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压力的一般的情感反应是什么

儿童对压力的一般的情感反应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儿童处理这些紧张事件给儿童带来的压力?

生活中,引起儿童产生压力的事件很多,这些事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会引起儿童产生压力的负面事件首先是家庭的破裂,其他的还有:不公正的对待、身体的虐待、不被认同、与家人的分离以及父母的争吵或冷战等负面情绪事件都有可能让儿童产生压力;引起儿童压力的正面事件包括:家庭聚会、有客人来访、旅游等。与家庭相关的事件通常是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主要源头,例如,父母生病、离异、或意外死亡等都可能引起儿童产生压力。

一、儿童对待压力的一般的情感反应 1、压力的生理反应

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睡、入睡困难、尿频尿床、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没有发现幼儿有躯体疾病,这些都是压力产生的主要生理反应。当幼儿对压力感到威胁时,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此时感到情况危急,立刻调整分泌,以增加身体内应付危机的能量。当儿童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分离焦虑就越发不可忽视了。很多儿童因害怕去幼儿园,会以不起床、假装生病、赖地哭闹的手段进行抵抗。

2、压力的心理反应

幼儿常见反应有失望、生气、愤怒、焦虑、敌意、害怕、烦躁、害羞、恐惧、罪恶感、否定、知觉扭曲、幻想、移转作用、缺乏耐心、紧张等负面情绪。

3、压力的行为反应

幼儿遭受压力时,常有以下行为反应:手足无措、颤抖、进餐困难、睡眠不规律、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困难、退缩、活动量减少、行为退化、攻击性行为、知觉扭曲、解决问题能力降低等。儿童的生理或者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往往表现出的便是排斥吃饭,气嘟嘟的坐着不动,家人喂到嘴里,他们也会吐出来以示不满和反抗。

4、压力的认知反应

当幼儿遭遇压力时,往往指鹿为马、扭曲事实、判断错误、颠倒是非。幼儿对事物的处理,首先是透过认知,并依照经验,再采取应对策略,可当遭遇压力时,就难以使这种正常程序进行,即发生认知上的错误判断。

二、儿童压力的处理方式

压力的产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些压力。面对儿童产生的压力,一般处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家长和教师应该协同合作,主动亲近孩子,耐心观察孩子,启发、诱导孩子把压力说出来,倾诉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排解。身体的亲密接触是一种无声的安慰,可以拥抱安抚孩子;

2、让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心中的压力,可给孩子纸笔,让他随心所欲地画;带孩子去一片广阔安全的草地上,让他随意地奔跑和大声地宣泄。尝试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重新引导他的行为。

3、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应对方法,如深呼吸、昂首阔步和暂时的休息等;情绪与人的生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情绪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系统引起人生理变化。

4、教育者应掌握科学的儿童发展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避免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焦虑。《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第二篇: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重点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和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的动机作用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作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不去作某种行为。例如,让儿童学会早上来园时跟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园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儿童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儿童早上不愿意和父母分离,缺乏向老师问早的良好情绪和动机,下午则愿意立即随父母回家,所以赶快说“再见”。虽然同样是学说话,在不同情绪影响下,学习效果并不相同。

到了学前晚期,情绪对行为的动机作用仍然相当明显。

二、情绪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与认知之间关系密切,一方面,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孟昭兰曾以婴幼儿为被试,研究了不同情绪状态包括了快乐、痛苦、兴趣、惧怕、愤怒和大怒等,对其智力操作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婴幼儿不同情绪状态对其智力操作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具有显著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①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当这种不稳定状态游离到兴趣一端时,激发儿童探索活动;当游离到惧怕一端时,则引起逃避反应。

②愉快情绪有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婴儿智力操作影响不同。积极情绪起推动、促进的作用,而消极情绪起破坏、干扰的作用。

③同一情绪在不同强度水平时对智力操作效果的影响也不同。过低或过强的情绪水平不如适中的情绪状态,后者才能导致最佳的操作效果。

④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⑤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总之,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水平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推进或破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智力活动的效果。

