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兰老师推荐)

《动人的北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性;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筛选信息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北平动人之处,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体会作者优雅情怀的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把握北平的动人之处。

教学难点 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设计 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是第一次信息反馈。使用情境教学法,引领学生走入文章。)

播放《北京欢迎你》的MTV,20xx年,北京成为奥运的符号,能代表北京的符号就很多了,今日的北京绚丽动人,那么昔日的北平呢?

说起北平的往事啊,那就绵远而悠长了,我想我们同学心里肯定有疑问: “北平”这一称呼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变成了“北京”? (有没有同学知道的,如果没有,我给大家个资料)

二、简单了解北京、北平名字的由来。

1、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元大都附近的残余军队。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2、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变”,历经近三年的征战,攻占了南京,从其侄子手中抢得了皇帝的宝座。并在1403年(即永乐元年)将北平府改为了“北京”,后又迁都北京。北京这个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了。

3、19xx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6月20日宣布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

4、19xx年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于19xx年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1945 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5、北平和平解放后,19xx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27日,政协会议全体决议定都北平。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虽然北平有过辛酸的往事,但是北平更代表着着辉煌、大气、权势,代表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它是老舍魂牵梦绕的《想北平》,它是郁达夫流连伤感的《故都的秋》,它也是林语堂如数家珍的《动人的北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语堂先生看看他眼里的北平。

三、作者简介

林语堂

(1895-1976),散文家、小说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xx年回国,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

一生著述颇丰。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 小说:《红牡丹》,长篇小说《京华烟云》

杂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

《锦秀集》《幽默小品集》《行素集》

散文:《脸与法治》 《孤崖一枝花》《秋天的况味》 《说避暑之益》《我的戒烟》 《粘指民族》 《纪元旦》

随笔札记—— 《冬至之晨杀人记》 《女人》

岁月留痕—— 《鲁迅之死》

现代人物—— 《林语堂自传》

现代小说—— 《冬至之晨杀人记》 《生活的艺术》 《大自然的享受》 《人生的盛宴》 杂文—— 《论解嘲》 《林语堂语录》

四、整体感知

1、你认为北平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请有感情地朗读你选出的段落或语句,并说出你的感受】

(目的: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品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从内容上归纳北平的动人之处:(由教师示范总结第五段内容,其余各段由学生用类似方法自己总结。提高阅读文章时提炼重点词,分析概括的能力) 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风光动人。(有很多游览的去处)

二是城市景象动人。(珠玉之城、消闲购物的天堂)

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2、找出文中概括老北平特点的语句。

1)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

大的。它包容着新旧两派,但它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2)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3) 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4)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北平是贫富共居的

地方。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

5) 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它是一个理想的城市。

6) 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7) 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8) 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

3、根据特点主次,梳理结构层次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段)概括总写北平的特点

第二部分(2—22段)具体展现古都北平的特点。

4、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首先,紧扣文眼“动人”,林林散散写了百姓形象、城市景象、街巷院落、文化气息、自然风光;贯穿作者对北平的热爱、欣赏之情。

其次,它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宽大、包容等来写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具体研读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写了北平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的特点。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内容的作用。

2、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写了北平新与旧共存的特点。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的特点。

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呈现了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

3、怎样理解第四段结尾“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哪?

作者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

把生活在此地的北平居民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肢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

昆虫对于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

同样,一个北平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的全面而恰当的。

这样说是为突出北平历史古老(老成)、

内涵丰富(宽大包容)的特点

提示:理解句子,立足于段落

4、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几个原因:

【题答案较“散”,没有鲜明的结构特征或高度概括的语句。】

①建筑布局讲究、道路宽阔。

或【建筑美、道路宽】

②生活舒适可爱 、随意自由。

或【舒适自由的生活方式】

③老百姓善良、淳朴。

或【迷人的居民】

三、品味语言(教师点拨,归类)

1、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1) “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 虽是散文语句,内在情感丰富,词句很工稳,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2) “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 ——更富有诗意,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2、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审美情怀。

1)“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落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细节,又院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树木;又由树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他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总之,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2)“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不具体写是怎么新鲜的,两个“就是”,让读者去尽想这种水果的形、色、味,作者的喜爱与自豪的感情也自然地流露出来,也感染了读者!

3、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1)“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生动有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第13、14段细说了北平的建筑布局。

如数家珍,不嫌啰嗦,其实是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表露。

4、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阅读文章第三段,请说说这一段的语言特点

(1)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有几个短句,有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2)“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 结构一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尽”和“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无比的欢愉之情!

四、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运用工具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因此设置拓展探究:

1、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呢?(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总结)

明确: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

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所谓“境由心生”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板书设计

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情怀

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第二篇: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动人的北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