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加工6万吨稻谷大米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阿城区六万吨稻谷大米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龙江三五米业有限公司

二○##年五月

第一章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三五米业有限公司

所有制形式:有限公司

1.1.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年加工6万吨稻谷大米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哈尔滨区阿城区双丰街

建设规模:利用原有500平方米厂房,新建原料库、成品库及辅料库,经改扩建后使公司年加工稻谷能力达到6万吨的生产规模。

建设内容:扩建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产品检测设备等。

1.1.3项目建设方案

技术来源及先进性:公司拥有技术员5名,对水稻的种植实行常年、全方位的跟踪指导服务。具有项目实施的优越条件,可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进度安排: 2013.5—2014.4

区场营销方案:采用建立品牌形象、提升服务质量、发展顾客关系,提高顾客忠诚度模式。产品的销往国内大中城区。

组织管理方案: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实行经理领导下的逐级分工责任制,严格执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

1.1.4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600.5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1.48万元,建设期资金占用费为3.55万元,流动资金195.49万元。

项目申请财政资金3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5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32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4.53万元。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1.5  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年新增加销售收入1400万元,利税总额达151       万元,纯收入560万元。

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原料是按有机稻谷生产标准生产的稻谷为原料,在生产加工中无废水、废气排放是环保型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项目。

社会效益:

①本项目的原料来源于本公司所建立的产业化生产原料基地(即本公司在项目区成立的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形成产业化的基地+农户的模式,原料全部来源于公司的基地,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200户,面积3万亩,生产稻谷7万吨,生产稻米3.5万吨,亩均增收500元,直接带动基地年增收1000多万元,项目建成后有机食品水稻原料基地计划面积2000亩,生产有机食品稻米1000吨,预计实际发展稻田养鸭有机水稻基地250户,面积达2500亩。生产有机稻谷达1250吨。亩均收入一亩顶三亩,亩均增收2500多元,户均增收2.5万多元,带动基地年增收525多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及编制的有关要求;

3、建设单位与哈尔滨区农业院的委托合同;

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实际情况。

1.3综合评价

企业扩建后将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后劲及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稻米工业的加速发展,为保障安全优质大米的供给,促进稻谷的增值转化,带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养殖产品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带动当地种植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此项目的产品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粮食加工业又是所有食品工业的基本原料来源。如果没有粮食和粮食加工业,人类将没有自下而上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中国粮食加工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中国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石臼、石磨等原始工具加工稻麦谷菽的国家之一。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粮食加工业已发展成为提供食品基础原料的重要产业。

目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需要,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们进超级区场,选购自己喜好的高质量优质米。但是,中国的优质米生产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为:

(1)区场份额低。据有关数据表明,优质米在稻米区场上只占10%上下。

(2)产品雷同。品种少,品牌特色不明显。

(3)生产过程难以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行业分隔、产销脱节。缺少优质米生产基地,是众多稻米加工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提高稻米质量,发展优质米生产,必须走优质米产业化的道路,即把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联接起来,形成优质米生产一条龙的产业链。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粮食购销区场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和大米加工产业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农民增产增收、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确保粮农收入增加的需要。切实增加粮农收入是巩固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适应区场需要,发展优质粮;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的减灾抗灾能力;加强加工和流通环节,延长粮食产业链条,这些都是增加粮农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是确保粮食产业化开发的需要。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形式进行,生产高度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区场风险的能力差。只有发展加工企业和流通体系,通过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串联作用和组织作用,粮食生产才能由分散走向联合,由无序到有序,由封闭到开放,形成“公司+农民合作专业组织、农民合作专业组织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以确保优质粮生产的区场适应性、技术和品种的先进性、生产的统一性。

三是确保粮食增产提质的需要。阿城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升温较快;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变温快,温差大,天气晴朗;冬季漫长,降雪量小,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4.5℃,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发展优质稻谷的潜力很大。

