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郑海燕

在本学期的日常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二(1)、二(2)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作为刚组建的班级,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几个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小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减轻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而缺少了思考,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1、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

2、观看优秀课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

3、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加强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愉快。

4、针对缺少学具、教具、多媒体的情况,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充分利用身边资源等,力争做到直观生动!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及时小结,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以“开火车”、抢答和指名听写的形式做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题,通过一学年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配有《课堂作业本》、《全优计划》、《口算》等3本教辅资料,根据教学需要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并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采取“师评、小组评、自评”的综合评价、批改方式,锻炼学生能力,同时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第四、考试与分析。为了及时获取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了解自己教学的效果,基本上每个单元都会进行考试。能够做到考前有针对性的复习,考后及时订正并进行试卷分析,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

二、面向全体,关注中等生,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后进生的辅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后进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尽可能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基础题,为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抛出开放题,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后进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本学期我实施了针对班级后20%学生的转变计划。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利用“星星贴纸”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期末复习时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在作业批改中,很少有集体性错误,每天的100份作业中,得A+的作业一般都在60份到85份之间。并且能够做到第二天校对,进行二次批改。

(二)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在教学中自然的融入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孩子会学习、爱学习。

(三)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多种方式的交流,如:电话联系、家访、家校交流会、校讯通、放学时间交谈等。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给自己设定一个研究课题:在新知学完后,间隔多长时间安排二次复习巩固,以什么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好?针对不同的内容,努力寻求比较好的二次复习时间和复习方式。

(五)阅读2-3本数学教育专业方面的专著,做到边读边思,读后必有所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从他人身上汲取宝贵经验。

时间匆匆而过,值得庆幸的是我留下了这些经验与思考。这些经验与思考必将成为我人生中独一无二的财富。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扬长避短,成为一名对学生更有帮助的老师!

 

第二篇: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民和五小 仇群红

一、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数学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体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换而言之,体验教学实际上是“为了体验,在体验中,通过体验”的教学。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学习、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过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不是向学生暴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另外,学生自学能力不够,缺少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意

识不强烈,往往造成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吸引力,较枯燥呆板。

三、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策略的体会与思考

(一)创设活动体验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体验情境。在教学中教师用简单浅显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问题的重要性,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在适宜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如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感性的探索情境:让学生用牙签、火柴、硬纸条等量一量数学书的一条边。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在测量数学书同一条边长时,有的学生量出是5根半火柴的长(有的量出是3根牙签的长,有的量出是2张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的同一条边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测量的经验和通过讨论与观察发现:原来测量数学书边长的材料长短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应处于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反思体验情境。有反思意识的学生,一旦意识到问题,内

心便产生认知冲突,于是会自觉进入反思环节。但,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往往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这是对他个人的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学生看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使反思活动得以开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或实例以促进学生的反思。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设疑,并善于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从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重要环节中提炼问题,然后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序列来引导学生反思。

(四)创设交流体验情境。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观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四、结论

走“体验”之路,是一条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之路。“体验式教学”注重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切合了小学生爱表现、好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等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气氛和谐浓厚,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