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政治经济学》有感

读《政治经济学》有感

数信院 保险精算 朱爽 11080116

本学期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么课程,很巧的是,最近在读一本《政治经济学》,里面涉及到很多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的,恰好我对其中的内容有很深的感触,所以就写写这本书的读后感。

先说说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吧。在其绪论中,它主要提及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以及对政治经济学的认识。通过绪论,我学会了如何去看这本书。从其三个方面去剖析它,更好地读懂它的内涵。知道政治经济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既要辩证的还要历史地看,有两种观点,都是围绕政治经济学是否就是经济学而展开的,就我而言,比较支持政治经济学不同于经济学的观点。毕竟经济学只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影响其因素多种多样,而政治经济学只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其对经济的影响。所以绪论很好的解释了政治经济学这本书,并且要求我们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对待政治经济。

在正文中,这本书分十个章节,分别是劳动价值论,边际效用理论与均衡价格论,价格理论的新发展,价值增值,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分配,交换,消费以及政府宏观调控。很好的介绍了政治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例如在讲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它提到了价值,实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与联系马克思认为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又因为其使用来交换的,所以它也具有交换价值。书中还将其的劳动价值论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对比。马克思还提出劳动的二重性,他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并提出了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仅仅这一节,就提出了许多政治经济的观点,让人受益匪浅。

再如。有一章讲到分配制度,这应该是结合到我们实际的一章。它先介绍了分配的含义,分配即指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分东西,书中所讲的主要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包括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中国这几年来一直在对收入分配进行改革。在今年两会中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五件难事中第一件便是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纵观我国的现状,会发现分配制度有这样几个问题: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过大;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再次分配机制落后;区域收入差距显著等。由此可见分配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当然,其改革一直在进行,“十一五”时,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累计调整了3.2次,年均增长了12.9%。在“十二五”期末,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所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有一些成效的。 但为什么总理认为它是一件难事呢?实际上,任何社会和体制下都会存在收入差距和贫富不均。如果说产生于合法有序之下的收入差距是正常的,那么,产生于官僚腐败、权力寻租下的收入差距显然是不公正的。当前的中国,缺乏约束的权力与尚待规范的市场结合之后,必然会衍生出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构,所以,我们看分配问题的关键不是有没有差距,而是差距的形成是否公平正义。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的关键不是要铲平财富差距,而是改变不公平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所以,要改革就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我认为要发挥宏观调控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调整再分配机制,加大教育、医疗、养老体制方面的改革等。要使分配制度改革成功,还要很长

的一段路。就仅仅这一个分配制度,就能联系到我国的现状,这本书的许多其他内容也是很有用的,对解决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本非常枯燥、无聊的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是在通过这几个星期的阅读,我的想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让我觉得经济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让我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了本质的理解,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可能由于看得不够认真,我对其中的一些经济学观点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并且无法认同某些观点。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是之前学的微观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做的比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学的问题上所处的立场要比微观经济学深刻、广泛得多。微观经济学只是停留在研究一些经济活动表层的规律,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研究经济学内在的本质,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就这一点来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更高层次的理论。相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属于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范畴。经济学就必须先从本质开始理解,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其次,关于剩余价值规律,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雇佣劳动力,并通过剥削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价值的增殖,。分析整个生产过程,先看资本家,他们的目的当然是通过现有的资产来实现资产的增殖。因而他们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力来实现商品的生产。从工人的角度讲,他们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种方式目的是获得利益。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资本家提供的生产资料定义为不可变资本,而工人提供的劳动力是可变资本,并把剩余价值归结为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为应该属于工人,但被资本家所占有,而产生了剥削。

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所以资本家的生产资料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并没有得到价值的提升。而工人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所以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工人投入越多的劳动力越多,则他们的情况越坏,而资本家的情况越来越好。但因为工人如果不投入劳动力,则因为得不到工资而无法生存,因而不得不被迫进行生产。所以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导致了剥削。

我想,对于这本书,我还有太多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我继续去理解它,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我会再去读它,这是一本书,也是一门学问,对我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专题)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查课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

姓名:

年级: 姚玉芬 14春 学 号: 学习中心: 714200072059 华家池医学

————————————————————————————— (考查课程大作业均由教师批阅,发现内容雷同或抄袭一律按0分计)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交读书报告

具体要求:

1. 结合学习课件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一篇读书报告。字数3000-5000字。

2. 读书报告的内容要求涉及课程学习中多章内容(至少2-3章),联系要有机紧密,论述充分。如果只涉及单一章节内容或简单就事论事,都算没有达到基本要求。

3. 独立完成,切勿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一旦发现将以不合格处理。

4. 请在作业截止日期前,在平时作业栏目自行上传读书报告电子版。

正文:

《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读后感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对经济学这一词眼并不陌生,可以说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接触着经济学,运用着经济学,大到世界发展、国家政策,小到我们在菜场买菜,经济学知识都能运用其中。相对来说,我们对于政治学可能稍微会陌生一点,只能在脑子里有个大致印象。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通过网内和线下的自学,我系统地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等基本理论、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分配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等等,基本能运用理论分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现状及未来趋势。

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为我们阐释了政治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学框架。其中,对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三章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但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优势和劣势,有其局限性,政府的作用在这时发挥出来,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解决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局限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六章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关系的演变,以及当前我国增加农民收入与发展农业面临的矛盾;第七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提出到逐步建立与完善,走过了一个艰难的过程,虽然较之以往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我们应该运用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选择,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开创性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八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这章的内容涉及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改革等方面,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触颇多,也看到了我党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尝试的种种努力与积极探索。除此几章之外,另外四章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也很重要,也值得我们加以研读,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经济科学门类众多,在经济科学中,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规律的科学,为其他各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对经济学科中的其他各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治经济学所阐明的一些基本原理,如商品、价值、货币、工资的运动等基本原理,对经济科学中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也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他学科也只有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应有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为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从而对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也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进》的过程中,让我联想到了最近在浏览网络新闻时注意到的一些现象,并进行了简单的思考与归纳,这些年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对凉茶产业来说,大家知道得比较早

