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财政局20xx年工作总结

****区财政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x月)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局党组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的要求,积极开源节流,狠抓增收节支,依法治税、依法理财,促进了全区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的良性互动,财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就重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科学发展,注重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服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壮大经济、培植财源的各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财源建设上,我们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技术改造贴息等各类专项资金的引导、吸附和激励作用,灵活运用贴息、补贴、奖励等手段,吸附企业和社会资金用于科技创新;足额安排地方负担的新增出口退税资金,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力支持招商引资,保证招商、洽谈、参展经费的需要。在收入征管上,财税部门相互配合,强化依法治税,完善征管措施,积极开展社会综合治税,实施重点税源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推广使用税控装置,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坚决堵塞跑冒滴漏,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协同有关部门依法执收、执罚,避免收入流失,增强政府综合统筹能力。20xx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32806万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3%,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收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围绕公共财政,积极优化支出结构,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围绕公共财政建设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认真执行“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的原则,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全力保证工资发放。科学合理调度资金,集中财力确保工资按时发放,同时适当提高了财政供养人员津贴补贴标准,全区人均月工资增加了450元。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性支出。全年社会保障性支出完成13052万元,增长26.2%。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兑现各类计生奖励资金247万元,促进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累计发放低保金435万元;投入资金1836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22.11万人,参合率99.28%;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深入实施“扶老助残济困”安居工程,新建贫困残疾人住房110间,困难群众生活有了较好保障。三是支持重点事业发展。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拨付 500余万元用于城市绿化工程及道路建设,拨付4000余万元用于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拨付650万元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进一步改善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围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

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村“路、水、电、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1.2亿元,实施了库山小流域治理、1.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投入资金240万元,新建自来水村16个,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拨付资金290万元,继续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

沼气用户达到了7600余户;投入资金6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新修村村通公路40公里;拨付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双十双百”工程,实施经济薄弱村帮扶、重点扶贫项目建设,扶持养殖、有机池藕等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拨付保险资金272万元,将小麦、能繁母猪和奶牛保险在全区推广,健全保障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事业的投入,促进各项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资金700万元,改造薄弱学校6所,“三亮三改”学校4所,新建教学楼1.2万平方米,并完成中小学校仪器配备更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拨付资金2600万元,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建成区人民医院病房楼、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0所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补助资金178万元,新建农家书屋89家,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提高;拨付38万元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3.67万人实现转移就业。三是严格落实惠农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全区共计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448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 755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良种补贴资金1110余万元,农民群众持续享受到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

四、围绕依法理财,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分配更科学,支出更高效,管理更严格,监督更有力,服务更规范”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预算编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规范采购程序。20xx年,政府采购资金预算1820万元,财政直接支付金额1572万元,节约支出248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组

织部门预算的编制,强化预算管理,认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的约束力进一步增强;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保障资产安全;继续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推进会计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收入、支出两手抓,既抓收入的增长,又抓支出效益的提高,同时加大了对上级资金的争取力度,当年共到位各类专项资金19700万元,比20xx年增加67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五、围绕人本理念,加强队伍建设,文明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内树正气、外树形象”,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一是紧抓干部教育不放松。紧紧围绕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能力显著增强。二是紧抓作风建设不放松。大力倡导立说立行、真抓实干的好风尚,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财政系统团结凝聚向上、想干会干干好的氛围日益浓厚;努力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积极为部门、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了财政部门和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紧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体系,切实加大反腐败源头治理力度,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20xx年,区财政局在全区行风评议活动中获得经济管理类第一名的好成绩,并继续保持了“省级文明机关”的荣誉称号。

20xx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围绕全区工作大局,

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x月x日

 

第二篇:市财政局20xx年工作总结

市财政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适逢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面对世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深入实施“八项工程”,积极服务“三重一大”,注重提升收入质量,促进收入平稳增长,牢牢把握“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的支出方向,大力推动财政实现“三个转型”,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任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6.76亿元,增长15.2%,连续7年超过全省平均增幅。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27.87亿元,增长16.2%。