三、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表情,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中,尤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新生儿几乎完全借助于他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不同的声音表情等,与成人进行着信息交流,相互了解,引起其与成人的交往,或者维持、调整交往。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是以表情作为交际的工具,在婴幼儿初步掌握语言之后,表情始终仍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和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

四、情绪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婴幼儿是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儿童情绪情感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儿童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性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广泛的意义,影响、涉及到儿童心理的诸多方面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一、情绪的发生

观察和研究普遍表明,儿童出生后就有情绪。

初生的婴儿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舞动等,可以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倾向认为,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不学就会的,天生的,儿童先天就有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

二、初生情绪的分化性

对初生婴儿的情绪是否分化,是仅仅只有一般性的、未分化的情绪,还有具有各个分化的、不同的情绪,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课题。下面,我们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

(一)华生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1919)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了:新生儿有三种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华生还详细描述了这些情绪的原因和表现:

1.怕

华生认为新生婴儿的怕是由于大声和失持引起的。当婴儿安静地躺着时,在其头部附近敲击钢条,会立即引起他的惊跳,肌肉猛缩,继之以哭;当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或身体下面的毯子被人猛抖,婴儿会发抖、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

2.怒

怒是由于限制儿童运动引起的。如,用毯子把孩子紧紧地裹住,不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或手脚乱蹬。

3.爱

爱由抚摸、轻拍或触及身体敏感区域产生。如,抚摸孩子的皮肤,或是柔和地轻拍他,会使婴儿安静,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是展开手指、脚趾。 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关于新生儿有三大基本情绪的推论也随着流行起来。但是后来的一些研究都未能证实华生对原始情绪的划分。有人将新生儿自由落下2尺的距离,85个新生儿只有2个号哭,有些新生儿根本就没有发生明显的身体反应。谢尔曼(Shermen,1927)曾用四种不同的刺激情境(针刺、过时不喂,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束缚手和脚的运动)来引起新生儿的情绪反应,然后叫医生、大学生进来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情况,要求他们指出婴儿的哭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的哭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结果这些观察者对婴儿表现出来的情绪以及造成这

些反应的可能原因,都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新生儿的情绪状态是笼统的。

(二)布里奇斯(K.M.Bridges)的研究

布里奇斯于19xx年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主要由一些强烈的刺激引起,包括内脏和肌肉的不协调的反应。在以后学习和成熟的作用下,各种不同的情绪才逐渐分化出来。

(三)林传鼎的研究

我国的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xx年期间,亲身观察了500多个出生1~10天的新生儿的动作变化,根据其观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963)。他认为,新生儿已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情绪反应,代表生理需要的满足(如吃饱、温暖和舒适等),愉快的反应是一种积极生动的反应,它表现为某些自然动作,尤其是四肢末端的自由动作的增加,且不僵硬;一种是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代表生理需要的未满足(饥饿、寒冷、疼痛等),其表现是:自然动作的简单增加,如连续哭叫、脚蹬手刨等。

近年,随着情绪研究技术,特别是早期婴儿情绪研究技术的发展,借助于新的现代化的研究仪器和客观化、量化的测量工具,特别是伊扎德利用婴儿被试所制订的两个面部肌肉运动和面部表情模式的测查、分析工具,使得人们得以对早期婴儿情绪进行广泛的、客观的研究。这些年相继有许多心理学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其中最突出、有代表性的是伊扎德所作的研究(1982)。

(四)伊扎德的研究

伊扎德运用录像技术和其两套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将新生婴儿的面部表情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录像,并进行了精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人类婴儿在其出生时,就展示出了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和情绪,它们是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等五种。

总的来说,基于目前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新生婴儿的情绪反应已经分化。

三、儿童情绪的分化

婴儿在出生一段时间后,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情绪不断分化,这点是公认的。但是,到底婴儿在何时出现何种情绪、先后次序如何,则各家意见不同。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早期情绪分化的理论。

