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1、窃读记

    七、教学反思:

“窃”有偷的意思,是贬义词,但本文“窃”的是“读”,就别有一番情趣在里面。教学本课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品读课文时,我们伴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会到读书时的腿酸腰痛,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

    在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窃读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时,引导他们结合有关语句概括出窃读那种苦乐交织的复杂感受,其中对“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予以重点体会,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在第一课时之后,学生对课文基本读懂了,于是我在第二课时就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本课语言朴实,生动感人,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我做得还不够到位,至此,我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与书交朋友”,搜集背诵读书名言,写写读书体会等活动把课堂引向课外,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体会。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读书经历,读后会让我们有所思:

由于妈妈不让我看闲书,所以,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

我每天放学,总是写完作业趁妈妈还没有下班的时候偷偷地把闲书拿出来,津津有味的看起来。因为我害怕被妈妈发现,所以,我只要一听到开门的声音,迅速地把闲书藏起来,就算进门的是爸爸。

时间长了,我知道每次先进门的都是爸爸,所以每次第一声,我都不管。谁知,这天妈妈先回家,我这只小老鼠被逮了个正着。哎呀,完了!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我的闲书就被妈妈没收了。后来,

我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看闲书。不久,我又想到一个看闲书地方法,就是每天不放学留在学校看。

  读书是有益的,我一定要多读书,长大做一个栋梁之才!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的口语化,要求学生“粗知文章大意”只抓重点、难点,方法上让老师放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把课文读懂。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词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我以简洁的语言引导追求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合理裁剪,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本课作为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读得自然。在讨论和读书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

最后,依据教材特点,我指导学生采访爱读书的人并做好采访提纲,付诸行动,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下面就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采访稿:

时间:20##年9.7日中午

地点: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小学二楼陈校长办公室

采访对象:华山路小学陈校长

采访者:任佳欣,闫杉雨

问:陈校长,您能谈一下做校长的感受吗?

答:做校长,这个非常复杂。既有幸福的一面,也有辛苦的一面。

问:那您幸福的一面是?

答:幸福的是看着咱的孩子快乐的成长,老师这么热爱孩子,看到家长这么配合咱学校的工作,这是做为校长最高兴的事。

问:那您辛苦的一面是?

答:辛苦的是有很多事需要操心,比方说:孩子的成长,学生们的安全问题,等等,校内和校外的,校长都需要费心,所以就感觉很辛苦。

问:那您是怎样做到校长这个位置的?

答:我从一个试范生毕业,走到学校这个岗位,刚开始是在一县当老师,干了十几年,就走上了主任的岗位,又参加了校长竞聘,就这样走上校长这个位置。

问:陈校长,您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怎样,一定很棒吧!

答:不瞒你说,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学习委员。

问:那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最关键的是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

问:陈校长,那您对我们华山路小学有什么打算?

答:我对我们的学校充滿了希望,我们学校的路还很长,未来的华山路小学一定是中原区教育上的一颗星,是一个受家长和社会欢迎的一个学校。

问:陈校长,在采访结束之前,想问一句你对我们的这次采访有什么建议?

答:非常满意,下次采访时,你们可以再大胆一些,再自信一些。

问:最后我们想说一声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3、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散文,文章以细腻的独特的笔触,精炼而准确的语言,具体写出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乐趣,穿插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全文文笔流畅,语言朴实亲切,具有说服力。作者从生活中的小事说起,把自己的意图向读者娓娓道来,让人情不自禁地跟随作者的思绪走,并让人回味无穷。针对儿童目前喜欢看漫画卡通以及电视等现象,本文是一篇极富教育性的课文。为此,我把课文第7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首先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感悟,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如何反复读好一本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谈感受,让学生明白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会有所收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方法做一个总结,下面就是一个学生的读书方法:

我感觉以下几种方法对我最有帮助:

1、一定要多读书,读书的同时记得要把书中的好词佳句记录下来,好词佳句记得多了写作的时候自然就可以用上了;

2、养成每天坚持写日记或者每周写周记的习惯,把一天发生的所有快乐·伤心的事情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坚持不懈。我认为这是提高写作的最佳方法;

3、看到优美的小短文,可以把它抄在小本子上,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模仿着小短文去写,是模仿不是照抄,这样也助于写作的提高……

