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感想

针灸治疗学感想

摘要:《针灸治疗学》是研究运用针灸方法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及刺法灸法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是针灸专业的临床课程。因此,学好本科程对于步入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针灸疗法起源于远古火灸石熨、刺痈排脓、刺络放血等些最为原始的人类与病痛斗争的经验,在漫长的医疗实践累中,它脱离了简单的经验医学层次,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络腧穴理论体系,从而逐渐发展形成既有丰富临床实践,有理论指导的一门学科,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中最具特色的法之一。

关键词:针灸疗法、中医特色

就针灸的起源,应追溯到《素问.异法方宜论》。原文是这样描述的: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胜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同时,《内经》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这个时期《难经》又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同时提出八会穴。然后,魏晋皇甫谧书就《针灸甲乙经》,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我们一学生应该对这些书都要通读,并且牢固的掌握其中的核心内容。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可不引起毒副反应,除操作不当性伤害外,一般不对机体造成损害,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刺灸腧穴通过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调节是针灸最基本的作用。针灸的镇痛、增强免疫防卫和调整功能等作用,实际上均为针灸调节作用的结果。

1. 加深对针灸调节作用的认识

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经络气血偏盛可引起有关脏腑、器官、循行部位的功能亢盛;而经络气血偏衰则可出现功能减退性疾病。经络气血逆乱,可致昏厥;经络气血运行阻滞,引起疼痛,不通则痛。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这也是其独特的作用。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阳明经

气偏衰引起的身寒,可取阳明经足三里、合谷温补之。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引起呕吐,足阳明胃经清气不升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均可取足阳明胃经经穴足三里治之。以上均为通过疏理阳明经气,调理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阻的结果。

针灸治病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相对于中、西药来说,具有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安全可靠,起效快、疗效快、疗效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疾病的治疗有不同种度的效果,对其中100多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其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针灸的镇痛作用: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临床常见的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腿痛、关节炎、痛经行等均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2.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功能具有调整作用:针灸对器官、组织、神经功能及血液成分均且有调整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面神经麻痹、尿失禁、尿潴留、单纯必肥胖等。

3.针灸的防御免疫作用:比如用于治疗感冒。 感冒:取风池、列缺、合谷。风寒型加支正、风门;风热型加曲池、大椎。

2.开拓提高针灸疗效研究的思路

针灸作用效应受刺灸部位(腧穴)、刺灸量和机体功能状态等因素综合的制约。但三者的相互关系,何者居于主导地位等尚有待探讨。所以,有必要从中枢核团功能与神经递质的层次,研究不同单穴或穴组,不同针灸术式或不同刺灸时机对上述过程影响的规律。尤其是要研究如何选用相关的特异性强的腧穴或有针对性选择有关脏器功能峰期或谷期进行刺灸,以增强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而提高疗效。

3.针灸调节功能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针灸治病的机理,主要在于协助机体依靠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机能来重建机体稳态。这就意味针灸对功能的调节作用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同时也提示针灸调节作用是有限度的,如针刺麻醉中镇痛不全。

4.要客观地对针灸学术某些观点进行重新理解

袭用中药效能的知识以表述针灸作用、腧穴性能和针灸术式,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治病既可产生疗效,又可不引起毒副反应,除操作不当性伤害外,一般不对机体造成损害,既可纠正异常的功能状态,又不会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刺灸腧穴通过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而达到协调阴阳的作用,调节是针灸最基本的作用。针灸的镇痛、增强免疫防卫和调整功能等作用,实际上均为针灸调节作用的结果。主动地跟踪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移植或嫁接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研究中提出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方法,以进一步探讨针灸调节作用规律与机制、经络活动现象、腧穴功能和经穴-内脏相关、针刺镇痛原理等,促进针灸学术继续进步。

期年之后,我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临床大夫,正如《素问?针解篇》所云:“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

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其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这是医者必备的素质,更是我们在行针时必须做到的。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学好针灸,杏林春暖。

 

第二篇:针灸学

针刺手法实质剖析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也是针灸学中歧义最多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实由古今医家见仁见智,各有心得,以致名类繁多、众说纷纭。只有澄清理论认识上的是非曲直,才能有效地运用于针灸临床,所以笔者不揣才疏,浅析如下:1.从历史沿革看手法的源流针刺手法,从《内经》肇基,《难经》辅翼,发挥于金元,集成于明清。陆寿康氏著《针刺手法一百种》,可谓集古今贤手法之大成。论补泻,《内经》不外徐疾、迎随、开阖,《难经》发挥迎随补泻、营卫补泻。后世医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整理创新,大大的丰富了手法的内容。古今差异何大如此!从疾病角度看,古人天性朴实,病情单纯,故法亦简;后人身心过用,病情复杂,法亦随之多变。从认识论讲,古人重理,故能执简驭繁;后人多因事碍理,落于名相。至今人论手法,捻转量度数,提插计分寸,殊不知人非机械,恐难掌握的如此精细。2.从定义的含混看手法的争议《针刺手法一百种》开宗明义:“针刺手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针刺手法是指针刺操作的全部施术方法,包括了进针的准备、治神、揣穴、循切以及进针后的操作和出针各种手法;狭义的手法是指毫针进针后到出针之前的操作方法”。有的学者把针刺的角度、方向、深浅等刺法的内容,甚至把子母补泻之配穴法也算作手法的范围,这就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而认识上的含糊不清必然导致运用中的模棱两可,所以讨论针刺手法时,必须把手法和刺法区分开来。3.从针刺三要素看手法的作用针刺治病是通过医者施针于患者来完成的。医、患、针是针刺的三要素。1、针具。古有九针,今以毫针、锋针、火针、梅花针为常用。其中只有毫针重手法,而其他针同样也能治病,只是不如毫针常用。2、患者。患者的素质和疾病的性质是施行手法的基础和依据。如补泻手法是针对正邪虚实而言,而凉热针感则是取效于疾病的寒热属性,离开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去讲手法是空谈,再者取穴的精当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手法的成败。3、医者。古有上、中、下工之别,今以不同层次而分。一种情形是:不讲手法、不注重手法也同样治病;而另一方面对针刺手法精熟与否,其治疗效果却有明显差异,即使是取同一穴、用同一针。这就说明针刺手法乃是提高疗效的关键。4.从八纲辨证看手法的内涵针因病设,法依证立。证侯千变万化,而对之做出高度概括的莫过于八纲辨证。阴阳是总纲,要具体的落实于六纲上;表里是反映疾病的深浅,而与之相应的就有刺法的深浅。与手法关系密切

者不外乎虚实寒热。虚则补,实则泻,寒宜温,热宜清,而一般认为针刺手法是热补凉泻,所以针刺虚实寒热的针感也就简化成凉热两种。当热,验之临床,补不一定都热,而泻也有不凉。但补泻却可愈寒热,所以补泻是手法的主要内容。5.从单式补泻手法分析手法主干补泻手法一般分单式和复式,后者主要由前者组成。单式补泻中,徐疾补泻是从进出针时间的长短分;提插补泻是以进退针力度的侧重讲;迎随补泻多指针尖方向与经脉走向的关系;呼吸补泻则是要求病人的配合;捻转补泻注重针转的方向;开阖补泻乃出针的要领。其主要内容就是提插、捻转,而以提插为主干。6.从热补法的繁简演变看手法的精髓《素问?针解篇》曰:“刺虚则实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指出补要出现热感。《标幽赋》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之法。徐凤《金针赋》始有烧山火一法“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由提插、浅深、进退、九阳数,出针揉闭针孔等组成。杨继洲在此基础上增呼吸配合:“鼻吸气一口,呵五口”。也有医家增捻转的方向。至此可谓热补法的由简至繁。许氏谦氏有简易热补法:“即用缓慢压针法进针,进针后患者自觉有涨感时,再向一边捻转(不分顺逆时针方向,朝一边转有涨感即可),使涨感逐渐加大,几秒钟后多数病人即出现热感”。郑魁山氏改进了烧山火的手法:“用捻转,推着守气,使针下沉紧,产生热感”。这又是由博返约。不论繁简,目的都是一样,即要达到使局部或全身出现热感。所以只要求得热感,手法繁简自可不论。郑毓琳氏“临证多年悟出针刺手法的要领是意气相随”,可谓一语中的。7.从刺激论反佐朱琏氏首先提出强、弱刺激之说,虽然中医针灸界多有异议,但信奉者,包括当今针灸名家亦大有人在,可谓针刺有法中的一大门派。因其从西医学角度研究针灸,所以对疾病的分类是兴奋和抑制,治法就有强、弱刺激了。显然,这是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区别,但治疗对象和刺激部位(腧穴)是一样的,并且同样能治好病。实质上,从客观上讲,兴奋和抑制仍不出阴阳范畴,而强、弱补泻即是调整阴阳,称谓不同理无二致。从主观讲,不论进行补泻还是强弱刺激,同样都是受着意念的支配。8.针刺手法的实质针刺手法首先要求得气,在此基础上进行补泻,以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手法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1、必依病情。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是手法的依据,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使手法具有针对性;2、取穴精当。针刺与病症相关的腧穴才

能达到预期的目的;3、顺乎自然。补是予,泻是夺。以患者为中心,凡输入即补,输出即泻。如提插补泻,以提为主即泻,以插为主即补;4、手法纯熟。练到得心应手时,这才是你自己的手法。前三种都是施行手法的前提和所遵循的规律,是客体,所以都不是手法的内容;手法是指医生而言,医生是主体,虽然每一位医生都有一套自己风格的手法,并且有的相似,有的相异,甚至有的相反,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每个人的手法都能取效。这就说明虽然从表象形式上看杂驳繁复,而实质上必然有一个共同之处。医生辨证后,根据病性决定手法,未针前已有用何种手法的想法,即针时也必在意念支配下进行,不论手法形式多少,也不论手指怎样转动,都无不着者意念的支配。心乃手之主,手乃心之使,针乃手之役。法从心生,手随意转,所以与其说是手法,倒不如说是心法。实际上,手法包括技法和功力,一般书上所讲的手法是技法部分,针怎样提插捻转、手指如何动作,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这些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的内涵是唯有自知而难以言语道断的功力。功力需要通过技法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技巧只有用功力才能表达的出神入化,功力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意念训练来提高的。制心一处、意气相随,手指是心意的表达,金针是手指的延伸。这就要求针灸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功力,因为手法就是医者功力的具体表现。手法的纯熟与否决定于功力的深浅,有一定功力者可通过针体将自身元气输入病体以补,也可将病气拉出以泻,即《针灸大成》之抽添法。而练功有素者其针感寒热的成功率必高。近代针灸名家彭静山要求从气功入手结合练针,承淡安主张练气和练指并重。由此可见,治神与练气是掌握好针刺手法的要领。从这一点讲,针法如练拳,针为除病拳为打人,虽然拳法有千百种,但都讲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神气之用是实质,而一招一式只是神气作用的发挥。一个没有功底的拳师,不论其招式多么好看,也只不过是银样镴枪头。同样,一个功力尚浅的医生,其手法的运用必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明乎此,则手法百种,逾百亦不多,精于一法,有一亦足矣。经云:“粗守形,上守神”。孙真人更是一语点破天机“夫为针者,不离乎心”。古今针灸医家历来强调治神练心,可谓传手法之精髓。所以说:为针之道,在于调气,手法之要,在于治神。以意调气,即是针刺手法的实质。补泻述要1.补泻涵义(1)泻法有三:①按子午流注针法刺中开穴,穴道门开邪气自出;②刺中病穴,打开门户,邪气外出