(一)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

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的激动,表现为皱眉和哭的反应; 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 到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绪;到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到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布里奇斯的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伊扎德等提出其理论前,一直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但现在这一理论由于缺乏有效判断情绪反应的客观指标,难以根据婴儿情绪反应本身来判别婴儿情绪,因而受到不少批评。

(二)林传鼎的情绪分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情绪分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泛化阶段(0~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反应比较笼统,而且往往是生理需要引起的情绪占优势。

0.5~3个月,出现了6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但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只是在愉快与不愉快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面部表情。4~6个月,开始出现由社会性需要引起的喜欢、忿急。

2.分化阶段(1~5岁)

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开始多样化,从3岁开始,陆续产生了同情、尊重、爱等20多种情感,同时一些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

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情绪生活的高度社会化。这个时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多种高级情绪达到一定的水平,有关世界观形成的情绪初步建立。

林传鼎的情绪发展理论对我国情绪发展研究和理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直到今日,不少观点,如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4~6个月婴儿出现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情感体验,社会性需要逐渐在婴儿情感生活、交流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始终为人们所接受,并不断为今天的研究证实是正确的。

(三)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是当代美国和国际著名的情绪发展研究专家。他关于婴儿情绪发展的研究及据此提出的情绪分化理论,在当代情绪研究中有很大的影响。

伊扎德认为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恐惧; 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 伊扎德特殊的贡献在于,编制了面部肌肉运动和表情模式测查系统(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1979)和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1980)),给表情识别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 他把面部分为三个区域:额眉—鼻根区,眼—鼻—颊区,口唇—下巴区,共列出29种肌肉活动单位,编辑成号,表情是由面孔这三个区域的肌肉运动组合而成的。例如:No.25为额眉区——双眉下压、聚拢;No.33为眼鼻区——双眼变窄、微眯;No.54为口唇区——口长大呈矩形,三个组合起来,从Affex中辨别为愤怒的表情。

伊扎德的研究较之前人的研究,无论在科学性和可测性上都大大提高了一步,每一种新出现的情绪反应都有一定的具体、客观指标,易于鉴别、判断。

第三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一个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第二类,儿童对教师微笑;第三类,儿童对小朋友笑。这三类中,第一类不是社会性情感的表现,后两类则是社会性的。该研究所得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次数比较见下表:

表1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从1岁半到3岁,儿童非社会性交往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会性微笑的比例则不断增长。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

婴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例如,温暖的环境、吃饱、喝足、尿布干净等,都常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1~3岁的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 但总的来说,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人际关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情绪的产生和性质。成人对幼儿不理睬,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原因即在于此。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幼儿的情绪情感与社会性交往、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密切联系,幼儿的情绪情感正日益摆脱同生理需要的联系,而逐渐社会化,其与成人(包括教师、家长)和同伴的交往密切联系,社会性交往、人际关系对儿童情绪影响很大,是左右其情绪情感产生的最主要动因。 (三)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1.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近1岁的婴儿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例如对他微笑,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婴儿会马上哭起来。有研究表明,小班的幼儿已经能够辨认别人高兴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

2.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

富切尔对对5~20岁先天盲人和正常人面部表情后天习得性的研究发现,最年幼的盲童和正常儿童相比,无论是面部表情动作的数量,还是表达表情的适当程度,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正常儿童的表情动作数量和表达表情的逼真性,都随着年龄增长有进步,而盲童则相反。这说明,先天的表情能力只能保持一定水平,如果缺乏后天的学习,先天的表情能力会下降。盲童由于缺乏对表情的人际知觉条件,其表情的社会化受到了障碍。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一般而言,辨别表情的能力一般高于制造表情的能力。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一)丰富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这一点在前面的情绪的分化中已经涉及,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少数的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分化、增加。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例如,2~3岁年幼的儿童,不太在意小朋友是否和他共玩,而对幼儿,小朋友的孤立、

