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

诚信是一种习惯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古到今,诚信一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同时这也是当今人必备的重要品德。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诚信的培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在以后走入社会。

然而现实却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据每年的招聘人士透露,当今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诚信。每次通知他们上班,口头上答应好,可一转头就跑到另一家单位去了,连招呼也不打一声,所以现在的招聘单位都不太愿意招聘大学生。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震惊,我不知道怎么反驳他们。因为在我身边确实存在这样的不诚信行为。比如说,考试作弊问题,我想这也是全国大学生普遍现象。现在的大学学习并没有那样繁重,每天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预习、复习。但大多数的学生却把它用来上网、打游戏,一直到最后两周才去预习一下内容就上考场,并且还想拿一个好成绩,这样的话不作弊怎么可能实现呢。不仅在考试中,连学生会的竞选,明着说是有能者居之,暗地里却早已决定下来该谁当选。甚至于毕业生的论文现在也大多数是请人代写的。通过各种不光彩的办法拿到一张好简历,试问这样的“好”学生招聘单位敢要吗?

其实不光是大学生,现如今社会上的很多人都缺少诚信的品质。商人在做生意时欺瞒顾客,缺斤少两。房地产偷工减料。我不知道我们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中国从古到今一直

倡导人们要守诚信,可现在的人们却从不把诚信当回事。我们从小学习过许多名人的故事。列宁,小时候玩的时候打碎了花瓶,但诚信让他承认了错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总统,因为售货员多付了他12美分钱,是诚信,他走了六里路终于把钱还给别人。他们都举世闻名的名人,在他们身上,同样能够找到诚信。此外诚信,也成为了他们成功创业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他们缺少诚信,只会是一事无成。

诚信,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我们常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时讲诚信的巨大作用,曾经有一家公司请人才,眼见这时一家有规模,利益好,工资高的公司,每个人都希望到这一家公司工作。于是,在聘请的那一天,来见工的人很多,但是每一个人不是讲自己曾在什么大公司工作过,就是说自己学历高,工作负责,等到他们一离开,有的不小心碰到人也不说一声对不起,有的把垃圾就扔下来,有的大庭广众地脱下身上的衣装。这也是有素质,有教养的人吗?这一切老板都见了,对于这些不讲诚信的人,老板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名字划掉了。但就在这时,一个身穿朴素,中等身材的小伙子走进了办公室。他含蓄的告诉老板,他学历不算高,但他可以认真地工作,虽然有些工作他会做不来,但他一定会努力做好的。多么坦白的一番话啊,老板被他的诚信所感动了,一口答应了这个小伙子聘请他。这就诚信的回报。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诚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养成诚信的好习惯,必将受益终身。

诚信,真的让人感到信任,愉悦,让生活精彩,充满欢乐。一切由诚信开始,诚信真的能主宰一切,没有诚信,世界将暗淡无光。每个人之间的信任,支持和帮助都是由诚信筑起的,是诚信,把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拉近。诚信,把我们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第二篇:诚信

[摘要]: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我们社会最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之一。现就当前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以及其形成原因,作了一下浅要分析总结,同时对如何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路。以便有助于巩固学校诚信教育阵地,培养健全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在我国,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诚信看作是我们做人的道德底线和传统美德,倍受尊崇。然而,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一古老的道德准则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种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的现象时有发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同时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正悄悄地侵入我们的校园,影响着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就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学生诚信缺缺失的主要表现

由于受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不容乐观,有悖于诚信的表现在校园内时有发现,其境况令担忧。例如:做错事情的第一反应不是主动向老师或家长承认错误,而是马上在脑子里编造理由来推脱责任;上课迟到或旷课,找借口欺骗老师,甚至要家长一同说谎;损坏公物找不到人承认甚至没人站出来指认;学生干部执行管理任务时缺乏公正公平性;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作弊;老师和同学之间缺乏诚信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精神,采取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手段

