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调查比较分析报告

编号

人文学院

《远程教育》课程作业

题目:

人文 学院 教育技术学 专业

小组成员: 张三、李四、王五

二〇一二年五月

在本次模块学习中,我们小组以西南和东北地区的远程教育和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研究,全国开设远程教育的69所高校中,西南地区有8所,分别是: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东北地区有7所,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我们小组选取了四川大学的《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德修养》、四川大学的《中国诗歌艺术》、电子科技大学的《管理心理学》、东北大学的《行政管理学》和吉林大学的《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等五门网络课程进行比较研究,现就分析、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区域网络课程调查报告

1.1西南地区——四川大学的《现代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德修养》

在教学设计方面,课程的学习对象为本科阶段的在校大学生,主讲教师将基本要求都在讲课的过程中提了出来,在课程导学中也将基本内容展现了出来。该课程学习目标比较明确,主讲教师老师在一开始就对整个课程提出了一个要求:认识现代公共生活的基本特点,了解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功能,把握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在公共生活中知荣辱,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做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优秀践行者。然后整个课程分了四部分进行学习,在每一部分的开始,老师都将这一部分的基本内容先总的说一下,然后进行细致讲解。同时,网络课程还通过模拟试题,案例阅读以及实践学习部分和拓展资源部分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一些方式和资料,还提供模拟试题,司法考试真题以及实习指导来给学生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练习和测试。主讲教师采用的是总-分的知识教学,先将整个知识框架大体给学生阐述一下,然后再根据章节按部就班地讲述,这样便于学生们建立起知识框架,然后慢慢的进行知识填充,比较符合认知规律。整个课程观摩下来,只看到了老师在上面讲,没有布置课程作业,整个的就是以老师为主,学生都没

有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生是不利的。网络课程中的练习设计环节,也只是简单的例题讲解,并没有涉及到在线反馈等,师生互动较少。

在课程内容方面,提供的主讲教师信息比较完整,有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以及主讲教师的研究方向、论文发表和科研情况。在网络课程中,主要提供了视频材料和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认真观摩,教学内容正确,没有科学错误。知识点的讲解主要是按照平时老师讲课的方式,部分知识点通过图片的展示来加深同学们的了解,讲的比较透彻清晰。网络课程还在扩展资源里的学科动态和学术交流来展现学科前沿情况,让同学们了解前沿动态。扩展资料主要有“学术名家”、“学科动态”、“学术交流”、“影视资料”、“参考文献”等材料,通过文档、视频或网页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在教学交互方面,该网络课程设有问题库,一般是常见问题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在这里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回答,在扩展资料里有学术交流,将国内知名学者、实务部门负责人的讲座发言罗列与此,以便同学们在学习传统理论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对学术前沿动态有必要了解,进而做出判断,能够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缺少学生自由发言、自主交流的地方,没有教学讨论区,也没有开设教学博客。

在信息呈现方面,老师讲课主要应用的媒体是多媒体电脑,用PPT教学课件,在讲课的过程中一边展示PPT,一边进行讲解。这门课程是《 现代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修养》,整个课程是一个文化知识的讲解,老师通过图片的展示来让大家了解公共生活与道德,我觉得是很好的,如果能再加点视频方面的资料就更好了。以其中的国际私法学为例,整个界面是以蓝色为主调,看起来比较干净,网站首页分课程资源,实践学习,扩展资源及主讲老师的一些资料,比较齐全,每一部分层次分的是比较好的,导航设置在网页的上半部分,比较清楚,比较合理。

1.2西南地区——四川大学的《中国诗歌艺术》

在教学设计方面,课程定位于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修养课程,课程定位明确,在课堂实践中帮助学生学习诗歌,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诗歌艺术,理解一些诗歌的文化内核,让学生学会欣赏。第一讲重点在理解中国诗人的诗心。第二讲目的在于讲述诗的语言张力。第三讲在于了解诗的通感。第四讲讲解诗的艺术时空。 第五讲中国诗歌的用典艺术。以学生为本,老师作为课程引导者,讲授知识并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方法和内容的建议和帮助。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探讨诗歌的核心,即从诗人诗心出发,之后分主题逐次地探讨诗歌语言特色。课程的组织结构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该课程设置课后的思考练习。 但在课程网站上并未收集到在线测试,课后练习等。主讲教师对于思考问题的评价及时、客观,能给予当堂回答问题的同学一个客观的反馈。采取眼下较为流行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借助多媒体,通过老师讲解诗歌文化,诗人诗心,让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但是整个课堂授课过程还是侧重于老师讲解,学生听课。

