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德医风的问题与建议

当前医德医风的问题与建议

(2012)

“你们医生还有医德吗?”

“你们都是白衣魔鬼!”

“这么贵的药!你们的良心那里去了?!”

“为什么现在的医生素质这么低下?!”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医疗环境.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我们正面临深刻的社会转型,根植于人们健康利益,又受制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医德也受到冲击,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医院的服务理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医德失范、医德失调等不良现象,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制度本身就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我们要医改. 但是,我们的媒体有没有责任呢?其实很多医闹或者医疗纠纷都是媒体在肆意炒作,赚起眼球赢取利益.同时,中国人缺乏独

立思考能力,整天接受新闻联播的洗脑不会分辨事情的真实性,老是跟风瞎折腾. 在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医改,改来改去那么多年,到底那里出现问题了呢?

我们现在简单分析医风医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卫生事业面临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挑战.医务工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医德医风经受严峻的考验,出现了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收费不规范、不合理、不透明,巧立名目、分散项目、提高标准收费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医务公开、费用查询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运作;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收受回扣、开单提成,开大处方、滥检查、乱涨价、乱收费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增加了群众负担,败坏了医疗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已经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好,下面开始去分析当前主要医德医风问题根源与建议.

1. 卫生系统市场化(医院自负盈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由过去的福利事业转变为国家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院发展已由单纯靠国家投入转向依靠自身经营维持生存和发展。医院自负盈亏,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片面追求高额利润,凭借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和信息优势诱导患者接受超过其实际需求的检查项目、治疗项目和药品品种。将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强加在患者身上,助推了医疗费的不断攀升,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例如中国最昂贵的死亡,一位老人在哈尔滨某医院住院67天,住院费用139.7万元,平均每天2万多元。而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万元。这会使患者对医院和医生在医疗过程中特别是费用的可靠性和保证性产生疑问,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感增强,必然会增加医疗纠纷。

2. 缺乏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渐成熟,医疗服务单纯技术化,医务人员对患者却缺乏人文关怀.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配套设施大量增加,各种辅助检查手段日趋先进,借助于第三媒介来诊断治疗疾病已越来越多地

被医生采用。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医生注重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检测手段和方法获取资料,并以此作为诊断依据,提出治疗措施,滋生了医学技术主义趋向,使医务人员过分依赖先进医疗仪器,忽略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熟练和提高,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医生和患者面对面交流明显减少,导致医患感情日渐淡漠,产生了高科技离病人越来越近、医务人员在感情上离病人越来越远的现象。医生的诊疗服务越来越变成单纯的技术行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人患的病而不是患病的人”。这种职业冷漠,使患者和家属无法感受到医务人员的温暖和爱心,觉得医生缺少热情和同情心,自己没有被尊蘑,在一定程度导致了医患关系紧张。

3. 个别医务人员价值取向偏差 现在的社会是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出现了拜金主义,有钱就有一切的歪曲的价值观.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个别的医务人员.个别医务人员追求个体价值和经济价值迅速上升,部分医务人员出现服务意识的淡化和对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追求,把治病救人作为谋利的手段。在法律制度不健全和政府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过分看重经济回报,向病人收受、索要“红包”等,

影响了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加剧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对立情绪,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和谐。

4.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制度和法规不健全,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对一些违规医疗行为仅采取道德和行政方面的处理。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补偿机制不完善,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强大的经济压力,迫使医院走向自我经营和发展的道路,成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追求营利的商业机构,以过度配置高新仪器来增加竞争优势;医学具有高风险性,而医生的收入与其所面临的风险不成正比。医院和医务人员只有通过扩大用药范围、提高用药档次、增加检查项目来填补不足。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管理上只考虑经济导向、强调经济效益,但忽略了伦理导向,伦理理念及其机制在医院管理中不到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对经济指标有明确规定,对医德医风要求不具体、模糊不清,缺乏有效的医德医风监控体系,无法对医德规范的落实情况及医疗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调控;一些医院以经济利益作为道德评价标准、忽视卫生服务事业的社会效益、忽视道德教育和医院道德文化建设,忽视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和责

任意识的培养,于制度的健全和伦理环境的塑造。制度伦理不但要求制度的合道德性,用道德来规范引导和制约制度建设,而且要求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建立起支持和保障道德规范得到真正落实的制度伦理环境。

5. 媒体的推波助澜

其实很多医闹或者医疗纠纷都是媒体在肆意炒作,赚起眼球赢取利益. 一些人利用人们对看病难、医疗事故的憎恶,恰倒好处的把问题归咎为医疗市场化和医德。因为市场经济里的人总是惟利是图的,这与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是格格不入的。一有医疗纠纷,各路媒体几乎一边倒的迅速跟进,为之摇旗呐喊。人们一下子就把矛头直指市场化和医德,叫杀声,呐喊声铺天盖地,排山倒海。

面对如此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改正呢?这么多年来,我个人觉得我们的医改是失败的.当然,有它成功的部分,比如养活了一大堆的政府官员和药商.但是,我们是否就对它失去了信心呢?只要政府有作为我们还是有机会把医改搞好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如有雷同,

不胜荣幸.