表现为学习浮躁、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其中:首先是学习浮躁。学习是中学生的第一要务。然而,在当今不少中学生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热衷于学习以外的许多事情,对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在学习方面不用功夫,混日子,是学生最为严重的一种不诚实表现。其次,是作业抄袭。许多学生做作业互相抄袭,一个班几十份作业有时仅是几个“版本”的现象时有出现。他们往往会把自习课时间用来手机短信聊天、看小说等,到交作业时,只好借其他人的作业花一、二十分钟抄袭过来就算完事。最后是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各种考试和测试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效果的一种手段。但遗憾的是,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是迟到就是早退,上课要么睡觉要么搞“小动作”,考试作弊已成为这些学生应付学习的惯用手段。

(二)人际交往方面:言行不一,缺乏责任感

表现为日常交往不诚信。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不少学生不论是在校内与老师、同学交往,还是在社会上与其他人交往,甚至包括在与自己的家人交往中言行不一,为了躲避责任或达到自己的小目的而撒谎,欺骗他人。有些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对方缺乏足够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互相猜忌,说谎欺骗等,从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正常的交往,也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影响了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在网络交往中,一些学生往往会发表不负责任的帖子言论,甚至相互漫骂攻击,以匿名身份进行撒谎、欺骗及犯罪活动等,这些也是中学生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

(三)生活当中:缺乏核心价值观,盲目崇拜、爱慕虚荣、贪图享受

盲目追求时尚,爱慕虚荣,攀比成风。衣着打扮上:耳朵打孔戴耳钉、“穿窄脚裤”奇装异服,不穿学校统一的校服。发型上:特意留长发,专门剪明星头。生活上使用高档手机、游戏机、MP4、随声听等一应俱全。家长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生活顺利,对他们的要求通常是有求必应,即使在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会尽力满足。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出于虚荣心,或是掩盖自己的自卑感,一方面,他们要在人前相互攀比,追求高消费;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实际能力的生活要求,这也是不诚信的表现。当父母无法满足其要求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有可能通过偷盗、诈骗来达到目的。

二、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中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欠缺的表现,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学生道德素质下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着很深的社会背景。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随着中国加入WTO,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那就是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

(二)家庭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只要得高分、进名校,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因此导致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日常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来自家庭的溺爱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这种自私自利的思想常会使他们偏离诚信的准则。同时,有的学生家长不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子女,比如有的家长功利思想严重,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不仅不加以批评,反而给予积极的评价。部分家长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行为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职校道德教育中,都存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培养道德品质,即是培养有这种道德品质的行为习惯,进而就对没有这种道德品质的行为习惯进行种种限制。而限制的手法多种多样,如面壁、罚款、劳动、跑操场等。这样教育者们就把许多有意义的道德品质,简化为各种校规校纪,更严格地说,是一种“道德行为的教条”。进一步说,这种对“不诚信”道德行为的限制,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道德教育方式,它并不能让学生从心灵上感受某种道德的真正内涵,不能从意识上真正发现这种道德的社会意义,不能把握这种遭德的社会价值,即不能对此道德进行真正的认同,当然也不能产生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不能养成一种真正的道德品质。

(四)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缺乏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也是导致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家长、老师还是社会,都无法走出以“智”为主,“德、体”为辅的樊篱,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培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重知轻德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单一化的教育评价体制也束缚着诚信教育的开展。

三、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诚信作为思想道德的重要内涵和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已成为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就必须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诚实守信这一基本道德教育人手,下大力抓好以思想道德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此,学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把诚信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之中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特别是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即使学习再优秀,技术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成为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见利忘义、缺信失信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及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面对这种不良局面,学校要认清自己肩负的责

任和使命,切实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摆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列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让诚信教育进书本、进课堂,渗透到日常生活管理的各方面,使每一个青年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接受诚信教育的熏陶。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诚信文明氛围

要培养诚实守信学生,打造诚信文明学校品牌,发挥舆论的宣传监督作用是重要的一环。要通过对诚实守信学生大张旗鼓地表彰,唱响诚信文明的主旋律,对于言而无信的学生要把握时机,对症进行批评教育,使之认识到失信对自己成长的危害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不利影响,提高自觉诚信意识。同时,从学校、年级、班级以及学生宿舍层层建立诚信监督机制,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人人讲诚信,处处有诚信的良好氛围。要教育学生做诚信的实践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校园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精神的一种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通过人与人之间积极、健康的交往,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育学生对集体的向心力和团队精神,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改善他们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并提高处世能力。

