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技能》学习计划

《教师教学技能》学习计划

铜仁二中 周亚军

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综合业务水平,学习新理论新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得以正常教学,为国家培育新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在新年伊始之际,要有个好的计划才会有丰厚的收获。因此特拟定今年的继续学习计划如下,以此时刻提醒自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的精神,县教育局一系列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有关文件及学校具体的部署为指导。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习核心,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

二、 学习思路:

本年度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一德三新”,即师德培训、新理念培训、新课程培训、新技术培训,“一个核心”——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开展学习和工作。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和创造,要从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走出来,要主动的把自己教学经验与同事分享,合作探究,采取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多种方法教学和学习。充分利用好三个学习途径,即:学校培训体系、卫星电视、计算机互联网。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负载的丰富资源,实现自己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高效率学习,高质量学习,真正把继续教育变成自己的终身学习,为追求个人发展创造最大限度的资源条件。

三、学习形式:

⑴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⑵参加年级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

四、学习内容:

《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时期师德修养》、《新课程推

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五、个人达标计划: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2、积极地认真地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教研组组织的观摩示范课教学,认真学习同事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争取每学期听课节数达到13节以上。

3、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4、期末认真总结,认真体会。

5、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新教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合格教师;

六、学习重点

(一)转变两个观念

1、师德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树立“为群众服务,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的理念,重视家校关系,密切家长学生关系。

2、教育观

加强新理念的学习,让自己认识到“终身学习观”是教师自身的需要,是工作实践的需要,将先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变固步自封为改革创新,变教书为育人,实现教学相长。

(二)练好基本功

在学习和教学工作中努力打造自己,要练好“讲好一口普通话,写好一手字,用好一种信息技术。”的基本功。

 

第二篇: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学习计划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因此对课改而言,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课程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那么新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教学观呢?

一、新课程不需要教书匠——发展的教师教学观

教师的三种职业观

谋生观:(功利境界)这种观念下的教师“缺乏事业进取心及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懒于看书、工作得过且过,在工作实践中充满了不得不做的无奈”。

享受观:(非功利境界)这样的教师能从非功利的角度坚定地实践着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吃苦也是享受”是他的座右铭,艰苦的条件、微薄的薪水不会削减他的热情,他乐于在付出和给予中得到满足,其本色的、自然的、生动的教育行为对学生有一种生命的感染力。

发展观:(超功利境界)处于这种职业境界的教师认为,教师是一种发展学生、完善自我的职业,能以服务社会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从服务社会的高度赋予自己发展、完善的实践意义,明确自身发展与学生发展的互动关系,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发展自己中服务社会。他是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从专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他能够自觉地注重教育行为的科学和教育情感的理性,并不断地追求着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的更高效益。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教学观急需持有第三种境界的教师。但

我们不能否认,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追求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甚至还没有达到我们所说的第二种境界的标准,这样的教师所实践的教育其效益辐射力量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观念,其首要内涵就是教师的专业品德修养必须达到一定高度,五育德为先,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对做着关系国家百年大计事业的教师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

二、新课程不需要教师仅成为教材的执行者—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这和教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其对教师的相应要求有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而很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教师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作为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主体存在

也就是说,在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中教师必须把自己当成课程的一个必要要素,而且是课程的创造者,享有开发、填补、修改课程的权利、责任、义务,这个要求与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要求的一个明显不同,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个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提高课程与学生的适应度,也很难使《纲要》中提到的三级课程管理得以实现,而课改基本目标中提到的几个“改变”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改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要求是新的教学观与以往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观的本质区别。

下面就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开发的具体事项进行简单阐述:

1.教材内容的加工。包括: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进行钻研和

处理,使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起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总之要使教材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

2.教师还应该努力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并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对问题进行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

3.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死的,它只能通过学生的活动、通过学生的种种操作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设计使教材内容更加富有操作性,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增长能力。

4.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使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

5.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材的具体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教学内容精髓,建构必要的知识背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最少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6.教师还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需求在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一致的前提下、在科学的评估与论证下,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1.教学过程首先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而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层次上进行的交往,这种交往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话、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以教材内容为话题和谈资,共同生成和创造文本,构建知识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要有角色的转化——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2.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而要实现学习方式的本质性变化,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目前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无一不是要求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在这些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这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或与其他学习伙伴共同探究,教师的作用也非但没有被消除而是得以重建,同时他也要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承担起教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3.新课程强调对话。对话首先意味着介入、平等,同时作为一种认知方式体现了知识的生产性和创建性,是注重过程的一种表现,对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话也由于其具有开放性、随机性的特点,体现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平等、和谐,有助于学生民主意识、民主精神的培养。

三、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因此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一)为学生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

1.备基础

这个基础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方法与能力基础、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也包括教师相关方面的相对基础,前者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后者则强调教师要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方可做到师生双方在课堂上进行有效、高效的沟通。

2.备方法

这里所说的备方法备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广泛、通透的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彻底深刻的发掘,才能彻底明了这个内容到底在借助哪些知识载体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提高哪方面的认识、进行哪方面的熏陶,从而敲定本节内容的生长点,找到教法和学法的落脚点。在选择教法和学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把握这样几个关键词语:“方法”、“使用”、“效果”、“目的”。有些教师对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原则并不做深入探讨,平时教学中只注重快节奏,而到做公开课时便为了选择教法而选择教法,但由于对其应用和把握没有充分积累和深刻理解,结果往往是流于形式、简单堆砌。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自然难以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教学效果难如所愿,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的观念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所导致的肤浅。其二就是由于教师在选择教法上没把握好“方法”、“使用”、“效果”、“目的”几个词之间的关系。简言之,“效果”是近的,“目的”是远的,近的达不到远的就是空中楼阁;“方法”“使用”的好,自然“效果”就好,“效果”好“目的”就容易达到。