不和他玩,以及成人的不理,特别是误会、不公正对待、批评等,会使幼儿非常伤心。

(二)深刻化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如,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来源,而年长儿童则已包含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学前儿童情感的深刻化,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根据与认知过程的联系,情绪情感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水平:

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与生理性刺激联系的情绪,多属此类。例如,婴儿听到刺耳的声音或身体突然失持,都会引起痛苦和恐惧。

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陌生人表示友好的面孔,可以引起3~4个月婴儿的微笑,但对于7~8个月的婴儿,则可能引起惊奇或恐惧。这是因为前者的情绪尚未和记忆相联系,而后者则已有记忆的作用。没有被火烧灼过的婴儿,对火不产生害怕情绪,而被火烧灼过的儿童,则会产生害怕情绪。儿童的许多情绪都是条件反射性质的,也就是和记忆相关联的情绪。

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两三岁以后的儿童,常常由于被告知蛇会咬人,黑夜有鬼等,而产生怕蛇、怕黑等情绪,这些都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5~6岁幼儿理解到病菌能使人生病,从而害怕病菌;理解苍蝇能带病菌,于是讨厌苍蝇。这些惧怕、厌恶的情绪,是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

幽默感是一种与思维发展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3岁儿童看到鼻子很长的人,眼睛在头后面的娃娃都报之以微笑。这是儿童理解到“滑稽”状态,即不正常状态而产生的情绪表现。幼儿会开玩笑,即出现幽默感的萌芽,是和他开始能够分辨真假相联系的。

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对活动的成败感到自豪、焦虑,对别人的怀疑和妒忌等,都属于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发生,更多地不决定于事物的客观性质,而决定于主观认知因素。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强。这种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幼小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婴幼儿往往由于某种外来刺激的出现而非常兴奋,情绪冲动强烈。儿童的情绪冲动性还常常表现在他用过激的动作和行为表现自己的情绪。比如,幼儿看到故事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

随着幼儿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所参加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短暂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但是,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

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其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有关。婴幼儿的情绪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某种情绪往往随着某种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消失。例如,新入园的幼儿,看着妈妈离去时,会伤心地哭,但妈妈的身影消失后,经老师引导,很快就愉快地玩起来。如果妈妈从窗口再次出现,又会引起幼儿的不愉快情绪。

婴幼儿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情绪的受感染性有关。所谓受感染性是指情绪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新入托的一个孩子哭泣着着妈妈,会引起早已习惯了托儿所生活的其他孩子都哭起来。

幼儿晚期情绪比较稳定,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渐减少,这时期幼儿的情绪较少受一般人感染,但仍然容易受亲近的人,如家长和教师的感染。因此,父母和教师在幼儿面前必须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儿童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的发展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往往有这种情况,幼儿开始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时,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直到情绪过程已在进行时,才意识到它。这时幼儿才记起对情绪及其表现应有的要求,才去控制自己。

幼儿晚期,能较多地调节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但其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还常常受周围情境的左右。

婴幼儿情绪外显的特点有利于成人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但是,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以至情绪本身,是社会交往的需要,主要依赖于正确的培养。同时,由于幼儿晚期情绪已经开始有内隐性,要求成人细心观察和了解其内心的情绪体验。

第四节 学前儿童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哭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新生儿的哭主要是生理性的,幼儿的哭,已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情绪了。

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冷、痛和想睡觉等。也有由其他刺激引起的,例如,环境变了要哭。新生儿还有一种周期性的哭,许多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哭一阵子,这种哭是新生儿在表达内在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他的一种放松。刺激太多也容易引起新生儿啼哭。

婴儿啼哭的表情和动作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日益分化。随着孩子长大,啼哭的诱因会有所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对外界环境和成人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周围成人对婴儿的适应性也逐渐改善,从而减少了婴儿的不愉快情绪。另一方面,儿童逐渐学会了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示自己的不愉快的情绪和需求,取代了哭的表情。

