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刘建军

一、检查前准备

常规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任何检查前的准备,只在同时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检查以及观察门静脉系统血流进餐前后的变化时,病人才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查。

二、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平稳呼吸,两手上举置于枕后。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病人向左侧45-90度卧位,右臂上举置于头后,便于观察肝右叶,特别是对于右后叶的观察。

3、半卧位、坐位和站立位:适用于肝脏位置较高的病人,用于了解肝脏的活动度以诊断肝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右叶显著肿大或需与其它疾病如腹膜后肿块鉴别诊断时选用。

三、扫查方法

肝脏超声扫查应做到系统、全面和正规,按一定歩骤有序的进行。 首先从肝左叶开始扫查。

1、左肋缘下斜断扫查:

2、左正中旁纵断扫查

3、右正中旁纵断扫查

4、右肋缘下斜断扫查

5、右肋间斜断扫查

四、肝脏的测量方法

1、肝右叶最大斜径:肝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右肋下缘切面声像图为标准断面。测量肝脏前后缘之间的最大距离。正常不超过12-14cm。

2、肝右叶前后径: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前后缘间的距离。正常值8-10cm.

3、肝右叶横径:自肝最右外侧缘至下腔静脉右侧壁间的距离。正常值不超过10cm.

4、左半肝厚度和长度:以通过腹主动脉的矢状纵切声像图作为测量左半肝厚度和长度的标准切面,尽可能显示膈肌。

正常值:左半肝厚度:不超过6cm

长度: 不超过:9cm

5、肝右锁中线肋缘下厚度和长度:正常人肝脏在平稳呼吸时,超声在肋缘下常探测不到。当深呼吸时,长度可达肋缘下0.5-1.5cm。对肺活量大者,肝上下移动度较大,深呼吸时,长度明显增加,与平稳呼吸的比较甚至可有5-6cm之差。

五、注意事项:

1、在肝脏超声检查中,应对上下、内外等部位进行连续性滑行扫查,在某一位置进行断面观察时,应做左右或上下方向最大范围的侧动扫查。避免跳跃式扫查。

2、测量时要坚持标准体位和标准断面,避免因呼吸深度检查体

位的不同带来误差。

3、在右肋间观察右膈顶部肝脏结构时,应让病人尽可能呼气,使膈肌尽量上升后屏气,使膈顶部的肝脏显示清楚。同样,在肝脏其他部位检查中,让病人尽可能呼气,使膈肌尽量下降后再屏气,以避开肋骨和胃肠气体的遮挡获得最佳显示。

六、肝脏声像图观察内容

1、肝脏大小、形态和边缘

2、肝实质回声的强度和均匀性

3、肝内是否存在局灶性异常回声区

4、肝内管道结构,如胆管、门脉、肝静脉、肝动脉有无管壁回声异常。管腔有无狭窄或扩张,有无栓子形成。

5、肝门部或腹腔内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6、观察脾脏、胆囊情况。

7、观察有无腹水。

七、肝脏病变声像图观察内容

1、弥漫性病变或局灶性病变

2、局灶性病变是占位性或非占位性病变

3、占位性病变是单发或多发

4、占位性病变是囊性、实性或混合性。

5、病灶是否引起肝脏形态变化:如边缘隆起,驼峰样隆起。

6、病灶形态是否规则,边缘是否清楚,有无晕圈,病灶内回声强度,分布特点,是否有液化、钙化,后方回声有无变化,是否有侧

方声影。

7、病灶周围:周围组织有无被推挤、变形,血管、胆管是否被压变细、扩张、移位、消失等。是否压迫或浸润邻近脏器。

8、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动力学特点。

同时观察其他脏器的图像变化:如脾脏有无异常,肿瘤有无转移征象,血管有无栓子,腹腔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腹水。

八、报告书写

诊断报告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或补贴,报告内容力求比较全面客观的描述检查所见,包括有意义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应重点突出,言简意明,切忌把主观分析的声像图作为记录依据,对发现的异常声像图表现,应将其特征及邻近组织脏器的关系用超声术语准确记录,必要时附示意图。

根据对声像图的描述,做出合理的超声诊断意见,其结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超声可以肯定的部分(如病变的物理性质,病变的位置等)另一部分是推论或结合病史及其它资料得出的(如疾病名称的诊断)

在做超声诊断结论时,可分三级:

1、对明确典型特征的图像,可提示为病理性结论如肝囊肿等。

2、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图像,可提示为某种病变可能性大或提示不除外某种病变。

3、对现条件无法做出诊断的,可提示进一步观察或进行其他检查。

 

第二篇:第一节 肝脏超声检查与正常测值

超声基础

第一节  肝脏超声检查与正常测值检查方法

(操作手法  体位  标准切面  测量位置  参考值)

