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1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评估环境、无菌物品。

3 备物: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浸泡于消毒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2块纱布)无菌容器、2%碘酒、70%酒精、弯盘、纱布数块、无菌手套、棉签、纸、笔、启瓶器。

4 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手套号码。选择清洁、干燥、平坦、宽阔的操作环境。取纱布擦净治疗盘,纱布放于弯盘内。

5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① 取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不可触及容器液面以上部分。

② 使用持物钳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举向上,用后立即放回,及时封盖(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

③ 干蒸法每4小时更换一次。

6 铺无菌治疗盘

① 解开无菌包系带并缠好,逐层打开。

②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治疗巾一块放入治疗盘内。

③ 未用完的治疗巾应按原折包好系带,注明开包日期与时间(有效期24小时)。 ④ 双手握住治疗巾上层两外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侧向对侧方向铺于治疗盘上。 ⑤ 内面为无菌面。上层半幅呈扇形折到对面,开口缘向外,露出无菌区。

⑥ 放好无菌物品后,将上层无菌巾盖好,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有效期4小时

7 无菌容器使用法

打开无菌容器,将盖内面向上平放于桌上,夹出所需物品后立即盖严。

持无菌容器时,应托其底部,手不能触及容器的内部及边缘。

8 倒无菌溶液

① 倒无菌溶液时,先擦去浮尘,检查核对溶液后,撬去铝盖,取治疗碗,打开瓶塞,手不能触及瓶口及盖的内面。

② 瓶签向上(握住瓶签),先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倒入弯盘内),再由原处将溶液倒入无菌容器内。

③ 如有剩余药液,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有效使用时间24小时。

9 戴无菌手套:

① 洗手擦干、取表检查无菌手套号码及灭菌日期,打开平摊,一手掀起手套外一侧折纸,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好,未戴手套的手,掀起另一侧折纸,用已戴好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的翻边内面(手套外面)对准五指戴好(双手不得低于腰部、不得高于肩部)。

② 将手套的翻转部套在工作服袖外面,有粉手套操作前擦去手套上的滑石粉。操作完毕。冲净手套上的污物,然后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外面反转脱下,已脱下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口内,将其反转脱下。

整理用物,应消毒物品分类处理,可继续使用的放回无菌柜。

静脉输血法 正常成人的血容量应占体重的8%。一般情况失血不超过人体血量的10%时,对健康无显影响,机体可以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使血容量短期内得以恢复;失血20%时对人体不明显影响,可能出现各种缺氧表现;失血超过30%时可危及生命,导致血压下降,脏器供血不足,特别是脑细胞供血不足出现功能降低至昏迷,必须立即输血。

一、目的1.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2.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3.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红细胞,增加抵抗力。5纠正低蛋白血症。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

1全血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①.新鲜血 ②.库血 ③.自体输血

2 血浆

①.普通血浆②.冰冻血浆③干燥血浆

3 血细胞

①.红细胞 ②.白细胞 ③.血小板

(四)白蛋白

(五)其它血液制品

三、输血前准备

1.根据医嘱备血,抽取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取血,应与血库人员共同查对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供血者及受血者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量及采血日期;血瓶包装是否严密,有无裂痕。检查血液质量。正常库血分为两层,上层为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为红细胞呈均匀暗红色,两者界限清楚,且无凝块,如血浆呈降红色混浊或血浆表面有泡沫,血浆与红细胞交界面界限不清,有明显血凝块,说明血液可能变质,不能输用。查对准确无误方可签字取回使用。

3.血液从血库取后勿剧烈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而引起溶血。另外,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红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反应。如输血量较多时,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

4.取血回病区后,应经另一人按上述要求再次核对无误方可输用。

四、输血方法

(一)密闭式输血法:

