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每日一考(04.02)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每日一考(04.02)

河南政法干警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报考专科的考生需参加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的考试;报考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和第二学士学位的考生需参加民法学的考试,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河南政法干警考试,河南华图特整理政法干警考试资料。

【给定材料】

1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在食品三要素中,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英国的“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20xx年又爆发“过期染色馒头”“过期面包”以及面馆用“牛肉膏添加剂”,90分钟让猪肉、鸡肉变牛肉,为保鲜防腐,不良商贩将水银注入刀鱼体内等丑闻,每一条都让人触目惊心,以致有人惊呼,别告诉我什么有问题、什么不能吃了,请告诉我还有什么没有问题,我还能吃什么。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20xx年x月x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政策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然而,《食品安全法》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对全国每个地区所特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出详细规定,如:《食品安全法》第42条规定: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度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目前有些地方和部门立法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特征:一是对于不能扩大部门利益和权力,却要增其责任的立法,有关部门往往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将其长期搁置。二是对于能够有效扩张部门权力和利益的,有关部门往往会积极推动立法,而且在立法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部门本位”、“部门中心”倾向,以部门一直和部门利益来支配立法,将立法视为强化部门权力和利益的有效工具,在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部门利益置于全民利益和公共利益之上。

2造成我国当前视频领域乱象丛生,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还在于: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少数不法企业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有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不同的食品标准,数量超过千项,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与食品安全形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势的实际要求还是与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相关职能部门日常检查不到位,目前一些食品的安全事件很少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而多是媒体报道的结果。如,染色馒头是央视暗访的结果,“水银刀鱼”是有网友微博直播过程后,媒体跟进调查的。也就是说,食品安全问题患上了严重的媒体依赖症。人们难以从食品监管部门那里获取信息,而媒体扮演着曝光的主要责任,这意味着正常监管制度的失灵。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从事同一种行为的管理,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来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影响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和震慑威力。食品安全保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能为消费者把好食品安全卫生类的技术人员也同样及其匮乏。

3最近,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惩治制售假劣食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工厂”,收赃销赃的“黑市场”和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窝点”。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把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具体实践,进一步强化基础源头管理和基础安全防范,提高辖区违法犯罪活动的防范,发现,控制和打击能力。同时要与农业,质检,工商,食品监,卫生,商务,文化,新闻出版,安监,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以达到早发现,早检测,早查处和关口前移,减少危害危害的目的。要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打击违法,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问题】

结合“资料”,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15分)

【要求】

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解析】

一、在加工、流通、销售、标准制定、监管、执法均存在问题。

二、具体有:掺假制假、过量使用保鲜剂、标示不清、标准滞后、种类繁多、检测水平低、方法单一、监督依赖媒体、政出多头、人力不足、素质低下,资源利用率低。

三、对策: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1、开展专项行动,对黑工厂进行集中整治;

2、深入基层,做好基础工作,从源头上做好工作;

3、加强合作,关口前移,及早处理问题;

4、协调利益,保护合法利益,注重社会效益;

5、提高、统一标准,建立准入制度;

6、改革机制,确定主管部门,充分利用资源;

7、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提升执法者素质;

8、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媒体、群众力量共同监控。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第二篇:20xx河南检察院培训申论每日一考(04.16)

20xx河南检察院培训申论每日一考(04.16)

20xx河南检察院考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报考法律、刑事侦查、司法警察职位的,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法律;报考其他职位的,专业考试科目为相应的专业知识。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20xx河南检察院考试,河南华图特整理相关备考资料。

【给定材料】

1.20xx年以来,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接连身陷“造假门”事件,国内顶尖高等学府的学术风气遭遇信任危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某,因在个人履历、学术成果材料中把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成绩,涉嫌学术造假,被撤销教授职务。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杨某,因申报评奖材料中将他人论文列入自己成果清单,被免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职务,6月,又被免除教授资格,终止聘用合同。

王某于上世纪xx年代就获得了杰出青年基金,被公认为是最能不顾其它杂事只管埋头做科研的人,迫于验收的压力,他把本可以发表的长达100多页的关于他三年里所做的那项杰出研究的论文生生拆成了五篇来发表,就为了能凑够论文数量以通过验收。

有权威机构公布了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80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60%的人承认他们曾经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当比例的人承认曾抄袭过其他学者的成果。

