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 目 总 结 报 告

沈阳医学院于20##年至20##年完成“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经过两年实践于20##年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年申请并获得学校重点项目“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项目从20##年9月至20##年9月进行了五年,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3000余名学生,30余个教研室,200多名教师参与项目研究与实施。按照立项预期计划和目标,很好地完成了项目要求,并取得丰硕成果,现进行项目总结。

一、项目背景

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由专科医生到需求大量全科医生,医学本科生由大城市大医院需求转向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需要。地方医学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应用型医学人才。

国外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美国的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就是专业技术性教育,目的是为医学毕业生进一步接受毕业后培训作准备。因此,美国的医学院校非常重视教学方式和教材的选择,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安排。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考评机制,锻炼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英国的医学教育强调重视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技能,着重医学人才的思想品质、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三大核心任务的完成。法国的医学教育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强化人文教育,调整课程内容和严格的实施优胜劣汰等做法培养医学人才。

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经验,对原有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进行反思与改革。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适应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联系统一体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培养能与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人才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总体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施“一个目标、两个适应、三个转变、四个着力、五个掌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三、运行方式

(1)构建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去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加强医学技术与人文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融合。

(3)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整合。注重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设计和开设多学科整合的医学综合课程体系;早期接触临床,在基础阶段开设相应的临床知识讲座和综合病例讨论;培养学生预防医学思维能力。

(4)自主开发研制多媒体课件,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多媒体技术进课堂,深化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建立PBL教室,推行PBL教学模式。

(5)改革考试评价体系,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

(6)加强临床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开设《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课程,进行临床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开展临床选修,应用标准化病人,改革毕业考核工作,完善了毕业论文的监控体系。

(7)营造育人环境,建立三维立体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导师制,带领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富有实效。

四、项目实施

(一)适应社会需求  调整专业结构

学校坚持“调整、稳定、巩固、提高”的原则,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的机制。在坚持办好传统专业和优势专业的基础上,依据办学能力,积极稳妥地开办医学相关专业。形成了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干、以预防医学专业为优势、以护理专业为品牌、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紧密围绕“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办学定位,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教学模式,在培养方案中,按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型构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着重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医学类各专业前期课程群基本保持一致;在后期教学计划中,按专业方向和专业特点构建专业课程平台,使各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群设置相匹配,满足培养对象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

(二)加强通识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为学生开设了《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必修课程以及《人际沟通学》等人文类选修课程,组织学生参加跨校选修课程,为学生开设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就业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组织“大学生科技节”、“英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课外科技文化活动100余项,先后邀请院内外知名专家来校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人文素质报告、学术讲座近200场,参与学生累计达5万余人次。

(三)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整合

1.更新教学内容

早期接触临床,在基础阶段开设相应的临床知识讲座和综合病例讨论,增加临床医学专业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课间实习。在临床医学专业增加了急救、新型传染病等知识,毕业实习中增加1周社区实习。在预防医学专业增加了应急和卫生监督的相关知识。

2.加强课程整合

设计和开设多学科整合的医学综合课程体系,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三部分实验内容整合为机能实验学。同时将病理和组胚实验内容整合成形态实验,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学校还将基础实验教学整合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现已入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加大教材建设和管理力度。

教材选用、教材征订严格管理。选用的专业教材中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编优秀教材及20##年-20##年出版的新教材比例达95%以上。制定了《沈阳医学院教材质量评估办法》,保证教材选用质量。20##年-20##年主编、参编各级各类教材113部。20##年9月份承办了“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

4.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推行PBL教学模式。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教学观摩和授课比赛。我校现共承担了43项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获得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20项。学校全部教室都装备成多媒体教室,建立数码互动、网络化语音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室,应用多媒体授课时数比例达42.57%。

5.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引导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各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性质,自主选择不同的考试形式,增加平时考试的频度和在总成绩所占的比例,扩大建立试题库范围,进一步推广教考分离。

(四)重视实践教学  强化过程管理 

1.开展模拟教学,促进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建立临床教学实验中心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000万元,设有ICU病房,配有临床模拟教学仿真系统,心肺听触诊训练模型、腹部触诊模型等仪器设备,充分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需要。同时开辟了临床、护理和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和实习基地100余家,满足了学生实习的需要。

