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红色文化调查报告

湘西红色文化

湘西是革命老区,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这块神秘的土地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就以我所在的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为中心,周围就有不少红色旧址,比如芷江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1945年8月21-23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请降之地点。标志着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伟大胜利,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1985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开放。1995年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最佳旅游景点”,蜚名海内外。

除了芷江受降纪念馆还有位于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的粟裕故居和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村的贺龙故居。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军事家。在他的故居内还建有粟裕纪念馆与粟裕纪念碑。粟裕纪念馆共有三个展室,主要以粟裕同志生平事迹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照片、珍贵文物以及各种图表、字画、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粟裕同志光荣战斗的一生。

贺龙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奋斗,出生入死,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桑植人民的优秀儿子,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贺龙故居,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村,从张家界市区驱车约两个小时,为1975年桑植县政府按原貌所修复的。故居为一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同时在同院内新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此为一砖木结构房屋,共陈列贺龙不同时期的185张照片和50多件文物。旧居门前还有一座风雨桥,建于1916年,贺龙成名后改称为“贺龙桥”。该桥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富有民族特色。   贺龙故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桑植县洪家关,1896年贺龙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通过参观了解湘西地区的红色遗迹,我们回顾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事迹,了解湘西地区的革命斗争历史。这对我们来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进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湘西红色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红色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一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下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大力开展的红色旅游盛行,我认为这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发展。湘西自治州红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宣传先驱们的革命精神,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研究红色文化的特点,并使之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研究红色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从而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大力弘扬湘西红色文化。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红色文化资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腴的精神土壤,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给大学生以知识的汲取、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红色资源以其深刻的感染力,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范围广、影响大、效果好的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湘西民族地区的红色资源的功能,切实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真正将一些革命精神植入大学生内心,起到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纯洁思想、锤炼品质、陶冶情操的作用。

 

第二篇: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湘西—苗族地区民居文化的调查报告

【前言】

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对xx地区民居文化进行调查,本人调查的是关于湘西—苗族地区民居文化,调查报告如下。

一、苗族简介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苗族族称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苗族曾经自称“蒙”“猛”“卯”,这几个字在黔东南苗语中是枫树树心的意思,意指苗人为蝴蝶妈妈的子孙,因此,有一种说法:苗族—就是“蝴蝶妈妈”的后裔。

如今,苗族主要集中生活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州),人口约900万左右,位居少数民族前列。在黔东南和湘鄂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地(以湘西为主),在广西大苗山、滇黔桂和川黔滇交界地带和海南也有小聚居区,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些地区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居住和饮食习惯,也塑造了苗族人浪漫而坚毅的民族特色。

二、神秘的巫蛊宗教与信仰

㈠ 苗族蛊术

蛊术是中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偏远的苗族聚居地区,如果小孩吃食硬物,不小心嘴里起了血泡,做母亲的便一边慌忙找针把血泡扎破,一边愤愤地骂道“着蛊了,着蛊了。挨刀砍脑壳的,是
谁放的蛊我已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要是吃鱼不慎,鱼骨卡在了喉咙,母亲就会叫孩子不加咀嚼地吞咽几大口饭,将鱼刺一股脑儿地吞下肚里。随后叫小孩到大门口默念着某某人(被认为有蛊者)的名字,高声喊叫“某某家妈有蛊啊,她放蛊着我,我知道了,她不赶快收回去,我是不饶她的:哪天我要抬粪淋她家门,拣石砸她家的屋顶,让大家都知道她家有蛊,有儿娶不来,有女嫁不去哩”喊声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据说通过这种喊寨的方式,“放蛊”的人听见了,心里害怕,就会自动将“蛊”收回去。

蛊术

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就好了;属于慢性患者,就要请巫师作法“驱毒”了。

㈡宗教信仰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

苗族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他们在前述各种原生性崇拜和巫术活动中起着主持者的角色,有的地方巫师还兼任寨老。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所以说,巫师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传承人,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三、苗寨村落住所构筑

㈠现代建筑

湘西地处山区,木材丰富,山民历来喜建木房,木结构居所十分普遍。木房为全木结构,木柱、木梁、木壁、木窗、木门、木地板,屋顶盖瓦。三柱四棋、四排三间的木结构穿斗式房屋是湘西山区民居中使用最多的一种。

