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钟爱的名言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2、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孩子。 3、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4、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5、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6、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7、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8、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9、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10、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1、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2、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13、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14、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5、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6、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8、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0、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1、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22、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23、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24、教师是学生的镜子。

25、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26、学生没有教师,就象生活没有阳光。 27、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28、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教师。 29、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30、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将来超过自己。 31、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学生发现真理。

32、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

33、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3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5、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36、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7、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8、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39、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0、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41、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3、严师出高徒。

44、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5、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46、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47、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48、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49、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50、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51、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52、严是爱,松是害。

53、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54、愿作园丁勤浇灌,甘为烛炬尽燃烧。

55、在教学上,要做教师兼学者;在写作上,要做学者兼教师。

56、甘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57、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人。 58、差生身上应更多体现着老师的爱。 59、大家齐努力,科技教育盛开花。 60、教师要用心去爱,去教育学生。 61、坚持启发式,避免注入式。

62、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63、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64、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 65、要不断地向命运挑战。

66、命运之绳定会握在自己手中。 67、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8、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

69、不要简单地向后进学生说不。 70、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 71、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72、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 73、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 74、慈父慈母=教师

75、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76、教师的天职在勇于探索教育。 77、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 79、教师,是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火炬的使者。 81、好的集体中,学生自尊心是极易培养的。 82、不放手让孩子去做,犹如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是会防害孩子增强体质的。 83、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

84、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85、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86、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87、蜡烛选择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88、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89、在过多地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90、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容纳孩子最可谴责的行为。

91、孩子是可以敬服的,想上天空,想潜蚁穴,往往他们思维跳跃比我们要快得多。 92、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93、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

94、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95、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96、宁做奋斗者登山的拐杖,不做闲逸人享乐的温床。

97、露珠不愿跟珍珠比美,只顾默默地滋润绿叶和鲜花。

98、星星从不嫉妒太阳的灿烂辉煌,它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发光。 99、师德是一面镜子。 100、爱校、爱生是即是爱我。

 

第二篇:赞颂教师的名言

【尊师重教的成语】

尊师重道

【典故】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桃李满天下

【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称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这句成语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说:“举贤为国,非为私也。”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桃李满天下”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桃树和李树,比喻所培植的优秀人才。

悔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德才兼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勤勤恳恳 良师益友 桃李芬芳 教导有方 辛勤劳碌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桃李天下 师恩似海 良师益友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呕心沥血

披星戴月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师道尊严

教无常师

良师益友

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

师道尊严

研桑心计

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

春风化雨

呕心沥血

蜡炬成灰泪始干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门

先圣先师

良工心苦

门墙桃李

良师出高徒

鞠躬尽瘁

良师益友

程门立雪(立雪求道)

师道尊严

循循善诱

孜孜不倦

鞠躬尽瘁

门墙桃李

呕心沥血

断臂求法

春风化雨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些都是说老师尽心尽力,表达对教师的尊重!

【尊师重教名言警句及出处】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出自《孝经·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出自《荀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就:靠近。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自〔唐〕韩愈《师说》。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出自(清)王卓《今世说》卷一。冀:希望。敬:重视;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出自《荀子·性恶》。辨:慧

若要好,问三老。

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见于(明)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出自(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出自(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

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出自(汉)韩婴《韩词外传》。

师者,人之模范也。

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

意思是:老师呀老师,简直是儿童的生命,致力于求学,不如下功夫去找寻好的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道立则善人多。

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出自《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出自《论语·述而》。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出自《礼记·学记》。逸:安逸;轻松。庸:功劳。

为学莫重于尊师。

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出自(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务学不如务求师。

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出自(汉)杨雄《法言·学行篇》。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出自(明)唐甄《潜书·讲学》。 学莫便乎近其人。

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出自《荀子·劝学》。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莫相前头闹,喧乱作亚鸟鸣。

意思是:长辈同客人说话,应站在旁边听,不要跑到人前去嬉闹喧叫。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王梵志诗)。

择师,不可不慎也。

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出自《礼记·学记》。

【古代尊师的典故】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是一个尊师的典故。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坐着睡了,杨时和游酐侍立'旁,没有离去。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厚了。他们这时才踩着一尺深的积雪走去。有宋一代,程朱成为显学,杨时上承程颐,下启朱烹,闻名大下。于是,名师与名徒构成的"名人逸事",就成了学界佳话,著名典故。元代,谢应芳《龟山稿》卷七《杨龟山祠》诗曰:"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杨时号龟山,溢文靖。后代以此典故,作为尊师的典范。程门立雪,有的简称立雪。如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二《回吴先生庆初度启》有"将车昔念于聚星,就业常容于立雪"的话