2.加强学生实习岗前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医德教育,定期为学生组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为学生开设《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课程。学校制定了《沈阳医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形态学科最早实现实验室开放。目前,学校共有33个开放实验室和344个开放实验项目。20##年-20##年累计开放34,461学时,100%地覆盖了本科所有专业。

3.重视教学活动管理。

加强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组织临床专家对学生临床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多种途径监控临床教学效果:一是实习生理论及技能考试;二是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掌握反馈信息;三是经常深入科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督促解决,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4.改革毕业考核工作

将原来的毕业考试由单纯理论考试改为出科考试,毕业技能考试和理论考核三部分组成。20##年-20##年医学专业毕业技能考核通过率分别是96.3%,97.4%和97.9%。加强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工作,扩大标准化病人的使用范围。同时对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重新修订,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五)建设育人环境  保证人才质量

1.营造校园文化,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采用挂毯的形式,生动地再现医学简史和护理学简史。20##年-20##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投资610余万元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投资5000多万建成了第二教学楼;改造了校园网、人体解剖展览馆;教务管理、图书馆实现了网络化。此外还完成了人工湖、体育场塑胶跑道和院内道路工程建设。

2.加强学风建设,浓郁学习氛围

学校将每年的5月和11月作为学风建设月,安排多项主题活动。通过建立“学风考勤档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几年来,学生获奖率和考研率不断上升。20##年-20##年中,247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3401人次获学校“十佳大学生”、“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3.提高教师水平,保证教书育人质量

学校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提供参加各级学术研讨会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本院讲学;加强基础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交流;聘请优秀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目前,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比例的66.0%。

4.贯彻落实质量工程,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在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预防医学专业获省级示范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护理专业为沈阳市示范专业;生理学和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预防医学和神经病学两门课程被列为辽宁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学校现有6门省级精品课程,23门院级精品课程。

5.建立三维立体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质量

学校编制了《沈阳医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功能,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师职务聘任挂钩,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实现了教务管理微机化、网络化。构建了由决策与指挥系统、信息收集与监控保障系统、分析与评价系统、反馈与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维立体质量监控体系

(六)培养创新能力  重在实际应用

1.实行导师制,带领学生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

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研实施方案》,实行科研小组导师制;举办教授论坛、学术报告会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阔学生的眼界。20##年以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学术讲座等活动,完成了83篇综述和论文,获辽宁省创业计划挑战杯银奖一项、铜奖三项、优秀奖八项。

2.社会实践活动富有实效

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5000多人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收集各类社会实践报告4000余份。重点到锦州、阜新、朝阳等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组建了临床学院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师生爱心义诊团先后赴康平、法库和抚顺市哈达镇等地区为当地村民义诊。在大学生当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五、项目成果与创新点

1.构建了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实施“一个目标、两个适应、三个转变、四个着力、五个掌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加强通识教育,增设选修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实施导师制,带领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发表论文报告等。增设《就业指导》课程,调整学生就业心理,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3.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早期接触临床,实施《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应用标准化病人,开设《临床操作技能培训》课程。

4.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整合。

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实施机能学科综合实验课教学。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开设《社会医学》《全科医学》和《循证医学》,增加社区卫生保健实习。增加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预防医学专业增加了应急和卫生监督的相关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增加了急救、新型传染病等知识。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任课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开发研制多媒体课件,实验室设备,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6.改革考试评价体系。

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注重过程评价,增加平时考试的频度和在总成绩所占的比例,扩大建立试题库范围,进一步推广考教分离。

7.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实施三维立体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开展毕业综合考试(临床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等工作,保证毕业生质量。

六、本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发表论文28篇:

1.肖纯凌.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8,(2):117-119.

2.肖纯凌.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34-35,38.

3.肖纯凌.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光明日报,20##年7月4日,第11版.

4.肖纯凌.把“管理 质量 特色”理念融入办学实践中[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57-59.

5.肖纯凌.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33-34.

6.李荣梅.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9):1432-1434.

7.李荣梅.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32-33.

8.景汇泉,于惊涛,何佳,孟磊,孙宝志.医学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标准设置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医学教育,2008,28(4):115-117.