1.制度比人更可靠

健全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能,规章制度是保证。必须针对客观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制度,人还是会有犯错的 。如针对药品流通中的不正之风,实行招标采购制度。通过竞价投标,以保证药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最低,从而抑制供应商给医生回扣。再比如,针对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建立一套规范的德、能、勤、绩考核制度,让患者打分,对那些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通过末位淘汰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取消奖金、降级、停职,直至辞退的处分。通过提高管理效能,促使大家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热情对待患者,精心搞好医疗护理工作。建立监督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要深入调查研究,设立院内、院外监督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听取意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建立接待日制度,把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进行疏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对违纪的人和事,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理。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

2.提高医疗行为透明度

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医疗行为透明度。行风建设不仅要靠自觉,靠制度约束,还要靠监督。不仅要在医院内部建立监督体系,监督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要面向社会,接受监督。一是开展问卷调查。医院主管部门可定期在患者和社会成员中开展问卷调查,征求大家对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问卷调查与院内考核相结合,作为评奖和晋级的条件。二是接受投诉。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院或医务工作者有意见,可以到指定的机构进行投诉,由专门的仲裁组织对投诉问题进行仲裁,属于医疗机构个人的问题进入档案,同样与奖励、晋级挂钩。三是聘请行风监督员,通过走访病员、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医德医风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督查其整改结果。

3.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福利地位

目前,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恶劣,社会地位低下。有的人对医务人员持敌视心态,动辄殴打谩骂,甚至动刀杀人,恶性事件屡屡发生。面对如此恶劣的执业环境,很多医务人员精神高度压抑,谈不上积极性的发挥。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政府投入不足,患者支付比例过高、负担过重。要想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必须要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必须保证医疗人员的合理待遇。在世界各国,医生都是处于中上等收入,总体来说,我国的医务人员收入是比较低的,特别是年轻的医生,他的收入难以支付住房和生活费。我们培养多年的博士、硕士,他们改行了了,医务人员的子女愿意从医的不多。医疗队伍的稳定存在着问题。医生不仅培养周期长、成本高,而且从事的是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他们的经济收入,他们的福利待遇必须体现他们应有的价值,和他们承担的责任风险相匹配。医改要和医务人员的待遇挂钩,要落实好医药分开后对医务人员的补偿机制,适当调整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保证医院的正常进行,保证医务人员应有的收入,能够使医务人员有尊严的生活。

4.医药分家

加拿大在“医药分家”中做得比较好的,他们的诊所不卖药,患者必须拿着医生处方,自己去药店买。药店和医生完全是两套管理体系,医生有权开药但无权卖药,更无权指定患者在哪个药房抓药。药剂师有权配药,但无权擅自做主改变处方。药厂只能把药卖给

药房,无权直接卖给患者。因此,如果要做手脚,就需要买通所有药房、药剂师,这自然没什么可能。事实上,由于加拿大药费分为“药价”和“服务费”两部分,前者基本固定而后者差异极大,患者除非急症,多半会货比三家,找服务费最低的药房买药,这也让“吃药价”变得几无可能。还有“官药”是根据政府采购合同统一采购,政府采购合同都需经省议会审批,医院院方无权过问。在加拿大杜绝药品回扣的方法:医药分家,这一招辅以严格的审计、监督、问责机制,便基本上堵死了几乎所有的“吃药价”漏洞。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再出现550万天价医药费的悲剧了.

6. 抓好医学院德育教育工作

用正确的理论引导医学生,问渠哪是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医学院担负着培养医务人员的重任,其德育素质好坏直接影响未来医务人员队伍的素质.一旦这个源头坏了,便谈不上有活水了.所以,对医学生进行超前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丰富,开发同学临床的人文关怀.同时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技能教育,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强广大医务工作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荣

誉感,提高职业技能。立足卫生行业实际,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

7. 严格规范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

师的诊疗行

严格执行临床技术、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促使医务人员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防止滥检查、大处方。

8.加强对医务人员恶意攻击的人处罚 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在媒体的肆意渲染下,不明事理的就对一些医务人员进行攻击,对他们的生活工作精神都造成严重伤害.为此,我们的法律必须对恶意攻击者进行严厉处罚,保证医务人员的声誉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金字塔的基座,90%的三甲以下基层医院却要面临青黄不接、人才凋零、人员紧张的现状,越向下越为明显。在农村一级的乡镇卫生院里,一个医生往往要兼任多种身份:护士、搬运工、护工、清洁工、技师??而且没有休息日、没有退休金。我们作为高校扩招后

的医科大学,应该去的就是那些最急需人的地方,那些基层的地方。但是??没有人愿意去,报酬问题、环境问题、待遇问题、住房问题??菲薄的工资只够吃饭,连房都供不起,如今没有婚房,谁愿意和你谈恋爱?同时他们上班挣取的工资大多用来偿还上学时欠的债。如今什么都在涨,培养一个医学生的代价也是越来越大,直令农民家庭不堪重负,欠下沉重的债务,沦为银行奴。这已经是普遍现象,我们这一批医学生,都是各个医科大的普通医学生。我们这一代,原本应该作为今后中国医学界的希望、未来的。

可是如今我们看不到希望,未来是一片漆黑。 不过,我们还是有一点点希望,但是,不多??.

