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感想

浅谈《道德经》读后感想

张秋香 07思政(1)班 30号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所以在当代充满现实意义的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能让人们致虚守静、净化心灵,有利于家庭和睦、工作团结和社会稳定!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它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从诵读经典书籍中,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我比较深刻的理解主要就是老子的“尊重规律”和“无为”。

首先,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老子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子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由此可见,以老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 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难能可贵的,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

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

再次,我还要谈谈的就是作为这样一个忧国忧民,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智者,老子无奈发出了无限感慨:“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我想这或许是老子的一段内心独白,让2500多年后的我们,都能微略浅显地读出他当时的苦闷和无助,真正的一篇千年孤独奇书,让所有的伟大哲学家们都要汗颜!这样的一个伟大思想者,即便是在当时,似乎也未见得有太多的人欣赏,真是应了“思想者总是孤独的”这句话。 “我愚人之心也哉”,这般感叹,岂能不动人心魄!老子那种对浩渺无际的宇宙思考,竟不能共鸣于近切的同类,甚至连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无法理解,以致于令他发出“我是不是世上最愚蠢的人啊”的感喟。有时候,我们的一项计划或远见,无法让对方感受和认知,也会有同样的扼腕。又或许是一样的事情,而当时正处在周朝末世的先贤与礼制的衰退之际,各地九族封邑的主人们都在图谋自己的利益,觊觎别人的土地和人民。王室飘摇,民心无主,人人都追求眼前之乐。老子看在眼中,忧在未来,迫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老子只是比我们体验得早,所以就领悟的早和深刻而已,故而有了这般感叹罢了!

总之,《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第二篇:《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事物未露先兆时,易谋划。脆的东西易分开,微小的东西易消散。处理问题应在事故未萌发之前,治理事情要在乱子未闹起来之先。合抱的大树生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的举步。主观妄为要失败,强行把持一定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所以不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失去。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的。处事之法则是慎终如始,就不会有失败之事。所以圣人行不欲之欲,不珍贵难得的财物,行不言之教,反众人之过失而行之。所以圣人能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而不敢违逆规律做事”。

【注】泮:散,解。 毫末:细小的萌芽。 累土:堆土。 执:掌握,把持。 ①

我的理解:

《道德经》不是一部鸿篇巨著,上下两篇加起来一共才五千多字。然而就是这短短五千余字,却让无数后人膜拜钻研了五千年。所以即便说《道德经》是字字珠玑也不足以表现它的光辉。因此,书中的每一章节都蕴含了老子思想的精髓,我们在研读它的时候,决不能将其中的某一章节拆散独立开来。我认为,要充分领会这一章节的意思,就要将它划归到老子整个的思想体系当中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断章取义,才能更全面的把握文章的深意。

老子及老子的思想:

对于老子究竟是谁,后世争论颇多。“比如有的人认为,当时李姓还没有形成,老性却已经有了;或又有人说老子字伯阳,谥号聃。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即太史儋,或说即老莱子。有的认为有两个老子,比如春秋时一个是老子李耳,战国时,战国时一个“老子”是太史儋。”②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我想,老子整个哲学体系的形成跟这份工作应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论述的重点,接下来,我就阐述一下我所学到的,所听到的关于老子的思想。

1.老子,是一位隐士哲学家。

司马迁说老子是“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按照我以前所学,我觉得老子大概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想法,但又很低调的人。他大概是看厌了纷争乱世之后,接着便大呼一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便遁入山林做隐士去了。我的这些想法都来自于老子声名昭著的“无为”思想。

但是,在看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阐述后,我改变了想法。易教授认为:在古时候像老子这些名为“隐士”的道家学派人士,其实都算不得真的隐士,确切的说,他们应该是“隐士哲学家”。在易教授看来,只有有本事,却又不愿做事的人,才能称作“隐士”。不愿做事,这里其实指的是入仕为官。但这样一来,问题就出来了,隐士什么都不做,要哲学干什么(中国古代哲学通常是与入朝做官,匡扶社稷紧密联系的)?隐士对于国家大事、天下兴亡,既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你何必说,又有什么可说的?

