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新教育路上》读后感

读《走在新教育路上》有感

马丽霞 读朱永新教授的《走在新教育路上》一书,书中那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无一不有莫大的鼓舞,带给我理想以信念。《走在教育的路上》主要记录了朱老师关于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中可以听到的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这本书,共分“总得有人去擦星星、熬一锅石头汤吧、书写生命的传奇、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五部分

读朱永新老师的《走在教育的路上》,时不时被他对教育独到的感受所感动,在一篇篇美文中,在一句句精辟的话语间,我倾听着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理想,感受着他的新教育实验梦想,汲取着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体会着一个“教育市长”的赤子之情和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我是一个行者 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朱教授写道。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

书中朱教授提倡要重视人文倡导实践。他说:“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我的理解是: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会成功。何尝不是呢,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憧憬诸多而实现甚少,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超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们不要太多响亮的口号,

我们需要的是当下的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因为我们有梦。

关于点滴培养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成自然,自然成定势。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无穷。在书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对于日记习惯培养的提倡。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入思考;可以锻炼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可以倾诉自己的感情,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物的能力;可以锻炼意志,开阔心胸,净化心灵。甚至可以说,写日记也是一种持效的“道德长跑”方式。通过写日记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让自己与自己对话,让一个自我战胜另一个自我。总之,日记可以使自己不断得到新的感悟,学生在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求善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从而形成既主流又个性化的道德品质。

日记不仅为学生所受益,教师也是如此。书中提到一位“海子”老师,她在网上为班级的学生建立起个人档案,记录每个学生的点滴,积跬步镂金石,于是她写下了名叫《孩子,我看着你成长》一书,她的故事让我不禁湿润了眼眶,是感动是钦佩更是敬慕。而前些日子,总是耳闻教师辱虐学生的种种事件,捶胸顿足之余,我便认真思索师生之间剑拔弩张的种种原因。眼见社会舆论对教师这一行业提出种种不安和质疑,我不禁感叹:若是像“海子”老师那般以心交心,以爱育爱,那么此类事件是否将不复存在。

对于学生而言,在近二十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在促进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同时的我们也能在他们身上学到长大成人后被忽略的东西。与孩子们亲近,用知识和童真促进我们共同的成长,这是身为教师的一种幸福。

朱教授用一首诗歌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是啊,生命中不能没有爱与心,教育中更不能没有爱与心,以爱育爱,以心换心,我理想的课堂是和谐的,活泼的,充满幸福感的。虽然此刻的我仍是只尚在茧中的毛虫,但是我期愿破茧成蝶,因那爱做梦的人才有实现它的内驱力。

生命不息,教育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二篇:走在新教育路上

走在新教育路上.....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省级示范小学。学校位于绛山街中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现有24个教学班,教师67名,学生千余名。其中高级教师34人,省教学能手11人,省学科带头人8人,市县级教学能手31。学历达标100%。 学校牢固树立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以“崇真,尚美,博学,创新”为校训;以“我体验,我能行,我成长,我快乐”为校风,以“乐教爱生,同伴互助,探究实践,爱生乐教”为教风。以正确的方向,超前的意识,明确的目标,着力打造精品学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校04年牵手新教育,在前行的道路上,一路学习、一路感悟、一路实践。运用新教育理念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工作。以“一月一事”主题教育为切入点,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运用“有效教学框架”构建理想课堂。在运用“框架”创新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操作实践,以校本教研为形式开展研讨交流,形成了24字运用模式。建立“校园广播站”,营造音乐校园; “建立数码社区”,为教师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搭建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开展以“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书香校园”活动中,坚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知识积淀为目的,把传统的“古诗文素养实验”与新教育倡导的 “儿童课程”、“农历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读写结合,动静结合,课内外结合”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们实验二小从19xx年就开始了“诗文素养”实验。起初我们只是在低段(二年级)和高段(四年级)

