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学习体会

比较文学学习体会

在没有接触比较文学这门课程之前,我一度认为,所谓“比较文学”,就是将任意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进行比较。而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对教材的阅读,我对比较文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比较”一词,应是方法的代名词,既包括比较本身,又包括了考证、演绎、对比、统计等多种方法,而“文学”也是广义的,除了作品之外,还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具有文学的综合研究之意。乐黛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比较文学界定为“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艺术形态关系的学科”。这使我认识到了我曾经对比较文学的认识有失偏颇。

比较文学关注各国文学间的关系,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跨国界,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文学关系和跨学科,研究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乃至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有利于让比较文学冲破各种学术研究的界限。

比较文学经过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苏俄学派的发展,其理论和研究方法越发的完善。而在中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文学的发展过程历经起伏。缺乏原创性的理论建构确实是中国比较文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中国的学者需要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找到适合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原理,以促进我国比较文学更好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在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我要尽可能的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并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这样才能在比较文学方面取得进步。

 

第二篇: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二、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一)、同源性。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时,既可以由起点向到达点追溯(流传学),也可以从到达点出发,向起点探源(渊源学),总之,在路线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所以,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四)、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三、比较文学基本特征:文学跨越性研究。

其范围包括跨国研究、跨学科研究和跨文明研究。

四、比较文学研究四大领域

(一)实证性影响研究,包括1流传学、2渊源学、3媒介学

(二)变异研究,包括1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2译介学、3形象学、4接受学、5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三)平行研究,包括1类型学、2主题学、3文体学、4跨学科研究

(四)总体文学研究,包括1跨文明异质性对比与互补研究、2阐发研究、3对话研究、4比较诗学、5文学人类学

五、流传学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xx年,法国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一)流传学定义: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二)流传学实证性特征: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流传学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者”的经过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所以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三)流传学研究范围。梵第根认为流传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影响研究的关键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放送者、接受者与传递者这三者之间的传递与互动。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研究,1从接受者出发,对作家、作品、思想感情等收到的影响追根溯源,这就是渊源学;2从中介者出发,研究沟通放送者与接受者的媒介,如翻译、改写、模仿、引述等,这就是媒介学;3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其范围大致可以把它归纳为: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六、流传学研究模式和实例分析

(一)直线式影响,所谓直线式影响就是一对一的单线式的直接影响,指放送者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一种文艺思潮、一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如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而创作的自由体小诗,恰如郑振铎在《飞鸟集》序里说道:打扮都是直接或间接受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

(二)辐射式影响,就是一对多的影响,从一点出发,指向多个终点的影响,它可以是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一种文艺思潮、一国文学等对群体(多个或多国的接受者)产生的影响,因而是以放送者在众多接受者中的影响和接受情况为研究内容。如泰戈尔对五四时期中国作家产生的多层面影响:郭沫若从其泛神论吸取了追求自由反对封建的力量,使诗歌气势磅礴,热烈奔放;冰心接受其泛神论,则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美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恬静与柔美;徐志摩则把泰戈尔的浪漫主义变为自己诗歌的清新明快、飘逸空灵而又超凡脱俗。另一种是个体对多国的影响,如《一千零一夜》的框架结构和丰富的题材,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都受其影响。

(三)焦点式影响是多对一,多个放送者对一个接受者的影响。如鲁迅的创作受到俄国作家、日本的小说、尼采的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

(四)交叉式影响,由于接受主体的差异和放送者的多质性,这两者之间的流传路线会出现交叉,作为起点的放送者同时又可能是接受者,因此他对重点的影响具有多质性。如中国五四时期作家通过英国小品文和日本作家橱川白村来接受法国蒙田,英日两国成为他们

接受法国蒙田的中介,那么英日作家既是受蒙田影响的终点,又成为传播蒙田的起点。

(五)循环式影响,即从起点出发,到达终点,最后又回到起点,包括同质文化圈内的和异质文化圈内的循环影响,如作为起点的中国元曲《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国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返回中国。