提高写作的方法很多很多,我认为上面这几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益处,用了这几种方法让我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希望大家可以用到这几种方法,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提供更好的写作方法!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加强课文小练笔的做法是我一直的坚持,在教学完本节课后,我也让孩子们联系自己写一写。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课文仿写:

走遍天下口琴为侣

如果你独自环游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八音盒,还是一台手提电脑……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只口琴。”我听到有人感叹了,一只口琴,环游世界下来,你可以把它吹上一千遍,最终你会把它背下来,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当我在最忧伤的时候,我会吹起悲伤的音乐,当我在高兴的时候,我就会吹奏起欢快的乐曲。

一路乘着舟,我看见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我就会吹起欢快的音乐。看着龙卷风哗哗地刮着,把树连根拔起,我就会吹着悲伤的乐曲。看见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蜜蜂在采蜜,阳光照耀着大地,那时我就会吹起愉快、兴奋、激情的乐曲……

一只你喜欢的口琴就是你的一位知心朋友,也是你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还是陪伴你终生的伴侣。

4、我的“长生果”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文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中读出想象来。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落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本课时,我没有讲太多,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注重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落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在课堂上,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学了这篇文章,学生受益匪浅,里面的好词佳句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别出心裁、如痴如醉……除此之外,这篇课文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描写生动具体,让学生从中受益,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学会许多写作方法。相信同学们的习作会越写越精彩。

口语交际●习作一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广泛,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说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讨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由于活动开展分散在平时,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所以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而且滔滔不绝。我们完全可以从下面这位同学记录的班级事件中有所耳闻:

通过这一周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采访别人,采访格式,采访提纲。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了辩论会,内容是“读书有益”还是“读书未必有益”,我认为是读书未必有益,因为读书有益与无益应该取决于读什么样的书了,如果读一本好书,会给我们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响,然而,读一本不良的书,反而会给我们造成不良影响,有可能还会因此走向犯罪的道路。 这周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应该好好读书,长大做一名栋梁之才。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进行的有条不紊,学生的习作也就有内容可写,加上一些作文技巧的指点,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评一评,大家相互之间有了启发感染,作文写得也就比较成功。下面这篇习作就留下墨迹吧。

书是我的好朋友

    书海浩瀚,知识无穷。古人常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颜如玉。”自古以来,书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至孔夫子,以书为伴,满腹经纶,流芳百世;上至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这样的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数不胜数,这就表明好书在我们社会上的重要。

    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我觉得书就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在一次语文考试中,我的成绩出乎意料的差,面对从未有过的打击,我失去了脸上的微笑。此后的每一天,我生活在黑暗,孤独里,父母的责骂声,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老师的不理解,让我痛苦万分……在无意中我阅读了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开书,里面写着这样一行字:“生命在于奋斗!”这句话虽短,但它却又那么的有道理。

    几个星期过去了,我的努力换来了优秀的成绩……我知道,是好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是好书给了我自信,才会让自己到达成功的彼岸。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指引我们走向生活,顽强奋斗。

读好书,是我终生的乐趣!

回顾●拓展一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学生兴趣盎然,互说互评,互受启发。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展示台有效地与口语交际和习作相结合。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班级形成人人爱读书的风气,逐步培养每个孩子的读书习惯。

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目标】

5、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三首古诗词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思乡。于是,我以“……引起作者的乡愁,诗人又是借……表达出自己满怀的思乡愁”这条主线,从扶到放,较成功地进行了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的培养。然而《泊船瓜洲》这首诗对我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的一首名诗。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字的妙用成为千古美谈。先前教学时,只是单纯第认为它是一首纯粹的思乡诗,可是,这次在教学时,我翻阅了一些背景资料,通过比较全面的了解,我认为此诗为一首恋乡诗更为确切,所以在教学这首古诗时,我引领学生感悟品味诗中的重点词语去体悟王安石想早日脱离官场返回故居的愿望,让诗人的恋乡情怀深深地润泽学生的心田。透过此次教学,也让我感到挖掘古诗的有关背景资料会有助于对诗意、诗境、诗情的深刻理解。对自己,对学生不仅在知识上能有所提高,而且在心灵上更是一种提升。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本首诗的教学,我紧抓关键词语引领学生不断猜想,推测,想象作者当时的心境,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意境中去赏析、体会、把玩、领悟,而学生也以投入的精神和积累的知识与老师交流、切磋,互动,相长。在这切磋互动中,学生们不断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情感,同时,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发挥,得到了挖掘,得到了展示,得到了提高。下面是一位同学改写的《秋思》故事。