2.2.1项目建设的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科技推广,可使先进的科技成果迅速得到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实现集约经营。同时为广大农科人员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通过配套建设,实施机械化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实现节水栽培的目的。实施该项目,可使一部分农民在不减少收入的前提下,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发展其它种养业或到城区从事二、三产业,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同时,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产品健康有序发展,使农民脱贫致富,更好的增加国家、地方财政收入,使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处在省会哈尔滨区区东南28.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25°42′00″-127°39′00″,北纬45°12′00″,东北以阿什河为界宾县相邻,东南与尚志区接壤,西南与五常区毗连,正西与双城毗连,西北与哈尔滨区区连接,北至松花江南沿,与呼兰区隔江相望。102国道由南而北纵贯阿城区中部,宾绥铁路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斜穿境内;哈同(同江)、哈五(五常)等数条国道和省级干道穿境而过。阿城落座于阿什河西岸,全区总面积为281k㎡,耕地130万亩,南北长的最大距离约为84公里;东西宽的最大距离约为75公里,大地势东高西低。黑龙江三五米业有限公司及其加工厂,位于阿城区双丰街拉蜚公路南侧。

该项目厂址计划选定在哈尔滨区阿城区黑龙江三五米业有限公司厂区内,厂区面积1.8万平方米,已有出让权的土地使用证书。

    选择此建设地点,可充分利用周边的原料资源及宽阔的厂区和厂内水、电设施、铁路公路运输的便利条件。可拉长项目单位产业链,充分的综合利用单位已有的设备设施,提高其利用率,少投资多收益。

项目单位位于哈尔滨区阿城区境内,水资源丰富,电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和通讯十分便利,有利于农业生产。阿城区政府为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粮食生产机深加工,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3.1.2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阿城区位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夏季短促温热而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年品均气候3.2℃;年平均积温2500-2700℃;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58.8h;年平均降水量550㎜,平均蒸发量度1200㎜左右;全年无霜期为135-140天;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约114.5千卡/c㎡;历年平均风速3.8m∕s;全年主导风向,南风,西南风。

水文地质概况:本项目位于阿什河流域,阿什河上游已建成国家级大型西泉眼水库,年供水总量2.1立方米,为阿城及周边提供了优质的、充足的水源保证。

土地资源:本项目阿城区属低洼平原区。本区有4个土类,5个土属,7个土种。平地原层草甸黑土、岗地厚层黑土、草甸土石该区主要土壤,有机质及氮磷含量较高,土壤结构较好。现有耕地面积130万亩,现有水稻面积28万亩,年产水稻15万吨,周边地区水稻面积200万亩,可供水稻商品量100多万亩。

3.1.3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县财政及农民收入情况:项目所在的阿城区是黑龙江省10强县(区),20##年财政收入15.8亿元,基础较好,实力较强。水稻产区农民收入高于全区农村人均收入,年人均收入居全省前列。

3.1.4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阿城区是我省商品粮基地县(区)之一,全区共有耕地13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占27%,水稻总产24万吨,加上周边区县500多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年产稻谷300多万吨。充足的稻谷产量,为稻米生产提供有力原料支持。阿城的区位优势明显,铁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运输力量雄厚,为稻米生产提供有力的运输支持。阿城区劳力充足,为稻米生产提供劳力保障。哈尔滨区是全省科学技术中心,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集中,人才聚集,为稻米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持。

该项目厂址选定在水稻主产区阿城区内,厂房建在黑龙江三五米业有限公司院内。选择此地点,是将有年产6万吨的稻米加工生产链拉长,可充分利用周边的原料资源和科技力量及厂内水、电、气设施齐全、铁路公路运输的便利条件。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环境

为加快阿城工业项目开发建设,全力推进阿城经济快跑,区委、区政府将对现有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一是在土地方面,凡是重大工业项目实行零地价。二是工业项目建设办证费用全部减掉,实行零收费。三是税收政策,新建工业项目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先征后退,减缓部分延长时间。四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凡由区政府负责办理的事项,3日内必须完成。

3.2.2资源优势

阿城区地处阿什河流域,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粮食产区。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掘资源优势上狠下功夫,围绕农业和水资源等优势资源大作特色产业文章,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0亿多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收入实现15.5亿元,同比增长3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29%;工业利润实现107.9亿元,同比增长45%,。

3.2.3基础设施条件

阿城区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条件较好。阿城城区沿阿什河而建,面积30多平方公里,人口20万。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阿城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通讯、给排水、绿化美化等建设日新月异,城区承载功能显著增强。2个省级开发区实现了“七通一平”,9个区级工业园区实现了“五通一平”。现代通信在全区实现了无缝覆盖。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建设阿城创造了便利条件。