1.用物 除备静脉输液用物外,另备血液,交叉配血检验单,生理盐水、一次性输血 器。

2.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输血的有关事项,以取得合作。

(2)按密闭式输液完成穿刺,固定,输少量生理盐水。

(3)两人核对:三查 ----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

(4)轻轻摇匀血液,安尔碘消毒血袋上的塑料管和橡胶套管,从生理盐水袋上取下输血

器针头后插入血袋消毒部位,挂好于输液架上。

(5)调节输血速度,视病情而定,一般输血开始15分钟内,开始宜慢,每分钟15滴,

观察15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15-20滴/分。

(6)输血完毕,继续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取下血袋,放指定位置,保留24小时备查。

3.注意事项

(1)输血时护士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

(2)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应在半小时内输入,不宜置久,200-300ml血液要求在3-4小时内输完,避免溶血。

(3)冷藏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加入钙剂、酸性或碱性药品、葡萄糖等药物或高渗、低渗溶液,以防止血液凝集或溶解。

(5)凡输两个以上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两者不能直接混合输入,其间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以免发生反应。

(6)掌握输血速度,开始宜慢,每分钟15滴,观察15分钟后若病人无不适,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15-20滴/分,大量失血病人速度稍快,心脏病人速度宜慢,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7)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应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并保留余血以备检查分析原因。

五、输血反应及处理

(一)溶血反应

它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通常输入10-15ml血后即可出现反应。

1.原因

(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

(2)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贮存过久;血温过高或过低;输血时血液被加 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内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影响PH变化的药物等因素,致使血液中红细胞大量破坏。

(3)Rh因子所致溶血。此种类型较少发生。

2.症状

⑴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引出四肢麻木、头胀痛、胸闷、腰背剧痛、恶心呕吐等。

⑵ 中间阶段;由于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则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同时伴有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⑶ 最后阶段;由于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血浆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而变成结晶体,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3.防治方法

(1)认真做好血型签定、交叉配血试验及输血前的核对工作,避免发生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要求。

(2)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并通知医生。

(3)即行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

(4)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以及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血压下降者静滴多巴胺或间羟胺。

(5)保护肾脏。为解除肾血管痉挛,可行双侧腰封或肾区热敷。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定尿血红蛋白,注意观察尿色。

(6)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血压、尿量,一旦出现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衰处理。

(二)发热反应

1.原因

(1)主要由致热原引起 ,当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输血后可发生发热反应。

(2)病人原有疾病,输血后血液循环改善,导致病灶毒素扩散而发生发热反应。

(3)多次输血后,病人血液中产生一种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这两种不完全抗体易引起发热反应。

(4)快速输入低温的库存血。

2.症状 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有发冷或寒战,继而发热,体温可达39℃-40℃以上,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

3.防治方法

(1)除去致热原 严格清洁和消毒采血、输血用具。

(2)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寒战时注意保暖,给热饮料,加盖被;高热时给物理降温,也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斯匹林。反应严重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并严密观察病情。

(三)过敏反应

1.原因

(1)病人为过敏体质,平时对某些物质易引起过敏,血液中的异体蛋白质与过敏机体的组织细胞(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如供血者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

(3)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这种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而发生过敏反应。

2.症状 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为皮肤瘙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如眼睑、口唇高度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防治方法

(1)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可在输血前给予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预防反应。

(2)不选 用有过敏史的献血者。

(3)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宜吃富含高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饮糖水或仅用少量清淡饮食,以免血中含有致敏物质。

(4)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根据医嘱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ml。

(5)抗过敏治疗,可选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氢化可的松和氟美松等治疗。

(6)有循环衰竭时用抗休克治疗。

(7)喉头水肿伴有严重呼吸困难者,需作气管切开。

(四)细菌污染反应

1.原因 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的任何一环节,如由于保养液和输血器消毒不严,采血 或输血全过程有细菌污染或血液保存不当等,都可造成血液被细胞污染。

2.症状 细菌性输血反应的程度,随细菌种类、毒性、输入量和受血者机体抵抗力不同而异。毒性小的细菌如输入量不多,病人可不发生反应或只发生发热反应,如输入的细菌量多、毒性大,即可突然发生寒战、高热、气促、紫绀等,也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状或发生中毒性休克。

