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庄子的无为

浅谈庄子的“无为思想”

摘要:庄子在大自然中得到“无为”的启示,形成了其特有的思想体系,并且运用到政治之道、个人修身和对社会的热切关注之中。一直以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对今天的日常生活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庄子,无为,《庖丁解牛》

庄子的“无为”思想在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深刻阐发了人类和社会发展与大自然呼应统一的规律性。尤其借以批判统治阶级的昏庸无道和揭露社会混乱的根源,同时 “无为”思想对个人修身和现代生活的意义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⒈根于现实、自然的“无为”

庄子的“无为”思想历来有两种解释:第一,“毫无作为”;第二,“不恣意妄为”。主张第一种说法的如康有为,他说:“庄子极智,心热极,特不欲办事”。①而主张第二种说法的大有人在,可以说是对庄子“无为”思想解释的主流,其代表如徐复观先生,他说:“‘无为’也是一个共同命题:但儒家的内容是‘恭己正南面’,‘笃恭而天下平’;道家的

②内容是虚静;法家的内容是法与术吟。”

在读《庄子》的过程中带着好奇和疑问,同时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意识,那就是把庄子的“无为”思想回归社会历史现实,在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来看待庄子的“无为”,这也是尊重庄子本人。

1.1“无为”思想产生的背景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生活于战国中期。③这是一个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转型期。从今天的社会角度看,这是历史的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统一都必须要经历的混乱时期。

这种社会形势深刻变化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条件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社会分工等。物质条件又为政治的深刻变革打下基础,贵族势力强大,诸侯放肆,弑君窃国,称雄争霸,战争不断,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物质条件和政治上的发展又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所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而庄子,他没有孔子周游列国,制作礼乐的壮举;也没有孟子游说诸侯,雄辩滔滔的辉煌;更不像墨子那样摩顶放踵,为万民之利而疾呼的呐喊。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庄子或西边垂钓,或泽畔行吟,或流连于山中,或放荡于狂野。在这社会矛盾无比尖锐,政治阶级昏庸无道,人欲横流的世间,庄子像一位事不关己的局外人,平平淡淡地存在着,无拘无束地生活着。然而,庄子正是用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阐述自己的生活观,哲学观,世界观。

1.2 “无为”之道

1.2.1“无为”基于道法自然

庄子认为,对于天地万物而言,自然之道体现为在对自然界天人合一的感悟中,体验到天地万物在其本性上都是“无为”的。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至乐篇》)庄子通过对宇宙天地,自然世界的观察,悟到自然界的运行和相互作用,都是自然而然,和谐有序的,这种和谐有序的自然运动,也就是目的的实现。山高水深,四时运行,春去秋来,万物生长,也都是自然而然的,和谐有序的。宇宙

天地并没有苦心劳力,却生长化育着自然万物。庄子从中悟出,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才能和谐发展;顺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才能达到目的;人类社会也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实行自然无为之道。

这里“无为”之道的基本涵义是,社会、人生的存在发展,都应该适应、遵循自然之道。所谓“自然之道”乃是合乎自然、社会以及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本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庄子连用“大美不言”、“明法不议”、“成理不说”来彰显自然无为的最高境界。宇宙天地,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根本,并且自然万物各有其性,自然地存在和发展着,因此不要人为地索取和雕琢,要循天之道,顺物之性。庄子欣赏这种自然的生命状态,反对人为的扭曲。是故“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是故“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1.2.2 “无为而治”的政治之道

庄子借肩吴言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逍遥游》)庄子借这个故事告诉统治者“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不吃五谷,吸风饮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她精神宁静,是万物繁茂,五谷丰登。这其实是暗示统治者不应该蚕食百姓的劳动成果,应该顺应万民,心胸开阔,精神高尚。而不是以“物以事”、“弊弊焉以为天下事”,(《逍遥游》)执着于“有为”的现实功利;也不是打着“有为”治天下的口号在“有为”之中为自己谋私,在“治”当中争权夺利。统治者规定的许多政策措施,其实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权力的膨胀。这些“有为”实际上是扰民,害民,所谓的“有为”已经异化。

