注重引入循环经济理论,积极挖掘地域景观资源,充分调动信息资源,合理整合,把引进的特质资源减量。

1.植物

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基地的山体、水域,努力保留原有植被,充分应用本土植物,提倡环境生态平衡和谐。

在植物多样化设计中,构筑复式结构,营造高质量植物群落,运用相生相克的原理配置植物种植,达到群落自我调节,植被循环修复,高效低耗的生态性维护。

植物物种收集注重开发植物专类特性,探索生物改良土壤品质。通过生物链的理论和实践改良栽培介质等环境因子。对地带性植树物进行野生――保护――野生的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组织营造多样性生物圈,形成整个绿地的自然生态。

2.景观建筑

绿地内的建筑物采用生态簧略的设计定位,营造高效、低耗、健康、环保、自然舒适的应用空间。本设计以湿生植物景观湿室起始,推广生态建筑的应用,在周边环境、建筑节能、材料和能源、水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为绿地塑绿色建筑体。

二、环保及节能

1、浇灌利用内湖为水源,水景给水采用给水系统,以节约水资源。

2、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来满足热水供应,以节约能源。

3、污、废水采用人工生态绿地处理污水系统,达到浇灌的水质要求回用,实现水资源的可续利用。

4、地面流雨水经拦截、收集井进行处理,然后再进入水体,避免地面径流的雨水对水体的污染。

5、从减低声源噪音出发,选用高效率、低噪音水泵,节约能源并采用防止噪声传递的措施。

6、在水域子系统及人工生态绿地处理系统,根据处理系统各部分不同水质,进行环保教育。

7、绿色能源的制造及利用

1)风力能源:在现状河流风速较大处,就近设风轮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为沿岸照明提供电源。

2)太阳能:太阳乃万物主源,它能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绿色环保,无何任污染,它无处不在,免费使用,既安全又节能,一次投资长年受益,拟在规划范围内空旷开阔处或建筑屋顶上设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照明电源。

8、景观照明的照度及亮度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光污染。照明的设备安装容量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内容执行,照明光源采用紧凑型节能荧光灯及高效气体放电灯(金卤灯等),具有寿命长、光效高、透雾性强、一致十生好并节能的特点,并选用光输出比不小于65%的灯具,合理的配光,防止眩光的产生,尽量做到“见光不见灯”。根据绿化布置的内的产生,尽量做到“见光不见灯”。根据绿化布置的内容来布灯,融灯光干自然环境中,创造高品质的景观环境,使之具有较强的自然生态氛围。

9、其它节能措施

1)太阳能利用:景观庭院灯、草坪灯的电源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其他负荷由城市电网供电。

2)采用低损耗变压器。电容器补偿采用自动调节设施。

3)建筑物内采用无卤低烟型阻堪电缆。

三、循环保护

1、利用太阳能作为再生资源,建筑内热水供应全部采用太阳能,既节能、又环保。

2、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采用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装置,不但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而且还能提供热能(如蒸汽、热水等)、电能、用以提供建筑内的供暖和照明。

3、各类水泵采用变频技术,以节约用电,水景水泵采用太阳能水泵。

4、水循环和过滤技术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对自来水的需求,雨水被收集过滤。

5、污废水被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就地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再循环利用。

6、所有使用的洁具都是节水型的,所有灯具都是节能型的。

7、实现零化十能源利用,利用再生资源,做到零排放,使能源需求与废特处理实现基本循环利用。

第三节  节约用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要求,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年4月2日下发了“关于做好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指出:“大力推进全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合理用地放在首位。……。”

本建设项目属公益设施,必须依照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国土资源厅印制的《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建设项目招标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9号令(20##年6月18日)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确保本项目建设质量,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护国家利益,本项目的各主要实施环节应通过招标方式进行,提出招标方案如下:

项目招标内容: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招标范围主要包括:项目的工程监理﹑建筑安装工程﹑器材及主要公用配套设备﹑设施等。

招标组织形式

因项目法人单位目前尚不具备大型自行招标所需的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因此本项目的监理﹑建筑安装工 程和设备采购应采用委托招标的组织形式,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招标方式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和项目的特点,本项目招标工作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分项目论证与选址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招标投标、项目建设及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六个阶段进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批:20##年8月-9月;

建筑设计:20##年10月;

招标投标:20##年11月;

土建、园林施工:20##年11月~20##年10月;

竣工验收投入使用:20##年11月。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的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通过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建设目标。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一、规划总用地面积9.77公顷,各功能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一。

表一: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二、估算依据

1、 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国家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3、山东省建筑、安装、市政、园林工程定额及相应取费标准。

4、**地区材料预算价格。

5、同类工程造价情况。

6、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资料。

三、编制说明

1、土建安装工程费:参照山东省建筑、安装、市政、园林工程定额及相应取费标准,当地材料预算价格,并参考了其他近年同类工程造价资料;

3、建设单位管理费取工程费用的1%;

4、工程监理费按土建费用的1.5%;

5、市政配套费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130元计列;

6、基本预备费取第一、二部分费用之和的3%,未考虑涨价预备费;

7、其它费用按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计取。

8、本投资估算不包括土地费用。

第二节  投资估算

一、估算范围

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各建(构)筑物土建工程费、安装(装饰装修)工程费、设备购置及安装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预备费;道路、园林绿化等。

二、投资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4661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4105万元,其他费用420.14万元,预备费135.75万元。详见附表:

园林景观工程投资估算表

总投资估算表

第三节  资金筹措

项目所需建设资金4661万元,资金自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