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综述

数控机床

摘要: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中国正在支部成为世界加工工厂。我国从19xx年开始发展数控

技术,到现在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体系。

关键词: 数控机床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CNC machine tool

Abstract: shift of world manufacturing, branch of China become the world's factory. Starting

from 1958 in China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and now has established a system of a certain size.

Keyword: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CNC machine tool

一、前言

从 20 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 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 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 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进入 21 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 造装备发展的良机, 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 争的压力, 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 个关键。 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 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 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 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 并将其译码,从而使机床动作。过去的数控机床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多元转 换的一个过程,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是整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重 要体现。数控机床在现代工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与我们生活 的各个方面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未来数控机床将会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三、数控机床的历史

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诞生1948 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接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 叶片轮廓样板的加工设备。由于样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 般加工设备难以适应,于是提出计算机控制机床的设想。1949 年, 该公司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伺服机构研究室的协助下, 开始数控机床研究,并于 1952 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由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而成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即开始正式生产。

早期的发展历史 1965 年,出现了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控装置,不仅体积小,功率消耗少,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60 年代末,先后出现了由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直接数控系统(简称 DNC),又称群控系统;采用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 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了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1974 年,研制成功使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贮器的微

二、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的简称,是

型计算机数控装置(简称 MNC),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第五代与第三代相比, 数控装置的功能扩大了一倍, 而体积则缩小为原来的 1/20,价格降低了 3/4,可靠性也得到极大的提高。80 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本都依赖进口, 即使近几年有些国内制造商艰难地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但其产品的功能、性能的可靠性仍然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近几年国产数控机床制造商通过技术引进、海内外并购重组以及国外采购等获得了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能进行人机对话式自动编制程序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愈趋小型化,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的自 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控刀具破损和自动检测工件等功 能。

四、数控机床的现状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通过/ 六五0期间引进数控技术, / 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 科技攻关, 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 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 1998~ 2004 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13% 和3419% 。尽管如此, 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从2002 年开始, 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 2004 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9416 亿美元, 但进出口逆差严重, 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连年下降, 1999 年是3316% , 2003 年仅占2717%。1999 年机床进口额为8178 亿美元( 7624 台) , 2003 年达2711 亿美元( 23320 台) , 相当于同年国内数控机床产值的217 倍。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 70% 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 的功能部件均依赖进口。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系统生产应用推广不力及数控人才缺乏等[ 8~ 11] 。我们应看清形势, 充分认识国产数控机床的不足, 努力发展先进技术, 加大技术创新与培训服务力度, 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1)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是提高国产数控机床水平的关键国产数控机床缺乏核心技术, 从高性能数控系统到关键功能部件基

一些先进数控技术, 但缺乏对机床结构与精度、可靠性、人性化设计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 忽视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培育, 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性能和质量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同样难以得到大多数用户的认可。

( 2) 制造水平与管理手段依然落后一些国产数控机床制造商不够重视整体工艺与制造水平的提高, 加工手段基本以普通机床与低效刀具为主, 装配调试完全靠手工, 加工质量在生产进度的紧逼下不能得到稳定与提高。另外很多国产数控机床制造商的生产管理依然沿用原始的手工台账管理方式, 工艺水平和管理效率低下使得企业无法形成足够生产规模。如国外机床制造商能做到每周装调出产品, 而国内的生产周期过长且很难控制。因此我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应注意加强自身工艺技术改造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 3) 服务水平与能力欠缺也是影响国产数控机床占有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数控机床产业发展迅速, 一部分企业不顾长远利益, 对提高自身的综合服务水平不够重视, 甚至对服务缺乏真正的理解, 只注重推销而不注重售前与售后服务。有些企业派出的人员对生产的数控机床缺乏足够了解, 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好数控机床, 更不能指导用户使用好机床; 有的对先进高效刀具缺乏基本了解, 不能提供较好的工艺解决方案, 用户自然对制造商缺乏信心。制造商的服务应从研究用户的加工产品、工艺、生产类型、质量要求入手, 帮助用户进行设备选型, 推荐先进工艺与工辅具, 配备专业的培训人员和良好的培训环境, 帮助用户发挥机床的最大效益、加工出高质量的最终产品, 这样才能逐步得到用户的认同, 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

( 4) 加大数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形式来看需要三种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 第一种是熟悉数控机

床的操作及加工工艺、懂得简单的机床维护、能够进行手工或自动编程的车间技术操作人员; 第二种是熟悉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及数控系统软硬件知识的中级人才, 要掌握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知识, 能够熟练应用UG、PROPE 等CADPCAM软件, 同时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第三种是精通数控机床结构设计以及数控系统电气设计、能够进行数控机床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数控技术高级人才。我国应根据需要有目标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

