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课程学习心得

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课程学习心得

一、课程简介:

作为对外汉语的专业选修课,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专题是在系统学习语言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开设的。该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词汇专题和语法专题。词汇方面主要介绍义素分析法,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和变化,汉语的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语法方面主要介绍虚词词类的来源,判断句、被动句、动补结构的发展变化等。在我们掌握丰富的古代汉语材料的基础上,老师利用现代语言学的最新成果,介绍最新的研究方法,注重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综合分析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

二、 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课堂学习与课后相关资料的阅读,我对古代汉语词汇、语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如何分析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发展变化的历程,能够融会贯通进行比较性学习,同时能够运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汇语法现象进行溯源分析。具体表现在一下几点:(1)对几对模糊易混概念的区分;(2)对词义的发展变化、常用词的历史演变、实词虚化、句式演变等问题,有了系统而有效地研究步骤与分析方法;

(3)对一些问题——例如“反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写了读书报告;(4)对古代汉语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方法的一点看法。

(一)几对模糊易混概念的区分:

1、“一字多词”与“一词多义”:

语言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而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因而研究古汉语词汇要以词为单位。字和词的关系主要有四种:一字记录一词;一字记录多词;两字记录一词;多字记录一词。在区分是一字多词还是一词多义时,主要依据音和义,同时参考字形。其基本规律是:音义相同,即使字形不同也是一个词;音同而义不同,就是两个同音词;义同而音不同,就是两个同义词。例如:“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分列为三个词: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光亮,明亮;清楚,明白;副词徒然;白2:(字音或字形)错误;白3:说明,告诉,陈述;戏曲中唱词之外说的话。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白”这个字就包含了三个词,而“白1”这个词又有4种不同的意义。

2、“义素”和“义位”:

义位一般对应词典中的义项,只有属于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才是词的义位;我们要特别注意“同一个词”这个限定要素。同样,以上面的“白”为例,“白1”这个词有4个义项,这4个义项就对应于“白1”的4个义位,与下面的“白2”、“白3”都没有关系。

义素是义位的组成成分,是分解义位得到的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反映的是该类对象与相关对象在不同层面上的区别。如 “白1”的第一个义位是“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那么在颜色场中,通过义素分析法,就可以分解得到两个义素:颜色、与黑相对。

3、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

同义词是几个词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义位相同,而不是全部义位都相同,即只是所表达的概念即理性意义相同,而在其他方面则不一定相同的词。一般说来,古书中两个词能够互训的,就是同义词。如《说文》:“吾,我也”,“我,吾也”;“邦,国也”,“国,邦也”等。

等义词也称“绝对同义词”,指除社会意义略有不同外,在任何场合都可以互换的词。

一般都是名词,主要是因为不同层次语言的积累或者不同方言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形成的。如《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又如《方言》:“秦谓之蚊,楚谓之蚋。”

近义词是指同一语义场中的同位义,有共同的中心义素,有的还有共同的限定性义素,但又有一个限定性义素不同的词。如《说文》:“观,谛视也”,“瞻,临视也”,“眄,袤视也”,“觇,窥视也”,“相,省视也”,“窥,小视也”。这些词都有共同的中心义素“视”,但是限定义素有所差别。

(二)一些问题的研究步骤与分析方法:

1、义素分析法:

将义位分析为义素的方法就是义素分析法。义素分析法能够明确地揭示语义场内各义位的关系,将各义位的组成成分与内部结构明确地揭示出来。

义素分析是一种聚合分析,义素分析法是在同一个语义场内或邻近的语义场内,通过不同义位的对比,找出它们包含的义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具体到一般,灵活运用义素分析法,这就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其分析步骤——首先确定分析的范围,即最小语义场;然后比较义位,寻找义素(分析词典的释义较为便捷);接着列出义素的构成。同时,老师在课堂上也做到了“授之以渔”,给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对于动词的义素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是动作的主体;二是动作的对象;三是动作的方式状态;四是动作的工具等。而对于形容词:一是性状的主体;二是性状的方面;三是性状的性质;四是性状的程度。

这就告诉我们,要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增强概括能力对我们发现规律很有帮助),同时还要注意不同词类的分析角度也不同,要能够灵活运用。

2、常用词演变研究的基本方法:

常用词是词汇系统的核心部分,具有常用性和稳定性两个显著的特点。

常用词研究的基本步骤——(1)选定语料:最好是能够反映语言的真实面貌、口语性较强的语料,如汉译佛经、敦煌文书、禅宗语录、话本小说等;(2)确定对象:选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语义场,进行“以人为本”的历史词汇研究,因为人类主观的概念及其结构在语言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3)共时描写:在共时材料中,初步发现了A、

B、C、D、E五个成员的指称功能接近,它们是通常意义上的同义词。对五个成员作句法分布描写,如果这五个成员是属于同一共时系统,那么它们的句法分布就应该是排斥互补的。(4)历时考察:考察这一概念场的成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更替情况,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概念场的系统演变。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穷尽性语料分析很重要;其次在学习词汇和语法专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共时描写与历时考察的结合,形式与意义的结合,这样才能形成知识架构体系,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3、反义词辨析方法:

(1)从义素角度来分析:A、B两个词如果中心义素和部分限定性义素相同,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这个不同的义素或是互补,或是极性对立,或是反向,那么这两个词就是反义词;(2)考察词的实际使用情况。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两个词其他义素完全相同,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这个不同的义素又是反义的,这两个词未必就是反义词,也可能是近义词。如课上列举的例子:“无底曰囊,有底曰橐”;“有墙曰苑,无墙曰囿”;“厚曰牍,薄曰牒”;又如“偃”和“仆”。因而要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常见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1)语义基础是副词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由实词本义直接引申虚化(如:首:头?首先,开始)和由实词间接引申虚化(如:极:房屋的栋梁?顶点?最);(2)所处句法结构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诱发实词虚化为副词的句法结构主要有三种:以谓词性成分为宾语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联合结构;(3)语用因素是副词形成的外部条件,这里的语用因素是指该词出现的句子环境,句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上下文关系等。

对于具体某一个副词的发展演变,我们就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对两个问题的异议:

1、关于反训:

(1)讨论“反训”,首先要把“反训”的概念搞清楚。它应该指的是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的同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反的意义;(2)根据这一概念,把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排除在外,比如:一个词的词义从不同角度引申而形成反义,“废”,本义“屋顿”,后引申出“放置”和“弃去”两义,我觉得这就不能称之为“反训”,因为“放置”和“弃去”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A置某物于B处,就B来说,是放于其上,对A来说,是弃于其手。再如:一个词具有两个相对立的下位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显示出来,也不能称之为“反训”。“祥”,本义是指“凶吉的预兆,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后来发生分化,单指吉兆或单指凶兆,这种一开始表示泛指,后来特指的现象只是概念上的种属关系,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上位词与下位词的关系(这个在词义的发展那一讲里面也提到过)。

2、关于特殊的被动句:

古汉语被动句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形式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在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被动句的判定是一个重点,下面列举几种特殊被动句的辨析:

(1)形似被动,实为主动的句子。这种句子就形式而言,同被动句一样;就所表达的意思而言,却是主动的。严格说起来,这不能说是被动句,而应说是主动句。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潘允中就认为,这是动词后头的施动者提到前面,以示强调,形式上看似主语,实则是介宾倒装。