秋思

秋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了下来。唐代大诗人张籍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于是他便放下手中的活,写了一封家书:爹,娘你们过得好么?身体健康么?恕儿子没回家看你们,请不要难过,儿子在这儿过得很好,请您放心。张籍写好了信,就放入了捎信人的手里,拜托他一定要把信交给二位老人家。在捎信人要走的时候,他再一次拆开那封信看,直到放心为止,自己才走了。

第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首词是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首清朝的作品。朗读时解读文本的重要形式,学生通过听、看、读等途径与文本对话,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文本。回想这三首诗词,他们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思乡。所以,在总结时,我又一次让学生以“……引起了作者的乡愁,诗人又是借……表达出自己满怀的思乡愁”这条主线作者是如何展开叙写的,较成功地让学生对诗词教学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不过有收获,也有不足,我一直在思考,一节课只能教一首古诗词,而且补充的内容又不多,课堂显得单薄。该如何避免这样低效率的课堂,我会做好研究,加大备课的力度,让松散的课堂紧凑起来,努力让每一个课堂情境的创设都尽力到位。

6、梅花魂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我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欣赏美丽的梅花图片,然后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描写梅花的诗词,我呢也准备了《墨梅》、《梅花》、《红梅》、《咏梅》等诗词,让学生吟咏和赏析朗诵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来加深对梅花特点的认识,以及对梅花品性的了解。尤其在课快要结束时,我适时引入两首现代诗歌《游子情怀》和《乡愁》,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梅花魂的理解。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课内外有机融合,让本节课不仅有了广度,还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教材中以小见大,融进了大语文教学观,相信,只要这样日积月累地教学,学生们的心便不会拘于孤陋寡闻,视野一定会达到星垂平野阔的境界。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在这节课上我能用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渐入佳境,尤其在谈到收获之时,学生讲到了要学习中国历史上那些有气节的中国人,让教学又一次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的小脸通红,情绪高涨,他们怀念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谈到了诗人文天祥,以及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更为料想不到的事涉及到了当今的热点争议问题“钓鱼岛”事件,他们决心要捍卫祖国的领土,是啊,他们就是那一束束昂首怒放、刚强不屈的梅花。望着他们那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和他们一同成长,他们分明已经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可以看出,学生对外祖父的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意打动了,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颗中国心。

7、桂花雨

   

    七、教学反思:

《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依照新课程的要求,我感觉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把焦点放置在学生身上,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然后思考相应的对策。为此,我尽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手段,引导孩子们多读,在读中悟,在读中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最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自己难忘的人和事,在阅读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8、小桥流水人家

七、教学反思:

一首元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如出一辙,作者采撷诗句做题,不仅体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还使文章更富有了诗情画意。因此,我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入手,殊不知学生在前面布置综合性学习时,以牢牢掌握,他们随着视频的朗诵,入情入境地感受着这首曲子的意境,并声情并茂地反复吟诵,当头脑中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之后,我才出示课题,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相互谈谈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作者家乡的哪些美景和有关家乡的哪些童年记忆,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课上给足充裕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即便课文,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全班交流时也能侃侃而谈。

口语交际●习作二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活动策划还是第一次接触,确实有困难。所以我把这次活动策划的要求分散到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之后,今天的这节课,我们重在汇报,活动如期举行,而且有声有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享受到了策划成功的喜悦。下面是这次活动的节目单:

                 “浓浓的乡情”节目单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学生容易审错题写成大量想像未来的文章,没有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成分,我个人认为:本作文题对于五年级学生有难度,因为按照人教版语文书的编排习惯,每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即是本单元的习作范文。