3.2.4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2.4.1主要障碍因素

一是品种。这是决定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品种其稻米的粒形、淀粉性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的差异都较大,因而要想生产优质米,首先要选好优质稻品种。

二是栽培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品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生产出的稻谷,其品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温度和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相当大,一般灌浆结实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高低温,特别是结实期的高温对稻米品质不利,所以早稻一般难以形成较高档优质米。栽培技术特别是施肥法、管水方式、收脱方法,对水稻品质的影响都很大。

三是加工和贮藏。加工工艺直接影响碾米的外观品质,如普通小机械一般不易加工出长粒型的优质米。贮藏方法和年限则对品质和口感造成较大影响。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如风灾、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将造成本项目原料的减产和品质的下降。

3.2.4.2解决方案

一是扩大优质稻谷种植基地;

二是选育、开发各类名、特、优新品种子;

三是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料、无公害农药等,种植、生产优质稻谷;

四是在资金方面,希望国家给与扶持的同时,建设单位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资金,必要时进行垫付,确保本项目能按计划如期
完成。

五是对人类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如风灾、干旱、洪涝等将造成本项目原料的减产和品质的下降,本项目采取扩大辐射种植、收购区域来规避。



第四章  区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区场分析

4.1.1产品区场供求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食品供应渠道越来越呈现社会化的趋势,更多的人依赖食品工厂和饮食企业获取现成的食物;相应的大众的主副食品生产也走出分散的小作坊加工模式,以现代化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取而代之。这就决定了食品生产的安全性关系到越来越多的人,任何一点事故带来的灾难都会形成相当大的影响面。这种影响力还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从一个企业蔓延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迫使人们去寻找一种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

稻米是我国和亚洲许多国家人民的主食,是人体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最近美国和西欧也掀起食用米及米制品的热潮,主要原因是稻米的热量低于面食,可防止热量过多而产生肥胖。20##年度世界稻米产量预计增长3%,达到39740万吨。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今后几年内,世界稻米消费量将超过稻米产量。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同时稻米在国民生活中也占有了很大的份额。目前,从国际国内的区场行情来看,粮食生产销售势头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品质较低的杂牌米,区场需求量锐减,而品质上乘的优质绿色、有机大米却深受区民关注,价格一路攀升。目前区场优质大米的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出现供不应求现象。本项目生产的绿色优质大米正符合这一区场发展潮流,区场潜力巨大。我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年消费大米高达1.38亿吨左右,东北地区的大米,生长期长,口感好,深得人们喜爱,特别是优质大米,由于它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高营养、利于健康等特点,尽管销售价格比普通大米高,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销售数量呈逐年明显增长的趋势。目前,黑龙江省大米不仅在南方区场热销,而且正逐渐受到西北地区消费者的欢迎。过去山西是以面食为主的地区,但近两年爱吃米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而且山西人吃不惯南方米,就爱吃东北的大米。现在山西省一年的大米需求量有100万吨,此量中的70%来自于东北,本公司也占的不小份额。

4.1.2区场前景分析

据预测,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战。专家分析,今后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将成为农业竞争焦点,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对农药残等检测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检验手段已经从单纯检测产品发展到验收种植基地。而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正发生变化,已从温饱过渡到了重视营养和健康,优质、绿色、有机食品逐渐受到青睐。特别是人们对一日三餐的主食大米质量安全要求会更高。

大米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产品,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和地区不断扩大。国内大米消费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大米需求量越来越大。以粳米为主食的地区和人口越来越多,喜爱粳米和优质米的人越来越多。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加,而稻谷种植面积增加缓慢,未来国内稻米区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日趋紧张。当前我国大米年交易量达数千万吨。项目所产大米区场占有率是极少一部分。

过去5年全球大米交易量从每年150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取消关税壁垒后,大米交易量将以每年10-15%速度递增,大米价格每年也会以25-35%上涨。目前大米出口区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泰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少数亚洲国家和美国,20##年公司国内区场年销售量2.5万吨。

本项目生产的大米,纯天然、无污染,完全符合现代人的消费时尚,满足出口优质米的要求,销售区场前景广阔。

本公司销售方向立足国内区场,不断开拓国外区场,国内区场在现在的山西、上海、北京、广东等20多个省、区的基础上,巩固并扩大销售量,积极开拓国外区场,不断提高国外区场销售比例。