①吊脚楼——湘西的特色民居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小背篓,圆溜溜,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这首淳美质朴的民歌被湘西大山的女儿唱响大江南北时,湘西的吊脚楼也伴着甜美的歌声深深映进了熟悉和不熟悉湘西的人们的脑海里。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土家、苗、汉等民族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以土家山寨中最为常见。吊脚楼的形成,既有气候环境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历史成因。湘西雨水多,云雾多,空气潮湿,加之山中野兽、毒蛇出没,为适应山区环境,古时即有干阑式建筑。后逐渐演变而成吊脚楼。历史原因,主要是在土司统治时代,开征“火坑税”,多一个火坑就要多一份税。贫穷的山民难以承担这些额外负担,因此,兄弟之间很少分家,同居一屋,室不容住,只好就地挨着正屋搭建偏屋。山区平地很少,建房修屋,常选在溪边坎上,加盖“偏厦”,屋场地不够,只能悬空挑梁穿枋延伸,吊脚建屋而居。久而久之,传承至今,便成了现在的特色民居——吊脚楼。

②籽蹬屋——实用的苗家民居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籽蹬屋”是苗家民居的一大特色。湘西苗家房屋,前后出檐较大,堂屋门前有意留下一片空地,使堂屋门处两侧,檐柱与金柱之间,形成一个凹形“吞口”,大门退至金柱,左右两侧板壁装齐檐柱,从而,大门地面与阶沿连成一片,呈凸字形,苗家人称之为“籽蹬屋”。探其源流,因苗乡山多田少,盛产油桐,秋收桐籽后,剥出的桐籽堆放檐下,阶沿狭窄,损失不少。相传,鲁班路过此地,见此情景,告诉苗民说:“你们不妨把大门往内退一截,好留块空地堆放桐籽。”世代相传,便形成了苗家特有的“籽蹬屋”。这种房屋苗民很是喜爱,农忙时,收工回来,将犁耙、斗篷、蓑衣等往籽蹬屋两壁一挂,泥草都不带进室内(苗家人最忌讳带青草进屋);秋后剥下桐籽时,空坪又是堆放桐籽的好地方,进门出门,踩踏桐籽,霉灰尽落,桐籽溜光,“籽蹬”因此而得名。

现代山乡苗居,人家将籽蹬屋阶沿铺上水泥,平整光滑。茶余饭后,籽蹬屋便成了人们休息、闲谈的好地方。这种苗居,在吉首、凤凰、花垣、古丈、保靖等县山村苗族聚居地,至今仍然很多。

③堂屋——派大用场的特定场所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湘西农家宅居极重堂屋,堂屋居中,宽敞明亮,是供“香火”、安“龙神”的特定场所,不作居室,只作举办婚丧大事和宴请宾客之用。湘西苗家堂屋,一般大门往内退至金柱后安门,靠火塘屋一方的后金柱为主柱,苗语称“牛能”。苗族习俗,堂屋不安神龛,堂屋中间地面有一青石板,石下有孔,孔内盛一杯酒,用碗覆盖,为安“龙神”之所在,不能随便敲打,以防惊走龙神。苗俗重椎牛,吃牛人家,兴在堂屋主柱上绑一水牛角,表示吃过牛或以示富裕。

④火塘——常年烟火不断的起居房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湘西土家、苗族居住习俗中,火塘堪称一大特色。火塘是土家、苗族农家做饭用餐、烤火取暖及休息闲聊的常用之所。火塘一般设在堂屋左边前面一间,安装木地板(俗称“地楼”),内挖火坑,火坑离木地板面深一尺左右,以约四尺长、三至五寸厚的条石围砌而成。火坑内置一铸铁三脚撑架,可架鼎锅煮饭炒菜。除婚丧喜庆宴客用灶之外,常年炊事多在火坑进行。吃饭人少时,菜就放在锅盖上,一家人围锅而食。如若来客多办了几道菜,就在火坑边摆一张小矮方桌摆放盘碟。冬日天寒,就把各种不同的熟菜倒在锅内一锅煮,边炊边吃。火坑内日夜不断烟火,或烧柴禾或煨树蔸,火坑边放着茶罐、水罐,随时有热茶、热水。农家木房板壁枋柱被熏得乌黑锃亮,皆因火塘烟火不断之缘故。山村木房,观其四壁烟熏之色,便可大略推算出它的年岁来。常年烟熏,虽遮住了房屋俊美的容颜,却使房屋梁柱、板壁免遭虫蛀之患,经年耐久。火塘上方楼面用木条或竹块铺成,间有缝隙,一则可通柴烟,二则可为烘干包谷用。火坑上方吊有一炕架,上面挂放腊肉、豆干、辣椒等可供熏食之物。火坑周围摆放的都是自制的矮凳子和简易矮椅。乡人好客爱热闹,家中常有邻里客人围坑而聚,边烤火,边喝茶,边闲话,兴致所至,架起鼎锅,烹煮野味,温酒共饮,其乐融融。