七、渊源学

(一)渊源学定义: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它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外来因素,是一种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二)渊源学特征:首先,它是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的追溯的研究,渊源学从文学的接受者出发探寻他的异国文学的源头。如对《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的来源的考证,陈寅恪研究指出,孙行者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贤愚经》卷十三《顶生于象品》;而猿猴故事则直接受了《罗摩衍那》中神猿“那罗”造桥渡海故事的影响。其次,渊源学必须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情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例:杨周翰对弥尔顿《失乐园》中“加帆车”的中国渊源的研究:首先,论文考据了欧洲关于加帆车的文字记载,继而,论文考证了中国古籍中的有关记载,特别是弥尔顿受影响的具体环节;随后,论文深入探讨了弥尔顿受影响的原因及其对创作的巨大作用。

(三)渊源学研究方式:

从影响方式来看,其研究方式包括印象渊源、口传渊源和笔述渊源。印象渊源可以按照印象获得的方式大致分为几类:旅行、旅居、游学、留学;口传渊源一是研究外国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另一个是研究关于民间口头文学的因袭和承传;笔述渊源包括鉴定资料来源、鉴定借取成分和鉴定时代的思潮风尚或背景。

从影响的放送者角度来看,可分为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两种。孤立的渊源又称直线式的渊源,他的研究目的是从一件作品中找到另一国文学作品的根源,如探寻两部作品间的主题或题材或思想方面的渊源;集体的渊源也被称为圆形的渊源,即研究一个作家如何接受多国作家作品的影响,涉及范围更广,需要以大量实证性资料为研究基础。

八、媒介学

(一)概念:媒介学是与渊源学相对立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后的因果规律。

(二)研究方法:媒介学通过人(译者或其他个人媒介)、书籍(包括对语言的了解、译著、评论文章、杂志和日报)、文学团体和社会环境等中介来进行实证性研究。

1、个体媒介,常常是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群体的影响起到媒介者的作用。个体对个体的,如闻一多受丁尼生影响创作诗歌,起到了中英诗歌媒介者的作用。个体对群体的,如爱伦坡借中国现代文学这个媒介将欧州文坛的“世纪末”风气传入中国。

2、团体媒介,所谓团体是指一些趣味相投、倾向一致的作家、翻译家的联合,如沙龙、文学社团等。如西方象征派诗歌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群诗人,他们不同程度的通过某种媒介吸取了自己所需要的营养。

3文学资料媒介,如期刊、报纸

九、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一)文化过滤概念:文化过滤是研究跨异质文明下的文学文本事实上的把握与接受方式,他是促成文学文本发生变异的关键。文化过滤是指文学交流过程中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由于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的对影响的反作用。

(二)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

1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接受者所处的现实语境和具备的传统文化决定着该历史阶段的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人们在认识外来文学时,其“认识不仅在其中被制约、规定和生产,也在其中具有制约、规定和生产作用”。比如,在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中,中国现代作家偏爱象征主义文学而相对冷淡未来主义文学,这一迎一拒就是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化过滤齐乐作用,即象征主义文学应和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比兴与象征。

2语言差异的过渡作用,首先,语言既是载体,又是文化。外来文学传入接受者的语言之中,不仅与其原初的语言指涉物相脱离,而且要首先经过译者的理解与译语再表达的过滤处理,因此我们接受的的不可能是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也不可能是与本民族文化毫不相干的文化。一本译成汉语的小说或诗歌,最终是通过接受语境中的过滤而成为接受语境的一部分的。其次,文学翻译过程也会发生文化过滤,从本质上讲,翻译就是译者在两种语言范围内的对话与交流,是两种不同文化内涵的异质语言的比较,而且也通过语言经行异质文化的比较。

3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解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作为文字流传物得作品必须首先与特定的读者或译者遭遇,首先起作用的是读者或译者的主观需要。比如在西方浪漫主义出发下所形成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作家群体,在整体上都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视为最基本的思想基调,但是在不同作家身上有不同的表现。鲁迅使用摩罗式的叛逆,尼采超人式的激情,拜伦式的重独立而自由等方式来打破中国社会的沉闷,揭露人民精神的愚昧麻木。郁达夫则在作品中写留日学生生活片段,表现其内心抑郁、苦闷和彷徨,在表达个人对社会的愤懑方面不同于鲁迅的强烈反抗,而是带点灰色和感伤的调子。