一、仪器选择:选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选择:常规选用3.5MHz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应用仰卧位,亦可根据扫查不同部位选择侧卧位,以便了解肝脏形态及病变情况。

三、扫查方法:

1)纵切面  患者取仰卧位,于剑突下沿正中线纵切,显示肝左叶及腹主动脉纵切面图像。向左、右移行,直至肝右叶外侧。

2)横切面  从上腹部至剑突下连续横向切面扫查,显示肝右叶、肝左叶内门静脉分支、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横切面。

3)右侧肋下切面  沿右侧肋弓至剑突,取肋下缘斜切面,显示肝实质、门静脉、胆管分支,可清晰显示第二肝门区3支肝静脉图像。

4)右侧肋间切面  沿右侧第5~11肋间扫查,显示肝右叶实质图像。可清晰显示第一肝门区的门静脉主干、胆总管、门静脉右支,以及下腔静脉图像。

四、肝脏正常测值

正常肝脏大小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常用的几个测量值为:

1)肝右叶最大斜径  取肝右静脉入下腔静脉的切面,肝前后缘之间最大垂直距离,正常值为12~14㎝。

2)肝左叶厚度和长度  通过腹主动脉长轴的左肝矢状断面,测量肝左叶前后缘间距离为厚度;正常肝厚度为5~6㎝。肝隔缘至下缘间距离为长度,正常肝长度为7~9㎝。

3)肝右叶厚度  取右锁骨中线矢状断面,测量肝脏前后间的垂直距离,正常值为10~12㎝。

4)门静脉主干内径不超过1.4㎝,右支内径0.6~1.2㎝;左支内径0.8~1.3㎝,肝静脉内径不超过1.0㎝。左、右肝管直径0.3~0.4㎝,分支直径小于0.1㎝。

第二节  胆道系统检查方法

一、仪器条件:选择二维实时灰阶超声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或采用腹部超声仪。

探头选择:选择凸阵或线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儿童可以用5.0 MHZ线阵探头,肥胖者可以用2.5 MHZ凸阵或线阵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采用仰卧位;必要时,可以采用左、右侧卧位,坐立位及胸膝位等。

三、扫查方法:沿右上腹第4肋间向下,到第6~7肋间处,可以找到胆囊。由于胆囊的位置变异较大,找到胆囊后,先行胆囊的纵切面,观察胆囊的底部、体部及颈部。然后再探头旋转90°,从胆囊底部向颈部扫查,全面观察整个胆囊的全貌。特别注意胆囊的底部及颈部情况,这是最容易遗漏的部位。

1、胆囊

正常胆囊呈椭圆形或梨形,壁光滑、整齐,长径不超过9㎝,横径<4㎝,囊壁厚2~3㎜,内部呈均质无回声区。胆总管内径正常为4~6㎜,老年人可以达8㎜。

2、肝内胆管

左右肝管为内径3~5㎜的无回声管状结构,管壁呈线状高回声,且位于门静脉左右支前方,二级以上的肝胆管分支一般难以清晰显示。

3、肝外胆管

正常肝外胆管超声测值:内径4~6㎜,12岁以下小儿的内径为2~3㎜,老年人肝外胆管内径可以略大达8㎜。

第三节  胰腺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常规检查胰腺,对超声仪器无特殊要求,但是高分辨力的仪器能获得质量更好的超声图像,便于详尽分析与诊断。

探头选择:检查成人需用3~5 MHZ凸阵、线阵或扇形探头,肥胖者可用2.5 MHZ探头。检查儿童和婴儿选用5~10 MHZ凸陈或线陈探头。

二、患者体位:

1)仰卧位  为常用和首先的检查体位。病人深吸气,使横膈向下,通过尽可能下移的左肝作为声窗检查胰腺。

2)坐位或半坐位  当胃和结肠内气体较多时,取坐位或半卧位,使肝脏下移,覆盖胰腺,以肝脏作为声窗,并推移充气胃和结肠,避免胃肠气体干扰,常能改善对胰腺的显示效果。特别是饮水后坐位,使胃体部下降,能为扫查胰腺提供良好的声窗。

3)侧卧位  当胃和结肠内气体较多胰尾部显示不清时,饮水后取左侧卧位,使气体向胃幽门或十二指肠及肝曲移动,便于显示胰尾。同样,向右侧卧位使气体向胃底及脾曲移动,便于显示胰头、胰体。

4)俯卧位  采用此体位经背侧或经左侧腹部以脾部以脾脏和左肾作为声窗显示胰尾,可克服像个位检查胰尾受胃肠气体的干扰。

三、扫查方法:常规在上腹正中横切面扫查,由于胰腺头部位于右下方,胰尾位于左上方,探头应成30°角斜切,便于胰腺的头、体、尾同时显示和比较;然后进行纵切扫查,胰头位于下腔静脉的前方;胰体位于主动脉的前方;胰尾位于脊柱的左缘。