;③通过手法抽拉出病邪。(2)补亦有三:①通过针刺来激活经气,发挥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将其他经脉之气血来补充不足的经脉,其中奇经八脉的调节和蓄溢作用在此正是大显身手之时。②医者将自身元气输入到患者体内,这就如同输血一样。只是比输血消耗体力要小。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而无形之气可以速致。但医生之元气毕竟有限,若所治病人太多,难免有杯水车薪之虑。所以补法主要靠第三项。③天地间清气之输入。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天地间之清气可通过针、穴而进入经脉源源不断地输进体内。只是运用此法要在选取腧穴、针刺时间方面做一番深究。方能运用自如。由上可知补泻的涵义包括三个方面:①自我调节:机体内部的调整.这就是有些疾病可以不治自愈或医者不讲手法也可治病的原因。②自动补泻:机体与外环境的沟通。取穴在这里比手法显得更重要,这就是针灸界“穴法派”不太重视手法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善假于物,取穴精当,使补则天地之气进入人体,泻则体内邪气自动排出。而手法的运用在这里也就无关紧要了。③手法补泻:这是一种借助医生外力来增强补泻效果的方法,如在辨证准确、取穴精当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手法补泻则可加速改变患者机体的虚实状态。这就是“手法派”所以特别强调手法重要性的原因。手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医生的功力愈高,手法愈纯熟,补泻效果也就愈明显。2.补泻直说补泻是针对患者而言的,以患者为中心凡输入即是补、输出即是泻,而手法中以提插补泻最能顺乎此自然之理。以提为主向外抽拉邪气即为泻,以插为主向里输入正气即为补,而捻转补泻则是在提插补泻的基础上以加强补或泻的效果,至于其向哪一个方向转动,意义就不是很大的了。我们常用的手法是边捻转边向里插针,意念想着将气补入患者体内即补。边捻转边向外提拉、意念想着将病邪拉出体外,即为泻。至于操作上的其他细节问题,譬如配合呼吸、数字、方位等,则可任意发挥了。3.补泻运用(1)总则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针刺补泻是根据患体的虚实状态来决定的。(2)部位 或前后补泻,如脾胃虚寒之胃痛,补至阳而泻中脘;或左右补泻,如寒淤互结之肩痛,针天宗泻健侧而补患侧;或上下补泻,如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之眩晕当泻百会、补太溪。(此与“又有一言真妙诀,上补下泻值千斤”正好相反)(3)循序 如治感冒取大椎,先泻后补,此为用一穴之补泻;如哮喘先泻膻中、肺俞以宣通金气,待肃降正常,喘逆得平时或补足三里以培土生金或补太溪而金水相生,此乃取

多穴而分先后。(4)穴性 按压腧穴疼痛、肿胀有硬结者属实,当泻;触之酸困、凹陷有舒适感者属虚,须补。(5)病程 一般地讲,病初以祛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终以补虚扶正收功。(6)时间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一日之补泻:“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乃一月之补泻。笔者曾于晦日绝骨放血以治久痹历节痛,而致患者次日即感冒且经月方愈;亦曾遇望日用补法一日晕针三例之教训。足见前人经验弥足珍贵,而手法之补泻确实是不可不明。4.针刺以泻为先“风、寒、暑、湿、燥、火无形之气,每常由络入经;气、血、痰、湿、积、聚有形之物,每常由经滞络。”无论是外来之邪,还是内生之患,留于人体皆是病。所谓是病必有邪,无邪不成病,病邪一日不除,患体一日难安。故治病当以祛邪为先务,针刺当以泻法为首着。或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乃千古明训,尔今不论虚实概以泻法为先,用之实证则可,施于虚证,毋乃犯虚虚之戒哉。答曰:经云“正气虚则虚,邪气盛则实”;又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邪实方致病,从邪正相争之病机来讲,不外乎正虚、邪实和虚实夹杂。纯虚、大虚之人,即神亏气虚形羸者,则是“阴阳俱不足,勿以针,当以甘药”,或用灸法,内经已有明文,非针之所宜。所谓实证,也是相对正虚而言,邪气偏盛,自当祛邪为主。虚实夹杂之证,则需根据邪正双方力量之具体情况,而分为大泻、小泻,亦可补泻分先后,先泻后补、祛邪以扶正。其实,从针灸学角度来认识疾病,不过是邪正相争而致脏腑经络的气血阴阳失调而已。邪正并存于体内,病邪由经络至腧穴,欲出无门或欲出不畅,针刺就是开穴启闭、打通出路,以使病邪排出体外。所以,针刺当以泻为先,邪去则正安。手法精要微针之道,在于调气;手法之要,在于治神。法因证立,顺乎自然;意念之用,贯穿始终。首先,针下要得气,气不至者,或循按以催气、或留针以候气。其次,在得气的基础上,使气至病所或意至病所。气至病所可使针尖方向指向病所,用捻转法控制气行方向,意至病所则要用意念法意到气到。最后则可行补泻,一般来讲补法必有热感、泻法必有凉意。内经有阳气隆至、阴气隆至之说。但阴虚之体补太溪多为凉感,而不可概以补则热而统言之。至于虚实不明显之证则可“不实不虚,以经取之”。如何学好手法经纬奇正取穴法经纬奇正取穴法,是在总结了古今众多的取穴、配穴方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精炼、实用、有效的取穴方法。它以脏腑经络辨证取穴为经,以定位取穴为

纬,这样经纬相合、纵横交错,把人体分成无数个方格,所以只需要能准确地指出病变的部位,就可以开出一张相应的治疗处方。而实际上,即使是用这种比较完备的取穴方法,有时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要用病穴取穴法来补充完善。因为病穴是和疾病直接相关的穴位,针之可以直泻病邪。如果说经纬取穴法是正师,那么病穴取穴法犹如奇兵,这样经纬相合、奇正相应、随证处方、出奇守正,就可以面对复杂的病证而游刃有余,达到治疗全身任何一个部位的疾病的目的。取穴准绳——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通路,联系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因为脏腑学说是对人类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的高度概括,所以尽管全身病症虽多,但是都可以按照脏腑经络辨证来归纳并治疗。如对一位内伤头痛的患者,则须用脏腑经络辨证来区别证型:如头痛眩晕、胁肋胀满、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有力,则辨为肝阳头痛,治当平肝潜阳。处方:太冲、太溪、风池、太阳、头维。如头痛如刺,久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记忆力减退,舌暗有瘀斑,脉细或涩,治当活血化瘀,处方:阿是放血、大椎、天柱、合谷、三阴交。这就是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的运用。如对肩痛的患者,则需要按脏腑经络辩证法来分辨属于那条经脉的病变。如肩内侧疼痛,后伸背手受限,为手太阴肺经病变,治取鱼际、阴陵泉;如在肩峰下前侧,且上举困难,属手阳明大肠经,治取合谷、条山;如在肩峰下后侧肩髎穴处,则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取中渚、阳陵泉;如在肩后或肩胛处,当上肢内收横越胸前方时疼痛加重者,属手太阳小肠经,治取后溪、飞扬。如舌痛一症,兼见心烦口渴、心尖红、小便短赤,用脏腑经络辨证为心火上炎,治当清心泻热,刺少府以泻心火。上述三方面的病症也就是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的主要适应症:1 五脏六腑病症;2 经络循行线路上的病症;3 与脏腑病变相关联的组织器官的疾病。异病同治——定位取穴法临床上大多数的病症,都有明确的发病部位和范围。凡发生在某一部位的病症,只要选用一组常用配穴,就可以治疗该部发生的多种病症。虽然在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中也包含有定位的内容,但本法的定位则主要是采用西医的解剖定位。因为有些疾病,用运传统的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难以取效或收效甚微,而西医对这类疾病却有比较精细的认识。如以病变部位为取穴标准基准、以解剖学知识作指导,则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巩固外上髁炎一病,属中医之肘

劳范畴,其痛点和压痛点在外上髁及其上下,其部位介于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之间,这就难以按经络辨证取穴来施治。虽然从筋经来讲属于手阳明之筋,但遵《内经?筋经》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的方法则取效较缓。若按照西医解剖知识和病理学上对此病的新认识(粘连说),就可用小针刀或锋钩针剥离粘连,立止疼痛。再如第三腰椎横图综合征,患者感觉腰痛,不能弯腰、久坐、久立,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虽可分为寒湿、瘀血等,但其本皆为肾虚,而临床上用补肾之法则很难收效。实际上,此病多见于青壮年,肾虚尚不属主要原因。西医认为其病理机制是腰背筋膜、骶棘肌和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慢性摩擦劳损或急性摩擦损伤出血、机化而发生粘连所致,用小针刀在横突尖部进行剥离和松解,使得此处骨肉粘连剥开、肌肉松解,往往就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定位取穴法的适应证:1 四肢躯干上的筋经病,尤其是颈肩臂腰背腿疼痛为本法最宜。2 非十二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病变,如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3 与脏腑病关联不大的组织器官的疾病,如跟骨骨刺、脚扭伤等。定位取穴法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1 病位取穴法,即局部取穴法,此法尤其适用于病位固定、局限,且和全身其它组织器官联系不大甚或无关的疾病,如项韧带炎、肱骨外上髁炎、学生肘,取阿是;2 与病位相对的大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部位,如眼病取脑后的风池,胃脘痛取肝、胆、脾、胃俞。3 根据神经阶段支配理论,如上肢病取臂丛神经点,三叉神经痛选取眶上、眶下、颌神经点。直捣黄龙——病穴取穴法病穴取穴是指有阳性反应的腧穴,是疾病在腧穴上的反应,是和疾病直接相连的部位。病变部位是病邪产生的中心,病邪沿着经络(病经)而至腧穴,形成病——经——穴的格式。病邪与正气并存于经络中,通过针孔来达到排邪外出的目的。当邪气过甚排出不畅或来不急排泄时,则堆积在腧穴这个出口上,因而出现压痛及其它反应。针刺病穴可以开通穴孔,直泻病邪。所以用运病穴取穴法,可使针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邪气较盛的疾病,取效更捷。疾病反应于腧穴,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以节省查穴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主要的病穴多在俞、募、郄、原、下合穴,本经、表里经、同名经等等。也有不少的病穴不在经穴或经脉上。另外,病穴取穴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验证辨证和取穴的正确与否。因为从病穴上,不仅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而且可以从

