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验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个人心得-

关于体验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个人心得

陈津津

25120xx220xx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不论是生活艰辛的农民工还是成功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能在城市里立足的白领们,他们都还没能力将自己的父母带来跟自己生活,那么那些独自留在农村的老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农村不像城市有养老院及健全的基本生活设施,子女也没有能力给父母每个月寄生活费,老人们到底有没有过上安养天年,即所谓养儿防老的日子呢?他们的物质生活怎么样?长期儿女不在家,只有孤零零的两个老伴过日子,他们得精神生活又如何?带着这些强烈的疑问,我们决定去农村体验一下农村留守老人们的生活。我们选择在龙岩市长汀县宣城乡畲心村得一个独守老人家体验三天生活,跟他们一起吃饭,劳动,聊天,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去回答心中的疑问。

25号中午十点我们到达了受访老人们的家,只有两个老人在家,几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孙子们也跟着爸爸妈妈在外地上学。接到我们的爷爷像大多数的农村老人一样,虽然话不多但给我们的感觉是十分亲切和蔼, 把我们接进家里后,爷爷就忙着做饭。爷爷告诉我们因为他身体不好所以家里的家务事就由他包办,而奶奶就包揽了家外的一切农活。爷爷把我们安排在客厅看电视,自己就开始忙起来,淘米煮饭,洗菜烧火。虽然还沉浸在初到一个地方的喜悦中,但看着爷爷蹒跚而忙碌的身影,我就觉的心理一阵阵难过,一年中的那么多日子,家里就他一个人忙外忙出,先不说累不累,就是那份孤独感该用什么去祛除呢?过了一会儿奶奶到家了,奶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瘦。不过奶奶很爱笑,根本就不像刚刚干了一天的重体力活归来,乐呵呵地招呼我们吃饭,饭桌上我们跟爷爷奶奶们聊天。感觉到我们的到来给家里带来了热闹,老人家也很快乐,我们就尽量跟爷爷奶奶多接触。晚上一起看电视,聊天,帮着干点能干的活。第二天,爷爷奶奶依旧照着他们原有的步调生活,我们开始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帮着爷爷扫地,择菜,烧火,喂鸡。。。跟着奶奶去干活的地方,那儿正在盖房子,都是我们干不了的重体力活,我们还去拔草给兔子吃,去菜地。。。观察着,体验着,思考着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人们在那么大年纪的时候还要干着很重的活。我们得知老人家里吃的水稻都是奶奶一个人种的,而收获一季水稻需要经历犁田、插秧、除草、施肥、收割、从田里挑回来、晒干。如此重的活,一个年龄接近70的老人家!当然还有砍柴火,种菜,以及

村里人盖房子的帮工。。。而爷爷则要把家里的一切内务干好。他们已经老了,本应该是享福的年纪,可是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得一直工作着。很多人会说老人们自己爱干,叫他们不要干他们也不会听,其实不是的,他们不舍得孩子们受苦,在孩子们没过上好生活的时候,他们是不肯让自己享福的,他们要为孩子操一辈子的心。这就是中国的老人!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要努力强大自己,让国家强大起来,富起来,让我们的老人安心的在老年过上好生活。

老人们身体也不怎么好,但是他们又不会好好爱自己,他们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吃的都是自己家种的青菜,生病了能忍的就尽量的忍。但是当孩子们回家时,他们就会用自己好不容易转来的钱给他们买东西吃。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爱!

但我也相信老人们辛苦工作,努力节省,他们都是快乐的。但是更严重的一点是他们很孤独。孩子们常年在外,只有两个人在家里,偌大的家只有老伴陪着。爷爷奶奶告诉我们,每当春节结束,他们都要难过很长时间,本来热热闹闹的家里,突然变得冷清,又只有两个人了,又要再等一年。他们还告诉我们,当孩子们打电话来他们是多么开心,不要寄很多钱,不要经常回家,一个电话就够了。那么又有多少人做到经常往家里打电话呢?我们是真的有那么忙吗?我们是真的缺那几块电话费吗?是的我们都不差那几块钱,不差那几分钟。但我们只是忘了,或者觉得一个电话没什么。但是对于老人,一个电话就够了,一句问候他们都要开心很久很久,是值得他们向所有邻居炫耀的 事。所以,请所有在外的孩子们经常打电话给家里的爸妈,他们要的真的不多。