在课程内容方面,主讲教师提供了完善、明确的课程计划,也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师信息,其发表的论文等等,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更全面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课程在网上发布,面向全社会公开提供该相关视频资源。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认知需求,无科学错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诗歌分析到位,理解准确,知识点讲解透彻。老师讲解清晰有根据,使学生如沐春风。中国诗歌本身就是美好的意象,学习诗歌可以提高人们的内在修养。这样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先进性。课程的设置也较为先进,在大教室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多样化的形式,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交互方面,教师在答疑讨论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供及时、具体、有启发意义的反馈。教师

该课程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观点多元,能引起学生的主动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在不同公开课课程网站上发布时,不同的网站设计课程讨论区并不统一。有些网站在这方面做得较为合理,课程视频下面就是讨论留言区,并有学生发表课程学习感悟。是对课程教学的反馈,也有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该课程,有兴趣去学习课程。不过,该课程未开通相关的教学博客。

在信息呈现方面,该课程主要使用PPT作为教学媒体,媒体表现与中国诗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选择的PPT背景也很符合诗歌内容与意象,在促进教学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该课程课件界面复古优雅,页面元素布局合理,风格统

一、色彩协调、层次表现分明,导航设计合理风格统一,虽然课件设计总体简单,但实用并能契合课程主题。

1.3西南地区——电子科技大学的《管理心理学》

在教学设计方面,该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类专业课,是为培养和学习者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每一讲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对一般在讲课之前对该讲要学习的内容作简要介绍,明确学习目标。针对具体知识点向学生推荐管理著名人物写的书籍。结构清晰明了,本课程从管理之道、攻心之术与组织之策等三方面讲解,分析了管理思维方式、动机、激励、态度、个性、团队、体制以及文化,以期帮助个人突破发展瓶颈,帮助组织提升管理效率。该网络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学生发言互动,在线有少量学习过该课程的同学留言评价。分模块教学,将所有课程分为管理之道、攻心之术与组织之策三个模块,针对模块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还利用了大量生动的实例。

在课程内容方面,本课程从管理之道、攻心之术与组织之策等三方面讲解,分析了管理思维方式、动机、激励、态度、个性、团队、体制以及文化,以期帮助个人突破发展瓶颈,帮助组织提升管理效率。提供的信息有课程的主

讲教师、所属学校以及该课程所属学科,信息不够完整,没有在线辅导时间和教师的联系方式。提供该课程的课程简介,没有电子教案、PPT等。教学内容几乎无错误。关键知识点的讲解结合具体实例讲解的非常透彻。主要是介绍一些经典的管理知识,先进性不太高。主要是讲授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管理方面的大师著作。

在教学交互方面,教学答疑:教学讨论主要是该网络课程的教师跟现场听课的同学进行的,而该网络课程发布的网站并没有给通过上网学习该网络课程的同学提供可以跟授课教师进行网络上的学习讨论、答疑、交流。在该课程页面的下方设有专门的讨论区,但是人气不旺,更没有主讲教师发言跟大家一起讨论。主讲教师祝小宁教授有新浪博客,访问发现很少有交流课程问题,或许真正针对该网络课程的教学博客根本就没有。

在信息呈现方面,媒体选择有效性:图片、文字、视频等运用较为恰当。链接准确无误,没有无效链接。界面设计过于简单,但是页面元素布局不太合理,讨论区过大,色调与风格相一致,导航层次分明。

1.4东北地区——东北大学的《行政心理学》

在教学设计方面,将学习对象定位为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对象要求很明确,学习目标也很具体。基本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具有教师团队。课程的组织结构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习者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测试,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学生评价,课堂录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普遍给予较高评价。运用“四管齐下”的教学方法,基本原理讲解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堂讨论式教学、多向性的案例分析式教学、仿真式的情景模拟式教学。真正实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很好地解决了教学中宽度与广度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但并不一味依赖电子设备,而是注意把现代教育手与传统板书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习题以及教学参考文献等资料放在网络上,以供学生参考;最后,为学生开设

