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解---《道德经》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

见性了命是人生头等大事,读吕祖解《道德经》对我们完成自己的大事,如天降甘露。见到《新编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样书,我是第一个读者,领会神仙的教诲,大家共勉。

《道德经》原文: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吕祖解经摘要:(全文较长)

道,阴阳未分谓之道。

可道,心可道其妙,口难道其微。

非常道,是心可道之道。

名,无空无相者,就是名。

可名,是心名其名,难谓口可名其名,心领神会。

只在先天中求先天者,就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了。 天地之始,是混元纯一不杂,一团底性中之性,为之始。

体道乃得此中之根本,现如意之光,珊瑚玛瑙珍珠宝石之相,要在一个“母”字上求,方有万物,者是个性中有为。要体此道此名,方知母之奥妙,此正是有为万物之母了,俱是个虚空中景象,是个有名底万物,从混元之母而生,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徼(同“窍”)非耳目口鼻之徼,乃生死存亡、出入必游之徼,所关甚重,所系非轻,此其徼也,吾若有欲而身不得道之妙,从世欲中出入,此亦徼之门也。总是元始之母,而生妙于徼,皆从心可道之道,从心可名之名,而合于始生之母,方得到一个妙字,知其徼之自然之徼,非造作有欲之徼,体道之妙,知道之徼,此两者,岂不是同出之门户者也?

到无为之始,无声无臭底时节,惟精惟一,言那个能体道之士、慎笃之辈,除此安得入众妙之门?笃信谨守,抱一无为之始,以心道其道,以心名其名,方得入其门、知其妙,以悟混元之母,而得至妙之徼,此之谓其道也。嗟乎,道之义大矣哉,而复无其言。

作者心得:

什么是读书?心相应才算读书。读真人写的书,和吕祖心心相印,好东西就走入你的生命中,变成你的一部分。读吕祖神仙的话感到非常实在具体,读那些学者世人注解的《道德经》,特别是这第一章,几乎都是云里雾里,不知说什么,虚得很。

看吕祖说得多简单,道就是那个始,那个虚无,一见到天、地、万物人们的思维就遥远地联想,道不远,就在自己身上,把眼睛闭上,人身都是阴,只有一双眼睛是阳,两个光源对准身体,不妨先从下丹田开始,把意识关掉,用无之心观照。心息相依,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聩也。胎息诀云:“调息须随息,知心不用心,巍巍常不动,顷刻产真金。”

进入这个虚无的初始,有什么念头来了把他请走,只剩一个照心,一个灵觉,粗笨的呼吸被细、匀深的呼吸代替,进而外呼吸几乎停止,腹部如风箱一样自然起伏,好像是血脉的上下起伏,伴随的是极其轻微的内呼吸。突然有动静,真息发动,玄关窍开,人与自然同一脉搏跃动。玄牝就是人天通道,下玄关打开,真阳之火升起,体内赫赫长虹。山根祖窍上玄关,入静就感到有气团在鼻子上做功,久之垂帘山根放出白光,这是上玄关打开的景象。而这背后的动力就是真阳元气,功境中的生命内景,都是真气的幻化,而人体的五脏生理运转,聪明美貌,几乎一切都是元气的作用。老子把元气叫做母,只有妙明本心才能体验到。

得入其门、知其妙,以悟混元之母,而得至妙之徼,此之谓其道也。用胎息的方法引出先天真息,真息发动,天地大元气和自身小元气同频共振,人天合一。现如意之光,珊瑚玛瑙珍珠宝石之相,要在一个“母”字上求,方有万物,者是个性中有为。妙明本心是性,无念是性,性中有为是无为中的有为。玄关这个窍是生死窍,生命最初从此来,生命返

老还童从这个窍打开始。这个窍不仅是生死窍,还是不老窍,不病窍,开此窍得人体金丹,驱百邪。意识心退位,元神显现,玄关窍才开,元神在人出生的几十个小时之内进入身体,就是一个生命的活,离开身体就是死亡,重要不仅因为关乎生死,还关乎一生的幸福。肉体在现实里挣扎,灵魂为了自己的理想赴汤蹈火,让灵魂愉悦才是幸福的人生,人生的意义只为了成就灵魂的目标。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2

吕祖的智慧之剑好锋利,道可道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后天意识的曲解,吕祖把主体点出来:可道,心可道其妙,心是本心,口难说其微叫可道。下一章天下皆知的主体,指见道之人,道心,非此心之不能知有无相生阴阳反复之理。

《道德经》原文: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弗去。

吕祖解经摘要:

天下皆知,是抱道之人。

为美,是到了极美处。

既不知静而安得知美。

善之为善,是善能达道者,方能知善。

善美是知其微,美之为美,善之为善,是到了知微底虚静处,再加潜修,恶与不善,俱化于为美。

如此抱道,故知其“有无相生”是阴阳反复之理。

人禀无中生有而求,亦抱至道,从有中而反无,方知尽善尽美。 是抱道者,彼唱此和,此唱彼和,言其心意相和,同怀至道,前后相随而不离也。

万物生于无为,又何尝有中生万物?人到静,种子自现,又何尝有作为?自生而不知其生,故生而不有,此有名无质之秘物。

一得永得,是以不去,此养自己元神,而居无为之境,生于不有之时,方能知其尽善尽美,故有无相生,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之景象,是以圣人方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如此,无为不言,万物方能现象,不离混一之中,故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此弗居,是人才养得吾身而弗去,使天下养身者,不得外于此。

作者心得:

吕祖是证道之人,他说的话都是紧紧围绕道来说,而道是体验来的,用身体验证出来的。明白了这个,那些学者解《道德经》,连边儿也不沾。

抱道之人,因为静知道美与丑的转化,因为道了解善与恶的转折。入静致虚极为见道,在那时是混沌一片没有分别的。一点灵觉朗照,妙明本心,元神观照,后天意识心不起分别,像个跟包的仆人,顺随元神主人的意志,主人是完全先天无为状态,她不会说话,也从不听你的命

令,但她是大光明,完全智慧的化身。你能说很多,但是你再怎么说也是昏的,是暗的。你再怎么聪明也够不上她,人算不如天算,人心无法和天心较量,她就是天的化身,总体规律的化身。她在4维以上空间,你再高科技也只是困在3维空间。就是乘飞船进入太空,你还是在3维空间里转漠漠。你要突破困境,把触角伸出3维空间,只有把后天意识心真正地关掉。言其心意相和,同怀至道,就是意识心与本心保持同步。

元神的密码是人生这场大戏的总剧本,当能够无为而动地见到元神之后,人到静,种子自现,金丹种子就是元神做功德结果,是因无为自然得的,你不知道她已经长出来了,自生而不知其生,故生而不有,此有名无质之秘物。她的名字叫黄芽、白雪、玄珠、金丹、婴儿,但是没有一个叫此名的实物存在,就像你看电视里面有人有场面,但身手抓不着,是个虚的存在。是你自身的生命精华凝结成德能量体。

一得永得,是以不去,此养自己元神,而居无为之境,生于不有之时,方能知其尽善尽美。是人才养得吾身而弗去,使天下养身者,不得外于此。元气无形无质不可见,炼之日久,能生出神光性体,在丹士眉前有圆光显现。元精为虎,元神为龙,龙虎相吸,结成大丹。只要这个时机到了,一切都很自然,快在瞬间,功在万年。吕祖在这里明确的教导,养好元神才能养好生命。元神是静虚极才见到的,这就透露了生命的双重结构,生命是由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和看不见的法界虚态空间共同组成的,人人都是两重天地,法界空间你的法身,才是决定你一生的关

键,见元神就是体验到自己的法身,就是清楚那个“我是谁?”,如果你的法身是观音,你在世间自然扮演观音的角色。

为什么一定要见道证道,见到自己的法身,就是要打通实与虚两重天之间的通道,你才了解完整的生命真相,绝大多数人只了解有形生命的极小部分,找不到生命之根,一生如浮萍随波逐流。人的根在天上,天不远,头部就是天。2只耳朵,2只眼睛,2个鼻孔,组成的是坤卦,坤是地,树根一定在地下;

一张嘴,一个尿道口,一个肛门组成一个乾卦,坤上乾下是个地天泰卦,天地交通,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知道了生命之根在虚态空间,我自己感觉人体的两重天不是各占50%,而是虚态空间占90%以上,而虚态空间又是和宇宙空间重合在一起的,几乎是你有什么样的愿力,就可以汇集什么样的相关能量。生命可以开发更多的潜能,只要保持你的元神自由自在,她不定给你带来多少意外惊喜呢,因为她叫无限智慧,隐态空间存在的老子、观音、吕祖,她想找谁就叫来聊聊。

为什么养好元神就养好了生命?所谓的养好元神,就是打通生命虚实两重天的通道,让元神可以随时去她的老家——宇宙补充给养。因为人从父母那里先天带来的元精,人生的家底非常微薄,到49岁和56岁就被物质世界的生活消耗光了,现代社会更甚,男女40多岁就衰得不

行了,所以美容业和壮阳药流行,更可悲的是40多岁已经死了。而内丹让人的元精一直保持16岁人生元精高峰值的存储量,百病难侵,元精储备下降才是各种疾病丛生的内因。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3

相由心生,人为什么苗条美丽,为什么丑陋臃肿?因为活在物质层面,你家有汽车我家有别墅,人们肯去美容院花大把的钱,不知物质层面的争斗、挣扎使人丑陋不堪,砸碎后天意识心的枷锁,让清洁的本心显露,是不花钱的最神奇的美容,吕祖100多岁还是童颜。 《道德经》原文: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安炉立鼎底说话。

难得之货,是稀奇之物,人见即生贪心,岂不怀盗心。

我无见,我就无欲,使我内观之心无驰于外,守惟精惟一,只知有道,而不知有欲。

不生一点杂念,实我之腹,弱我争盗之志,强我体而守我鼎,养后天之药,以补我先天之灵,

在治之时,其争盗乱之心不敢起,过治之时,依旧复萌,惟为无为,不但争盗乱之心不起,而且不萌。

作者心得:

民与君相对,民指后天意识心,君指本心。意识心不争不辨不分别,本心才能专一不乱。一心守虚、守本,结果是能量自然凝结在身。削弱意识分别心,肾气元精能量就充盈,肾主骨,骨不强则髓不实,吕洞宾《敲爻歌》云:

口口相传不记文,须得灵根坚髓骨。

坚髓骨,炼灵根,片片桃花洞里春。

清·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云:“伐毛者,真阳攻伐毛下之虚邪;反骨者,真阳逆行于骨中,自顶至踵,如水泻地,无微不入,一气贯注,通体之骨节皆灵,阴气消除,通体之骨节皆健,故又谓之换骨;洗髓者,即空阳洗涤骨中之阴髓也。”骨髓实耐得寒暑,内丹真阳之火起来的人,三九天也是短袖衬衫,骨髓充实的缘故。孩子的骨髓丰沛,用不着给孩子穿得太厚。

一心入静入虚,肾气自然凝聚。当胎息炼成真息发动,肾气背后的先天物元精和我们的灵、元神,那是一对恋人,是人体中的真阴真阳,是生命的最终主宰。真阴真阳结合,玄关就开,就结丹,就开始走向长生。养后天之药,元精是药,后天药指人体的内分泌性腺系统,性能量中藏着元精,但是不动色心而有快感状态,那才是真药,有了性意识后的性感状态是俗精非元精。元神只认元精,只受元精吸引。识神,后天意识心只能吸引俗精,俗精的前端是元精,意识心一动,元精就转化为