(2)主动亦可、被动亦可的句子。这种句子也比较特殊,既可看成是主动句,也可看成是被动句。例如“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这句话,过去有的说古汉语的语法书上都作为被动句的例子。就逻辑而言,“天下”不会主动地“治”,而只能是被动地“治”,因此,把它作为被动式看待是有道理的。但还有的资料把“天下治”译为“天下太平了”,这时“治”就成了形容词,整个句子也就成了主动句,这样说也很有道理。这类句子就难以确定是主动还是被动,也不必勉强去判断,两种说法都有道理。

(四)对本课程学习的心得总结:

1、要学会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步骤,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2、要在研究过程中,将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形态与意志相结合,能够进行比较性学习;

3、善于将不同的语料进行分析,不能只听一家之言;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4、学会运用现代语义学及其他最新研究方法,解释、分析古代汉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融会贯通;

5、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不同地区方言,甚至是不同民族语言的比较,对古代汉语进行研究,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理解,也能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篇:古代汉语语法(二)

第三章 语法(10周,30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古今汉语语法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掌握古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从而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了解词类活用的特点,并能区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二、掌握宾语前臵的主要格式,能正确辨认;

三、了解判断句古今的不同,掌握其特征和格式;

四、了解被动句的类型和具体句式;

五、了解各类虚词的分类、特点和用法。

教学难点:

一、能准确地辨认具体语境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二、熟练掌握宾语前臵的规律;

三、正确辨认判断句;

四、熟练掌握被动句的不同格式;

五、重点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

知识教学与文选教学穿插进行,讲练结合,重视实践。

作业布臵:

一、每部分知识点讲完后有随堂练习,当堂解决;

二、分两周布臵一篇白话文的标点、翻译练习;

三、继续整理常用词;

四、教材上第二——第六单元的练习;

五、以上练习不定期抽查5次作为平时成绩。

第 1 页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快的,而语音变化得慢一些,语法则最具有稳固性。如古人说:“饭蔬食”,今人说:“吃粗粮”。经过几千年,虽然所用的词语都变了,但动宾关系的语法结构并没有变化。

关于语法的系统知识:语言单位、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结构分析、复句等,我们在现代汉语课里已系统地学习了,古代汉语课没有必要去重复。古汉语的语法部分要讲的,主要是古今差别较大的语法现象:实词的活用、宾语前臵、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古汉语的判断句、古汉语虚词等。

古汉语语法的学习,要求大家死记一些规则,同时记一些例子,做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同时注意活学活用,在阅读文选时能准确地辨认出特殊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 词类活用(2周,6学时)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汉语中,一个词一般地都固定地归属在某个词类中,并具有这类词的语法特点和作用,如“运气”是一个名词,因此,它在句中常作主语、宾语,并且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但是,有时,有些词可以临时改变自己原来的词性而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的活用。如:

老栓,就是运气了你。(鲁迅〃药)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鲁迅〃友邦惊诧论) 这人太军阀了。 其中的“运气”、“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军阀”却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一个词本来经常只有甲类词的语法特点,只是在某种情况下,偶尔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叫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现代汉语中有,古代汉语中更常见:

第 2 页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二、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区别

兼类: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言==说的话,名词

广故数言欲亡。 言==说,动词

活用: 微禹,吾其鱼乎? 鱼,名词,这里用作谓语。

前面受语气副词修饰,活用作动词。

1、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经常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

特点,而词类活用是偶尔用作他类词。

2、词类活用所属的几种词类有主次之分,而词的兼类所属的

词类无主次之分。

三、词类活用的称说和翻译

称说:“用作”、“用如”

翻译: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状语+中心语

动词+宾语

动词+补语

四、古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共安排了如下一些问题:名词用作一般动

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名词,形容

词用作意动,动词用作为动等。但严格说起来,名词用作状语时

不属词类活用,因其并未用作他类词,词性未变,但因此用法现

代汉语不常见,故在此列出。动词用作使动和用作为动也不是真

正的词类活用,它也未改变词性,只是改变了用法。为了教学的

方便,一般习惯把这几种实词的特殊用法放在一起来讲。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1、普通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什么时候名词是用作动词了呢?要根据它与前后词语的关系

以及它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来判断。

①代词前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和限制,且代词常作宾语,句中又无

第 3 页

其他动词,因此,是该名词活用作动词了。

公子怒,欲鞭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鞭:用鞭子抽打。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蹄:踢。 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履:给我穿上鞋。 农人曰:“.....试再囊之,我观其状,果困苦否?“(中山狼传) 囊:用口袋装。 ..

从左右,皆肘之。(鞌之战)肘:用肘顶。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②副词和能愿动词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副词不能修饰限制名词。但却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因此,副词后边的名词常用作动词。能愿动词也是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名词的前边,因此,能愿动词后边的名词也是用作动词了。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四年) 君:不行君道,不象国君。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妻:可以嫁女儿给他。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汇河。( )水:会游泳。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蔺列传) 刃: 杀 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 度:不合乎法度 ③名词前边没有动词,并且后边或前边是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时,该名词用作动词。

介词短语或处所名词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用在其后作补语,因此,这种语境中的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长女]妻重耳......[以少女]妻赵衰,生盾。(史记·晋世家)(《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狄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以叔隗妻赵衰。”)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第 4 页

鹪鹩巢〈于深林〉。(庄子·逍遥游)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代春秋·上农) 沛公军〈霸上〉。(史·项羽本记) ④两个名词连用,之间又无并列、偏正、同位关系,那么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

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列子·说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⑤由于连词“而”用在联合结构里,只能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且前后两项的词性一定相同。因此,“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中,如果有一项是动词,另一项是名词,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 齐策)

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聊斋志异· 红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⑥“所”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所”是一个辅助性代词,它可以附着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构成“所”字短语。“所”用来指代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因此,“所”字后边的名词用作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臵人所罾鱼腹中。(史记· 陈涉世家) 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⑦辅助性代词“者”前的名词用作动词

“者”可以附着在动词性词语的后边构成“者”字短语,“者”用来指代动作的主动者,因此,“者”前的名词常用作动词。

第 5 页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2、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方位名词在句中如果具备了以上七种条件,也同样可以活用作动词。

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史记· 留侯世家) 三子者出,曾皙后。(论语·侍坐章)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方位名词单独成句时,一般也用作动词:

项王渡淮,至阴陵,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史记· 项羽本纪)

3、数词、代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数词、代词活用为动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

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 · 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 · 隐公元年)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孙子兵法·军争)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郑伯克段于鄢)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隋书·杨伯丑传)

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四人者年老矣.......然上高此四人。(史记·留侯世家)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率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贱段而甚郑伯也。(谷梁传· 郑伯克段于鄢)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

第 6 页

而无憾。(论语· 颜渊季路侍)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 显学)

既壮,群牛曰以老惫,凡事我都之。(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 7 页

思考和练习一:

下列各句中有没有用如动词的名词,你是根据什么理由确定的?它们用如动词后当什么讲?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考试时只让指出加点词的用法:1、什么词用作什么词;2、怎么译;3、充当何种句子成分。)

1、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荥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矣。

2、明日果火,延烧数家。

3、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4、诸侯伐郑,师于汜。

5、夫鼠,昼伏夜动,石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6、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7、(卖油翁)见其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8、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

9、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10、语曰:“日中则移,日满则亏。”

11、再火,令药熔。

12、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

13、不足生于不农。

14、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

15、请句贱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

16、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第 8 页

(二)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不能作状语,只有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才可以作状语。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是古今汉语语法很不相同的一点。

嫂蛇行匐伏。(战国策· 秦策) 失期,法皆斩。(史记· 陈涉起义)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常有某种行为特征,以这种行为特征来比喻描写被修饰的动词的行为状态。如上例:

嫂蛇行匐伏。(战国策· 秦策) 可译作:

主语+像+名词状语+一样+动词(形容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有狼当道,儿立而啼。(中山狼传) (王生)兽伏而出。(聊斋志异·画皮) 妻扶视之,额头上坟起如区卵焉。(杀狗劝夫)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这种用法还大量地保存在成语里,如:土崩瓦解、龙飞凤舞、狼吞虎咽、星罗棋布。

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经常是表示主语对待宾语的态度,即主语把宾语所指称的人或物当作名词状语所指称的人或物来对待。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 项羽本纪) 可译为:主语+像+对待+名词状语+一样+动词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 蜀志)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 赵策) 第 9 页

范睢……坐须贾于堂下,臵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今而后知君犬马畜伋也。(孟子 · 万章下)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译为:主语+介词+名词状语+动词

(王生)蹑足而窗窥之。(聊斋志异·画皮)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辞)

高祖以亭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之。(汉书· 高帝纪) 出邑门,道飞其鹄。(史记 · 滑稽列传)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闻处乎?(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

④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依据、原因等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 译为:主语+介词+名词+动词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丈人)乃厉声曰:“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

朱亥袖四

(史记 ·魏

(张)苍

利;上以之

孝文时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列传) 任人为中侯,大为奸让苍,苍遂病免。 窦)

婴.为吴相,病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用作状语与名词作主语的区分:

第一、从形式上分辨 ,(

第 10 页

①完全句中当动词前几个名词连用,他们之间又无偏正、并列

等关系的,紧靠动词的名词用作状语。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君君臣臣(后无动词)×

乡民蚁拥蜂攒。√ ..

②无主句或省略句中动词前边的名词用作状语

(东郭先生)肩举驴上 .

第二、从意义上分辨

看动词前边的名词是否是该动作的施事者,如是,它是主语;

如不是,它用作状语。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大多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译作

“在......时候”,如:

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

早出晚归

这些与现代汉语用法大致相同,需特别注意的是“日、月、岁”

的用法。

①日、月、岁用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是日日(每日)、

月月(每月)、岁岁(每年)之意,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发生。

汉皆已入彭城......日臵酒高会。(史记·项羽本纪)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

②“日”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的渐进性,

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 .

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③“日”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表追溯往事,含有“往日、从前、

过去”的意思。

第 11 页

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

成事也。”(左传〃)

日吾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 .

(左传·昭公七年)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 · 昭公七年)

④“时”用在主语前或动词前,表示“及时、按时、当时”的意思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 (资治通鉴·汉纪)

谨食之,时而献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

3、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孟尝君不西.则已

则天下

足下

王胜。

时墨西.入相秦,归之。(战国策· 齐策) 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 史记· 项羽本纪) 者东郭先生正北.适中山以,干仕(求职)、致仕(退休)。

②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处.欺于张仪。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 · 陈涉世家)

第 12 页

思考和练习二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所表示的意义。

1、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

2、其后秦稍蚕食魏。 .

3、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

4、夫山.居而谷.汲者,而相遗以水。

5、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6、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

二、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闲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晏子春秋 · 内篇谏上)

译文:

景公在位的时候,下了三天雪还不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做的皮衣,坐在殿堂一侧的台阶上。晏子进去谒见。晏子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天却不寒冷!”晏子说:“天气不寒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却知道别人在受冻;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在辛苦。现在您却不知道啊。”景公说:“好!我领教了。”于是下令:拿出皮衣,给那些受冻的人;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的人。

三、指出下列成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名词状语

口诛笔伐、日积月累、风餐露宿、虎视眈眈、字斟句酌、星罗棋布、颐指气使、刀耕火种、土崩瓦解。

第 13 页

(三)动词、名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动,即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形状不是主语发出或具有的,而是在主语的指使下,由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实施的,它是用一个动宾结构表达了现代汉语兼语结构的内容。如:

饲养员饮牛。== 饲养员使牛饮水

饲养员饮茶。一般动宾关系

需注意:

第一、使动用法中的谓语有的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第二、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动,因此,凡是使动用法必须有宾语,即使省略宾语,也是能明确补出的。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也。(资治通鑑) .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也。(论语·季氏)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蚌。(战国策·燕策二)

1、动词用作使动

所谓动词用作使动,是指主语使宾语发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项伯杀之,臣活之。

翻译格式:主语+使+宾语+动

用作使动用法的动词既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也可以是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较常见,也较容易判断。

①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能带宾语,它后面带有宾语时,就是用作使动了。

买臣深怨,常欲死之。(汉书· 朱买臣传)

殷勤郑重,欲必觉悟陛下。(三国志· 魏志· 高堂隆传)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 先进)

第 14 页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世家)

②及物动词用作使动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那么它与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还是使动关系,形式上不易区分,需从意义上分辨:

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这是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在主语的指使下由宾语发出的,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项羽本纪)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左传·宣公二年)

(郑伐宋,宋元帅华元,使士食羊。不与其御羊斟。 羊

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华元被俘。逃归,见叔牂(羊斟字)曰:“子之马然也。”对曰:“非马也,其人也。”即合而来奔。)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

2、形容词用作使动

形容词用作使动是指在主语的指使下,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

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谓语所表示的性状。

上求鱼,臣干谷 。(淮南子·说山)

可译为:主语+使+宾语+形容词

君子正其衣冠。

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 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 礼运)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

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有许多成语中还保留了此种用法:

第 15 页

丰衣足食、正本清源、富国强兵、美容、瘦身

3、名词用作使动

名词用作使动是指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谓语名

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可译为:主语+使+宾语+成为(做)+名词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

魏臵相,相(资治通鉴· 周.田文。

纪一)

怀王与诸侯约曰:“先破秦入咸

阳者.王之。(史记· 项羽本纪)

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与.者友

诸侯。(荀子· 王制)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这种使动是使其宾语所表示的事

物按照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

不信苏子矣。(史记· 苏秦列传 )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 敬志

序)

前望舒使先驱,后飞廉使奔属。(楚辞 · 离骚)

四、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

1、形容词用作意动

①定义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指主语从主观意念上认为宾语具有充当谓

语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

人见而美.之。(庄子· 天运)

翻译格式:主语+认为+宾语+形容词

主语+把+宾语+当作+形容词

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史记· 老庄申韩列传) 夺

第 16 页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韩非子· 难二)

信数与肖何语,何奇之。(史记· 淮阴侯列传) .

丞相岂少.我哉?(史记·李斯列

传)

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汉书· 朱买臣传)

他如:《桃花源记》中的“渔人甚异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形容词用作使动和用作意动的区别

第一步,先确定这个形容词是否用作动词(后有名词、代词,但又不是偏正关系的,形容词用作动词)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确定用如使动还是用如意动,

如果一个句子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用如意动;

如果一个句子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用如使动。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 尽心上)

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

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

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御之士者,

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

之故也。(晁错〃论贵粟疏)

2、名词用作意动

名词用作意动是指主语在主观意念上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成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

翻译格式:主语+把+宾语+当成+名词

第 17 页

宾.客.其父。(王

安石〃伤仲永)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

及身。” (孟子·尽心下)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

鱼.肉.之矣。(史

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名词用作意动和使动的区分与形容词一样:

先看这一名词是否活用作动词了;

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来分析它是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还是当事人主观上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果是行动上的问题,就是用作使动;如果是认识上的问题,就是用作意动。

(五)动词用作为动

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主语为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为动的“为”有三个意思:一是当“替、给”讲,表对象,如“为人民服务”;二是当“为了”讲,表目的,如“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习”;三是当“对着”、“向着”讲,也是表对象。这就是为动用法的三种情况:

1、主语替宾语实行某种动作

这种用法中,宾语是主语的服务对象,宾语大多指人

文赢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管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韩非子· 难二) .