庄子对统治者的“有为”异化有许多深刻揭露和无情的批判。例如《徐无鬼》“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目鼻口”;在《则阳》中,“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尔罚不胜,远其涂而诛不至”,最后导致“民智力竭,则以伪续之”。这些都无情地讽刺统治者为满足自己的私利,滥用权力;而天下饥乱,人们作伪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因此,庄子对在政治上“有为”的鲁侯描述了心中的理想国:“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报”。(《山木》)庄子这是对老子心中的理想国的推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

从表面上看,庄子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退化,无所作为的乌托邦理想。但是从庄子所处时代背景看,这是庄子通过对历史以及现实的复杂和混乱进行深刻的反省之后,对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刻骨铭心的痛楚之后对人类之初原始人性的质朴和善良回归的一种呼唤,对原始生活的和平的向往与回归。如果庄子没有对人生,对社会的热爱,又怎么会如此深刻地去反思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去描述理想中的“至德之治”和“至德之国”;一再强调“天人合一”,遵循自然,顺应民心,民性不以私欲而任意妄为的统治方式。这实在不是庄子的所谓无为的冷漠,而是对人生、社会积极热切的关注和以独特方式发出的呼吁。

1.2.3个人的“无为治身”和温暖情愫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述的庄子生平实际上只有三件事:著述十余万言,曾为漆园吏,不愿就聘楚相。⑤庄子曾为漆园吏,俸禄微薄,而且干的时间并不长。庄子辞官后居住在偏僻狭窄的陋巷,生活十分贫穷,家中有时甚至连柴米油盐都难以为继。庄子虽然如此贫穷,却依然保持严肃、清高、冷峻并拒绝与社会同流合污的傲慢态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庄子钓于濮水。庄子运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拒绝就聘楚相,“宁生而曳尾于涂中”。从庄子不愿就聘楚相一事看,庄子并非志大才疏之人,而是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

首先,庄子对社会环境的清醒认识。例如《山木》中,庄子以平时独霸一方,从不惧怕羿和逢蒙,跃腾的猿猴为例表明自己:不管猿猴多有本事,一旦掉到荆棘之中,身处困境,也无法逞能。就好像他自己处在昏君奸臣当道的黑暗社会之中一样,即使

再有才有德、有宏大的抱负,也不能够施展自如。同时运用比干被挖心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一片赤诚,只是生不逢时。

其次,庄子对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当时各诸侯国间各自为政,为强大自己的诸侯国势力,广纳贤才,能者用之。因此各家之间的争斗不仅仅表现在政权内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也表现在各诸侯国之间人才的争斗。例如,庄子的好友,名家的代表人物,魏国的宰相——惠施,也不免有“被张仪计逐于魏”的下场,这正如庄子著名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再次,庄子对名利欲望的淡泊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在庄子的《德充符》中记载着一些形态与常人不同的人,他们或残疾,或受过刑罚,如: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并且动辄殃及无辜,可见庄子非常关注下层百姓的生活。庄子用反面的方法对当时推行残酷和不平等刑罚的统治阶级的严厉控诉。这是庄子采用看似消极无为的“明哲保身”来表达对天下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关怀。

这正如庄子所描写“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相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这种心情是多么复杂无奈:若是江湖可以优哉游哉,鱼儿又怎么愿意相呴相濡呢?人世间若是平静安详,又怎么需要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呢?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又何况是区区的刑罚呢?百姓唯能藏起恐慌,隐起哀伤,,提高自己的警惕,保全自己的性命,苟活在这个人世间。庄子在残酷冷峻的环境中所表达的最无奈、矛盾、复杂的心情,更是透露出庄子对人世间的热切关注,以无所为的视角和态度表达内心炽烈磅礴的对百姓的同情和关爱。这种深沉与定力实在是令人敬佩!