俗精,消耗俗精就是耗损元精,就是损害寿数。保元精的目的是为了养元神,元神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养的,要靠体内真金来养,元精就是人体内的真金。圣人以元精为金为宝,俗人认物质的黄金为宝,把自己的真金耗尽换来假金。

这个民,后天意识心最难办,管着的时候还老实,稍一松懈又妄想纷飞。怎么才能让他不要反复作怪呢?吕祖说惟为无为,不但争盗乱之心不起,而且不萌。为无为就是意识心反正他不闲着,干脆就让他干活,治心一念,净土宗的一句佛号就是为无为。

这章的主题是安炉立鼎,安炉鼎为了炼丹,腹部下丹田,指肚脐后一寸中空区域,人的祖气就潜伏在这里,凝练先天元气,这里曾是革命根据地,改造生命这个世界,首先要建立红色根据地(下丹田),实力强大后挺进中原(中丹田),再夺取南京首府(上丹田)。这个系统工程都是为我先天之灵,下丹田的结丹,中丹田的温养,上丹田的哺育,都是养元神的具体操作,最终使元神自由出入躯体。当她出去又回来,对于肉体来说,带回来的能量好比百倍的新生。受损老化的细胞得到替换,老太太变少女。能否成功立鼎,关键就是后天意识心能否降伏。禅定的功夫,心光明升起,明心见性,无数的开悟的累积,没有十年八年的禅定功夫,本性的慧光不见,也就是没成佛,无法修道。

在内丹学叫筑基炼己,己属土,意识心也。炼己难,不在于你是否刻苦,在天的安排。你人生中如果老天安排了诸多的考验,多次面临了生死绝境,你又能绝处逢生,死而后生,这种特殊的机缘很容易开悟,

打碎后天意识心与先天本心中间的铜墙铁壁。在那生死关头这个阻隔就像一张薄纸,一捅就透。灵窍开了,苦根不尽,智慧难开。最近拆迁遇到了困难,但就是这次的孤独无助的苦难,给了我大的进步。

面对自己的房子被霸占,忍让了5年,拆迁时必须腾房子却被敲诈,我孤独一人,恶人先告状,和政府负责人胡说八道之际正让我撞见。明天就是最后期限,法律公安的办法都会耽误时间,我的心听到娘的声音,忍忍就过去了。虽然生气只好接受敲诈给了钱,房子顺利拆了。被侮辱在我体内转化成强大的激励。我看到了善良仁慈的娘的影子,回到家里就把一年多反复画不好的母亲肖像完成了。用色之灵动,类似于人民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徐惟辛画的人物肖像。在“真阳之火”系列有了极大的突破,因为装了框子巨沉的画,平实要花钱雇人帮助挂画,那天晚上突然如大力士,十几张大画飞速地改好又挂回去,仿佛它们失去了重量。娘的突然离世我开始开窍,实现了当作家的梦想,这次处理娘留给我的房子,又是娘的法力造就我油画的心手相应,真是魔都是来度化人的,要感谢魔难。风水说的荫及子孙,去世亲人的灵魂保有、成就她的子女,在我是非常真实的体验。

拆迁选房,因为我表现的好,给了我3号选房。勘察现场,找高手切磋,选定了风水最好的房子。但是房子公布出来,好的被开发商拿走只剩下一套了,3号也没希望拿到好房。我选了3个做准备,退而求其次只能如此。10点钟选房开始,1号没来,2号来了在楼下叫8次也不上来,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和他们打岔,让他们一时糊涂,把大事忘了。

过时5分钟叫到3号,我成了1号,选到了唯一一套好风水的房子。感谢上天恩宠,人欺天宠啊,感恩我娘积的德厚。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4(

昨天电视新闻说猪流感英国一周10万人感染,疫苗还不能大规模生产,9月份还要大爆发。我们在此时空下读吕祖解《道德经》,正当其时。不是休闲放松,而应当争分夺秒地领悟与实践。因为,吕祖解老的核心是解密长生,身心灵调整到怎样的境地,人就可以掌控生死,得道成仙。对峙眼下的瘟疫,尽快地调动起真阳之火,个个炉中赫赫长虹,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无比的强大,可以对付任何病毒。这需要漫长的领悟和方法科学的实践,我感到非常紧迫,每天当做头等大事在入静做胎息,在人类大劫难中逃生,惟有依靠自身大药。吕祖是成就了的真人,他的经验最可信。我们现在学习的是金中之金,关乎生死,切莫等闲视之。 《道德经》原文: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不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吕祖解经摘要:

此乃见道之实,知其味,得其理,充塞乎天地,饱味乎已身,故充满於体,而用之不穷。

不用于心而于神,故锐锋而自挫,不知有锐,亦不知挫锐之心,其外之纷不能入,外纷不入,不待解而纷自无,不外于默,一默,诸纷不能乱我之神、扰我之神、分我之心、散我之气、耗我之精,不乱不扰,

不分、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现,使我静内生光,才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奥,冲而用之,到冲底地步,才叫作和。

人炼形如地,静寂不动,才叫作同其尘。

从阴中求出点阳明之象,现而为光,光生则坤静,坤静则湛兮而成道。

道非无,无而若存焉。婴儿一现,我不知是谁之子,在杳冥之中,我不知有我,而安知辨别其子?帝,我也,要返于一来之际,而复我本来面目,归于无始之先,合道以为我,合我以为道,才叫作“道冲而用之”。

作者心得:

道冲而用之是物我合一的一合相,冲气以为和就是真气流遍周身,通身畅泰,如春风和畅,自然精气充满玄关一窍。当元精发动,周身酥痒,人们一般的心理是再强烈点,再多一点。一有感觉就容易动意识心,吕祖说不要用心要用神,用心境界就立刻止步,用神就会深入到生命的最核心,“湛”是一种清明自在、明白如镜的身心虚明状态。入静后出现境界,不要理睬,只是死心地向深处去,穿越意识层,来到了元神层面,那是一种空明至极的清凉境界,一切都是合一的,这是理;没有外来的干扰,性光升起,身体放出五色光彩,这是妙;深入到了生命的本源,看到了一就是一切的本质存在,就是奥。明理、知妙、深入奥三者合一才叫冲,道冲是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向内走走到生命的核心时的洞

见,这个地步才堪称和。中国这个和字,是证悟生命本源时身体与心灵状态的总体概括,是生机的初始,一团和气,混沌一片没有分别。那时连我也忘记,感知的主体都不存在了,当然无法分辨任何事情。象帝之先,事物呈现为一个象之前的无形的气态。

和光同尘,潜修默证,不露锋芒被解释成入道的方法,这又回到了后天意识心解老的歧路。当代人从修炼角度讲《道德经》的,和吕祖的解老一比较,就知道他们在此打盹了,跑到后天思维的空洞中了,先天思维的东西是万分真切的,实在的。先天的真一之念,可以跨越距离,穿透历史,带着永恒的灵香,按照吕祖的指点实践,虽然一时半会儿身体难以放光,但是你只真实地试验一会儿,出境后感到大脑灌满了氧气,每个细胞都被真气充盈如浴神,心底里泛起无边的美滋滋。

人体放光最远的原因是人的灵本来是宇宙中的一个光点,人本质上是个光体。一点灵光入胎后,居于心宫,五脏只有心没有月字旁,心好比太阳,太阳会发光,月亮靠太阳反射发光。心会发光,肝、肺等带月字旁的不会发光。比较近的人体发光的原因是,人的双眼是阳,全身都是阴,把眼睛闭上内视,光源就集中到了内部,肺光是白色的,肝光是绿色的,心光是红色的,肾光是黑色的,脾光是黄色的。头部两目间的祖窍穴、鼻孔外方寸之地的虚无窍、胸部两乳间的膻中穴、肛前阴后的会阴穴(阴蹻)和肚脐部位的丹田穴,皆是炼丹的秘窍,人的双眼就是阳火的火种,将双目之光内视这些丹窍就可起火炼丹,从而分别产生热、力、光的效应。诀云“上下冲和生五彩,证得虚无便是仙”,入虚空大

定,寂而常照,心存中和,明心见性。而一双眼睛,左眼是日,右眼是月,是一对儿阴阳。左眼对着一点较弱的灯光,一会儿就观出左眼是个金红色的太阳。闭上双眼内观体内生光,还有更玄妙的阴阳生机之理。

大自然有太阳和月亮,也就有每天每时的新生。风水效法自然,北京城的北门,有德胜门和安定门,北为阳,对应人体的肾,对应四季是冬藏,因此正北阳位,开了门就阴阳颠倒了,正北的门窗叫鬼门鬼窗,伤肾露肾当然要见鬼。五脏主藏,六腑主运化,五脏不藏了人还怎么活?风水之奥妙,处处阴阳,处处生机。双眼这对日月光源照耀体内,山根祖窍放白毫光,眼前也会星光点点。人的灵魂是一点星光,在人体隐态存在着与自然宇宙完全重合的天地,整个宇宙像一棵大树,道冲中和之气是大树的元气,人体万物都只是宇宙这棵大树的一片叶子。人体星光的支撑物是元精能量,要先天元精发动,必须关掉后天意识心。后天思维决定人停留在后天社会状态,深入不到生命的深层,与大自然一体的隐态生命层,也就无法了解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存在,破坏了自然就是毁灭了人类自身隐态存在着的八卦场,瘟疫和自然灾害都是人类破坏自然,扰乱生态平衡的自食恶果。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5

肉身承担着苦难的重负,灵魂有一根细线直通天堂的灵界,这根细线维系着肉身的人生之路。肉身是灵魂的房子,灵魂的工具。万物都由无形的炁和有形的器两部分组成,有形都是无形决定的。灵魂好比是炁,肉身好比是无形炁的显形之器,器很快就消亡,像祭祀用的草扎的刍狗,用完就毫无价值了,而炁是永生的,人生当以积精累炁养灵性元神为核心。

《道德经》原文: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是用默,以归于不言,而心神领会其至道之妙,用意如萌,止存其性而不知其身。

“不仁”是天地无容心以仁施万物,万物得天之太和,故生之育之,长之成之,此天地仁也,乃天地容万物而万物感,天地化育之德,不有形迹,是“上德不德、上仁不仁”处,正是为至仁也。

身为国,心为君,意为民,心以无为为化身,意以无为守法,如此是仁也。

天地之间,无何以修身?其犹橐龠,而以无为为之乎?是以修身,用虚而不屈,强为之名用。虚以修者,领虚之美,得虚之妙,无处强名,无处强道,虚之极而动方生,一动愈出,美而愈知其妙,到此难言矣。多言而无可言,故数穷,不如知我之美,会我之妙,抱我至中至道,而守我冥忘之理,常存真一之气,以乐天真,岂不谓圣人修身,效天地之不仁也哉?虚之理妙矣,天地之不仁,仁矣,玄玄乎至大至刚也。

作者心得:

吕祖说这章的主旨是用默,我觉得以今天的话用虚更贴切。天地滋养万物没有痕迹,恩泽布于万物,而无施仁之心,万物得天之太和,故生之育之,长之成之,此天地仁也,天地不仁是天地仁大矣!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只看重万物本质无形的炁,对表面的形态无所谓,用过就扔。刍狗是祭祀的草扎狗,祭祀完了就丢掉。百姓指身体,圣人把人体也看做表面的,他的生老病死坏都如过眼烟云,只有器背后的炁才是有意义的,是炁的存在诞生了万物与人体,而炁是不生不灭的虚态物质,是令天地长生的,像一个大风箱一样,虽然是虚和空,但是越用虚就越有炁,人类何不效法天地用虚用空,获得长生的无尽之炁。练过太极的人都能体会宇宙之太极炁和人体太极同频共振的感受,人体从势动到炁动,太极拳是编好的套路,太极内功不知道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完全跟着炁走。奇经八脉、外丹脉等在炁动中打通。胎息调动真元之炁,必须打通中脉。