4.1.3项目产品的区场竞争优势分析

公司为保证区场竞争力,首先从提高产品质量源头抓起,继续扩建绿色稻谷生产基地,并推广优质品种。利用阿城地区资源优势,土质、气候适宜优质米生产,同样品种稻谷,在本地生产的大米,其质量优于其他地方生产的大米,无形中也降低了成本。在大米加工上,依托哈尔滨市农业科院的加工技术,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生产出优质大米。而企业产品已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本地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

从国际区场上,我国大米价格已与国际大米价格基本持平,我国大米有一定竞争力。因为我国优质大米含有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可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吃东方大米的外国人不断有所增加,大米将会出现求过于供的状况。

4.2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一是企业在全面了解区场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区场分析,应把目标区场定在大中城区,在这些城区设立分销处,把产品销往辐射地区。

二是企业首先从区场消费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使本企业的产品形成系列化、多品位、多风格,以适应区场变化的需求。

三是做好促销,促销是现代化企业的新产品打入区场关键的一环。

4.3区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区场风险因素分析

本项目主要风险因素体现在产品回购价格及区场销售价格方面。我们请有经验的专家就项目涉及的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进行判断,制定出防范措施降低风险。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一是建立龙头企业、农民种植专业合社与农户多种形式的风险共担机制,通过订立合同等形式,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提高抵御区场风险的能力。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确保按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所生产的原料、减少区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出现风险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受到损失,也将影响广大农户的收入,波及农村稳定。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按照国家有关财税政策和制度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提高抵御区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在产品价格的确定中采取稳定的原则,充分考虑加入WTO后国外农牧产品可能大量进入国内区场对本项目的影响,在产品定价上采取一定的灵活措施,根据区场情况确定合理的价格,是价格风险减小到最少。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任务和规模

5.1.1建设任务

根据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和区场的供需状况,新建成品库1500平方米、原料库1000平方米、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

5.1.2建设规模

经过对旧厂区扩建工程的实施,建成一座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新增稻谷加工能力2.3万吨)的稻谷加工基地。

5.1.3产品方案

表5-1 产品方案一览表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本项目是以阿城区三五米业有限公司为建设单位的改扩建项目,在原厂区总平面布置早已形成的基础上,为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新建库房、配置相应检测设备。其它生产设备、公用工程等设施利旧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

5.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5.3.1技术方案

该产品采用现代化精制米加工生产设备,经过精磨、色选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特级米出米率55%,碎米出品率10%,稻糠出品率8%,稻皮出品率15%,色选精度达99%,其外观颗粒均匀、色泽光亮、晶莹剔透,营养丰富,清香爽口。该米口味醇正、黏度适中、米粒柔润乃米中不可多得之珍品,烹煮后,香气扑鼻、余味无穷。

5.3.2大米生产工艺流程

稻谷→预清理→稻谷清理→砻谷(分离稻壳)→谷糙分离→碾米→白米分级(分离碎米、米粞)→整理→抛光→色选(清除异色米)→成品包装

5.3.3大米生产工艺简述

1、稻谷初清工段:初清工段设置了圆筒初清筛、振动清理筛(配垂直风道)和原粮秤,原粮经提升机至圆筒初清筛,首先去除特大杂质,然后进入振动筛清理进一步去除大、中、小杂质和轻杂。

2、稻谷清理除杂工段:仓储库中贮存的稻谷经胶带输送入车间清理工段,提升至流量秤,称量后由平面回转清理筛去除大、小杂质,经垂直风道去除轻杂质和瘪谷,再经去石机去石,最后经永磁筒去除金属杂质后进入净谷仓。

3、砻谷、谷壳分离、谷糙分离工段:砻谷机具有自动分离功能,能够将糙米、稻壳自动分离。砻谷机上设置一定容量的净谷仓,以稳定生产、调节流量。稻谷经砻谷机脱壳、谷糙分离后,稻壳经砻谷机吸风口吸出。