(三)为人师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表率作用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表率作用。一是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学高为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

修养,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使思想观念、道德水准、知识结构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二是坚持管理育人的原则。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亦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必须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以此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三是坚持服务育人的原则。要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从吃、穿、住、行人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广大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爱和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一是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让学生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促使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二是积极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传播诚信文化,宣讲诚信思想,学习诚信事例,实践诚信原则,塑造诚信品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过去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诚信说教中走出来,学会在各种诚信道德冲突面前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逐步形成道德判断能力,真正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处世、诚信立身。

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青年一代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水准,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锦.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J].教育论坛,20xx(4):21-22

[2]刘 燕.浅议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内江科技,20xx(10):22

[3]侯宗华.对新形势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及防范[J].枣庄学院学报,20xx(8):74-75.

[4]王俊奎.高校诚信教育不足及其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45-47

 

第三篇:岗位诚信制度

德令哈市第五中学岗位诚信方案

极力倡导诚信、实践诚信是当前社会、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迫在眉睫。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只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才能真正践行人人讲诚信,立足岗位铸诚信。通过建立岗位规范,制定岗位诚信评价标准,对教职员工岗位诚信度实施考核并与薪酬挂钩,不断促进诚信建设。

首先,以诚信宣言与教职员工达成诚信心理契约,激发员工产生自觉遵守岗位规范的自我约束力;其次,将诚信融入思想教育,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增强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观念,争做诚信员工;再次,以岗位规范为准绳,量化教职员工诚信行为和结果,建立诚信档案,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群策群力活动,完善自我,用驱动力与约束力双重激励精致过程管理,实施改善与反馈并存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以“岗位诚信”提升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追求和实现卓越目标,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教职员工诚信宣言、加强诚信教育、岗位诚信规范和教职员工诚信考核四个模块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分别从心理、制度、行为、反馈四个方面对员工岗位诚信行为形成驱动力。

1、 诚信宣言

诚信宣言是员工岗位诚信行为驱动模式的起点,为学校

塑造了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教职员工内心的自我约束弥补了制度约束的盲点,使得“要我诚信”为“我要诚信”。 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自然不能与人成为朋友和知己。长此以往,我们就会陷入孤立,走进绝境。如果我们一切视诚信至上,以诚信为先,换来的不止是信任的目光,悦耳的赞扬。这也是立足本职岗位,铸造诚信的前提。

2、 诚信教育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反对弄虚作假,主张实事求是。守信就是要恪守信义,兑现承诺,说到做到;崇尚千金一诺,鄙弃言而无信。将诚信融入思想教育,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增强诚信意识,树立诚信观念,争做诚信员工。通过开展“讲述诚信故事”演讲比赛,将一个个“诚信”人物的“诚信”事迹展示给全体员工。我们要在本职岗位上,树立诚信形象,就要忠诚于我们所服务的行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上路。

3、岗位诚信规范

岗位诚信规范是岗位诚信行为的制度保障,保证诚信行为的持续性。通过诚信考核发挥一种导向作用,作为诚信行为的反馈基础与依据。诚信行为也因此从单纯制度契约下的“令行禁止”,升华为制度契约与关系契约完美契合下的“不令而行”。 同时,员工通过群策群力活动,亲身感受践履诚

信行为,为破除陈规陋习、自我完善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诚信文化体系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升华。

4 、诚信考核

岗位诚信考核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反馈的原则,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实施对员工岗位诚信周期性的评估和反馈。

领导干部年度岗位诚信度评价,采取个人诚信述职、民主测评、学校考核组评价、领导评价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学校在实施员工岗位诚信缺失关键事件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排序法、等级评定法对员工岗位诚信度进行百分制评价,其评估结果计入当年员工岗位诚信档案。具有导向性的岗位诚信考核作为后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反馈意义。岗位诚信考核的结果反馈,使诚信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仅促进了员工个人绩效改进,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只有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事事讲诚信,才能实现岗位建功,互利共赢;才能营造社会和谐,倡导文明新风。 学校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通过岗位诚信体系创造性地实现了制度契约与关系契约的结合,使诚信文化实实在在落脚于实际工作中。

德令哈市第五中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