七、社会效益与推广

1.20##年受全国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分会委托,承办“东北三省临床教学工作会议”。

2.20##年9月辽宁省医学教育分会年会大会报告“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实践探索”。

3.20##年9月受卫生部教材办委托,承办“全国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

4.20##年10月全国省(市、区)属高等医学院校协作会年会大会交流“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八、社会评价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基层、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为基层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受到广泛赞誉。20##年-20##年就业率分别为98.38%、96.30%、92.33%。他们中,有护理界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第41届得主聂淑娟,自愿扎根山区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刘绍祥,有“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宿鲁,有“辽宁省首届老百姓可信赖的好医生”孙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敬生,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手外科专家李崇杰,以及志愿工作在辽西凌源的20##、20##届21名本科毕业生群体等,他们扎实的理论基础、出色的动手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敬业奉献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我校55.79%的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单位就业,大部分成为业务骨干,不少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卫生部副部长、原辽宁省卫生厅厅长马晓伟来校视察时指出:“沈阳医学院以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己任,为辽宁省培养了大批面向基层高素质医学人才,推动了辽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已成为省内重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近五年学校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内容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的追踪调查。根据我院20##年,20##年,20##年三年向用人单位发布的236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88%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满意,其中91.14%认为毕业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82%认为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而且超过80%的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思想作风朴实,有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和较强的合作意识,适应社会需求,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满意率超过了95%。20##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获得优秀的结论。

我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同行的认可,先后有广西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和沈阳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领导与老师来参观学习。教育部、卫生部、省、市领导和专家都给予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篇: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通过制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必备平台,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第二课堂营造创新环境等途径建立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课程体系 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

为国家培养人才特别是拔尖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时俱进,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推进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高校的教学改革是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基本体现。学院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的制度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一方面,以政策为导向引导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上讲台,把教学工作作为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建立了“教学名师”、“教学标兵”奖,形成了“教师—标兵—名师”的教师培养体系,鼓励教师投入教学一线。同时,设立了教学专项奖,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鼓励教学的政策与措施,巩固了教学的中心地位、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的薄弱环节,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医学本科生总体培养目标的原则下,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明确的要求,保证了人才培养的厚基础、宽口

径、强能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搭建人才培养的必备平台

高校对人才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来完成的。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的能力结构的构成。此外,规范的课程教学有利于严谨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理解及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创新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首先,要优化课程体系。搭建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组成的四个课程平台。对人才培养须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类,将传统的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划分为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扩充通识课,大力发展拓展课程平台。为优化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在搭建课程平台的同时要重新设置课程。其基本原则是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同时,大规模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这一原则在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显性教学”(专门的课程)和“隐性教学”(通过教学内容改革全新的知识隐含在相关课程中)拓展基础知识并加强基本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其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集中的见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强化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必须要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加强培养学生基础实验的基本技能的基础教学环节,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再现能力的见习教学环节,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生产实习教学环节,还有培养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教学环节。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制度形式对实践环节的时间设置进行明确要求: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实习环节不少于45周。其实践教学(课程实践、集中实践)占全学程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55%。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要以巩固和提高实践场所的教学质量为基础。学校在不断发展附属医疗单位保障长久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要建立高质量的技能培训中心,组建稳定的标准化病人队伍。合理的高水平的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实现学生从知识性向知识技能型的转变,并不断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思维。

四、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陈出新。首先,要构建教学内容创新体系。在教学内容上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课堂教

学,体现出时限性、多元性的特点。其次,要倡导研究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比较式和归纳式等教学方法,加强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把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再次,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文、图、声、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形象。

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发挥第二课堂教学环节的作用。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同时,高校内的各类社团、俱乐部的设置与其活动的开展,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与志愿者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大学生创新学分实施细则”等制度的出台对促进学生走进第二课堂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具有对知识、技能的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创业教育是让大学生在学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具备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业素质,转化为“知本形态”,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能力,是主动型的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在高校要全面推行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同时,以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基地为平台,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积极参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举办的创业大赛等活动,如“挑战杯”与“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育”等。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融入到创业教育之中。高校把指导创业作为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一个内容,把指导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基本能力,纳入学校就业指导的课程教育中。在美国大学,创业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拉里•佩奇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推动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在大学里要大力宏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形成一种倡导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建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之兴衰,人才为本。创新是一个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社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7):63-64.

[2]耿在丹,刘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河南科技,20xx,(7)上:15-16.

[3]卢进南.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xx,24(6):98-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