的应该是“王老吉”了,近年来又出现了“加多宝”,且“加多宝”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如《中国好声音》等来使自己名声大臊,一段时间来,罐装“王老吉”似乎看不到了,市场份额也下降了不少,后来“王老吉”重新调整战略,卷土重来,也利用各种渠道重返市场,两家凉茶在凉茶市场愈演愈烈,不惜投入巨额的费用来宣传自己,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没完没了的对战,结果到底是你死我亡,还是共同做大市场?有的人认为,两者这种竞争持续下去必会导致恶性竞争,进而使两者都会元气大伤,从而可使第三家凉茶渔翁得利,我不这样认为,他们对战的最大受益者还是这两家企业,一个品类的发展必须要很多人来推动,就像当年的可乐一样,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竞争让可乐成为美国最主流的饮料,而这次两家公司的对战也将使凉茶品类客观上加速扩大,可以从碳酸饮料、果汁等品类上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事实上,对于广药王老吉与加多宝来说,都没有什么退路,都必须拿出所有的力量来争夺市场份额。同时,王老吉作为一个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巨大销量的品牌,如果广药收回后出现销量急剧下滑,这样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就如同当年的健力宝一样,这也让广药面临很大的压力。多方面考虑,他们不得不将这种持久战打下去。当然,他们是共赢的。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相互依赖的增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社会、员工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一个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关心利益关系人利益、环境利益、产品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企业注定是不能长久存在的。社会责任的履行应当是以企业业绩为基础的,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无疑是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体现,理应为企业带来利润、创造价值,只有达到价值持续增加的持续增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增长。在目前环境下,各类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履行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因此企业应该在考虑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履行社会责任。基于可持续增长的社会责任履行才能形成企业业绩与社会责任的正相关关系,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财富创造还是财富分配,政府都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是由不同规律支配的,政府对此发挥作用的方式也不一样。在财富创造过程中,政府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为财富创造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使财富创造的主体具有更充分的动力和活力,极大地提高财富创造的效率。 在财富分配过程中,政府则要在市场经济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发挥政府的功能,

对市场分配的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要反市场规律,缩小市场分配导致的财富占有的差距,把实现社会公平作为财富分配的主要目标,使财富分配在推动社会和谐与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最终也会有利于财富创造效率的提高。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不仅要遵循不同规律的要求来进行, 同时还要按照政府的宏观政策来进行。财富创造要解决的主要是效率问题,财富分配要解决的主要是公平问题。 效率涉及的是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它会从根本上制约财富分配,因为没有高效率地创造财富,就没有更多的可分配对象。 财富的创造和效率问题对财富分配和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并没有那么直接,财富创造可以是高效率,但财富分配可以是不公平的, 或得不到社会认同。我们要追求的是效率与公平两个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一个目标。政府之所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解决财富分配问题,着力化解因财富分配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是因为财富分配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企业没有能力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市场也不具有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功能,只有政府有能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党的十七大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出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把增加居民收入、 改善民生作为调整财富分配的落脚点, 具体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的三个途径:一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三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财富分配作为一个关系到各方面实际利益的社会公平问题,政府作为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通过运用掌握的行政权力和社会财富,对财富进行有利于社会公平和全面进步的分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世界上并不存在公认的最佳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合理的社会保障模式只是与各国所处时代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理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必然是既遵循制度固有规律,也尊重本国国情的制度安排。因此,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定会打上中国自己的烙印,并有着别国无法复制的特征。但是,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保障的公平价值取向,坚持政府主导,责任分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走社会化、多层次的发展道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理念中的中庸之道,我们在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中适当考虑平衡智慧,并有效利用各种非制度化的社会关系来放大其外延,促进其发展,也是值

得考虑的取向。第二,家庭保障等非正式制度安排仍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结合才更加合理,尽管中国模式同样需要走社会化道路,但又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社会化手段,应当在维护社会公正和人的自由、平等、尊严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家庭保障,单位或社区保障等,继续倡导家庭成员,亲友邻里,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第三,重视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要求受保障者承担相应责任,同时避免制度设计与道路选择的极端化。我国民间虽然不乏善爱之心与互助共济之举,但传统文化更强调责任与权利的结合,没有承担相应义务却享受了福利权益或受惠的现象往往不被公众认可,受益者自身也缺乏理直气壮的勇气。第四,地区特色将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元素,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仅在保障需求与保障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中的上述特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是其它国家的翻版,也很难被他国所复制。在社会救助制度的优化过程中,特别需要确立生存权优先,受助权益平等和保障受助者人格尊严应得到尊重的原则,完善贫困线设定,收入统计与家计调查及救助程序,同时,建立受助者收入豁免制,以促进受助者就业,将基本生活救助及其他专项救助适度分离,将社会救助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家庭政策结合起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它的成败甚至决定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成败,优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包括:第一,从目前养老保险多元分割,交叉与缺漏并存的格局,向多元有序的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老年津贴等组成的养老保障体系转化,从制度层面实现全覆盖。第二,优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遵循劳资分责、政府担保、财政补贴、自我发展的原则,在提高劳动所得占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同时,从用人单位或雇主缴费为主过渡到劳资双方平等分担缴费责任。第三,根据,新老分离的原则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建立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四,尽快推进并完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还是到后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总的方向无一不在朝着为建设一个更好,更强中国而努力着,中国共 产 党坚定不渝坚持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需要党和人民共同的努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实践更加我们相信,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