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度

实验目的

1.根据斯托克斯公式,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

2.学习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估算。

实验仪器

玻璃圆筒,小钢球,停表,螺旋测微器,直尺,温度表,镊子,提网(或磁铁),待测液体(甘油或蓖麻油)。

实验原理

在液体内部,不同流速层的交接面上,有切向相互作用力,流速大的一层受到的力和它的流速方向相反,使之减速;流速小的一层受到的力和它的流速方向相同,使之加速。这样,相互作用的结果,使相对运动减慢。流体的这种性质就是粘滞性。这一对力称为内摩擦力,也称为粘滞力。 

    当半径为r的光滑球形固体,在密度为粘滞系数为且液面为无限宽广的粘滞流体中以速度V运动时,若速度不大、球较小、液体中不产生涡流,则小球受到的粘滞力为

                     F=6rV

当密度为,体积为V的小球在密度为的液体中下落时,作用在小球上的力有三个:重力P=Vg; 液体的浮力f =Vg ,液体的粘滞阻力F=6rV这三个力都在同一铅直线上,如图4—1所示。球开始下落时的速度很小,所受的阻力不大,小球加速下降,随着速度的增加,所受的阻力逐渐加大。当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阻力和浮力之和将等于重力,即

                Vg=Vg+6rV

此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零,匀速下降,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或平衡速度)。将V=代入上式可得

                    (-)g=3Vd

所以

                       =                                (4-1)

式中d=2r为小球的直径。

实验时使小球在有限的圆形油筒中下落,液体不是无限宽广的,考虑到圆筒器壁的影响,应对斯托克斯公式加以修正,式(4—1)变为

                 =                            (4-2)

式中,D为圆筒的内径,h为筒内液体的高度,d为小球直径。

    实验测定时,由于d<<h,则式(4-2)分母中的(1+)1,该式可改写成

                    =                                   (4-3)由上式可以测定,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Pa·S。

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实验采用大小相同的小钢球,用千分尺(关于千分尺的使用参见实验一)测出其中一个小球的直径,并在不同的方向上测8次,求其平均直径。

    注意千分尺的零点读数。

    2.确定小球在筒中央匀速落下的范围N1N3,如图4—2所示。方法是:在玻璃筒上、中、下三处用橡皮筋分别作出标记线N1N2N3。令线间距离N1N2= N2N3,测出小球通过两段液体的时间t1t2。若t1t2,则小球在N1N3中作匀速运动。若t1<t2,则说明小球通过N1标线后仍然作加速运动,应将N1N2标线下移并保持N1N2= N2N3。试测几次直到t1t2

    3.在N1N3不变的情况下。重复做8次,记取相应的时间t,并计算其平均值

    4.测量线间距L= N1N38次,计算其平均值,并计算出小球收尾速度V=/

    5.测量圆筒内径D(测一次),测量液体的温度(即室温)。

6.小钢球密度,液体密度由实验室给出(也可由物理手册查出)。

7.根据式(4-3)计算的平均值及其误差,并分析所得结果。

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

=               ,D =               ,ρ0=              ,ρ =             

                         

           

 表4-1  测量液体的粘滞系数

2.用误差传递公式求的相对误差和平均值标准差。

          

3.写出测量结果=(           )(          )Pas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液体中应无气泡,小钢球也不能粘有气泡。

2.球必须在筒的中心下落。

3.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改变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实验中不得用手摸圆筒。

思考题

1.实验时,如果不用标线N3,测出小球从N1到筒底的时间是否可以?

2.若使小球在靠近筒壁处下落是否可以?为什么?    

3.实验时室温的变化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附表  不同温度下蓖麻油的粘滞系数

 

第二篇:《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系数》教案

《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粘度系数》教案

实验方式:讲解与演示相结合(50-60分钟),学生实验(150-180分钟)

实验要求:

1.   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

2.   学会用落球法测液体的粘度系数;

3.   掌握基本测量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秒表等)的用法。

实验仪器:ND-1型液体粘度系数测定仪、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秒表、水银温度计、密度计、镊子、小钢球等。

讲解及演示主要内容:

1、实验原理(10分钟)

金属小球在粘性液体中下落时,它受到三个铅直方向的力;小球的重力(m为小球质量)、液体作用小球的浮力(V是小球体积,ρ是液体密度)和粘滞阻力F(其方向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如果液体无限深广,在小球下落速度较小情况下,有

              (1)

上式称为斯托克斯公式,其中r是小球的半径;称为液体的粘度,其单位是Pa·s。

小球开始下落时,由于速度尚小,所以阻力也不大;但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大,阻力也随之增大。最后,三个力达到平衡,即

于是,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由上式可得:

令小球的直径为d,并用代入上式得:

    (2)

其中为小球材料的密度,为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t为小球下落距离所用的时间。                                                      

实验时,待测液体必须盛于圆筒中,故不能满足无限深广的条件,实验证明,若小球沿筒的中心轴线下降,式(2)须作如下改动方能符合实际情况:

            (3)

其中D为圆筒内径。

2、实验内容和步骤(20分钟)

1)调整底盘水平。

2)用螺旋测微器测小钢球的直径,在5个不同方向上测,取其平均值。共测6个小球,记录测量的结果,编号待用。

3) 用游标卡尺从不同位置分别测量6只玻璃圆筒内径D各5次。

4)用米尺测出的间距。

5)用温度计测量油温,在全部小球下落完后再测量一次油温,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油温。

6)用镊子夹起小钢球,先将小球在待测油中浸一下,使其表面完全被所测油浸润,然后释放小球,使其沿圆筒的中心轴线下落。用秒表记录小球通过所用的时间t。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要重点强调)

1)实验时,油中应无气泡。

2) 因为油的粘度随温度改变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实验中不要用手捧摸圆筒,以尽力保证实验中油温恒定。每次实验结束时,应随时记录油的温度。

3)小球放入时应轻而稳,不要使小球上附着气泡,并且小球应沿各圆筒的中心轴线下落。

4)测量时间时,眼睛应与小球处于水平位置。

4、数据处理

1)数据表

2)其它数据表

3)不确定度分析:由,可得,

结果表示:

4)作(d/D)-t曲线,在图上求出t轴截距t0,代入公式(2)。

5)将代入公式(2)和公式(3)测出的η值作比较,并与同温度下η值的标准值相对照,分析、讨论误差。

5、思考题:

A. 如何判断小球在作匀速运动?

B. 在特定的液体中,当小球的半径减小时,它的收尾速度如何变化?当小球的密度增大时,又将如何变化?选择不同密度和不同半径的小球做实验时,对结果的影响如何?

C.  造成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改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