守中就是守中空。守是神守,神是火;守的是炁,炁是水,水火既济。人体脑部上丹田、胸部中丹田、腹部下丹田都是中空的,而腹部在人体又是中部。胎息从守丹田入手,人初生时肚脐和母体相联,下丹田正在脐内,丹田这一孔穴在人体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为炼丹起火得铅的要窍。历代丹家皆以“凝神入炁穴”为修炼要诀,将头部祖窍所聚之光引入丹田,在这里内视凝神、积精累气。中丹田叫黄庭中宫。丹家以双目中间祖窍为“性户”,修性之地;以两肾中间的“命门”,为修命之地。肚脐命门前后连线,是人的先天寿命线。这两个点中间之空,“肾间动气”,为胎息起始之地。

天地是个大风箱,人体是个小风箱,人学习天地启动自己的风箱,拉出真炁,就向长生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胎息功法之要诀,关键之处在于激起腹部之橐籥,抑止胸腔之呼吸,缓缓进入胎息。近代仙学大家陈樱宁先生佩服的一位清代内丹家黄元吉的著作,真是难得的上上之作,简单实在,几乎是一看就会,他在《乐育堂语录》真火凡火章中说:“修行人以无形之真火为用,而外面呼吸有形之火非谓全然不用,不过如铁匠之风扇吹嘘于外,周遭包裹,以卫中间神息而已。” 胡浮琛先生说“胎”是圣胎,圣胎为元神所结;“息”是真息,真息即命蒂,命蒂乃元气所结,至呼吸不出不入之时自得。“胎”字是讲定神于胎中,不动不摇,如婴儿之处母腹。“息”字是讲伏气为息,绵绵密密,幽幽微微,粗气灭绝,如胞胎中之婴儿,不以鼻口呼吸。

胎息是内丹炼己功,修意识心,转化阴我,这段功夫就是两个字死念。吕祖说:修行者,己功甚难,先在炼心死念,故说初禅一念住,二息住,三脉住,四命住。念死方了己功,念死精可固,气可全,神可安,默默内守,活活死的,方是心死神活。此地位,一团赤子之心,全见天然面目,不杂半毫情欲之私,方是人事尽。如今人说修行,纵然遇真仙至人,亲授口诀,若不苦下己工,也是画饼充饥,何益?人能下决烈了己工,纵是根浅缘薄,久自得遇大道了手。

炼胎息的重点还在于止念,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霎顷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随,一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精气就是被这无数的忘念耗散掉的,惟有心息相依可以止念止息,吕祖说用回光调息法: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

吕祖在《太乙金华宗旨》(《新编吕洞宾丹道全书》上卷)第四章回光调息中描述说,听息如鸡能抱卵心常听,鸡孵蛋时常侧耳倾听的样子,不是用耳朵听,而是凝神关注蛋壳里面,神之所注,未尝少间,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神活着,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二之谓也。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也。一有声,便粗浮而不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之,忽然微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6(

这个炁你一入静就立刻可以感觉到,它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体内有一个和它一样具有永恒意义的对应物就是一灵真性。昨天去看一个顶级收藏家的藏传佛像藏品,和大家一样震撼,但我却真阳之火骤起,快感电流周身弥漫。佛像是虚无的一灵真性的外化,生动的艺术品,触动灵魂,让人激动不已,就叫有炁。没有感觉的性活动叫没炁,感觉强烈的性爱叫有炁。灵性元神参与的就有炁,后天意识做主的就没炁。密宗、瑜伽姿态,瑜指男性,伽指女性,是一种阴阳能量的象征。我那套内丹清净丹法选择了密宗与瑜伽的造型,自身阴阳交合,一灵真性显露,揭示了佛道修炼的内密,那些拥有价值千亿藏品的人,未必清楚藏品中人沟通了宇宙能量的真实内涵,我的兴奋也很少有人能会意。 《道德经》原文谷神章第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是体道之实,知道之微,用道之妙,登道之岸,从虚而入,根上章而来,虚而不屈,勤而愈出。

一个幻身,只有中之内一点灵气,四肢百骸,皆是无用,若有嗜欲,虚灵就被他埋没,终日用心,劳碌于外,神从耳目口鼻舌身意散尽,安

得不死?若求不死,须问灵神,灵神所居,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在虚灵不昧,一点真性之中。

此理即是身中下落,水中取金,火中取木,金木相并,譬如月感日精而光,生日返月华而晦出,俱是造化之气所感,身中岂无真一之气而生?上不上,下不下,中不中,在杳杳之中,而生真一之气,引上接下,而归黄庭。此庭之名亦是多了,才叫作“天地之根”。

幻身常无,神乃得一;神一,而性命方来朝宗;性命合,而魂魄潜迹,收来入神,方能雪光;雪光一出,便是慧照;慧照无间,才是绵绵若存,使之不穷,用之不竭,才如山谷,常静而存神,是谓“绵绵”。

作者心得:

空谷里的虚灵之神是永恒存在的,就像天地间的炁用之不竭。玄是玄妙,牝是女性生殖器,洞穴的意思。天地的阴阳之炁从变化莫测的洞里生出来,万物和人都是这一炁所生,所以叫天地之根。在人体来说,天地之根的位置在心肾之间,心肾上下相远八寸四分,阴阳升降,与天地无二等,内丹修炼叫中丹田的黄庭。如何打开这个生天、地、人的洞穴,获得母炁,黄元吉说心息相依,其身体内外泰然融然,有苏软如绵之意,此即气生之兆也。但此气生时,即玄关窍开时。一开永开也。而功法在于存诚两字。然此一窍,隐于一身,虚无之中,空空洞洞,至玄至妙,非心非肾,非口非鼻。或指泥丸,或指脐内,或指两肾中间,种种乱道,皆非真也!惟是屏息万缘,涤除尘虑,默默体认,于不着有不

着无中,自然得之。此关一开,中有无相真人,往往来来,化凡体为金液,而筑基炼己之功,次第施行,毫无阻碍矣!

胡浮琛教授在《丹道法诀12讲》中说:“其实所谓‘玄关一窍’,无非就是指‘两重天地’之间的通道,丹家要出入有无,由色界进入无色界,则这个进入无色界的‘大门’,就是‘玄关’,二者之间的隧道,即称‘一窍’。”达到人我两忘,无食、无息、无念、无身的“吾丧我”之境界,便可发出五彩神光,玄关洞开,交通阴阳界,与虚无空灵的道一体化。道冲就是玄关开启时的景象。

道家性命双修之命,玄关一窍,先天至精,真一之气,命也。灵光一点,浩气常存,本来面目,性也。神一,而性命方来朝宗;性命合,而魂魄潜迹,收来入神,方能雪光;雪光一出,便是慧照;慧照无间,才是绵绵若存。所谓的神一,也就是阴神、阳神、元神三神合一。阴神魄在肺,阳神魂在肝,识依魄而生,疾病、自私心等都是阴魄所为,荡涤后天意识,就是涤阴转阳,就是制魄全魂。魄主死,魂主生,元神和道体一样永恒。性命合,魂魄收来入元神,元神现,玄关开,人体放光,慧照无间,才是绵绵若存。

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顷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

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道家为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

混混沌沌之中忽有一点灵光发现,此即我之元神也。若能识得元神,常为我身之主,自是所炼之丹,必成天然大丹。

吕祖说天地之根,亦是人之玄牝,总不过要人明天地之理以修道,返道以合天地,方是“谷神不死”章之旨。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7

长生是个千古的误会,多少帝王的长生梦不是都破灭了吗?神仙不是也都不在了吗?抱歉,老子是在道上说的长生,吕祖是在虚灵元神上说的,一滑到理性物质思维的泥潭,就是全然的误会。在此误会上的追求,当然是背道而驰。道就是虚无,是宇宙中惟一长生的○,而人体内的一灵真性,就是道在人体内的代言人,在有生之年和这个代言人见面,就可以摆脱生死的困局。

《道德经》原文天长地久章第七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因禀公而无私存。

以无声而生,故能长且久,在于不自生,以听万物生育,随天地之气感之,随其萌败,故不耗天地之元精,方能长生。

先外我之假身,而存我之真形,无他,乃一静而存。无私于物耶?天地以无私而开,人以无私而合,天地无容心以感万物,圣人效天地亦无容心而抱全真,总不过要人心合天地。天地以清虚之气而转周,圣人入清虚之气而运动,天地能长久。

故能成我无私之私,以静而守我真形,待天地反复之时,而我之真形无坏,此所人天长地久,圣人合天地而长存,只是无私心于物,存无声无象于身,其真乃成。

作者心得:

天地长久的奥秘是无心而生,不为私也不为公,没有公、私的分别心。一片虚无,虚生万有。该生自然生,该灭自然灭,不干预,不策划,只是广大包容。人也该效法天地,顺自然而为。有念有为都需要能量支持,消耗的都是元精,元精的数量决定人的寿数。关掉后天意识,元神自动会领悟一切。元神动元精就长,人体能量充足才健康安宁。

天地因无心而有炁,炁生万物,永恒长存。人若无心则见自性真人,进入胎息,获得天地永恒长生的炁。因此,长生的主体是天德地炁。得这个炁,积累这个能量,养育无位真人,像飞船上天,用能量的爆炸,把真人送出体外,再把肉身完全炁化掉,让体内那个长生的真人,得到真正的永生,吕祖就是去的了生命的最高成就的真人。

人从一出生就走向死亡,生死在每时每刻地交替发生着。有一个念头升起来又消失就是一个生死轮回,如果一念不起是无生,无生才会无死。我们的妙明真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不圣不凡,不增不减,人纯净无念就是自性光彩照人的时候,就出离生死,当杂念丛生,自性陷溺、被污染的时候,无明昏聩才有生死。这一灵明性体,是一种无生无灭的无分别相,是在“气离出入”、“心离能所”时呈现的“无云晴空”

般的心灵绝对本体,即所谓人的“本来面目”。大道唯有这虚灵才是无位真人,才是人的真身,四肢百骸都是阴,都是假的。

人之初,乃父母真气两停,而即精血为胞胎,寄质在母纯阴之中,阴中生阴,因形造形,胎完气足,堂堂六尺之躯,皆属阴也,所有者一点元阳而已。必欲长生不死,以炼形住世,而劫劫长存;必欲超凡入圣,以炼形化气,而身外有身。身外身是从体内修成的可离体而存在、有生命、有智慧、有法力、能出有入无、通灵达妙的“神体”。只有认清真身假身,把假身置之度外,才能见到真身。怎样的行为才是保护真身?简言之,物质主义功名利禄的付出全是对真身的损害。

吕祖在《钟吕传道集》超脱分形第十中描述身外身:“其始也,一级而复一级,七级上尽以至顶中,辄不得下视,恐神惊而恋躯不出。既至七级之上,则闭目便跳,如寐如寤,身外有身。形似婴儿,肌肤鲜洁,神采莹然。回视故躯,亦不见有,所见之者,乃如粪堆,又如枯木,憎愧万端,辄不可顿弃而远游。盖其神出未熟,圣气凝结而成,须是再入本躯,往来出入,一任遨游。始乎一步二步,次二里三里。积日纯熟,乃如壮士展臂,可千里万里,而形神壮大,勇气坚固。然后寄凡骸于名山大川之中,从往来应世之外,不与俗类等伦。”

