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经典诗歌

情愿 林徽因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有着落的惆怅; 在黄昏,半夜,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着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深笑 林徽因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飘过,

拂在端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百层塔高耸,

谁不知名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风筝

林徽因 看,那一点美丽

会闪到天空!

几片颜色,

挟住双翅,

心,缀一串红。

飘摇,它高高的去, 逍遥在太阳边

太空里闪

一小片脸,

但是不,你别错看了 错看了它的力量,

天地间认得方向!

它只是

轻的一片,

一点子美

像是希望,又像是梦; 一长根丝牵住

天穹,渺茫——

高高推着它舞去,

白云般飞动,

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 它知道,知道是风!

无题

林徽因 什么时候再能有

那一片静;

溶溶在春风中立着,

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

什么时候还能那样

满掬着希望;

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 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

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 才真能懂得

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 昨天的静,钟声

昨天的人

怎样有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

十月独行

林徽因 像个灵魂失落在街边,

我望着十月天上十月的脸。

我向雾里黑影上涂热情

悄悄的看一团流动的月圆。

我也看人流着流着过去来回

虽影中冲着波浪翻星点

我数桥上栏杆龙祥头尾

像坐坐一条寂寞船,自己拉纤。

我像哭,像自语。我更自己抱歉!

自己焦心,同情,一把心紧似琴弦,—— 我说哑的,哑的琴我知道,一出曲子 未唱,幻望的手指终未来在上面?

人生

林徽因 人生,

你是一支曲子,

我是歌唱的;

你是河流

我是条船,一片小白帆

我是个行旅者的时候,

你,田野,山林,峰峦。

无论怎样,

颠倒密切中牵连着

你和我,

我永从你中间经过;

我生存,

你是我生存的河道,

理由同力量。

你的存在

则是我胸前心跳里

五色的绚彩

但我们彼此交错 并未彼此留难。 .........

现在我死了,

你,——

我把你再交给他人负担!

 

第二篇:林徽因诗歌寻美

西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林徽因诗歌寻美姓名:刘晓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陈本益

2009040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林徽因诗歌寻美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晓芳

指导教师陈本益教授

摘要

林徽因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具有经典魅力的诗人。她的诗歌作品虽然数量屈指可数,但她以虔诚的艺术态度抒写生命体悟,思索人生哲理,写照真实灵魂,孜孜追求美的艺术表现。‘她的文学活动属于新月派和京派,她的学识与背景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艺和科学的多方对立与统一的元素,因而她的诗歌在审美形态、审美意蕴和唯美风格三方面对诗歌传统既有传承又有超越,穿越时空仍然绽放着瑰丽的艺术之美,显示出辉煌的生命力。她的诗歌作品不但具有文学本体价值,而且具有文学史意义。

本文在对林徽因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诗形诗质,从诗歌的审美形态、审美意蕴和唯美风格三方面深入研究其诗形诗质,发掘其独特的诗美价值,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分析其诗美内容,探究其诗美形成之源,领略诗美艺术本质。

论文由五部分构成:

绪论,分析林徽因诗歌研究状况,指出现有研究己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薄弱之处,提出本文论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从诗歌审美形态的角度分析林徽因诗歌的色彩美、音韵美,探讨其诗歌创作在诗艺上对诗歌传统的传承和对新月诗歌理论的超越。

第二章,从诗歌审美意蕴角度分析林徽因诗作的空灵美、感伤美,以传统诗论为理论依据,探究其诗美艺术之源,体悟诗美中的生命哲学。

第三章,以西方诗论为理论依据,分析林徽因诗歌对唯美主义传承和艺术表现,体悟诗歌瞬间与永恒的唯美哲思。

结语,分析林徽因诗歌的永恒魅力,探讨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色彩美音韵美空灵美感伤美唯美风格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ract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皇璺III一=一:曼皇皇皇曼皇曼皇寡曼皇量曼曼皇曼量曼量曼曼曼曼曼皇量鼍曼曼曼Abs

