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及作业 第一部分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 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以动物为对象而使用的药物。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被机体吸收后,分布并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而产生的治疗效果,又称原发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直接作用产生的效果进而导致产生的继发效应,又称继发作用。

16、药物的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别,这种现象成为药物的选择性。

17、对因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称为对因治疗。

18、对症治疗: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称为对症治疗。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化学结构。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呈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29、受体的功能: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

30、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

31、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2、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

33、激动剂: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34、拮抗剂: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35、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6、分布: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

37、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代谢产物的过程,

38、药物的排泄途径:肾排泄、胆汁排泄、乳腺排泄

39、影响内服给药的因素:排空率、PH值、胃肠道内容物的充盈度、药物的相互作用、首过效应

40、血脑屏障:由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41、酶的诱导与抑制:些药物能兴奋肝微粒体酶系,促进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称为酶的诱导 。某些药物可使药酶的合成减少或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 。

42、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43、药时曲线: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测定其药物浓度,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称为药时曲线。

44、一级速率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45、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或药量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46、生物利用度: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47、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因素(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的相互作用、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体外的相互作用) 动物方面因素(种属差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个体差异)、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48、给药方案:包括剂量、途径、时间间隔和疗程。

49、协同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50、拮抗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

51、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52、个体差异:在同种动物群体中,有少数个体对药物特别敏感,称高敏性;另有少数个体则特别不敏感,称耐受性。

53、合理用药原则:正确诊断、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熟悉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制定周密的用药计划、合理联合用药、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避免动物性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十一章

1、传出神经的药物分类:肾上腺素能药(拟交感药、抗交感药)和胆碱能药(拟副交感药、抗副交感药)

2、毛果芸香碱的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主要用于胃肠迟缓、前胃迟缓、不全阻塞性肠便秘、瘤胃不全麻痹等,起排便、致泻或反刍等作用。治疗青光眼。与缩瞳药交替滴眼,用于虹膜炎,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1.用药后瞳孔缩小及调节痉挛可使视力下降,产生暂时性近视,并可出现眼痛、眉弓部疼痛等症状。 2.长期应用可引起强直性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虹膜囊肿、白内障及近视程度加深等。 3.频繁点眼可因过量吸收引起全身毒性反应,如出

汗、流涎、恶心、呕吐、小支气管痉挛和肺水肿等。 4.本品遇光易变质,应避光保存。

3、阿托品的临床应用:麻醉前给药;解救胃肠和膀胱痉挛;止吐;扩瞳;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治疗多尿症和马腹胀所致的呼吸科困难。

4、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抢救心脏骤停;治疗各种过敏反应;与局麻药合用,可延长局麻药吸收和作用的时间;抢救休克患者,维持血压,但不能用于外科或创伤的失血性休克。

5、麻黄碱的临床应用:主要用作平喘药。也用作局部血管收缩药和扩瞳药,如治疗鼻炎,消除鼻腔粘膜的充血、肿胀。

6、常用的局麻方式: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断、静脉阻断、硬膜外麻醉、脊髓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封闭疗法

7、主要局麻药及特点:普鲁卡因(A.麻醉作用强,用量应比普鲁卡因小B.有较强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C.维持时间较长D.毒性较大,但可用作表面麻醉E.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利多卡因(A.能产生迅速、强烈、广泛的局麻作用B.安全范围较大)、丁卡因(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10倍、麻醉持续时间长达3h、毒性很大)

8、保护药:是一类对皮肤和黏膜部位的神经感受器有机械保护性作用,能缓和有害因素的刺激,减轻炎症和疼痛的药物。

9、收敛药:能沉淀组织内部分蛋白质而促使组织皱缩的药物。

10、全麻药:能使意识和全身感觉都消失的药物

11、氯丙嗪的应用: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犬、猫的镇静或麻醉前给药,使神经质或攻击性动物安静下来;犬的止吐剂。

12、镇痛药:是能使感觉特别是痛觉消失的药物。

13、中枢神经药物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包括镇静药和安定药(氯丙嗪、地西泮)、抗惊厥药(地西泮)、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和麻醉药(戊巴比妥、氯胺酮)、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尼可刹米)

14、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利尿作用。

15、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必需因子,它参与这些因子的无活性前体物形成活性产物的羧化作用。缺乏维生素K可导致这些因子的合成障碍,引起出血倾向或出血。因此,这些因子称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 维生素K缺乏症、出血性疾患