(三)文学误读

1静态的文本提供的信息与读者解读时所获得的信息之间往往不尽相同,这种不尽相同正是源于接受者或接受者文化对发送者文化的渗透、修正与筛选,亦即文化过滤,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形成误读。

2哈德罗·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首先提出误读,在他看来,任何阅读都是一种误读的批判,一部文学史即文本间性的关系史,也就是前辈的压抑和后辈以误读逃避压抑的相互作用史。

3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首先是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其次从理解的历史性来看,一部作品进入另一种文化语言之中,不仅存在地域上的差异,也意味着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错位所导致的偏见,不然对传入的文学发生误读性影响。最后,翻译就是一种创新,创新就是一种变异。肯定了创新的价值,也就肯定了误读的价值,而误读往往又是不得已而为之。

十、形象学

(一)形象学定义:形象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他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这种形象是异国形象,是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最后,是由一个作家特殊感受所创作出来的形象。在这里,形象是作家及作家群体对作为他者的异国和异民族的想象物,正因为它是一种想象,所以变异成为必然。

(二)形象学特点:一是变异性,在创造性想象和变异理论观照下,他者形象不是再现而是主观与客观、情感与思想混合而成的产物。其二是综合性,巴柔认为,他者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关于异国看法的综合。

(三)形象学研究内容:注视者、他者以及注视者和他者之间的关系

1注视者,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不能不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历史传统)、身份(天赋的血缘、种族、性别和后天的职业、社团成员)、时间(注视者观看他者时间越久,他者形象表层的东西就会日愈剥落)等因素的影响。

2他者,除了人物形象外,还可以指涉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异国肖像(绘画、瓷器等)、异国地理环境(对异国人生理特征、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制约作用)和异国人(生理遗传如发色、肤色)等。

3注视者与他者关系。一是狂热,一个作家或团体把异国形象看做绝对优于注视者文化,优于本土文化的东西,与提高异国身份对应的是对本土文化的否定和贬抑。二是憎恶,在这种关系中,与优越的本土文化相比,异国现实是被视为落后的。在憎恶心理驱使下,注视者在极力丑化、妖魔化他者形象时,也建构了一种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无比美好的本土文化形象。三是亲善,异国文化现实被视为正面的,他来到一个注视者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注视者文化是接受者文化,他自身也同样被视为正面。它认为他者处于与注视者相比既不更高也不更低的地位,二者构成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关系。

(四)形象学研究方法

1、文本外部研究。形象学外部研究内容又可分为社会集体想象物(指涉的是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这一研究代表了形象学的历史层面)、作家(作家的不同经历和观看方式和观看视角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不同情感和精神状态会影响他塑造的他者形象的存在方式和性质)、作家想象的异国形象与真实的异国形象(重点在于注视者一方的文化模式上,在于对这种文化模式的产生、发展传播与影响的探寻上)三个层面。

2文本内部研究。一是词汇,词汇是构成他者形象的最基本单位。首先我们要注意区分词汇的来源,辨别他是属于注视者国家定义异国的词还是未经翻译直接进入注视者国家的词汇,前者如哲人王,中国佬约翰,后者如道、功夫;其次还要注意对不同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意义的约定俗成的词汇进行分析。这些词又叫“套话”,他是对一种文化的概括,是一种文化的缩影。二是等级关系,表现在时空范畴和人物体系上(如白种人——黄种人、文明——野蛮的对立)。三是股故事情节,研究重点在文本是如何通过程式化和模式化的一系列叙事序列建构异国形象的。如在《烈火金刚、《吕梁英雄传》等小说中的日本人形象是由这样的叙事模式塑造的:首先是和平时期的中国社会,其次是用残暴方式入侵中国的日本人,再次是日本侵略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最后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并重新获得和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