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学研究论文

《耶稣受难记》电影观后感

《圣经》在之前只是常听别人提起,但因种种原因未得拜读,未免显得遗憾万分,尤其是对中文系的一员来讲,这简直是难以原谅的。终于,阳错阴差中在专业选修课中有幸选到了《圣经文学研究》这一课程,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仅了却了心中的一桩夙愿,更重要的是填补了我西方文学根源《圣经》这一空白。

邱老讲课激情澎湃、风情万种,也为《圣经》这一异域文化在我中华大地绽放些许更加奇异的色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外国文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圣经》可以称之为西方文化的根原,在西方世界《圣经》就是一本让人家喻户晓的“圣书”。《圣经》对西方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西方文化传统以及西方文化认同心理,对于整个西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着根本的影响,在我的理解范围之内《圣经》不止是一部文学作品、宗教典籍,同时也是一部民族发展史,更是一部了解西方古代社会发展形态的百科全书。

《耶稣受难记》这部电影题材得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众所周知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向来是比较敏感的问题,艺术作品虽对其有所涉及,但也是相当谨慎,艺术的创作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要考虑周全,所表达的内容会不会触到宗教的禁忌,会不会引起民族纷争。从了解到的关于这部电影制成的花絮来看,梅尔·吉布森公布自己计划拍摄一部耶稣受难的电影时,这位曾经执导《勇敢的心》的导演,立刻遭受到了各种势力的非难与阻扰,他一度笑称“发现自己突然间有了这么多的敌人”。这也难怪,马丁·西科塞斯因为拍摄《基督最后的诱惑》,把神圣的基督变成一个沉溺情欲与婚姻的凡人,差点遭人毒手而命丧黄泉。当梅尔·吉布森重拾这个题材,再现了耶稣受难的过程,又触到了许多人的痛处。影片与生俱来就带着巨大的宗教压力和民族压力,引起了电影界、宗教界和狭义民族主义者等的群起反应,把这部影片推向了风口浪尖。不管各方争议如何,但就影片本身来看,充分尊重了《圣经》原作《马太福音》中对耶稣受难的描述,从人物形象到人物台词,乃至细化到人物的每一句言语,都充分尊重了原作。作为一部宗教性质的嗲应,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任务的每一句言语都应该采取细微谨慎态度,若是失言或将危及或伤害信教人士的宗教感情和民族感情,这部电影在尊重原作这一层面上做得很好。

这部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以还原《圣经》原著中的人物,电影中所塑造的耶稣、玛利亚、犹大、撒旦、彼得、西门等人物形象与《圣经》中所记载的基本符合,试图还原和再现这些人物形象,给人以真事而深切的体悟。

在开篇的部分,我觉得导演第一个处理的很有特点的戏份是魔鬼撒旦的诱惑。据影片资料说,撒旦在人间是一种灵的存在,换句话说,像我们总说的鬼神一样的存在,我们看不见他,但他却看得见我们。影片的开头,耶稣在小树林中预见到了自己即将遭受的苦难,他十分恐惧的向天父祈祷,撒旦近在咫尺,用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劝导他放弃救赎人类的希望,并且放出了一条蛇。这是十分人性化的处理。

耶稣虽然是圣人,但他面对苦难时也有恐惧,也有害怕,也会颤抖,如同我们现实的人类,每一时每一刻,心中都在两个声音在做着博弈,一个是天使的声音要我们去真善美,去爱别人;一个是魔鬼的诱惑要我们妥协私利,放纵堕落。此时的耶稣也在艰难的抉择,撒旦的存在在影片中是耶稣心中恐惧的具象化,

如果要救赎世人,帮助世人扛起他们的罪过,将面临暂时痛苦的折磨,如果放弃理想,妥协于魔鬼,后退一步却将会万劫不复。

撒旦的一条毒蛇无声无息的游向祈祷着的耶稣,如同他的恐惧缓慢的爬上他的心头,若是妥协于暂时的诱惑,却会受到魔鬼永恒的奴役。其后,在整个耶稣的受难之中,撒旦无时无刻不跟随着他,只要耶稣有一刻放弃了希望,放弃了受难,将会马上落入撒旦的怀抱。

