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警世名言

古代经典警世名言(附注释)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

——《吕氏春秋》卷一九《举难》

【意谓】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国家衰亡的政治原因。

国多私勇者其兵弱,吏多私智者其法乱。

——《管子 ? 禁藏》

【意谓】国家多了那些自私的勇士就会兵力衰弱;官吏中多了那些精于谋私的人就会法度混乱。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战国策 ? 赵策二》

【意谓】长子有私心则家庭必定混乱,大臣谋私利则国家必定危亡。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宋 ? 辛弃疾《美芹十论 ? 观寡》

【意谓】自古以来国家统一分裂的局势,往往取决于民心。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

——《琼琚佩语 ? 修己》

【意谓】端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在心灵深处严以律己。

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吕氏春秋》卷一《贵公》

【意谓】秉公办事得天下,徇私舞弊失天下。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韩非子 ? 有度》

【意谓】只要去除私心杂念实行公正法度,就能百姓安定,国家太平,只要抛弃自私行为而按公正法度行事,就能兵力强盛而克敌制胜。

天下唯公足以服人。

——《明史》卷二三五《王汝训列传》

【意谓】只有公正无私,才能令人信服。

任天下之大,立心不可不公;守天下之重,持心不可不敬。 ——《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列传》

【意谓】创业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守业的要旨在于慎重谦恭。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 吴兢《贞观政要 ? 论公平》

【意谓】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就在于处事要公平正直。

治国莫先于公。

——宋《司马温公集 ? 为言治所先上殿札子》

【意谓】治理国家首先要公字当头。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

【意谓】依靠德行就能兴盛,倚仗暴力就要灭亡。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

——元 张养浩《牧民贵告》卷下

【意谓】宁愿秉公而贫穷,不愿徇私而富足。

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 ——汉 刘向《说范 ? 贵德》

【意谓】按人们本来的愿望,没有谁不希望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而实现不了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受到了利欲的损害。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元 张养法《牧民忠告》。

【意谓】愿为了克己奉公而贫穷,不要因假公济私而发财致富;宁可由于谦让而得不到私人利益,不应为了钻营竞争而有损于他人。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吕乐春秋》

人欲自见其形,以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以待盅臣。 ——《资治通鉴》

千里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后汉书·张衡传》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战国·韩非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猛虎行》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隋·王通《中说》

水清沙自洁,官闲弊自绝。

——清·乐钧《北新吏》

廉则政清,政清则民服。

——宋·苏轼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

——汉·刘向

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唐)魏征《隋书·房彦谦传》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

——洪应明(明)

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

——松坪(清)

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张伯行(清)

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张伯行(清)

所判案非皆允也!贪一毫枉法脏,唯恐子孙有报;不爱钱敢曰廉乎!存半点徇私念,是知鬼神难欺。

——樊公佩(清)

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 ——程恩泽(清)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

——柳宗元(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宋)

求通民情,愿闻已过。

——王阳明(明)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顾景祥(明)

从田间来,愿闻吾民疾苦;后天下乐,试观案哲襟怀。 ——郭柏荫(清)

 

第二篇:中国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中國古代的108句警世名言

1.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3.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孟子)

4.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5.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

7.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南宋詩人葉紹翁)

8.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9.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10.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11.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12.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3.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14.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1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17.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18.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1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20. 2..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2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22.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24.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25.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2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27. 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28.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29.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30.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31. 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32.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3. 敏于事而慎於言。(孔子)

34.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3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36.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37.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38.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9.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40.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1.

42.

43.

44.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5.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46.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47.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48.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4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0.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5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2.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

53.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矣。( 孟子)

5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孔子)

55.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孔子)

56.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57.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58. 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59. 君子值啦恢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60.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61.

62.

63.

64.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聽其言,觀其行。(論語)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65.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66. 吾日參省吾身。(曾子)

67. 貧而無怨,富而不驕。(論語)

68.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孔子)

69.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70.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7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72.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73. 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74.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

75. 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6. 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7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78.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79. 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80. 當仁不讓于師。(孔子)

8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82. 智者不惑,仁者不優,勇者不懼。(論語)

83.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老子)

8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論語)

(莊周)

85. 彼一是非,此一是非。(莊周)

86.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

87. 置之死地而後生,(孫子)

88.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89.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90.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

9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92.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9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94.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95.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9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9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98.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99.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100.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101. 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02.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孟子)

103.

104.

105.

106. 養心莫善於寡欲。(孟子)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孟子) 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107.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108.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