AResearchOntheBeautyofLin

Huiyin'SPoetry

MasterofModernandContemporaryChinese

Literature'LiuXiaofang

Supervisor:Prof.ChenBenyi

Abstract

LinHuiyinisapoetwhopossessesaclassiccharmintheChinesemodempoetry.Thoughherworksaleafewtocount,she,withapiousartisticattitude,hasdepictedunderstandingoflife,thoughtaboutthetruthoflife,reflectedthegenuinesoulandrelentlesslypursuedthemanifestationoftheartisticbeauty.ThoughherworksbelongtoCrescentstyleandPekingstyle,herknowledgeandbackgroundareintegratedwithmulti—dimensionaldementsoftraditionandmodem,orientandoccident,cultureandscience.Therefore,withregardstothethreeaspects—aestheticismform,aestheticismimplication,aestheticismstyle,herpoetryhasnotonlyinheritedbutalsosurpassedthetraditionalpoetry.Ithasgonebeyondthelimitationoftimeandspacetoachieveafullbloomwiththebeautyofthemagnificentartandashowofthebrilliantvitality.Fromthisperspective,herworkshavenotonlytakenonanartisticvalue.butalsoaliterarysignificance.

OnthebasisofadetailedstudyofLinHuiyin’Spoetry,inordertoexploretheuniqueaesthetic,artistic,andIdeologicalvalueofpoetry,theauthorhasdiligentlydonearesearchOnthepoetryformandqualitywhichareachievedbymeansofaestheticismform,aestheticismimplication,aestheticismstyle.Additionally,thisessayhasageneralanalysisofthecontentandthesourceofthepoetryfortheessenceofthepoetrybeauty.

Theessayconsistsoffiveparts:

Introduction:theessayhasallanalysisoftheexistingresearchsituationofLinHuiyin’Spoetrymadpointedouttheachievementandweaknessofit,andalso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roughtupwithauthor’soriginalpointofview.Abstract

Thefirstchapter,fromtheaspectoffromtheaspectofaestheticismform,,itanalyzethebeautyofcolorandbeautyof

poetryininheritingpoetrytradition

Thephonology,andexploresthecreationofandsurpassingthetheoryofCrescentpoetry.aspectoffromthesecondchapter,from

atheaspectofaestheticismimplication,itgivesgeneralintroductiontothebeautyofemptinessandbeautyof

SOITOWofLinHuiyin’spoetry.Onthebasisoftraditionalpoetry,italsoincludesthestudyofthe

artofpoetry.sourceofthepoetrybeautyandunderstandingoflifephilosophyinthe

Thethirdchapter,onthebasisofoceidcntoJpoetry,itillustratestheofInheritanceaestheticismandartperformanceofLinHuiyin’spoetryandtheunderstandinginstantaneousnessandeternity

Thefinalparthasaofaestheticphilosophy.briefstudyofthecharmofLinHuiyin’Spoetryanditsartisticvalue.

Keywords:Beautyofcolor

BeautyofsorrowBeautyofphonologyBeautyofemptinessAestheticismstyle

独创性声明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别标注。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鼓南妥签字日期:矽?年牛月J毕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筹)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驮曳考签字日期:研年4月,乎日矿彦7年牟月』牛日

西南大学硕上学位论文绪言

绪言

林徽因作为“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生命历程和精神追求上为中国现代知识女性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人生范式。解读林徽因的诗歌作品,可以领略她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学等多种对立的质素熔铸在一起,而造就的无暇透明的“纯美”,体悟生命变幻的每个瞬间所包蕴的人生永恒。

林徽因是幸运的。她生长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祖父林孝绚是前清翰林,思想较为开放,并且比较注重教育,曾送子侄多人到日本留学。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的政界要人,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积极倡导宪政,与梁启超一起活跃在政界。1920年林徽因即随父游历欧洲,成年后在美国留学,学习绘画,学习舞台设计,也学习建筑。而作为一个诗人,林徽因比同时代的其他女性作家更具优势。她曾进入英国文学的殿堂,受到欧洲文化和理念的浸润。她的丈夫梁思成评价她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传统文化的熏陶,西方文化的滋养,为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林徽因的情感记忆里,既有过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等的爱慕和追随所带来的甜蜜;也有着父亲林长民、挚友徐志摩、玮德和弟弟林恒等的生离死别带来的伤痛。林徽因饱尝着疾病对自己一生的折磨之痛;也体验过战争中的颠沛生活,以及炮火下的生命逃亡;她最后在肺叶空洞的情况下,还为国家设计出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命运的多舛与变幻造就了她生命的灵性与韧性。短暂的诗歌创作生涯中,诗人或在香山别墅里,或在乡下茅屋中,或在北平家居的空闲里,抑或在与病魔抗争的病榻上,她都为个人经历、时代风雨及生命存在而追怀、思考和感喟。因此她的诗作蕴涵着凝重的人生体验,这些体验包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思考与人生经验;同时也包蕴着对人类共同生存环境的体认、同情。她的诗歌在平易的抒情外表下内含了巨大的情感张力。

