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咨询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因恋爱受挫而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是一名中学老师,因为男友自称爱上别的女孩而坚持分手,之后出现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状,求助者主动前来求助,希望改变现状。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根据其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睡眠状况得到改善,能够积极投入学习、工作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白领女性 失恋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现年28岁,汉族,山东人,现在某中学老师,身高1.58米,五官俊秀,体态适中,家中还有一妹妹和一弟弟。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家族两系三代无精神疾病史,家庭和睦,家教比较严格。个人成长发育正常。父母都是农民,妹妹与弟弟都在老家从事教师工作,并且都已成家。

求助者自小聪明,学习成绩优秀,深得老师喜爱,父母很少过问关于学习方面的情况,与同学关系一般。高中毕业后考入山东某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来参加工作。本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选择心理测试为SDS、SAS:

1、抑郁自评量表(SDS)分:粗分51分,标准分64分,提示有中度抑郁。

2、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分,标准分65分,提示有中度焦虑。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诉:一个多月来因为失恋而痛苦、情绪低落、焦虑、烦躁,入睡困难。

个人陈述:父母都是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除了提供吃穿

— 1 —

外,很少与孩子有交流。自己从小个性比较要强,自己在北京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不想告诉家里。一年前认识一个男孩,该男孩在大型国企工作,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一开始两人感情很好,周围朋友也都很羡慕,自己心里也挺高兴的,并且已经告诉家人找到理想男友。可是就在一个多月前,该男孩突然提出分手,自己难以理解。经多方了解,发现男孩和另外一个女孩保持亲密关系,质问男孩后,男孩自称两人性格不合,已经爱上另外一个女孩,虽然自己极力挽回,但对方不予理睬,还更换了手机号。

自己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也很优秀,在与对方交往过程中,自己对对方也非常好,付出了很多,事事牵就他,他也应该对自己一心一意才对,怎么能干出这样没道德的“劈腿”事情呢?自己很痛苦,觉得不可理解,觉得男人都不可靠,以后也没办法再爱上别人了。同时没法跟家人交代、向朋友解释,觉得做人很失败。这些越想越烦,心情很低落,觉得烦躁不安,晚上想来想去,很久也睡不着,白天精神根本没法集中,工作也受影响,再这么下去,身体和工作都要受影响,越想越烦,因此主动来咨询,希望能摆脱痛苦。

三、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清晰,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有明显的求助意向。但神情疲惫,面容憔悴,情绪低落,谈到恋爱对象的事情时,情绪激动,明显烦躁、焦虑。

四、评估与诊断

1、对来访者心理状态的评估:

(1)生物原因: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①有负性生活事件,男友同来访者分手;②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原因:①过分概括化:对负性事件刺激存在不合理信念,被男友甩感觉自己很无能;②绝对化要求:觉得男人都不可靠了,以后也没办法再爱上别人了③人格特征:内向、追求完美。

2、诊断:综合临床资料,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 2 —

3、诊断依据:

(1)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三原则:(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能够主动求医,自知力良好,没有妄想、幻觉和思维逻辑混乱,可以排除精神病,判断应属于非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碍。

(2)对照症状学标准,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注意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其问题的产生是由恋爱遭受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中度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不良情绪持续5周,反应内容未泛化,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太大影响,持续时间一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求助者虽然也表现出相应的焦虑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5周,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 3 —

五、咨询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即“觉得自己对对方好,对方也应该对自己一心一意”、“觉得男人不可靠,以后也没办法再爱上别人了”、“觉得自己很失败”,能够尝试改变这些不合理认知;

(2)改善其焦虑的情绪,使SDS、SAS评分下降到分界值以下;

(3)改善睡眠状况。

1.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完善求助者个性,保持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合理认知,帮助求助者学会接受现实,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方法与原理: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似乎是由于遭受恋爱挫折后,才导致了高强度的痛苦、烦躁、焦虑的情绪,真正原因是由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比如,求助者存在:“觉得自己对对方好,对方也应该对自己一心一意”、“觉得男人都不可靠了,以后也没办法再爱上别人了”、“觉得自己很失败”等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导致她的自我挫败感。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认知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并尝试以合理的思维方式替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替代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以此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和发展。

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 4 —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的分析和逻辑思辩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

2、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3、咨询时间:咨询共5次,每周1次,每次60分钟。

4、咨询费用:单位规定免收咨询费用。

七、咨询过程

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 5 —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1.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评估诊断阶段):

时间:20xx年3月5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澄清咨询目标;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心理测验

(3)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4)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6)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7)布置咨询作业