身外身就是人体的法身,是虚态空间人的先天状态。后天世界是实体世界,在人体为色身。丹道修炼的目的,就是通过色身寻觅法身,通过法身修补色身,向虚无世界要宝。神仙、真人,就是通过丹道修炼能出入色界和无色界的人,就是能掌握虚无世界这个伟大宝库的钥匙的

人,也就是体道合真的人。那长生的天地之炁,虽然可以通过胎息引入体内,但后天的人生的消耗,能修补也勉强,不如在天门这个产道让她自由出入,无数次地新生。

大药成阳神出,身外有身,得药的捷径就是胎息。天地以清虚之气而转周,圣人入清虚之气而运动,天地能长久。《胎息经》说:“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神炁合一,炼神还虚,人体归道体。

一点灵光来,生命来自虚无,一点灵光走是死亡,生命回归于虚无。宇宙万有皆不离生死,只有虚无永恒长存。进入胎息,身体和心灵化入虚无,外死内生,长生指体内真人之生。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8(

上善无为若水,也含有上善治水,治理人体中的真水,精气神中的精。保精、补精,道家养生的方法多得很,但都是在术的层面,只能保健延命,并不能发生了脱生死的根本改变,惟有内丹在道的层面入手,以见道之心对待元精,才会使生命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老翁变少年。 道妙无非神气合一之太极,父母生我之前一点虚灵之气而已。上善若水是指心性如水,上善治水,治理肾水真精,无非阳生。阳生必须一个忘心,因此,老子在说修身时总是身心并举,总是在强调身体的状态是心的作用,性功到了命功才容易,总是以各种元素在讲心性之功,这一章就是借水讲心。

《道德经》原文上善若水第八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要人修道若水,水乃无心之物。

内功用水而若水,如是故,不争者等人,可几乎于至道也。

心正意诚,即是“善”字总领。水是圆通底,修道如水之圆通,正诚、圆通,无道不成。水乃养命之源,水升火降,聚则结为金液,散则无处不周,如滋养万物一般。

地乃绛宅,一善,则身外之身,处而安之。存正诚,则心渊而冥之;存正诚,则意外意,周流用之而不穷;存正诚,我之魂魄不为我治,合之而成真种子,一有性中景象,乃吾身之事也。

作者心得:

水善处下,谦卑柔顺,功盖天下而不知,行满万物而不知行,惟顺其自然,随顺柔和。水之柔和类似于胎息时的太和一炁,后天的呼吸是一团燥急之炁,调息,调则平,平则和。这一太和之炁就是人在出生之前悬于天地的我,就是本来的我,是天地人合而不分之我,也就是真性真命合一之我。我身出生之前,真我盘旋清空为元气,落入人身为元神。凝神一心,一则虚,虚即我之真性。心神入虚,天地清和之炁自然相投。调息令匀,勿忘勿助,不疾不徐,心息皆入虚极之静。而虚并不是无,虚中有实,当虚中之实未发动时,心保持无知无识,包容一切;当虚中之实发动,心触物而动,随感而通,遇圆则圆,随方则方,活泼不拘,似游龙之莫测。这就叫以性统心,心从来不无事生非,来者不拒,过去不留,心静心动都在真性上。心虚如水,才能内伏铅汞,外盗天地元阳。内感外应,天地元气流于一身无休无止。黄元吉说,性功至此,命功易也。

这就是盗天机,天地元气也称德一之炁,读老子《道德经》神清气爽,练胎息自然辟谷,都是因为得到了不花钱的天地元气,也用不着劳动五脏六腑,吸收进来的元气,可以消除诸多的疾病,还可以心明神灵,开启慧性的光明。如今道家养生辟谷最火热,就是因为里面有超科学的好东西。那是见素抱朴得来的,参加个辟谷班动辄上万元,未必得到实效。物质主义的人生,声色货利是我之元气被天盗,多藏必厚亡,掠夺过多必然多耗散元气,即使是王侯将相,不知修性立命,也不过是日积月累地耗散真元而已,所以说富贵之劳人不如贫贱之适者。

人始生于阳,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生并不局限于胎息一种修炼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读书的时候,非常专注,私欲尽去,一灵独存,忽然被触动而醒悟,此时就是阳生之景。和朋友聚会,忘情忘景,畅谈豪饮,也是阳生之景。琴棋书画,顺乎自然,本于天性,悠游自得,消遣忘情,同样是阳生之象。自我的我执自然消失,心虚达灵阳自生。

吕祖说水之圆通,实际指的无我执之心,水乃养命之源,水升火降,聚则结为金液,散则无处不周,如滋养万物一般。肾水中的元气是生命之本,水生就是阳生,火降就是心入虚还真性,心火中的真阴真水与肾水中的真阳真火合一,就是人体先天精华的真药,可以修补和改造人体后天的受损。心正意诚,即是“善”字总领。正,止一也。心神止于一,诚恳至极,虚灵不昧就是善,居善地,这个地在人体指腹部下丹田,意守丹田是一个表面的居善地,守住心地之善,才是更关键的。这个地很

小很小,只有一个念头刚落下和另一个念头还未升起之间那个缝隙,专诚一念地守住这个空,让两个念头之间的缝隙尽量加大,逐渐变成心静如水。一念之生死,一息之涅槃,道之成岂在多乎,只需把持一念。纵有时念起心动,也是触物而动,不是无故自动。如此动心,心无其心,虽应万端,也是真心。入定时间越来越长是真正的居善地,也是吕祖说的存正诚。存正诚,心神入于深渊般的杳明状态,意外意是说守丹田气穴时,一开一合任其自然,不要干涉不要控制,似守非守。天地的元气流入,用之而没有穷尽。心存正诚,魂魄就是阳神和阳神,两者合一,是元神显现时,吕祖叫她真种子,元神元精才是丹田上撒下的真种子,才能长出丹苗。这也是三生万物的玄秘,魂魄阴阳神都是人身之物,都底子薄见识浅,局限得很。而元神是宇宙智慧的化身,通万有,人能见到元神就可以有无限的神通,我是这样感受老子的三生万物。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9

内丹不过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有人说纸上谈兵,不如实修。如果是这样,老子为什么要写81章,章章都从心性上启发人,修命的内容占比例很小。道理没有最终搞明白,就不知道如何才是了性,明心见性。不能见到本来面目,元神显现,命功根本无门。修心见真性占90%,修命只占10%,所以急于修命功的人,一定不真的知道修心有多重要。 人身至宝就是那极其温柔的一团和气,在胎息中。那是生命的神火,就像一盏油灯,在还没点燃之前,神火已经隐藏在其中。点亮神火的只有元神,人的先天灵性元神与后天意识识神并存,有一个念头,比如想长生就是识神的阴渣未净,识神就是阴魄,酒色财气瘟疫疾病都是阴魄所为,是消耗人体元精命宝的祸根。断这个祸根难于上青天,并不是得丹难,丹可以片刻得。老子用内观,佛陀用观心,孔子用知止,传授的“返照”圣功,用自性的觉照来断那个难断的祸根,开启慧性进入玄道之妙门,老子说了81遍,如果你能醒悟一点点就很不错了,嫌老子说多了,吕祖以及众多大成就者怎么不厌其烦,万里长征我们刚起步,谁也没有骄傲的资格。

《道德经》原文持而盈之章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修身之要,要人有道而不自满。

一盈,不知其住火,而使其盈,不如不修。

同天之虚无,体无始之真,只是中和以修之,方成久持之功,而无漏泻。

而丹之液,金也,玉也,久在虚气之中,故守之,得其常存,少有骄心,则不能守,而泄天元一气,世辞之矣;要久守,除非退其身,方得成我之功,

常持而不盈,能保能守,不至于漏其真,泄其元,一混合其天,不外中和之旨。

作者心得:

这一章,吕祖自始至终落在修性修命的本元上,一点也不跑偏。吕祖解老是完全修炼版的《道德经》长生揭秘,将长生之理穷尽,和我多年的探索追踪完全契合,心心相印,和吕祖有千年的情结。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竟然皮肤变透亮,人更年轻精神了,胎息刚摸到一点门路竟然发生显著变化,返老还童绝对人人可以达到。我并不渴望青春童颜,而是觉得这个可以让天下女人丢掉化妆品的人体科研很好玩儿,人类一半的女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很过瘾。

这一章吕祖认为得丹、养丹都是用的中和之气,过度了就错了。这是在进一步教育我们,丹到底是什么,是一团极其柔和的气,我们因为

这一和气入娘胎而生人,万物也因为这一团和气生长出各自的生命,天地也不例外,所以叫天地之根。这团和气也是人体之天,入胎后,吕祖说一分为二,一在泥丸乾宫成为阳魂,一降到肉心为魄生成识神。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天心何尝微微有些儿动也?问天心不能动乎 ? 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 ;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灵通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我们经常不自觉地感叹我的天呀,在明白了我的天就是初始的一灵真性,就经常呼唤“我的天”,我画的一批时尚菩萨,和以往的菩萨很不同,非常漂亮、活泼。她们就是这一灵真性的体现。当人的后天意识心让位,心无挂碍,静如处子,无论你在那个年龄段,都会很美很美。见到本心也是开发元意识的过程,心灵在一个极度自由世界里翱翔,神通广大,创造性的活力无限地生长,灵魂找到了自己,肉身变成佛,你就是神,你怎么不美如天人呢?

虽然是阴阳二,实际上已经是三了,原始的一中含了阴阳,再加上阴、阳这么个三法。要回到一,把阴拿掉,就剩一个阳。圣人给的方法就是回光返照。回是返回,光就是乾,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炁;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未兆之初。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

轻清之炁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道家高明之处就是把证物本心,不只是空对空地顽空,而是虚中有实,实中虚守地见到真我。把见到自己的真我和唤醒体内的祖气结合起来。

黄元吉描述说:凡息停时那丹田中真阴真阳元神元气融会一团、混成一气,氤氤氲氲、蓬蓬勃勃,若开若阖、若有若无,视不见、听不闻,想象之而有迹、恍惚之而有形者,此殆人生之始气。心得之而有体,性得之而有用,人非此气不能生。欲成上品之仙,亦离不得此气为之

主。??总之此个胎息即返到父母媾精一团气血之候。人能养此胎息,日夜以无为有为、无思有思之真意保守之、团聚之,即结成灵胎而为元神。

识神退位,清净如万里无云,见到真我既元神现,玄关窍开,真息生,这几位几乎就是同时发生。黄元吉说:惟此玄牝之门,不虚不实,即虚即实,真有不可名言者。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是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动静交关处,乃坎离颠倒之所,日月交关之乡,真所谓天根地窟也。学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间之气凝而为性、发而为情,所由虚极静笃中生出法象来。知得此窍,神仙大道尽于此矣。(《道德经讲》第六章)

水底金生,有蓬勃氤氲之状,此实也;而上升下降,听之自然,出以无心,则实也而虚之矣。又如灵阳一气原无声臭可言,此虚也;而彼此感召,自归炉鼎,炼成胎婴,则虚也而实之矣。如此虚中实,实中虚,才是成仙证圣之本。元神是一位虚灵,一团和气又是识神虚极才产生的,又是天地虚空中和气与人体内外交感的,不在内不在外,在一虚灵之守虚中,但真消息,在若存若亡之间,以有意无意得之可也。稍一过,比如元精发动了还想再多些,这就动了意识,就是阴渣,丹药将不纯阳。将双眼之日月光源内视凝注于中宫,返照泥丸乾宫,性光很容易生出,光就是乾,就是纯阳。如果阳生太强烈,欲火中烧,入定的火中之真水还不足,浇不灭肾水中的真火,水火既济,随时都要平衡气才会是和气,这其中的火候进退非常讲究执两用中。用火无火,采药无药,方和天地氤氲之元气,可以生生不已,化化无穷。

