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李保增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

——《论语》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 李保增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广州

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

- 1 -

——《论语》读后感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 李保增 2012-12-20

在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

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

人间”的先哲——孔子。《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徙的言行,是

后人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传

最广泛的典籍之一。,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

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

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

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

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

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

《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

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

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

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

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

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建立统

一王朝的两千多年里,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

于传统的中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许多格言和概念已经融入了我们日

常语词。《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孔

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甚至

影响了全世界。在联合国评选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 孔子名列榜首。而《论语》

作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著作,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具有指导意义。大至到治国,

- 2 -

小至齐家,外至为人处世,内至修 身养性,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真理。

一、朴素的真理

如果我们整篇将《论语》读过一遍的话,我们会发现孔老夫子并不是遥不可

及的。他通常都是简略易懂的语言给我们点出一个人生哲理。就像于丹教授在谈

她读论语得到的三点体会一样:“其一、 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

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

族的灵魂;其二、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

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其三 、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

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

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读过《论语》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离圣

人其实并不遥远,甚至我们可以看见他脸上熠熠闪光的笑容。《论语》仿佛就是我

们人生海洋中的一支锚,它深深地扎在海洋之底的泥土里。它告诉我们根在哪里,

何以“不忧不惧”,何以成为真正的君子。学生问孔子君子道德是什么,孔子说: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第十

四》)也就说只有我们的更仁厚、更清醒智慧、更勇敢,我们的忧惑惧自然就会少

一些。这也是孔夫子给我们讲的一个修身之道,也就说我们只有从得悟自知到修

身齐家而至于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想成为君子,那么如何成为君子?孔圣人也

给我们指明了道路。子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论语·里仁第四》)要想

成为君子就要多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而且说话的时候要谨慎。子曰“君子先行其

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第二》)君子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也可以先把

自己要做到的说出来,以其为目标,言出必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论语·里仁第四》)君子见到好的事情就要和他看齐,而见到不好的事

情就要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过错。很多道理都是朴素的、浅显的,

但是确实要做起来确实艰难的。我们可能达不到圣人所要求的,但是我们还要以

一个高目标来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才能一直往高出走。孔子曰:“侍

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

瞽。”《论语·季氏第十六》在君子旁边做事有三点是要注意的,没有轮到你的时

候不可随意乱说一气,而轮到你的时候却三缄其口,不看别人的脸色而胡说一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四》)君子能看到大义,而小

- 3 -

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在我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直将“仁”做为儒家思想

的核心思想。孔子告诉我们要从内心之中去叩问自己,是否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仁

者。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必

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

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连尧舜这样的贤君明

主都不能做到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兼济,我们又怎能做到呢?所以我们要做的需要

做的绝不是那么大的,仅仅可能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就可

以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孟子》)如果我

们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那每一个人就都是圣贤。我们一直认为“仁”离我们很

遥远,但是从孔子的言行中我们会发现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人均可做到的。孔子

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

不难看出其实孔子眼中的“仁”其实就一个字,那就是“爱”。 爱我们的父母,

爱我们的兄弟姐妹,爱我们的亲朋好友,爱一切我们能爱的人。

二、人是要有骨气的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论语》中极负盛名的一句箴言,

也是我最心仪的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

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

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

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

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共 产 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

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

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

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

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 ,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

“狂沙吹尽始见金”,大风大浪之后依然屹立的身影方是可以撑起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栋梁之材。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永远在生活中的

挫折面前保持不屈不挠的斗志。孔子这句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箴言,跨越千年,拥

有永不褪色的生命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

- 4 -

的感叹,融进了他对于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慨。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

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责任感,

都在这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生命是短暂的,可我们有时总

觉得自己年轻,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于是,时间在默默中从指缝中溜去,没

有在自己的人生长河中激起一点涟漪。痴长到20、30、40岁,发现自己竟是一事

无成!惭愧!我读《论语》这部书,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

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

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

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

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

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

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

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

是有必要一读的。

三、孝是为人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句的意思:一个做

人非常讲究孝悌的,则很少有犯上的了,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作乱那是从来都

没有的。要成为君子,则要从根本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修来。孝悌是什

么,他就是做人的根本啊。孝弟,这个‘弟’是‘悌’。从字眼上理解,孝讲的是

对长辈的感情(不单单是父母),悌是兄弟间的感情。这句话虽然容易理解,但是

要读懂这句话就必须深究。有子(孔子的学生)称‘孝弟’是‘为人之本’。就是

说,孝弟是做人的根本。而事实上中国人在几千前年的潜移默化当中也确实把他

作为自身修养根本,做人的根本了。我们现在的人交朋友,不也是要先看看这个

人孝顺不孝顺吗?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概也没什么可做朋友的地方了。连和自

己最亲近的人都没有什么感情更别提什么‘外人’了。所以,只要一个人“孝悌”