病穴反应物和触感的性质,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一般来讲,触按凉感属寒证,热感属热证,疼痛隆起属实证,酸麻陷下属虚证。如治一胃脘痛的患者,疼痛数年,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口腔粘膜白斑,脉象沉迟,证属脾胃虚寒,按脏腑辨证取穴法,当取中脘、胃俞、足三里,而在查穴时却发现上述腧穴均无阳性反应,而在脾俞、肾俞、阴都、地机处有压痛,说明属于脾肾阳虚,当取脾、肾经穴治疗。还有的胃痛患者,在肝、胆、心俞上压痛明显,此为情志致病,肝气犯胃之证,治当疏肝理气。所以从此种意义上讲,病穴取穴法才是更符合辨证论治原旨的。这三种取穴法即可单独用运,也可联合使用。在脏腑疾病的治疗时,这三种方法绝大多数是一致的。如痰浊阻肺之咳喘症,按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法,当取肺俞、脾俞、中脘、膻中、丰隆、孔最;而按定位取穴法也是前取膻中、后刺肺俞、远取孔最;而用病穴取穴法时,也会发现上述穴位有压痛反应,那么三种取穴法就融为一法了。而更多的时候是这三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如一位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症见咽喉红肿热痛、干痒而咳,伴高热恶寒、身痛乏力,查扁桃体Ⅱ°肿大、有脓点、咽峡部充血,辨证为外感风热型。治当疏风清热,取穴风门、合谷、天容;根据定位取穴加大椎、天柱;而用病穴取穴法时发现手三里、太溪有压痛,在询问患者尚有咽干夜甚,腰痛膝痠等症,知是素体肾阴不足,复感风热,所以治以疏风清热,兼用金水相生法,取大椎、天柱、天容、手三里、太溪、少商,这样就使取穴更适应复杂的病症了。附:熟记脏腑经络辨证取穴一览表熟记定位取穴表熟练掌握十四经的病穴规律和经络触诊脏腑经脉生理病理治疗配穴表人体的一切机能活动,都离不开脏腑和经络。由于各个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同,其病理变化所反映的症候亦各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掌握了这些发病规律的特征,才能找出其病位、病机,而有利于正确的施治。正确认识脏腑经络的证治机理,对于针灸治疗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各脏腑、经脉的生理病理与治疗配穴列表如下: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手 太 阴 肺 经 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外与皮毛相合,上与咽喉相通。肺为娇脏,恶寒畏火。其病机是肺气的宣降失常,肺失清肃。肺与脾、肾、大肠的关系密切。与大肠互为表里。 虚 肺阴亏损:干咳少痰,咯血,

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喑哑,舌红少苔,脉细数。 太 渊 肺 俞 鱼 际 + 禁 灸肺气亏损:咳嗽气短,痰液清稀,形寒自汗,怠倦懒言,面色白光 白,舌淡苔白,脉虚弱。 太 渊 肺俞 脾俞 膻 中 鱼 际 + 实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骨痠,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太 渊 列 却 肺 俞 尺 泽 — 邪热蕴肺:咳嗽痰粘,气喘,胸闷胸痛,身热口渴,鼻渊鼻衄,喉痹,舌干红,苔黄,脉数。 肺 俞 膻 中 尺 泽 丰 隆 少 商 — 痰浊阻肺:咳嗽气喘,喉鸣,痰稠量多,胸胁满痛,倚息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 孔 最 肺 俞 尺 泽 丰 隆 少 商 — 经 脉 咽喉肿痛 尺 泽 耳 尖 少 商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糟粕,上络于肺、齿龈,其病机是传导功能失常。大肠与肺、脾、胃的功能密切。 寒 腹痛、腹泻、肠鸣,舌白滑,脉沉迟。 天 枢 上巨虚 曲 池 + 热 肛门热痛,大便臭秽,下血,痢下赤白,肠痈,苔黄,脉滑数。 天 枢 上巨虚 二 间 — 虚 大便失禁,脱肛,舌淡苔薄,脉细弱。 曲 池 百会 长强 + 实 腹痛拒按,便秘或里急后重,苔厚脉沉实。 天 枢 大肠俞 上巨虚 二 间 —经 脉 龈肿齿痛,颈肿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滑。 二 间 牙痛穴 合 谷 —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足 太 阴 脾 经 脾主运化,以上升为顺,脾统血,与胃互为表里。 虚 运化失常:面黄,少气懒言,乏力,消瘦。脾阳不振:腹满便溏、肢冷,浮肿,舌淡苔白,脉濡弱。 太 白 章 门 大 都 + 实 腹胀腹痛,面黄尿赤,脘闷,大小便不利,舌红,脉濡数。 公 孙 章 门 脾 俞 商 丘 — 寒 腹痛腹泻,完谷不化,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 太 白 公 孙 章 门 脾 俞 大 都 + 热 身重、脘痞,口粘腻,不思饮食或口甜腻唾液多,小便少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公 孙 章 门 脾 俞 商 丘 — 经 脉 舌痛、咽肿 商 丘 通 里 —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足 阳 明 胃 经 胃司纳谷,以下行为顺,脾胃对饮食

物有受纳、腐熟、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其功能失职,升降机能反常,即出现病证。 虚 胃脘微痞,纳呆,嗳气,气馁少力,舌质淡红,右关脉弱。 中 脘 胃 俞 足 三 里 解 溪 + 实 胃火炽盛:消谷善饥,口渴欲饮。食滞留阻:脘腹胀闷,疼痛拒按,舌红苔黄厚,右关脉洪大。 丰 隆 中 脘 胃 俞 中 脘 足 三 里 历 兑 足 三 里 寒 胃脘胀满,呕吐呃逆,泛吐清液,喜热饮,肢冷,苔白滑,右关脉沉迟。 中 脘 胃 俞 中 脘 足 三 里 解 溪 足 三 里 +— 热 身热口渴,喜冷勿热,食入即吐,便结,舌苔黄厚燥,脉洪大。 中 脘 中 脘 足 三 里 历 兑 足 三 里 +— 经脉 口渴、唇胗,劲肿、喉肿,齿痛,龈肿,苔黄,脉洪。 历 兑 合 谷 足 三 里 —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手 少 阴 心 经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其病变表现在血脉和神志方面。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虚 心阳不足:心悸、恐惧,气短气喘,舌淡白苔薄,脉微弱。 神 门 心 俞 太 渊 少 冲 内 关 神 门 + 心阴亏虚:心悸虚烦,少寐、多梦,盗汗、健忘,掌心热,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 神 门 心 俞 太 渊 少 冲 内 关 + 实 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木舌,重舌,咽痛口苦,尿赤少,吐血,衄血,舌赤苔黄,脉数。 神 门心 俞 太 渊 神 门 通 里 痰火蒙蔽:神昏谵语,惊狂不寐,壮热面赤,舌赤或干裂,苔黄,脉滑洪数。 神 门 阴 郄 神 门 十宣 十二井 经 脉 经脉循行部位痠痛。 小 海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小肠为受盛之官,职司分别清浊,其病变主要是大小便失调。与心经互为表里。 虚 肠鸣泄泻,小便短少,腹痛喜按。舌苔白脉迟。 关 元 下巨虚 后 溪 + 实 小便赤热,涩痛,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尿血,舌尖红,脉数。 支 正 关 元 下巨虚 小 海 中极 委中 经 脉 颈项、肩臑肘外侧痠痛。 腕 骨 小 海 肩 贞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足 少 阴 肾 经 肾主水、主藏精,元气之根,命火之源。肾开窍于耳,精气上注于目。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阳 虚 肾阳不足:阳痿早泄,溲多遗溺,腰痠,

足膝无力,头昏耳鸣,畏寒,舌淡脉弱。 太 溪 肾 俞 复 溜 中 极 太 溪 + 肾不纳气:气短喘逆,自汗懒言,头晕,足冷畏寒,舌淡,脉浮弱。 太 溪 肾 俞 膻 中 复 溜 气 海 太 溪 + 阳虚水泛:周身漫肿,肤冷,便溏,舌润滑,脉沉迟。 太 溪 肾 俞 复 溜 水 分 +阴 虚 头昏耳鸣,失眠健忘,遗精多梦,口干咽燥,潮热,腰酸腿软或见咳嗽,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太 溪 肾 俞 复 溜 + 经 脉 下肢内后方冷痛,目昏不明,痿弱。 太 溪 肾 俞 阴 谷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膀胱为津液之府,司小便,其病理为膀胱之启闭失常、与肾互为表里。 虚 寒 小便频数,遗尿,苔滑脉弱。 中 极 膀 胱 俞 委 中 至 阴 中 极 昆 仑 + 实 热 小便短涩,浑浊,尿闭或尿脓血砂石,茎中热痛,少腹胀,舌赤苔黄,脉实数。 金 门 中 极 膀 胱 俞 委 中 束 骨 中 极 昆 仑 经 脉 颈、背、腰、尻、腘、后头疼痛。 委 中 束 骨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手 厥 阴 心 包 经 经 心包络为心之宫城,有护卫心脏之作用,其病理主要表现在神志方面,与三焦互为表里。 主要以神昏谵语,癫狂躁扰为主症证治与心病同。 经 脉 上肢内侧正中部痠痛。 大 陵 曲 泽 内 关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手 少 阳 三 焦 经 三焦主气化,气化功能失调,则水道通调不利,可致水湿潴留,三焦联系脏腑其病变与肺、脾、胃、肾、膀胱等有关。 虚 肌肤肿胀,腹胀,气逆腹冷,遗尿,舌苔白滑,脉沉细。 石 门 三 焦 俞 委 阳 中 渚 + 实 身热、气逆、肌腹肿胀,尿闭,舌红苔黄,脉滑数。 石 门 三 焦 俞 委 阳 肩 井 经 脉 暴聋、耳鸣,目锐、目眦痛,颊肿,腋肿、瘰疬,胁痛、身热、咽干,舌红苔黄、脉数。 外 关 会 宗 中 渚 外 关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足 厥 阴 肝 经 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所以目疾、筋病、妇女经漏病均与肝脏有关。与胆互为表里。 实 肝气郁结

:胁肋疼痛,走窜不定,胸闷气逆,干呕或吐酸,腹痛腹泻,舌红苔腻,脉玄劲。 太 冲 期 门 肝 俞 行 间 支 沟 肝风内动:猝然昏倒、抽搐、角弓反张,口渴,半身不遂,言语蹇涩,舌红绛,苔厚、脉玄劲。 太 冲 中 都 肝 俞 行 间 人中 十宣 阳 陵 泉 肝火亢盛:头目胀痛,颠顶痛,目眩、目赤、心烦不寐,舌红苔黄,脉玄劲。 太 冲太冲 肝 俞 行 间 中封 阳辅 虚 头目眩晕,木干、雀目、耳鸣,肢体麻木,肌肉震颤瞤动,烘热咽干,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玄细数。 太 冲 肝 俞 阳 陵 泉 曲 泉 + 经 脉 睾丸偏坠、胀痛,牵引少腹,苔白滑,脉沉弦。 太 冲 蠡 沟 中 封 经 脉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足 少 阳 胆 经 胆主决断其性刚强,胆附于肝而互为表里,故胆病多为肝火亢盛所导致。 实 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鸣,呕吐苦水,舌红有刺,脉弦数。 日 月 阳 辅 虚 胆怯、易惊善恐,失眠,视物不清,舌苔白滑,脉细弱。 光 明 日 月 胆 俞 侠 溪 + 经 脉 阳 陵 泉 阳 辅 环 跳 +经 脉 生理病理概要 病理分类 证 候 治 疗 穴 位 针 法 灸原 络 郄 募 俞 八会 下合 五输 奇验 循经 任 脉 任脉为阴脉之海,担任一身之阴脉,冲为血海,任主月胎,与生育功能有关。 疝气、带下, 腹中结块 带 脉 关元 中极 +— 督 脉 总督一身之阳脉,督脉贯脊属肾,上额交颠入络脑。肾与脑髓的病变,可反应到督脉。 脊柱强痛,角弓反张 大杼 阳陵泉 大椎 脊中 命门 — 注:( ) 灸疗( ) 放血(+) 补法( ) 泻法(+ ) 平补平泻――刘天成《针灸配穴》按病变的部位配穴临床大多病与症,都有明确的发病部位和范围,根据穴位的主治规律,可采用临部穴位与其它穴位相配的方式,选取适宜治疗该部位病症的常用配穴。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凡发生在某一部位的病症,只要选用一组常用配穴,就可以治疗该部位发生的多种病症。如: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这三种不同的疾病,因其病变部位都在胆,均可选用与胆有关的常用配穴胆俞、阳陵泉、胆囊穴等来治疗。又如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疾病,常见的有外感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头痛等。临床不论何种疾病,只要出现头痛的症状,即可考虑选用主治头部病

