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学习心得

古汉语学习心得

通过对古汉语的学习,我学到了好多知识。古代汉语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时间上看,在“五四”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即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算,也有了三千多年。

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的《说文解字·叙》对六书进行了解释:“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很明显的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的字,如:日、月、鸟、鱼、鹿、羊。指事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亦、本、末。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他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如:步、逐、斗、莫、牧。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杞、问、物、江。

汉字的形体演变可分为字形体态的演变和字形结构的演变。字形体态的演变可分为大篆、小篆、隶书和楷书。而字形结构的演变可分为繁化、简化和同化、分化。繁化指为了更明确的表达意义或读音,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再加上表意构建或表音构建,如:齿、骨。简化

是将原来构建繁复的字变为相对简单易写易认的字,如:漢 汉;鷄 分化是一个新事物产生就会有一个相应的新词语来表达它,新词语不断产生就要求文字作相应增加,汉字的增加有时并不需要完全重新创造,新字往往是在原有相关字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表义形旁或者改变某字原来的书写方法就可以了。如“戋”可以变为:浅、贱、残;“白”可以分为:皎、晓、皙。同化是指本来不同的书写方法由于同化作用变得相同了,如肉和月,左和右。古今

古今词义的转变可分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差异。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之中如“菜”,古代的“菜”是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睡”在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后来不管是坐着睡还是躺下睡,白天睡还是夜晚睡都可以叫做“睡”。词义的缩小是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也就是说今义范围缩小了,如“宫”,上古泛指房屋,现在只有某些文化娱乐场所才称“宫”。词义的转移即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主要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就不存在了,如“暂”在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而现在只是表示时间短暂,并不包含将来要做的意思。感情色彩的差异从意义褒贬不同的情况看有古褒今贬的如“复辟”“爪牙”,也有古贬今褒的如“锻炼”,还有古代无所谓褒贬,后来变成了贬义的如“谤”。从词义轻重的情况看有些词古义轻今义重如“诛”,还有古义重今义轻如“感激”。

古代汉语还有许多我们要探索的地方。我认为,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的结合起来。感性认识是学习语言的

必要条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获得感性认识就要接触原始材料,即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是一个主要途径。作品读的越多,掌握的越牢固、越熟练,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也就越丰富越深刻。阅读古书的能力也就会随着提高。但是这种感性认识又不同于死记硬背式,它必须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作为指导,而且又要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对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文字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要有所了解,以便把读过的作品与常识部分互相印证,获得古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是感性认识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我们要学好古代汉语,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

 

第二篇:《古汉语通论》学习体会

《古汉语通论》学习体会

09机械12班 柳冬玉 20091126

1. 对古汉语的看法

当时选这门课时,看到名字就比较感兴趣。因为自己小的时候爱好篆刻,对古代文字比较感兴趣。中国文字自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到第一次简化字,第二次简化字(后来被废除了),虽然个人认为第一次简化字不算成功,但是中国的汉字是最独特的。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到今天依然保留着很多象形的印记。虽然字和音之间的关系不像拉丁语系,阿拉伯语系(高中对阿拉伯语比较感兴趣,稍微了解了点皮毛),印地语等那么紧密,甚至可以说字音颇为复杂。但汉字却拥有着灵活的语法(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受语法限制),和方块字独特的魅力。

高中略微了解了一点阿拉伯语的皮毛,阿拉伯语有28个辅音,十几个元音,而平时阿拉伯人却不标注元音,读法完全靠上下文推断。难度很大。而且又是右向书写,和现代西方书写习惯不同。阿拉伯文连字的特点也注定了它无法像中文一样,横竖书写均不受限制。英语等拉丁语系也无法做到竖向书写。

汉字拥有其独特的字形,读音,虽然各地方言繁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但这也是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增添了各地风采各异的风土人情 。

此外,汉字巨大的信息容量使其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而不会像英语一样创造新词汇时捉襟见肘。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汉字虽历经变迁,但在历史的车轮中却能承前启后,续贯古今。而且,汉字也是连接整个东亚文化的纽带。朝鲜半岛一直使用汉字,他们自己的文字使用时间不过几百年,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去汉字化运动中他们企图分割自身同汉字的联系,已经暴露了他们自身语言文字在信息量与表意性的问题。而日语也难以离开汉字。今天的西方普通人已经很难读懂拉丁文,或是他们的古文字,但今天的中国人无论是否能清晰明了地获知古代文献的含义,至少字能够认识。而意义差别也不会像拉丁文和现代西方语言那么大。

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民族的包袱,而是其发展现代文明的底蕴,是其积累千年才艰难获知的一些经验教训。“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汉字作为民族传统的瑰宝,历经数次劫难(包括民国N多学者支持的拼音文字方案,和60年代的汉字简化方案),终于在现代世界格局中独放异彩。

大一时看到一个中文系同学的教材,全是用繁体字印的,很是心动。但她却对她的专业十分头疼,也许站的角度不同吧。

2. 解决的疑惑

(1)对读音的认识

以前在网上看到中古汉语,上古汉语的朗读视频,感觉十分奇异。之前一直以为古汉语的读音只是因统治地区不同,而与今天该地区方言接近,结果发现差别巨大。在老师对古汉语读音的讲解上,我终于略微明白了语音的巨大改变。

(2)对字形认识

汉字字形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演化到今天而能探本溯源,实属万幸。个人认为简化字把汉字的很多内在含义给简化掉了。以前看到一些文章,才知道“漢”是“中土之人”的意思,还有很多字都在简化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意。我并不是反对简化,只是觉得第一次简化方案推出太过仓促,而且是在“汉字拉丁化”的思想下出台的,本身指导思想就有问题。象形文字与由楔形文字演化的拉丁文字本身就差异巨大,如果片面地追求西化,造成的文化失重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个不了解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没有积淀的民族同样是浮

躁的民族。就像一个人,他有着丰富的经历,但也积下了很多糟粕。如果单独地否认历史,想要割断他与过去的联系而去完全地改造他,必然会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而割裂民族的历史更会留下将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第二次简化字完全就是汉字的一场灾难。幸而后来废止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成熟的简化方案,片面追求拼音化,造成的大量表意混淆,都是其致命的缺陷。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引用甲骨文的字形,以及《说文解字》的内容。一个单独的字,都可以追溯汉字在历史变迁中的过程。今天的汉字仍然可以逆流而上,去找寻隐藏在汉字本身中的历史片段。这点也是其他语言难以望其项背的。就连中世纪写就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原作中,里面使用的很多单词今天已经弃置不用,造成阅读困难。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汉字在计算机上的实现成为了一个难题。当时就有人宣称“汉字已死”,宣扬汉字在计算机上不如拼音文字等观点。但后来计算机容量极大扩充,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汉字最终还是在计算机上成功地应用了。

汉字的字形并不是其发展的桎梏,反而是其魅力所在。就像梁启超所说:“中国学问界,是前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谢他,不应该厌恶他。”

3. 总结

当时得知要提交论文,心里就有点疑虑。自己才疏学浅,而古汉语如此博大精深的内容,若由自己信口胡诌,难保不贻笑大方。自己的一点点东西还够不着写“论文”的程度,所以就写了一点自己对这门课,对古汉语的看法。储备不足,条理也不太清晰,若有谬误,还请老师见谅。

总的来说,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增进了不少。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国学修养的浅薄,需要在日后继续努力。

谢谢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