叟乃酌客。(聊斋志异·青凤) .

他如:夫人将启之,邴夏御齐侯。

2、主语(为了、因为)宾语而施行某种动作

这种用法中,宾语是主语的目的、原因对象,宾语大多指物。 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 · 骈拇) ..令我百岁后,皆邑人奇之,稍稍

第 18 页

贪夫殉财。(柳宗元〃辨冠子)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题之以石。”(韩非子〃和氏) 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3、表示主语对宾语或向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宾语一般是指人的。

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关羽、张飞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 齐人有一.

妻一妾)

遂臵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左传·隐公元年) .

4、为动双宾语结构

为动双宾语结构是指用如为动的动词后边带有两个宾语,一般来讲,远宾语与动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近宾语与动词间是为动用法。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泰誓)

诸吕举兵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今我破齐还报,是益吕氏.

资也。(汉书 · 高五王传)

叔孙为孟孙钟。(左传·昭公四年)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论语·先进)

(陈平)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汉书·郦陆朱娄叔孙传) 在为动双宾语结构中,最常见的动词是“为”,它意义宽泛,在不同的上下文里有不同的含义,可随文释义。

除动词外,其他类词有时也可用作为动: 武安侯新用事,欲为相,卑下宾语,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

第 19 页

为万石君。

识别一个动词是否用如为动,也要看具体的上下文,如果动宾之间不能用动词的一般用法或使动用法解释,就可以考虑是否是为动。

第 20 页

思考和练习三

一、指出下列各句

的名词、动词、形容

其意义。

1、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

3、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

4、太后岂以臣为有爱,不相魏其。 .

5、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中用词,作并使动说明2、吴村卫氏女,年十八矣,高其价,故未售也。 .

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

8、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用作意动的名词、形容词,并说明其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况与将相乎? .

2、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 ..

3、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

4、禹舜当乎世,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

5、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客之。 .

6、(项)梁以此奇籍。 .

7、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8、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

9、(王生)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 .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用如为动的词,并说明其用法。

1、[灌夫]非有大恶,争杯酒,不足引他过而诛也。

2、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第 21 页

3、父曰:“履我!”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6、秦不哀吴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四、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

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 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 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五、指出下列成语中的特殊述宾关系

兴风作浪 打草惊蛇 坚壁清野 草菅人命

罄竹难书 厚古薄今 自惭形秽 幕天席地

君子死义 小人死利

第 22 页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词序(1周,3学时)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词的形态变化很少。因此词语的语法功能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现。词序又叫语序,是指词语在句子中先后排列的次序。词序是汉语很重要的一种语法手段。

人民爱总理。

总理爱人民。

两个句子的词语完全相同,但因排列顺序的不同,它们在不同的句子中充当的句法成分不同,两个句子的意义也完全不同。

古今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定语、状语在中心之前,补语在中心语之后等等。这是汉语语法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继承性的表现。

语言又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的,因此,古今汉语语法也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体现在词序上,主要是宾语前臵的问题,也有数词和定语的词序问题。

一、宾语前臵

汉语中,宾语正常的位臵是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涉及的对象,古今汉语是相同的。但在古代汉语中,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这就是宾语前臵。这是古今汉语语法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特点之一。宾语前臵的条件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疑问代词“谁“、“何”、“奚”、“安”、“易”、“恶”、“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边。

例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军)

例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例3、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例4、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例5、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例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晏子春秋)

第 23 页

例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例8、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这一语法规则在上古汉语中是比较严格的,很少例外。这种例外只有:

第一,个别用“为”的句子中,疑问代词宾语有不前臵的

例9、 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

第二,“如何、若何、奈何”等固定格式中“何”可以前臵。 例10、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幽风·伐柯)

例11、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例1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因为“如何、“若何”、“奈何”是由“如……何”、“若……何”、“奈……何”演变而来的,“如、若、奈”是动词,“何”作谓语,并不作宾语,因此不受此规律的制约。

例1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例14、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汉代以后,在口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臵这一规则就慢慢地消失了。

例15、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汉乐府·涉江采芙蓉) 但是汉代以后写古文的人还一直遵守着这一规则。

例1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1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臵

两个条件:必须是否定句(谓语动词前有否定副词)

宾语必须是代词

例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例2、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例3、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晋灵公不君)

例4、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例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第 24 页

例6、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关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第一,如果动词前边有能愿动词或副词的话,那么,这个前臵的宾语既可以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前边,也可以放在其后。

例7、是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足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例8、民不足而可用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第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臵这一规则在先秦就不很严格,虽以前臵为主,但也有后臵的。大致说来,否定词是“莫、未、毋(无)”,代词是“吾、余、汝(女)、尔”时,代词宾语前臵的较多。(参看周光午先生《先秦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问题》载《中国语文》19 年第 期)

例9、今我留,匈奴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史记·李将军列传)

例10、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例11、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论语·阳货)

例12、胶鬲曰:“西伯侯将何之?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

第三 ,到了汉代以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后臵的逐渐占优势,但一些古文作家仍多用前臵形式。

例1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为了强调而把宾语前臵,宾语后边再用代词复指一下。 这种宾语前臵的句子与通常的主谓宾句式相比,语气要强得多,宾语前臵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宾语,宾语之后往往还要用代词复指一下。

例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例2、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例3、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孟

第 25 页

子· 上)

例4、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例5、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幽风·七月)

例6、赫赫南仲,猃狁于襄。(诗经·小雅·出车)

例7、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此类宾语前臵的句子中,前臵宾语大多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也可以是代词,代词宾语前臵时,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用“之”。

例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例9、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左传·宣公十六年)

例10、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用“是、之”来复指的宾语前臵句,还可以在前臵宾语的前边加上“唯(维、惟)”对宾语在范围上加以限制,构成“唯(维、惟)……是(之)……”的固定句式。这种句式不仅突出了宾语,而且还表示动作行为对象的排他性,单一性,语气更加强烈。

例1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例12、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例13、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例14、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例15、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这种格式以成语的形式仍保留在现代汉语里,如“惟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这种格式有时还可以省略“是(之)”。

例16、唯秦所命从也。(国语·晋语四)

还可省略为“唯.....”的格式

例17、佗邑唯命。(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在上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而把宾语前臵却无任何标志或条件限制:

例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寡人是微。(左传·齐

第 26 页

桓公伐楚)

例2、维叶莫莫,是刈是濩。

例3、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例4、是以肠一日而九迴。

例5、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例6、(曹刿)乃入见,问:“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 例7、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

例8、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齐桓公伐楚)

二、数量词的位臵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时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有以下的几点:

(一)物量表示法

物量词产生很早,甲骨文中已有:

鬯二升,鬯三卣,贝十朋(五贝为串,两串为朋)

但古代汉语中表示物量时,以不用量词为常见格式。古代汉语的物量表示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不用物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前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2、不用物量词,数词放在名词后

吏二缚一人诣王。

牛一,羊一,豕一。

3、数量短语放在名词的后边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百驷以赎华元于郑。

4、数量短语放在名词的前边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从时代上看:时代越早,数量词后臵的越多,时代越晚,数量词前臵的比例越高。到春秋战国时期,数词直接修饰名词时绝