本单元四篇文章都不错,有借景抒情表达思乡情的《小桥流水人家》;有借事抒情表达想念祖国的《梅花魂》、和思念家乡的《桂花雨》。以及三首游子身在外,思念的家乡的诗作。

     所以,本次习作有三个难点:一、身回故乡,不好思乡了,二、二十年后,孩子认为天下大变了,写成了科技大创新的文章;三、纯粹写思乡,又不呼应二十年后了。

     可以用《家乡的桥》练习册,当然,也可自己写范文。

                  故乡

    我们习惯称自己奶奶家为“老家”,也就是自己心中的故乡。

   二十年,一转眼。记得,老家刘村,是一个中国北方再普通不过的村庄。春天那里有一望无际的麦田,绿油油的,看着喜人。而那一个个小村庄,就点缀在这麦田的角角落落。

   常想起,小时候,坐着颠簸不堪的公交车回老家,听着车厢里的乡音乡情;望着车窗外不断闪过的棵棵白杨。一个个熟悉村庄的名字响起,随着一声又一声的村名,我的心渐渐激动起来,老家快到了,奶奶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过年的食品。(一般,我总是在过年时回老家的)层层叠叠的、圆的、方的、都足足有面盆大小的上供的馍馍,改了刀的、炸好的小麻花等油炸小食品。灶台上供的“老灶爷”请回来了吗?还有堂屋正中的牌位,堂屋侧桌上爷爷的牌位都写好了吗?

    记得,有一年,我回老家早,奶奶拿着牌位上的黄纸,对我说:“红,你都上五年级了,你给奶奶写几个字吧?”我怯生生地说:“我能写好吗?”奶奶说:“没事的,这东西叫应了,他就知道。”我这才放心的写了几个字。写完那几个字,我才明白,其实,要想一下子写好几个毛笔字,不常练习是不行的,我那几个字丑极了,可是,奶奶硬生生的让他们在堂屋了摆了一年。我的心也别扭了一年,直到第二年回家过年,奶奶请叔叔重新写过,我的心才放了下来。

    如今,我已经是孩子的妈妈了?奶奶也早在几年前过世了。

   是叔叔到车站接的我,又行进在乡间的小路上,没有看见麦田边的水渠。长长的水渠、响亮的歌谣,只能是我的记忆。似乎是豫剧“小琴洗衣”的场景,似乎是梁晓声小说里的场景,那些场景都一去不返了。此时,眼前的路很宽阔,机器轰鸣,还有更宽的路正在修建。

    故乡变了,可是心中有许多记忆却还是那么温馨。

回顾●拓展二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应该是这样。学生有练有写有反馈,总结交流得充分准确。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对于“日积月累”,我让学生先行背诵,然后反复读一读诗句,想一想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比如“故乡情”、“浮云”、“游子”……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在大致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再一次背诵。对于喜欢诗句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原诗的,鼓励背诵全诗。

9、鲸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鲸》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段落清晰明了,作者紧紧抓住鲸的特点,对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四方面内容作以说明,是一篇难得的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可以学习语文多种说明方法的科普说明文。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并适时向学生渗透科学素养。既然是语文课堂,教学时就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来,既要注重突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又要使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以无形的渗透。我紧紧抓住语言文字,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多种形式的朗读增强学生对鲸的感性认识,接着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训练,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文章共鸣。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如果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那必将使学生失去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欲望,从而造成其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缺失。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看问题的角度等各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和言语的感知、理解都会有所不同,为此,在教学中,我本着一种与学生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态度,真正走到学生中间,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把课堂变成“学堂”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和他们一起研究学问的。就拿最后让学生交流小练笔来说,孩子们的兴奋劲可谓是乐不思蜀。

10、松鼠

    七、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写动物的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而,在上课伊始,我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通过看课文动画,加深对松鼠的印象,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弄清文章思路,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明白了文章是从外形、生活习性这两方面向我们介绍松鼠的,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学习外形时,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松鼠的美丽;学习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内容时,让学生观看松鼠活动情景的动画,体会松鼠的可爱;学习松鼠搭窝时,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鼓励学生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而后复述搭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最后一段,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总之,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比如抓重点词语方面把握不太好,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得不到位等,今后继续改进。