时至今日,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文学研究方式、方法的逐步更新,尤其是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观念的深刻变化,林徽因研究急需进入一个真正的“拓荒”时期。对林徽因诗歌创作研究的硕士论文有卢文丽的《永远守住我的魂灵——林徽因诗歌创作新论》,卢红敏的《林徽因诗歌创作论》和朱小雷的《林徽因诗歌创作综论》,另外郭丽冰的《万古人间四月天——试论林徽因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言文学创作》对林徽因的诗歌创作风格也有涉及。这些研究进一步扩展了林徽因诗歌研究的空间,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见出林徽因诗歌独特的艺术成就。或许作为独特的艺术存在,传统的解读方法并不能完全透视出林徽因诗歌的丰富内涵。至今还未有论文以中西诗论为依据对林徽因诗歌审美形态、审美意蕴、唯美风格系统研究。

笔者认为林徽因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但最为突出的是她诗歌的审美形态方面的音韵美、色彩美;审美意蕴方面表现的感伤诗情和空灵意蕴,以及唯美风格。林徽因诗歌之所以具有穿透岁月的不朽魅力,正是因为她对诗歌艺术美的孜孜追求。她的诗歌创作集中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创作体现了新月派和京派的风格,同时受到西方唯美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审美形态、意蕴、风格方面努力探索,有独特的创新之处。本文在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林徽因的诗形诗质,探讨其诗作获得永恒艺术魅力的原因。在诗歌审美形态方面,林徽因诗歌使用同声双韵、字词叠用、回环复沓等手法,使诗歌节奏回旋反复,呈现出独特的音韵美。她擅长通过内在心灵节奏与外节奏相结合来表现和衬托诗情,拓展了诗作的内含和外延。林徽因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技巧融入诗歌创作,创造出清新明丽或意境深邃的审美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美。在诗歌审美意蕴方面,林徽因选择爱情、时间、时事作为题材,择取清丽忧伤的意象,浸润浓烈而又节制的感伤的情感。林徽因还继承中国诗歌传统,以禅入诗,诗歌呈现出空灵的意蕴。林徽因很大一部分诗歌受到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描摹美的事物,表达瞬息之间蕴蓄永恒的哲思,审美气息浓厚,耐人回昧。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诗歌的审美形态,审美意蕴和唯美风格三方面深入研究林徽因诗歌独特的诗美价值,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分析其诗美内容,探究其诗美形成之源,领略诗美艺术本质。2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

第1章审美形态

1.1音韵美

“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音系列再生出意义’’n1。文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达作者的主观情意、审美理想,并塑造灵魂,给人以美的享受。

林徽因步入诗坛是在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尽管她“从不认为自己就是‘新月派’,也不喜欢人家称她为‘新月派诗人”,嗍但从创作实际看,她在许多方面都深受后期新月派诗歌理论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新诗开始了从不同方向建构自身美学规范的新阶段。在此期间,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旗帜n1,主张“理性节制情感"H1,倡导新诗的格律化,提出著名的“三美”原则,即“乐音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喳1,“使听觉与视觉全能感应艺术的美",“使意义音节(Rhythm)色调(Tone)成为完美的谐和的表现",试图“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臻1。新月派的这些主张,显然受到了力主“无我’、“不动情感",倡导艺术形式工巧的西方诗歌流派影响,。但同时也与中国传统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模式,尤其是与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唐诗宋词传统相暗合;订3对格律的讲究,更是延续了中国古体诗特有的美学形式。