2.某报记者小S,就最近几年我国学术浮躁问题,采访一位教育界评论家刘某,刘某说:“近几年来,我国学术浮躁事件曝光日益频繁。民众对学术浮躁的质疑、举报和批评日益激烈。刘某认为目前学术浮躁呈现多样化。举例:“请人代抄是中国大专院校中帮忙的流行造假手段。大专院校的领导老师们平时工作繁忙,自然要请人代劳。大学生帮忙主管老师撰写学术论文的事件时有发生。拼凑编辑造假也成为当今常用的造假手段。一篇用拼凑编辑手段造假完成的文章或者着作表面看上去非常完整,可是仔细阅读研究就可以清楚发现:作者根本没有自己创新的思想观点,所有看上去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不是引用历史名人的,就是抄袭民间大众的。 刘某告诉记者小S,几年前一位回国的朋友揭露,曾经在中国畅销的欧美名家撰写的经营管理著作,绝大部分是中国内地的编辑出版机构杜撰造假的。就连欧美名家的姓名,个人履历,所在机构名称等都是假的。

今年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记者听到委员们最多的发言就是:目前,科技界浮躁虚假之风大肆盛行,学术腐败、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现象泛滥,许多科技工作者不能够脚踏实地地

开展工作,浮躁虚假之风已经严重地侵蚀了整个科技界,更成为阻碍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绊脚石。

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出现的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共同的原因是在平时培养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导师放宽要求,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没认真审阅。现行制度下的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等,都很难真正避免论文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问题。不改革制度想避免学术不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防治学生论文抄袭,导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不仅要在知识传授和方法训练上指导学生,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诚信素质、学术品德。

某省人大代表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某分析,现在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很多行业评聘都要论文,这就给造假“行业”存在提供了土壤。政府应严厉打击学术造假背后的“造假产业”。某省人大代表也是大学校长的胡某也表示,对学术造假,法律上很难界定,国内也曾有几例因学术造假告到法院的,但论文毕竟不是专利,怎么算造假不好说,也没对他人造成直接的危害,最终都不了了之。

3.前不久,湖南岳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功破获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产、销售案件。与以往类似事件不同的是,这次竟从饲料中检验出以往从未出现过的苯乙醇胺A。同时,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并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如果说此前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抓抓利欲熏心的销售商家源头,问责一下管理不严的监管部门,尚算一种对食品安全的把控。可此次冒头的新型瘦肉精事件背后,竟然站着个浙大教授,这让对科学怀着无比景仰之情的公众情何以堪?原来这些严重损伤公共利益与公众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竟与专家学者有重要的瓜葛。这些“天才的发明”让人叩问,究竟是什么让学术界人士堕落如斯?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与利益靠的太近,又缺少相关规范制约。科研精神最核心的理念理应是公共精神与社会责任。倘若科学研究无视公共道德,藐视法律与科学伦理,则不仅会对社会造成可怕的伤害,更会让科学工作者个体陷入道德与法律的挞伐漩涡。有鉴于此,浙大教授涉及瘦肉精事件,理应成为学术界反思科学道德现状的契机,不仅需要建立详细的规范与细则来规范科研,更要让食品监管深入科研领域,让科研走在合乎道德伦理与法律的轨道上。

4.有学者指出,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高校扩招本来是为了普及高等教育来提高民族的竞争力,但片面追求规模和数量增长、急功近利的扩招是一种高等教育的“虚胖”,各高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突然涌进校园的膨胀数倍的莘莘学子们的需要。扩招使师资大量缺乏,高校不得不以降低招聘“门槛”

来充实教师队伍。一些大学教授把赚钱当作正业,而把教学和科研当做副业。另外,学校把学术成果作为了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教师如果在2-3年内没有发表或申请到课题,便要被解聘或者降级,这导致许多教师不潜心研究,而是抄袭他人论文予以发表;有的则在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挂个名;有的则出钱请别人写文章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有的靠胡拼乱凑,学术垃圾成批从这些人手中生产出来。

某报曾经对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门的调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求职仿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学业似乎沦为副业。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课出勤率很低,而学生们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在谈到毕业论文时,另一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自己正忙着面试、实习,刚“东拼西凑”了一篇开题报告,“论文到下学期再说吧,写论文不仅对找工作没有帮助,还要花费不少精力,我看不少学长一周就能搞定论文,这已经算是认真的了”。

5.“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由“钱学森之问”,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当前高校教育质量日趋下降的,还有当前存在的学术造假等教育乱象,我们不难看出,无法培养出创造性、发明型杰出人才已成为一个社会难题,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校长为给学术更大自由而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教授治校、高校去行政化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的教育家朱清时,在20xx年接受凤凰卫视网访谈时说: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去除行政化、让教授治校、恢复学术至上是中国大学的必由之路。20xx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从国家到学者对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思索。