11、新型玻璃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促进人人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前五个自然段结构基本相同。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第1自然段,让学生掌握首段的学习方法后,自主合作学习后面的四个自然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有了第一课时的铺垫,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让学生当推销员、推销新型玻璃,促使他们在思考、表达等活动中理解、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在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试着去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试着模仿文中作者的表达方法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新型玻璃,整个过程体现说、听互动,讲、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把认识事物、学习语文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不足之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方面的训练不够,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于提高。

12、假如没有灰尘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在学生理清线索,理解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上学到了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精读深思、讨论交流,还启发学生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口语交际●习作三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尝试做一个“小小推销员”,的确很有挑战性,很多学生开始会觉得很不适应。所以在活动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推销商品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推销,怎样推销商品;而后明确要求,精心准备活动方案,最后让学生上台推销自己的商品。通过这节课的展示,我能感受到学生们对这种活动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自己设计表演形式,自己设计台词,自己设计道具,学生的想象、创造、表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学生对物品的介绍没有受到说明书的限制,他们的语言生动有趣,甚至还融入了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广告用语,参与人数也很灵活、这节课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训练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们明白了一些推销技巧。这种教学方式很值得在语文教学中更多、更好地运用。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是介绍一种物品,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玩具、文具或电器。这是五年级学生第一次练习写说明文,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树立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作文。我提前布置学生选择好物品,并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查找资料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掌握这种物品的相关资料。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回顾本组教材的说明方法,再举办“小小推销员”的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让学生熟悉自己的物品,在小组内介绍并进行小组讨论。其次利用范围引路,让学生明确文章的谋篇布局。最后让学生自行创作。整节课下来,过程比较流畅,学生的热情高,学生有东西可写,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回顾●拓展三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回顾本单元的说明方法,分组进行评议交流,把学过的说明方法用表格的形式汇总出来,反复读诗句,相信“熟读成诵,熟读知意。”

13钓鱼的启示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钓鱼的启示》文质兼美,生动感人,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在教学时,我尽量避免平均用力,而是直接进入文本的重点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另外,还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作用,从而感悟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努力践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渗透,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尝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达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文章中的当事人的经历是学生曾未体验过的,如何让学生与主人公的感情产生共鸣?我两次采用转换角度的方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作品中的的人物,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物内心的变化,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七、教学反思:

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师不宜讲解得过多,应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为此,我把教学重点确定在学生的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上,让学生根据作业,自学课文,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然后互相交流意见,讨论自己的体会,教师只对学生不完善的答案进行补充。整个过程,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因此学生的兴趣浓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比较深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我认识到学生的自读自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思考,学会感悟,语文教学就会取得成效。

15落花生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多次教,每次的收获都不尽相同。今天的这堂课,我设定的目标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中心,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和借物喻人的写法,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教学中,通过学生在读中体会,领悟文章中心,基本达到了预想目标,但重点句子的理解没能深入浅出,没有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只能就文谈文,时间也没有把握好,以致缺少练习的时间,这对我来说,是值得深刻反思的教学失误。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针对上节课的遗留问题,我这节课要取长补短,针对学生的回答,灵活做出反应,投入感情,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地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同时针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我设置了一个小小的辩论赛,学生在辩论赛中体现出的积极情绪非常有利于语文的学习,但是一些学生对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辩证关系还体会不到位,因此也就不能说到问题的实质所在,也有一些学生完全否定了外在美,此时,作为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透过本节课的教学,也让我体会到,要吃透教材,还有备足学生,只要这样,课堂中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6珍珠鸟

  

    七、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变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舒适、温暖又安全的家,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首先播放有关珍珠鸟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初读课文,读后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了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情操陶冶、精神净化。

口语交际●习作四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我先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加深对生活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自读学习提示,明确交流内容;而后让学生讨论口语交际的要求,接下来自选一个内容,在组内交流,最后请部分学生上台说说。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我先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而后借助范文引领,学生明确了习作的谋篇布局,最后在原先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自己选一块内容进行拓展、整理。可以说,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回顾●拓展四

  

    七、教学反思:

把几块内容进行整合,有所侧重,关键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启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虽然书上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读他。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有趣的汉字

  