除此之外,我觉得国家也应该加紧养老方面的建设。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已经奔上了小康,我们应该让我们的老人切实享受到国家强大的果实。依据每个家庭的情况,给不同老人发放不同的养老金,保证每个老人的温饱,也让外出奋斗的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以村为单位多举办老人活动,让老人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以解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第二篇: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院名称:化学与化工系  

调查主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当地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现状、问题与相关问题,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思考提出解决方法

调查时间:2011.01.18——2011.01.25

调查地点: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办尧王村及其周围太公湖附近

调查对象:村内老年人、太公湖附近游客

调查背景:老人和儿童是应该受到社会非常多的关注的群体,也是一个相互联系十分密切的特殊群体,如果对他们的关心不够,照顾不周,那么因为他们而引起的问题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与国家兴亡的,这当然有碍社会进步.因此,本次调查的目的就在于粗浅地认识这个群体的现状。我认为,农村老人和儿童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老人的生存生活状况和儿童的成长教育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大多数留守老人还要承担一定的劳动,单身留守老人的情况更差。而国家的各种养老保障制度还在完善中,其中就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调查内容:

一.调查形式与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先拟好问卷,将问卷打印,到村里大学生家庭进行调查采访(一般是问卷,偶尔目标有误,此户没有大学生就进行采访),然后到太公湖用问卷和调查采访的方式对非大学生各类人群进行调查。最终汇总资料撰写报告。

二.调查问卷分析:

 1.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子女外出后,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留守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

 2.留守老人仍需要劳动,但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

通过我们对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挣钱不多,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开支,能给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3. 生活缺乏照顾、孙辈抚养负担重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提个水,有些农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较困难。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例如,我们团队调查的一对老夫妻沈爷爷和周奶奶,有一次周奶奶去厕所,摔倒在厕所中,差点丧命,多亏沈爷爷及时发现,才挽救了周奶奶的生命。在农村留守老人中,诸如此类的情况经常发生,老人们没有子女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4. 隔代教育存在问题

通过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经济上的问题,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还把自己的子女留在老人的身边。我们问及他们把自己的儿女放在老人身边是否放心时,有70%以上的人表现出自己的忧虑。
5. 就医难、医疗费用不足问题突出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目前我国针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

 6. 女性和丧偶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更为艰难

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留守老人中更加弱势的群体往往是女性和丧偶的群体。女性留守老人由于身体特质的原因,劳动能力相比男性来说,相对较弱,导致她们的经济收入较低,生活质量较差。而丧偶的老人,由于缺少两人之间的相互扶持,生活照料上会更差,精神上更加寂寞。

三.调查总结:

(一)政策方面

1.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2. 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例如,减免税收,创业初期给于经济上的补贴等等。形成本地特色的农业或工业经济产业链,使农村青壮年就近就业,减少外出的数量。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仿效现在城市居民的养老方式,农民在青壮年时期,按时交纳与农民收入相匹配的养老保险金,真正实现农村居民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度。

2. 政府制定政策,加大农村医疗制度的改革。例如加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更加切实地解决农民 “就医难、费用高”的问题。   

3. 通过我们对城镇居民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大约有90%城镇居民对农村留守老人不关注,因此必须增强社会尊老爱老的意识,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于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于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2. 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3. 加大对社区的经济支持。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基础的社区对农民养老的经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各行政村应从社区的资源(并非仅指自然资源)状况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集体经济。这样,不能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及经济来源较少、较单一的留守老人们就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在村办企业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老年人有自我保障。

(四)生活照顾

1. 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建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对于老人特别是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的老人进行照顾。

2. 委托或雇佣亲人或邻居对老人进行照顾。在与老人及其邻居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人都是本姓氏的居住在一起,老人的邻居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亲戚、家族。由此我们考虑到,在外打工的子女可以将老人委托给邻居、亲戚照顾,并给以一定的报酬。这样,既方便照顾老人,也可联系双方的情谊,而且老人也更易接受。

(五)精神慰藉

首先,电话是留守老人与子女联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途径,除此就是子女逢年过节回乡探家。

其次,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最后,还应加强孝道宣传。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大事与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见;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常回家看看”,记得挂念家庭,时常打电话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及身体状况,更好地敬老爱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