⒉自然无为与生命的意义

庄子的《养生主》讲了一个非常熟悉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庖丁为文慧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艺令人感到非常感动和震撼:那是从内心发出的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已经忘了庖丁是个宰牛的厨师,而庖丁本人似乎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超过了解牛的技术层次,上升到艺术的范畴。庖丁在自己忘情的表演之中,不只是在做只为解决温饱问题的技术活,而是在自己的领域享受美好的逍遥过程,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

这样精湛的技术是怎样做到的呢?庖丁解释说,始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嘗,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从这个故事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庖丁。庖丁从择业到他到达游刃有余的境界,都是我们人生中从开始就业所要面临的阶段。⑥

庖丁的择业和执着的追求。面对择业,我们都会考虑职业的性质,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庖丁给了我们最佳答案。庖丁其实就是个屠夫,在读书求取功名的年代,宰牛是个极其卑微的职业。但在庄子的笔下,庖丁善于衡量自己的位置,并不因为职业的卑微而看不起自己,而是安于自己的工作,保持平常的心态。同时,庖丁努力拼搏,勇于克服困难,扫除障碍,找到做事的规律,提高做事的效率,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

无为的探索,生命的坚持。从故事中所知,庖丁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且坚持着这份热爱,用生命的热情去浇灌这份事业,进行无为的探索,达到心领神会,游刃有余的境地,在自己的领域中享受自己生命逍遥的快乐。如果做事时心无旁骛的程度达到形如槁木,

心如死灰,呆若木鸡的境界,那么我们做什么事情会不会成功,又怎么会感到生命的茫然和寂寞呢?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人间世》)庄子所说的“无用”,不过是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有它的自然生长特点,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规律,只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像庖丁用了整整十九年,越用越新,越用越锋利的牛刀一样。这样看似“无为”的人生实际上是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在平凡中享受生命的快乐和逍遥,在平凡中体悟生命的意义!

注释:

①姜义华/吴根梁编校.康有为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xx年版:366。

②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xx年版:384。

③司马迁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555。

④刘庆华/陈方释注.老子·庄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xx年第一版: 68。

⑤司马迁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555。

⑥于丹著.庄子心得.[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xx年第一版:38。

参考文献:

[1]刘庆华/陈方释注.老子·庄子[M] .广州出版社.2001。

[2]傅佩荣著.庄子心得[M].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3]于丹著.庄子心得[M].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7。

[4]姜义华/吴根梁编校.康有为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司马迁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第二篇:浅谈庄子

浅谈庄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跟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所教导于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出世,而是要真实地活着,活得像个真正的人。为此,必须摆脱那些虚假的东西,不把虚假的东西信以为真,不把那些对人有害的东西当作是有益的。庄子所呼唤的是人之野性,亦即人的本真之性。只有抛弃那些功利的目的和行为,人才能够摆脱各种人为枷锁的束缚,人的本真之性才能够得以恢复,人才能够进入自由的境界。这或许也是庄子为什么如此激烈地反对孔子的原因。庄子看到了仁义礼智之类所潜在着的危险,这些东西一旦成为一种制度,成为社会规范的标准,就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成为一种外在化、形式化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成为虚伪的东西,这时人的真性就隐没了。同时,它也隐藏着为人利用的危险,谁能够说仁义道德不是变形了的权力呢?人的本真之性是不能用任何规范去束缚的,即使这个规范是高尚、善良的,因为人的本性超出了任何规范之外,任何概念、认识都不能加以概括,若要用人为的道德和制度去规范它,那就如同被驯服的马一样,人就只能生活于畸形的、丧失了天然本性的生活之中。而天然的本性也就是任性而为,无所刻意,渴则饮,饥则食,如此而已。与在各种规范中形成的人性相比,这种本真之性就是野性,亦即自由之性。一匹丧失了野性的马那还是马吗?那只能是为人驱使的奴隶! 这禁不得使我们发生这样的疑问:究竟是一个规范少的社会更文明,还是一个规范多的社会更文明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个社会只有很少的规范或者几乎没有规范,那就说明这个社会的人心还是比较纯白的,人们的行为多出自天性,所以无须多少约束;而如果一个社会需要无数的规范去约束,那就表明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从根子(即人心)上变坏了,只有强暴的约束才能够使之合乎“道德”。这两种社会中的人们,谁更自由,谁更纯真,是明摆着的。