五、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1.高速化 随着汽车、国防、航空、航天等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铝合金等新材料的应用,对数控机床加工的高速化要求越来越高。(1)主轴转速:机床采用电主轴(内装式主轴电机),主轴最高转速达 200000r/min;(2)进给率:在分辨率为 0.01μm 时,最大进给率达到 240m/min 且可获得复杂型面的精确加工;(3)运算速度: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为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度方 向发展提供了保障, 开发出 CPU 已发展到 32 位以及 64 位的数控系统, 频率提高到几百兆赫、上千兆赫。由于运算速度的极大提高,使得当分辨率为 0.1μm、0.01μm 时仍能获得高达 24~240m/min 的进给速 度;(4)换刀速度:目前国外先进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普遍已在1s 左右,高的已达 0.5s。德国 Chiron 公司将刀库设计成篮子样式,以主轴为轴心,刀具在圆周布置,其刀到刀的换刀时间仅 0.9s。

2.高精度化 数控机床精度的要求现在已经不局限于静态的几何精度,机床的运动精度、热变形以及对振动的监测和补偿越来越获得重视。(1)提高 CNC 系统控制精度:采用高速插补技术,以微小程序段实现连续进给,CNC 控制单位精细化,使并采用高分辨率位置检测装置,提高位置检测精度(日本已开发装有 106 脉冲/转的内藏位置检测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其位置检测精度可达到 0.01μm/脉冲),位置伺 服系统采用

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2)采用误

差补偿技术:采用反向间隙补偿、丝杆螺距误差补偿和刀具误差补偿等技术,对设备的热变形误差和空间误差进行综合补偿。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误差补偿技术的应用可将加工误差减少 60%~ 80%;(3)采用网格解码器检查和提高加工中心的运动轨迹精度,并通过仿真预测机床的加工精度,以保证机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使其性能长期稳定,能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完成多种加工任务,并保 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功能复合化 复合机床的含义是指在一台机床上实现或尽可能完成从毛坯至成 品的多种要素加工。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工艺复合型和工序复合型 两类。工艺复合型机床如镗铣钻复合——加工中心、车铣复合——车削中心、铣镗钻车复合——复合加工中心等;工序复合型机床如多面多轴联动加工的复合机床和双主轴车削中心等。采用复合机床进行加工,减少了工件装卸、更换和调整刀具的辅助时间以及中间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提高了零件加工精度,缩短了产品制造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制造商的市场反应能力,相对于传统的工序分散的生产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加工过程的复合化也导致了机床向模块化、多轴化发展。 德国 Index 公司最新推出的车削加工中心是模块化结构, 该加工中心能够完成车 削、铣削、钻削、滚齿、磨削、激光热处理等多种工序,可完成复杂零件的全部加工。随着现代机械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多轴联动数控机床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的欢迎。在2005 年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5)上,国内外制造商展 出了形式各异的多轴加工机床(包括双主轴、双刀架、9 轴控制等) 以及可实现 4~5 轴联动的五轴高速门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高速铣 削中心等。

4.控制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制造业生产柔性化、制造自动化的发展需求,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过程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监测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主轴和进给电机的功率、电流、

电压等信息,利用传统的或现代的算法进行识别,以辩识出刀具的受力、磨损、破损状态及机床加工的稳定性状态,并根据这些状态实时调整加工参数(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的 CNC 系统标 准 ISO14649

(STEP-NC) ,以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 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 从而实现整个制和加工指令,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以提高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并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加工参数的智能优化与选择:将工艺专家或技师的经验、零件 加工的一般与特殊规律,用现代智能方法,构造基于专家系统或基于模型的“加工参数的智能优化与选择器”,利用它获得优化的加工参数,从而达到提高编程效率和加工工艺水平、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的目的。 (3)智能故障自诊断与自修复技术:根据已有的故障信息,应用现 代智能方法实现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4)智能故障回放和故障仿真技术:能够完整记录系统的各种信息, 对数控机床发生的各种错误和事故进行回放和仿真,用以确定错误引 起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生产经验。(5)智能化交流伺服驱动装置:能自动识别负载,并自动调整参数的智能化伺服系统,包括智能主轴交流驱动装置和智能化进给伺服装置。这种驱动装置能自动识别电机及负载的转动惯量,并自动对控制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使驱动系统获得最佳运行。(6)智能4M 数控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检测一体化是实现快 速制造、快速检测和快速响应的有效途径,将测量(Measurement)、建模 (Modelling)加工 、 (Manufacturing) 机器操作、(Manipulator)四者(即 4M)融合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测量、建模、 加工、装夹、操作的一体化。