第 27 页

大多数已前臵,后臵的很少见了,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则仍然是后臵的更常见。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前臵的大约起于战国初期,到战国后期就比较常见了。

(二)动量表示法

汉语的动量词产生较晚。据初步考察,汉代以后才逐步出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逐之,三周华不注。

2、数词放在动词后(较少见)

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鞭师曹三百。

也有的是“动词+者+数”的结构,此结构是把动词结构加“者”变成名词性的,来作全句主语,数词成了全句的谓语,起强调行为数量的作用。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小石潭记)

3、数词加动量词放在动词前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几年今夕一番逢。

4、数词加动量词放在动词后

吏疑其伪,乃椎数十通。

母乃杖祥脊及两脚百余下。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

第 28 页

思考和练习四:

一、古代汉语的宾语前臵有哪几种情形?请试着从你以往学

过的古代作品中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

二、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加点词的语序特点。

1、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

灵公)

2、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 离

娄下)

3、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左传·隐公三年)

4、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5、豫州今欲何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7、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8、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9、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10、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论语·宪问)

11、(吾)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三、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

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

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从著所

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

字者予千金。(史记· 吕不韦列传) 译文:当那个时候,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

君,齐国有孟尝君,都对士人谦下,喜爱宾客,来互相倾倒(倾

轧)。吕不韦认为秦国强大,对不如魏、楚、赵、齐四公子感到

羞愧,就也招徕士人,用优厚的条件对待他们,食客来了(达到?)

三千人。那个时候,诸侯有很多辩士,如荀卿一类人,著作遍布

天下。吕不韦就让自己的门客个个写出所见所闻,把大家的论著

第 29 页

收集整理出来,成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认为把天地万物古今事情论述的很完备,书名就叫《吕氏春秋》。陈列在咸阳市门,把千金悬挂在上面,延请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如果有人能够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给他千金。

第 30 页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体词谓语句(一周,3学时)

体词谓语句指的是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体词谓语句与通常所说的判断句不是一个概念,它包括判断句,也包括说明、描写、列举和表示原因等体词做谓语的句子。古代汉语中不同类型的体词谓语句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也”的用与不用有差异,学习时要注意。

一、表示判断(即判断句,可以在主语和谓语间加“是”来理解)句末一般要用“也”

现代限于中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来联系主语和宾语,判断主语等于什么(我是李润桃)或主语属于什么(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否定判断则要在“是”前加“不”等副词来表示。(我不是学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同,它在先奉时期是不用判断动词的,而是直接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者,...也(主语后边加“者”,谓语后边用“也”相呼应)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 陈涉世家

2、...,...也。(主语后边没有者,谓语后边有“也”)

都城过百 ,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

3、...者,... 。(主语后边有“者”,谓语后没有“也”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 。(“者”、“也”都不用的判断句)

这种判断句型是上很明显,易于其他句子结构相混,需注意区分。

荀卿,赵人。——史 刘备,天下袅雄。——资· 汉纪

5、在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匪)”表示否定判断,加“即、乃、必”等加强肯定判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秋水

吾翁即若翁。——史· 项羽本纪

第 31 页

吕公女乃吕后也。——史· 高祖本纪

破赵军者,必括也。——史· 廉蔺列传

6、在谓语前加语气词“唯(维、惟)、伊(繄)”等帮助表示判断。

厥土惟白壤。——尚书· 禹贡

我马维骐。——诗· 小雅· 皇皇者华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 僖五

7、判断句的主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省略,这时句末一定要用语气词“也”。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

问何故,对曰:“[ ] 翳桑之饿人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这种判断句多出现在对话中。

判断动词“是”和“为”出现的都比较早,“为”出现在论语“里”“是”出现在秦汉之际:

子为谁? 为仲由。——论· 微子

余为伯 ,余,而祖也。——左· 宣三

韩是魏之县也。——战· 魏三

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谷梁传· 桓六

但汉代及以前的文献中,判断句仍以不用判断动词为常见格式。

二、便是比况

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如”“像”“好比是”等来理解。这种体词谓语句的句末可以有“也”也可以没有。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 颜渊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 商君列传

三、表示说明或列举

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数”、归、是、有”等来理解,句末一般不用“也”。

德行:颜渊、闵子 、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

第 32 页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 先进(在德行方面要数......)

牛羊父母,仓禀父母;干戈朕,琴朕, 朕。——孟子· 万章上 (牛羊归父母......)

四、表示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某种特征的描写。

翻译时要加上适当的动词。句末不用“也”。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左· 闵公二年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 。——史· 高祖本纪

五、表示数量(句末一般不用“也”

(卫文公)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左· 闵二 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 籍。——孟· 下

六、表示原因或条件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 · 梁上 夫战,勇气也。——左 · 庄十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 · 宪问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和主动句,是就动词谓语句中主语和谓语的施受关系而言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时,称为主动句(施事主语句)主语是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事时,称为被动句(受事主语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被动关系的表示法有两种:

一、意念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法结构和主动句完全一样,没有明显的形式上的标志,我们只是从事理上知道它是表示被动的,这就是意念被动句。

1、鲁酒薄而邯郸围。

2、蔓草狄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3、十三年,晋侯 。

第 33 页

4、昔者龙逢斩,比法修列。

5、孙膑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古代汉语中有大量的意念被动句,他们有的被动意义比较明显,易于识别;有的要通过上下文分析才能准确理解:

6、围者柑马而株之。

7、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例6 的“围者”是指被围者。“柑”通“钳”,街文。被围者把饲料放在马口中,又使其街上木棍,显示其吃得很饱,以此来迷惑敌人。例7 何休的《公羊传解论》前一句注为“伐人者为客”,后一句注为“见伐者为主”,可见后一句是被动句。

如何判断意念被动句?

第一,谓语动词是表示人的动作行为的,但主语却是非指人名词者是被动句。例1、2 即是。

第二,谓语是及物动词,但后边不带宾语的也可能是被动句,如例3、4。

第三,宾语是主语的一部分的。如例5

二、有标志的被动句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是借助于一些虚词来表示被动的,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介词“于”构成的被动词

在及物动词之后用介词“于”引进动作的施事,句子的结构是: 主语+ 谓语动词+ 介词“于”+名词

例1、 克 伤于矢,流血及屡。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子刘氏者,何也?

需注意:

第一,介词“于”本身并不表示被动,它的作用只是引进动作的施事。句子的被动意义是由动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

第二,古汉语中有些于“于”字句可以省略“于”。

纵有姊 ,以医幸王太后。

第 34 页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第三,介词“乎 ”与“于”的用法相当,也可用于被动词。 (宋)万尝与床公战,获乎庄公。

第四、介词“于”除引进动作的施事外,还可以引进动作的对象、处所、时间登,要注意区分。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公与之战乘,战于长勺。

(二)介词“为”构成的被动句

“为”字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

1、主语后用介词“为”引进动作的施事

主语+为+名词+谓语动词

①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②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

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④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已者用。

2、介词“为”的作用本是引进动作的施事,但有时施事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

①(李广)宽缓不苟,士以此爱,乐为用。

②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 戮乎?