3.防治方法

(1)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根据病情采取必要急救措施,并迅速检查原因,以供抢救措施之参考。

(2)将未输完的库血和病人的血标本送化验室,作血培养和药敏试验。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以利早期发现休克先兆。

(4)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

(5)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6)留置导尿管,并记录出入液量。

(五)大量快速输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1.心脏负荷过重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病人,如心脏病人、老年或小儿输血量过多或速度过快,都可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其临床表现,早期自觉胸部紧迫感,呼吸增快,静脉压增高,颈静脉怒张,脉搏增快,血压下降,以致出现紫绀、肺水肿,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按肺水肿处理。

2.出血倾向 因大量失血者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输血,当输血量相当于病人的一个血容量时,则同时有大量的枸橼酸钠输入体内,以致来不及氧化,即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加之库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和活性均减低,凝血因子不足,均可导致出血。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出血。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针对原因予以相应处理。大量输血时应间隔输入一个单位新鲜血液,输血在1000ml以上时,可加用10%葡萄糖酸钙10ml作静脉注射。

3.枸橼酸中毒、低血钙、高血钾 正常情况下枸橼酸钠在肝内很快代谢为碳酸氢钠,故缓慢输入不致引起中毒,但大量输入时,枸橼酸钠可与钙结合,导致血钙下降而抑制循环,出现脉压小、血压下降及低血钙所致的手足抽搐,所以每输1000ml血时,常规给钙剂1g预防发生高血钾。

4.酸碱失衡 需大量输血者常有休克及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输血可加重酸血症,可考虑每输血500ml 加入5%碳酸氢钠35-70ml .

5.体温过低 大量输入冷藏的库血,使病人体温迅速下降,而发生心室纤颤(特别在低钙高钾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故大量输血前将库血在室温下放置片刻,使其自然升温;一般主张温度20℃左右再行输入。

(六)其它

如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氨中毒等也应注意防止。

远期观察是必要的,有因输血而传染乙型肝炎、疟疾等疾病,如发现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因此必须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供血。此外,患有丝虫病、黑热病、回归热、布氏杆菌病等也可通过输血传播,应引起注意。 附一:冻干血浆输入法

冻干血浆是用0.4%枸橼酸钠抗凝的健康人血浆,在冻结状态下,真空升华脱水而制成的(每瓶装血浆200ml)。

1.用物 按医嘱备冻干血浆,另备桥梁管1根(用12号针头2个及一条30cm长的橡皮管连接而成),备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其它同密闭式静脉输血法。

2.操作方法

(1)除去血浆瓶及生理盐水瓶的铝盖,套上网袋,按常规分别消毒血浆瓶及生理盐水瓶盖;将通气管针头及桥梁管的一端插入生理盐水瓶内,另一端插入血浆瓶内,将生理盐水瓶倒置,使液体流入血浆瓶内至200ml时轻轻摇动血浆瓶,使之完全溶解后将桥梁管及通气针拔出。

(2)按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先给病人输入少量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待液体滴入通畅后,按常规再次消毒血浆瓶盖,插入通气管针头及输血导管,将血浆瓶倒挂输液架上,输入血浆。

(3)待血浆输完时,再接输少量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输毕拔针,整理用物同静脉输液。

3.注意事项

1)血浆瓶有破损、标签不清或溶解后有明显混浊和不溶物时,不可输用。

2)血浆溶解后应在3 小时内输完,不得贮存再输用。

3)适用于任何血型病人,使用前不需鉴定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

 

第二篇:手术中无菌技术概论

手术中无菌技术概论

手术中无菌技术即从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在执行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使已灭菌的器械、物品和无菌手术野保持无菌状态不再受污染,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机体内的一种方法。手术中常用无菌技术主要包括:

1、外科刷手术 2、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 3、铺无菌器械车及铺无菌巾 4、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5、手术中无菌器械物品的管理等