3.备设计

在透彻地分析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并做好相关方法的准备后,就要进行教学设计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把握好三点:

⑴ 不要一成不变的设计。

在过去的教学设计中,一些教师过多地关注自己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果怎样,却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暴露出来的学习方法、能力、品质、精神、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存在亟待发展、完善、提升的地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这些问题往往又只能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才能体现和被发掘出来,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不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有人说教学设计宜粗不宜细,因为有很多事情只有在课堂上才会凸显出来,再详细的准备也会有预料不到的事情;相反,也有人认为设计要尽可能的详尽,考虑周全才不至于到课堂上始料未及。事实上两种观点综合起来才是最佳方案。备课时,可以将教学设计的线条设计得粗一些,但对很多因人、因班而异的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却必须是备课时的重要一环,我们不排除无论怎样详尽都有准备不到的方面,所以对这些突发问题的处理就能恰当准确地反映出一名教师的教育机智(这是教师综合、灵活运用深化积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能力,也是教师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反映)。 ⑵ 把握好设计原则,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只有对新事物认知充分了,才会产生情感和兴趣,也就有可能通过意志来调控行为,使之不断进行下去,也就是常说的“知、情、意、行”。很多时候教师觉得尽力了,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我们在‘知’的环节做得不够,往往是在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到量的时候我们就把结果给出来了,量的积累不够自然难以发生质的飞跃,体验不够也就很难产生兴趣,这种积累和体验是做多少习题都难以填补的,这是我们在新理念下备课时最应该予以注意的地方。

⑶ 弄清楚“是什么” 和“ 为什么”的关系。

也就是必须明确此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旨在借助哪些内容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习惯、品质、精神等;在此前提下所进行的设计“是什么”,旨在通过一个恰当的

方式有效地达到前面所提到的目的;与此同时必须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设计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它能给学生带来哪些方面的体验和积累、提供哪些必要的信息和条件、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和提升等。

很多教师在设计时,总考虑“这个是不是别人用过了,那个是不是有新意?”事实上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他忽略了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为什么”原则,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只要能有效地回答“为什么”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无论形式是新的还是旧的,无论是做平常课还是公开课。

4.备反思

说起反思,人们很自然就会想起“教后记”,这似乎是上课之后的一个环节。其实不然,“反思性教学”告诉我们,反思包括实践前反思、实践中反思和实践后反思。教学设计之后就要进行反思,这是建立在已有教学反思的基础之上的,对设计进行质疑、批判、审视,以保证教学设计的实践价值;实践中反思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随机处理和调整;实践后反思是指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以后进行继承或避免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种反思事实上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备基础、备方法,相互之间密不可分,互为因果,目的一致。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反思性教学,提倡教师成为反思型实践者,这和操作性教学及经验型教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操作性教学是教师凭借已有的有限经验进行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其所对应的“经验型教师的教学和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然而良好的教学需要反思、理性和自觉”。“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节选自《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值,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察觉、调整并对未来的教学行动有所指导,反思便成为备课中的一个必须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反思习惯、较高的反思能力和反思策略也将是一名专业化教师的重要标志。

(二)在新课程实施的课堂中,教师还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有目的的“几重”,才能使新的教学观真正地得以实施

1.重结论更重过程

我们常讲“不好的老师奉送真理,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有时过程比结论更具有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欢乐,激发人们的认知动力,也能展现学习过程和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还能帮助我们构建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

2.重间接经验更重直接经验

事实上教学论中一直本着遵循“实践—认知—再实践”这个规律来指导教学,但是当人们穿梭在书本丛林中的时候往往就在这个问题上迷失了方向,因此新课改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等等正是从该角度出发,努力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所以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下工夫去研究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从而能借助于鲜活的生活案例,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巧妙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间接的书本经验,而且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所获取到的信息也更容易内化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也往往是最适合学生个体的。

3.重知识更重能力

传统教学常常将知识看成是最本位的,最重要的,事实上这种教育追求极大地抹杀了学生在学习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因此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思考研究机会,同时借助学习知识的过程,以知识为载体积累方法,发展能力,帮学生养成会学习、会总结、会创造、会实践的好习惯。

4.重智育更重德育

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千万不

要忘记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因为毕竟我们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回顾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是德育、智育两层皮,即便是很多教师在教案中书写了三维目标,但也仍然是说归说、做是做,因此我们想培养有责任感的未来社会公民,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以往的种种实践盲点,重智育但更重以智育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会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使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的是,在通透的解读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后,教师们树立了发展的教学观,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理性时时约束、要求着自己,不满足于成为一个简单的教材执行者,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地构建着一个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而复杂的是,大量的研究现象表明:课程改革在跨过各个层面以后,“理想课程”势必要和“实际课程”有一个落差,这个落差存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因为无论多么诱人和理想的课程实施方案最后都要落实到课程实施层面,才能实现其初衷,所以决定这些计划最终能否全面切实推行,教师教学观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更科学、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观的过程中,如何为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服务和培训是作为学校管理者—校长们的一个首要课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寻求这样一条为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高效服务的康庄大道而奋斗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