3、主语后用“为”引出动作的施事,动词前用辅助性代词“所”加强被动意味。

①世子申生为骊姬所谮。(礼 · 檀弓上)

②范睢为须贾所馋。(论衡 · 变动)

③太祖为流矢所中。(三国 · 武帝纪)

4、“为”“所”仅仅相连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 · 项羽本纪)

②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 · 张中丞传后叔)

5、动词谓语前用“为”表示被动,后用“于”引进施事。

第 35 页

①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史· 吴世家)

②暴王祭 幽厉......失其国家,身死为 于天下。(墨子 ·法仪)

(三)“见”字构成的被动句

1、及物动词前用“见”来表示被动 主+见+谓

①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 · 阳货)

②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 · 兼爱下)

③盆成括见杀。(孟子· 尽心下)

2、动词前用“见”表示被动,动词后用“于”引进动词的施事。 主+见+谓+于+名

①乐毅伸动于燕昭,而见疑于惠王。(盐铁论)

②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史 · 老庄申韩)

③吴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 秋水)

(四)介词“被”构成的被动句

“被”本是一个名词,《说文》:“被,寝衣也。”

引申而为动词:覆盖文,《尧典》:“光被四表。”

虚化为介词或助动词:错萃以被戮。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 屈贾列传)

起初,“被”字直接附着在动词前表示被动,到了四、五世纪时(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引进施事的句式就渐渐地多了起来:

“被”字句后来成为现代汉语有特定标志的被动句主要格式,且多是用“被”引进施事的。

思考和练习五

一、判断下列那些是被动句,请指出并说明其所属类型。

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2、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曰。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进学解)

4、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 ,沉于国家之事,开罪

第 36 页

于先生。(战国策·齐策)

5、吾知其难为也,怵然为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庄子· 养生主)

6、平阳侯曹身被七十创。(史记· 萧相国世家)

7、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汉书· 王章传)

8、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二、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晋侯赏从亡者升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于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臵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于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 隐隧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善人。

第五节 古代汉语虚词

与现代汉语相同,古代汉语的词也可以进行语法上的分类,一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

虚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

两个大类,十种小类,这是我们教材的分法,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习惯分类,但也有一些不同意见。

第一,有的语法书在虚词里增加了助词一类,有的又增加了一类助动词;

第二,关于副词和代词,有的教材把它们归入实词。这倒不是说副词和代词的语法功能古今有什么不同,我们教材仅仅是沿袭了传说的说法而已。

古代汉语虚词是我们学习古汉语语法的重点之一,因为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之乎者也)而且它们表达的是语法关系,如果理解错误,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基本整篇文章的理解:人而无知,与木何异? 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祖记)

第 37 页

古代汉语虚词也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之一。因为古汉语虚词数量多,用法很复杂,且个性很强,学习时需一个一个地掌握。

学习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注意虚词的多种意义和用法

有的古代汉语虚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分属于好几个词类,需注意区分。

之:①代词

既可作人称代词:庄公 生,遂恶之。(郑伯克段于 ) 又可作指示代词: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国南·桃夭) ②连词

贡之不入,寡君子罪也(齐桓公伐楚)

③动词

辍耕之垄上。(史·陈涉世家)

第二,有些虚词古今意义不同,用法不同,甚至虚实也不相同,学习时需注意辨别。

竟:①本义是“乐曲完了”是动词。

乐曲尽为竟。(说文)

②引申为动作行为结束。“看书既竟”(晋书·谢安传)

③引申为事物的范围,边缘(名)国竟——境(今)

④贯穿(动词)

今彗星长竟天,天下兵当大起。

⑤(李广)专以射为戏,竟死。

⑥最后(副词)

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现代汉语中“竟”为副词,义为“竟然”,表示出于意外。 第三,注意掌握虚词的语法作用

对于一个虚词,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掌握它的中心意义,而不要被它在句中的临时意义弄糊涂。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对译的角度来看,同一个虚词,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有种种不同的译法。但深入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虚词的语法作用是相同的。只有理解了它的语法作用,才是从根本上掌握了这

第 38 页

个虚词。

于:①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左 · 昭二十)

②公与之汞,战于长勺。(曹 论战)

③是干戈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 · 五囊)

④求救于术。

⑤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⑥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

⑦宋向戊善于赵文子,又善于令尹子木(左 · 囊二十七) ⑧人固有一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于”虽有很多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但他们的语法作用都是一样的,与后边的名次一起组成一个短语放在动词后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或放在动词前对其进行修饰限制。都是介词的用法。

下面我们分别来谈一下不同虚词的用法。

一、副词

副词的基本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在句中主要作状语,少数也可以作补语: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地?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

和其他虚词相比,副词的数量很多,杨伯峻先生的《古汉语虚词》一书仅收词 个,副词就有五百多个。

副词的用法也较复杂,许多副词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和用法,所以副词内部分类很不容易分清楚。我们教材把副词分为之类:程度副词,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有的教材分为七类,多了称代性副词,如“相”“见”等;有的教材分为八类、九类,又多了表数副词,如“数”“”

“又”“再”“几”“且”等,语气副词,如“郡”“实”“信”“唯”“繄”“其”“盖”“岂”“宁”)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曾说:“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一个大杂

第 39 页

烩。”

在副词这个问题中,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古代常用,现代不常用的;古今都在用,但意义和用法发生了较大变化的。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用来表示事物性质和动作行为的程度可以分为三类 1、表示程度深的

表示程度深的副词又可分为三小类:

①表示程度之极,常见的有“至”“极”“最”“绝”“綦”,可译为“最”“极”

甚易处而綦可乐也。

秦女绝美,王可自取。

卓王子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②表示程度高,常见的有“孔”“甚”“殊”“良”“颇”“笃”“雅”“奇”“酷”,可译为“很”“特别”“非常”等。

其新孔嘉,其归如之何?

赵开辟击之,大战良久。

侯得释,盎颇有力。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注意:“良”还可以情态副词,表示情况真实可信。

忘已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

“颇”还可以表示程度浅,译为“略微”“稍微”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

③表示程度过甚,常见的有“太(大、泰)”“已(以)”“过”等,可译为“太”。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史·张释之冯唐列传)

高伯其为戮乎!复恶已甚矣。(左·桓十七)

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伍)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

第 40 页

乎!”(史·伍子胥列传)

(郑)业缘私横求,恩已过厚。(汉书·王嘉仕)

2、表示程度浅的

常见的有:“颇”“少”“小”“稍”“微”“略”“差”等,可译为“略微”“稍微”“有点儿”

太后之色少解。(战·赵四)

见其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籍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项羽本纪)

其为人也小有材。(孟子·尽心下)

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汉同。(三国·魏书·乌丸鲜卑传)

需注意:“微”有三种用法,①表程度浅,见例。

②作情态副词,译为“悄悄地”“偷偷地”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柳宗元·童区寄传) ③作否定副词,译为“不”“不是”。

微独赵,诸侯之子孙,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微禹,吾其龟乎?(论语)

“稍”也有两种用法:①程度浅(中古后才有)

②上古主要作时间副词,译作“逐渐”“渐渐”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项羽本纪)

3、表示程度逐渐加深的

常见的有“愈(逾)”“益”“弥”“滋(兹)”“尤”“加”等,其中“愈”“益”“滋”可以连用,构成“愈(益、滋)¨¨愈(益、滋)”格式,译为“更”“更加”“越¨¨越¨¨”。

买臣愈益疾歌。(汉书·朱买臣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子罕)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若获诸侯,其虐滋甚。(左·昭元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二)范围副词

第 41 页

范围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范围或数量

1、表示统括的(概括所表示的人或事全部,表示无一例外,表示的范围大,数量多)常见的有“皆”“咸”“尽”“具”“俱”“悉”“遍”“毕”“共”“举”“并”“率”“凡”“通”“都”“了”“略”等,可译为“都”“总共”。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郑伯克段于 )

咸来问讯。(桃花源记)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同上)

人尽夫也,父一而矣,胡可比也?(左·桓十五)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 客孟尝君)

最凡国五十。(汉书·西域传)

号气一出太后。(史·吕太后本纪)

(王)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世说·雅量)

2、表示限制的(范围小、数量少、表示仅仅限于某一范围)常见的有“特”“直”“仅”“少”“止”“但”“徒”“独”“唯”“只”“才”“第”等,可译为“仅仅”“只”。

尔有母遗,伊我独无。(郑伯克段于 )

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 梁惠王上)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叶同。(陆游 · 和)

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史 · 孙吴列传)

狡兔有三窑,仅得兔其死耳。(战 · 齐四)

需注意:“但”有三种意义

①范围副词,表范围小

②情态副词,译为空空地、白白地

诸侯王获罪 师,纵不伏诛,必学迁削黜之罪,未有但已者也。

③情态副词,译为“尽管”,与“第”通用

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 扫除沐浴,待涉!”