庄子所一再描述的至德之世和真人,所表明的就是人的本真之性。那些真人并不是后来有些人所理解的“神仙”(无论是神仙家们还是批判者们所谓的“神仙”),而是隐喻着人的本真之性。“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何谓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逍遥游》)这里所描述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所寓意的是超出了一切日常规范束缚的人的本真状态,是不能用日常的思维去看待的,就是说,不能把这些描述当作一种事实来理解。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人们日常所用的那些价值判断也就失去了作用,因为这种境界远远地超出了日常的视野。

庄子常常用“浑沌”来描述这种境界。从根本上说,人的本真之性也就是人尚未分化的无

知状态,或婴儿状态,而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则是人类的初始状态,即庄子常说的“至德之世”。处于这种浑沌状态中的人们是无我的,因而没有纷争,也不知道纷争。他们的心灵纯白无物,只凭着天性任性而为。一个自觉的人应该追求这样一种状如婴儿的境界,一个这样的人能够“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大宗师》)他就像醉酒者一样无所畏惧:“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达生》)。一个忘我的人才能够得到一个全我。

为什么要复归于婴儿?为什么要保持浑沌状态?在于这种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只有不确定性才具有强大的魅力。其魅力在于尚具有可变性、未知性,因而具有神秘性、冒险性。越是初始的状态就越具有可变性,具有着更多的可能性;而越是成熟的状态其可能性就越少,就越来越不具有可变性了。当人处于一种确定性中的时候,则现在就可以看到遥远的未来,那就没有意思了,这实际上等于没有未来。而当事物处于确定性的状态时,便只有死亡一条路了。这就是庄子所说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齐物论》)事物的分化意味着它的成熟,而其成熟也就意味着它的死亡即将到来。随着事物的分化和成熟,其可能性就日益减少,越来越没有别的可能性了,最后只有死亡这一种确定性。父母都渴望着自己的幼儿尽快长大成人,可是,这成长的过程同时不也是一个死亡的过程吗?他成长了多少,也就死亡了多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得即是失,当我们得到了全部的人生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全部的人生。

这种不确定性的魅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实在具有着深长的意味。当事情处于原始的、尚未分化状态的时候是其最自然、最真实、最富于生命力的状态,当它走出这一状态的时候,也即当它走向成熟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死亡。

儿童尚处于“浑沌”之中,其心灵还处于模糊、朦胧状态,“我”还没有明确产生,与世界、与他人几乎是融为一体的。他天真而淳朴,具有最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智慧的发展和生理上的成熟,他越来越聪明,心灵变得越来越清楚,他与世界、与他人的距离和冲突也就随之发生了;他的生命力也随之越来越弱。当他对人生的事情都已明了,他的人生智慧已经成熟的时候,生命的意义就已经丧失了,人生的种种美好也没有了,除了等待死神来收获它的果实,便无事可做了。浑沌的状态也可以说是“无”的状态,即具有不确定性,浑沌没有面目等器官,所以尽管他存在着,但却没有具体的形状,似乎又是没有存在。事物初期的存在状态也是这样,是个“无”。比如植物的种子就是“浑沌”,它似有似无,说它是“无”,但它却存在着;说它是有,但还没有展现出具体的细节。儿童也处于这样的状态,他虽然已经存在了,但是他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是不确定的。

事情的这种似有似无的状态是最有魅力的。人们之间的爱情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震撼力,就是由于它处于这种浑沌状态之中,而人们对家庭的失望则是由于这种状态的丧失。“浑沌”状态的魅力来自于它的不确定性,由于一切都还是没有眉目的,都处于朦朦胧胧之中,所以在人们心中尚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产生诗意的憧憬;而且这种不确定性使人对未来有一种神秘感,当人们在这种处境中的时候,还会体会到一种冒险的快乐。爱情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由于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因此人们就努力想去抓住它,使它成为确定的东西。家庭就是这种努力的产物。然而,当人们进入具有确定性的境域时,便发现确定性是没有吸引力的,它是机械的、整齐划一的、沉闷的,因而是缺少生机的,因为它失去了不确定性或可能性。在这种状态中,一切都展露无遗,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按部就班,一开始就知道结果,从现在就可以看到未来。