手术中无菌技术概论

一、手术护士的职责

1、了解病情,熟悉手术方案,检查器械车上手术所需器械、物品,手术护士应比手术医生提前15分钟刷手,整理清点器械物品。

2、严格遵守术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并监督他人执行。随时保持手术车、器械托盘的无菌和整洁。

3、术中配合姿势端正,集中精力,观察手术进程,主动配合手术。

4、术中切下的标本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5、开胸、开腹、开颅或其他深部手术,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及手术者认真清点器械、敷料和其他物品。如有疑问,手术者必须认真检查伤口內是否遗留,必要时X线协助检查,并记录在案。

6、手术结束后,处理术中所用器械物品,按照程序洗刷干净。贵重器械,严格交班。

7、已打开的无菌包未被污染如手术衣包,应无菌操作包好,可保留24小时。

8、已铺置未用的无菌车、盘保留时间为6小时,6小时候后重新灭菌。

二、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手术中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后,不可任意走动或离开手术间。

2、手术医生铺毕第1层无菌巾后,必须重新消毒双手1次。

3、手术人员脐以下,肩以上部位为有菌区,手术车平面以下为有菌区,故手术器械、敷料、针线等不可低于该平面,如违反上述原则,必须重新灭菌。

4、手术护士不得从身后或头顶传递器械,必要时可在术者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边缘,手术者不可随意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

5、手术开始后,手术车上任何器械和物品,均不能给其他手术使用,严防交叉感染,但可在两台手术开始前预留,并及时记录在本,以免器械物品清点不清。

6、已取出物品,即是未被污染,也不可放回原容器中。

7、皮肤切口前及缝合前、缝合后要用75%酒精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

8、切开污染脏器前,用纱垫保护周围组织,以防污染手术野。

9、术中被污染的器械,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粘膜得刀、剪、镊、持针器等要放入弯盘内,不可再用,若非用不可者,必须用75%酒精棉球进行擦拭消毒。

10、手术人员如手套破损,手术衣浸湿应立即更换。

11、手术车、器械盘浸湿后,立即加铺两层以上无菌巾,以防污染,取用无菌液体时防止液体外溅。无菌液打开后,应一次用完不保留,以防瓶盖污染瓶内口再次倾倒时污染无菌液。

12、手术人员交换位置时,应先退后一步,两手抱在胸前,转身背靠背进行。

13、术中更换手术衣时,应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

三、无瘤技术操作原则

1、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瘤”技术操作原则。

2、术中探查应从远端开始最后探查肿瘤部位,探查动作要轻,避免挤压肿瘤,以防瘤细胞脱落,造成扩散转移。

3、术中切除肿瘤前,应用纱布包裹肿块,以隔离肿瘤与其他脏器的接触。

4、接触肿瘤的器械应放在玩盘内,不可再用。

5、接触肿瘤的纱布、纱垫等应丢弃,被流出液或冲洗液污染的敷料应及时更换。

6、探查肿瘤后应及时更换手套。

7、肿瘤手术关闭体腔或皮肤前,应用40~42°C无菌蒸馏水(或加以抗癌剂)冲洗体腔或创口,浸泡10~15分钟,吸净后再用温无菌生理盐水冲洗2~3次。

四、乙型肝炎患者手术处理原则

1、乙型肝炎手术患者必须安排在感染手术间内施行。

2、为防止交叉感染,此类手术禁止参观。

3、术前用物准备力求简单,敷料以一次性为最好。

4、术中使用的纱布、纱垫、棉球和一次性敷料、手套、注射器等全部装入医疗黄色感染垃圾袋内焚烧处理。

5、术中所用布类敷料(包括本台手术人员所穿的洗手衣)严格以黄色感染垃圾袋装好送洗衣房,提示必须先浸泡于1:50的84消毒液30~60分钟,方可取出流水冲净晾干。

6、术中所用器械、碗盘类物品,必须浸泡于500mg/l的84消毒液30分钟取出,流水洗净,高压蒸汽灭菌后行常规处理(上油打包再次高压蒸汽灭菌)。

7、术中所用吸引瓶等,在手术开始前按容积倒入500mg/l等比例84原液,术后再浸泡于500mg/l的84消毒液30分钟后取出流水冲净,污物桶、污物盆套以黄色感染垃圾袋保护,桶内按容积倒入500mg/l等比例84原液,术后30分钟将已消毒处理的污水倒入下水道,取出垃圾袋同前感染垃圾一起装袋送焚烧。