16、抗凝血药的分类:主要影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形成的药物(肝素)、体外抗凝药(枸橼酸钠)、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

17、铁剂的应用: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临床上常见的缺铁性贫血有两种:哺乳仔猪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18、常用的健胃药及分类:苦味健胃药(马钱子、龙胆)、芳香性健胃药(陈皮、桂皮、豆蔻、姜、大蒜)、盐类健胃药(人工盐)

19、常用的助消化药及分类:稀盐酸、稀醋酸、乳酸、胃蛋白酶、胰酶、乳酶生、干酵母

20、常用的泻药与止泻药及其分类:泻药 容积性泻药(硫酸钠、硫酸镁)、润滑性泻药(液状石蜡)、刺激性泻药(大黄蓖麻油) 止泻药 鞣酸、碱式碳酸铋、药用炭、鞣酸蛋白

21、呼吸系统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氯化铵、碘化钾、酒石酸锑钾)、镇咳药(可待因、甘草流浸膏)、平喘药(氨茶碱、色甘酸钠)

22、 甲基睾丸素(A)、雌二醇(B)、孕酮(C)的主要作用:A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及副生殖器官发育,维持第二性征,保证精子正常发育、成熟,维持精囊腺和前列腺的内分泌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性欲和性兴奋;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肌肉和骨骼发育,增加体重;刺激红细胞生成;抑制母畜发情。 B 促进母畜生殖器官的形成及第二性征发育;促进

母畜发情;促使乳房发育和泌乳;增强食欲,促进蛋白质合成;对公畜,抑制第二性征发育,降低性欲 C 促使子宫内膜增生,抑制子宫肌收缩;抑制发情和排卵;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为泌乳做准备。

23、FSH(A)、LH(B)、缩宫素(C)的主要作用:A 对母畜,刺激卵泡颗粒细胞增生和膜层迅速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多发性排卵;与黄体生成素合用,促进卵泡成熟和排卵,使卵泡内膜细胞分泌雌激素;对公畜,促进生精上皮细胞发育和精子形成。 B 促进卵泡成熟,引起排卵,形成黄体,产生雌激素;对公畜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提高公畜兴奋性,增加精液量,在卵泡刺激素的协同下促进精子生成。 C 选择性兴奋子宫,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强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引起排乳。

24、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代表性药物: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影响代谢 治疗母畜的代谢病、治疗感染性疾病、治疗关节疾患、治疗皮肤病、治疗眼、耳科疾病、引产、治疗休克、预防手术后遗症 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醋酸氟轻松、倍他米松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25、抗组胺药的分类及主要作用:H1受体阻断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选择性的对抗组胺襄汾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及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用于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西咪替丁)

26、解热药的作用机理、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减少素生物合成) 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苯胺类(扑热息痛)、吡唑酮类(氨基比林、安乃近)、吲哚类(吲哚美辛)、丙酸类(萘洛芬)、芬那酸类(甲芬那酸)

26、葡萄糖、右旋糖、呋塞米、钙、维生素A、E、C的主要作用:

葡萄糖:供给能量;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强心利尿;扩充血容量

右旋糖: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并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呋塞米: 强有力的利尿剂

钙: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维持骨骼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和收缩功能;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与镁离子的作用相互拮抗;抗过敏和消炎;促进凝血。

维生素A:治疗夜盲症,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维持皮肤黏膜和上皮组织的完整性;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促进骨的生长;具有免疫作用;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调节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代谢。

维生素E:抗氧化;维护内分泌功能;提高抗病力 ;维持骨骼肌和心肌的正常功能,防止肝坏死和肌肉退化;改善缺硒症状

维生素C: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解毒;参与体内活性物质和组织代谢;增强机体抗病力。 第四部分: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1、消毒防腐药:是具有杀死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的一类药物,无明显的抗菌谱和选择性。

2、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病原微生物的类型;消毒药溶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温度;湿度;PH;有机物;水质硬度;联合应用。

3、常用的环境消毒及皮肤黏膜防腐药:

环境消毒药:酚类:苯酚、甲酚;醛类:甲醛溶液;碱类:氢氧化钠,氧化钙;酸类:硫酸和盐酸;卤素类:含氯石灰、溴氯海因、葵甲溴铵溶液;过氧化物类:过氧乙酸。 皮肤黏膜消毒防腐药:醇类:乙醇;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卤素类:碘仿,碘;有机酸类:醋酸;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染料类:甲紫

4、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及重要药物:抗蠕虫药:驱线虫药,驱缔虫药,抗吸血虫药;抗原

虫药: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杀虫药:有机磷类、拟菊酯类、大环内酯类、其他

重要药物:驱线虫药:阿维菌素类:伊维菌素、多拉菌素、阿维菌素、莫西菌素;苯并咪唑类:阿苯达唑 、芬苯达唑、氧苯达唑、甲苯咪唑、氟苯达唑;咪唑并噻唑类:左咪唑、甲噻嘧啶;四氢嘧啶类:噻嘧啶、甲噻嘧啶;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蝇毒磷、萘肽磷;其他:乙胺嗪、硫胂胺钠

抗球虫药: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山杜霉素;化学合成抗球虫药:二硝托胺、尼卡巴嗪、安炳林、常山酮乙氧酰胺苯甲酯

5、阿维菌素类药物的特点::阿维菌素对无脊椎动物有很强的选择性;阿维菌素不与其他类抗寄生虫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阿维菌素类药物对吸虫和缔虫无效

6、苯并咪唑类药物的驱虫谱:主要对线虫具有较强的驱杀作用,有的不仅对成虫,而且对幼虫也有效,有些还具有杀虫卵的作用。

7、左咪唑的作用:左咪唑对毛首线虫、古柏线虫有良好的驱虫作用,对苯并咪唑类耐药的捻转血毛线虫和蛇形毛圆线虫,应用左咪唑仍有高效;左咪唑可以使延胡索酸酶失去活性,使麻痹的虫体排出体外;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

8、阿维菌素、苯酚达唑、吡喹酮的抗虫谱:

阿维菌素:对猪、牛、羊、兔和家禽体内外寄生虫(如蛔虫、各种线虫、疥螨、蝇蛆、虱、蜱等)均有较强的驱杀作用,

苯酚达咗:不仅对胃肠道线虫成虫及幼虫有高度驱虫活性,而且对网尾线虫、片形吸虫和缔虫亦有良好效果,还有极强的杀虫卵作用。

吡喹酮:主要用于动物吸血虫病,也用于缔虫病和囊尾蚴病。

9、合理应用抗球虫药应注意的方面:重视药物预防作用;合理选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合理的剂量和充足的疗程;注意配伍禁忌;为保障动物性食品消费者健康,严格遵守我国兽药残留和休药期规定

10、轮换用药:季节性的或定期的合理变换用药。

11、穿梭用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

12、聚醚类抗球虫药物的作用机理:其在化学结构上含有许多醚基和一个一元有机酸基。在溶液中由氢链连接形成特殊结构,其中心由于并列的氧原子而带负电,起一种捕获阳离子的“磁阱”作用。外部主要由烃类组成,具中性和疏水性。这种构型的分子能与生理上重要的阳离子Na+、K+等相互作用,并使其具有脂溶性,这样的结合并不形成牢固的键,离子在不同浓度梯度下被捕获和释放,因此离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13、杀虫药常见的应用方式:局部用药,多用于个体局部杀虫,一般应用粉剂、溶液、混悬液和软膏等剂型局部涂擦、浇淋和撒布等;全身用药,一般采用喷雾、喷洒、药浴。

14、有机磷酯类药物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解救办法:

症状:肌肉痉挛,全身不自主颤动,口吐白沫,面容扭曲,神智昏迷,瞳孔放大、泛白 解救办法:轻度中毒时,可单独应用碘解磷定或阿托品以控制中毒症状;中度或重度中毒时,则必须合并应用阿托品。

兽医药理学实验

1、实验动物家兔、小白鼠的捉拿方法、给药方法、处死方法:

家兔的捉拿方法:用手抓起兔脊背近后颈的皮肤,手抓面积应尽量大些,以另一手托起兔的臀部。

小白鼠:右手抓其尾,放在试验台上或铁纱网上,在其向前爬时,左手拇指及食指沿其背抓住两耳及头颈部皮肤,并以左手的小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固定。