    七、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结合学情制订了综合性学习“有趣的汉字”方案,围绕“汉字”这个专题,组织学生开展为期两周、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对汉字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次综合性学习对汉字的感受作适当的提升,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文化含量稿,形式活泼,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以自己浓浓的兴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并为学生留足充裕的时间。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搜集、调查、查阅、掌握一些字谜、笑话、故事,同学们一起参加汇报交流,指导学生举办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字谜擂台,谐音乐园等等。相信有了教师这位导游,学生们遨游汉字王国的旅程一定会顺利完成,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我认为本次活动,学生感受到了“趣”:内容有趣,形式有趣,过程有趣。学生感受到了综合性学习的快乐,从中学到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

我爱你,汉字

    七、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第一次以整组单元的形式出现,这次活动课以“我爱你,汉字”为主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把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激发兴趣,制定计划”,第二阶段为“综合实践,开展活动”。为了防止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遵照学生自己的意愿,把全班分成了“汉字演变考察组”“错字别字警示组”“社会用字调查组”“书法作品鉴赏组”。第三阶段为“成果展示,互动交流”。在活动中,一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课前学生充分利用街头巷尾、互联网、习作本等渠道查找资料,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利用小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并能大胆第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汉字有所了解,有所感触。也许学生对汉字的历史与文化,还是“雾里看花”,也许学生对书法艺术似懂非懂,但他们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情却被点燃了。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生们明白了汉字的重要,明白了写好汉字的重要,明白了汉字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观看汶川大地震的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受到初步的感染,接着熟读课文表演有关本次大地震的情景剧,教师激情:“地震带给人类的无疑是巨大的灾难,然而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却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一幕,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对父子呢?”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通过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其他人的对话,并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话“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让学生在读中得到一种情景的感染,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描写具体,让我们从具体的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为了落实这一写作特色,课堂中,我以多种形式的读书为主线,抓住文中的一个“了不起”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避免纯理性、毫不动容地对文本的解剖。同时,这篇课文的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为此,我把学生的视野放宽,不仅让学生感知到文中父子的了不起,还要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一种真正的感动,并由此引发思考。

18慈母情深

  

    七、教学反思:

学会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感情,在阅读中“披文入情”作为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透过本节课,我反思如下:1、抓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感悟慈母情深。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2、及时补充原著中的文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从而感受慈母情深。但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当时反差较大,加上课堂上指导朗读不细致,学生读得不够多,读得不够生动、投入,致使氛围不够,情感不能得到提升。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在小组内辩论活动的环节,通过对母亲“精彩极了”和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哪一种评价更好地辩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最后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热烈氛围中误差其中的道理,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本课结束之际,我建议学生用一句格言来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学生大胆的思维,丰富的语言令我刮目相看。文章结束时,在这浓浓的情感中,学生敞开心扉阐述两种爱的认识,有人说像两支船桨,有人表达了对父母的爱,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感悟、理解得到位,有理有情。

20学会看病

  

    七、教学反思: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采用了“说”与“读”、“读”与“悟”,“悟”与“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入文本,去理解母亲尽责的独特方式,通过演读的探究方式,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到了母爱。

口语交际●习作六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首先通过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以让学生辩论,最后形成统一认识。在教学中,对三个故事广开言路谈看法,打开思路共交流。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当学生有了口语交流的铺垫之后,都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有的同学的文章在班上独立,感动得同学们热泪盈眶。相信,有了这样的长期训练,每个学生不但口语表达能力有提高,写作水平也会增进。

回顾●拓展六

  

    七、教学反思:

先回顾本组所学课文,再联系生活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明白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反复阅读,小组交流,读懂了诗词,并能够完成背诵。

21、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学生朗读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让学生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理解第二段,通过学生朗读,学生能够自然的把本段的四个意思分给四人小组来读,这样的分工就呈现出朗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本学期创意朗读的设计对今后的生本教学很有益处,要保持下来。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大家对于我来说比较熟知的一篇课文,虽然时隔多年,但读到这篇文章还能让我记起当年教学的一些点点滴滴,一篇老课文,如何教出新意,如何让学生在生本课堂的的暖风下激扬起生命的风帆,我想这是本节课我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吧。在教学一开始,我就采用视频导入,让学生未学文情先起,铺好了情感,孩子们一开始就能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迅速地融入到课文内容之中。接下来学习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由于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比较完善,学生凭借着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对当年圆明园辉煌的景观有了大致的了解,特别是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观看《火烧圆明园》的音像资料,对圆明园有了更多、更形象的了解。这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们边品读,边想象,边感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的景观。尤其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体现出痛惜、仇恨之情,声调提高。152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能够亲眼目睹,那如何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仅靠语言文字的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纪实片,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名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可爱的同事们与我产生了意见的分歧,关于圆明园是有谁来建造的问题。在一开始,我也认为应该是帝王所造,可后来我想了想,它应该属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何这样讲呢,我们可以联系到《长城》一文,都深知秦始皇建筑长城,课文最后结尾却说:多少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修筑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不就是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吗?同样,能让人很容易深感同受。