二、笑

笑是愉快情绪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的晚。主要有以下类型:

1.自发性的笑

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内源性的笑主要发生在婴儿的睡眠中,困倦时也可能出现。这种微笑通常是突然出现的,是低强度的笑。其表现,只是卷口角,即嘴周围的肌肉活动,不包括眼周围的肌肉活动。这种早期的笑在3个月后逐渐减少。

出生后一个星期左右,新生儿在清醒时间内,吃饱了或听到柔和的声音时,也会本能地嫣然一笑,这种微笑最初也是生理性的,是反射性微笑。

2.诱发性的笑

诱发性的笑和自发性的笑不同,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它可以分为反射性的和社会性的两大类。

(1)反射性的诱发笑。

婴儿最初的诱发笑也发生于睡眠时间。比如,在婴儿睡着时,温柔地碰碰婴儿的脸颊,或者是抚摸婴儿的肚子,都可能使其出现微笑。

新生儿在第三周时,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例如,轻轻触摸或吹其皮肤敏感区4~5秒,儿童即可出现微笑。这些诱发性的微笑都是反射性的,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2)社会性的诱发笑。

研究发现,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对社会性物体和非社会性物体的反应不同,人的出现,包括人脸、人声,最容易引起婴儿的笑,即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婴儿三四个月前的诱发性社会性微笑是无差别的。这种微笑往往不分对象,对所有人的笑都是一样。研究发现,3个月婴儿甚至对正面人的脸,无论其是生

气还是笑,都报以微笑。但如果把正面人的脸变成侧面人脸,或者把脸的大小变了,婴儿就停止微笑。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他们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

恐惧是婴儿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肌体觉刺激引起的,如刺耳的高声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逐渐起主要作用。

3.怕生

所谓怕生,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 伴随婴儿对母亲依恋的形成,怕生情绪也逐渐明显、强烈。研究表明,婴儿在母亲膝上时,怕生情绪较弱,离开母亲,则怕生情绪较强烈。可见,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相联系。人际距离的拉近或疏远,影响到儿童安全感的减少与增大。

4.预测性的恐惧

2岁左右的婴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了预测性恐惧,如怕黑、怕坏人等。这些都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形成。与此同时,由于语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作用的增加,也可以通过成人讲解及其肯定、鼓励等来帮助儿童克服这一种恐惧。

四、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

(一)婴幼儿依恋的特点

有研究认为,婴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

1.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满足。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更能抚慰孩子。

3.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

(二)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婴儿同主要照看者在较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根据鲍尔比(J.Bowlby)、埃斯沃斯(M.Ainsworth)等的研究,依恋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的反应最大特点就是不加区别、无差别。婴儿对所有的人反应几乎都一样,喜欢所有的人,喜欢听到所有人的声音,注视所有人的脸,只要看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咿呀作语。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期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婴儿对母亲更为偏爱。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偎依、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些反应就要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依然有这些反应。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婴儿进一步对母亲的存在特别关切,特别愿意和母亲在一起,当母亲离开时,哭喊着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使婴儿快活。同时,只要母亲在身边,婴儿能安心玩,探索周围环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基地。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与此同时,婴儿对陌生人态度变化很大,产生怯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泣等。

7~8个月时,婴儿形成对父亲的依恋。再以后,与主要抚养者的依恋关系进一步加强,儿童依恋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后随着儿童进入集体教养机构,儿童还对老师形成依恋情感。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岁以后, 婴儿能够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这时,婴儿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并知道交往时要考虑到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时与母亲的空间上的邻近性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母亲需要干别的事情,要离开一段距离,婴儿会表现出能理解,而不会大声哭闹。

第五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儿童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二、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有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他们喜欢有图案的纸板多于纯灰色的纸板。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比如,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活动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三、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向婴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主要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对一般儿童来说,5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同时,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搭大型建筑物等等,这些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有助于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