8、手术间台面、墙面、地面等以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净化一小时后关闭。

五、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

1、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细菌感染的手术称为特殊感染手术。此类手术必须在感染手术间内施行。

2、为防止交叉感染,此类手术禁止参观。

3、术前用物准备力求简单,敷料以一次性为最好。

4、术前尽量将手术间内不需要的物品搬到室外,安排室内、室外各一位巡回护士进行配合。

5、术中使用的纱布、纱垫、棉球和一次性敷料、手套、注射器等全部装入医疗黄色感染垃圾袋内,术后送达专人统一焚烧。

6、术中所用器械、碗盘类物品,必须浸泡于500mg/l的84消毒液30分钟取出,流水洗净,高压蒸汽灭菌后行常规处理。

7、术中所用吸引瓶等手术开始前按容积倒入500mg/l等比例84原液,术后再浸泡于500mg/l的84消毒液30分钟后取出流水冲净,污物桶、污物盆套以黄色感染垃圾袋保护,桶内按容积倒入500mg/l等比例84原液,术后30分钟将已消毒处理的污水倒入下水道,取出垃圾袋同前感染垃圾一起装袋送焚烧。

8、手术间台面、墙面、地面等以5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用福尔马林熏蒸(40ml\m?+1\2比例PP粉反应)行空气消毒,封闭24小时后净化一小时继续封闭,做室内物品及空气细菌培养,结果合格后方可开放使用,有细菌生长按上述原则重新处理。

9、室内参与手术人员须穿双层手术衣、戴双层帽子口罩、双手套双脚套及防护眼罩,术后脱去外层分类装袋,眼罩置于手术间熏蒸处理。

手术中无菌器械物品的整理

一、无菌器械台的整理

手术器械台一般分为大、小两种,要求结构简单、坚固、轻便及易于清洁灭菌,有轮可推动,台面四周有栏边、栏高4~5cm,防手术器械滑下。整理步骤为:

1、根据手术的性质及范围,选择不同规格清洁、干燥、平整的器械车,备齐相应的器械包、敷料包、手术衣包、无菌持物钳及所需无菌物品推至手术间。

2、选择宽敞区域(若在房间一角周边距墙面及其他物体60cm)开台。

3、徒手打开器械包外层包布,用无菌持物钳开内层包布,顺序为先对侧后近侧,无菌器械台的铺巾保证4~6层,四周垂于车缘下30cm。

4、根据器械护士与手术者及患者不同手术部位的站位关系确定器械台物品摆放位置,原则上器械护士站在手术病人左侧或右侧位置基本固定,而上腹部手术主刀者站在患者右侧,盆腔手术主刀者站在患者左侧,以上腹部手术器械护士站在手术者对侧即手术患者左侧为例,将器械车台面分为6区,按器械物品使用顺序、频率分类摆放:

(1、)右1\3为隔离区,铺一块方巾加厚,右上区置大盆盛无菌盐水,无菌手套根据手术者的尺码依先后顺序立式折叠放于盆右侧与器械台缘之间,右下区置消毒碗内盛消毒碘纱,弯盘内盛小药杯装酒精棉球、缝针盒、刀片、綫卷,向内依次放置刀、剪、镊、针持,手术开始后从术野撤下的器械也集中摆放在方巾以内区域形成隔离区。