第 42 页

“特”既可表示范围小,又可表示程度深,还可以表示情态,译为:“徒然、白白地”如:羽季父左尹项伯素善张良,夜驰见张良,具告其实。欲与俱去,母特俱死。(汉书· 高帝纪)

“仅”:①先秦表示范围小 ②汉代以后表示范围大,读去声,译为“几乎”“差不多达到”

初守睢阳时,士仅万人。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直”:①表示范围小 ②表示情态,可译为:“故意”“特意”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也可译作“照直”“径直”“直接”

(李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虏,出其左右而还。

(三)事件副词

实践副词用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已然、将然、正在进行三种。

1、表示已然的(动作是在过去的时间发生的)常见的有“已”“既”“业”“尝”“向”“曾”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注意:既:①表已然 ②表范围大

宋任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曾 :①表已然 ②情态副词

曾不能疾走(触龙)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2、表示已然的(动作行为在当前时间发生的)常见的有“方”“正”“适”“会”等,可译为“正”“正在”“正巧”

如今人方为刀 ,我为鱼肉,何辞为?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会天下雨,道木通。

第 43 页

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而功宋。

3、表示将然的(动作行为在将来的时间发生的)常见的有“将”“且”“寻”“旋”“行”“竟”“终”“其”,可译为“将”“将要”。

夫人将启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南阳刘子 ......寻病终。(桃花源记)

卓既杀琼,王必,旋亦悔之。(后汉书 · 董卓传)

注意:且: ①表将然

② 表情态,译作“姑且”“暂且”

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

③表示范围,译为“几乎”“差不多达到”

后燕王卢绾复反,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 匈奴传) “再”和“复”的用法见P.309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时的情况和状态的“阳(佯、洋)、 伪”(表示 的)“微、间、阴、私”(表示隐秘)“固、专、苦、断”(表示坚决、认真)“徒、空、但、枉”(表示徒然)“姑、且、聊、权”(表示权且)“特、直、故”(表示故意)“即、乃、必、果、其、盖、岂、宁”(表示语气)等等。情态副词分类最复杂,有的教材分为十几种、二十几种,下面看几个情态副词的用法:

其:用作情态副词时是表示各种语气的

①表示估量、猜测、不肯定的语气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也。

②表示祈使语气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③表示反语语气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国无主,其能久乎?

“盖、且、固”等的用法见书P.311

(五)否定副词

古汉汉语的否定副词比较多,引发复杂,有些问题现在还没

第 44 页

有一致的看法,一般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分为五类:

1、一般否定

表示一般否定的主要有“不”和“弗”两个,它们的区别在于“不”可修饰动词、形容词,可修饰及物、也可修饰不及物;“弗”一般只否定及物动词,且受其否定的及物动词不再带宾。

君子谋道不谋食。(论·卫灵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风之积也不厚。(庄子·逍遥游)

2、祈使否定

表示祈使否定的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别”“不要”主要有“母”和“勿”又是也可写作“无”(通假字)此外,“莫”和“不”又是也可用作祈使否定。“母”和“ ”的区别与“不”和“弗”的区别及本想通。受“母”否定的及物动词可以带宾,受“勿”否定的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尚书·汤誓)

子曰:“主忠信,母友不如已者,过则母悼改”。(论·子罕)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卫灵公)

愿先生勿泄!(史·刺客列传)

3、已然否定

表示已然否定的是“未”,即否定某种情况已然发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

宣子未出山而复。(左·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存在否定

表示存在否定的主要有“无”“亡”“靡”等这类否定副词是否定某种情况或时间的存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没有”

自直之箭, 圜之木,百世无有一。(韩非子·显学)

常苦枯草,亡有平岁,谷贾翔贵。(汉书·食货志)

5、判断否定

这类副词是对判断的否定,常见的有“非(匪)”,“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

第 45 页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微沃无酒,以遨以游。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王矣。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否”不修饰谓语,而是和谓语并列,构成肯定否定相叠句子,或者单独成句。

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

(六)表敬副词

有教材称为“谦敬副词”主要用来便是自谦或对对方的尊敬。它们原来都是动、形等实词,以斯具体明确,用作表敬副词后,其本意变得不明显或消失了。

表敬副词是对封建等级观念在语言中德反映,现汉中没有和它们完全相当的词语,因此,有些表敬副词无法译出。

1、表示自谦德,常见的有“窃”“敢”“伏”“愚”“忝”“猥”等。 老臣窃以为 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郑伯克......)

伏闻太子玉体不安。(救乘·七发)

2、表示敬人的,常见的有“请”“敬”“幸”“谨”“惠”“辱”“蒙”等。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君惠 福于敝 之社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桓公伐楚)

现代汉语中,有些表敬副词还在使用,如“请问”“欢迎回顾”“敬请光临、指导”“谨遵教诲”“谨表谢意”等。

思考和练习六:

一、古代汉语的副词克芬为那几类?

第 46 页

二、古代汉语的否定副词有哪些?他们在用法上有什么差异?

三、什么是情态副词?关于情态副词的分类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四、标点并翻译下面一般文字。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艺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 之

二、代词

代词是有称代和指示作用的一类词。代词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它可以代替各类实词和短语。所以,有了代词就可以避免相同的词语重复出现,使得文章简洁、流畅、明白。

古代汉语的代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人称代词,以代人为主,有时也可以一代人格化的是五。一类是指示带刺,除称代外,还可表示指示和区分,指示代词一般代物,又是也可以代人。一类是疑问代词,可以问人、问物、问时间和处所等。除此之外,无定指代词“或”和“莫”,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用法也需要大家掌握。

(一)人称代词(从意义上说,一、二称纯指人,三兼指物。从语意上,一、二是双声关系三互相是 )

1、第一人称代词

先奉时期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朕”“台”“印”。其中“我”“余”“朕”是殷商时期就有的,“吾” “予” “台”“印”是西周以后才出现的。其中,“予”和“余”是同音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予”只是“余”的不同写法,二者的区别只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习惯,《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用“予”不用“余”,西周金文、战国时期的多数文献如《左传》《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用“余”,汉代以后“予”就基本上不用了。“台”可能是“余”

第 47 页

的变体,只见于《尚书》中。

名余曰正则,字余曰灵均。(离骚)

启予足!启予手!(论·泰伯)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吾”和“我”在文言文中多用于对话中,用法略有不同,“吾”一般用于主语和定于,“我”则用于主语和宾语。当“我”用于宾语时,“吾”往往用于主语;当“吾”用于定于时,我往往用于主语。“吾”在上古时期,很少用作宾语(少数可作前臵宾语),中古时期,“吾”才可以直接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不吾知也。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 之不祥。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朕”一般用作宾语,先秦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二十六年饮定为皇帝专用。