成人胰腺厚径正常与异常值

第四节  脾脏检查方法

一、仪器条件:选择二维实时灰阶超声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选择:选择凸阵或线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儿童可以应用5.0MHZ线阵探头,肥胖者可以应用2.5MHZ凸阵或线阵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体位为右侧卧位或右侧45°卧位,左上肢上举使肋间隙增宽,有利于探测切面显示,亦可采用仰卧位,肋间及肋下观察;脾脏较小或右侧卧位、仰卧位显示不满意或找不到脾脏时,可辅以俯卧位。

三、扫查方法:①先从左第7肋间开始,顺序各下斜切至左肋下,然后用冠状位纵切,由左腋后线向前至左锁骨中线止;②右侧卧位左侧腋前线至腋后线间第7~11肋间,逐一进行斜切,通过脾门显示脾静脉时肋间斜切面图,测量脾脏厚度及长径;③左肋缘下扫查,观察脾肿大程度;④仰卧位于左锁骨中线至腋后线做冠状切面,了解脾脏位置。

注意事项:①选择探头及调节仪器条件设置适宜,使图像显示最佳;②上腹部超声检查应常规检查脾脏;③认真全面扫查脾脏避免盲区,辅以深吸气运动,有利于脾脏的全面观察;④动态观察脾脏及其周围脏器的情况,了解全身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⑤对于腹部外伤怀疑有脾破裂的要注意动态观察、密切随访。

四、脾脏的常规测量

正常脾脏大小随年龄及含血量的多少而变化,个体差异较大。

1)脾脏长径  通过脾脏肋间斜切面上测量,脾下极最低点到上极最高点间的距离,正常<11㎝;

2)脾脏厚度  通过肋间斜切面显示脾门及脾静脉,脾门至脾对侧缘弧形切线的距离,正常成年男性<4.0㎝,女性<3.5㎝;

3)脾静脉内径,正常<0.8㎝。

第五节  肾脏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

探头选择:常规选用3.5MHZ探头,儿童选用5.0MHZ探头,肥胖者选用2.5MHZ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选用仰卧位或俯卧位,必要时也可用左侧或右侧卧位。

三、扫查方法:纵切寻找肾脏长轴,测量长径,将探头旋转90°,在肾门处测量横径及厚径。必要时,测量肾脏实质的厚度,以了解肾脏的功能。

四、肾脏正常大小是:长径9~12㎝,横径5~7㎝,厚径4~6㎝,实质厚1.4~1.8㎝,皮质厚0.8~1.0㎝,依人种及身高略有差异。

第六节  膀胱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

探头选择:成人多用3.5MHz凸阵探头,体瘦者或少年儿童选用5.0MHz探头,肥胖者可选用2.5MHz探头。

二、患者体位:仰卧位为常规使用体位,充分暴露下腹部耻骨上区,必要时也可用左侧或右侧卧位。

三、扫查方法:对下腹进行连续纵切及横切扫查。膀胱充盈后,下腹部可见一无回声区,内、外壁光滑、整齐。应注意扫查前壁、后壁及膀胱三角区,这些部位是膀胱病变的高发区。

四、膀胱壁的厚薄与膀胱的充盈程度有关,尿液排空时为3㎜,充盈时仅1㎜。正常成人的膀胱容易约400ml,残余尿量应少于50ml。

第七节  前列腺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

探头选择:成人常规选用3.5MHz凸阵探头,体瘦者或少年儿童选用5.0MHz探头,肥胖者可选用2.5MHz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选用仰卧位,必要时也可采用左侧或右侧卧位。

三、扫查方法:经腹壁在耻骨上区扫查,探头适当加压,即可观察到腺的系列纵、横切面。

四、前列腺正常大小为3.0㎝×4.0㎝×2.0㎝(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从大体解剖区分:前列腺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叶。从临床上区分:分为内腺和外腺;内腺回声略低,呈圆形,位于前部,外腺包绕于内腺在两侧和后方,回声稍强,二者前后径之比约为1﹕1。

第八节  阴囊及睾丸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选择:常规选用7.5~10.0MHz线阵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选用仰卧位,必要时可选用左侧或右侧卧位对精索静脉曲张者也可采用站立位。

三、扫查方法:嘱患者用左手将阴茎向上托起,充分暴露阴囊。将探头直接放在阴囊表面,纵切、横切及斜切扫查睾丸、附睾及阴囊内容物。

四、正常阴囊大小为4㎝×3㎝×2㎝,可有个体差异。睾丸上端可见附睾头,呈半圆形,回声与睾丸相似,大小约10㎜×7㎜×6㎜,附睾体及附睾尾一般不易显示,偶尔可见,但不超过2㎜。