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失恋

不良情绪C:心烦、焦躁

不合理信念B:觉得男人都不可靠,以后也没办法再爱上别人了;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第二次咨询(心理帮助阶段):

时间:20xx年3月12日

— 6 —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

(2)进一步评估失恋的事,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此项问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

①觉得自己对对方好,对方也应该对自己一心一意。

②觉得男人都不可靠,以后也没办法再爱上别人了。 ③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

(3)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第三次咨询(心理帮助阶段)

时间:20xx年3月19日

目的:

(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对上次咨询列出的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了认真地思考,也明白有些想法不合理,心里没有那么烦躁了,情绪反应强度降低,睡眠情况有所好转,但就是还不能完全摆脱。咨询师表示接纳和理解;

(2)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经与求助者商讨与辩论,

— 7 —

得出如下合理信念;

①不是你爱别人,别人就应该爱你、娶你,要认识到事

物的两面性;

②不能因为一个男人道德败坏,而认为所有男人都不可靠,很多男人还是可靠的,比如你的父亲、兄弟; ?如果以一次失败来评价整个人,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成功的人,要认识到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优点;

在这一阶段中的部分对话是这样进行的:

咨询师:你觉得世上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求助者:是的,应该是这样。

咨询师:我想你周围除了你男友,还有别的男性吧! 求助者:哦!

咨询师:你的父亲,兄弟还有你的同学?

求助者:是的,他们都是好人。

咨询师:你觉得碰到了一个坏男人,就说所以男人都坏,是不是有些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呢?

求助者:(思考)嗯,有可能

咨询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你遇到了一个坏男人,而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坏,是吗?

求助者:(沉默)我有点明白了。

(3)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

第四次咨询(结束与巩固阶段)

时间:20xx年3月26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失恋这个事件本身,而是这些不合理信念的困扰。求助者自

— 8 —

我感觉良好,症状基本消失。

(2)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

(3)鼓励求助者积极地看待这次感情挫折,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并建立敢于面对今后恋情的信心;

(4)做SAS、SDS测验,标准分分别为35、40,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

“我情绪已经基本平静,不再感到痛苦与苦闷,不再觉得男人不可靠了,也不再认为自己很失败了。

“我的睡眠状况已经好转,工作能够集中注意力了,同事也说我气色好多了”。

2、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能够恢复稳定情绪,积极地投入工作之中,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咨询过程完整。

3、心理测验评估:

求助者的SDS测验所得标准分从64分降到了40分,SAS测验所得标准分从65分降到了35分,说明抑郁、焦虑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2)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3)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xx年8月第1版

— 9 —

— 10 —

 

第二篇: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42页

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马亚静

摘要:本文报告的案例中,求助者为大二女生,因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减退、头昏

脑胀近已三周,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求助者的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的非理性观念。同时配合采用行为疗法与心理分析疗法,对其情绪问题进行了放松训练、合理行为的强化及深度分析领悟。经过六次咨询,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近期目标,并致力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咨询结束后三个月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案例报告

1.一般资料

李某,女,20岁,未婚,大二学生。因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减退、头昏脑胀已持续三周,前来咨询。自幼生长在农村,是家中独生女。小学之前曾寄养在姑姑家,7岁时回到父母身边。父母老实内向,不善言辞,惯于用行动来表达对女儿的感情。自幼身体良好,学习成绩优

个人陈述:自幼寄养在姑姑家,很少得到父母的关爱,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努力表现以赢得别人肯定。上小学时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不善表达,总是在行动上默默付出,于是自己也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一直以来,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最近在社团工作和学习上都不顺利。上学期末,学生会改选,由于自己大一时工作积极出色,学习成绩优秀,被选为本院体育部部长。虽然在竞选之前也相

异。性格内向、好强,做事认真仔细。在大一时,信自己会成功,但是真的成功之后,感到更多的是由于工作积极出色,被选为该院的体育部部长,当责任和压力。心中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好。大一新生部长以来工作积极热情。因三周前在工作中出现疏忽,遭到学生会主席的批评,心情低落;心理学考试不理想;最近即将参加英语四级考试,准备不够充分,更加觉得心情焦躁烦闷。求助者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和社团工作,想快点摆脱现在的心理状态,遂前来寻求帮助。

开学不久,自己就选拔了一批篮球打的好的新生,组建了男生篮球队和女生篮球队,大家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训练,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多。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认可,心里感到很高兴。但不久前的新生篮球赛我却没做好。在最后我们院和体育学院争夺冠亚军的比赛中,刚开始两队的比分咬得很紧,第一次暂停之后,对方换上了两个个子特别高的女生。后来我才知道她们是研究生。自从她们上场之后,比分拉的