说到耶稣的拒绝妥协,也一样要说到妥协了的犹大,他因为三十枚金币而出卖了耶稣,获得了暂时的私利,却将他自己交给了魔鬼撒旦。犹大之死的那场戏处理的非常精彩,犹大被一群凶神恶煞的孩子追赶到了山坡,叫骂声吵杂声不绝于耳,一刻不得停歇。精神接近崩溃的犹大突然感到周围暂时安静了下来,回头一看,一头已经腐烂了的骆驼招惹着无数嗡嗡作响的苍蝇,惨不忍睹。对比刚才的孩子,犹大意识到,自己的良心已经如同这骆驼一样腐臭,所以惹来无数苍蝇一样的孩子报复,最后上吊自杀。

圣母玛利亚一定是影片中最为心碎的人物,作为一个普通男孩子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孩子被迫害被侮辱,玛利亚的心将永远都不会再完整。可是她的孩子不是凡人,是一位背负着拯救世人任务的圣人,玛利亚第一次看到耶稣被捕时,她说了一句“真的发生了,认命了”。一切预言终成现实,玛利亚其实深深知道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也一定知道儿子的理想和事业。哭天抢地无济于事,导演没有如此去处理玛利亚实在是一种极其聪明的做法,他用了几段回忆和玛利亚几乎无言的动作去表达,这样一位充满心碎而又无能为力的母亲的心理。先是耶稣被关押在地下,玛利亚轻轻的将脸贴到耶稣位置上方的石地上,耶稣也仿佛透视般的从地下望着她,这代表了他们身为母子的默契与心连心。

之后的耶稣遭受惨不忍睹的鞭刑,奄奄一息的耶稣被抬走后,玛利亚无言的用白色的毛巾擦着地上儿子的鲜血,这也是她所能做的全部工作,静静的擦拭,红色染遍了白色,作为一个遭受毒打的儿子的母亲,玛利亚无法阻止他们,却想为自己的孩子擦去所有的伤痕。此般散发出来的母爱隐忍而深沉,无言而庄重,比哭喊甚至哭晕的方式更让人心痛。

片中母爱的爆发点就在耶稣其中一次跌倒的地方,玛利亚记起了年幼的耶稣的一次跌倒,她哭着冲向他,却依然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任士兵继续折磨耶稣,因为这一切都是耶稣的选择,是必然发生的。耶稣死后被从十字架上解下,饱经沧桑的玛利亚抱着儿子的尸体,已经欲哭无泪,无神的双眼望着山下的大地,仿佛在无声的谴责无知的世人的罪行。

玛利亚的处理同犹大一样,有很多是梅尔吉普森的导演创作部分,是不存在于史料之中的,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成功的,无知愚昧的人群和罗马士兵对耶稣的折磨是正面的冲击,让我们身生愤怒;而更深一步的是对这样一个无辜的母亲的折磨,耶稣的肉体备受摧残,灵魂却坚贞不拔;玛利亚的肉体完好,心灵却几遭蹂躏。正反两面的冲击,震撼了观者的心灵,是对蒙昧愚痴的人性一面的谴责,和对耶稣受难救赎的高尚之爱的赞扬。

尽管影片耶稣受刑的部分似乎太过血腥暴力,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纪实所起着震撼人心的作用。

影片真正震撼人心的部分是耶稣的言传身教,和对人性的无情揭露,回忆中的信徒彼得信誓旦旦的对耶稣宣誓,“我将永远跟随着你,甚至是死亡”,在耶稣被唾骂殴打中,却立即恐惧的否认了他和耶稣的关系。沿途自称高尚的人们对耶稣诽谤侮辱,为耶稣留下同情的眼泪,并一直陪伴玛利亚的却是曾同样被唾骂,

但被耶稣所救的妓女。对比我国所做的关于圣人的传记片,一片高大全脸谱似的描写,缺乏此片中辗转反复,对比挖掘的深入人性的探索,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虽然是宗教片,我们不见得拥有那样的信仰,但我们可以去感受耶稣的仁慈与伟大,为他牺牲自己的受难,来换取人类救赎的行为而感到震撼。况且也许我们并不能理解耶稣的事业或理想,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非常现实的东西,魔鬼的诱惑,出卖或拯救良知,仁慈感动上天的那一滴眼泪??耶稣的受难证实了他所说的绝非伪道德,“要爱你的敌人”,因为唯有仁慈能化解冤仇,而报复不能,否则“拿剑之人终将死于剑下”,这种博大的的人道主义胸怀是值得我们瞻仰和学习的,对于现实社会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公益广告研究论文