(2、)中上区摆放穿好的缝针线,夹好的KD粒,备用的电刀、吸引管及贴膜。

(3)中下区排列整台手术将用的血管钳,拉钩。左上区整齐叠放纱布、纱垫。左下区置器械盒依可能用到的器械顺序,摆放备用器械物品。

器械护士站在手术者同侧(手术病人右侧)时,无菌器械台物品正好左中右区反向摆放。

二、无菌器械托盘的整理

1、器械托盘为高低可调的长方形托盘。横置于病人相应手术部位之上,按手术需要放1~2个,如为胸部手术,则托盘横过骨盆部位,上腹部手术置于大腿中上1\3缘,盆腔手术横过膝部,颈部手术,置于头部以上,头部手术则置于肩颈部上方。2、无菌器械盘是器械台的补充形式,在手术准备时摆好位置,于手术区铺大单前先以双层手术单盖好,铺单后其上放方巾一块,保证台面4~6层,以备手术时放置器械用品,协助器械护士快速传递。

3、手术开始后无菌托盘上摆放正在使用或即将使用的物品,应按照手术步骤放置物品种类和数量,处于不断运转状态,及时更换,简明清晰,不可堆积。

4、按器械物品使用顺序、频率及方便快捷的原则分前后两区:

(1)近术野側台布下层压线,自器械护士由近至远依次摆放4、7、1、10号线,平整台面,上层依次摆放小弯钳、中弯钳、大弯钳、直钳、刀、弯剪、直剪、镊、皮肤拉钩

(2)远术野侧由近至远依次摆放针线、KD粒、备用器械、深部拉钩、小碗盛湿纱布。

三、铺无菌台及无菌托盘的注意事项

(1)、无菌台应为手术日晨与手术同时铺妥。

(2)、备用(第二、第三手术接台)无菌台要用双层无菌单盖好,如暂时不用,超过6小时者不能再用。

(3)、铺无菌台的无菌单应下垂台缘下30cm以上,周围的距离要均匀,缘下应视为污染区,不可将器械物品置于其外缘。

(4)、 未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者,手不得穿过无菌区及接触无菌台内的一切物品。

(5)、小件物品应放弯盘里,如刀片、綫卷、针盒、注射器等,一方面保持器械台整齐,另一方面避免丢失。

(6)、妥善保管缝针,缝针细小,术中极易被手套、敷料粘附而丢失,导致物品清点不清,因此,缝针应放在针盒内或随时别在小纱布上,若缝针离开针盒,必须保持针不离钳,不可随意摆放在台面,以免丢失。

(7)、凡垂落于台缘以下的器械或物品视为污染,不可再用或向上拉提,需再用时必须重新更换。

(8)、器械物品的摆放顺序是以器械护士为中心,分近側、远側,以切口为中心分近心端(近术野側)、远心端(远术野侧)。

四、铺无菌单

(1)、铺无菌手术单由洗手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2)、洗手护士将无菌巾传递给手术医生,手术医生分两步操作: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直接铺一

层切口单;双手臂重新消毒,穿戴好手术衣、手套方可铺其它层单。

(3)、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cm,悬垂至床缘30cm以下,至少4层。

(4)、无菌巾一旦放下不要再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不能由外向内。

(5)、铺巾顺序:原则上第一层是从相对干净到较干净、先远侧后近侧的方向进行遮盖。如腹部手术铺巾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对侧后同侧。

铺无菌手术单的几种方法

1.手术部位皮肤消毒后,由执行消毒的医师和器械护士,按顺序于手术区周围先铺无菌巾,再铺盖无菌单。大手术要求将患者全身或大部遮住,仅露出切口部。一般至少要盖有四层无菌巾单。

2.几种常见手术的无菌巾、单铺盖方法如下:

(1)腹部手术:需无菌巾5块,中单2条及剖腹单1条,其铺盖步骤:

①护士传递第1块无菌巾折边向着医师,医师接第1块无菌巾,盖住切口下方;

②第2块无菌巾盖住切口对侧;

④第3块无菌巾盖住切口上方;

⑤第4块无菌巾盖住切口近医师贴身側;

⑥两块无菌中单铺置手术切口四周头端一块脚端一块;