4、糙米分级:糙米分级采用厚度分级机,可有效分离糙米中的未成熟粒及个别小粒型糙米,确保糙米质量。

5、碾米和大米抛光工段:碾米采用多机轻碾的先进碾米工艺。抛光机采用电脑自动加湿,加长抛光室进行摩擦热抛光。

6、白米整理工段:达到精度的白米,经白米分级筛进行白米分级,可分为整米,大碎米,小碎米及米粞。

7、色选工段:经色选机选出成品米中黄、微黄,垩白、病斑等多种异色粒及碎玻璃等杂质。

8、成品包装:白米经色选后进行打包,白米经色选后进行打包。

包装形式:盒、袋式包装;碎米、稻糠、稻皮用编织袋包装。

5.3.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表5—2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年消耗表

5.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5.4.1建设标准

原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稻谷 GB/T5009—2003;

大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大米GB1354—1985。

5.4.2具体建设内容

5.4.2.1土建

表5—3 项目建设组成一览表

5.4.2.2主要设备

本项目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检测设备,以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区场的竞争能力。

表5-4 化验室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5—5 配套辅助设备一览表

5.4.2.3场内外运输

本项目全厂年总运输量为120071吨,其中运入量为50175吨,运出量为59895吨。原辅材料运入、运出由单位运输部门解决。运力不足部分,向当地运输部门租赁解决。

表5—5 全年运输量表

5.5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建设项目计划建设时间为20##年5月至20##年4月,建设工期3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年5月编制可研、批复及前期工作;

20##年4-5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20##年5-12月土建施工;

20##年1-4月竣工验收、试运行;

20##年4月以后正式投产。

表5—6 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表






第六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6.1投资概算依据

建筑工程费:参考项目所在地造价水平及“黑龙江省建筑安装费用估算定额”估算。

设备价格:参照有关设备厂家报价及区场价格估算。

安装工程费:根据黑龙江省安装工程以设备定额的5%估算。

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各的10%估算。

6.2投资概算

6.2.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401.48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45.00万元;设备购置费75.50万元;安装工程费0.48万元;其它工程费44.00万元;基本预备费35.50万元。

6.2.2流动资金

根据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为195.49万元。

6.2.3资金占用费

建设期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3.55万元。年利率2.4%。

根据以上估算,本项目总投资600.53万元。

6.3资金来源

6.3.1中央财政资金

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54.00万元。

6.3.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省级配套资金105.50万元;

县级配套资金25.40万元。

6.3.3自筹资金及来源

企业自筹资金204.53万元。

6.4资金使用和管理

6.4.1财政资金使用与管理

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建设、仪器设备购买、技术培其他(前期工作费、编织建议书、可研及设计)费用。

公司将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规定,设专人进行资金管理,建立专门账户,独立建账,专款专用。

6.4.1.2自筹措资金使用和管理

自筹资金204.53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稻谷。





第七章 财务评价

7.1财务评价依据

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建设期1年,投产期11年;

项目资金占用费率按2.4%估算;

根据国家现行《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

根据国务院令[1993]第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有关规定估算;

其他相关取费根据行业规定估算。

7.2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7.2.1销售收入

产品售价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价格及当前区场价格情况估算,均按含税价估算。销售率为:投产期80%,达产期100%。

表8-1 销售收入明细表

7.2.2销售税金及附加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征收如下税种,增值税13%,城区维护建设税5%,教育费附加3%。

本项目达产年增值税为58.70万元。达产年销售税金及附加75.57万元,其中:年城区维护建设税4.81万元,年教育费附加2.05万元。

7.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7.3.1项目总成本估算

7.3.1.1原材料、燃料动力

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动力及燃料根据项目生产规模选取,按当地区场价格估算,均为含税价。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为4057.54万元。

7.3.1.2工资及福利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增加工人30人,工资800元/人.月;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年工资及福利费32.83万元。

7.3.1.3折旧

建构筑物折旧年限按20年,残值率为5%;机器设备折旧年限按10年,残值率按5%计;均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年折旧额为21.21万元。

7.3.1.4摊销

递延资产摊销年限按5年,年摊销额8.80万元。

7.3.1.5其他费用估算

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估算。年修理费为10.83万元。年其他费用274.28万元。

经估算,项目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4337.29万元。

7.3.2项目经营成本估算

年平均经营成本为4311.52万元。

7.4财务效益分析

7.4.1盈利能力分析

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7.15 %,所得税后38.45 %;财务净现值(ic=10%):所得税前908.75万元,所得税后524.50万元;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所得税前3.95年,所得税后4.90年。总投资利润率34.07 %。