两个班开展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实践,发现学生的情趣超出我们的预想,背诵速度也不断提高,而情趣越来越浓,因而从20xx年“诗文素养”作为一门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学习,探索实践。20xx年“诗文素养实验”在全市得到推广,还获得了 “山西省科研成果一等奖”。20xx年加入新教育实验之后,又把诗文素养拓展为“诵读经典美文,传承中华文明”并融入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中。让经典在不断的重复中彰显它的魅力。

在诵读方式上,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要诵读形式。用现代诗歌开启学生启求知的心灵;读古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午间阅读,师生共同陶醉在书海之中,晚上,孩子们把诵读的古今经典诗文做成“诗配画”或者“诗配景”,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内涵美。与家长一同分享诵读的快乐。

在诵读结合上,与农历课程“节气诗词之旅”诵读相结合。实施农历课程的老师们和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田间地头,牡丹花园、荷塘、田野、农家院落去开展诗词之旅,帮助学生农历节气知识,理解古诗词丰富的内涵,使学生增长了的知识,培养了语言积累。

在选择内容上,学校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择难以不同的古诗词和诵读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古诗诵读本》、《名人名篇诵读》(高、低段各一本)。购置了一批适合各个不同年级段的诵读的古诗问读物,供不同年级诵读。二、三年级诵读《三字经》、

四、五年级选读开设《农历课程》、六年级选读经典名著有的班级儿童读物,保障学生有诵读需求。

在数量要求上,根据年龄确定各年级背诵数量。一年级两周背一首古诗,二年级每一周背诵一首古诗,逐年级梯增。到小学毕业时,必须达到“保底”要求,也就是学校校本教材《古诗70首》。

在评价落实上,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背诵的内容和数量参差不齐,我们印制了《学生诗文背诵表》,给每个学生建立诗文背诵档案。把各个年级必须背诵篇目发给学生,及时了解学生背诵情况,使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背诵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把诵读活动列入教师业务考评之中,量化评价每一个教师。对教师和学生在诵读活动和各类比赛量化打分记入教师年度考核成绩之中,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中坚持做到“八个一”:一室一柜:每个班级配制一个图书柜;一周一课:每周一节阅读课;一天一诵:每天早读前20分钟坚持诵读古诗和现代诗歌;一周一画:三至六年级每周做一张诗配画或手抄报;一周一查:每周教师对学生名篇诵读情况进行检查(教导处抽查)。一月一研:每月召开一次晨诵午读研讨会(班级召开);一期一测:每学期对古诗文和名篇诵读情况进行一次检测;一季一刊:(学校特色期刊)把教师的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读书心得、教育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一期一展:每学期举行一次成果展示,在(六.一、元旦)把师生在“书香校园活动中”的成果通过“读、写、绘、演、唱、做”等形式展示出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教学质量年年攀升。诗文素养实验荣获“山西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运城日报》、绛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

道了学校的书香校园和特色活动,学校连续六年被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师和学生的行走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诵读美文佳作,同学们感受诗句美,当学生理解后体会内涵美,进行诗配画,诗配景感悟意境美,同时也感受到了创造美。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语文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变得活泼开朗:课堂学习积极主动,课间活动文明有序,课外活动自主创新,读书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诵读美文佳作,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师生的行走方式发生了变化。读书让读书让教师变得敬业爱岗:年过四十的蔡晶,原本一位极其普通的语文老师坚持与学生一起做农历课程,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她所带的五(2)班在新教育海门年会上被评为 “十佳教室”。王娜坚持与学生同读共写,成长为县级教学能手、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崔婷坚持专业阅读和写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心灵智慧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成长为县级骨干教师。如今,二小的教师理念新了,思路清了,目标准了,行动快了,成长进步了。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天济沧海”。新教育实验为前行中的实验二小构筑了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铸就了明日的腾飞之势。面对这难得的发展机遇,锐意进取的二小人,将以崭新的姿态乘着新教育的强劲东风扬帆起航,借助中华民族文化之底蕴,在新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