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名师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归来话感想

感受名师风采,启迪教育智慧

——20xx名师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归来话感想

黎城县南关小学 刘海峰

我于3月x日和13日两天时间分别听了夏青峰、牛献礼、刘德武、钱金铎、范新林五位名师的示范课,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们领略到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精当的点拨与启发,启迪台下人的无限思索,学术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会场,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我们教学要成功,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润泽灵魂。

几位老师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突破难点。设计精妙,环环相扣,对知识点层层深入、点点剖析,并且非常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下面我就几位老师的课谈一下自己的感觉。

一、注重情感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位老师的师生课前交谈,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利用课前短暂的两三分钟组织教学,激趣引领,从而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营造了宽松和谐、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制造了必需的学生心理磁场;千方百计力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数学思维的运动场!

二、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

与“升华”,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它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这个认识源自夏青峰老师《面积单位》的教学。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夏老师没有直接奉献真理——把书本上现成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动手画一画,然后对照,再画,再对比。撕一撕,对比,再撕,再对比。“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三种面积单位,脑海中形成了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强化了定义概念,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面积单位。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就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面积单位,这充分说明夏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动态生成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他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节轻松、活泼、实在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概念教学”的新“天窗”!

三、生本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牛献礼老师《分隔问题》一课中,他把解决容易混淆的植树间

隔问题进行简单化,让学生运用双手来操作,最后归纳总结规律,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理性的规律。牛老师尝试用手指头数和指缝间隔数的关系创建一个学生贴身的“模型”,来整合数种外像很不相同的案例,如:植树问题的株数与间隔数,锯木头的刀数和段数,时钟的声响数和间隔数,楼房的层数和楼梯组数??孩子们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的乐趣,原来学数学就是这么简单的。他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了一次“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思维之旅。在课堂中,学生有发现的乐趣,有探索的艰辛,有错误的困惑,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在这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只是数学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掌握了数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比知识和结论更有价值,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刘德武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那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生动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就很赞同刘老师表扬学生的方式,他一般不会直接表扬,而是通过带有哲理性的肯定语气来引导,如一个同学做数学题目用多种方法做对了,他说“谁的知识掌握多些,谁的选择性就更大,知识是息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个同学做错题时,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的学习中每一个都是探索者,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在科学探索中,失败往往比成功更需要勇气??”这样的表扬使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

刘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跳出数学教数学”他的课“自然但不随便,规范但不死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好一堂课,我们能留给孩子什么?刘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那就是在现代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主导作用,要让每个孩子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充分的发展,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让我感到“润物细无声”,体现到了数学课堂上,刘老师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大力改进的方面。

五、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听了钱金铎老师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图形的变换》,感觉很兴奋,课上的太完美了,课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始终一环紧扣一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钱老师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我想大概就是特级教师的教学境界吧。课堂40分钟,始终紧紧地抓着学生的眼球,每一道题的引导非常到位,点拨亲切自然,而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原有水平。

范新林《折线统计图》、《数字编码》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打破了“只重结果”和“只重过程”的两种极端模式,本着“从有限的材料中,挖取更多的内涵”理念来进行教学,才能促成教学的有效。在课堂上充分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敢讲敢说的能力。听了范老师

的课,我感觉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我们以往所追求的“高质量”、“高密度”、“高强度”的课堂,也不是空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泛泛而谈的形式化教学。真正的有效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掌握上,还体现在兴趣的培养上,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通过这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仔细回味名师们精彩的引领: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作为数学老师尽可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分享数学思考的乐趣同时,也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篇:20xx年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3月x日,我与同事赴泰安参加小学数学好课堂观摩活动,深感荣幸。活动中既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又有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一流的数学大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一、 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钱守旺老师的讲座中说,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内化理念。成年人与小学生之间的思维有很大差异,很多时候学生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老师不要马上否定学生,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说出这么回答的理由是什么,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给与学生鼓励,并且纠正他理解出错的地方,而不是否定学生的想法,那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减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激情。

二、 目中有人,以学定教。

牛献礼老师的《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讲座,让我收获良多。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开展调查,准确地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来处理教材。“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立足

儿童的现实,促进儿童的发展。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把握。

蔡宏圣老师的《过程的若干思辨》中提到,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概念的巩固,侧重于对结果的把握;综合与实践中,侧重于对过程的理解,得到多元感悟。教师要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一些知识细节要进行提醒和强调,教师在学生交流中要作为差生的代言人,来提出一些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深入交流,进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冲突时,要更注重过程,错过了结果可以下节课接着补上。错过了思维过程,理解知识的过程,只有结果,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不牢固。

四、 交则通,通则透、

刘德武老师给我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密铺》,通过埃舍尔的骑士图来引出密铺的定义,并利用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等图形来完善密铺的定义。分组让学生来试着画出一种五边形来进行密铺,提高学生的合作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感受密铺与很多知识的联系。出示一些埃舍尔的作品,给学生一种震撼和启迪。这样的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又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和美感,给了学生很大的启迪和感受。

通过《密铺》这节课,刘老师引出了《交则通,通则透》这个讲座。交则通,也就是知识点进行交叉整理,才能融会贯通,知识贯通了,才能学习的更透彻,才能把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张之洞说

过: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中也是这样。他的讲座围绕《密铺》一课的备课展开,让我们体会到“博—精—通”的内涵。通过几个课例,让我们知道知识的纵横联系,备课时该从什么方面去挖掘,做到“通”和“透”。一节数学课,要有它的灵魂,也就是指导思想,备课的时候要联系本册内容,了解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点有所交叉,引出课题时要新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直接,直接与本课知识点挂钩,教学过程要体现数学的特点,并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两天的观摩学习,领略到了很多著名教师的风采,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收获很大,比如课前谈话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引出课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数学用语,典型习题的选择等等,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希望以后还有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