入禅定的功夫就显得极其重要。当人的意识在最深层的元意识中时,人一点性欲也没有,自然的炼精化气了。当意识在表面,外界的一点刺激也能引起性冲动。胎息点燃真阳之火的生气,百日筑基先要百日禁欲,人的性能量由过去的积累释放的规律,变成关掉释放,能量充满每个细胞,仿佛火一点就着。不仅如此,还要捉昔肌,惹动阴硚穴中主管性欲的灵蛇,以便在性感强烈的状态中,水中取金。欲火如焚把持不住,毁掉丹药,牵动后天意识,功亏一篑也是常见的。因此,入定的修心之性功在考验下才知道那是大丈夫所为,一般人很难过关。功遂身退之退,也有芮的意思,男人炼精化气的功夫足了,阴茎缩如童子,马阴藏相叫身退。

吕祖说: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着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尽诸缘,静坐一、二时最妙。凡应事接物,只用返照法,便无一刻间断。如此行之,三月两月,天上诸真,必来印证矣。真定并不是一味的打坐,即使做事情,也依然在入定。当事情来了就应,过了就忘,虽然在做事情,用的是觉照,一照就明,一明就了。一照就是本心,好比你走在街上,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一应生,那个瞬间就是觉照本心,那一醒就是玄关开。在工作生活中,不嘀咕不纠缠不策划,事来了一观一照,整体就清楚了。很快就搞定,心又空如蓝天,顺遂自然了。动静皆在禅定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好像听到了,但不是直接听到,而是空谷中的回音,似听非听,好像耳朵背过去,脑子里的空谷传来声音,这就是虚神。女人是天然的道体,因为女人常常可以虚过去,晕过去,耳朵背过去,看不见也听不见了。而男人就惨了,所以男人要三倍多女人的时间才能修成。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0

最早看到吕祖解《道德经》的文字,如甘露灌顶,真是永恒的灵香,极品营养。写了2篇被其他事情中断了,但是心里念念不忘,有空一定要认真读完。现在,写完一篇,瞄一眼后面几章的内容,虚眼一观,真是无尽的聚宝盆。越发觉得人生第一本该读的书就是《道德经》,在安徽净空法师的试验园有块牌子“各位昆虫先生,请吃你那边的东西,不要越界”,果然这边给人吃的麦子地一个虫子也没有。没有人不羡慕中华易道文化的神奇,而《道德经》就是在告诉你怎样达到神奇的境地。吕祖是得道真人,度尽众生才肯上升。吕祖解老无异于给你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不仅是把一块石头点化成金子,而且是把你点成金身的圣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哪里还能找到第二本《道德经》一样的好书? 这一章将得药、还丹、脱胎的功夫一一说出。要虚极静笃,含三抱一,恍惚杳明,守中还丹。泯灭觉知,化有为于无为,浑有知于无知,则一元真气长存。我们平时轻易说出的“知道了”,“明白了”,那可不是容易的事,知道了已经是神仙了,明白了就是人在光中,通达玄境,已经六通具足。

看着老子写的古人已经达到的成就,感觉很难,其实很容易。关键的只有一个,就是去掉思虑,照见本心。并不是我们都出尘去静修,什么也不干了,才会什么也不想,进入空无。悟懂了觉照,做事情的时候也是入定,动静皆禅,什么也不耽误。

《道德经》原文载营魄章第十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体道之实,周遍内外,使魂魄成真,一团性光内照,无中寻有,以乐天真,抱真一道,而永住黄房,如婴儿,无知无识田地,返其太无之始,以涤除瘴魔,保我无极大道,以合天地,方得爱我真一之元,治复我身心.

一切凡想,无放于外,才能开其天门,闭其地户,以养我一团太和之气,上合天之清浮,下合地之重浊,中澄我之身心,不空我本来面目,方得自明其明,自复其复,一点阳神,周遍六合,通天达地,无所不照,无处不普,才为真人。

于是生之气,蓄之神,生气于无为之中,冥冥忘忘,为之而不恃其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故长生,而天地神明,所以玄之又玄,无处主宰于我,是谓玄德。不由天,不由命,而由我,一点道心,谁能似此?全德全玄,而不改神也,仙也。

作者心得:

载营魄,载马王堆版本是戴,加之于上曰戴,营魄就是魂魄。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性光返照泥丸是消魄全魂之功,魂魄这对儿阴阳,魄为阴用自性的光照住,光为乾,乾为阳。当魄返阳之后,守在无为无念的虚无境界,则是魂魄合一,合一则纯阳。身体内的元精已经凝结,真阳之气的生起已经完成,进一步的深化还要一心不离,心阳进入肾阴,纯阳神才是真火,水冷金寒,靠神火烹煎才会油然而生。真阳一动,元神立刻逮住,提回中田,凝聚不散。以魂载魄,以二守一则水火既济。

专,抟也,聚集的意思,专气致柔,指子时开始阳生,午时开始阳降,一心朗照,任其气机升降,这就是坤柔。当真气大动在体内转了一圈回到中丹田,恬淡处之,冲和安之,一霎时气息如无,这就是致柔,久久凝注,真气自然周身流行,四肢绵软如婴儿。

涤除玄览,清除了识神的杂念,进入玄境,看到有形背后隐态的真相,而不是虚假的幻觉。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民指精,国指气,精定为民安,气足为国富。精生气足是不是用无为的方法达到的?金丹法、守一法,都是先有为后无为,不用什么法,完全是自然达到的,自然已经通神,可以不出门知天下。天已经安排好了,不用自己练功,好像虚空中有师傅在替你忙活,你什么都不知道,功夫境界已经很深了,这就是老子说的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天门指泥丸百会穴,这是阳神出来的产道。入定出阴神,见魔见鬼,纯阳则出的是阳神。气壮如山,心如明镜,性

若止水,此时识神完全转化成元神。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明白指性光朗照天地,虚室生白,人在光中,湛寂常照而没有照心,穿越太极玄,黑白隐显都通达,但能保持一念不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像天地之心,养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骄傲不主宰,这说的是无为之心才能通玄。德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如果得道通神,必须是德能量积累够了才行。玄德类似于佛学中的功德,把全天下的财富布施也只是福德,只有法布施才有功德。传播道,开启慧性的光明,使人心机大畅,开启心之玄关,更多的人进入无何有之乡,与天心同心,宇宙的天德能量自然汇集而来,这就是玄德。心灵处在自然无为的无念清净境界,就是与天德合一,就会增长玄德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1

这一章讲用空用虚。万物因空而生而用,车轮、陶器、房子都因为中空才能用,人体四肢百骸因为中宫有一虚灵元神坐镇,人才是活的;无中生出的有都是不能长生的,车轮、陶器、房子、人都是后天的东西,阴阳化生而来。阴阳者后天地而生,有形状方所,逃不脱生老病死;从有再到无才能长生,阴阳返太极,先天后天混合,后天返先天,才能成就大道。

后天呼吸返回先天的胎息,阴阳二气凝聚合一,返还虚无太极,不是仅在有形的阴阳之气上做功,重要的是还虚,养无形的虚无之丹,真机才能发动。因为会玩儿虚的,才能结丹。人人本来是神仙,后天意识心障碍了虚神,不能捕捉真意。当炼神还虚,把肉体都空无掉,只有一灵真主人在,只用这一觉之照。比如第一眼看一个人身上放光,再想仔细看光没了。看到光的第一眼是元神,再看是后天意识,第一念、第一眼才是真理。守住这个第一的觉心、照心,她才是真意,她与元精合一才能结丹。应酬事物,只想到这一灵觉照才是万年不坏之身,其他都是幻象。此一觉犹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

《道德经》原文:三十辐章第十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要人外静而内动者也。

听其腹之转动,若周天移星换宿,周而复始,此阴阳变化之枢机,而车不知己之动,随轮之转也。

埏埴不知其为埏埴,听其器也;室不知其为室,听其牖也。辐乃车之黄庭,器乃埏埴之黄庭,牖乃室之黄庭;车无辐不行,埏埴无器不用,室无牖不明,人无中宫不生。

“无之以为用”,无用必生。

总不过要人留气而去心也。

作者心得:

中宫黄庭,丹田之上,中脉交汇区域,元神居处。凡调息细匀,微意轻照即止,念中无念,中和在抱,归于自然而无作之功夫,往往在丹田稍上部位出现炼丹反应,丹家称此孔穴为黄庭中宫。丹家以双目中间一穴为“性户”,乃性功修炼之地;垂帘观鼻,是为了讲双目日月神光照入中宫。吕祖《河洛天人一贯讲》说:守定黄中,存想在无极之先,

无思无虑,只是将自家心中未起念时,看他如何起,看得真时,将此一点真光,急收拾来降于中宫,此即是“收来白虎归家养”,久而久之,有一点真气,如火星一般(性光也,药物来也。)即现于眼前,万不可着意,到此时自然得药。根祖窍的性光从点点白光到虚白一片。

中宫神室、丹室,中脉的主要部分,中脉通先天立。吕祖《太乙金华宗旨》:回光在纯心行去,只将真息凝照于中宫,久之自然通灵达变也。总是心静炁定为基,心忘炁凝为效,炁息心空为丹成,心炁浑一为温养,明心见性为了道。

丹功中以车轮之转动象征人体真气的运行,称为河车。经脉是车辐,空灵而妙的元神如轴心;身体如房舍,内空之处神气运行。丹士身心处于虚无状态,如同空器,道气自注,丹自能结。很多人真阳没有升起,只是人为意念在做小周天,意为火,真气为水,无水行火,水愈灼枯,火愈炎烈,结果是邪火焚身。丹功首先是补漏,老年人精气不足,年轻人心性难纯,凝神入穴,将向外散佚的精血内敛,精神凝注在祖窍,久之自由真阳发动。当外阳勃举,只是微阳,不能转动和车,只可归炉保存,当丹田有温暖之气冲冲直上,自脐致眉间一路有白光闪现,真阳之气壮足,玄关冲开,不用引导气会自然升降。真阳之气从内肾到尾闾、夹脊上玉枕、泥丸,下重楼降宫,送归丹田,阳六时进阳火,阴六时退阴符,卯酉时沐浴。当目有金光,鼻有抽搐,脑后有鹫鸣,丹田有火珠之耀,腹中有震雷之声,才可以停火。精气全部气化,外阴收缩,若有一分精未化,窍不闭,气不团,阳不缩,不会出现上述六种功效。

大道之要不过神气,先天元神为体,后天识神为用。混混沌沌、无知无觉时才是元神。神气不外虚实两字,水底金生,有蓬勃氤氲之状,此实也;而上升下降,听之自然,出以无心,则实也而虚之矣。又如灵阳一气原无声臭可言,此虚也;而彼此感召,自归炉鼎,炼成胎婴,则虚也而实之矣。如此虚中实,实中虚,才是成仙证圣之本。??总要知虚也而我无意于虚,实也而我若忘其实。??唯其无心于事,自然无事于心,则神不劳扰,气不累赘,打成一片,自然神融气畅,心旷神怡。黄元吉《乐玉堂语录》。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2

眼睛向外看,眼睛是肝之门户,肝气是眼睛内在能量支持。耳朵是肾的门户,听多了伤肾。口是脾的门户,吃多了伤脾。人的五根与五脏是互为表里的一对阴阳,外为阴内为阳,五根是散阳气的,所以是阴根,向外耗散五脏之炁,而向内则节约收敛五脏之阳气,凝神于虚无一气,使五气朝元。五气归一气就是归根复命,抱元守一,体固命强。