第九节  眼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选择:选择7.5~10MHz高频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选用仰卧位,闭目,眼球平视,不要左右转动。

三、扫查方法:患者闭目后,探头轻放在眼睑上。为了检查眼球内外上下,可能嘱患者眼球转动中检查。探头的扫查方向,可以分为横切、纵切,也可用于轴位扫查。

第十节  涎腺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选择:应用7.5~10MHz线阵探头。

二、患者体位:患者常常应用仰卧位,头部转动,便于检查一侧的腮腺,头部后仰,便于检查颌下腺及舌下腺。

三、扫查方法:将探头直接放置在所检查的涎腺(即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处,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

1、腮腺的大小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参考解剖,其正常值:长3~6㎝,宽3~4㎝,厚2㎝,腮腺管长3~6㎝,内径2㎜(但常常不显示)。

2、颌下腺位于两侧颌下区内,约为腮腺大小的一半,回声与腮腺一致,面动、静脉位于其后下方。

3、舌下腺位于口底的黏膜内,是涎腺最小的一种。正常情况下超声难以显示,当舌下腺发生病变或肿大时,方可显示。

第十一节  甲状腺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选择:一般选择7.5~10MHz高频线阵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应用仰卧位,当患者颈部侧方肿大时,可以让患者头部向左、右转动,以便检查颈部侧方的病变。

三、扫查方法:探头纵切置于颈前正中线的右侧,呈倒“八”字形,扫查右叶甲状腺,测量长径;然后移动至左侧,纵切扫查叶甲状腺,测量左叶长径;再旋转90°,先置于右侧,测量右叶横径及厚径;同样方法测量左叶横径及厚径;最后,测量峡部的厚径。

四、甲状腺的正常值:一侧叶的长径为4.0~5.5㎝,横径为2.0~2.5㎝,厚径为1.0~1.8㎝。

第十二节  甲状旁腺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选择:选择7.5~10MHz线阵超声探头。

二、患者体位: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充分暴露颈前部;重症患者在平车或病床上进行检查。

三、扫查方法:首先纵切扫查,找到甲状腺,在甲状腺的上极及下极的后方(背侧)寻找甲状旁腺。还嘱患者做吞咽动作,以便甲状腺提升,易于观察甲状旁腺。然后进行横切,从上向下进行扫查,并加以证实。

四、甲状旁腺的正常值是:长径5㎜宽径3㎜厚径1㎜。

第十三节  乳腺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选择:选择7.5~10MHz线阵超声探头。

患者体位:让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必要时可选用左侧位或右侧位,以检查侧方或腋下病变。

二、扫查方法:①沿乳头做放射状检查,也就是按时钟的顺序,从12点钟起,顺时钟方向从1点、2点至12点进行扫查。

②先纵切自左至右,再做横切由上而下,全面扫查整个乳腺,以避免遗漏。

三、正常乳腺声像图上显示,自浅至深,皮肤呈强回声带,2~3㎜,皮下浅筋膜及脂肪,为低回声区,散在分布,再往深部为腺体层,1.0~1.5㎝,老年妇女可以萎缩为0.5㎝。

第十四节  淋巴结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选择:选择7.5~10MHz线阵超声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应用仰卧位,颈部可以应用侧卧位。

三、扫查方法:根据检查部位及检查淋巴结的位置,选择纵切、横切及斜切面,多次重复扫查,注意观察淋巴结大小、边缘、有无包膜等。CDFI:观察血流情况,观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四、正常淋巴结呈椭圆形或扁圆形,长径平均8~12㎜,短径2~5㎜,长短径比值L/S>2。

第十五节  四肢血管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配有高频线阵探头专用超声诊断仪,或用腹部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

探头选择:宜选择5.0~10MHz高频线阵探头。应注意调节仪器条件,以优化不同血管扫查的图像质量。

二、患者体位:常用的体位为仰卧位,其次可采用侧卧位。配合检查的部位,做相应的肢体外展旋。必要时,下肢检查可采用站立位。

三、扫查方法:最佳扫查方法是首先显示血管的长轴并进行多角度的连续扫查,并与健侧同一平面血管对比检测,然后将探头旋转90°,获得各位置血管短轴切面。应注意肢体血管长轴病变的存在、位置和范围,具有针对性地了解病变横断面的形态学改变,对疾病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第十六节  颈部血管检查方法

一、仪器选择:选择高频带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便测量血液频谱。

探头选择:选择高频10.0MHz线阵探头。

二、患者体位:常规应用仰卧位、头向上平视,也可根据需要,头向左、右侧转动,进行检查。

三、扫查方法:从颈根部,锁骨上开始,沿颈总动脉(CCA)长轴向头侧进行纵切,到膨大处,转90°进行横切,见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再分别进行扫查;然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血流频谱,包括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

不同年龄颈动脉内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