了,那么“本”就立了,这个人在外就不会乱惹事了,不会乱惹事的人就不会做

出谋反叛乱、投敌卖国的勾当,所以,“孝”才是做人的根本。我认为,这句话对

- 5 -

现今社会还是很有用处的,“孝”之本身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精髓,我们

自古就有:“以孝治天下”和“忠孝必出于孝子之门”之说,那么,既然孝是做人

的根本,那么我们不都应该检点自己并认真地按照去做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做

了,我们的尊老爱幼不就成为一种良好的风气了吗,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

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

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

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

“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

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

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

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

是真正的孝。《为政》里的第五句话,原文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

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段话的意思是讲:一天,孟懿

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他说:“不要违逆。”孔子外出,樊迟替孔子赶

车。孔子在路上对樊迟说“孟孙曾向我问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逆’。” 樊

迟问:“先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给他讲解说:“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

要依礼服侍他们;父母不在世了,我们要依礼埋葬他们、依礼祭祀他们。”《论语》

里对孝的语录是比较多的,这也说明了我们这个国家历来是重视“孝道”的。从

这段话里,我们还是看出了孔子在各种各样的孝道里提倡的以顺为主的思想,他

认为“无违”才是一切孝行的基础。

四、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

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

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

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

- 6 -

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

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

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

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

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

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教师的吧。生活

在大集体里,教师与教师及师生之间,很多时候在孩子们身上学到不少的东西,

如教解方程时学生的解法比我想到的还要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

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

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

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

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

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

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论语》是中华民族宝贵

的文化遗产,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应是常读常新的。我想,我只要记住其

中哪怕是一句话,并依言而行,就足够受用一生的了。

五、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

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

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

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

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

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

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

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

- 7 -

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

人迟早要跌跟斗。八佾的第一句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

处,原文是: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句的意思

是:孔子讲到季氏在家庙用佾的乐舞这件事时说:“这种人如果可以容忍,那还

有什么人不可以容忍的呢!”孔子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当时在鲁国有三家是最有

权势的贵族,分别是仲孙、叔孙和季孙,他们三家操纵着当时鲁国的政治和经济。

而这三家贵族在平时确实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按礼数办事,为所欲为。孔子说

的季氏就是季孙一家,按照当时的礼数,季氏作为大夫只能用四佾(佾为古时乐

舞的行列),而他却违礼越分使用了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孔子对这种做法是痛

彻不已,所以,才有了《论语》中孔子的这段话。知道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我

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而且还可以看出孔子虽无力改变却是敢于

说出来并公开地进行批评的勇气。

七、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

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

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

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

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

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

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

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

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

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

“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

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

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

- 8 -

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

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

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

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雍也》)里仁这章的第一句话是: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

得知?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孔子说:“住家,应该选择有仁风的地方为最好;选

择的地方没有仁风,怎么说你能有智慧呢?”这里的“里”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后

确认原意为“住家”的意思。“仁”按说文里说:“仁,亲也。从人二。”孟子梁惠

王下:“仁,人也。”那么,可以这样理解了,“仁”应该是人的道理;而两个人在

一起,自必产生彼此相处的问题,人际关系就发生了。再又“从人二”看我又理

解到了,“仁”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独处是不会有人际关系

的,而必须为两人以上。读到这句,让我想起了《三字经》里“昔孟母,择邻处”

这句话,仔细想来是很符合这个道理的。再读本章第十一句,原文是,子曰:“君

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每

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装有一

份规矩、法度,小人则是满脑子的自己的利益和如何的能自己获得实惠。”“土”

在这里指的是乡土。在这里我们应该引申理解为是自己家的事情。“惠”指的是实

惠、个人的私利。从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考虑如何的

用“德”去提高个人的思想素养,用“刑”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一味的在考

虑自己的事情和私利,只想着如何能捞着实惠,那这个人就是很危险的,他做事

肯定是不公正的,如果当官的话,那也一定是一个赃官,如果做朋友的话,也是

肯定会做不长的,因为,他满怀的是小人之志。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参,我平时所说的许多道理,是可以用一种道理来贯穿的。”