为腹是胎息积累真气,不为目是垂帘内观。元神无存,生机遂绝。将目光收敛就可以扭转乾坤。垂帘塞兑,将一点灵光收入虚无窟,无出无入,无思无虑,久之金光养足,自可化为阳神为我身主宰。绝大多数人不明白生命的真相,在外奔中将元神囚禁深宫,耗散元阳,一生如被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极少数知道并勤于实践的人们,大我主宰,人与人真正地和谐,真阳之火伴随杜绝了疾病,女人甩掉了化妆品,男人青春不老,开慧通灵,人类的心灵获得极度的自由。人心回到了本朴,能源得到节约与恢复性地增长,和谐社会的局面才会真正实现,因此个人修身也是人类进步的根本。

《道德经》原文: 五色章第十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教人触物不著,一心内听、收神、收身、收心、收意。

五色是五脏;五音是内五行;五味是内五行中药物;驰骋田猎是内五朝元;难得之货,是内一点灵明;圣人为腹不为目,是内观,外不著。

脉清则气和,气和则道立,道立则基地固。

五行聚合,方产紫英。

听而不知其闻,食而不知其味,到无声臭时,色岂能著我目乎? 静中生之、育之,养我之清气,助我之灵根,守我之神明,出我之真身,以我合天,以我合全,以我之道而同太空,总从“为腹不为目”,方得取真一之性,而生其命,就是天上仙子,不过是“断外接内”四字。

作者心得:

肾中真火,心中真水合一结丹。这一气,其实是五脏之五气作用的结果,要想得一气,必须收敛眼耳鼻舌向内,五脏之气才不会外溢。真水真火并不是单一的心肾作用,而是五脏功能都参与的结果。

张紫阳在《金丹四百字》中说: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为攒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魂

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

吕祖曰:“五行本于阴阳一气,所谓一气者何也?”

钟祖曰:“一气者,昔父与母交,即以精血造化成形。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是此阴以精血造化成形,其阳止在起首始生之处,一点元阳,乃在二肾。且肾水也,水中有火,升之为气,因气上升,以朝于心。心,阳也,以阳合阳,太极生阴,乃积气生液,液由心降,因液下降,以还于肾。肝本心之母、肾之子,传导其肾气以至于心;肺本心之妻、肾之母,传导其心液以至于肾。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五行各一数也,论其交合生成,乃元阳一气为本,气中生液,液中生气。肾为气之根,心为液之源。灵根坚固,恍恍惚惚,气中自生真水;心源清洁,杳杳冥冥,液中自有真火。火中识取真龙,水中认取真虎。龙虎相交,而变为黄芽,合就黄芽而结成大药,乃曰金丹。金丹既就,乃曰神仙。”

用胎息收心制六根一举多得,凝神调息,心息相依。从数息到听息,不用耳听用心听,不用心听用虚无一气听,这一气,不是口鼻之气,不是肾间气动,更不是心中灵气,而是空中虚无一气。如此与太和一气相往来,如此久听,自然真阳日生。

吕祖说五行聚合,方产紫英。凝神胎息,五脏之气合一,元精发动,有很小的光点,那就是丹药,也叫金英、紫英,那是生命里的真金,是让人返老还童的神丹。太和之气是心地寂静中自然存在的,所为心平气和。心不静,总被思虑缠绕,被喜怒情绪牵引,神气离散,一动怒,胎息离去如奔马。后天意识的一切聪明用心都是在消耗真气,不仅不用,而且完全忘了才会培育真气。但是,身在红尘,应酬俗物,稍不留神就被思虑缠绕,怎么办,就用觉照,时时觉察,有些事情也不是一觉察就扫得干净的。那就即有即了,以有来了,有了就忘,忘了才了。有个朋友问我对爱情的渴望何时了,他好像被迷惑而忐忑不安,一听我说即有即了,豁然就放下了。到了颠倒的状态就颠倒,越控制越纠缠得没完。俗人的智谋,在道家修行来说是邪火,邪火伤丹。如果随用随忘,就是千头万绪也没有伤害。即此用离此用,你没有多余的念头,只是那单纯的一个动作本身,就是心物合一,用念也是用而不用,表面上用,其实还在本心上,即动也禅定,就是吕祖说的听而不知其闻,食而不知其味,到无声臭时,色岂能著我目乎?

人生最该沉溺的一个游戏就是性命双修,性慈爱如水,命身内氤氲一气,将两者常常玩味,不许一息偶离,不令一念掺杂,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3

谁是生命的主宰?一灵元性来去决定了我们的生死,这个生命的主宰从哪里来?从宇宙虚空中来,她所携带的能量,决定了我们人生健康与寿命的品质,因此我们的真正主宰是道,悟道修道就是会见真我的过程。这个主宰才是生命的真身,人生一世,就是要保护这个真身,塑造这个真身。

因为她来自道体,具有虚空而包容一切能量的特性,我们的肉身能尽量地静、空、虚,这个真身才会在体内被松绑。道具有无限的能量,一灵元性在入胎时带入的道性能量和人体这个小容器的限制,人生的劳碌,很快就消耗殆尽。只有将其释放出肉体,她采集回足够的能量,将精气神结成的丹的质量,决定人的长生,而最高级别的长生,就是老子、吕祖、张三丰这样的,将肉身完全气化掉,王重阳、张伯端也还没到这一步。

《道德经》原文:宠辱章第十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要人得失如一。

外说荣华为宠,患难为辱;内说无为为宠,有为为辱。深一步说,得灵为宠,失灵为辱。

存真内照,见我本来,是我宠也;惟恐毫厘之差,常存若惊,灵性倘有一念之差,是我辱也。凡人有宠必辱,惟“惊”字守之,此惊非怕也,一念不动是惊,一物不动是惊,空中显相是惊,光中霹雳是惊,有有中无是惊,虚灵不昧是惊。惊难尽述,如此若惊,有宠而无辱也。

重命怕死,谁知死期更速;重性轻命,方得无患。

爱吾先天之身为天下者,乃可托虚灵之身于天下。

作者心得:

得失如一,因为你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得失是相等的,在能量世界,大家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你得了一个福报,尽管是你积德积来的,由此而引来周围人的嫉妒或失落,本来平衡和谐的关系,因此出问题,还不如不得的平静。我们的过分物质掠夺,大自然失去平衡,水源污染,水质下降,那是人失德的结果,得了个经济数字的好看,失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安全,得失是不是一样?在假的世界里的得失都是假的,当然不用理睬,没有什么荣辱的分别。

黄元吉说,若区区以衣服饮食富贵荣华为养身之要,则凡身既重而先天真身未有不因之而损者,先天真身既损,而后天凡身亦断难久存焉。

此凡夫之所以爱其身而竟丧其身也。惟至人知一切事物皆属幻化之端,有生灭相,不可认以为真,惟我先天元气才是我生生之本,可以一世也可以百世,可以千万年。若无此个真身,则凡身从何而有?此为人身内之身,存之则生,失之则死,散之为物,凝之为仙,不可一息偶离者也。

在真实的世界,也就是真我的世界,才是我们该下功夫的地方。不惊并不是不惊恐,而是不动后天念头。真我最早是一点光的形态,当人能空静,气脉打通,会在体内见到光,眼睛闭目见到玄极旋动的金色光球,王重阳诗云:丹桔在身无价宝,自然光耀绝纤尘。“丹桔”指金丹之象,金黄色的光能量团的象,象是多变的,这一象最常见,形如太阳。见到光的时候一定似看非看,后天意识起来也丝毫不被它干扰,隐态沟通会见到各种景象,仍然保持意识不干扰,那个境界能定住,人身无价宝之丹气才能聚起,一般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丹气,只是不懂散掉了,或者没有定力,后天意识总在捣乱散掉了,那真是可惜太可惜。

无身,修出的可以独立于肉身的真神之身,后世丹家参同佛法,称为“法身”、“光蕴身”,是光炁之身,其聚则有,其散则无,物莫能伤。正如《心印经》所言:“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因为“无身”,可以无患。重命怕死,谁知死期更速;重性轻命,方得无患。一灵真性的能量决定人的寿命,越是有为的越不行,只有进入无为,真我增长了足够的能量,肉体才会无忧无患。

爱吾先天之身为天下者,乃可托虚灵之身于天下。把真我当做最高存在的人,她的真我才会在天地间永存。观音、吕祖他们有无数的分身,

长生的时间看他们分身的多少。吕祖活了300多岁,从唐代到宋元时期还经常看到他现世的记载,到明清以后就几乎见不到了,而大量的吕祖扶鸾文献出现,说明这时他的肉身已经气化,只有一灵真性永存。现代人不相信神明的存在,当然不相信扶乩,把扶乩之作视为“伪托”。扶乩是占卜的一种形式,借凡人之手,达神灵之言。吕祖云:“卜巫者,须要诚心正意,无思无为,不以休咎分其心,而后能通休咎。孔子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至精至神,此即赫赫明明,法身昭著也。”没有进入身体的内在世界,体验虚空世界的真实,无法理解一灵真性的生存世界。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4

这个道,千人说,万人说,只是《道德经》的注解到19xx年的版本就数不清。惟有吕祖说得实实在在,黄元吉解得明明白白。凡事都有个纲领,纲举目张。不然浩如烟海,从何下手才是正道,这一章描述道的样子,告诉我们从原始一炁入手,它才是纲领。因此,胎息是入手的功夫没错。身体没有见到原始祖炁,怎么能知道老子说什么呢?所以那些文字解老子的书真的是不沾老子的边儿,却在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上流行。

《道德经》原文: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吕祖解经摘要:

道不可以色声力求之。

道之渺矣,岂能见乎?惟夷夷然自见道之奥矣;岂能闻乎?惟希希然自闻;道之去矣,岂能得乎?惟微微然自得。

见于内,闻于内,得于内,精一而见,气一而闻,神一而得,方为混一。

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合于人。要体此理,究其奥,通其玄,会其无中之有,三家合混初之体,如痴中知痴,醉中知醉,方乃见乃闻复乃得,绳绳然而专心精至,不落顽空,才有真象出现,是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

本真一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何有实状?何有实象?