一、转方式、调结构,全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筹措拨付支持经济发展资金30.62亿元,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安排1.6亿元设立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定向投向新能源、物联网、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和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矿大科技园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A类大学科技园,徐州工业园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全市科技支出投入12.45亿元,增长20.2%。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投入,支持组建江苏银行科技支行,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向科技成果转化。全年组织申报四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项目,34家企业获得贷款资助6,500万元。创立创业种子基金,与徐州中欧科技等4家高科技企业签订投资协议,采取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减免税收6.32亿元,退税5.33亿元。积极开展“营改增”试点,全市8,800户企业纳入试点范围,九成以上企业税负减轻。增加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投入,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市财政安排12亿元间歇性资金与银行贡献度挂钩,鼓励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立股权登记中心,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股权融资服务,成功助推江苏财发铝业等三家企业登陆天津产权交易所。

四是服务“三重一大”建设。市财政筹集城建重点工程资金23.4亿元,支持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奥体中心、珠山景区、徐州植物园、科技广场、公共自行车投放等重点工程建设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制订《徐州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资本金筹集方案》,合理确定市区筹资比例,推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尽快获批实施。

二、惠民生、促和谐,全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社保支出160亿元,增长18%。安排各项补助资金68亿元,落实“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一系列医改惠民政策,“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位居全省第一。筹措落实资金64.09亿元,保证全市30.63万名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继续实施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城

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和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等制度,全市拨付社会救助资金11亿元,受益困难群众达50万人。

二是教育投入得到优先保障。全市教育支出112.52亿元,增长24.8%。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各类教育保障水平。市财政设立2,000万元学前教育奖补专项经费,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达750元/生.年、550元/生.年,特殊教育学校提高到普通中小学标准的8倍。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完善高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市财政拨付资金5,000万元,支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校车安全、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等工程建设。

三是农林水事业加快发展。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80.3亿元,增长30%。市财政整合支农资金3.5亿元,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工程、水利水务现代化工程和“美好城乡”建设。落实强农惠农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高效设施农业、粮食功能区、绿色生态徐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中心镇、新农村示范村、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市财政筹措拨付资金2.98亿元,保障以水环境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支持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第二次进军荒山”,骆马湖、微山湖千岛湿地生态保护,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文体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全市文化体育事业投入5.5亿元,增长24.9%。积极推动文化品牌战略实施,安排各类文化专项资金1.02亿元,用于支持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市财政安排宣传文化专项资金4,000万元,支持《汉典华章》、《彭城怀古》、《刘邦大帝》等系列工程,打造“舞动汉风”品牌,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六大工程”。市财政筹措安排专项资金6,800万元,大力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支持第十八届省运会筹备和备战。

五是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认真落实帮扶政策,筹措拨付县(市)区专项补助资金26.5亿元,支持丰沛铁路建设、铜山棚户区改造、邳州徐洪河航道工程征迁安置、开发区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贾汪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提升县(市)区城镇居住、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功能,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

三、强管理、重绩效,全力深化财政管理创新

一是预算编制管理不断完善。突出“一条主线”,实现“两个改变”,注重“三个结合”。坚持以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为主线,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创新财政拨款方式,采取项目建设资金注入、国有土地作价注入、国有资产划拨等多种形式,把有效资产变成资本投入,做大政府投融资平台资本金规模,推动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对经营领域的财政拨款方式由无偿拨款改为有偿投资。改变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积极推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将预算编制与结余结转资金、绩效目标管理结果和预算执行进度相结合,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二是预算执行管理不断优化。出台《重大支出事项联合审议暂行办法》,推进重大支出事项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实施《徐州市市级预算支出执行进度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增强预算支出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市本级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达92.6%,比上年提

高3.1个百分点。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覆盖所有预算单位和财政性资金为目标,稳妥推进会计集中核算向集中支付转变。优化公务卡办理流程,深入推行公务卡改革。

三是财政监督管理不断加强。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12个部门率先公开了部门预算。深化部门绩效目标管理,选择6个市级部门实施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对其所有的专项资金进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涉及126个项目、5.23亿元财政资金。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和规模,实施绩效评价的部门66个、项目145个、资金26亿元。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价,对9个项目、

1.3亿元专项资金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价,邀请86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等院校、社会中介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专家全过程参与绩效管理。完善财政检查复核、财政监督公示公告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