苗族习俗:火塘须对准中柱,上方位置为上首位,尊为祖先“鬼香”(魂魄)所居,通常让给长辈坐,晚辈不宜坐,更不能在“夯告”(祖先居处)座位上放屁,否则会被视为对祖宗大不敬,主人会很不高兴;火坑里的三脚架,其中一只脚必须对准上首位的中柱;从火塘上跨过去为苗家所忌,被视为对主人极不尊重。

四、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

湘西苗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支系,主要分布在凤凰、吉首、花垣、泸溪、古丈等县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绚丽多姿的服饰艺术,其中,又以凤凰、吉首、花垣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独特完整的服 饰文化体系,其他地区的服饰亦各具特色,并多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渗透融合。湘西苗族服饰在头帕、男女装、围裙和银饰等基本形制方面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头帕苗族喜爱头帕有其丰富的社会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苗族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包头帕是一种服饰方式,也是一门传统艺术。
其谚语有“姑娘样子好,花花头帕少不了”、

“选郎没有巧,头帕要包好”之说。湘西苗族男子喜爱青黑色帕,缭绕头部至少需挽五六道,前后包成人字形,大如斗笠。放顶露外,悬帕一端,吊在耳边。湘西苗乡女子喜用青色丝织皱帕包头,发不外露,平正不偏斜,末挽一道要齐额上。凤凰地区的苗族则多喜爱用土布花帕。围裙湘西苗族围裙分为高腰围裙和低腰围裙,凤凰一带的苗女喜爱高腰围裙,吉首、花垣一带的苗女喜爱低腰围腰,两种围裙为已婚妇女装束。平常穿着是为了劳作时保护围裙后面的衣服不被弄脏;逢年过节穿着,主要用于盛装服饰或显示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银饰银首饰是湘西苗族妇女喜爱的传统装饰品,至今戴。大致分仍十分讲究佩为头饰、项圈、手饰、挂饰等。头饰有两种,一种是银帽(又称接龙帽),上有帽花、龙凤、关刀、梳子、簪子、髻子花等装饰。一种是在头帕前后有银帽沿装饰,上用银丝悬挂树叶、铃铛、果子、银花等多种银饰。项圈有轮圈、扁圈、盘圈等,其中,轮圈似青藤缠树,象征爱情,多为青年男女定情之物。手饰多为银镯或铜镯,手指配有银质戒指。挂饰,如衣服上佩胸花、针筒、牙签、挖耳、长命锁、仙桃等。

湘西苗族服饰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情结的一种传达,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是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五、苗族的节日与庆典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1、赶年场

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

以进行物质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2、三月三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农历的三月三日

地点:湘西泸溪、古丈、吉首苗寨边界梁家潭苗寨台

介绍:三月三日这天,苗族姑娘都换上节日盛装,年轻的小伙子则口衔木叶成群结队地来到歌种的同时,场,庆祝春耕播大家还在人群中寻找心上人。当有苗族小伙邀请姑娘对歌时,姑娘如果没有接歌,男士则要主动退出,另找别的姑娘,如果姑娘接了歌,则说明姑娘对小伙也情投意合,两人则可以继续对唱情歌。
相关传说:相传在古时,在湘西泸溪、古丈、吉首苗寨边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的土地黝黑而肥沃,森林边的苗族为争夺这块土地长期血流不止。直到一天各地头领谈判后,达成协议,不再自相残杀,并且在每年三月三日在梁家潭苗寨台地上举行,以此庆祝苗族的大团结。

3、赶清明

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
相传,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用品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常常受骗上当。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

4、四月八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四月八”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盛典。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预定的地点跳鼓舞、对山歌、上刀梯、表演刀枪箭术,以表对先烈的怀念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

5、六月六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这是远古遗俗,是苗族人民纪念六个男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生六男六女,繁衍后代的祭祖活动。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凤凰县落潮井一带的苗族人民都要在勾良山上举行盛大歌会。邻近的花垣、吉首等县和贵州松桃、铜仁等地的苗族人民也都前来参加。到会人数常常达两三万人之多。

6、七月七鼓舞

湘西苗族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这是苗族的传统鼓会,以吉首、矮寨坡、古丈穿洞一带最为流行。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苗族人民便穿着一新,欢聚鼓场,击节敲鼓,翩翩起舞,纵情欢乐。

参考文献:

[序号]主要负责人.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出版者,出版年月

[1]凌纯声,芮逸夫.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 x] 民族出版社.2003-12

[2]石启贵.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 [k]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12

[3]金开诚,于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苗族 [k]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