古之道者,以身合天,以德合天,以心合天,三者既合,是为真道。 倘或苟能知古人,体元始之初以修身,如是者,乃见乃闻乃得,是谓修道之纲纪。

知内寻知,息内寻息,意内寻意,心内寻心,耳内寻耳,目内寻目,言内寻言,行内寻行,动内寻动。苟如是,皆可上冲。

作者心得:

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诘,追踪。皦:光明。绳绳,绵绵不绝状。道纪,道之纲纪。

道的纲领就是真一之气。心通窍于目,目藏神,肾通窍于耳,耳藏精。若目有所见,耳有所闻,都是后天有形有色有声之精气神,只可以成形,不可以成道。五根内敛,胎息凝神一处,五气朝元,得一者万事毕。视无所见,先天木性;听无所闻,先天金情;能合五气为一气,混三元为一元,就是真元一气,天然主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视无所见,是内视,看到什么只有元神的一觉,

不起后天意识的干扰、支配、思索等,似看非看,用空用虚,包含一切,任其无中生有,只顺遂无为自然,以觉照之心对待。

本真一出,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不是固定的物质,是个虚像的信息能量团,道家叫她神丹,信息的变化是虚象,不是实体,但能使人的肉体上产生实在有益的变化。黄元吉说:元始一气人身官骸之真宰也。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完则为人,歉则为物,所争只毫厘间耳。学人得此元始之气调摄乎五官百骸,则毛发精莹、肌肤细腻,是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者此也。人能认得此开天辟地太古未有之元始一气以为一身纲纪、万事主脑,斯体立而用自行,本正而末自端矣。

以身合天,以德合天,以心合天,这是成道的关键要素。人和天是一体的存在,阳生阳降,人体气机与天气气机和谐一致。人体的先天一气,元始真一之气来自宇宙,宇宙是虚无,人的后天意识退位,身体进入空静、真静、灵静,混沌杳明,身体松静软,是以身合天。先天一气就是德一之炁,五行对应五德,在人体是木德肝气,金德肺气等,凝神入炁,德一之气保持原始状态不发散,就是守德。而天德指的是功德、玄德,做善事,自身的行为留下的痕迹,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勾连的都是善性的正面信息,这种无形的善性的能量与天地之无私给与万物的天德一体,从而调动了天地生万物的德性能量来到自己身上,天就会大大地恩宠于你。

做好事是为了天下人而不是个人的自私心,这样的行为才有功德。做坏事以为别人不知道,但是自己无法欺骗自己,自己行为中的痕迹一

定像烙印一样刻在潜意识中,当你深度地进入生命内在状态,体验人体的道性时,发现所有坏事都勾连了别人的怨恨等负面的信息,受委屈的人肉眼没看见,但是元神一定记得清清楚楚,一颗仇恨的子弹你是非常难拔出来的。所以,世界上谁要想欺骗别人,那是最愚蠢的想法,元神没有时空障碍,你要想自己好只有永远对别人好才能做到。

以德合天的另一个标志,是你能与天同步,元神的触觉相当敏感,能准确地感受天道的变化,提前知道能量场的动态运转,提前躲过天灾与个人的灾难。修德是一生的任务。天心清明、虚无、大公,明心见性,先天一气发动,天地气机在体内自由出入,以人类的幸福为己任,这样就是以心合天心。身、德、心三合天合一才是真道。

吕祖说的知内寻知,息内寻息,意内寻意,心内寻心,耳内寻耳,目内寻目,言内寻言,行内寻行,动内寻动。苟如是,皆可上冲。告诉我们借假成真,后天肺的呼吸中有先天真息,后天意识里面有一个无为的一灵直觉,那是真意,耳目向外看到得是假的,不看不听才知道里面有真东西,看到得听到的是有形有限的,真的是无限的。上冲是指阳神冲出天门,当性纯功熟,心物一元,炼神还虚,阳神就会冲出体外采集优质信息能量。

当你进入人体的道境,看到美景那是你的玄德,看到恐怖恶心的东西,那是你自己造的恶,你的内在都背着。只有用功德、忏悔、向善才能消业。当你在现实世界时,就会扭转观念,听到那种你对我太好了我爱你的自私话,就会感到恶心,自己起心动念都不是因为我得了好处对

别人好,善行善言只是自发的。总之,自私是最大的仇敌,一般人还不了解自私的丑恶。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5(

上一章谈道体,这一章谈体道之人。道是什么,真一之炁,中庸之德。体道之人应具备的八种品格:豫、犹、俨、涣、敦、旷、浑、不盈。豫则谨,犹则慎,俨则敬,涣则温,敦则厚,朴则诚,旷则达,浑则和,谨慎、严敬、温润、敦厚、诚朴、旷达、浑和,这样的人在尘中修道,不显山露水,在尘中积德,不求名闻利养,所修是真道,所积是玄德。 道不是说说而已的,必须体验,修之身,其德乃真。吕祖是修成了的真人,他说的话是度我们得道的天梯,那些后天意识写出来的教授学者的解老,云里雾里,说得虚无缥缈。那些禅画艺术大师,根据教授们对老子的误解,画出来的所谓禅意画,所谓大象无形的抽象画,被无知的评论家捧到天上,随便的几笔就是上千万元一张。那么,吕祖说的实实在在,可以步步验证的老子真道大白于天下时,哲学、艺术、艺术史都要大大地改善和纠正。

《道德经》原文: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泊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是借古之修者儆后之人。

夫微者,道之幽深,故不可识;妙者,道之精粹,不可识;玄者,道之难穷,不可识;通者,道之广博,无所不通,不可识。此四者,体道者,能搜微究妙、悟玄,通遍三界,内外无一不烛,言道微妙玄通,入定内细细觉察,方得通达。

暗里珠明,光透百骸,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故无可识。容者道之体,本来无容,强名为容。豫者,是我虚中用虚,如涉川一样兢惕,方得不漏,稍放,就不能生。犹兮若畏四邻,此乃澄静本来,如有邻舍窃取,存敬畏以防之。俨若客修身,如宴有尊客之前,不敢放肆,方守静到底澄清。涣若冰将释,入静大定时,如履春冰一般,防其惊异,保身之要也。敦兮若朴,不尚雕凿,素其玄风,体元始之理,行元始之事,以神归元始,以气合元始,以身化元始,以心意混元始,皆成一炁之朴。旷兮其若谷,广旷虚中,若太虚之体,为一大窍,中中乃得,归于空谷。浑兮若浊,本来混一,灰心乃灵,从灵中炁合,复浑,又从此浑中求明,是内清而外若浊,以遮凡尘俗目,此隐圣故耳。浊内求清,清中更澄,要时时除行,弗得贪求。

作者心得:

心静则清明在躬,如止水澄波,可以察天地之精微,鉴万物之玄妙。道微妙玄通,入定内细细觉察,方得通达。入定,人的意识心如浊水被渐渐澄清,五根向内,凝神一处,五根合成一大灵根,五根通,耳朵可

以看字,看到一个人的照片,即便其远在美国,也可以给其诊病;看到一个名字可以知道他未来几十年的事情。这一点不奇怪,人人都是道体,个个具备神仙的功能,只要虚心入道。这一灵根她带着多少世纪的信息进入人体,过去、未来对她没有时空限制,只要一念就来到,一念就可以做成功。吕祖说她是当来,当下那一觉,一醒既是,转眼就非。

这一灵真性见到真精就扭结成一处,结成光珠,金光在体内闪耀,光透百骸,形神俱妙,玄妙得永语言很难形容。在杳明中静候元精的出现时,稍有不甚,元精就很快散掉了,静极生动,无中生有,保持虚心寂照,稍一放松,真阳就不能生。因为妙明真心现前,必须绝对地安全无人打扰,防止受惊。就像待最尊贵的客人,时刻恭敬。这是在体元始之理,行元始之事,神、炁、心、身皆返回初始,一炁之朴,是说一还没有分成阴阳二的本来状态,一旦动了分别意识,一炁就朴散开来。保持一,如如不动。人心如空谷,合太虚之大窍,大灵之虚体虚窍。

浑兮若浊,凡人之浊是真浊,圣人之浊,浑若浊,至浊而至清。澄而静心,静久而清光现。安于本性,养之久久而生之徐徐,采以为药,炼以为丹,静以凝神,动以生气,即守中,即阳生活子时也。由此一升一降,收归炉内,渐采渐炼,渐炼渐凝,无非一心不二,万缘皆空,保守此阳而已。有而不有,虚而愈虚,有至虚之心,无持盈之念,是以能返真一之气,得真常之道。真阳生起,浑身酥软如绵,如春情荡漾。但是火候必须及时调整,功成立刻身退,不要什么好上加好,那就火大烧焦了。男人无念自然勃起叫活子时,表示体内一阳初生,如果加了意念,

转化成性欲,元精离宫而出,化成凡精,就叫浊精,不可当药。阴阳丹法,对镜无心,元精清纯,色空不二,一般人休要问鼎阴阳,那不过是性欲的发泄。只有处静用虚,心清德明,欲定性平,才能处尘而脱俗,丧德败道。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6

归根复命,行为的发出者是谁?人的根在哪里?在天上,头顶就是人体小宇宙之天,这根又是和大宇宙之天相通的。双眼、双耳、双鼻孔,完美的坤卦,坤为地,为扎根之所。一张嘴、一个尿道口、一个肛门,构成一个乾卦,乾卦为阳气,乾卦在下表示阳气上升,坤卦在上表示阴气下降,构成地天泰卦,这是人体生生不息阴阳旋转的奥秘,如果反过来,就是否卦,人体上下不通阴阳不交就会疾病缠身。生机就是阴阳,人体头在上,内在是坤,腹部在下,内在是乾,万物负阴抱阳,处处是阴阳,处处有生机。清东陵,阴宅为阴,放在东方,东为阳,西为阴,如果陵墓放在西边就是重阴,就没有生机,重阴就凶。

人的根确实在天上,父母未生我身之前,一股太和清气悬于天空,父母交合时的一团真气感召空中的太和一炁,内外交感而为人之灵,这个人体感觉的国王,她最初的来到和诞生,就是人的根。修道的起步就是归根,归静,静是天地之灵。起步的方法就是明玄关一窍,进入人天一体的通道,会见自己的灵,是她带你体验道妙,只有她才能观到归根复命的内景。

《道德经》原文:致虚极章第十六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是逐径之妙,一层深一层,一节玄一节,要人层层通透,节节光明。

彻底清为极。心放下为致,身心窈忘,为致虚极。丝毫不挂为静。纯粹精一为笃。专一不离为守。虚中实、无中有为万物。皆归于一,为并作。灵中一点是吾也。何谓观其复?内照本来。何谓以?得其神而返当来。何谓物芸芸?诸气朝宗,物来朝宗,暧烘烘蒸就一点神光。何谓各归其根?是从无而生,虚而育,打成一块,纯阳常住于中。何谓归根曰静?是有中复无,实内从虚,静者太和之气,天地之灵是静也。何谓复命?返其元始,是命也;觉其本来,是命也;何谓凶?不知其静,不知静里求玄,动中求生,有里著手,故凶也。

静中动,无所不通,无物不容,言其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微也,妙也,巍巍乎,焕乎其有道也。

何谓公?无人无我,无声无臭,普照万方,惟澄而已。何谓王?一澄乃公,公得其旨,统领谓虚,归于密室,湛寂无为,是为王也。何谓天?金木交并,湛寂真神,无微妄,无微无,无虚中之物,合阴阳之炁,按五行之虚,得天地之和,体清虚之妙,得无极之真,是一天也。何谓道?静如清虚,彻底澄澄,是为玄,玄之为玄,是为道也。何谓久?无言无道,是久也。何谓没身不殆?既无言无道,身何有也?无有何殆也?是以为殆。

作者心得:

看了吕祖的字字真言,真是无比的感动。最核心的天机一一仔细地告诉你,不必到处去求法、拜师,江湖的门派与利益的争斗,那些站在小我自私角度的大师们,怎么和吕祖公天下的真人品格相比?同时,也无声地告诫我们,心性没有跳出小我的师傅和徒弟们,都该远离,性功的境界决定命功的成就,真人总是在说最宝贵的真话,缠绕在是非中俗人的话大可不必理睬。

归根之根是灵根,从调息炼气入手,吕洞宾《百句章》诗:

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

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

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住息——见性——入真,也就是还丹。本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就是说的还丹,丹就是人体的精气神通过内炼结成的灵胎。身心杳明,心中一念不生,修得内心一丝不挂,进入虚无但其中包含一切的境界,将这无中的多达成一个梱,做整体地观,类似于你闭上眼睛,不落在屋子里的某个东西上,但整个屋子的东西你全都知道。能静灵自生,《易》曰:“一阳初发,杳冥冲醒。”此正万物返本、天地来复之机,先天元始祖气于此大可观矣。但其机甚微,其气甚迅,当前即是,转念则非,不啻石火电光,俄顷间事

耳。也就是吕祖说的何谓以?得其神而返当来。一阳初生,一灵立刻觉其动,此瞬间就是灵生。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致虚之极,守静之笃,自然万象咸空,一真在抱。

