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代汉语知识教程的感受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学习感悟

09秋汉语言文学 0965001251583 于姗

这学期开设了<<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课,我很喜欢这门课,因为我们一直在接触经典,品评名作,学习四书,领悟圣人先王之道,虽然少了点战争的硝烟,少了点讨伐的快感。但是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现在社会有说不尽的人生,说不尽的世象,说不尽的变化,说不尽的发展,然而要论到人生观,无论是舍生取义、建立功业、忧国忧民、文死谏武死战、还是醉生梦死、得过且过、逍遥乐天、恬淡中庸??每一种处世态度都有从老祖宗那里接过的“金箴”。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批判的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习古代汉语课程的目的,是为了继承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令我们每个中华民族儿女自豪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无与伦比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录。这些文化遗产大多是用文字记载而延续下来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献资料。而要想继承文化遗产,首先就要读懂它。这就需要人们掌握古代汉语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汉语课是一把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古代汉语也为学好其它课程,如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古代史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古代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古代汉语是汉民族在“五四”以前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由于古人的口头语言已无法听到,因此,古代汉语一般是指古代的书面语。古代的书面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文言”,另一个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由于“文言”从六朝开始就逐渐与口语脱离了,成为一种只存在于书面上的超时空语言。

打好古文功底,可以提高我们的个人文化素养。学习古代汉语,我们主要是学习文言文。文言文蕴涵在其中的是人文精神。从绚丽多姿的古代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信守承诺、惩恶除奸﹑大公无私、忠信于朋友等,这些美德古今相通,生生不息,到现在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曲折生动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内心体会到了社会公德美和形象美。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不乏很多美文——司马迁的《史记》和《报任安书》,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其中,蕴含着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们用心去感受,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聆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无形之中,我对古代汉语的修恶习兴趣猛长。

古代汉语是学习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自有文字萌芽,到现在,已经有五六千年之久( 唐兰先生看法),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古代汉语正是这种文明的主要载体。现在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复兴的伟大时期,各行各业,政治,经济,文化都面临一个发展的问题。要发展,就要继承借鉴,以求创新。借鉴,就是想西方学习,实践已经证明,单纯依靠借鉴是行不通的,必须与继承相结合。“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曾对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大发明)中华民族数以万计的古代典籍中,凝结了我们祖先的无尽的智慧,这需要我们继承,继承我们

中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要更好的继承,就要研读这些典籍,而前提是要通晓古代汉语,特别是文言。

而自上世纪初期,白话文运动兴起以来,我们对文言的隔膜在日益加深。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左倾思潮等种种原因引起的文化浩劫之后,我们对文言更加陌生了,并从心理上加以排斥,认为,文言就是腐朽,就是落后。而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把满腔热情都灌注在发家致富上,已经忘记了从精神上加以充实,习惯了浅显的文化快餐,这都加剧了我们与传统文明的隔膜。也就无怪有人感叹:“这是一个缺少传统的时代。”世界上有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现在世界上有一个巨大的中华文明圈,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海外华人聚居地区。现在是一个中华文明日益扩大影响的时代。(我国要在国外创办一百所孔子学院)我们要输出文明,必须了解文明,继承文明。让中国再次登上世界文明的舞台。

文言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而白话总共还不到100年,这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因此,我们可以说,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其根源就在于文言。文言是白话的奠基石。上个世纪前期,我国文坛“星光”璀璨,大师辈出,如鲁迅、胡适、梁实秋、闻一多、老舍、巴金等,都堪称楷模,这些人在我们算来,如数家珍,意趣不减。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他们风流儒雅,气质非凡,与其说他们是提倡白话文的文学大师,不如称其为熟谙文言的先贤圣人。可时光骤转,到了上世纪后期中国文坛却“风流尽去”,“黯然失色”,再也没有大师群体涌现,即便是仅有的几为大师,却也是前期出生的,留给我们的,也只有无尽的哀思。积攒了千年的瑰宝,顷刻间就被全盘否定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些人甚至提出了要废除汉字,使用拼音。这让人,特别是炎黄子孙听来,是多么的寒心,几千年的优秀历史被顷刻间否认,这是多么的令人伤痛啊!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我们要学会“扬弃”,就是继承优秀文化,抛弃落后的文化,发展新文化,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优秀。而要对古老文明进行消化吸收创新,首先就要读懂古文化,所以古代汉语对我们理解和吸收古老文明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专业是文化产业,我们对于中古古老文化要进行了解和学习,必然会用到古代汉语,所以我们就更应该注重这一门功课的学习。只有有了较深的古代汉语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消化吸收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才能更好保护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会让我们拥有更较强的专业技能。

 

第二篇:学习古汉语的感受

谈谈古代汉语对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增多,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其中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华,它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歌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小学当中有一首李白的古诗《静夜思》就培养了学生的思乡情感,让学生理解一个孤身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学到表达情感有多种方式,既可以用现在的白话文,也可以用古文。另外,也能使小学生学习到点中国的历史、历史人物和文化传统,以及后面文化素养的形成。古诗中为什么“一轮明月”就会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小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但通过学习,他们就可明白以及在日后也会运用借物抒情这种手法来表达自己。学习了《静夜思》,小学生就会爱上这首诗,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继而就会热爱祖国,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起了重大作用。

还有,我们当今的一些成语、典故、格言警句,都是有其出处的,如果小学生学习了古文并熟悉它们的出处,那么就不难理解,并且还能在现代汉语中有很大的应用范围,对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

当然了,学习古代汉语也为上初中、高中打好了基础,以及在看一些文言文名著时豁然了很多。总之,我觉得学校开设古代汉语这门课对我们来说还是很有收益的,相信我们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好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他们心中,同时,使他们成为高素养的中华人。 08普7 童清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