鲁台望道

望鲁台为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贤徒燕伋所筑,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境内,距今2400余年,是中国尊师第一台。燕伋(前541-前476年),字子思,秦地千阳燕家山(今陕西省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一生三赴鲁从师孔子。归里后在渔阳(今千阳县裴家台台)设教18年,积极传授孔子学说,伋辞世后历代朝廷对其大加封赠: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伋渔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伋千源候;明追称"先贤燕子"。山东曲阜孔庙供有燕伋牌位和石刻像,圣贤祠内还塑有燕伋像。 燕伋为人谦虚诚厚,很受孔子常识,深得其亲传。燕伋二次从鲁归里后,于公元前501年在渔阳设馆办学,有教无类,广收门徒,传播儒学,为秦陇、川、滇、宁、蒙、新等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事业的巨大发展。燕伋是西北大地上孔子唯一贤徒,"开西秦设馆教学之先河",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儒家学说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燕伋在渔阳设教的18年间,因思师心切,便每日在学堂后面的黄土塬边,登高远望鲁国。为了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燕伋日用衣襟撩土垫足登高以望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遂形成了一锥形土台,这个土台后世人称"望鲁台"或"燕伋望鲁台"。

倒履相迎

蔡邕是汉朝著名的大学者,文史、音乐、天文样样精通,可谓学识渊博,名重一时。但他和人交往从不摆架子,还特别喜爱结交有真才实学的人。一天,蔡邕正在房中休息,家人向蔡邕报告说,门外来了一位自称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急忙跳下床来,穿上鞋子就往门外跑。由于太慌忙,把右脚的鞋子穿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穿到了右脚上,而且两只鞋都倒穿着。站在门外的王粲一看闻名天下的蔡先生是这个模样,便抿着嘴笑起来。家人看到王粲,不禁惊呆了:没想到这个王粲只是一个长得又瘦又小的少年!像蔡邕这样德高望重的学者,却对一个孩子这样尊重,难道不怕有失身份吗?蔡邕看出了家人的疑惑,就说:“这位王粲,才华出众,我蔡邕都不如他呀!我家的全部书籍和文章都应该赠送给他。”王粲的确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出身名门,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为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他自己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年少时就相当有才名,曾写下了《登楼赋》和《七哀诗》这样千古传诵的名篇。王粲记忆超群,过目不忘。有一次,他与朋友一起走路,见路旁有座石碑,两个人站在那里把碑文看了一遍。朋友开玩笑问他:“你能把碑文背下来吗?”王粲竟然转过身去,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还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棋,忽然棋盘上的棋子不小心被人碰乱了,无法再下。正当下棋的人相互埋怨时,王粲不声不响上前去将棋子摆好,结果与散乱之前一模一样,围观的人都佩服得不得了。看来,王粲这个人确实才华出众,智力超群,值得人景仰。难怪连蔡邕这么有名的学者都那样敬重他。在古代,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尊卑是分得非常清楚的。蔡邕能够放下大学者的身份,唯才是重,对年轻的王粲倒履相迎,不能不令人敬佩。

【古代名人尊师典故】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

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唐太宗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日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后,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子贡以太阳、月亮喻孔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

6年。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张良三拾履

故事源于《史记》。张良是韩国的贵胄公子,因派遣刺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避难异地,静心读书,等待时机。

这日天气晴和,张良禁不住到野外踏青,边走边读书卷,无意之间来到了圮桥之上。一位白发老翁在走路之时,不小心将鞋掉在了桥下。见张良走到身前,老翁用手指着桥下,要张良为他取鞋。张良见状,本待发怒,见老翁已是耄耋之年,又不忍心了。他遵命来到桥下,将鞋子取回奉上。老翁遂命张良为他穿上鞋,张良愣了一下,随之平和下来,跪地为老翁将鞋穿上。老翁穿上鞋,也不言谢,扶杖下桥,张良怕老翁有什么闪失,又紧跟老翁身后。老人这才开颜一笑:“哈哈哈!孺子可教啊!”张良清晰听得,老翁告诫他,五日之后,再在圯桥会面。张良谨遵老翁之言,如期来到桥上,只见老翁早已端坐在圯桥,见张良姗姗来迟,责备张良不该迟到,约定五日之后再次相会。张良岂敢怠慢,按期而至,只见老翁仍然早来桥上,张良急忙跪地请罪。老翁责怪张良年青贪睡,心志不诚,约定五日之后最后一次机会,仍在圯桥相会。张良闻言,心中思忖,自己两次都是在清早城门打开时,第一个出来,反而迟到。约会日期已到,张良真索性一夜未睡,早早就来到圯桥等候。