主诉:觉得自己很失败,头昏脑胀,情绪低落,心绪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对学习没有信心,内心又非常着急。

越来越大,结果我们就输掉了,自己感到非常懊恼。虽然工作很忙,但在学习上也从未放松,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学习。虽然自己觉得学习应该没问题,但前几

2.主诉与个人陈述

作者简介:马亚静(1977-),女,汉族,河北定州人。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

、62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43页

·心理咨询·

天的心理学考试却让我很失望,心里很不平衡,觉得非常委屈。现在四级考试快到了,最近做了几套题,却发现成绩很不理想。这一个多月以来,我感到头昏脑胀,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心里又非常着急,不希望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

身体状态:头昏脑胀

社会工作和社会交往:能正常生活和学习,只是效率有所下降。

3、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无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原因,幼时父母之爱的缺失以及寄养姑姑家的经历使求助者内心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并通过学习和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来达到这一目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作为院体育部长工作出现失误,被学生

3.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初次见面时案主衣着整齐,说话有条理。神情显得很焦虑,精神不振,满面愁容。在交谈中有时

语气很愤慨,说话很绝对,一副不容争辩的态度。会主席批评,心理学考试不理想,对英语四级考试

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唉声叹气。回想起小时侯被寄养准备不充分。社会支持系统的原因,求助者独立好的经历忍不住哭泣。同学反映她平时喜欢独来独往,但发现别人对自己好时,她会在行动上加倍回报对方。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和工作一直表现优秀,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对他人意见敏感,受到批

强,遇到问题很少主动向他人诉说,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原因:首先,存在认知错误,求助者

评时情绪易低落。坚强独立,遇事一般自己承担,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有结果,当预期的结果没

很少向他人诉苦。男友说她心地善良,但情绪不稳有出现时,悲观失望,消极回避,并进而产生自我定,易发脾气。

否定,出现负性情绪。同时,她认为自己必须时时表现优秀,否则就是失败。自己要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否则自我价值就会降低。其次,在行为方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没有合理分配时间和

1、EPQ艾森克人格问卷:E13,P8,N12,精力,致使学习受影响。再次,求助者性格内向,

敏感,争强好胜,过于追求完美,并且很在乎别人L6。

2、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分子分2.5,的看法、评价,对挫折承受力较差。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3、SAS焦虑自评量表:总分66分。4、SDS抑郁自评量表:总分45分。

5.2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根据求助者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兴趣减退、头昏脑胀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不满一个月,现实刺激不是很强烈,心理紊乱只局限于受批评和考试问题,内容并未泛化,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其思维逻辑性,社会功能尚可,能正常学习和工作,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还是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34.心理测验结果

5.评估与诊断

5.1评估

通过会谈和观察,结合心理测验结果,做出评估如下:

1、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可靠。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治动机强,态度诚实,前后一致。

2、目前求助者的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情况

精神状态:智力正常,性格属内向情绪不稳定型,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有焦虑情绪,兴趣下降,自责,自我评价低。

63

·心理咨询·鉴别诊断: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44页

4、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情绪,SAS测试结果标准分从66分降至50分以下。

5、使求助者学会合理分配时间、主动与人交往,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6、在达到上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远期目标。

6.2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配合使用心理分析疗法与行为疗法。

1、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和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时间(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认知系统对事物产生的不合理、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才能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具体方法: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找出存在的不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求助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有强烈的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意向下降、焦虑、自责、自我评价低等症状,但与抑郁症兴趣丧失、绝望感、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症常表现为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称为“漂浮式焦虑”,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不安,或发作性恐怖状态。该

别,SDS总分为45分,表明其抑郁情绪并不明显,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造成的。个体的

求助者虽然表现出的精神与身体紧张的部分症状,合理信念,咨询师对此进行发问,提出质疑,启发SAS总分为66分,反映求助者目前的焦虑情绪,求助者积极思考,帮助求助者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但并未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不安,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行为,消除不适行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症状有明显的原因,为近期发生,时间不满一个月,现实刺激不是很强烈,心理紊乱只局限于受批评和考试问题,内容并未泛化,强度不甚剧烈,并未严重影响其思维逻辑性,社会功能尚可,能正常学习和工作,只是效率有所下降,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还是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为。

2、心理分析疗法

心理分析疗法认为,形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是被潜抑到无意识中未能得到解决的欲望,是早年形成的症结。通过心理分析工作,病人能真正意识到并在感情上体验到这是幼年期形成的病根,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病人洞察到以前意识不到的致病原因,症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洞察叫做“领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使病人达到真正的领悟,就是心理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