公共信箱,提供本门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

在课程内容方面,课程信息基本完整,有老师的介绍但没有给出老师的联系方式。课堂教学录像资料选取“国家公务员管理”作为讲课内容,教师备课充分,教学环节完整;课程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活泼,直观生动,讲授逻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课堂互动效果好。提供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堂录像、参考文献等,教学录像本课分成20余个部分可以使每个课时更加短,但并没有在题目上显示,且现在资料的时候需要积分(通过资料来换)。教学内容正确、无科学错误;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疑点、难点、关键知识点的讲解透彻,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提出了解决方法。教学内容体现学科前沿,且符合当时的公务员考试内容。用多样化的形式,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交互方面,观看本课的较少,课后学生在网上的评论和留言等均没有回复,但老师留有公共邮箱dubaogui2004@,密码:750418但经查实已经注销。并且没有教学讨论和教学博客。

在信息呈现方面,视频,课件,文本,各种媒体使用协调。链接准确。页面元素布局合理,风格统一、色彩协调、层次表现分明,导航设计合理。

1.5东北地区——吉林大学的《中国传统处世智慧概说》

在教学设计方面,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讲解中国古往今来的一些成功人士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来丰富我们还未走出社会的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我们身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进入社会的知识储备,但是由于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导致很多大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经验,通过学习前人的为人处世的经验, 使同学们多了解一下社会,以免进入社会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教师讲述为主,配合一些学生提问环节。分类讲解,按照比较精炼的处世智慧分类。该课程设置课后的思考练习。 但在课程网站上并未收集到在线测试,课后练习等。通过网络由坐在计算机前的学生在线评价。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师口述为主,基本上属于一言堂,也配有PPT,讲解重点的时候借用,加上少许与学

生的互动。

在课程内容方面,课程信息明确,主讲教师信息相当清楚,课程简介等等,课程来源。主要是古往今来一些成功人士为人处世的例子,无科学错误,符合现在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讲课幽默风趣,生动,举例恰到好处。 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也就是说缺乏社会经验的人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开设这样的课程,犹如久旱逢甘霖,必将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用多样化的形式,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交互方面,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适当提问,一方面可以达到与学生的交互,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另外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述过程中碰到问题选择性提一些简单的问题,由学生先做回答,然后老师在做简单评价。 该课程未开通教学博客。

在信息呈现方面,该课程主要使用PPT作为教学媒体,PPT主要是用在讲解出现重点的时候,出现关键字的时候用来强调用的,效果很不错。链接准确、指向合理。

二、西南和东北区域之间的分析比较

2.1西南地区网络课程的特点

对课程的整体把握比较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也都有明确的制定,知识点的讲解也比较详细,组织结构明确,科学性较强。但缺少教师在线辅导,缺少课下交流讨论,缺少教学博客,课程材料及扩展资源等有的学校不提供下载,对于课程来说,以教师教为主,不注重课后练习等方面。

课程定位都很明确,面向本科生。提高专业基础技能或者提高个人修养。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都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发言机会较少。采用PPT演示文稿授课。课程组织结构都很清晰,西南地区的课程基本都是分主题分模块讲解。在线练习资源都相对匮乏,在线交流区不够活跃, 无教学博客。在信息完整性这点上各个课程情况参差不齐。如四川大学的《 现代公共生活与社会公德修养》课程教师及课程信息较为全面,其他课程基本无如此详细的信息。

2.2东北地区网络课程的特点

学习资源比较多,课程资料可以下载,多方面的教学评价,知识讲解注重练习实际。但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没有教学博客,同样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以老师的教为主。网络课程界面设计风格统一。讲解细致,很有见地。开设了公共信箱,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习题以及教学参考文献等资料放在网络上,以供学生参考。课程更新比较及时,学生与老师有所在线交流,有课堂反馈。知识点的讲解、练习、课程的交流等方面均比较适宜。网站上给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练习方式。教学手段比较好,注意把现代教育手与传统板书有机地结合起来。