症的配穴。而具体应用时又根据头痛部位不同,详分为:阳明、少阳、太阳、厥阴头痛等。,每个部位各有一组配穴。病位常用配穴表病 位 近 部 远 部 合 谷列却曲 池头 面 前额 印堂 阳白 合谷 内庭 头顶 百会 通天 太冲 涌泉 颞部 太阳 率谷 中渚 足临泣 枕部 风池 天柱 后溪 束谷 面颊 四白 地仓(下关)攒竹 翳风 合谷 内庭 五 官 眼 睛明 承泣 风池 当阳 合谷 鼻 印堂 迎香 通天 合谷 耳 翳风 听宫 听会 液门 中渚 外关口齿 地仓 颊车 下关 廉泉 合谷 内庭 咽喉 天突 扶突 天容 合谷 少商 胸 胁 肺 肺俞 膻中 天突 列却 尺泽 心 心俞 厥阴俞 膻中 内关 郄门 内 关胁肋 夹脊 支沟 阳陵泉 乳房 乳根 膻中 天宗 少泽 腹 部 胃 胃俞 脾俞 中脘 内关 足三里 肠 大肠俞 小肠俞 天枢 关元 上巨虚 足三里 肝 肝俞 胆俞 阳陵泉 太冲 足三里胆 胆俞 胆囊 足临泣 三阴交肾 肾俞 志室 太溪 股 阴 膀胱 次髎 中极 三阴交 阴陵泉 前阴 中极 关元 肾俞 三阴交 足三里 代秩边后阴 长强 秩边 百会 承山 脊 柱 颈部 大椎 天柱 夹脊 悬钟 背部 身柱 夹脊 后溪 中 渚腰部 肾俞 大肠俞 腰阳关 委中 人 中上 肢 肩 肩髃 肩髎 天宗 条口 承山肩 髃 曲 池 合 谷肘 曲池 手三里 外关 阳陵泉 手腕 阳溪 大陵 阳池 上八邪 下 肢 髋 环跳 居髎 秩边 悬钟 环 跳 阳陵泉 悬 钟膝 膝眼 鹤顶 足三里 委中 腕骨 足踝 解溪 昆仑 太溪 上八风 阳池 备注 各病位均可加阿是穴注:上表引自杨之楠《针灸速成手册》并略加修改。经络的触诊 ——彭静山《针灸秘验》 借医生指腹的感觉察知经络和经穴的异常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准确实用(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诊法之一)。方法:循经触摸,体表见热、肿,弹性强,压痛显著,皮下硬结等,可知为经气实;体表温度低下,无弹性,按之酸麻不痛,陷下等,可知为经气虚。 触摸时,见有硬结、压痛、敏感、快感的反应点,此点即为病穴。压痛强烈,多属实症;压有快感,多属虚症。病穴有助于明确诊断,刺灸病穴常获良效。触诊的顺序:背俞穴、募穴、部穴、原穴、络穴、特诊点、过敏点和过敏带等。可疑病经要详细触诊。十二经病的触诊要点:肺经:肺俞、中府、孔最、膏盲、尺泽。肺经实热时,胸椎1-3旁开0.5寸处有压痛,滑肉门和大巨亦有压痛。肺经气不畅时,膻中有压痛。肺经虚寒:风门和大杼有酸沉感。咯血或便血:孔最有压痛,或压时有酸沉感。经气虚衰时,膏肓呈高肿或弹

性、皮温低下。大肠经:大肠俞、天抠、温溜、曲池、合谷。经气实热或排泄障碍时,曲池、肺俞、天枢、骑竹马有压痛。经气郁滞时,大巨有压痛。肠炎时,手三里、上巨虚、天枢压痛明显,皮温高于邻穴。慢性肠炎时,皮温低下,触有快感。胃经:胃俞、中院、梁丘、足三里、丰隆。胃经有实热:中院、梁丘有压痛。胃酸过多:巨阙、不容呈压痛。胃经虚寒:按压中脘、足三里有舒服感。胃溃疡:胃俞、与其外侧有过敏点,再按压臀端时,压痛放散至膝以下者。胃痛剧烈:天宗有明显压痛,按之可止痛。脾经:脾俞、章门、地机、大包、脾俞。消化不良或运化失常时,脾俞、章门、大包均有压痛。血行失和: 脾俞呈现绷紧或压痛。脾热、经气阻滞:地机穴有明显压痛。脾虚作胀:脾俞穴按之酸沉或皮温低下。心经:心俞、巨阙、阴郄、少海。心经火旺:心俞内侧有压痛。心脏瓣膜疾患:巨阙发胀,心俞外侧至膏盲处有过敏点。经气虚、功能低下:三阴交、水分、肾俞均有压痛。小肠经:小肠俞、关元、养老、小海、下巨虚。小肠经病:关元、养老有反应。被风寒所侵时,天宗、风门、小海均有压痛。小肠经病移于心经时,取关元是有效的。如灸关元治心律不齐。小肠经气受阻的肩肿痛时,下巨虚呈压痛,针之有效。小肠俞部位的腰痛,养老有明显压痛,针之有效。膀胱经:膀胱俞、中极、金门、委中、昆仑、天拄、八髎。经气实热:委中穴皮温高,络脉充盈。湿热下注,经气受阻,中极、金门、膀胱俞有压痛。被风寒所侵,天柱、八髎、承山呈压痛。经气虚时,按中极、膀胱俞有快感。肾经:肾俞、京门、水泉、水分、肓俞。肾经为病:水泉、水分、肓俞均见压痛。肾脏为病:肾俞、京门有压痛。当肾排泄功能受累时,筑宾穴呈阳性反应(硬结、压痛)。因此,灸筑宾有解毒之效。泌尿系有故障时,八髎穴有压痛。心包经:厥阴俞、膻中、郄门、大陵。情志不遂、哭笑不定:膻中、郄门均有明显压痛。妇女月经失常、痛经或少腹有瘀血时,间使至郄门处绷紧或压痛,针之可调经止痛逐瘀。心悸动,按压厥阴俞、膻中有缓解之效,灸之亦效。三焦经:三焦俞、石门、委阳、会宗。经气受阻,会宗、委阳、石门均呈压痛。经气实热,三焦俞一带绷紧,会宗压痛强烈。尿闭,属三焦经气不宣者,石门呈胀满。胆经:胆俞、日月、天宗、京门、阳陵泉、外丘。胆囊炎时,日月、京门、天宗有压痛。胆经实热:外丘皮温高。经气虚:按胆俞、

日月有舒适感。肝经:肝俞、期门、中都、曲泉。经气郁滞(失眠、易怒、高血压):肝俞多见高肿、压痛,中都呈强压痛。肝炎(经气实热),内踝上二寸至中都处呈过敏带,阳陵泉与外丘有时亦呈压痛。性功能失常:曲泉按之痛或酸麻。按上法找出病经病穴,结合四诊八纲,决定病因、病位、病性,为治疗提出有效的方案。人体软组织损伤压痛点在颈、肩、腰、背和腿部有疼痛的病人,病变部位有压痛点。其发生原因,是机体的某个部位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或软组织损伤形成了粘连和纤维化的瘢痕。这些病变组织压迫、刺激神经末梢,使机体局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代谢不全的物质刺激病变部位组织,使疼痛加重。由于疼痛,更使肌肉紧张,这就导致机体的保护性调节,又会使对应部位的软组织劳损,病程越久,劳损也就越严重,疼痛范围也将会扩大,甚至可出现肢体的放射性痛、麻木和肌肉萎缩。吴文豹等编著《人体软组织损伤学》总结的常见压痛点如下:一、颞肌压痛点痛点常见在耳尖前上1寸至1.5寸处。颈项痛伴有头胀、头痛者或者偏头痛者在该处均可找到明显压痛点,用脑过度、紧张时常在此点有压痛。神经及节段:下颌神经(三叉神经)、C2。二、枕大神经出口处压痛点该处为头半棘肌、枕大神经的出口处、枕骨粗隆下(近风池穴)、颈项酸痛者,这二处一般均见到不同程度之压痛,按压时酸痛胀麻可向上波及整个后脑部。神经及节段:枕大神经、C2后支。三、枕后乳突压痛点该处为胸锁乳突肌乳突处的抵止点,胸锁乳突肌的附着点,长期的颈项部疼痛酸胀者该处往往可找到压痛点,为常见压痛点之一。神经节段:副神经及颈丛肌支C2、3。四、颈椎横突压痛点以颈椎2、3、4横突压痛最为多见,差不多90%左右患有颈痛症的病人可以找到压痛点,同时可有颈部头夹肌、颈夹肌的肌肉紧张出现。另外,颈椎1、2、3、4横突为肩胛提肌上部的附着点,故临床发现许多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角有压痛者,也常可见到上述颈椎横突出现压痛。五、颈椎棘突压痛点颈椎棘突压痛多见于棘上韧带亦称项韧带,压痛常见于颈椎3、4、5、6的棘突上,一般颈项痛者都有压痛存在。六、前斜角肌压痛点前斜角肌起始于颈椎横突上面,抵止于第一肋骨上。此点出现压痛,可影响颈部前屈及侧屈运动,疼痛可向胸部放射。前斜角肌锁骨窝内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通过,故此肌肉出现疼痛、肌肉紧张,可引起胸闷、呼吸不畅、上肢疼痛、麻木酸胀、发冷等感觉。另外,此处还有中后斜角肌经过,有人把这些症状