帝高阳之苗 ,朕皇考曰伯庸。

“印”来自于周族人的母语,只见于《尚书》和《诗经》,且用例很少,没有真正进入雅言。

人涉印否,印须我友。

魏晋时期又出现了“身”和“侬”

身是张翼德也,可共莱决死。

“侬”是六朝时吴地方言词(吴侬软语)又作“阿侬”“侬家”

欢愁侬亦惨,朗笑我便喜。

唐五代时又出现了可作第一人称代词用的“奴”,又可写作“阿奴”“奴家”,男女尊卑均可使用,后代渐为女子专用。

(商昌王)书称:“法师者是奴弟......愿可汗怜师如怜奴。” (三藏法师传)

最高统治者的自称之词:予一人、余一人、我一人、朕、不谷(不善良)、寡人(寡德之人)、孤(拥护者少)。

第 48 页

濂称:用自己的名称自己(婴最不肖,故特使楚也)

用其他词代替(自、下臣、走、下走、牛马走、在下、仆、下官、民、小民、不才、愚、窃、小人、小生、小可、妾、下妾、婢女、儿、儿家、老妇)

傲称:尔公、而公、乃公(相当于后代“老子”)

汉王 食吐 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高帝骂之曰:“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3、 第二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有“尔”“汝(女)”“乃”“而”“若”“戒”等。 “戒”只用于《诗经》《大雅》中,可能与“吾”“印”一样来自周族的语言。

①“汝(女)、尔”是一种不客气、较随便得称呼,用于长对幼,上对上,或表示清蔑、厌恶。

二人浴于池, 以 职,职怒。曰:“人夺女妻而不怒,一 女庸何伤!”(左传·文公十八年)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 )

汝心之固,因不可 。(列子 汤问)

且尔言过矣。(论·季氏)

②“而”和“乃”常作定语,偶尔用作主语,一般不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禾儿)

③“若”在先秦比较少见,“庄子”和汉代得“史记”用得较多,可能是“汝(女)”的一个变体。

吾语若。(庄子·人闻世)

吾翁即若翁。(史·项羽本纪)

当“而、汝、若”同时出现在一个句群里时,更可以看出他们用法上得特点:

张仪即相秦,为文 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史·张仪列传)

④敬称可作第二人称代词

称对方的字:今少卿抱不测之罪

第 49 页

其他:子、吾子(关系较密切)、夫子(生对师、儒者尊称)、公、明公(无分贵贱长幼)、明府、君侯(称大官)、君、先生、大人、丈人、相公、执事、左右、卿、陛下、阁下、节下(使节)、足下、膝下(父母)

4、 第三人称代词

先秦时期还没有地道的第三人代词,“厥”“其”“之”三个都有指示代词功能,还没有完全从指示代词中分化出来。

①“厥”和“其”是古今关系,西周金文和时代较早的《尚书》《诗经》中用“厥”较多,春秋以后逐渐被“其”代替。这两个词只作定语:

日康娱而自忘 ,厥者用失颠 。(离骚)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项羽本纪)

汉魏以后,“其”才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支公好鹤,又人遗其双鹤。

乞白服相见,其永不肯。

“其”也可以活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和己称代词:

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史·孙吴列传)

先君奉此子属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赐;不材,吾怨子。”(史·晋世家)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大同)

②第三人称代词“之”只用作宾语

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

“之”也可以活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夫厌之!天厌之?”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③魏晋以后,出现了两个第三人称代词“渠”和“伊”一直到唐代,二者大量使用。“渠”当是“其”在当时的方言音变。

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

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到了宋代,由于“他”在口语里的普遍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到了现代,普通话用“他”上海话用“伊”广州话、客家话用“渠”

第 50 页

(但念成不送气的)。

④“他”在上古是旁指代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东汉以后,“他”逐渐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

长房曰:“还他马,郝汝死罪。”

学习人称代词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先秦时期,“我”“吾”“尔”“汝(女)”“而”“其”“之”“自”等没有单复数得区别:

颜渊、季路 ,子曰:“ 各言尔志。”

今女下民,或敢悔予。

“余(予)”“朕”“台”“印”“己”等则仅用于单数。

秦汉时期,出现了在人称代词后加“属、曹、 、辈”等表示复数的形式:

吾 小人皆有庐以避燥湿寒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们”字出现得较晚(唐代),“们”产生后,就取代了其它表复数的词尾。

第二, 故代汉语的代词用法较复杂

一是他们的句法功能很不相同。

“吾”除在否定句中,一般不作宾语:(作主、定)

“我”作主和宾。

“乃”和“而”一般只能作宾语:

“之”一般只作宾语;

“其”和“厥”只能作定语等。

二是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还体现着时代特色或作品风格的不同:

第 51 页

第一人称代词:《尚书》《论语》《诗经》《孟子》用“予”不用“余”;

《左传》《庄子》《荀子》《韩非子》正相反;

“台”以用于《尚书》,“印”也只用于《尚书》和《诗经》; 第二人称代词:“ ”只用于《诗经》

《尚书》用“汝”,《左传》《论语》用“女”

《孟子》“女”“汝”并用;

第三人称代词:“厥”用于《尚书》《诗经》中。

(二)指示代词

1、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此”“是”“斯”“兹”“然”“尔”“若”等,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样”等

此车一人殿之,可译集事。

是可杀,孰不可忍。

微斯人,吾谁与归?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2、表示远指的指示代词,常见的有“彼、夫、其”,可译为“那个人、些、样、里”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人应之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 能应也。 3、旁指代词,常见的有“他、它、佗”,可译为“别的、其他的”

王顾左右而言他。

制,严 也, 叔死焉,佗 唯命。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疑问,可译问人、问物,也可以问时间、地点、援引、情状等。常见的有“谁、孰、何、奚、胡、

第 52 页

安、恶、焉”等

需注意:“何”的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

孟尝君曰:“客何好?”

先生坐,何至于此?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何”常用“如、若、奈”组成固定段与:

①若何、奈何、如何

它们一般用在疑问句中,又两种用法

做状语时,是询问原因的,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做谓语时,是询问办法、情况的,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与不谷同好,如何?

②若...何、如....何、奈....何,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样”“怎么处臵”。

力拔山 气盖世,时不利 不逝。 不逝分奈何?, 虽从者能戒,其吾异客何?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若之何、如之何、奈之何;有两种情况:

“之”有实在的称代意义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之”无实在的意义,相当于“如何、若何、奈何”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四)无定指代词“或”和“莫”

1、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可以为“有人、某人、有的”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 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日有食之。

第 53 页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地。”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2、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最常见,可能是“无”与“或”的合音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四方之民,罔不祗畏。

相人多矣,无如季相。

(五)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它们都能和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组成短语,“者”字短语和“所”字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在组成的短语重二者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所”用在动词前,代替行为的受事 所闻=听到的事 所言=说的话

“者”用在动词后,代替行为的施事 闻者=听的人 言者=说的人

1、“者”的用法 见P328

2、“所”的用法 见P328

思考与练习七

一、古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为什么有多种说法?它们之间有差异吗?

二、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有几小类?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三、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有哪些?它们的用法有什么差异?

四、有的语法书把“者”和“所”归入助词,你认为它们是助词吗?为什么?

五、标点翻译下面一段文字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曰,又独立,鲤趋而过 。曰:“学礼乎?”对曰:“未

第 54 页

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比)

第 5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