曾子说:“是的。”孔子出了讲堂,学生们问:“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

“老师的道理,不过是忠恕罢了!”我们读《论语》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

道理是教授的很多的,而这里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按本意讲应该是道路,

这里是引申为了道理的。那这次讲的道理是什么呢?那就是“忠恕而已矣”。“忠”,

- 9 -

就是忠诚、忠于。“恕”,是宽容,也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

而在理解过来,就是如果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要做到宽容。宽容,说起来

真得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还是真正的感觉很难很难的。那什么是“宽

容”呢?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指对别人不同的作法、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信仰等的理解和尊重,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对”或“否”的东

西强加于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观点及对事物的看法,但我们

也应当同样的尊重别人的选择,给别人以自由的思想和生存的权利。“宽容”是一

种大仁德,所以,“恕”也是我们先贤们教人做人道理中最可贵的一个词。最后,

给自己、也给我的朋友们一句共勉,那就是,“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真诚待人

也就是真诚待己。”让我们学会宽容、做到宽容,让自己抛却一切的烦恼,生活的

更加洒脱、更加自在! 公冶长第十二句原文是,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句的意思是,子贡说:“我不愿意

别人强加给我的,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是你做不到的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咋看起来似乎简单,其实非也,因为“恕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啊!我就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

每一天的人际交往、家庭亲情中去努力体会、实践这个“恕道”,只有到了这个“恕

道”能真正的实现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和

谐社会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来了。

八、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

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

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

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

成功。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学而的第四句,曾子

- 10 -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嫡传

了孔子的事业,著了《大学》,然后孔子的孙子子思又传承了曾子,而著了《中庸》,

而后子思又传道于孟子。四个人虽然同出一门,但思想却是有所不同的,性格与

想法上也是有出入的。第四句话容易理解,不过大家不要小看了曾子好象随便说

说自己每天都要做的三件小事,既给人办事进不进心那,对别人有没有讲信用啊,

今天是否学到了东西,有没有仔细体会啊。虽说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我认为,如

果我们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作到了,那也就与圣人也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读这

句话的体会是:最伟大的事往往在最平凡当中,只是注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而已。

九、为政要清廉

《论语》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饮泉明志:离广州10公里的石门,是古代进入

广州的必经之地,那里有一泓泉水叫“贪泉”。据说,凡是喝过“贪泉”水的人,

都会变得贪婪。因此,经过石门的官吏,没有一个敢喝的,即使非常口渴也竭力

忍着,以保证自己的清廉。有一人叫吴隐之,到广州做官,从“贪泉”路过,听

随从说起有这么一回事,便去看看。他看见所谓的“贪泉”实际上只是普普通通

的山泉,就蹲下捧着泉水畅饮,随从见状大惊失色,赶紧上前阻拦:“这是贪泉,

千万不能喝啊!”吴隐之哈哈大笑,说:“什么贪泉不贪泉的,我就不信这个邪。

贪婪的人不喝也会贪,清廉的人就算喝了也能保持清正廉洁。”随后还赋诗一首

以表达自己廉政的决心:“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们传说喝了“贪泉”的水便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但我认

为,如果让品德高洁的伯夷、叔齐(殷商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喝了它,一定不会

改变廉洁之心的。吴隐之在广州任职期间,把所得俸禄、赏赐,除了留够吃的一

份粮食外,其他都分散赈济亲戚朋友与老百姓。吴隐之的清廉节俭、率先垂范,

不仅使属下官员们不敢贪赃枉法,而且使广州民风日趋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十、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为政篇第十五句,原文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该句文

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勤求学问而不用思索,那还是罔罔然无所知的,而只是挖

空心思去想却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的。”这个“学”不

- 11 -

仅可以理解成博览群书,还要理解成了解自然和社会,用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

万里路”来理解。见识的多了,学的才扎实,才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和思考。所

以对现在的孩子,我是主张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放假的时候家长最好抽时间带

孩子到外边走走,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比死啃书本更好的学习方式。第

二句“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应该是和“学”相对立的,“思”中是不包含“学”

的,是一种遐想,就是想和思考、考虑的意思。这就又让我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

它了,如果一个人整天的在遐想我什么时候能当上科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而

不去真正的学东西,那这个人可以说是在浪费生命,而且是一事无成的。所以,

孔子说:“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再说第十一句,原文

是: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该句的意思是,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

