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唤醒护理》有感

读《唤醒护理》有感

接触护理之初,我怀着无比崇高的热情和信心,满怀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白衣天使”。从入职开始,南丁格尔的誓言始终铭记在心,“终身纯洁, 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在每天的医护工作中,我时刻以病人为先,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不断吸取经验。

现实是残酷的,随着工作日久,各矛盾逐一展现:紧张的工作、稀少的休息、微薄的收入以及越来越紧张的医患关系。对于工作在急诊第一线的护士,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安全感。面对众多的患者,稍有不慎就会被病人辱骂,严重的被人殴打,而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条条框框越来越多。可为什么现在的病人却越来越难“伺候”?医患矛盾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在感叹,医护工作不好做。如果可以选择,可能至少80%的同行都不会再选择医疗行业了吧。可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我们没法转行,所以只能在现在的岗位上“熬”着。在这样的心境下工作,谈何热爱?谈何职业荣誉感?谈何长远的职业规划?

最近在医院的要求下拜读了张中南老师的《唤醒医疗》一书,感触颇深,他对我们现今医疗存在的问题作了非常犀利和深入的分析,人本位医疗的提出更是让人感觉醍醐灌顶。

首先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护理缺陷的现状,分析了护理缺陷的原因,之后提出时代呼唤人本位整体护理,给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让我们不仅知道做什么,还要懂得为什么,怎么做。让我明白了我们一直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病人会对我们的工作有诸多的不满。我读了这本书后,我更加认为,如果“人本位护理”是一棵参天大树,那“尊重”便是它的萌芽阶段。确实,护士不只是一个医嘱的执行者,而应是评估观察病人各方面异常并能及时处理、汇报医生的合作者。

关于"人本位医疗",书中讲述了五部分内容,即用证据说话、低伤害高疗效、确保疗效与安全、康复疗效与安全最大化、服务以患者的感受为主导,并对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人本位”医疗的实质就是以高度关注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为核心,替代原来以“病”为中心,重病不重“人”的不合理医疗行为,彻底摒弃以“利”为中心只图赢利的“利本位”医疗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任何医疗决策都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以病人的实际需要为基准。

二、 实行临床路径管理,规范治疗个性化治疗相结合。杜绝不合理检查、治疗、用药。

三、 以安全的医疗过程与术后的高度关注,让患者得到安全疗效最大化的康复。

四、 推广无陪护管理,让专业人员来做专业的事。提供一切以病人的感受为主导的服务,给病人充分的尊重;解放家属。

五、 早期专业康复,有效杜绝并发症,缩短出院后的康复时间,降低费用。 从而实现零纠纷、零差错、零事故、零并发症、零感染;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患者“快点治好病、千万别出事、少花冤枉钱、把我当人待”四项最基本的要求。

张教授先是直言时下护理的种种短板,进而提出整体护理思路,并结合案列娓娓讲述医院怎么排除阻碍,让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骗骗落地。其中生活护理,相当于我们在正在实施的优质护理,给病人洗头、洗脚、擦身、剪指甲、喂饭喂水、翻身、挠背、还有协助患者大小便等,这些事情难免给人一种印象---全是伺候人的活。他告诉我们,护士与家属护工做生活护理相比,存在本质区别,病人自己能做的事必须鼓励病人自己去做,护士只做病人身体功能受限而无法做到的事。若护士盲目的开展生活护理,显然是不尊重护理专业的。而且效果会适得其反,如引起病人不利的心里暗示,缺少肌体功能锻炼延迟康复。如果做患者做不到的事效果就不一样,是患者缓解焦虑等紧张情绪,心情舒畅,此外促进护患者关系,更方便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了解,从而更加相信医务人员,促进患者康复。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要实现“人本位护理”,在现有体制下是远远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能做到的,在护理活动中尽量满足患者的习惯与爱好,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个性需求,帮助病人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可行对策,鼓励患者参与护理活动,以满足患者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应该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指导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促使患者在康复后,尽早脱离患者角色,重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是的,我们站在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以病人需求为向导,多为他想一点,唤醒我们的责任心,唤醒我们的职业,唤醒我们和患者之间的真情,也许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小事,医患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矛盾。

护理是一种爱,细致入微,面对不同的生命,他们或沉默,或多语,或暴躁,或温和,给予关爱,心怀尊重,让他们获得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恢复方式,并且健康、快乐,或许这才是“人本位护理”的初衷吧!

 

第二篇:读“唤醒护理”有感

读《唤醒护理》有感

5月的一个下午,有幸在科室业务学习中读到张中南教授的《唤醒护理》一书,感悟深刻。目前国内医院现状是病人的生活照顾几乎全部交给病人的家属或陪护人员,护士的工作完全变成了机械式的药物治疗和日常处置,往往忽略掉病人的病情观察以及心理变化。这和国外的护理工作模式有着天壤之别,我想这也和我国目前的医疗体质以及社会的完善度有关。 在第一部分“迷失的护理”中,张教授提到了护理的五大缺陷以及相对出现的问题,阐述了因为护士经验不够、责任心不足造成对病人的病情了解滞后、教育指导缺位等一系列的诟病,由于多年来护理工作主要局限在治疗处置和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将生活护理、照顾等很多事情都交给了病人家属,使这些非专业人员成为病人病情反应的一线观察、判断和处理者,势必会导致很多处置不及时而造成的遗憾。在临床处置中多数时间里我们都是按部就班按照常规进行处置,忽略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相对中国14亿人口的总数,中国医护人员的缺失也是严重的,加之病人数量多且不断有加床出现,而没有相应的增加护士,造成护理质量降低,病情观察延迟。小时候印象里的护士就是输液打针,或许这正是中国医疗的一种缩影吧,几乎所有住院的患者都需要挂吊针输液,这样一来,护士用在药物治疗方面的时间占去了执业的大部分时间。而有些病人也会误认为不吃药不打针是医生对自己的不重视,或者觉得医生技术水平有问题。

在学校的时候学过各种临床体查和评估的方法,但是到了临床不使用,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医生要做的事,护士去做,病人会不会认同?准确度有多高?护士都会了要医生干嘛?这些顾虑困扰着我们,与其班门弄斧,不如干好“本质工作”,因为大家只认为护士就是打针输液,观念的存在影响很大。其次,护士工资、地位低也是影响护理发展的重要原因,比起治病救人风风光光的医生,护士就逊色很多,干了最脏最累的活却拿了不成正比的薪水,很多护士没有职业成就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以及我们国家目前“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造成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并且护理工作超出范围,即该做的工作没有细化,却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

首当其次的就是病情了解滞后,这多半都与护士的工作经验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由于工作量大,值班护士少等原因,很大程度病人的观察是由非医学专业的陪护完成的,又由于护士经验不足,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掌握不到位,这都存在比较高的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