称为胸廓出口处综合征、锁骨上窝综合征、前斜角肌群综合征。神经及节段:颈神经前支C3、4。七、冈上肌、斜方肌上部压痛点冈上肌起始于冈上窝,抵止于肱骨大结节。斜方肌上部起始于枕外隆凸及上项线,抵止于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此点的疼痛可向颈部放射,影响颈部活动。患侧颈部疼痛板紧侧转受限,枕部头痛、胀,此处轻压而痛为斜方肌,重压而痛为冈上肌,日久在风池穴处可找到明显的压痛,同时可引起耳鸣、偏头痛、目糊、目湿、怕光,有的患者可发现一侧项背出汗或不出汗。神经及节段:肩胛上神经C5 、副神经颈丛肌支C3、4。八、肩胛提肌压痛点肩胛提肌起始于上4个颈椎横突,抵止于肩胛骨内侧角。此肩胛骨内角压痛点按压时可感到疼痛放射至同侧颈项、前额,甚至眼部,有的病人向下放射到冈下肌直到手部。颈项极紧痛,低头时酸胀疼痛加重,有许多病例整个肩胛提肌可以见到肌肉紧张。肩胛骨内侧角的附着点处可以摸到“沙沙声”之条索状或泥沙状结节感。神经及节段:肩胛背神经C3、4、5。九、肩峰下压痛点此压痛点在肩峰下缘,西医亦称为肩峰下滑囊炎压痛点,该滑囊位于三角肌下缘与冈上肌的上缘,整个滑囊覆盖肱骨结节间沟和短小肌旋转肌,滑囊顶部和肩胛骨肩峰、喙突紧密相连,滑囊底部与短小肌转肌在肩峰下滑动,滑囊内壁被盖的滑膜往往因长期摩擦而引起劳损,产生滑囊水肿,增厚后发生粘连,可使上臂外展和旋转肩关节活动受限。此症状主要特征是,当三角肌主动收缩(上肢外展)时疼痛增加。十.冈上肌腱压痛点此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止点处,按压时疼痛可向肩外侧放射直到手指,疼痛向下还可向斜方肌放射,肩部活动可不受任何方向限制,但惟独在上臂外展至60o~120o时,可瞬时出现剧烈疼痛。这时正是冈上肌肌腱抵触肩峰时,一旦超越这个幅度,疼痛消失,但当上臂下放时,在经过60o~120o时又可产生减锐的疼痛。此点在外展动作的中间幅度发生的疼痛现象是诊断冈上肌肌腱炎的特征与主要依据。此症长期不愈,在X光片中可发现在肱骨大结节上方有一不规则的钙化阴影。十一、肱二头肌长头压痛点在肩关节前面,相当于肱骨结节间沟内的肱二头肌腱长头部位。此点出现疼痛,上肢用力提物或者用力握拳屈肘时感到疼痛加重,当上肢外展外旋时,感到受限并出现疼痛。十二、肱二头肌短头压痛点在肩关节前面内侧部、肱二头肌短头在肩胛骨喙突上的附着点,此点发生疼痛,当肩部、上肢外展及后弯时可感到疼痛加剧或运动受限不舒。神经及节段:肌皮

神经C5、6、7。十三、三角肌后缘压痛点此压痛点为三角肌在肩部后侧的附着点,肩峰后肩胛冈处。发生疼痛时酸胀不舒可沿着肩后向上肢后外侧放射至肘部,上肢内收活动时感到受限和疼痛加重。神经及节段:腋神经C5、6。十四、大小圆肌压痛点大圆肌起始于肩胛骨下角背面,抵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小圆肌起始于冈下窝下部,抵止于肱骨大结节。此二肌出现疼痛,可向上肢放射。沿上臂后侧直至小指。神经及节段:大圆肌:肩胛下神经C5、6。小圆肌:腋神经C5、6。十五、冈下肌压痛点起始于冈下窝,抵止于肱骨大结节。冈下肌出现压痛点是非常明显的,按压时患者可发现向上上肢后侧、小臂外前侧放射直至小指,似患有颈椎病神经根压迫的放射状,病程日久者,也可出现手指麻木感,不少病例在消除冈下肌压痛点后,解除肌紧张,病人即可感觉手指麻木消失。神经及节段:肩胛上神经C5、6。十六、三角肌肱骨粗隆附着点压痛点三角肌起始于锁骨外1/3肩峰及肩胛冈。抵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此压痛点因肌肉较薄,一触压几道,压痛可较为明显,有些病人可明显拨压到一条索条状,此点压痛并可向前臂放射,但此点压痛的放射需与从肩部放射来的疼痛加以区别。神经及节段:腋神经C5、6.十七.肱骨外上髁压痛点在肱骨外上髁、桡肱关节滑液囊、伸腕肌腱附着点。此压痛点发生在经常从事单一作前臂旋转伸屈关节活动患者。临床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及“网球肘”。患者可觉得肘部疼痛无力,局部略肿胀而痛,劳累后疼痛加剧,患肢握拳旋转(如绞毛巾)时发生疼痛加重,竖腕提物疼痛加剧,发作时甚至握在手中的东西因无力、疼痛而脱手掉落。但肘关节活动正常。神经及节段:绕神经C6、7、8。十八、肱骨内上髁压痛点此点压痛发生在屈腕肌群在肱骨内上髁及其周围,临床称为肱骨内上髁尖或“标枪肘”。除局部有疼痛外,可沿前臂内侧向手部放射并出现酸痛。神经及节段:桡神经C5、6及正中神经C6、7,尺神经C7~T1。十九、尺骨鹰嘴突压痛点在肘部尺骨鹰嘴部位有2个滑囊,一个处于鹰嘴突和肌腱之间,一个处于皮肤与鹰嘴突和肌腱之间。当发生跌仆、撞伤、摩擦时,使该处滑囊损伤发炎,局部红肿、疼痛,甚至肘关节伸屈不利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尺骨鹰嘴滑囊炎或“矿工肘”。二十、前臂桡侧下1/3处压痛点从解剖位置来讲,此处压痛点是由于桡侧腕伸长、短肌腱位于前臂桡侧1/3与外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相交叉处,而二肌群交叉时都已走出腱鞘,故活动时缺乏腱鞘的保护,周围仅有疏松的结缔组织,故当前

臂肌肉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手部经常作持久负重运动时,则可引起肌腱摩擦,严重时产生急性的大量炎性液体渗出,局部肿胀,患者握拳及放松时可感到有“沙沙”的摩擦之音。神经及节段:桡神经C6、7、8。二十一、桡骨茎突部压痛点此压痛点发生在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症中,因拇长展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一起通过茎突部腱鞘。由于腱沟浅而狭窄,底面突出而不平,沟面又覆盖着腕背韧带,使肌腱在这狭窄的坚硬鞘内发生摩擦产生炎性反应。日久鞘内外层增厚,使鞘道更变狭,出现疼痛及功能障碍。有的病理此点可摸到颗粒样突出,疼痛可向手指及前臂放射,当病人拇指内收屈曲置掌心面握拳并使腕向尺侧倾斜,疼痛会感加剧。二十二、手掌部压痛点此压痛点常发生在掌骨颈与掌指关节的掌侧面,五指中以拇指、中指及无名指最为常见。临床上称此症为手指肌腱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本症主要是由于手指经常用力过度与活动频繁,使肌腱与腱鞘间长期摩擦,因而造成腱鞘肥厚,纤维化鞘管狭窄而产生疼痛、活动障碍。此症初期可感到患指弯曲活动不利,局部酸痛,随之发生弹响。二十三、背部胸椎棘上韧带压痛点背部的胸椎棘上韧带由背部斜方肌及背阔肌组成,称为棘上韧带,常见压痛点发色灰姑娘在胸椎5—10的棘突上。常与上肢用力搬重物不慎、提物过重而造成棘上韧带的损伤。损伤的棘上韧带可找到明显的压痛及触痛,可见到棘突处有“硬块”突出,按之疼痛,有的患者坐势时、背靠硬物时即感疼痛发生,因在皮下,压痛点寻找极为容易。二十四、背部菱形肌压痛点菱形肌起始于颈椎6、7 和胸椎1—4 的棘突,抵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上部名为小菱形肌,下部为大菱形肌。菱形肌损伤一般在上肢负重不平衡、用力过猛的一刹那发生,损伤后可在肌腹、棘突与肩胛骨内缘的起止点附近找到压痛点。得病后,上肢用力时感疼痛加重,甚至睡在创床上翻身时也感到疼痛,严重者肩胛骨活动均可出现疼痛不舒。疼痛可向前胸放射,引起胸闷,呼吸不畅,深呼吸痛。也有病例其疼痛向上呈现颈根强直酸胀,患侧头后胀痛。还可向外向肩部放射痛。神经及节段:肩胛背神经C4、5。二十五、腰方肌第12肋骨下缘压痛点第12肋骨的下缘为腰方肌的附着处,此处出现压痛点,疼痛向下、向外侧放射。有些病例可引起患侧腹痛、腹胀、腹直肌紧张及嗳气、胸闷。神经及节段:腰丛T11~L4。二十六、腰椎棘上韧带压痛点此处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腰痛症之一,可见于急性弯腰搬重物不当姿势所产生,也可由慢性损

伤所发病,多见于弯腰操作者。棘上韧带损伤好发于腰椎2、3、4、5棘突。其中的腰椎C4、5为最多见。压痛见于腰椎棘突中线,压痛点的韧带触摸时可感增厚、高低不平或条索状。压痛明显而易找。二十七、第三腰椎横突压痛点主要是由腰背筋膜损伤所致,腰背筋膜分深浅两层:浅层(后叶)在骶棘肌后面,下缘附着于髂嵴,骶髂后韧带和骶骨嵴;内侧缘附着于胸、腰、骶椎的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缘的上半部附着于肋骨角,下半部在骶棘肌的外缘与深层(前叶)结合。深层相当厚,位于骶棘肌与腰方肌之间。上缘附着于第12肋骨,下缘附着于髂嵴,内侧缘附着于第1~4腰椎横突,外侧缘与浅层结合并作为腹横肌的起点,第三腰椎横突常为第12胸神经的皮支,于骶棘肌外缘穿出腰背筋膜,在软组织松解术中常发现该处腰背筋膜损伤破裂与皮神经、骶棘肌外缘发生不同程度之粘连,也有人称之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另外腰椎2、3、4横突均可产生如上情况,发生疼痛。但以第三腰椎横突为多见,由于第三腰椎横突在一般情况下较腰椎2、4横突为长,加上经常弯腰牵拉与摩擦而致。同时我们看到在腰部此处并无其他骨骼支持,活动全靠软组织负荷,当然容易发生劳损。腰3横突损伤处可有明显压痛,同时产生患侧骶棘肌紧张,腰椎轻度侧弯,弯腰时产生疼痛,板紧。局部按压时疼痛可向臀部放射至臀横纹左右地方,有些病人可摸到如块状物,此为粘连及增生之腰背筋膜。二十八、臀上皮神经压痛点腰神经第1、2、3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是肌支,外侧支主要是皮支,在骶棘肌外缘和髂嵴上侧穿出,越过髂嵴,分布于臀上部的皮肤,称为臀上皮神经,臀部筋膜损伤时,常在髂嵴下2cm左右出现疼痛区域并找到压痛点。由于筋膜撕裂,使皮神经发生嵌顿,粘连形成索条状硬结,此点压痛可向整个臀部放射或至大腿后侧中段,弯腰时可感整个臀部拉紧疼痛,对直腿高举稍有影响,但与根性压迫不一。二十九、髂后上嵴内侧缘压痛点髂后上嵴内侧为骶棘肌外缘附着点,压痛常发生在髂骨下面凹陷处,此点在临床上有很重要的意义。腰腿痛病人到后期久治不愈,检查后常常此点有疼痛。由于解剖上的位置特殊,治疗上过去常被忽视,腰腿痛病人治疗到一定的时期,效果上不去,不能彻底根治,往往与此点有关。此压痛可以放射至大腿后侧到小腿外侧。似乎为神经根压迫症状,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直腿抬高,但本质上与根性压迫症状不同。三十、骶棘肌髂后上嵴内缘、骶中嵴外缘、骶骨末端上缘压痛点从骶骨末端骶棘肌附着点开始向上到骶、髂后上嵴内