公益也疯狂

——浅谈公益广告的发展蓝图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相对于物

质生活而言,人们的精神文明却相当匮乏。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社会公共意识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究的。本文首先回顾了公益广告的概念和发展现状,重点是研究未来公益广告的发展前途,特别是新兴媒体给公益广告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公益广告运用新技术实例和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此环境下公益广告的发展优化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益广告 发展 趣味 互联网

[论点]公益广告发展前途一片大好

[论据]1.经济迅速发展为,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基础。

2.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公益广告利用新兴媒体扩大影响范围,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后现代化社会关注形势忽视内容的特点为创造能抓住公众眼球的公益广告提供依据。

一.公益广告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公益广告不是以收费为目的商业宣传来创造利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传达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自20世纪xx年代公益广告在美国产生以来,公益广告的在各国都有发展,但其发展史缓慢的也是被动的。公益广告目前的发展现状有如下三点:

1.公益广告的稳定投入不够。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经济基础做后盾,发展的底气不足。在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中很少有人会拿出钱来做公益广告,只有公司做大做强之后,有了一定的实力,才会有企业会为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而在公益事业上大把的扔银子;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对于政府而言,只有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之后,呼吁人们精神文明才会得到回应。

2.公益广告创意整体水平不高,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其制作方也多数是国家政府部门或一些组织机构。 其内容多是表现社会当时的一些宣传号召和公益活动,旨在唤起受众的社会意识,使受众对某一社会性问题引起关注,或规诫受众的行为,从而达到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公益广告都采用不断重复乏味的劝说人们不要这样做,鼓励人们要那样做,可是一味的说服往往无法在公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达到价值观的传送。

3.媒介的利用较局限。商业广告为了盈利无孔不入,而公益广告却主要集中于比较成熟的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很少去探索新的媒介。这些媒体发展比较缓慢,在覆盖域、到达率、注意率等参考指标上显现出一定的限制性。

二.公益广告的发展方向

1.颠覆一贯的说服方法,增强公益广告的趣味性,以幽默风趣的形式抓住人们的注意。 公益广告虽然经常被作为一种现象加以关注,但他们毕竟是一种干扰,受关注的程度远不及电视节目,它们就像莎士比亚笔下6月的杜鹃,“人们听到了它的声音,但不理睬它”,尽管声音很大,喧闹非常,使用的技术也很复杂,但是能立刻抓住观众的情况极为罕见。每年春晚最能抓住人们眼球的节目就是赵本山的小品,有人说不看赵的小品就没有了年味儿。为何赵本山的小品这么受欢迎?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它有趣味。所谓有趣味就是它能引人发笑并能让人在娱乐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洗礼。公益广告的最终目的与小品

所达到的效果是十分接近的,但是目前的公益广告除了苦口婆心的劝说和类似恐吓的方法之外似乎没有更高明的招数了。公益广告要抓住观众的眼球必须得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妙招,商业广告强调的是独特的卖点,公益广告虽不同于商业广告,但从内容上看,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需要推销和贩卖,这就需要公益广告也要树立起自己的卖点了。广告不是科学,而是艺术,传达信息固然重要,真正唤起受众注意的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奇思妙想及不落俗套的艺术表达。异常是唤起注意的利器,意料之外的画面与文字往往会在瞬间抓住受众游离的目光,诱导受众去识别其中所蕴含的广告信息,富有创意的画面或文案会让人过目不忘。比如说有个关于车险救助的公益广告利用电梯门的开阖来形象的展示撞车的情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想不留下深刻的印象也难。还有一个关于安全套的平面广告,画面上有两个大脑,广告语是:Think before you do it ,通过一句文案“想一下再做”,幽默而清晰的传递出“性行为前要使用安全套的基本信息”。在公益广告设计中,运用生活中富有诙谐、戏谑、幽默的形象或成语来传播信息,令受众看后会心一笑,能赢得观众的好感和认同感,并在愉快中接受信息。

2.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学习商业广告运用媒体的策略,并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利用新兴媒体。

商业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媒体利用的灵活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植入式广告,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比如今年极受年轻人喜爱的韩国热播剧《花样男子》中有这样的情节,西门被小优拉去看日出,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远处巨幅广告牌上“西门子电器/我的最爱”的“子电器”因为太阳的照射而模糊,从男女主角的视角看去就变成了“西门/我的最爱”,不知道西门子有没有提供赞助,有的话,这钱给得一点儿不亏,不过这样绝妙的插入式广告若能巧妙的运用在公益广告上就更值得称道了。不止是电视剧,电影如《天下无贼》者,其广告的戏份已经超过了主演刘德华、李若英,宝马汽车、惠普电脑 、佳能数码、诺基亚手机、长城润滑油、北京晨报等都在,大有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气势,说这些并不是说要让公益广告也这么疯狂的插入到电影电视剧中去,而是说公益广告也可以灵活的利用现有的媒体形式,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