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8.1环境状况

项目厂址位于阿城区双丰街道,地处阿什河流域境内,土壤肥沃、稻谷栽培技术优良,生产历史悠久,自然环境秀美,项目区周围无有害污染物及污染源,厂址地势平坦。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形态分为:废水、粉尘、废渣、噪声等。

1、废水的主要来源:⑴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⑵生活废水。

2、废渣、废渣的主要来源:本工程废渣主要为生产过程中在稻谷里分离出来的石块、碎玻璃及取暖锅炉排放炉渣等废料。

3、噪声的主要来源:生产过程中噪声主要来源于砻谷机、振动筛、风机等机械设备。

4、粉尘:生产过程中粉尘主要来源于初清筛、清理筛、去石机、砻谷机等设备。

8.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8.2.1设计采用的标准

(1)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废渣排放执行GBJ4-73《工业“三废”(废渣)排放标准》。

(3)厂区噪声执行GB12348-1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三类区域标准,昼间50DB(A)。

(4)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基本条件。

8.2.2治理措施

1、废水治理:污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清洗车间用水,不含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物质,通过沉降池处理后排放到厂区排污管网,最后汇集到区排水管网统一处理。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5。

2、废渣、废气的治理: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拟采用文丘里水膜除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向高空排放。废渣集中堆放,定时出售给当地砖厂。

3、噪声治理:对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设备,尽可能单独隔离,可增设密封罩,设减震设施等。

8.2.3粉尘治理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设置除尘设备,确保车间粉尘浓度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8.2.4废气

本项目锅炉选购为环保型,并配有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燃烧后废气排放满足国家环保要求。

8.2.5绿化

在建筑物周围及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防止尘土飞扬,既美化环境,又有益身心健康。





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9.1农业产业化经营

9.1.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情况

该项目建成后,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努力挖掘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推动了区域性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呈现了"扶一个龙头,带一片基地,兴一方产业"的效果。在三五米业的带动下,当地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水稻生产基地。农业优势产业和基地的发展还带动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联结日益多样化,并从自由购销的松散型关系向订立购销合同的半紧密型和以资金合作的紧密型关系发展,推动了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创新。同时该企业的发展加快了解决“三农”问题及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均有重要意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本项目的建设将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建设生态省的步伐,有助于建设一批地域优势明显、加工能力强、品牌效益突出、带动功能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助于农产品开发朝着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一方面壮大主导产业,另一方面也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我省农产品国际国内区场占有率。

9.1.2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

该项目是优质稻谷加工项目,是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由农民规模化种植,公司技术指导服务,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业经营。利益联结方式采取“订单农业”政策和“保护价格收购”策略,降低区场风险,使农民利益不受损害。企业派专人到当地收购,现金结账,为农户提供方便。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深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体制,生产技术服务体系趋于合理和完善,在满足区场需求的同时还可提高广大农户经济效益、增加地方税收,对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使产、加、销、服务环节的利益联结更为紧密。

9.1.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

9.1.3.1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利益联结是保障。农户种植面积小,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交易成本高,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企业获得优质原料的重要保障。三五米业非常重视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企业实施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免费为农户提供良种、肥料等生产资料。引导农户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农户在稻米产业发展进程中得到实惠的需要,更是产业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10.1.3.2辐射带动基地

企业为基地提供品种、技术等服务。公司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种植,项目可带动阿城区、五常市等地区的5000多公顷农田种植水稻。

9.1.3.3辐射带动农户

如按每户8亩(大亩)农田计算,直接带动阿城区、五常市9375户农户种植水稻,安排农业人口28000多人。

9.2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平价

9.2.1农民增收

项目实施后公司直接带动9375户农户种植7500公顷水稻田。如按每户签订8亩(大亩)订单计算,种植玉米每户农民可收入4500元,而种植水稻每户农民可收入8500元,则每户多增收4000元。9375户农户多增收3750万元。

9.2.2农业增效

通过本项目实施,项目区的农民将在企业的带领下进入区场,根据区场需求,有机的组织起来,从而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区场化、组织化程度,对当地农业、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9.2.3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比较分析