林徽因诗歌的美在于音韵之美,那一首首诗正如一支支歌曲。时而如江南丝竹,清新秀雅;时而如洞箫短笛如怨如慕;时而如小提琴如泣如诉:或如小夜曲委婉缠绵。这一切美的声音流淌于林徽因匠心独运的诗歌语言之中。邵燕祥曾对她的《一串疯话》给予很高评价,他说:“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格律诗,在这里,在林徽因手里运用得游刃有余,在艺术上与徐志摩、闻一多、冯至、卞之琳写得最好的格律诗相比,也是没有愧色的。”膪3除了《一串疯话》之外,她的其它诗作也都表现出音韵悠然、节奏和谐的音乐美。她通过字词的叠用、诗节的回环、押韵的变幻等,“钩寻中国语言的柔韧性,乃至探检语体文的浑成,致密,以及别一种单纯‘字’的音乐(Word-music)的可能性’’脚1,构成诗歌的节奏、和声与旋律,营造出一派风姿绰约的音乐境界。梁从诫在回忆文章中对林徽因诗歌的音乐美记忆犹新:“她的诗本来讲求韵律,比较‘上口’,由她自己读出,那声音真是如歌。”n∞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

1.1.1同声双韵

林徽因别出心裁地运用声母和韵母,更多的使用同声或双韵,增添了诗歌的音韵之美。-《仍然》一诗中,“泉源”、“映影”、“仍然"、“千瓣"、“鲜妍’’,~韵到底的“anp韵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缠绵,犹疑。《山中》“渺小"、“层翠"等词或双韵或同声,犹如清脆的雨滴敲击在诗人内心的湖面上,而“蜿蜒"、“记忆”、“惆怅"等词中的“an”、“ou"、“i”等韵的绵远悠长正如层层涟漪和波纹荡漾,或如一曲怀旧金曲带回似水流年。《展缓》中,“盘旋"、“缭乱”、“判断"韵法有规律的变化,则有利于“音节的匀整和流动"。所以,读林徽因的诗我们可以感到声韵的波动,犹如珠走泉流,回旋动听,这同她苦心经营的韵法有关。再如《深笑》一诗: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

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

好花儿开了一朵7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

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诗中“圆转”、“光亮”、“灿烂”、“细香"、“轻盈”、“留恋”、“盘旋”、“琉璃"、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量皇

“檐边”等词同声与双韵的交叉使用也许并非林徽因刻意为之,但却使诗中表_B!o寡I第1章审美形态I,=I,III

达的情感更加澄澈而缠绵,读来顺畅悦耳,琅琅上口。声母跟韵母一样,反复运用可以把涣散的音符贯串起来,使诗歌构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体现了内含音韵的匀整和流动感,有力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1.1.2字词叠用

从古至今,字词叠用的手法备受女性作家的青睐(《诗经》也常用字词叠用的手法),李清照在《声声慢》里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凄婉之情渲染得无以复加:在《如梦令》的末尾发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感叹,曲折地表达出韶光易逝的伤春之情。.在林徽因的诗作里,字词叠用的现象俯拾即是,它构成林徽因诗作的一个显著风格。比如:“密密的星’、“朵朵的生动"、“痒痒的甜蜜"、“萧萧的风’’、“长长的头巾"、“青青的沉静"、“小小的留恋"、“盘盘丝络’’、“一颗颗声响”、“一瓣瓣的光致"、“一串一串明珠’’、软软如同花影”、“丝丝在斜阳前"、“隐隐起喧哗声一片"、“轻轻/在幽冷山泉底"、“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枪’’、“长长流在天上一千首歌’’、“告诉日子重叠盘盘的山窝/清泉狂放转流动的河”、“又一点一点给别人扬起可怕的尘埃"、“终日的企盼企盼正无着落”……类似的短语或诗句不仅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传神的描摹出表情、景致、动作的神韵,活画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洋溢着女性独有的纤敏气质,而且能给读者带来听觉的美,宛如一个音符重复两次后再向空中播撤,又像谁对着大山说一句话后产生的回声,余音袅袅,情韵不断。在《年关》一诗中,叠词反复出现,节奏低缓好似叹息:“这不断,不断的行人’’“是年关,年关",“一条街,一条街”,“一年,一年",“成千万,成千万人流的血汗”、“在喘息着年关,年关……"。诗人的声情编织在诗行里,节拍一起一落,滑向看不到底的深谷。另外,叠词的使用还可使音调拖延,语气加重,比如:“已困倦的头来承受,一承受/这叶落的秋天”;“如果你忘不掉,忘不掉/那同听过的鸟啼”;“即使狂飘不起,狂飘不起’’‘‘花竞开了,开了’’惆怅哀惶之情随着词语的重叠变成一支长调绵延开去,回荡起无尽的尾音。