具体方法:通过挖掘病人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6.1确定咨询目标

经双方协商,确立以下咨询目标:

把病人所不知道的症状产生的真正原因和意义召回到意识范围内,破除潜抑作用,揭穿防御机制的伪

6.咨询方案的制定

1、改变求助者认为自己必须时时表现优秀,装,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

否则就是失败的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使其能消失。更全面地看待自己。

2、改变求助者付出努力就一定有结果的绝对化的要求,将“一定”转变为“愿意”或“希望”。

3、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病态的,都经学习而

3、改变求助者认为自己要得到所有人的喜爱,获得,而且也能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学否则自我价值就会降低这一不合理信念,使其客观习的原则就是受奖赏的、获得令人满意结果的行为,64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45页

·心理咨询·

令人不悦结果的行为,就不容易学会或很难维持下来。因此,掌握了操作这些奖赏或处罚的条件,就可控制行为的增减或改变其方向。

常用的行为治疗的具体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消退训练和阳性强化法、放松训练等。

6.3咨询的评估

咨询过程中进行阶段性小结,以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调整。咨询最后结束前进行整体效果评估,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求助者描述主观体验和工作、生活、情绪状况,咨询师的观察,前后心理测验结果对照。

紧张焦虑、兴趣降低的情绪、想法和体验。

第二次咨询2008年5月12日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2、突破应对策略。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模式、核心信念、条件信念准则、生活事件和认知脆弱性的相互作用、补偿和对应策略、目前障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其自我分析进行引导,适当的肯定其正确做法、想法。引导其自我比较、自我分辩、自我检讨,引出正确认知。

分析作业,寻找当前典型问题和问题情境,搜索情境中典型的自动思维,再现问题情境中的感觉和行为,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对情绪上出现的问题,事件的程度与情绪反应程度的比较。

2、了解求助者的认知模式,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这些反应想对应的诱发性事件,向求助者说明ABC理论。

3、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

4、布置咨询作业:尽可能多的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第三次咨询2008年5月19日目的:

1、学会合理自我评价。2、提高自我控制力。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找出了自己的30条不合理信念;

2、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包括认为自己必须时时表现优秀,否则就是失败、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结果、自己要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否则自我价值就会降低等不合理信念。

3、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4、布置咨询作业:合理自我分析报告。第四次咨询2008年5月26日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

7.咨询过程

7.1咨询阶段的划分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第1次);2、咨询阶段(第2 ̄5次);3、结束与巩固阶段(第6次)。7.2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2008年5月5日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2、做EPQ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验、SDS抑郁量表、SAS焦虑量表,同时了解成长过程,尤其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和发生的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目标。

4、摄入性交谈,鼓励、启发其倾诉,以倾诉宣泄为主,辅以认知性引导,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做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

665

·心理咨询·

方法:会谈、行为疗法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社会心理科学第23卷总第100期2008年第6期总第546页

多了,有信心通过四级”“其实别人对我的评价还不错,没必要总担心同学否定我”“我打算分清轻重缓急,处理好社团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把心事向同学倾诉之后变得很轻松,原来别人很好相处”。

2、心理测验评估

SAS测试结果标准分从66分降至46分。3、咨询师的评估

、“认识本案例综合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领悟疗法”、“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法。这就使来访者不仅对自己的症状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解决自身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深化自我认识,学会面对社会现实,逐渐形成合理的情绪反映,达到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咨询目标。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不良情绪,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工作水平。

2、放松训练,指导求助者学习缓解焦虑情绪。3、强化合理行为。

4、布置咨询作业:在情绪问题出现时,练习放松和正强化。

第五次咨询2008年6月2日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引导求助者领悟其当前问题与早年经历之间的关系。

方法:会谈、心理分析疗法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2、结合求助者的早年经历,探讨不合理信念形成的深层原因。

3、引导求助者领悟其当前问题与早年经历之间的关系。

4、布置咨询作业:思考先前事件与当前情绪之间的关联,建立合理的认知与评价。

第六次咨询2008年6月9日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2、结束咨询。方法:会谈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

2、提供其他方面的信息和指导意见: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主动与人交往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基本结束咨询。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

社,19xx年第1版.

[2]王登峰.临床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年9月第1版。.

[3]郭念峰主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

教程.民族出版社,20xx年版.

[4]谢里·科米尔,保拉·S·纽瑞尔斯著,张建新

等译.心理咨询师问诊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xx年版.

[5]RichardS.Sharf著,胡佩诚等译.心理治疗

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年版.

8.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自我评价

“现在感到不那么气愤和委屈了”“头脑清醒

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