的东西,并从中知道了新的知识,也就可以当老师了。”其实在这句中,孔老夫子

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停的去温习原来学

过的东西,这一方面可以加深记忆,达到“无忘其所能”,另一方面,还能在温习

的过程中得到新的理念、新的发现。其实书本上的很多东西如果你不去用心的读

它、学它和理解它,你只能看到面上的东西,但是往往你换一种角度去看、去读、

去理解,可能你又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的读书,我想不能是一

种死读书和读死书的状态,那样的话,我看还不如不读得好。为政第二的第四句,

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原文的大概意思是:孔子说:我是十五岁

才开始立志学习的,三十岁才能够自立起来,四十岁才做到不惶惑,五十岁才了

解了人的一生,六十岁才做到了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七十岁才能做到心里怎么

想就怎么做,却从不逾越规矩。首先说说“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早在几千年前

就提出了“十五向学”的观点,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去学、去

研究,从而养成一种对学习的兴趣。什么是不惑?还是让我引用于丹老师《论语

心得》上的解释吧。“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

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我想《中庸》之道还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况的。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是一段子贡与老师孔子的对

话,子贡问老师:“孔文子这个人为什么能追“谥”为文呀。”孔子说:“他做事勤

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请教为羞耻,这就值得称为文了。”孔文子何许

- 12 -

人也?原来,孔文子是当时的卫大夫,名字叫孔圉,“文”是其谥号(我国古代给

最高统治者或者有地位的人死后另起的称号谓谥号),该人曾“生前乱于家室”而

坏了名声。正因为他有名声不好的情况而又被封其谥号为“文”,所以,子贡才有

所提问。由此也可以看出,子贡对这个人是很不感兴趣的。而孔子的回答也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仁”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文子优点,他的这些

优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有过失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夫子之教

是隐恶扬善的啊,其实,孔子的这段话最后铸成了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一个成语,

那就是“不耻下问”。问,有多种,而我们最常见的是上问,如请教老师是我们最

常用的方式,毕竟“师”是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好人选,而下问也应该是我

们学习知识的一个途径,俗话还说呢,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三个皮匠都

能赛过诸葛亮,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所以说,对于学习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

虚心向别人求教的品德,只要他知道的比我们多,不管是谁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

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这段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应该是,鲁哀公问孔子:“你

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怒气发到别

人身上,同样的过失也决不犯第二次。不幸的是他命短死了,如今也没有他这样

的了,也没听到过有这么好学的人了。”

十一、于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

过我,无所取材。”桴,是指用来过河的竹(木)筏。首先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

话,意思应该是,孔子说:“大道如果不能推行于天下,那我就乘坐竹筏到海上

去游荡,那时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了。”子路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悦。可是,孔

子又说:“仲由的勇气非常好,已经超过了我,可是我们何处去找做竹筏的材料

呢。”公冶长第五的第十句,原文是,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

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

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宰予昼寝”中,予是名,可是纵观整

部论语,在陈述句中很少有直接称名的,大都是称字,就是这里比较稀罕。 “杇”

音wū,动词,指用杇涂抹墙皮。杇也叫泥镘,即今抹子。“诛”在这里应该是责

备的意思。那么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白天在寝室睡觉,让孔子看到了,

- 13 -

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了,用粪土砌的墙也是不能再粉刷了,对你宰

予我如何责备你啊?”孔子对这件事又说:“原来我对于人啊,是听其人之言,

即信其人之行,今我对于人,是不能只听其人之言,而还须观察其人之行。由于

宰予在白天睡觉,而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不能只听还要察言观行。”读了这

段话,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人,

阳奉阴违,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这种人表里不一,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

可以满嘴里跑火车,云天雾罩,耽误很多的事情,我是很痛恨这种人的。

十二、以礼待人

八佾第十五句,原文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熟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该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进入太庙,对每

一件不十分明白的事都要向人请教。有人说:“谁说鄹人的儿子懂得礼?他进入太

庙,每一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就说:“这就是礼呀。”读到这句话,我们又一

次感到了孔子是如何的重视“礼”。他不仅从语言上重视礼,还从实际行动上重视

礼。第一句的“入”,在这里我想应该理解成是第一次进入的意思,因为只有第一

次进入才能有很多的不知道,问清楚了知道了就不会再问了, “鄹人之子”中的

鄹(zou)是指古代的地名,大致在山东曲阜的东南。而在理解最后一句“是礼也”

时,也应该按照前面的理解,就是在遇到不懂的和不知道的地方就是要问清楚,

只有弄懂了、知道了,那才算是敬谨,才算是“礼”。

十三、不发怒、不迁怒

“怒”可解为发怒、怒气,也可解为烦恼。那么,有意思的是从这段话里来

看,“不迁怒”和“不贰过”与“好学”有什么关系呢?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翻

查资料,手头的工具书好像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因果,思来想去我还是要把这个

“怒”作烦恼来理解感觉才能解的通,也就是说,学习时不论有什么样的烦恼都

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如果你心烦意乱处于惶惑之中,你还怎么能学习好,你把学

习的烦恼、生活的烦恼迁移到学习之中,你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要做到“不迁

怒”。“不贰过”如果不和这篇整体联系,可以这样理解,“过”指过失,如果发现

自己犯了某种过失,一经发现今后就不再犯了。如果和学习联系起来,也可以这

样理解,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而自己理解错了,自己一经发现,就不再按照错误

- 14 -

的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这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好了,回过头来再