除了在同一诗行里运用叠字、叠词之外,林徽因还擅长跨行词叠的手法。且看三首诗的结尾:

永远膜拜,

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一一((激昂》一瞥,

曼曼曼皇曼曼舅曼鼍曼曼鼍I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一瞥多情的痕迹!—III一_ili—IiI一.一。m一一一aim‘—iii;;==;n皇l皇第l章审美形态

一一《一首桃花》

这飘忽的旅程也就是个~一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一一((莲灯》

在叠词之间分行,把本可用一句说完的话分作两句说,中间有语气的停顿,断裂之处让读者本能地感觉到表达尚未结束,对接下来的表达怀有更深的期待。好比一支乐曲里的休止符,给读者留出听觉的空白,使旋律张弛有致,正符合听众的赏乐心理;又似激流被鹅卵石阻碍涌起的漩涡,回旋荡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雨后天》,此小诗两次使用跨行词叠的手法,演奏出一支轻盈的圆舞曲: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落了草香,落叶,

吹远了一屡云,像烟一一

像烟。

整首诗用语明净,节奏活泼,毫无笨拙之感。“……风吹,/风吹,,,“像烟一/像烟。"读者的心灵跟着春的律动翩翩起舞,如同回归梦幻的童年。“吹”与“烟”皆为平声字,保持了整首诗旋律的清新,给人一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空旷感。

1.1.3复沓回环

~、段式的复沓回环

文学作品有时为了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感情,采用反复吟唱的方法,以激起感情的波澜,造成抑扬起伏和复沓回环的旋律和音韵美。从《诗经》开始,回环复沓即为~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诗歌艺术手法,《关雎》、《卷耳》、《采薇》等,皆是运用此法的经典之作。唐诗、宋词、元曲由于受格律的束缚可不必采用此法,但在一些民歌里仍然沿用它来增强乐感。现代诗人深受外国诗歌的启迪,用白话写作新诗,诗人们重又拾回这一富有音乐性的艺术手法,郭沫若的《炉中煤》、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堪称典范。林徽因的许多诗都采用了回环复沓的手法,使诗歌如一首首交响曲,主旋律不断的回环缭绕。

林徽因诗歌以《笑》《灵感》《深笑》《你是人间四月天》等诗为代表,每首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诗的各个诗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每一诗节均以相同的词语或句子起始,形成并列的诗段,在均齐中插入细微的变化,如同一首乐曲并列的多个乐章,按统一的旋律进行演奏。比如《你是人间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旱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鹩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

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诗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灵感》一诗,也是对称的两个诗节,第一节开头是:“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itt刻像风在摇动着我”,第二节开头是“是你,是花,是梦,打这里儿过”《深笑》一诗,三个诗节并列,每节以“是谁笑……?”展开疑问,笑的喻体层层出新,音乐随之飘扬,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深笑”如跳跃的音符,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令读者深受感染。此外,《六点钟在下午》《滕花前——独过静心斋》等诗也因回环的使用而谱写了独特的音乐之美。

二、递进式回环

这一类回环有助于准确传达出诗人心绪的起伏变化。比如《无题》每一诗节的第一行分别是:“什么时候再能有",“什么时候还能那样”,“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在“再"、“还"、“又”三个副词的点染下,诗人缅怀和追问的语气不断加急,感情的惆怅程度随之不断增浓,所产生的则是由慢到快、由低渐高、由轻柔到凝重、层层推进的音乐效果。诗人使用首尾呼应的回环,客观地描绘出时空流转或过程的渐变。比如《昼梦》第一节和第三节分别是:“昼.梦/垂着纱,/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还未曾开花”,“昼梦/垂着纱,/无从追踪的情绪/开了花"。