这就说明了两点,第一,道家不等于隐士。他们的立场,观点,态度是隐士的,因此主张“不做”。但他们的社会角色是哲学家,因此不能“不说”。说什么?把为什么主张“不做”的理由说出来。主张“不做”,同时又“要说”。这就是“隐士哲学家”,也就是道家。第二,既然是“隐士哲学家”,那么他们的心里其实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天下兴亡的。只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个天下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如

果一定要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无为”。③

那么便引出了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无为”。

2.无为是有为,有为是无为。

按照上述理解方式推衍的话,老子其实是关心天下大事的,并且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乱世格局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那便是“无为”。在老子看来,这个世界本来是和谐而有序的,但正是因为一些人不顾世界运行的本质规律,而悖逆行事,这才导致了社会的失序,乱世的出现。

为人要恪守本分,遵循天道,禁灭人欲。为君要庸碌无为,愚民反智。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能恢复秩序,这个社会才能成为“太平盛世”。什么是太平盛世呢?浑浑噩噩的社会就是太平盛世,君主无才略,臣民无智心的社会就是太平盛世。这些论点在《道德经》一书中便可找到很多论据。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这句话就是告诫大家要禁人欲,因为欲望会使人误入歧途。“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统治者不尚贤,老百姓就不会去竞争。不把那些奇珍异宝放在眼里,就不会有人去做盗贼。不去勾引大家的欲望,那么民众就不会蠢蠢欲动。《道德经·第十九章》还说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当人们都抛弃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些多余的东西之后,这个乱世也就太平了。

事实上,这样的“无为”思想贯穿了整部《道德经》的始终,它是道家的精神信仰,它也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在老子看来,世道的乱,都是人心作乱。人们只要能够做到“抱元守一”、回归自然,就能恢复秩序,再创盛世。如果个人都扫好自家的门前雪,又哪来他人瓦上霜呢?如果大家都住在小国里,老死都不相往来,自然就不会有争端的出现。

这样一来,“无为”其实便是大有作为,也是解决这乱世格局的唯一方案。 老子说“上德若谷,大白若辱”,“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如果按照他这种

说话方式的话,“无为”其实也就是“大为若无”了嘛!

了解了老子的思想之后,我们再来看这第六十四章,就能更容易、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一章节所表达的意思了。

对第六十四章的理解:

我在论文开篇便引用了马文作先生对《道德经》第六十四章的解释,在这里,我便将我对于老子整体思想的理解融入这一章节,来做论述。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这两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平衡的局面容易维持,问题在没有暴露出来前,更容易解决。脆的东西容易破裂,微弱的东西容易消散。通常我们大家都是这样理解这两句话的,但其中还有一层隐晦的意思在里边。在一本名为《<道德经>新解》的著作中就有提到过:“有的译本只讲‘脆的东西容易破碎’,没有讲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再脆的东西也不会自己破碎,这里面有一个主观内因条件能否适应客观外因条件的关系。老子这段话主要讲如何控制客观外因条件不使其对内因中脆弱部分产生伤害。” 我个人是很认同这种观点的,老子的思想中确实告诫人们凡事都不要轻举妄动,要尊重客观规律,任何盲目的动作行为,都会导致恶性的结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段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指质变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表现,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后边这一段则是整个这一章节的重点:“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我的理解是:

“观”和“失”是一个意思,都指失败,失误,出差错。

“为”是指主观妄为,而“执”是指不顾客观规律,强行把持。

“欲不欲”指追求的是与别人不同的,别人不愿追求的东西。 ④

“学不学”指参悟的都是别人不愿去了解的东西。

整段话的理解就是:主观妄为的人要犯错,不顾规律,固执把持的人要失误。所以,圣明的人不会轻举妄动,也就不会犯错,不会偏执固执,也就不会失误。普通人做事情,常常在会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原因就是没有时刻保持谨慎。如果能一直保持警惕审慎,就不会失败了。所以圣明的人,他们的处世态度都与一般人不同。他们追求的都是一般人不愿追求的东西。圣明的人不把普通人眼里的珍宝当做贵重的东西。圣明的人所闻、所见、所想都是普通人所不了解的,所以他们能避免普通人所犯的过错。

最后一句“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总结之笔,也是回归之笔。意思是:天生万物都有各自运行的规律,我们在对待他们时,只能依照他们本身的运行规律办事,帮助他们通过自身的运行规律来运动,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行事的时候,千万不能违逆客观规律。

结语:

既然是《道德经》中的一章,那么它就跑不出老子的思想主题。老子著这一章,大意还是告诫人们,要遵天理而处人事,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悖逆而行。万物皆有理,不顾客观规律而强行行事的结果只能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

① 马文作主编:《道德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第267页。

② 姚淦铭著:《老子与百姓生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xx年2月版,第5~6页。

③ 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第96~97页。 ④ 诚虚子著:《<道德经>新解》,济南出版社,20xx年11月第2版,第142~14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