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语录

说明:内容皆摘自张笑恒编著的《李树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每一小节前面的李叔同语录。

第一章 历练平和之心

1、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2、知足长足,终身不辱,知止长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3、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5、冲繁地,顽顿人,拂(fu)逆时,纷杂事,此种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6、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功夫只在个定火。”

7、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是为亲切有味。”

8、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9、花开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10、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第二章 历练说话之法

1、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闲人莫论是非。

3、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4、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淡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5、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6、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则善之大戒也。

7、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8、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辱,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9、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怒气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骛,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第三章 历练做人之智

1、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公生明,不避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2、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

4、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牵强敷衍。

5、唯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

6、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7、佛祖奚以利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8、有出格见地,方有千古品格,方有超世学问;有超世学问,方有盖世文章。

9、严者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者此心以待同群,须知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第四章 历练养身之道

1、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苦耐劳,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2、不嗔,嗔习嘴部易除,“意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3、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4、应事接物,常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5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6、群居,守口,独居,防心。

7、静坐常思己过。

8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9、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10、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第五章 历练处事之态

1、盖志者,气之帅也,人若立有坚志,如统军百万,威神八面,天日可贯,何事不成。

2、凡事全在自己去做,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3、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4、用工夫要如猫捕鼠(专注、奋发),如鸡孵卵(专注、无间),如滴水穿石,钻木取火(专注、不停),乃能成就。

5、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6、必有容,乃有德,必有思,事乃济。

7、处难处之事宜宽,处难处之人宜厚,处至急之事宜缓。

8、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会吃亏。”

9、居安思危,处治思乱。

10、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11、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12、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第六章 历练做事之巧

1、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2、做功夫要一气呵成,打成一片。不可须臾剪间断,方是功夫。

3、步步先占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4、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5、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6、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7、气忌胜,心忌满,才忌露。

8、用工夫如穿针引线,急不得,粗不得,要仔细专注耐烦才行。

9、有识量无品格,不足以砥柱中流,犹无识量也。

10、甘淡薄,忍疲劳,精勤禅诵。夜寐夙兴,虽剧病临危亦不懈废,诚有古风。

第七章 历练生活之苦

1、持戒严谨,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丁两百多处,青白相间,褴褛不堪,还视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皆被谢绝。

2、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简约。

3、我们即使十分有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

4、人的双手双脚是为劳动而生的,劳动原是人类本分生的事,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健康。

5、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几日生。

6、想我出价以来,既然是无惭无愧,所以到现在所做的事,大半支离破碎不能圆满。

7、

8、游衍书溃,唾弃名利。

9、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第八章 历练真情之痛

1、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重其永垂。

2、君子之交,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3、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4、行矣临流重叹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

5、深愁浅愁,难消受,谁家庭院笙歌又。

6、隔断红尘三万里,先生自号水仙王。

第九章 历练成佛之路

 

第二篇:《怀李叔同先生》学案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 必修二读本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案

【资料窗】

1、走近作者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2、李叔同生平

李叔同是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

怀李叔同先生学案

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

1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 必修二读本

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xx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八大山人笔下的白眼八哥形象,讽刺的意味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画作实在是一种发泄,是入世的,并未超然。比之他们,弘一逃禅来得彻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

【基础知识】

1、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读音,看准字形。

(1)堕地( ) (2)炽热( ) (3)眉峰紧蹙( ) (4)点名簿( )【薄】

(5)鬈发( ) (6)眼波斜睇( )(7)窈窕( )( )(8)临摹( )

(9)深涡( ) (10)瘦削( ) (11)一帧( ) (12)清癯( )

2、 解释下列词语

粉墨登场:

颠沛流离:

【文本梳理】

文中记述了李叔同先生的几个人生阶段?分别都怀想了哪些事情?写出了李叔同先生一生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 必修二读本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学习并借鉴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重点掌握细节描写。

2、熟悉李叔同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课堂学习案

【合作探究】

1你认为文中哪些内容可以体现先生的“认真”?请小组内同学合作交流。

2如何理解“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这句话?

【精讲点拨】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

【当堂检测】

运用细节描写或典型事例,写一写自己班上的某一位老师或同学。要求:50字左右,且在文中不得出现这个人的姓名。

怀李叔同先生学案

3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 必修二读本

课后复习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象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出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

4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 必修二读本

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

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19xx年4月作于四川客寓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李叔同先生是作者的老师。他出身于富裕之家,青年时颇有才气,应沪学会征文,

名字屡列第一。他英俊潇洒,颇有风度,是当时上海一等的花花公子。

B. 李叔同先生满怀爱国热情,奔赴日本留学,他全面钻研西洋艺术,绘画、音乐、

文学、戏剧都研究;介绍西洋文明,亲自主演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目的

学成以后报效祖国。

C. 李叔同先生回国后,身份变了,装束也变了;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

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这一变,表明他与西方思

想的彻底决裂,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彻底决裂, 显示了坚定的爱国意志。

D. 李叔同先生的特性就是“认真”:认真做人,认真学道,认真学佛。即使在出家为

僧之后,生活做事依然非常认真,如“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余多的宣纸

如何处置?”

E.作者对李叔同先生非常熟悉,选材得心应手,全文思路贯通。通过几次外貌描写,

表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但是,结尾说“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弟尘缘已经结束”,

表明作者对李叔同的出家非常失望,无比痛心。

(2)文中说:“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6分)

答:

(3)李叔同人物性格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阶段论述的?(6分)

答:

(4)李叔同早年曾是热血的爱国青年,后来却出家为僧。对李先生出家的选择,请发

5

经师易得,人师难觅。 必修二读本

表你的看法。(8分)

答:

【课后拓展】

李叔同先生语录: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

利。后乃视为故常,而不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参考答案】

(1)B、D(5分。对一项给2分)

(2)(6分。意思接近即可)深感祖国惨痛的现实;有感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文化,学习西洋文化;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3)(6分)性格特征是“认真”。(2分)第一,青年时期在上海,好学上进,大展才华,认认真真做一个有志青年。第二,留学日本,刻苦钻研西洋文化,认认真真做一个将来报效祖国的留学生。第三,回国以后,认认真真的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祖国的人民。

第四,出家之后,更是认认真真做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每条1分)

(4)(8分)探究题。言之成理即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