1.1.4心灵的节奏

无论是同声双韵字词的叠用,还是诗节的回环复沓,所营造的音乐之美皆源于诗作内部和谐的节奏,即心灵的节奏。诗歌的内在节奏是诗人按照内心情感流动而实现音律的转换,诗情的强弱缓急,诗歌中节奏、韵脚、平仄等外在.的形式是根植于诗人内在情绪的波动。黑格尔说抒情诗之所以“要求极复杂的变化的多方的音律和多种多样的内部结构",是因为“抒情诗的题材既然不是按照其实际展现的外在现象,而是诗创作主体的内心运动,所以这种内心运动是有规则还是变化多方,是激动还是平静,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都要在传达内心生活的字音在时间上的运动中得到表现。’’n妇

林徽因诗作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使用回环复沓字词叠用等手法,同样也有着音韵之美,这正是来源于诗人以心灵节奏和情感的进展编排诗句,更体现作者技巧的纯熟。《红叶里的信念》《秋天,这秋天》《给秋天》等诗情节以幻变作为高潮和突转,情感由相信到质疑,由喜悦到悲伤,使诗情实现戏剧化突转。如《秋天,这秋天》中诗人看到秋天的“斑彩错置”而“心得像歌曲”,“这时候满腔的热情全是你的”,但是秋天还有非常残忍的一面,随着“一把落花似的幻变’’诗情急转“冷雾迷住我的两眼",“生命点点沥尽你最难堪的酸怆”,“这时候,/且不用哭泣;……只要……低下去/已困倦的头来承受”。节奏也有着静——动——静和缓——急——缓的节奏之美。《九?一八闲走》情感线索是由所见到疑问秋天再到“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十月独行》《古城春景》等诗以情感的浓烈与冲和作为交织的节奏,情感的浓淡变化来结构全诗,一字一语,处处有动人之精神,读来余音,心弦为之颤动不止。由此我们不难看到,林徽因的诗最擅长的就是通过一种内在节奏美、音乐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美,来表现和衬托诗情,这种节奏浸润蔓延于读者心中,唤起人们所共有的情绪,使欣赏者和创作者的心灵达到一种默契的会意,拓展了诗作的内含和外延,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她认为写诗是“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句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实”,同时使读者“由音乐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懂憬……”n23徐志摩也曾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认为:“音节的本身还在起源于真纯的‘诗感’。再拿人作比,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腭㈣当代学者王富仁也说过:“在形式上美是什么?美就是对形式的忍耐和忍耐中的反抗,你只有接受束缚并在束缚中反抗。,冲破这种束缚,诗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被传出来,而这种力量是诗美的最高体现。"n33闻一多遵循这一原则,他曾强调高难度的形式有利于诗歌艺术美的表现,为此,他还说过诗人应该“戴着脚镣跳舞’’。如果“诗人不打算来戴脚镣,他的诗也就做不到怎样高明的地方去’’,“因难见巧,愈险愈奇”。n钔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林徽因诗歌的音乐美来自她心灵的节奏,外在形式的镣铐束缚了她,使她的诗情在忍耐中迸发,最终美丽了她,使她的诗歌有着外节奏与心灵节奏相契相容的和谐之美。再者林徽因的语言是透明有力的,借鉴了古典诗歌语言的精警有力,同时又运用了现代语言内在的逻辑联系的弹性和张力,把句子反向组合或切割以及重新组合,打破了新月派诗歌创作要求节的匀称与旬的均齐的创作桎梏,清晰、朴素、凝练而又灵动的现代语言完满地凸现了林徽因丰富的内心体验,强有力地将诗人内在的丰富体验表达出来。

1.2色彩美

用色彩性语言描绘,是诗歌意象获得视觉美的首要前提。黑格尔曾说:“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因素。¨川m因此,诗人应积极培养对色感的捕捉与表现的能力,以完成诗歌意象美的创造。新月派盟主闻一多在诗歌创作中强调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其中绘画美之艺术效果要胜于其他两种,他所说的这种绘画美指的不只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n引。诗与画是姊妹艺术,它们都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艺术反映与表现。绘画美的基础就是色彩,是指诗人对色彩的高度敏感。同是黄昏归鸦的描写,在马致远的词里,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片枯、瘦的景象,而在林徽因的诗里,就以鲜明的色彩加以渲染。色彩对林徽因而言,是诗的出发,诗的语言,诗的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材料,诗的方法和全貌。诗歌中把色彩描写作为意象营构的聚焦点和意境创造的关键之一,才能丰富诗歌的审美感受和精神世界。