看这段话,我认为比较经典的是孔子夸奖颜回的“好学”和“不迁怒,不贰过”。

大家都知道,孔子非常注意教导弟子们加强言行方面的修养,我理解他的“好学”

最主要的就是修养和在学习上的多方请益,其中就有“不耻下问”。这就是说,孔

子的好学是以“德行”的培养、训练为主的,通过道德的培养而求得学问的加深。

这一点好像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做的不是太好,因为现行应试教育的实施,使得

学校、家长、学生只顾重视“学问”而直奔分数而去,而道德的修养已排在其后

了,这样下去,对我们的后代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

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能够长时间依仁

而行,心志不移;别的人就只能偶尔达到仁的境界罢了。”“三月”是指较长的时

间。“日月”指一天两天或一月两月,是说较短的时间。孔子那么多弟子中只有颜

回可以长时间不违仁,其他的只是偶尔能做到,说明这个仁是多么的不容易坚持

的做到啊。读到这我又联想到了学习,人都有一种毛病,就是三分钟的热度。比

如我的女儿,我观察她好长时间了,每次期末考试后假期开始前,她就会很自觉

地向我提出自己的假期学习、读书计划,包括早上几点起床背英文、几点开始做

假期作业、几点开始复习和预习自己的功课、几点开始读课外书籍等等,而每次

的计划老是赶不上变化,坚持了一两周后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推翻了原来的

计划,到了最后是一觉睡到十来点美其名曰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自己正是长

身体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睡眠,而要休息好那就晚上早点睡吧,不行啊,晚上同学

们都上网了,要和同学讨论假期社会活动呀,不讨论完怎么能下线呢,好家伙,

都是她的理由了,而且看起来还有点道理,也就不再去管她那么多了,可是今天

想来,她也就是那个“日月至焉”了。不说孩子了,自己说说自己吧,我能否做

到“三月不违仁”呢,我看,我也是做不到的了,自己给自己也找个台阶下吧,

那就是孔子那么多学生里只有一个颜回能做到,我肯定是比不了的,那就还是把

自己也圈入孔子说的“其余”吧。

十四、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述而第七的第二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把每天的见闻和学习心得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

满足,教育弟子从不厌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要做的呢?”识:意为记住。厌:

- 15 -

是满足的意思。何有于我:即“于我何有”,是一个倒装句。一个人要提高个人的

人生境界,改善他的为人处事的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是唯一的途径。

孔子一生重视学,无论是个人方面的学习还是帮助有心向学之人的学习,他认为

都是他要去做的。“默而识之”,是求学之道的第一,也就是说,首先要将所学默

记于心。默者寂也,识者明记也。寂然不动,而又明记不忘。此是孔子志于道之

境界。“学而不厌”是其次,也就是求学问道从不满足、不厌倦,明了学无止境,

人生在世要广学多闻,活到老学到老。“诲人不倦”是第三,自己得到了知识,就

要为之道而传授解惑,怎么样才能做好呢?这就要不厌倦,要因人施教,对好学

之人之教导耐心耐心再耐心,故此,孔子才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士。述而的第

三句。第三句是孔子之忧,原文是,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孔子说:品德不能经常修治,学问

不能经常讲习,听到了“义”的所在却不能向“义”靠拢,有缺点错误又不能改

正,这都是我最忧患的。这里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明德不修则堕,堕续而

昧,昧之则为凶德也。故须修之,使复其明。修乃修志之意。学既学问、学术,

学之不讲、不习则会事理不明。闻义则当迁徙之,好的道理是一定要去研习实践

的,如果听闻到好的道理而不迁徙之,即为不向善,所以要如义而行。不善是过,

有过不怕,贵在能改之。是吾忧也者,此励学者之辞,假设向学之人不修不讲不

徙不改,那么就是不为道不向善了,所以圣人引以为忧。所以,德之不修,则心

不正、意不诚,所行非道;学之不讲,则理不明、事不清,所做非智;闻义而不

能徙,则所学无用,终落空谈;不善而不能改,则于己无益,非真向道。由此看

来,孔子之忧,忧及千秋,吾等当忧圣人之忧,把修德、讲学、行义、改过作为

我们毕生之追求啊。

北师大在职博士班学员 李保增

2012-12-20 广州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