⑦铺剖腹单,开口正对切口部位,先向上展开,盖住麻醉架,再向下展开,盖住手术托盘及床尾。 ⑧将薄膜手术巾放于切口一侧,撕开一头防粘纸并向对侧拉开;将薄膜手术巾敷于手术切口部位;

(2)胸部;(侧卧式)手术:需无菌巾6块,部胸单1条、中单3条,铺盖步骤:

①先用双折的中单(或台布)2条置于身体两侧的下方;

②用无菌巾4块遮住切口四周;③铺剖胸单; ④器械托盘上置无菌巾1块。

(3)会阴部手术:需中单4条,无菌巾5块,,铺单步骤:

①将中单双折置于患者臀部下面;

②用4块无菌巾固定于手术区的四周;

③腿部分别以两块中单对折后包裹遮盖;另一快由腹股沟向腿側覆盖器械托盘;

④医师及护士共同铺置剖腹单,器械托盘上加铺方巾一块。

(4)上肢手术:需台布2块,无菌方巾6-8块,无菌绷带1圈,中单2条。铺盖步骤以肘部手术为例:

①上肢抬高消毒后,自腋部向下横置双折包布;

②四折无菌巾环绕充气止血带,用巾钳固定;③放平手臂,用双层无菌巾包好,并用无菌绷带包扎。 ③铺一台布盖住胸口部及麻醉架,其下缘在上臂已环绕的无菌巾之下,用巾钳紧贴皮肤固定。手术区上下再铺中单各一块,达到4层以上无菌敷料层。

(5)下肢手术:需台布2块、中单3条、无菌巾3-5块、剖腹单1条、无菌绷带1卷。以膝部手术为例,铺盖步骤:

①抬高下肢消毒皮肤后,自臀部往下横铺双折中单,盖住手术台及对侧下肢;②四折无菌巾围绕手术区上方,用巾钳固定,再用双层包布包扎小腿及脚,外面用无菌绷带包扎;

③铺中单,上缘向头部展开,下缘围绕于无菌巾的下缘,以巾钳固定两单的连接处;

④套袜套(无菌手套),铺剖腹单,手术侧下肢由洞口伸出。

(6)乳房根治术:需台布3条,中单6条,无菌巾8-10块,无菌绷带1卷。铺盖步骤:

①抬起患侧上肢,进行皮肤消毒,用双层台布铺于术侧胸外侧下及肩下,用另一台布遮盖上臂托架。 ②用双层无菌巾铺于上述台布的上面,放下手及前臂,用无菌巾将手及前臂包好,并用无菌绷带包扎。 ③用无菌巾遮盖手术区的四周(即锁骨以上、胸骨中线、肋缘下、腋后线及肩部等),一般需用无菌巾5-6块。

④横铺中单,向上盖住身体上部及麻醉架。向下遮住肋缘以下及下肢。

⑤铺剖腹单,器械托盘上另铺无菌巾1块。如需植皮,大腿供皮区应先进行消毒铺单。

(7)头部手术(额、颞、顶部):需剖腹单1条、台布2条、中单3条、无菌巾6块。铺盖步骤: ①双层台布置于患者头下。

②无菌巾4块,遮盖切口的四周,巾钳固定防巾掉落。

③横铺台布1条,双层盖于面部器械盘上。

④中单两条,双折环铺于头部。

⑤铺剖腹单,无菌方巾1块,盖住器械盘,一块方巾做布兜固定于器械盘缘放置电刀、电凝、吸引器。

1、手术野基本物品准备

指的是手术切皮前切口周围的物品准备,器械护士应在整理器械台后迅速备齐切皮所用物品,加快手术进程。

(1)、准备干纱布2块。切口两侧各放一块干纱布,一是为了切皮时拭血,二是将皮缘外翻,协助术者对组织的切割。

(2)、固定吸引连接管。将吸引管中顺弯曲部盘一个10cm圆环,以组织钳提起布巾固定在切口的上方,接上吸头,此环防止术中连接管滑落又方便延长吸管便于吸引。

(3)、固定高频电刀手柄线。固定在切口下方,固定端到电刀头端约50cm,一是方便术者操作,二是不用时将电刀手柄置于器械托盘,以免术中手术人员误控开关造成患者皮肤灼伤。

2、手术中手术器械传递应注意什么?