缘,这一片均可摸到压痛点,肌紧张,弯腰加重,可明显感到患侧肌肉隆起,压痛点可向臀后中部到大腿后侧至腘窝上下放射。同时可引起脊柱侧弯及扭转,骨盆倾斜,下肢直腿抬高可有一定影响。神经及节段:C8~L1。三十一、髂后上嵴压痛点髂后上嵴,在体态较瘦的人很容易摸到骨性突起,肥胖则呈凹陷处,此点为腰背筋膜的附着点,压痛点呈硬薄块状,如有病变可有触痛发生,疼痛可向周围放射,可感到腰痛、酸、无力,弯腰时疼痛明显,病人常可直接指出疼痛处,弯腰时间长后感腰部僵硬挺身不起,疼痛一般不向下肢放射。三十二、骶髂后长韧带、臀大肌(髂后上嵴下缘)压痛点臀大肌起始于骶骨背面,髂骨翼外面,抵止于股骨臀肌粗隆、髂胫束。骶髂后长韧带、臀大肌的压痛可向臀后中、大腿后侧、腘窝外侧至小腿外侧、踝外侧、足趾放射,可因疼痛使直腿抬高严重受影响,压痛点可摸到结节或条索状物,病程长可出现下肢皮肤感觉下降,甚至拇趾背伸力降低,似为坐骨神经根性压迫,临床需加以区别诊断为要。神经及节段:臀下神经L4~S2。三十三、臀中肌压痛点臀中肌起始于髂骨翼外面,抵止于股骨大转子,此压痛点可摸到明显肌紧张,似乎硬块状物,压后疼痛可向臀后侧,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后外侧、外踝上部放射,下肢直腿抬高可有影响,小腿外侧可发生麻木,皮肤感觉减退,拇趾背伸力可正常,临床上须与腰痛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加以区别。神经及节段:臀上神经L4~S1。三十四、臀小肌压痛点起始于髂骨翼外面,抵止于股骨大转子。此压痛点处于髂前上嵴后1.5~2寸左右,压痛明显,疼痛可沿大腿外侧向下放射至膝部附近。临床上病人主诉髋外侧、髂前上棘周围疼痛不舒,往往与臀小肌之疾有关。神经及节段:臀上神经L4~S1。三十五、梨状肌压痛点梨状肌压痛点起始于骶骨前面,抵止于大转子尖。此压痛点可向臀后侧正中、大腿后侧中部、小腿后外侧至外踝、足趾放射。与根性坐骨神经痛压迫症状相似,区别只是可否有腰部症状。因梨状肌处在臀中较深位置,要重压方可摸到紧张如硬块状的梨状肌。此症还可出现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麻木,拇趾背伸力减弱,严重者出现直腿抬高阳性,下蹲、行走加重或困难。神经及节段:骶丛分支S1、2。三十六、臀横纹上、坐骨结节压痛点坐骨结节为股方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骶结节韧带的附着点,当这些肌肉发生损伤及坐骨结节的这些附着点撕裂后即出现疼痛,可摸到结节样韧带状硬块,疼痛可向臀中后部、大腿后侧、

腘窝、小腿外侧到外踝放射,似为坐骨神经根性症状,影响直腿抬高,坐骨神经干在此旁紧贴通过这些肌肉,故有病可直接影响坐骨神经,并出现似为根性症状。三十七、内收肌群压痛点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此点有压痛点可向大腿内侧放射至膝关节内上侧,取髋分腿受限并疼痛,4字试验感受限和疼痛出现,大腿内侧肌群可找到肌紧张及压痛。内收肌群如症状日久,常可出现女性患者白带增多、小腹痛、月经不调、尿频等妇科症状,男性患者可有阳痿、早泄、遗精等症。分腿站立工作,分腿弯腰体位的人日久最易患此内收肌群之症状。神经及节段:闭孔神经L2—4。三十八、股外侧皮神经出口处压痛点股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起源于L2、3 脊神经后根。自腰大肌外缘伸出后,该神经越过髂肌深面至髂前上嵴并在其内侧通过腹股沟韧带下方达股部,然后沿缝匠肌的外侧下行,距髂前上嵴5—10厘米处穿出大腿阔筋膜,并分成前、后支至股前外侧皮肤。压痛点常在患侧髂前上嵴的直下1—2寸处寻得,该处出现压痛及病变是可见患侧的大腿前侧面有疼痛、麻木、烧灼及捆束感,疲劳、受寒、行走过多、久立可使症状加剧,日久在大腿前侧面出现感觉减退。神经及节段:要脊神经L2、3。三十九、髌下脂肪垫压痛点髌下脂肪垫位于髌韧带之后,膝关节的滑膜在髌骨下方两侧向后突,形成皱襞,其内夹有脂肪组织即为脂肪垫。劳损、外伤后脂肪垫可出现压痛点。此点压痛可沿胫骨前外侧向足背放射,有的病人疼痛可向腘窝放射,沿小腿后部肌肉至跟部,膝关节活动无力,上下楼梯及跨高时症状加重,在临床上许多半月板损伤、髌韧带劳损及髌下滑囊炎等膝部损伤时常可伴有并发髌下脂肪垫劳损。四十、髌韧带压痛点髌韧带起始于髌骨下缘,抵止于胫骨胫突处。当膝关节撞地外伤及劳损时,髌韧带常可发生劳损出现压痛,压痛点多见于髌骨下缘的髌尖部位。当出现劳损时,病人屈膝到伸直时感疼痛无力,平地行走可无明显症状,但上下坡、上下楼梯时腿部用力时可出现突发性的疼痛,霎时感疼痛无力而导致跌倒,为常见的膝部慢性损伤的一种症状。四十一、髌上滑囊尖压痛点髌上滑囊位于股四头肌的下部之后和股骨之前面,与膝关节相通、髌骨髌底的上缘,其滑膜细胞分泌滑液,滑利关节和滋养关节软骨。临床中由于外伤、劳损可致滑膜充血甚至出血出现肿胀日久产生滑膜增厚、粘连、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在主动极度伸直时出现疼痛。发生肿胀时可出现浮髌试验阳性,在髌骨的上缘可见有压

痛点。四十二、内侧副韧带损伤压痛点膝关节内外侧各有一条副韧带,内侧副韧带从股骨内踝到胫骨内踝的下缘,韧带的深层与半月板系相连,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膝关节侧面的稳定性。内侧副韧带可因小腿突然外翻或重物直接致膝外伤而造成副韧带产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而致发病,严重者内侧副韧带可发现肿胀压痛,膝关节伸屈因疼痛而不利,行走困难。四十三、胫骨粗隆骨软骨炎压痛点此症一般发病于青少年患者,胫骨粗隆处是伸直膝关节髌韧带收缩时的应力点,受力较大而集中,如过度的剧烈活动或该处外伤可使该点韧带充血水肿和胫骨隆突因未发育完全成骨细胞产生增生现象。患者主诉感局部酸痛,该处有较明显的增大与压痛存在,X光片可见胫骨粗隆处有钙化现象甚至碎裂骨片。四十四、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压痛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由腓距韧带和腓跟韧带组成,常因步行高低不平之地或跑、跳不慎使足踝内翻造成外侧副韧带的损伤与撕裂。损伤后在外踝腓骨下可见肿胀疼痛,损伤处可找到明显压痛点。此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四十五、踝关节内侧副韧带压痛点踝关节内侧副韧带也称三角韧带,常因跑、跳或从高出坠地而不慎扭伤,在内踝下缘可见明显压痛点出现,严重者局部可出现肿胀,行走不利。四十六、踝部腱鞘炎压痛点踝部腱鞘炎常见于踝关节的前面胫前肌与趾长伸肌腱鞘,因为这些肌腱均被约束在狭窄的骨与韧带的隧道内,一旦踝关节外伤或活动频繁则可发生水肿等炎性反应,在足踝前面找到肿胀及压痛点,病人常感踝关节酸胀疼痛、乏力易疲。四十七、跟腱滑囊炎压痛点跟腱滑囊处于跟腱的里侧,此症常因跟腱直接撞击伤或行走过度而形成滑囊炎症出现肿胀疼痛,影响行、跑、跳,在局部可找到明显的压痛及肿胀。四十八、跟骨皮下滑囊炎压痛点该滑囊处于跟腱与跟骨的附着点附近,可因过度行走、跑、跳以及穿紧而硬帮的皮鞋所发病,由于牵拉及挤压使滑囊肿胀产生炎性反应,该处可有明显压痛和红肿现象出现。四十九、跟骨骨刺压痛点此症为中老年及肥胖者常见的患疾,病者足跟痛、行走感疼痛加重,可发生一足跟或二足跟都痛,X线片可得到证实,足跟的足底中部可找到明显压痛点存在。五十、蹠筋膜炎压痛点蹠筋膜炎可因久立,长期疲劳行走而发病。多见于肥胖过度者和中、老年人,主要原因是蹠筋膜由于负荷过多牵拉和发生退变造成,使其在跟骨的附着处产生损伤性炎症,出现疼痛症状,该处压痛点与跟骨骨刺压痛点相近,二者常需作X线检查加以区别。五十一、脂肪垫压痛点