给药方法:经口给药(灌胃法)、注射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

皮内注射)兔一般耳缘静脉注射,小鼠一般尾静脉注射

处死方法:小鼠可用脱臼法、断头法等处死;犬兔和豚鼠可通过静脉注入空气或急性放血、心脏注入空气等方法处死。

2、家兔灌胃法:一人左手固定兔头及身体,右手将含嘴插入兔口中。另一人将导尿管从含嘴中央小孔插入约15cm。将导尿管置于盛有少量清水的小烧杯中,如无气泡表示插管正确,此时可将药液慢慢注入。最后注少量空气或干净水使导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灌入胃中。灌毕,现将导尿管慢慢抽出,最后取出含嘴。

3、各种注射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皮内注射

4、药理学实验常用实验动物各有哪些优点:

青蛙和蟾蜍:两栖动物,耐受性好; 小鼠:温顺、繁殖率高,适用于动物需要的大量实验,是药理实验中应用较广的动物; 大鼠:具有繁殖快、心血管反应敏感等特点; 豚鼠:易被组织胺等物质过敏,常用于哮喘模型以及抗过敏药物的研究; 家兔:是药理实验中应用应用最多的动物,常用于循环、呼吸、泌尿和消化实验,并可复制水肿、炎症、休克等多种疾病模型,因家兔对温度变化敏感,也可用于致热源的研究。

5、兽医医疗处方的定义及其格式:处方是兽医为了防治畜禽疾病而书写的药单。 格式:(1)登记部分:(2)处方部分(3)签名部分

6、配伍禁忌的定义,分类,并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配合使用时,可能出现理化性质或药理性质改变,使药效减弱或丧失,或产生毒性,这些药物不宜配伍使用,称为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抗生素和活性炭合用,则抗生素被吸附而降低疗效)、化学性配伍禁忌(KMnO4与甘油混合可发生燃烧)、药理性配伍禁忌(洋地黄与钙制剂合用,钙能增强洋地黄对心脏的毒性)

7、解热镇痛药对发热家兔体温影响的实验步骤:取正常成年兔5只,编号甲、乙、丙、丁、戊,分别检查体温数次,体温波动较大者不宜用于本实验。兔体温在38.5~39.6度者最为合适,给乙、丙、丁三兔以耳缘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0.5ml/kg。注射后0.5h,体温升高一度以上时进行实验,除发烧的乙兔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kg,丁、戊两兔各腹腔注射5%氨基比林溶液2ml/kg,给药后,每0.5h测量体温一次;连续测量数次,观察各兔体温变化。

8、测定血液凝固时间的方法有哪两种?请分别说明。

针挑法和毛细管法。针挑法即在兔耳背上取血一滴后置于洁净干燥的载玻片,载玻片放置在有湿棉花的平皿上,每10秒用大头针挑血滴一次,直至针头能挑起纤维蛋白丝,即凝血开始,记录时间。 毛细管法则是用多根毛细管吸取血滴,然后,每隔10秒折断一支毛细管,直至毛细管折断处有丝状连接。

9、地塞米松对小白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实验步骤。

10、如何比较不同类型的药物对在体胃肠道蠕动的影响?

11、药动学参数测定的实验步骤。

12、纸片琼脂扩散法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标准。

13、敌百虫中毒、链霉素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解救方法。

14、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A):指不带某已知病原微生物的动物

15、带菌动物:一般自然环境下饲养的普通动物,体内、体外带有多种微生物,甚至是病原微生物。

16、实验小鼠的采血方式:尾尖取血、球后静脉丛取血、心脏取血、断头取血

17、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 对照原则:空白对照、设处理对照、安慰剂、历史对照、自身对照、标准对照和相应对照

18、疾病模型:疾病的整体动物模型、离体的器官和组织、细胞株、数学模型

19、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的原则:形似性、重现性、异形性、经济性、可行性

20、动物的选择要点:廉价的动物;一般以纯种为好;动物的健康、营养状况良好;动物的年龄、性别等尽量一致。

21、剂型:液体剂型(注射液、酊剂溶液剂、浆剂、乳剂和煎剂)、固体剂型(片剂、丸剂、散剂)、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和舔剂)和气体剂型(气雾剂、吸入剂)

22、处方的意义:在于写明药物的名称、数量、制成何种剂型以及用量、用法等,以保证药剂的规格和安全有效。处方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考查。

23、处方的种类:法定处方、医疗处方、协定处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