2.3西南、东北两区域间的分析比较

总的来说,两个区域的网络课程具有很大的共性,教师讲解细致,引人入胜,内容具有科学性。两个区域课程网页的设计比较好,注重人机交互等各个方面,链接无误,科学性较强,课程目标明确,内容完整,组织结构准确,教学方法合适。但课程均以PPT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侧重教师讲解,学生发言机会较少,都是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缺少交流,不能很好的反馈,学习资源下载较困难,缺少教学博客,同时,网站的人气都不是很旺,课程点击率不高,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课程还有一定的点击率,有的老师也注重与学生交流,但在学校自己的网站上的课程点击率很低,同时没有人回复学生的问题,缺少交流。

东北大学提供了较多的学习资源,如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习题以及教学参考文献等资料放在网络上,评价方式也呈现多样化,但西南地区这方面做得欠佳。

三、总结报告

我国网络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xx年启动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19xx年教育部启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批准清华大学等4所大学为首批试点院校,开始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截止到20xx年共有69所

网络教育试点高校,涵盖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从办学体制来看,实施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独立设置的开放大学,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另一类是普通院校的远程教育部门,如清华大学等学校的网络学院。他们所实施的网络高等教育可划分为四类:学历教育,主要包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学历辅助教育,主要包括自学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辅导、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非学历教育,例如留学或移民类考试、各行业资格考试等;企业培训,包括E-learning平台和内容等。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网络高等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凭借其数字化、多媒体、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终生教育的机会。实施网络高等教育,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进行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途径,是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尽管我国网络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由于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定位不明确、生源质量差、网络教育人才匮乏、教育资源缺失、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生就业及社会认可度等等。

目前网络远程教育资源主要以基础教育为主、层次偏低、专业性差,媒体素材库、题库、案例库、课件库的水平较低、授课形式单一,网上教程很多仅仅是教材的电子文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设置上不能突出特色,学员在远程学内容中难以找到适合自己专业和发展的课程;程教学课件中培养实际能力的偏少,学员通过远学习难以获得实际操作能力。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教育教学原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术及软件开发技术,应组织有教学经验和专业特的教师制定出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标,编写出适合远程教育特色的教案脚本,鼓励教师研发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材,同时购买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推广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教学。重视教材信息的采集、加工、发布、反馈等工作,利用信息系统,优化教材管理。另外,在进行网络教育课件建设中必须注重应用现代教

育技术以及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及方法,进行教学系统开发和教学设计。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还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和人格化,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特点,营造个别化学习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另外,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网络课程教育的一个方面,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北地区,许多西南地区高校在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上与东北地区同类高校相比都明显处于劣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西南地区在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建设中稍逊色于东北地区。但是,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非常适合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因此,要大力重视西部地区的网络远程教育建设。

总之,明确网络教育的定位,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探索更为适宜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大力开发远程教育资源,都是我们积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文件,教电[1999]1号,关于印发《关于启动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普通高校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99

[2] 教育部文件,教高厅[2000]10号,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2000

[3] 教育部文件,教技[2002]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V1.0版》(简介)的通知,2002

[4] 教育部文件,教高[2009]6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xx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2000

[5] 陈丽,关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冷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2,(7)

[6] 张际平,网络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

[7] 杨改学主编,现代远程教育,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8]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 任为民,谈谈我国网络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现状,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4)

[10] 丁兴富,论远程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开放教育研究,2005,(2)

[11] 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4,(8)

[12] 丁兴富,转型期的考验,中国远程教育,2005,(1)

[13] 张建伟、吴庚生、李绯,中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开放教育研究,2003,(4)

[14] 葛正鹏,美国远程高教缘何快速发展,中国远程教育,2004,(7)

[15] Sizing the Opportunity:The Quality and Extent of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2 and 2003,/publications/survey/index.asp.2008-2-21

[16] Entering the Mainstream:The Quality and Extent of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2003 and 2004,/publications/survey/index.asp.2008-2-21

[17] History,http://www.jonesinternational.edu/about/history/index.php.2008-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