整个足跟部均有较厚的脂肪垫组织覆盖,出现脂肪垫疼痛,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以及病后体弱、大病初愈的患者,行走、久立感疼痛出现,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跟部压痛范围较大,但以足跟底中部为甚。五十二、蹠神经损伤压痛点蹠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足背痛,亦称蹠痛症,是因蹠神经的趾间支发生局部性退变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劳损而出现足背及足底前部疼痛,常可因蹠骨骨折后遗、长期久立、久行及足背外伤所致,病者在行走、站立或穿过紧硬鞋而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足背发病的蹠骨间及足底部可找到压痛点,常以第3、4蹠骨间发病最为多见。穴位检查法盖国才《中国穴位诊断法》神经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神经衰弱 神道 精神病 无名 第2、3胸椎棘突凹陷中癫 痫 定志 第7颈椎与第1胸椎凹陷中坐骨神经痛 肾俞 坐骨 股骨粗隆与尾骨连线中点下?肋间神经痛 静穴 肘横纹桡侧与腕横纹连线中点脑溢血 血压点 第6颈椎旁开2寸 阴穴 ?脑性瘫痪 哑门 高热昏迷 小天心 手掌侧大小鱼际交接处之中点糖尿病昏迷 肾系 伏兔下1寸 头 痛 颈二 第二颈椎旁开2.5寸偏头痛 颈二 同上 通天 内分泌、胶原病、关节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甲 亢 前曲泽 曲泽下1寸糖尿病 肾系 伏兔下1寸狼 疮 少阳维 太溪与复溜之间血栓性静脉炎 脉根 第2骶椎旁开3寸下5分足背痛 足庶 背 涌泉外开5分骨性关节炎 肾俞 大杼 风湿性关节炎 小肠俞 髓骨 髋骨穴外开1.5寸肩周炎 天宗 第5胸椎旁开4.5寸呼吸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感 冒 肺 俞 风 门 支气管炎 肺 俞 库 房 华盖旁开4寸支气管扩张 肺 俞 膺 窗 乳头直上1寸肺气肿 肺 俞 痰 喘 膺窗旁开1.8寸支气管哮喘 肺 俞 气 户 锁骨下缘,璇玑旁4寸肺 炎 肺 俞 五 里 曲池上3寸肺结核 肺 俞 结核穴 大椎旁开3.5寸肺门LTB 肺 俞 玉 堂 膻中上1.6寸胸膜炎 肺 俞 渊 液 腋正中线直下3寸渗出性胸膜炎 肺 俞 水分 渊液 咯 穴 肺 俞 银 口 肩胛骨下角处胸 痛 池 泉 腕背横纹之中点,伸指总肌腱桡侧缘处肺 癌 新大郄 肺 俞 消化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胃 炎 中 脘 左承满 胃痉挛 中 脘 左承满梁丘 胃神经痛 中 脘 左承满左商曲 脐上2寸,旁开5分胃溃疡 中 脘 右溃疡点 胃仓旁开2寸急性胃肠炎 中 脘

天 枢 左承满下巨虚 食物中毒 中 脘 二里半 足三里上5分消化不良 中 脘 食关 建里旁开1寸呕 吐 中 脘 滑肉门 膈肌痉挛 中 脘 呃逆 乳头直下相当于第7、8肋间胃酸过高 中 脘 水上 水分上5分食道炎 水 分 食管下俞 第8胸椎旁开1寸急性肠炎 天 枢 下巨虚 腹 泻 天 枢 腹泻 脐下5分痢 疾 天 枢 魂舍 脐旁1寸过敏性肠炎 天 枢 止泻 脐下2.5寸肠痉挛 天 枢 气中 气海旁开1.5寸肠出血 天 枢 营池 内踝下5分前后凹陷处便 秘 天 枢 通便 天枢旁1寸便 血 大肠俞 血愁 第2腰椎棘突上消化性溃疡 大肠俞 天枢右溃疡点 胃 癌 新大郄 臀、腘横纹联线中点偏外下5分中点偏外下5分外下5分左承满中脘 胃下垂 脾俞凹陷 下垂点 脐上2.5寸十二指肠溃疡 中 脘 右梁门右溃疡点阳陵泉 消化道出血 阳陵泉 心血管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风心病 小肠俞 心脏点 前臂尺侧,肘横纹下3寸心瓣膜病 神 堂 上郄门 郄门上3寸心肌炎 神 堂 大 陵 心内膜炎 神 堂 督 俞 心 衰 神 堂 寸 平 腕背横纹5寸桡侧拇指???心包炎 神 堂 譩 譆 心律不齐 神 堂 心 俞 心动过速 神 堂 郄 门 心动过缓 神 堂 神 门 心肌梗塞 神 堂 极 泉 心绞痛 神 堂 灵 道 高血压 高压点 第6颈椎旁开2寸 低血压 神 堂 神 门 肝胆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肝 炎 肝 俞 肝炎点 内踝上1.8寸急性肝炎 肝 俞 肝炎点至 阳 急性黄疸性肝炎 肝 俞 至 阳枢 边肝炎点 第10胸椎旁1寸肝硬化腹水 肝 俞 肝炎点肝 明水 分 中脘旁开3寸肝脾肿大 肝 俞 兴 隆 水分旁开1寸肝区痛 肝 俞 肝 明 胆道感染 胆囊点 外卵?卯 胆石症 胆囊点 足临泣 胆道蛔虫症 胆囊点 陵 下百虫窝 阳陵泉下1横指急性胆囊炎 胆 俞 胆囊点 肝下垂 脾俞凹陷 肝 明 肝 癌 新大郄 肝 俞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穴位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肾炎 肾 俞 太 溪 肾盂肾炎 肾 俞 于 宫 中极旁3寸输尿管炎 肾 俞 肓 俞 膀胱炎 肾 俞 大 巨 尿失禁 中 极 夜 尿 下中极旁开1寸尿潴留 中 极 箕 门 血海上6寸膀胱麻痹中 极 玉 泉 阴茎根上正中点月经不调 三阴交 功 血 三阴交 血 海 崩 漏 三阴交 鸠 杞 第1骶椎棘突下凹陷中赤白带下 三阴交 漏 阴 足内踝下5分痛 经 三阴交 外 陵 闭 经 三阴交 通 经 腹部髂前上棘内2寸处产后恶漏 三阴交 阴 交 盆腔炎 三阴交 次 髎 子宫内膜炎 次 髎 带

脉 卵巢囊肿 次 髎 积聚块 第2腰椎旁4寸子宫癌 新大郄 次 髎 妊娠呕吐 生殖点 次髎内侧5分 滑肉门 子宫脱垂 脾俞凹陷 带 脉次 髎 外科奇特穴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急性胰腺炎 胰 俞 地 极 阑尾炎 天 枢 阑尾穴 急性腹膜炎 天 枢 疰 疖 腋窝直下,7、8肋间??消化道穿孔 天 枢 温 溜 阳溪上5寸膀胱炎 中 极 大 巨 尿 血 肾 俞 血 尿 第7??椎旁5寸前列腺炎 肾 俞 生殖点 次髎内5分腰 痛 肾 俞 中 空 第五腰椎旁3.5寸腰扭伤 肾 俞 扭 伤 曲池、阳溪联线上3/4处结 石 足临泣 肾盂结石 足临泣 子 宫 输尿管结石 足临泣 肓 俞 膀胱结石 足临泣 大 巨 痔 疮 大肠俞 孔 最 肛周脓肿 大肠俞 便 毒 腕横纹上4寸舟状骨骨折 大 杼 阳 溪 月骨骨折 大 杼 掌 三 第三掌骨缩短科雷反骨折 大 杼 银叉手 患手呈银叉手跖筋膜炎 水 分 足庶 筋 足跟中点处五官科检查表疾 病 基 础 穴 诊 断 穴穴 名 部 位 穴 名 部 位咽炎 颈 五 第五颈椎旁开2.5寸??腺炎 旁劳宫 劳宫桡侧以横指处口腔溃疡 牵 正 耳垂前方5分鼻炎 鼻 流 鼻孔口中隔小柱与鼻翼联线中点急性鼻炎 散 笑 迎香外下方鼻唇沟之中点青光眼 肝 俞 岩池 从颞骨乳突高点划一平线与发迹相??过敏性鼻炎 夹 鼻 鼻骨与侧鼻软骨交界处副鼻窦炎 副鼻窦 睛明上4寸额窦炎 额 窦 睛明穴、眼内眦5分处上颌窦炎 上颌窦 眼下睑瞳孔直下7分衄血 衄 血 项肌隆起间沟中后发迹之??美尼尔氏病 夹 风 大腿腓侧面股骨中线上??针灸要穴论经穴三百六,奇穴一千多,且一穴主治多端,一症取穴数个,甚则十数个,初业针灸者每有开卷茫如、临证无措之慨。因此,如何做到由博返约,取穴精要,的确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就针灸前哲之“针灸要穴”整理如下:一、陈会集四十年临床心得撰《神应经》,将全身疾患分为二十四部,五百四十八证,用穴多为十四经穴,且多为五腧穴,其“百法穴歌”和“穴法图”共载腧穴一百一十余。《医学入门》列治病要穴九十个,分头、腹、背、手、足五部论述。《类经图翼》十四经针灸要穴歌,腧穴与《神应经》基本相同,可能是学术思想之遥承。《医宗金鉴》要穴分类方法同《医学入门》,只是将腹部改为胸腹部,其取穴则是综合了以上三书,增至一百六十多。承淡安所述经络要穴与《医宗金鉴》小异大同。现将五书要穴列如下表:表Ⅰ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 √ √ √劳宫 √ √ √ √ √大陵 √ √ √ √ √间使 √ √ √ √ √曲泽 √ √ √ √内关 √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 √液门 √ √ √ √ 中渚 √ √ √ √ √阳池 √ √ √ √ 支沟 √ √ √ √天井 √ √ √ √外关 √ √ √ √角孙 √ √ √ 耳门 √ √ √丝竹空 √ √ √ 翳风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足少阳胆经 窍阴 √ √ √侠溪 √ √ √ √足临泣 √ √ √ √丘墟 √ √ √ √阳辅 √ √ √ √阳陵泉 √ √ √ √ √ 环跳 √ √ √ √ √肩井 √ √ √ √ √带脉 √ √ √ √ √风池 √ √ √ √ √目窗 √ √头临泣 √ √ √ √听会 √ √ √ √风市 √ √ √ √ 悬钟 √ √ √ √日月 √ √率谷 √ √ 脑空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足厥阴肝经 大墩 √ √ √ √ √行间 √ √ √ √ √太冲 √ √ √ √

√中封 √ √ √ √曲泉 √ √ √ √章门 √ √ √ √ √期门 √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足太阴脾经 隐白 √ √ √ √ √大都 √ √ √ √太白 √ √ √ √商丘 √ √ √ √阴陵泉 √ √ √ √ √公孙 √ √ √ √ √三阴交 √ √ √ √ √血海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通谷 √ 束骨 √ 京骨 √昆仑 √ √ √ √ √委中 √ √ √ √ √睛明 √ √ √攒竹 √ √ √ √络却 √ √肺俞 √ √ √ √ √ 肝俞 √ √ √ √ √肾俞 √ √ √ √ √承山 √ √ √ √ √申脉 √ √ √ √ √金门 √ √ √ √ √大杼 √ √ √ 风门 √ √ √膈俞 √ √ √ √胆俞 √ √ √脾俞 √ √ √胃俞 √ √ √三焦俞 √ √ √大肠俞 √ √ √膀胱俞 √ √ √譩譆 √ √ √意舍 √ √ √飞扬 √ √ √通天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足太阴肾经 涌泉 √ √ √ √ √然谷 √ √ √ √ √太溪 √ √ √ √ √复溜 √ √ √ √阴谷 √ √ √照海 √ √ √ √ √筑宾 √ √大赫 √ √ √交信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足阳明胃经 厉兑 √ √ √ √内庭 √ √ √ √ √ 陷谷 √ √ √ √冲阳 √ √ √解溪 √ √ √ √三里 √ √ √ √ √下廉 √ √上廉 √ √阴市 √ √ √ √伏兔 √ √ √ √头维 √ √ √ √颊车 √ √ √ √ √地仓 √ √ √ √乳根 √ √ √天枢 √ √ √ 丰隆 √ √承泣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手太阴肺经 少商 √ √ √ √ √鱼际 √ √ √ √ √太渊 √ √ √ √ √经渠 √ √ √ √ √尺泽 √ √ √ √ √列缺 √ √ √ √ √中府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 √ √ √二间 √ √ √ √ √三间 √ √ √ √ √合谷 √