人们的创业过程也是这样,最初处于浑沌状态,所以这个时候是最有魅力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听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最喜欢谈论的不是他们现在的富有和权势,而是他们创业时期的经历和故事,是他们所经历过的苦难和冒险的经历,其原因就在这里。在这种初始

的状态中,他们憧憬着未来,描画着美好的蓝图,充满了勃勃生机。从事经济活动的设想着有了钱以后怎么办,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则设想着夺取了天下以后去建设怎样一个社会。但当理想真地实现了的时候,理想就破灭了,因为理想化为现实的时候常常意味着灾难,即使没有灾难,也远没有原来想象的美好,原因就在于它成为了现实,成为了既定的东西,没有想象的余地了。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那些打天下的时候齐心协力的英雄们,曾经是生死与共的朋友,但在取得天下以后往往会成为敌人,他们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最后却死在了自己弟兄的手中,没有死在夺取天下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所夺取的天下里。那些曾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人们,常在事业蒸蒸日上、日进斗金的时候分崩离析,成为仇敌。有的夫妻,在贫穷的时候曾经恩恩爱爱,发了财以后则反目成仇。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创业的初期没有什么可分的利益,而事业成功之后就产生了利益的分配问题,公平与否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人们之间的争斗也就不可避免了。有了“分”,就有了彼此,有了彼此,人们之间的疏远就会产生,而过去的那种真诚的友谊、无私的合作、相互的信任,也必定会像浑沌一样死去。孔子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真切地表明了这个道理,人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没有什么可分的东西,当然也就不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而当有了可供分配的东西的时候,均与不均的问题就出现了,而且永远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认为分配公正的情况,总会有人认为分配不均,争斗则必然要产生。“浑沌”之所以美好,在于它提供了想象的余地,处于浑沌时期的人们能够纯白无私地团结一致,就是由于这种未来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理想性的东西的存在,一旦这种东西不存在了,浑沌中的美好也就随之消失。

凡此种种似乎都说明,使人发生争斗的不是无,而是有,不是贫穷,而是财富。在这方面,庄子的“消极”思维方式或许可以提供有益的思路,即不是像通常所做的那样只去积极地考虑问题,而是从消极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结果可能会更积极。积极的思路是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们提供更多其所需要的东西,以此来解决人们之间的冲突。这种解决方案的逻辑是,当财富达到极大丰富的时候,人们的各种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冲突也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然而,问题在于:物质财富不可能达到极大丰富(更不用说到底“极大”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丰富”),财富总是有限的,要达到满足一切人的一切需求是不可能的。其次,最根本的在于人的欲望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物质财富的增长,这就是说,物质财富的增长速度永远追不上欲望增长的脚步。在一百年前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就已经超过了人类此前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从那时以来又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恐怕已经超过了过去物质财富总和的数倍,可是,人们还是没有满足,世界上仍然有数量可观的人们生活于贫穷之中,甚至还有许多人因饥饿而死。这说明,仅靠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解决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还必须限制人的欲望,尽管我们难以做到像庄子主张的那样,抛弃世俗的欲望,但确有必要限制自己的欲望。欲望少了,财富当然就显得多,冲突自然就会减少。当人类学会限制自己欲望的时候,人类才能够真正变得文明起来,否则就仍然与弱肉强食的动物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附带的措施,比如减少人口,人口少了,财富就显得多,人们之间的生存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了。据说,日本有科学家在研究如何从粪便中提取食物,以便开辟新的食物来源。这不禁令人生疑:难道我们生育了后代是要他们来吃粪便的吗?为什么不少生一些人,让他们过着更优雅的生活呢?如果人类还不会限制自己,那么就很难说他是有希望的。这两条简单的措施要做到虽然很难,但却有可能是人类的最终出路之所在。

