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 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 教师职业概述

(一) 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19xx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二) 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他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选择人类的文化精华,并将之刻画在年轻一代身上,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与丰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现代社会,影响年轻一代品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学校起着关键性作用。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人类自身的发展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教育使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三) 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

1、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学校出现之后;2、独立的教师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出现;3、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出现在法国,16xx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18xx年,盛宣怀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分设上院、中院、师范院和外院,其中的师范院即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外院则是师范院的附属小学。师范院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道路。4、19xx年x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19xx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这实际上已经开始把教师当做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xx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该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9xx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四) 教师职业角色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

强制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管理型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学习者、学者”角色

拓展 教师的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教师职业形象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的最基本形象

2、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

3、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

总之,教师的职业形象应该是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三者统一的整体,教师形象建设是一个不断的设计与改造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地位、功能、条件进行科学认识,需要教师职业内部不断建立起自己的规范,需要教师个体自觉地建构。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性质、对象、任务、过程、手段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教育机制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理解教育机智的内涵需要分析它所强调的三个关键词:教学的复杂性、教学的情境性、教学的实践性。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连续性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指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教师的劳动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1、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把一个人培养成为能够独立生活,能够服务社会,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这个道理的最佳阐释。

2、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见效果。中小学教育处在打基础阶段,教师的教育影响通常要反映在学生对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适应中,甚至反映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成就上。

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体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是指教师的 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五)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身上。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良好的道德修养)

高度自觉、自我监控,身教重于言教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

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还要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教师的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之上,这是因为:

这是科学知识日益融合和渗透的要求;青少年多方面发展的要求;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拓展

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由教师的任务、角色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巧妙结合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五、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教师的专业人格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4、专业能力的提高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6、专业自我的形成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四)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从客观上来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从主观上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第二节 学生

一、 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1、依据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二、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社会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就微观而言,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

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形成的工作关系,为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划分,主要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

1、社会关系

2、教育关系

3、心理关系

4、伦理关系(人际关系)

(二)两种对立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凯洛夫

2、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法国卢梭,美国杜威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授受者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专制型师生关系

(二)放任型师生关系

(三)民主型师生关系

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5、发扬教育民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二)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正确认识老师

(三)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2、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

五、理想师生关系(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一)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二)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三)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四)心理关系: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

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第六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目标、任务将无法实现,没有教师的教,只有学生的学,这种活动只能称作“自学”而非教学。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第二篇: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1.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特权②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③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灌输、的过程④刻板性:教育方法死记硬背,机械模仿⑤象征性:占主导地位,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受教育本身

2. 近代教育(巨大变化):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③教育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不能忽视办学规律,不能以政治取代教育)

4.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科学知识传给更多的人)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职业科学家、科研机构的出现)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传播知识的同时直接进行科研工作)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科学成果在教育上运用的技术化要求)

5. 班级授课制: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

6.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7.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8. 个体身心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9.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0.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11. 课程实施: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2. 课程实施的结构(过程):①安排课程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②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定教学单元和课⑥组织教学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3. 信息技术与教育: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数量与质量)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师生交互模式,学习不受时空限制)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越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真正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成为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14.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5.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16. 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角色⑥研究者角色

17. 课程根据课程任务划分:①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②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③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8. 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①国家课程: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②地方课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③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19. 课程根据课程功能划分: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20. 课程根据组织核心划分: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21.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接班人,这是教育作用于经济的主要途径)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我们不能把教育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2. 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①教育的终身化:对于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②教育的全民化: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③教育的民主化: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性的否定④教育的多元化: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并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3. 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①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的机体机能发展顺序受到生长规律的制约②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对于人的自身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的,如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持这样的观点。而有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英国洛克“白板说”是此论的代表。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③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在: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机制)(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把实践、把个

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作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24.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5.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6.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27.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8.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29.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①顺序性---如身体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不要“拔苗助长”、“凌节而施”②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每隔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③不平衡性---首先是同一方面(如身高)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时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心理方面,感知、思维、情感先后成熟)。对此,提出关于发展的关键期的概念: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教育要错过关键期④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人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⑤个别差异性---群体差异与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一锅煮”

30.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③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④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1.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32. 德育原则:一、导向性原则①以马列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③学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方针政策。二、正面教育原则①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②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③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④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三、知行统一原则①联系实际,讲情理论②组织时间活动,引导学生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践中的德育问题③教育学生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四、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①要尊重依赖爱护学生②提出的德育要求要合理明确具体并序列化③把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五、因材施教原则①要注意学生的身心特点,承认过程性和差异性②要根据现实有的放矢,切忌一般化③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育。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①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协调一致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33.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34. 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35. 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6.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xx年x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7.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①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德才兼备)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