(1)、速度要快方法要准器械要对,术者接过器械后不需要调整方向即可使用。

(2)、传递器械的力度要适中,达到提醒术者的注意力为度。

(3)、根据手术部位及时调换手术器械。切皮前、缝皮前后以艾力斯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切皮、提夹皮肤疤痕、对合皮服时用有齿镊,其它情况均用无齿镊,手术部位浅递短器械、徒手递结扎线,深部递长器械、钳带线结扎,夹持牵引线及游离解剖肠壁血管递蚊钳。

(4)、传递器械时,有弧度的弯侧向上,有手柄的朝向手术者,单面器械垂直递,锐利器械刀刃向下水平递,递针线时将线略盘旋手中,交接过手后立即松开。

(5)、切开或切除腔道组织前,递长镊、湿纱垫保护周围组织,切口下方铺一块方巾放置污染器械;切除后递碘棉消毒创面,接触创缘的器械视为污染,放入指定盛器;残端缝合完毕,递长镊撤除切口周围保护纱垫,不宜徒手拿取,否则应更换手套。

3、术中手术敷料传递时应注意什么?

(1)、速度要快、方法要准、物品要对,不带碎屑、杂物。

(2)、洗手护士要及时更换切口敷料,避免堆积,防止掉落地面,手术野的湿纱布、湿纱垫原则上一次只留一块,一扔一换。

(3)、纱布和纱垫最好有可透X现的显影线,应打开、成角传递,固定带或一角留在切口外,不可全部塞入体腔减少遗留隐患。

4、怎样防止将手术器械、纱布遗留在病人体内?

(1)、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必须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两遍即时纪录,同时还必须检查器械上的螺帽有无松动。

(2)、手术进行中洗手护士应及时收回暂时不用的器械、纱布,递出的器械、纱布均应做到心中有数。

(3)、洗手护士要牢记在胸、腹腔或深部组织填入的纱布、纱垫或留置的血管钳,并要提醒术者注意,防止遗留。

(4)、术中添加的器械、纱布等,巡回护士应及时记录在清点单上。手术台上掉下的器械、纱布等应及时捡起放在器械车下层,任何人不得带出室外。

(5)、关闭胸、腹腔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应核对器械、纱布、缝针等,相符合后方可缝合。关闭过程中如需再次使用纱布必须经洗手护士传递用后立即返还。

(6)、缝皮前再次清点无误,如有疑问术者必须认真检查伤口,必要时以X光机查找并记录在案。

5、哪些情况容易发生纱布、器械的遗留?

(1)、手术野有大出血,当时急需大量纱布填压止血;

(2)、病人全身状况比较严重,亟需提前结束手术;

(3)、纱布块或器械落入患者体腔深处被器官组织所掩蔽。

以上几种情况尽量沉着镇定熟练抢救,仔细清点核对,术中用的器械、纱布心中有数。

6、手术结束前发现纱布或器械失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原包装的纱布本身块数不足,在启用单包纱布时必须清点是否够规定数。

(2)、混入或夹入其它敷料里未能捡出,因此手术台上所用物品必须随时整理。

(3)、看、送病理标本或其他用途,将纱布块带出手术间。因此原则上任何人不得从手术台上拿走纱布、器械等物品,如果要带走必须经洗手或巡回护士允许。

(4)、手术中物品落到地面当时未被察觉,随后被行走者无意踢到房间隐蔽处等,因此巡回护士要加强巡视,落到地面物品要及时捡起。

(5)确定可能将纱布、器械、缝针等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不论何种原因,在未查到失少的物品之前,应将病人暂留在手术台上,但必须注意不要给病人造成任何精神压力。失少的金属器械可借助X线检查,纱布除重新清点查找外,必要时撤除伤口缝合进入体腔内查找。纱布和纱垫最好带金属线便于借助X光机查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