庄子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没有终点、没有中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处于变化无定的过程之中,一切都在过渡,一切都在成为“他者”。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面前,人类的认识显得无能为力,人类的价值观念显得虚妄荒谬,人自以为是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主人,实际上却

生活于漂浮不定的状态,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给人类的主人意识以重击,对于今天的人类依然具有效力,因为过于“现代的”人类不仅没有摆脱主人意识,这种意识反而比古代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种主人意识对于人类是危险的,因为人类根本不是世界的主人,他不可能控制这个世界。原因在于,正如庄子所反复揭示的,世界不可能是我们的对象,因为我们就在世界之中,是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既然如此,就不能脱离这个世界的规定,而只有脱离这个世界、站到这个世界的对面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我们的对象,但我们无法站到世界的对面。庄子一再强调忘我,其实质是说世界、存在和自我都不可能成为我们的对象,因而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我们把它们当作对象来控制,反而不仅不能控制它们,而是被它们所伤害。只有忘掉所要控制的对象,才能够融入“对象”之中,当人不把自己当作是控制对象的主体的时候,他才能够获得自由,因为这时他成为了存在的一部分,或者说他就是存在本身。“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达生》)只有忘水、忘我,才能够顺其自然,才能够融入水流本身。如果执意要控制自我,则自我就与水流分离,就不可能融入水的境域,则水流和自我就对象化了,一旦对象化就不能全心,不能全心其技艺就不精。而全心也就是忘心或无心。“?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达生》),不能忘水,水就仍然是一种外在于我之物,我就还没有进入存在,而仍然执着于成心,这时,水就是一种可怕之物,会予人以灭顶之灾。只有“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达生》)的时候,才能够达到“以天合天”(《达生》),即进入了存在的境域,与存在融为一体,我即存在,存在即我。这时,水,就不再是可怕之物,因为我性与水性之间没有任何距离了。

我本身更不可能对象化。作为对象的我就存在于作为存在的我之中,我无法脱离开我的境域来看待我,我总是我的境域的一部分,我不可能从我的境域中抽身出来,我对自身的看法也就是从我这个境域出发所得出的看法,换句话说,这个看法就是我的境域的一部分。因此,我永远不能把自己推向自己的对面,使之成为一个可以客观考察的对象,无论你对自己的看法多么客观,都不可能是那个客观存在着的我。只有忘掉这个我,我才是一个如其本来所是的那个我。“工亻(注:杜小真:《远去与归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5页。)而庄子的思想恰好是这种“异域”性或独特性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她的这种独特性,因而我们需要的不是抛弃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而是如何寻回这种思维并使之焕发出新的青春。为此,难道我们不应当怀着敬畏之情精心地看护好她的每一个源泉吗?

庄子是孤独的,也是无奈的。庄子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出众,他的高度,他不愿沦为芸芸众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烛热与博大。真正能够理解孤独的意义的人是大彻大悟,大智慧,大无畏的天才,庄子正是这样的天才。他知道孤独是人类自省的需要,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迷惘,是对身外人事的摈弃和心中美好的静守,又是对与他人相处而生的怀疑和绝望。他注定是孤独的,当人认知程度越高,对生命万物本质与规律的把握越多,人就看透世情得窥天道,达到忘情,忘利,忘名的无我之境。而一切创造正是来自于这种高处不胜寒孤独的才情喷发。庄子也是贫穷的,穷得要向人借米维持生计。但他却贫贱不移,辞掉相位的诱惑甘于清贫。这是何等的洒脱,以及对心中信念的追求是多么矢志不渝。正是因为他甘于孤独,愿意清贫,才有了庄子思想的震古烁今。

我们学习庄子思想,更要学习庄子的为人。作为当今社会的知识分子我们是不是应该做

另一番思考呢?成功无坦途,在学术及科学的道路上,只有那些耐得住孤独与清贫的人才能成功。我们要学习庄子的潇洒飘逸,嬉笑怒骂,无情揭露当今社会的丑恶,做真学问,引导世人的价值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