6.20xx年中国科学院完成《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基本分析和建议》,对中国科学界许多违背科学道德规范,败坏学风的学术不端行为,道德失范及学风浮躁现象进行全面评估。20xx年x月x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第三章列述了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与共同体惯例”的“学术不端行为”。20xx年x月x日,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论坛在福州举行,中外专家学者就科技团体在科学道德规范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学术不端行为的源头治理,提升学术机构科学道德和诚信的办法等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作答要求】

假定给定资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限4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关于当前学术问题的情况汇报提纲

问题:

一、学术不端。抄袭、剽窃、造假等。例:上海交大某院长芯片造假骗取经费。

二、学风浮躁。拼凑严重,缺乏创新性,科研水平低,重复率高。

三、科学道德失范。例:浙大教授研发瘦肉精。

四、造假涉及范围广。涉及电子、数学、食品、出版等各个领域。

影响:败坏学术风气,降低学者公信力,有碍学术进步,不利于人才培养,浪费国家经费。 原因:

一、利益驱使。关系到职称、地位、名气、经费等多重利益;

二、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内容单一;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三、监管缺位。法律对学术造假界定不明,对“造假产业”打击不够;

四、科研精神缺失。公共道德低下、社会责任感不高。

五、高校扩招导致软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水平低,学生就业压力大;

对策:

一、恢复学术至上,保障学术自由,推动高校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

二、完善学术规范和评估机制,发挥科技团体在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自律。

 

第三篇:20xx年六安政法干警申论热词解读:信用卡信息泄露

20xx年六安政法干警申论热词解读:信用卡信息泄露 打算报考20xx年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们,现在开始就要准备备考了,而申论部分的备考,不仅要多关注社会热点,更重要的是勤动笔练习,并使用适当的教材提升自己,也是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今天,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为大家带来了政法干警申论热词解读,希望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

我国银行发行信用卡逾4亿张,每年信用卡交易总额超13万亿元。按规定,银行应对信用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密,但调查发现,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一条条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隐私的信用卡开户数据,在网络上形同“赶集”公开贩卖。(《经济参考报》1月x日)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客户相关信息用于本行信用卡业务以外的其他用途。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网络服务者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但现实是,监管部门种种规定屡成“一纸空文”,导致大量客户信息被泄露,形成了信用卡信息交易“黑色”产业利益链。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将信用卡“按地区定制,先试用后付款”,并根据个人信息“品质”不同标价,价格每条从2分钱到5元钱不等。

信用卡信息泄密为何如此严重?据分析,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监管部门没有将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纳入监管追责范围,对银行制定的信用卡保密条款缺乏统一规定,致使各银行信用卡保密规定“五花八门”,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二是商业银行没有将信用卡客户保密工作置于相应高度,内控漏洞多,惩处不力,致使一些银行“内鬼”私自将客户信息卖给不法谋利机构或个人。

三是银行在泄密担责中处于强势地位,客户处于分散状态,加之法律存在问题,在信息泄露维权时,无法与银行抗衡。对银行信用卡相关条款,客户也只能被动服从。比如按规定,消费者如果要维权,自己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而对于信息如何泄露、泄露给谁、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一系列举证难题靠个人难以完成。而且,银行对信用卡保密条款的表达晦涩,常将与保险、超市、网站等合作方“共享个人信息”等字样置于合同不起眼位置,故意打免责“擦边球”,使消费者在不知情中就授权将自己信息转手,一旦遭遇泄露信息时,消费者如果想追责,这些免责条款就成了银行的挡箭牌。

信用卡信息泄露并被非法贩卖,极易诱发金融犯罪,尤其在一些存在漏洞的理财平台,注册会员只需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卡号等信息,即可划转资金,会给信用卡持有者造成资金损失。而且,也会影响银行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加信用卡持有人对银行安全保密的惧怕和担忧心里,从而影响银行信用卡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展。

为此,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尽快举起监管和法制两柄“利剑”,斩断信用卡非法交易“黑色利益链”,确保信用卡持卡人资金安全。要严肃追究泄露或故意买卖银行卡信息的银行员

工行政责任甚至刑责。同时,将银行个人信息保密纳入重要监管内容,对泄露银行客户个人信息的机构及其负责人,要严惩不贷。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