5.体系开放化(1)向未来技术开放:由于软硬件接口都遵循公认的标准协议,只需少量的重新设计和调整, 新一代的通用软硬件资源就可能被现有系 统所采纳、吸收和兼容,这就意味着系统的开发费用将大大降低而系 统性能与可靠性将不断改善并处于长生命周期; (2)向用户特殊要求开放:更新产品、扩充功能、提供硬软件产品 的各种组合以满足特殊应用要求;(3)数控标准的建立: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

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编程语言,既方便 用户使用,又降低了和操作效率直接有关的劳动消耗。

6.驱动并联化 并联运动机床克服了传统机床串联机构移动部件质量大、 系统刚度 低、刀具只能沿固定导轨进给、作业自由度偏低、设备加工灵活性和 机动性不够等固有缺陷,在机床主轴(一般为动平台)与机座(一般 为静平台)之间采用多杆并联联接机构驱动,通过控制杆系中杆的长 度使杆系支撑的平台获得相应自由度的运动, 可实现多坐标联动数控 加工、装配和测量多种功能,更能满足复杂特种零件的加工,具有现 代机器人的模块化程度高、重量轻和速度快等优点。 并联机床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 已成为当前机床技术的一个重 要研究方向,受到了国际机床行业的高度重视,被认为是“自发明数 控技术以来在机床行业中最有意义的进步”和“21 世纪新一代数控 加工设备”。

7.极端化(大型化和微型化) 国防、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能源等基础产业装备的大型化需要 大型且性能良好的数控机床的支撑。 而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微纳米技术 是 21 世纪的战略技术,需发展能适应微小型尺寸和微纳米加工精度 的新型制造工艺和装备,所以微型机床包括微切削加工(车、铣、磨) 机床、微电加工机床、微激光加工机床和微型压力机等的需求量正在 逐渐增大。

8.信息交互网络化 对于面临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使数控机床具有双向、高速的联网 通讯功能,以保证信息流在车间各个部门间畅通无阻是非常重要的。 既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又能实现数控机床的远程监视、控制、培 训、教学、管理,还可实现数控装备的数字化服务(数控机床故障的 远程诊断、维护等)。例如,日本 Mazak 公司推出新一代的加工中心 配备了一个称为信息塔(e-Tower)的外部设备,包括计算机、

手机、 机外和机内摄像头等,能够实现语音、图形、视像和文本的通信故障 报警显示、在线帮助排除故障等功能,是独立的、能化、开放化、并联驱动化、网络化、极端化、绿色化已成为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数控的发展他不自主管理的制造单 元。

9.新型功能部件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各方面的性能, 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新型功 能部件的应用成为必然。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功能部件包括: 高频电主轴:高频电主轴是高频电动机与主轴部件的集成,具有体积 小、转速高、可无级调速等一系列优点,在各种新型数控机床中已经 获得广泛的应用; 直线电动机: 近年来, 直线电动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虽然其价格高于传统的伺服系统, 但由于负载变化扰动、 热变形补偿、 隔磁和防护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机械传动结构得到简化,机床的动态 性能有了提高。如: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1FN1 系列三相交流永磁式同 步直线电动机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高速铣床、加工中心、磨床、并联机 床以及动态性能和运动精度要求高的机床等; 德国 EX-CELL-O 公司的 XHC 卧式加工中心三向驱动均采用两个直线电动机;电滚珠丝杆:电 滚珠丝杆是伺服电动机与滚珠丝杆的集成, 可以大大简化数控机床的 结构,具有传动环节少、结构紧凑等一系列优点。

六、总结

纵观数控机床的发展之路,数控机床的发展日新月异, 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

仅代表着整个制造业的发展,也代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而在产 品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还 是很大。 中国是数控产业 不能安于现状, 应抓住就会努力发展。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 是国家工业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快发展,力争早 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1.我国数控车床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师鸿飞; 邹翠波; 张彩虹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4-06-17 期刊

2. 我国数控车床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 丁雪生 机电产品市场 2007-02-01 期刊 3. 从专利角度看数控车床的发展趋势 吴凤和; 刘成勋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2-10-02

4. 数控车床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江崇民; 荀洪伟 机械工程师 2012-04-10 期刊 5.基于模糊理论的数控车床可靠性研究 吴丽 西安科技大学 2012-06-30 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