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与创作心得体会

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时光荏苒,学习书法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从最初的兴趣爱好到现如今从事专业,我想除了坚持以外,更主要的是领悟和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

对于学习书法而言,临摹与创作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书法的人都能言之一二,但观念和体验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效果。

谈临摹,必须先清楚临摹的目的。临摹是中国传统艺术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是技艺的学习,风格的吸收,同时更是艺术感觉的积累和提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其潜在的艺术感觉,孩童写字有他的自然天趣,成人初习书法亦有他的自然天性,但这些自然大都是原初而低级的,需要通过磨练和打造来提升,使之最终成为一种高境界的自然天成,临摹便是磨练和打造的最好方法。

通常学书者都知道临摹有三个阶段,即实临、意临和背临。我认为实临是基础,它能够为以后的博采提供扬弃的标准,因而也是最为关键的。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曾对王铎早年的阁贴临书有这样一个评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如灯取影”以字面含义来理解,似乎与复制、拷贝意思相近,灯下取影显然是形容临摹过程中对范本点画形廓把握的精准无误。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临摹标准,人们对它的取舍往 1

往持有不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者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他神”和“吾神”的相互独立来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认为“如灯取影”不足取,它无非就是文人笔下的渲染和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罢了,他们认为对于习书者而言,临摹无需苛求点画的形似。但我认为,“灯下取影”的对象是为历史所检验,为人们所公认的经典,能做到“灯下取影”般的精准固然很难,但却必须是我们努力追求和认真实践体验的目标。

以个性狂飙而引领明末书坛的“字林侠客”徐渭对临摹之法有这样的判断“毫发失真则精神顿异,所贵详谨,精意摹搨,凡肥瘠工拙要妙,俱一一穷之,不失古人位置之美”。虽然这里徐渭强调的是摹书,可见他对古人书法精准体验的重视。清代王澍在《论书心语》中更有“临古须是无我,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的论述。对经典“如灯取影”地实临正是我们与古人真正相消息的最好方法,其目的是“意与古会”。在某种程度上,书法的经典实临与西方绘画的素描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素描是西画用以提高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能力的主要手段。它要求通过精准刻画物象来达到传物象之神的目的。而书法的实临也绝非是简单的点画模仿和造型复制,它需要我们在追求与经典点画的相契过程中,掌握观察对象的方法,通过准确刻画点画的粗细、长短、方圆,在运笔的徐疾、收放、含露、提按之间来体验 2

其中心、手、笔三者之间沟通、会意的感觉,努力与古人神交会通,寻求艺术的共鸣。实临不仅仅是对一种风格的学习,它更是积累。这种积累的深度和厚度以及有效性是以对经典把握精准的程度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以点画相似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以点画相似为基础,临摹者即便自认为有感觉,那也很可能是主观的臆断。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相互间如果水平相当或者相互甚为了解,话题便能展开并且深入,否则只能是客套寒暄,而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甚至南辕北辙。

创作这一概念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是当代的产物,实际上是当下人们生活与书法逐渐远离,而更多是与之在展厅相会的产物。如今人们为书法创作设计了很多方法,体现了鲜明的当下性,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设计”往往很难再现艺术的真正内核,展现“书为心画”的真实,习书者也始终困惑于临摹与创作的脱节。我认为书法创作应是书写者由积累而逐渐自化的艺术表现。从书写的技法层面上来讲,应是一种书写习惯动作的流露;从艺术表现而言,则应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流淌和艺术品位、文化修养的凸显。两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创作中的书写技法,它不是来源于一种经典风格与另一种经典风格的简单而生拙的叠加,而是来源于对各种经典“如灯取影”般的专精和博彩后的感受和积累,是多少次“意与古会”的结果。这些感受积累与创作者的修养、 3

品格融为一体,成为其身体的内在成分,它的呈现才可能是真正自然地,“书为心画”的艺术价值才可能重回我们的书法创作中来。

4

 

第二篇:书法心得

书法心得

汉字,我国最美丽的艺术文化瑰宝之一。只要写好它,它就像一幅山水一样有着独特的艺术气质。正所谓“以气养神,以神养人”,一个人的品质往往可以从这个人写的字中体现出来。

中国书法——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是古文字有今文字转化的中介,这个转化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古文字发展的成果。隶书作为中国书法五大书体之一,在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曾经起着重要的文字艺术推动作用,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这样说,方块汉字的确立,是从隶书才真正开始的。直到今天,隶书仍然有着令人叹服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华夏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且它不可替代的艺术审美价值,仍在广泛地风行着,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充分发挥着它那蕴涵古文化魅力的作用。

开学以来的这一个月里,我所学、所练的的便是隶书。在中国书法艺术中,点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早期的中国文字并没有点,像甲骨文、钟鼎文、小篆里,都找不到点,只有隶书的出现,点才问世。而点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汉字的结构变化,给书法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如今,传统汉隶已经诞生了两千余年。到今天,书家们已经很难在单纯的汉隶上有所突破。所以在较早的时候,便已有不少的书法家们在隶书与其他书体的糅合上做文章了。比如伊秉绶,他在隶书的结构中,就掺入了宋板书的方整和横竖粗的结体。而赵之谦,则在隶书与

魏碑的融合及侧锋用笔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之前,在我初练隶书时,有人跟我说我写的蚕头雁尾给人一种轻佻之感。当时从个人角度上看来,灵动轻盈比朴拙厚重来的顺眼的多。可单单说起隶书,又给我一种沉稳厚重的印象。对于这“轻、重”的取舍便开始困扰着我。但有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中有个声音对我说怎么才能写好隶书。他说:“隶书,就是把你写的POP字体和楷书结合起来就可以了。”于是第二天,当我坐在教室的桌前时,我便通透了!

隶书最突出的特征是结构扁平取势和蚕头雁尾。“扁平取势”如同POP字体里对汉字适度的变型与拉伸;“蚕头雁尾”如同临楷帖中,顿、勾转换成了顿、提。并且轻灵远不比古雅来得更具韵味,马士达先生曾曾经便说过:“由于隶书是有篆书演变而来的,尽管它是今体字,但它的艺术信息必须十分古雅。古雅为隶书的基本书法精神。”虽然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目前还达不到这个要求,但外婆已尽我最大的可能去揣摩用笔笔势与书写的“意”。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临摹中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上下紧密,左右舒张,横平竖直,蚕无二设,蚕头雁尾,雁不双飞。”并且同一个字,隶书的书写手法就有之多5种,每种方法都风格独特,耐人寻味。

在练习隶书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四个字:静心!心静。两个静字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静下心,手才能不都,字才能写得稳当;心平静了,才能耐得住性子一笔一划的体味书写中的各般滋味,才能写得好字。我想,如果把它用在其他事物上,就像那四字“泰

然处之”。在人生的胡同或狭窄处,心态上的泰然处之往往可以留意到一些平常被忽略的事物,起到绝地重生,运筹帷幄的作用。我想,这个感悟对于我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书法心得

书法心得

书法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