√ √ √ √阳溪 √ √ √ √曲池 √ √ √ √ √手三里 √ √ √ √ √肩髃 √ √ √ √ √迎香 √ √ √ √扶突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手少阴心经 少冲 √ √ √ √少府 √ √ √神门 √ √ √ √ √灵通 √ √ √ √ 少海 √ √ √ √通里 √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手少阳小肠经 少泽 √ √ √ √ √前谷 √ √ √ √后溪 √ √ √ √ √腕骨 √ √ √ √ √阳谷 √ √ √ √ √小海 √ √ √ √听宫 √ √ √ √支正 √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督脉 人中 √ √ √ √上星 √ √ √ √ √百会 √ √ √ √ √哑门 √ √ √ √大椎 √ √ √ √腰俞 √ √ √ √长强 √ √ √命门 √ √ √至阳 √ √ √神道 √ √ √身柱 √ √神庭 √ √经脉 腧穴 书名 神应经 类经图翼 医学入门 医宗金鉴 承淡安针灸选集任脉 关元 √ √ √ √ √气海 √ √ √ √ √神阙 √ √ √ √ √水分 √ √ √ √ √

中脘 √ √ √ √ √膻中 √ √ √ √ √承浆 √ √ √ √巨阙 √ √ √上脘 √ √ √中极 √ √ √二、从上表可以看出如下内容和规律1、多以五腧穴为主:五脏腧二十五穴,六腑腧三十六穴,并巨虚上下廉,共六十五腧,实切要之穴也。脏腑有病,此六十四穴皆主之。其太渊、大陵、太冲、太白、太溪为五脏之原,其三里、巨虚上下廉、委中、委阳、阳陵泉为六腑之合,又切要之切要,而医所最当先者也。2、八脉交会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故窦氏云:“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3、八会穴:可治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大类病症。4、原穴:经云:“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针灸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故曰“原治内脏”。5、下合穴:“合治内腑”,无委阳,临床上也较少用。6、俞、募穴:俞穴中无心俞、厥阴俞、可能是“刺中心,一日死,乃素问之所戒,岂可妄针耶!”募穴无石门、京门,石门内藏真元,不可妄开。虽有实证、脏病、急性病多取俞穴,虚证、腹病、慢性病多取募穴之说,但一般临床上不论新久虚实,只要是脏腑病,多俞募相配,前后夹攻,则取效快捷。7、十四经中以胆、胃、膀胱经要穴为多:这与三经的循行路线长、腧穴分布广和腹属的生理特性有关,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之腧穴皆隶属于膀胱经”。8、历代相传的针灸歌赋中用穴,或全部或绝大部分是针灸要穴,前者如四总穴歌、回阳九针歌、兰江赋、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百法穴歌等;后者如行针指要赋(无百劳)、通玄指要赋(无髋骨)、杂病十一穴(无髋骨)、灵光赋(无禾髎、天突、犊鼻、鸠尾、下脘、)、胜玉歌(无清冷渊、大迎、天突 、筋缩、归来、中空、膝眼、心俞)、杂病穴法歌(无中膂俞、条口、仆参、璇玑、禾髎)、长桑君天星秘诀歌(无璇玑、五会、条口、建里)、肘后歌(无阴包)等等。9、特异视觉功能者通过天目看到腧穴是大小不等的发光的亮点,根据其形状大小可分为数个等级,亮点大的即是大穴。就其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来说,大穴就相对地显得重要些。人身主要的大穴有:百会、天目、风府、承浆、膻中、丹田、大椎、至阳、命门、长强、会阴、肩井、肩髃、曲池、合谷、劳宫、环跳、

足三里、阴陵泉、悬钟、涌泉等。大穴理论从另一角度阐述了人身的重要穴道。而这些大穴虽未出针灸要穴之范畴,却又是要穴中之要穴,尤其是在危、急、重、难病症的治疗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掌握针灸要穴,不仅使取穴执简驭繁,而且在治疗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用运针灸要穴理论于临床,颇有得心应手之感,认为针灸要穴大有深入研究之要,正如景岳先生所示:“以上要穴,乃十四经豀谷气血所聚之处,皆极切于用者,较之诸穴有所不同,…凡业针灸者,不可不加之意也”10。参考文献1 陈会 神应经 第一版 7页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02 杨继州 针灸大成 第二版 286 人卫 19803 张介宾 类经图翼 第一版 340 人卫 19804 吴谦等 医宗金鉴 第二版 下册 总2227 人卫 19885 承为奋等 承淡安针灸选集 第一版 196 上科技 17866 廖润鸿 针灸集成 第一版 上册 37 中国书店 19867 窦桂芳 针灸四书 第一版 154 人卫 19838 王执中 针灸资生经 第一版 37 中国书店 19879 同8 P310 同3 P343九、长效针法 首推埋线针灸治病,多有立竿见影之效,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不少病例在复诊时依然如旧,或虽有好转,但仍未痊愈,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人的针治,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如何能使疗效长期的巩固下来,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受民间体内寄针和长效药物的启示,在六十年代埋线疗法风行于世,主要的埋线方法:注线法、穿线法、切埋法、扎埋线和植线法等。我们所用的是植线法即:陆氏埋线针埋线法,又叫长效针感疗法。本法系解放军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陆健老师所创,它避免了切埋、扎埋法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大的弊端;消除了穿线法不能达到深刺的缺点;也不象注线法那样操作繁琐、很难达到无菌操作要求;是一种易学易行,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便于普及,尤其适合于基层推广的好方法。一、 定义: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通过对人体温和持久的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二、 治疗原理:①长期穴位刺激:肠线埋入穴位,在未被吸收以前,一直对人体起作用,以0号线为例在肌肉层的吸收需要20-30天,而在皮下侧需要一至二个月,有的则时间更长,这就等于把针刺和留针疗程融为一体,所以说埋一次线等于或超过针刺一个月的效果,这是埋线疗法最重要的作用。②肠线是异体蛋白,它如异种移植,可使人体淋巴C致敏,其C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C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为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

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刺激,提高人体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脏腑器官,因而具有组织疗法的作用。③穴位封闭效应:埋线伊始,必先进行局部麻醉,其作用部位均在皮肤。局麻是对中枢与末梢神经的一种综合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有3个阶段的不同变化及效应:⑴针尖刺入皮内及注药时产生的疼痛信号传到相应节段脊髓后角,抑制了相同节段所支配内脏器官的病理信号传递,并使相应内脏得到调整。⑵注药后1-3分钟即可选择性地阻断末梢N及N干冲动的传导,使患病部位对穴位及中枢神经产生的劣行刺激传导受阻从而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和修复的机会,逐渐恢复正常机能活动。(3)局麻后期,穴位局部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使局部新陈代谢正常化,改善其营养状况。这些变化产生的特殊刺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反作用于相应患病部位。使之也得到改善和调整,故临床上,往往有一些在局麻时局部皮肤疼痛异常,而疼痛却马上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局麻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术中疼痛(主观)。客观上对疾病却起着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4)刺血效应:刺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络脉,防除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刺血对微循环的血色、流变、瘀点、流速具有改善作用,埋线时起的刺血效应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经络的虚实,从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功能。5、自血疗法6、药物疗效、磁疗法。三、适应症:凡针刺能治疗的病,短时间(15天)内不能治愈者均可。四、埋线工具:针、线、镊子。75%酒精棉球、碘酒棉球、注射器、麻药、创可贴。(一)针:陆氏埋线针:是一种特制的专用于埋线的坚韧的金属,针长约12-15厘米,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用以挂羊肠线。(二)线:①制作:剪成需要的长度,一般3-5cm,75%酒精浸泡备用。②选用:应根据不同的部位、体质、年龄、病情和个体敏感程度及医者的经验来灵活选用不同型号的线和采用不同的埋线方法。③规格:依粗细分为00000-0、1-5共11个型号,埋线常用的有00、0、1三种,00号适用于头、面、手、足;0号用于四肢;1号用于躯干。五、操作常规:(1)点穴在正穴上0.5寸,缇针点压标记。(2)常规消毒碘酒酒精(3)局麻,2%利多卡因,打好局麻皮丘。(4)酒精再消毒(5)左手持镊夹备用羊肠线,将线置于局麻皮丘上。(6)埋入,右手持埋线针,缺口向下压线,以15o角将线埋入穴位中,待线头见不到时再进针0.5cm(加速针眼愈合,减少感染机会),快速拔针。要领:持针稳、进针慢、出针快、进针时用力要均匀,

不要过猛,防止刺入过深。(7)创可贴贴敷针眼。(8)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六、常用的埋线方法(1)穴位埋线;凡能针刺的穴位(除指、趾、眼、耳外)均可埋线。(2)一穴多线埋线法:一个穴位用一个针眼进出,分别向几个方向或深层埋入多根线此法适应症:某些精神分裂症、瘫痪、如面瘫,埋颊扇、胆囊炎埋胆俞-脾俞,胆俞-阳纲。(3)疼点埋线法:有固定疼点的病症,如血管神经性头痛、小面积及纤维织炎等。(4)临时埋线法:即把线埋入穴位后,3-7天内要取出,适用于某些急性病,如:急性扁桃体炎、或某些疼痛剧烈需留针控制者,但近期可愈合,如牙痛。七、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2、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角度和深度,不可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3、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处埋入肌肉层,不宜埋于脂肪组织中,以防脂肪液化,流出渗液,如局部化脓流水,可抽出肠液,放出脓液、拔罐,外盖敷料,甚则做抗感染处理。4、在一个穴位上做多次治疗时应偏离上一次的部位。5、埋线后症状控制后,最好再埋一次以巩固疗效,有的慢性病需埋线3-4次才开始见效,需让患者配合。八、术后反应及防治(一)正常反应;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刺激,在埋线1-5天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反应,一般36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少数给患者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4-24小时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2-4天后恢复正常。有的尚有周身不适,食欲不佳等现象。(二)异常反应:(1)感染:治疗3-4天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伴发烧。锋钩针放血、拔罐,抗感染处理。(2)神经损伤:及时抽出肠线,并给予适当处理。损伤血管:埋线后出血多而不止,可能损伤血管、加压包扎,若血仍不能止则应抽出线后加压处理。九、埋线禁忌症1、皮肤局部有感染溃疡处不宜埋线。2、发烧、感冒、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急性心、脑血管疾患、意识不清、身体极度衰弱等均不宜。3、妊娠期、经期慎用。4、有出血倾向性疾病者应慎用。十、几种常见病的埋线处方1、慢性支气管炎、哮喘①大椎 风门→肺俞 膻中 尺泽②肺俞→厥阴俞 中脘 丰隆痰多加脾胃俞 足三里,肾不纳气加肾俞、气海2、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①至阳 脾→胃俞 中脘 足三里②肝→胆俞 胃俞→胃仓 中脘→梁门 阳陵泉3、慢性胆囊炎至阳 中脘 日月 阳陵泉 足临泣胆俞→阳纲 胆俞→脾俞4、心绞痛①厥阴俞 膻中 心平②心俞 巨阙 内关5、慢性腰痛①肾俞→气海俞 腰阳关 肾俞→志室6、癫

痫7、慢性盆腔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