满天寒星,霜露无声,张良默默地坐在桥上,寒气浸衣全然不顾,静静地坐等了几个时辰,只见老翁扶仗捧书前来。张良急忙迎上前去。老翁会心一笑,夸奖张良有志有为。为何考验三次,是因为难得看重,易得看轻之理。说着,将手中《太公兵法》相赠。嘱咐张良用心研读,日后必有大用,张良深谢恩师,询问姓名,老翁笑而不答,告诉张良,将来成功之后,看到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就是为师啊!

张良牢记恩师黄石公的指教,苦读《太公兵法》,韬略满胸,辅佐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人誉为“汉三杰”之一。

陆佃尊师

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东浦镇鲁墟人,北宋学者。少年时非常勤学,家里贫穷没有照明用的灯,常映着月光夜读不停,传为美谈,又博学多才。著有《陶山集》14卷,皆传于世。对礼家名教之说,尤其精通《埤雅》、《礼象》、《春秋后传》。

他曾向王安石求教经书,两人结下了很深的师生情义。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一次向陆佃征询对新法的看法。陆佃如实肯定新法的优点,也坦率地指出了新法的一些缺点。王安石父子在朝中权势很大,不少人以师生关系为阶,巴结奉迎,谋求仕进。但陆佃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许多人都极力摆脱与王安石的关系。陆佃却一如既往地对待老师,王安石去世时,他还做了道场哭祭老师,并在参与编撰《神宗实录》时,大胆

坚持肯定王安石的成绩。

【尊师的名人名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勤求》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与教师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联)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桃李满天下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教师师德格言50条】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2、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孩子。

3、倾注心血的爱能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4、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5、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6、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7、教师施爱宜在严爱与宽爱之间。

8、把爱带给每位学生。

9、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10、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11、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

12、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13、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14、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5、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

16、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17、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8、教师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19、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

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

20、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21、语言作为工作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的重要;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22、谷穗越饱满就越低垂,学识越渊博就越谦逊。

23、诚挚的心灵,是学生情感的钥匙,

高尚的师德,是学生心灵的明镜。

24、教师是学生的镜子。

25、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先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26、学生没有教师,就象生活没有阳光。

27、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28、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教师。

29、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30、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将来超过自己。

31、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学生发现真理。

32、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

33、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教书。

34、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5、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36、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37、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8、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39、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40、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

41、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3、严师出高徒。

44、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5、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46、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47、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48、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49、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

50、教师要融于师生的相互理解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语 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三者而已――古语 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白虎通义》  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后汉书·孔僖传》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篇》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出自《朱舜水集·劝兴》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人不可以不就师矣――(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意思是: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意思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意思是:人希望自己的子孙有作为,却不知道重视老师的作用,这就好比想保养自己的身体。但又不穿衣,不吃饭似的。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意思是:人即使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这择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 若要好,问三老―― (明)唐海《中山狼》意思是:要想把事情办好,要向有经验的老年人请教。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意思是:拜师解答疑难,交友辨析疑难,师、友对做学问很有帮助。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宋)刘过《湖学别苏召叟》意思是:师友之间贵在尊敬和亲热,考察古代文化应当反躬自问。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汉)韩婴《韩词外传》意思是:教师得到敬重,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百姓才能重视学问。 师者,人之模范也――(汉)杨雄《法言·学行》意思是;当老师的人,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师道立则善人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意思是: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

语·述而》意思是:三个人同路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师长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而改掉。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并感谢老师的功劳;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地教,结果却事倍功半,他不检查自己,反而埋怨老师。 为学莫重于尊师――(清)谭嗣同《刘阳算学馆增订章程》意思是: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务学不如务求师――(汉)杨雄《法言·学行篇》意思是:努力求学不如努力找位好老师。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明)唐甄《潜书·讲学》意思是;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 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意思是: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   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学记》意思是: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