此外,在利用新媒体上,互联网在过去的十年中,广泛而迅速地改变着社会,影响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从阿帕网到信息高速公路,从军事通讯到网络报纸、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以及商业性ICP、ISP网站的出现,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19xx年又被提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是网络商业广告在企业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中的某些领域商业广告还未能完全占领,这为公益广告利用新兴媒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Web2.0是近年来在互联网行业红得发紫的概念,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营销人员,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无不为之疯狂,但近几年的发展表明,网站的注册和流量上去了,而广告却并没有成比例的增长,商业广告发挥其无孔不入的特长,也只是偶尔会拿它当做试验田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Web2.0平台要扩大广告收入所面临的严峻现实——规模化的用户经营大规模的迁移在作怪了。七年前,网民可能偏爱5460同学录;五年前,网民可能偏爱ChinaRen同学录;而三年前,网民则执着于校内网,但校内网不是终极战;20xx年,开心网取而代之,风靡一时,毫无疑问,开心网也只是驿站,新的技术形态还在不断的涌现,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与商业广告对消费者的针对性和忠诚度的要求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才使得商业广告只能望着Web发展的背影而叹气。与商业广告正好相反的是,公益广告完全无需顾虑到这些,它针对的是社会大众,无论网民如何变迁,只要有人看都不会影响其效果。比如时下流行的开心农场,我们可以在网民种地时不用化肥种的作物价格高于用化肥的,并在使用化肥时提醒用户可能对土壤造成的危害等等,借

此来传播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还可以利用帮别人锄草、施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

三.公益广告应紧跟时代潮流,符合社会大背景。

20世纪xx年代以后,人类的传播技术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由此社会进入了后现代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时期,图像与现实之间不再有隔膜,现代文化已经达到青睐形式,忽视内容的地步,不考虑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不管历史时期存在的区别,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已没有区别,人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社会当中,消费符号同时也享受人符号,所有的意义已不存在,形式的表现就是一切公益广告可以根据这一社会现象,利用“虚拟真实”接口设计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不但意味着使用者全新的感官体验,也代表着影响秩序通过受众的主动操作而重新组合。举例而言,在媒体整合之下,观众打开电视不会看到像《一千零一夜》最后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生活,直至白鬓千古一样千篇一律的说服性公益广告了,而是借助于虚拟实体的辅助,借助按键,进入画面,阻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或是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等

现在已有很多人公益广告已经利用了这一社会特点,关注社会热点,揭示生活的种种伪饰面纱,展示“世界的真实和真相”,如疾病、暴力、贫穷、战争、种族、灾害等,并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一则《患白化症的黑人姑娘》的画面上,一群黑人少女在列队前进,举行庆祝活动,一个患白化症的黑人少女自惭形秽,窘态油然而生,她似乎在躲避旁观者好奇的目光,运用反讽的手法,使种族歧视的偏见昭然如揭。还有19xx年获戛纳广告节金狮奖作品《心脏》的画面上,只有三颗一模一样的心脏,心脏上分别标注“WHITE”(白)、“BLACK”(黑)、“YELOLOW”(黄),图像似乎十分简单,诉求却十分清楚,内涵让人回味再三,人类的肤色大不相同,但却具有共同的本质,正如我们的心脏相同。在种族歧视、民族矛盾、宗教仇杀此起彼伏,甚至愈演愈烈的现实背景下,解读《心脏》,能够使人感悟到对人类多样性的宽容、容忍和尊重的强烈呼唤。

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极大丰富,为未来公益广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韦伯在论文《清教伦理标准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道:“物质产品对生活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终于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这是历史上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精神的世界逐渐输给了物质的世界,人的追求似乎被沉闷的物质禁锢了起来,这是现状。俗话说物极必反,在物质发展到最高境界时,人们就会积极的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依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不久的将来便会是一个物质富足的社会,人们会更多的考虑如何能够满足商业目的的同时让广告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艺术格调,人类的智慧与幽默感已成为广告人的新思考和努力方向,公益广告不但能实现了商业目的与公益责任的同时,也能为品牌形象的提升与发展赢得道义资本,因此公益广告的前面是一片蓝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