小罗和他的朋友们

罗嘉宾,龙施羽,赖焕阳,蔡国良,古清洪, 谭炫基,杨权荣,汤俊君,叶创建,孙祝安,陈华达.

 

第二篇: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启文

(内蒙古赤峰市农业信息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技术也正在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着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并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农业全球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业和农民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压力,信息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本要素。然而,信息化在农村没有普及,通过信息化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类问题还没有被提上一些地区政府的议事日程,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1、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已有41.6%的家庭农场、46.8%的奶牛场和52%的年轻农场主装备了电子计算机,能够随时进入各种农业网络。而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还很低,尤其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个别地区甚至处于萌芽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

尽管多数地方领导已具备了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概念,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不够了解。有的地市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所谓信息化不外乎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几个网页等水平上;还有的地市领导认为,虽然互联网、信息化很重要,但现在实施还太

早,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从而造成本地与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投入方面,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还存在政策、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

1.2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比较落后

目前,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还不够科学,采集点不足,覆盖面不够,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此外还有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采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1.3信息发布、传输滞后

一是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由于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的乡镇、村、涉农中小企业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梗阻”现象。二是在信息发布和传输方面缺乏网络、广播、电视、电话信息台、简报、报刊、集市、会议、讲座等各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和搭配,因而无法解决“梗阻”现象。三是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与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涉农机构、兄弟地市、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

1.4农民素质、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就我国发达地区广东省来说,在19xx年,广东农村劳动力中,不超过初中文化水平的占87.91%,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分别占10.07%和1.63%,而大专或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39%,这充分表明农民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

另方面,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

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而由于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差,较为专业的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速度缓慢。

1.5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器,能对产业化进行提升。但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农业的产业化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必然产生对信息的大量需求及提高效率的强烈愿望,在规模小时,以满足自己需要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因为采用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获取信息费用,这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权衡之下,显然不可能在信息方面有大的投入。例如:赤峰市经济较发达的元宝山区的丰水沟镇、古山镇,由于农业生产对市场依赖程度的增加,在20xx年和20xx年即分别自行成立了镇农业信息中心,但信息处理能力仍难以适应形势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应用例子。

2、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把农业信息工作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来抓。要统筹规划、加强领导、增加投入。目前,农业信息中心及所维护的网站,是一种公益性事业,不具备企业化经营的能力,没有政府的资金扶持,是难以维持的。因此政府应重点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业信息化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2.2加大对农业信息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强农业信息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真正解决好认识问题。一要加快提高服务对象农民对计算机网络这一最具潜力的信息传播载体的认知程度。现阶段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涉农管理部门、经纪人、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介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层。二要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农业信息化宣传,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市农业、农村、农民,特别是各级农口农口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加大传播农业信息化思想和普及农业信息化知识力度。把我市农业信息化构筑在广大农民群众普遍认同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

2.3加快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是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体系,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的前提。在建设市级农业信息平台的同时,要注重县乡两级网络体系建设,在现有条件下应建立县、乡联网信息示范点,用示范点获益的榜样力量扩大推广面,最终形成完善的市县乡三级网络体系。同时要做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要求各地政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2.4加强各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规范农业信息的报送与发布制度,对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有序管理、开发与应用,提高农业信息的实用性,降低信息的应用成本。要进一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各旗县区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各类网站特别是本地农业信息网站发布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类信息;办好农业信息刊物、集镇信息板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农技推广等服务体系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探索利用手机、寻呼、上网电话等现代化通讯手段进行信息发布的方式。

2.5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要实现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因素,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培训是当务之急,具体可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

2.6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信息化产生的背景要求在农业发展市场化的程度比较高时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摆脱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产业化的情况下,才会形成对信息的强烈需求。

2.7搞好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网络体系与传统信息体系的结合

根据有关专家的论证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的考虑,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网络体系与传统信息体系的结合,是解决“最后一公里”最有效的办法,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就是从乡级到农民的信息传递问题。首先在乡级成立信息中心或信息站,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然后以诸如《信息快报》的形式编辑、整理好信息,通过村里的专兼职信息员,将信息传递到村,定期或不定期由信息员把收到的信息张贴在村里建立的信息发布栏,农民可随时查阅,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总之来说,农业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扩大交流的需要,是信息技术和硬件环境进步的必然,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农村人口具有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国农业信息科技成果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虽然我们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尚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提高,但只要我们在关键环节上敢于投入,在网络体系建设上下大力气,统筹规划好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农业信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农业信息化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