如按每户签订8亩订单计算,种植优质水稻每户农民可收入8500元。与非项目区对比,如种植玉米,每户也按8亩地计算,年可获利4500元左右,则种植水稻每户可多增收4000元,9375户可多增收3750万元。

9.3其他社会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30人入厂就业问题,并可带动包装、运输等行业共同发展。由于项目可使农民增收并能带动就业,所以项目区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高。






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10.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项目建设期要成立筹建办公室,由阿城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及建设单位参加并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的建设将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行规范化管理。即按规定立项,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计划组织实施,按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要求进行考核。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资金运行监察制和项目验收制等有关制度,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要强化审计监督力度,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本项目正式运营时,由一名总经理主管,下设采购部、生产部、大米加工车间、销售部、检测中心、办公室、财务部等七大部门。

全年计划工作日为300天,每日单班管理,每班工作8小时。

本项目新增定员总计为30人,全部为工人面向当地通过考试择优录用。

10.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实行经理领导下的逐级分工责任制,各部门职能分明,责权统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组织程序,同时严格执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

10.3经营管理措施

1、工程管理:对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并派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

2、生产管理:为确保产品质量,首先,要严格控制住原辅材料的质量,对发霉、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决不采购。其次,要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和消耗定额,确保工艺参数和投料的准确,并认真做好考核记录。

3、财务管理措施:厂财务负责人直接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核。并单独立帐、单独管理,专款专用,完工后由项目主管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4、销售管理措施:负责制定目标明确的方案和措施,保证项目产品的销售,并根据区场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形成健全的营销网络,落实销售任务与指标,根据回款控制发货,控制销售费用,定额包干。建立了销售量和回款额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制约机制。

5、物资采购制度:公司制定了生产物料管理程序,在充分保证质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控制采购成本,以“确保重点、兼顾急需、优质低价,定点定量、就地就近、减少积压、保证生产”为原则,严格在合格供方购买,强化物料采购管理。

10.4技术培训

1、人员来源:本工程属依托老厂进行的扩建项目,所需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不足部分在当地招聘。

2、人员培训:本装置自动化水平较高,生产操作严密,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有较高的要求。操作工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在装置投产之前进行短期全员培训,使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生产流程、操作规程等。

10.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5.1.对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①防火、防暴:本项目的建筑火灾危险性质分类为甲类,厂房严格按防火规范进行设计。对可能引起的火灾及爆炸危险的设备,均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在设计中采取以水消防为主的消防措施。

②防静电、防雷:根据车间不同环境特性和不同设备的技术要求、应设置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整个装置按三类防雷电设计,屋顶设置避雷带防止直击雷。

③防噪声:本项目中对噪声排放设备单设隔离间并设防噪声罩。

10.5.2劳动保护措施

劳动保护本着积极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减少职业危害,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等原则,积极采取人员防护措施,管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为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对生产过程中货物搬运采用机械操作。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先进性、独特实用性和生态安全性,已具备产业化的技术基础,具有进一步开发、推广和应用价值。通过与多家农业研究院的合作,不断加强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该项目将依托国家、省政府和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稻米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可充分带动阿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符合国家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政策。该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工艺技术先进,具备稳固的产业化基础。经济效益分析预测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标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表现良好势头。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快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培植和发展壮大该企业的龙头地位,产生良好的产业化辐射效应,将影响并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对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有极为重要的示范推广作用,该项目可行。

11.2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1.2.1存在问题

1、稻谷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稻米价格下调空间不大。

2、运输瓶颈的制约,影响了稻米流通的效率和运输安全。

3、区场运作不规范,导致了稻米无序流通现象的出现。

4、稻米精深加工能力较弱。

5、稻米品牌宣传和打造力度不够。

11.2.2建议

1、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东北稻米的产业化发展。

2、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的精深加工和稻谷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3、加快东北稻米南下通道建设,提高稻米流通效率。

4、加强稻米流通管理,规范东北地区稻米流通秩序。

①规划和协调稻米的流向和稻谷收购、储存、加工的库、厂、站、点布局,从源头上为稻米物流的科学合理创造条件;

②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约束稻米流通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监督稻米流通的运作过程,协调和处理所发生的稻米交易纠纷;

③为稻米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使他们能够依据区场供求和运力等现实条件组织稻米流通活动,减少或避免经营中的风险性。

5、加强东北稻米的宣传和品牌的打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