虚无中生出真阳之有,并且元神照住,长久地停留在中脉上的黄庭,叫归根,人的灵根在中土扎了根。归根曰静,是有中复无,实内从虚。虽然是结丹,无中生出了有来,但是丹是个虚体,是虚中之有,实在的过了就不是她了,所以还要以空谷之虚神守候。静中之动才会无所不通,无物不容,一气归根,六门互用,耳可视,目可闻,方可言互用。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个“明”乃日与月合,阴阳相合而生光明,丹功中正是此“明”理。这个“明”指性光与命光。性光在头,命光在腹。性光如月,命光如日。所以有的人静坐中,会感到眉间有光;有人打坐,会看到腹中有光。当性光命光合一之时,人体的光会更强大,有身光、神光、丹光。身光比较小,神光比较大,丹光则更强,因为凭借修炼,使天人合发,这个能量就非常强大。

吕祖对公、天、道、久的论述,一切都仿佛消失了,只剩那一片深度的静定,清虚湛寂,但就是她让你打破太极玄线,突破三位空间,跨越历史的长河,洞晓天地万物的变化,进入玄之有玄的众妙之门。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7

丹是什么?“阴阳交合谓之丹”,丹字日头月脚,日月即阴阳,即男女,即男女二炁逆向交合而生成的“婴儿”。金丹大道,只“存诚”两字可入,贵乎与古真心心相印,一旦机合神融,天心洞启,法尚应舍,何须寻师,自会豁然有路可通。19xx年到20xx年两年多的纯真生活,当时的朋友在写《周易参同契》的博士论文,那时我还没听说过内丹这个词,但是感受到了阴阳之炁养出的精神的小孩,并且写在了《生命禅》中。前几天当代丹道大师殷晓鸣女士来画室,聆听了教诲,殷老师说,一切都是自然来的,你把严新老师的理论看明白了,自然都会出现的。 我急忙阅读了内部资料的《善书四种》中严新讲的修心, 那几乎是老子《道德经》的当代翻版,是领悟了老子精髓的太上一脉的真人心法。再反过来看,多年悟道的爱好,脉窍在心窍开时一点一点被打通,感而遂通,与天同步,我这个没练功,也没有师傅教的人,怎么也有效果呢?就是自然而得,修一颗简单、真诚、质朴的心,儿童的自发性游戏状态出现,人在一个不断进步的道的状态,道,首行也,日日新也。严新老师说真静,在此状态下,未开发的功能在顷刻之间得到开发,身体中的高能量物质转化成能量做功而出现神气、奇效。真静靠成果,靠发明,靠创造,靠贡献来实现,简单的说,真静是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做人修心到了真静的份上,该来的自然都来了。吕祖说:静者非冥心之谓,乃私欲不挠之谓也。修德可以通达天帝,可以感通真人,可以采得

元气。人能知德与天通,德为道基,便当上体帝心,内净其心,外净其身,身心俱净,与道合真。

我们大家用功学习神仙吕祖解老,心也修了,德也长了,不用练功也能成就。陈撄宁云:“如能知此以静为本,以定为机,一斡旋顷,天机自动,不规中而自规中,不胎息而自胎息,药不求生而自生,火不求出而自出,莫非自然之妙用,岂特吾存想持守、苦己劳形,心知之,意为之,然后为道哉。”丹道的守中、胎息、产药、出神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通过存想、持守、导引、意念活动而得的。

《道德经》原文:太上下知章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大旨在清欲澄心。

何为太上?澄静后返之于纯,合元始之初,谓之太上。何为“下知有之”?诸气不生,神凝之后,众皆归宗,谓之下知;凝结于内,谓之有之;下乃诸宗也。既知有之,其性熔也。既熔,亲之,誉之,何也?要刻刻防之。亲也,惟恐有失,关闭来(往)。誉也,要我含太和以养之,存极静以铸之。铸剑之要,全在忘中得,静中采,采中忘,是亲也,誉也。既亲之,誉之,何故又畏之?何也?我不惊恪,恐入于顽空,其

空一顽,鼎翻火散,其害不少,是以畏存之。既存畏,又侮之,何也?稍有不纯,其药爆现,侮我之灵,神即分散,是侮也。我以笃信真静,犹若无言而守也。是无言也,犹之乎贵言一般。何为功成事遂?骊龙得珠,岂不谓功乎?彩凤骊珠,岂不谓事遂?如是诸脉归宗,情性为一,俱合太和,以无为使之然也。皆谓之曰:我得之自然而己哉。

作者心得:

澄静后返之于纯,合元始之初,谓之太上,即温温太和之气,在腹部、阴部凝聚,腹部发热,外阳勃举,真气发动,要非常警觉,要保持兴奋使真阳持续上升,又不能过度,导致无法控制真阳漏泄。吕祖在阴阳丹法的《敲爻歌》(见《新编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中册481页)中说:“长生药,采花心,花蕊层层艳丽春。时人不达花中理,一诀天机值万金。”性是人体最自然的部分,在当代以夫妻生活而论,不涉及社会道德。神仙们都说性里有长生药,性感高潮状态是真阳发动的时刻,顺则生人,逆则仙,包含真阳之炁的东西,顺是出来下种怀孕,逆是不出来,用真静的虚无元神照住元精,将其归入丹田,就是吕祖说的铸剑之要,全在忘中得,静中采,采中忘,是亲也,誉也。铸剑指锻炼阴茎,吕祖在《既济真经》(见《新编吕洞宾真人丹道全书》上册111页)说:“交戈不斗,思入冥冥。”“敌既居高,以高临下。我兵戒严,遂控我马。龟蟠龙翕,蛇吞虎怕。撼彼两军,令彼勿罢。觉我兵惊,使之高住。勿下勿斗,候其风雨。须臾间,兵化为水,敌方来降。我善为理,俾其心服。翻为予美,亦戢兵藏高垒。” 此至要心诀,重在“龟蟠龙翕,

蛇吞虎怕”八字。瞑目闭口,缩手蜷足,摄住谷道,凝定心志,龟之蟠也;逆吸真水,自尾闾上流,连络不已,直入泥丸,龙之翕也。此经最后,吕祖说,得一真阳,延寿一纪(12年)。

以上说的是亲之、誉之,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可畏的,还侮?结丹以后,虽然是以虚灵元神守候,空但包含一切,死死地追求空就是顽空,里面没东西了,真气散掉了,所以要小心谨慎,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如果动了后天意识,动了色心性欲,缠绵于性快感,元精将化成浊精,不堪为药,浪费了元精,侮辱了清爽无比的元神。无言为贵,功成身退,指丹已结是功成,如是诸脉归宗,情性为一,俱合太和,以无为使之然也。皆谓之曰:我得之自然而己哉。

吕祖解《道德经》心得18

上一章说到自然,如果人能自然,居道o抱德一,朴实无华,不用修炼,自然都在与天合一,都可以不出门知天下。甲骨文、金文、小篆等都是古人内观的结果,中国的历法节气几千年来精准无比,人体经脉,精气运行的体内路线,都是靠内视的慧眼观出来的。易经将宇宙能量场、金木水火土五大物理能量抽象为八个数字,应人间万象,什么事情都可以解答。中国的易道文化无比的神奇伟大,就是古人最质朴简单的心灵发明的。

如果人能自然,人就是神。修丹后天返先天,除了在气的层面,就是要心灵返璞归真。真实简单在今天是稀有的,假的破烂要靠复杂的包装。灵是完全自然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一点不假,什么时候有自动显现,是个自然的全自动系统。从不听人的意识的调遣,如果你说你有灵通,你给我说说什么什么,她根本不理你。该提醒你的时候,她像一道闪光划过你脑海的夜空,看你的后天意识能否配合,顺从地执行元神的指令。本章说的有忠臣就是后天意识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尽好仆人的职责。

《道德经》原文:大道废章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吕祖解经摘要:

此章意功到方见妙。何为大道?默默无言,静极无知,谓之大道。废尽乃为无极。既废,为何仁义有?废到不识处,诸脉络,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不言即仁也,不为即义也。不言不为,合成一处,其中若有仁有义存焉。炼己以愚,修行以痴,方得成丹。苟有智慧,加之作为,用心用意,勉强胡行,诸魔叠至,诸障肆生,无不作假,大伪生焉。人身是假,人神是真,有大伪,去其身而留其神,谓之大伪。何为六亲?眼、耳、鼻、舌、心、意。何为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谓之不和。既不和,又何孝慈?孝则顺也,慈者爱也。顺性爱灵,返天之根,天根既得,子孝母慈,和合骨肉,母抱其子,子伏其母,是谓有孝慈。何为国家?身心是也,何为昏乱?心不定,入世而昏;心不定,逐境而乱。先天性不生而昏;凡命不惜,真炁绝而乱。身心定,虚中静,性命应,定静应,元神庆;何为有忠臣?忠臣是意安也。精中华,皓中白,交而纯粹,合而杳冥,复神于中,内合天形,是为忠臣。

作者心得:

大道废,有仁义,指无生出有来,落入有形,就落入阴阳,落入生死的轮回。仁义指的是阴阳,既魂魄。一点灵光入胎,一分为二,魂居肝,属仁德能量,魄居肺属义德能量。无言无为,人心完全静下来,诸脉络,循规蹈矩,一一朝元,不待勉强而来。大道在的时候,太朴未雕,犹童贞之体,不假作为,自成道妙。若一丧其本来之天,则不得不借先天阴阳以返补之。朴素的素是未染的布,染过的布再高的技术也无法还

原,万千的色彩,本色最难印染,即使色彩接近,朴拙也一定不见了。尽量多地保护先天,那是人神性的部分,是幸福、快乐的核心要素。

智慧出,有大伪,当人的心真能慈悲、静定,他的心灵已经是干干净净的了,足够的功德是支持人心静的真实能量。而不修德,不修心,强迫用意识要自己入静的人,一入静就见魔见妖,因为那个生命深层潜意识或元意识区域,不修心的人有诸多的心灵扭曲,如毒蛇一样盘踞。做过伤害别人的事,自己无法欺骗自己,那里有巨大的魔洞等着,只有向善的心真正慈悲起来,从别人那里反馈回来的都是良性信息,你自己的世界才能安宁。给与别人多少来论成功,那是真实的能量世界的需要,并不是虚伪的唱高调。原本的自身世界储备着高能量物质,入静就可以开发潜能,打开这个自身宝库。但是慈悲心是开启的钥匙,开启后你吸引信息的能量就百倍地增强,自身的心灵问题埋藏在深处没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投射,吸引来的尽是负面的东西,那还不如不修,里里外外都会糟糕得一塌糊涂。道家讲性命双修,先修性,也就是先修心。心修好了才会真,才会自然达到。勉强用意识控制,魔境百出。意识是后天的,身体是后天的,在道家来看,后天是假,先天是真。元神、法身是真,肉身是假,为假身服务的所谓智慧就是大伪。

六亲不和指六根不和,不见、不听、不臭、不味、死心、忘意,万宗归一,一为母,万为子,子归母所以是有孝慈。国家指身心,心不定是混乱。先天性不生是昏,真炁绝是乱。意安是忠臣,后天意识温顺地服从元神对身体的自然运作,能见到真阳之火,花芽遍地,性光朗照,

交而纯粹,合而杳冥,复神于中,内合天形,是为忠臣。猛烹急炼,一身之昏乱,使跻于清明,即忠臣之旨也。知此则道不远矣。此太上明复命归根之学,究有何道哉?不过率其浑然粹然之天而已,修之者亦修此而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