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工商1403黄艳青

怀着崇敬,我走进校史馆。在这里,我追寻江南大学的百年校史,品读江南大学的百年风雨历程。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我仿佛贴近了江大的百年陈韵、寸寸骨肌。自豪、赞叹便是我所能描述的全部。

校史馆展区面积为760平方米,分为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

走进校史馆大厅,是从 19xx年至今的100多年来的照片墙,学校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走到今天这样的辉煌。我走过时间的墙,内心澎湃不复平静。

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杰出校友的介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洪平凡,邓鸿勋,季克良,王骏,吴仁祜等人。除此之外,我校还有众多其他著名校友。虽然他们与我们并不相识,但他们成功的例子无不激励着我们向着我们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其次,最能打动我的,是江南大学的校史展示,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精美的实物,让历史重现在我眼前,我仿佛亲身和江南大学一起经历百年的风雨与辉煌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江大成立于19xx年,也就是清末新政时期,名为三江师范学堂,由张之洞,刘坤一等地主阶级革新派创立。学堂一度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停办,19xx年重新崛起,并分为国立南京师范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江南大学经历了数次地址的转移与名字的变化。其中包括因抗日战争西迁入川,南京解放成立国立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南京大学。19xx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xx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xx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xx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以原无锡轻工大学为主体,合并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组建江南大学;20xx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百年风雨洗礼,历史在前进,江南大学在进步。19xx年9月,中国轻工总会批准无锡轻工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项目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 的近百所高校之一。至此,我们江南大学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半个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教学、科研、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现在的江南大学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1个博士专业点,59个硕士专业点,8个工程硕士点。全校18个院系中有15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个院系具备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百年风雨在我的眼中一幕幕掠过,最复杂的情愫往往归于沉默,我小心翼翼的踏着轻步,挺胸朝门口走去,深怕半点声响都会打扰到这静穆而庄严的气氛。出门,湛蓝的天空轻盈地挂在宏伟的图书馆上方,阳光洒满了整个校园,我的眼前一片光明。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我是江南人,我为江大自豪。

参观江南大学校史馆有感

 

第二篇:江南大学培训有感

相约江南 情系江大

城关二小 王妍妮

20xx年10月,在省教育厅推荐和教育部教师教育司统一安排下,我有幸被选送去江南大学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2014)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学习。”

经过上千里地的跋涉,21日晚,我终于和这些战斗在教育一线上的音乐工作者们一起抵达江南大学 ——这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虽说路途不算轻松,但是,一进校园就被那种“笃学上行,止于至善”的校园氛围所吸引:风景如画的生态校园是江大给我们每位初入者的第一感觉。

报到,整理,开班,合影,分组···一切流程忙而不乱,所有事情都井井有条。

在班导师的合理组织和热情鼓舞下,我们音乐教师班一共成立了5个小组,有组员推选组长,想好组名、口号,并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排练好一个节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来自五湖四海的没有任何接触的朋友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认识,磨合,排练。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组成立了:“三连音”组、“藏粤湘”组、“大地飞歌”组、“绿水青山”组和“湖贵甘青”组五个别具个性的合作小组,陆续闪亮登场了。音乐老师们不简单的基本功底渐渐显露出来:说、唱、跳、演,个个不在话下。顿时,音乐厅里摩拳擦掌,笑声飞扬。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学习培训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恰恰相反,我觉得江南大学承办的这次国培却是充实且生动的。国培班的学员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课堂中专家们的谆谆教导扎扎实实的镌刻在了学员心中,让我至今回忆起来仍然余韵犹存:

谢家幸教授对音乐教育现状的深度剖析高瞻远瞩,令人深思;

吴斌老师无疑是广大一线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他对音乐课程的设置,音乐教学的原则方向明确,他的讲座深入浅出,语言精辟,案例生动,让人回味无穷;

尹爱青教授对20世纪世界优秀的音乐教学法——柯达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铃木等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讲座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给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受;

付珊珊教授讲的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对老师们组织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她对事业的执着、处事时的机智、讲座时的可爱、工作时的自信,无不让学员对她充满喜爱和敬佩;

冯德刚教授的即兴伴奏讲座贴近老师的课堂教学,他将繁琐的和声织体分解开来讲解,循序渐进,示范娴熟、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教授讲的关于MIDI的制作,与时俱进,让学员大开眼界,给学员种下了一个想要成为业余音乐制作人的梦想??

除了安排精彩的讲座,培训中心还组织学员参观了无锡市民族音乐博物馆,去了两所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了参观和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去南长区杨明中心小学参观的经历:刚下车,看见杨明中心小学的名字,我就想,一个中心小学有什么可看的,可接下来的参观,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学校有六十个教学班,45人的小班额,11位音乐老师,六个音乐教室。三个兴趣小组:舞蹈队、合唱队、和管乐队,他们都有各自独立的排练室。其中管乐队是他们学校的一大特色,据他们指挥的老师介绍说,他们管乐队的孩子是一个班的学生,从一年级进学校的时候就对这些孩子进行节奏感和乐感的考核,然后进入这个特殊班级,一二年级对孩子进行理论熏陶,了解所要学习的乐器,

从三年级开始,学校专门从外边聘请乐队所需的各种乐器的老师来给学生分板块上课,从零开始,一周训练三次,每次一个半小时(早上7到8点半),最后再由学校老师把各板块学生合在一起排练,这样坚持了三年,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他们坚持三年的一个成果表演,水准之高,令在座所有老师惊叹!而更让人为之震撼的是以兴趣小组为模式的训练他们已经坚持了13年。他们的教研员说,无锡不仅仅是杨明这一所小学这样做,所有的学校都一样。无锡是一座从内到外流露着艺术气息的城市,他们对艺术的推崇,那种执着的精神,令我们所有参观的人敬佩、折服!此刻,我对无锡这个美丽的城市又有了另一种美的认识。

经过为期10天的学习培训,我与参训的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更多的是对我从事音乐教学理念上的启迪,方法上的提高,观念上的转变。我感受颇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也有保质期”,因此,知识更新是必要的,我会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专业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的良好基奠。一桶水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要争取成为长流水。

二、 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从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找出“得”与“失”,转“败”为“胜”,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 虚心和同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听取同事们直言不讳的真言,相信久而久之,我的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这次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之中,心灵经历了忐忑、彷徨、探索、喜悦与享受。一路走来,专家、名师的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完全吸收他们的课程精华,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音乐教师的信心。

当然培训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培训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更加感到音乐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我一定以这次国培学习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满腔的热情把此次培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我校音乐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