22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重建与颂扬之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是我追求的方向。为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采用了指名读、分组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课文,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之效果。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有了第一课时的读书铺垫,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我先让学生再次接触文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边默读遍画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在书旁适当批注。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拨,明确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班班通中的视频资料,共同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最后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23难忘的一课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究“简”“略”,但也需要“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那效率就低下了。所以,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我在这节课中,重点品读第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部分,然后归纳总结这部分运用的学习方法,放手让他们自学文中第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部分,由领到访,通过有层次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

24最后一分钟

  

    七、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重在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凝练的语言。方法是要抓住作者直抒胸怀的诗句去体会。透过这些诗句,读出那激动、自豪的感情和热切的欢迎之情。并联系所搜集的历史背景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在教学时,我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读、评议;找差距,进行读的指导,达到读的目的,读中促使学生对诗歌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学生读的兴趣。

口语交际●习作七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公开演说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小学生演讲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练习,要求适宜,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作一两分钟的发言,语言流畅,态度大方,感情真挚即可。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读后感并不陌生,今天再次接触这样的习作练习,让学生先阅读提示,再次明晰什么是读后感及读后感的作用。然后赏析范文,引导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结合教材中的范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注意之处。由于有了范文的指引,学生写起作文来,还算得心应手。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回顾●拓展七

  

    七、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搜集整理资料,初步具备了信息处理的能力,知道了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生活服务。

25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学生类似生活体验的贫乏,学生脑中缺乏一定的表象,仅仅借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深切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难以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炼。红军长征,对于孩子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有的甚至闻所未闻,怎样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课前准备就显得很重要。上课之前,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课文,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对长征的这段历史还是知之甚少。课前我播放了视频《长征》的片段,战火硝烟,流血牺牲、雪山草地,这些已经离学生很远的历史,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每一双眼睛都那样的专注,除了隆隆的炮声、厮杀声,教室里没有别的声音。视频结束时,我让学生谈谈看到了什么,有的看到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有的看到了红军翻五岭、过乌蒙山后的喜悦;有的看到了白皑皑的雪山,有的看到了晃悠悠的铁索桥……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方法,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规律展开诗句教学,同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随着课堂的结束,谈到长征,学生都已自己的感受。最后我以毛泽东的一句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结课,把自己的情绪与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拉近,体会一代伟人的风采。

26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长文,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避免繁琐的肢解,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

第二课时

    七、教学反思: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抓住这些“点”拓展到全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在教学时,我采用“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的方法,在整体把握的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晰,仿佛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七、教学反思: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展现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这篇课文重在一个“情”字。这份“情”是薄厚的、深沉的、凝重的。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作为毛岸英的父亲的情感世界,从字里行间体验,感受这份“情”,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与激情,又需要学生设身处地地用心解读文本。

28毛主席在花山

  

    七、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到略读课文的特点,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于是我设计了“初读——再读——总结写法”三步教学。初读后初知课文大意,再读时说说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最后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是如何写出毛泽东的高贵品质的,从而小结写法,并用刚刚学会的写法进行小练笔。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虽然能很快找出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但在汇报从三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谈感受的时候,学生的体会非常片面,单一,不够深刻。

口语交际●习作八

第一课时

   

七、教学反思:

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通过激情导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重新回顾,激起学生对交流话题的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话题交流,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第二、三课时

   

    七、教学反思:

对于习作,我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把生活作为习作的原动力,学会观察生活,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在书面表达中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回顾●拓展八

  

    七、教学反思:

让文本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积累材料和经验,努力学习语言,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