在林徽因的诗歌作品中,有色彩的“画"出现得极为频繁:“你来了,画里楼阁立在山边,/交响曲由风到风,草青到天!"(《你来了》);“我不知道造物者认不认得/自己图画;"(《旅途中》);“要现实的热情另涂图画,/要把满山红叶采作花!"(《红叶里的信念》);“短白墙房舍像画,仍画在山坳另一面,"(《山中》);“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静坐》);“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已全变了画。”《去春》);“这立体的构画,/描在这里许多样脸”(《茶铺》)。林徽因曾在耶鲁大学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对绘画有一定的造诣。她出生在书香门第,十四岁时父亲林长民赴日,林徽因在家替父亲编家藏字画目录。这些都对她的创作构成了潜在的影响。从某种角度说,“画”在林徽因作品中的频繁出现也是她对中国古代诗画传统的继承。在林徽因看来,色彩是人的生命的体现,当然也体现着诗的生命。她的诗中,由于浸染着清丽繁富的色彩,所以包蕴着丰满的生意:“小蚌壳里有所有的颜色;/整一条虹藏在里面。/绚彩的存在是他的秘密”。

1.2.1色彩语言

林徽因诗歌创作中,色彩通过语言涵入诗篇,主要用三种方法:

一、直接的色彩语言。中国诗歌传统中就有师法自然的赋色原则,直接用色彩,色彩鲜明,使物象清晰可见,跃然纸上。诗人一般选用绿、黄、青、白、深红、紫色等颜色,设色丰富而不繁杂,境界浑融,犹如一幅淡雅滋润的水彩画,新鲜优美。色彩的运用、组合和渲染,能给诗歌带来浓郁的画意,创造优美的意境。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一一《八月的忧愁》

你来了,花开到深深的深红,

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晓梦,

鸟唱着,树梢交织着枝柯,一一白云

却是我们,悠忽翻过几重天空!

一一《你来了》

紫色山头抱住红叶,

将自己影射在山前,1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

人在小石桥上走过,

渺小的追一点子想念。

高峰外云在深蓝天里镶白银色的光转,

一一《山中》

二、描述的情景包涵色彩

诗人用色彩意象,意在营造意境。常以丰富而表意多样的色彩意象营造出虚实相间、悲喜各异、色调微差、明暗有别的色彩意境。字面无色彩却极具色彩感,作者创造意象有的与色彩字混用,构成虚实相间的色彩组合。“笑脸向着晴空/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稚气,豪奢,你没有悲哀。’’(《给秋天》)“记得那天/心同一条长河,/让黄昏来临,/月一片挂在胸襟。"(《黄昏过泰山》)

斑彩错置到各处

山野,和枝叶中间,

象醉了的蝴蝶,或是

珊瑚珠翠,华贵的失散,

缤纷降落到地面上。

一一《秋天,这秋天》’

意象的色彩属于精神色彩,通过唤醒记忆中的识色经验而产生色彩感。字面是否有色彩,是否确实表示色彩意义都不重要。诗人正是以此发挥文字的长处,给有限的篇幅充填更多色彩,并进一步挖掘其表情达意的功能,使其在创造意境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背景与现况间接决定色彩。即设意境时,作者使用各种手段铺设色彩,使其互相交织、缠绕,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或深邃、空旷,或幽静、神秘,是单一色彩或几个色彩意象难以达到的。这类诗歌大多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及人生的深刻洞察及一种浓重的落寞、悲凉感。

是这渺茫江边淡泊的天,

是这映红了的叶子疏疏隔着雾?

一一《十一月的小村))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一一《别丢掉》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詈II!I第l章审美形态—III,E.=I=-皇曼曼皇毫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

只一盏灯,一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一一《山中一个夏夜》

色彩的特殊理解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在诗歌创作中,使笔下的色彩已远远不是简单的素描或写生,突破了物理意义和视觉效果的局限,被赋于人格化的精神和情感,成为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的载体。

1.2.2着色方法

一、色彩虚实对比

世界上的色彩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对色彩的知觉受到围住该色的色相和明度的影响”n61,换句话说,客观事物的本来色彩受到环境的影响,会形成环境色。例如,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万物就镀上了一层金色,在我们眼中看时,万物便失去了固有的颜色。如果不仔细体味和表现事物的环境色,就会出现色彩描写的失真,影响作品的真实感。林徽因有意运用美术中的互补色原理来造成强烈的色彩效果,增加其色彩的对比,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们再来看《去春》这首诗:

不过是去年的春天,花香,

红白的相间着一条小曲径。

在今天这苍白的下午,

再一次登山回头看,

小山前一片松风——

就吹成

长长的距离,

在自己身旁。

人去时,

孔雀绿的园门,

白丁香花,相伴着动人的细致,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

在此时,

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

已全变了画。

时间里悬挂,迎面阳光不来,

就是来了,

也是斜抹一行沉寂记忆,

树下。

她承继了中国传统诗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展现出古典的意境美。这首诗勾勒了一幅初春登山时的风光图。诗人营构了“去年的春天’’、“花香”、“红白相间”的“小曲径?’“孔雀绿的园门"、“白丁香花”等一系列标示自然景物的意象,红、白、绿的搭配描绘出去年春天风景的清丽淡雅。然而,“在今天",“又一次湖水将解的季候”,却是“苍白的下午"、“一片松风”、“阳光不来",色彩的对比,与时间的今昔对比相呼应,抒发主人公再次登山时,忆去年人事、快乐已逝时萌生的沉寂与无奈。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惘。色彩是有情感的,读这首诗如读中国素色的古诗。一旦我们的心灵和诗人一起融于诗中的画境,就会不由自主地引发自己的经验去感受、体味诗人无法言传的寂寞与惆怅。回忆中的色彩(虚)与现实中的色彩(实),想象的色彩(虚)与现实的色彩(实)前后对比,碰撞,形成巨大的情感张力,内蕴更为丰富,这与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再如《山中》:

山中斜长条青影,

如今红萝乱在四面,

百万落叶火焰在寻觅山石荆草边,

当时黄月下共坐天真的青年人情话,

相信

那三两句长短,星子般仍挂秋风里不变。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

诗人为山中的各种景致绘色敷彩,眼前斜斜长长的青影、红萝、如火枫叶与记忆中的黄月等意象一经点染,便构成了一幅参差错落、舒徐有致的“山中秋色”图,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因此,诗人以其对色彩独到的感悟及把握还兼以理致胜,浅吟低唱更有稼轩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韵致,在不知不觉中,抵达了“诗画相通”的审美境界。

作者不仅善用五彩笔描影设色,而且善于巧设“色喻"。即由以物代色发展为取喻设譬,将抽象色词加以物态化,使其更新巧别致。如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以青绿衬托白色,使人感到格外鲜明生动。林徽因诗歌《忆》中将现实中的“~缕香"、“一半朵红"与回忆中的“白鸽似的盘旋’’的话,“澄清的透蓝’’的天相映衬,色彩明快清新典雅。我们再看《忆》这首诗:

新年等在窗外,一缕香,

枝上刚放出一半朵红。

心在转,你曾说过的几句话,

白鸽似的盘旋。

我不曾忘,也不能忘,

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

太阳带点暖,斜照在

每棵树梢头,像凤凰。

是你在笑,仰脸望,

多少勇敢话,那天,

你我全说了,——

像张风筝

向蓝穹,凭一线力量。

二、色彩光影变幻

色彩是造成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写诗者善于以色达意,是一项高超的语言技巧。但诗歌语言表现色彩的局限性是颇大的:不如绘画色彩逼真可见,它只能用抽象的色调作符号性表达,如“最是橙黄桔绿时’’或“紫陌红尘拂面来"之类也能传递些色彩信息,但毕竟只能给读者以间接的色感。为突破这一局限,林徽因在诗中借助光影的变幻,写出颜色“动态”。化静为动,给人以活脱飞动的色感。研究光线对物体、环境的影响,历来是西方美术观念的特点。受过14

曼皇曼皇曼II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llII

I。一一———————I———————————曼II鼍鼍第1章审美形态

西方美术训练的林徽因自然对光也异常敏感。她借鉴印象派画家发挥光色科学的原理,研究对象色彩在不同光线下的微妙变化,并把这种印象派手法运用到他的新诗里。光色结合,可说是林诗歌中色彩运用的一个方面,这是只有受过油画训练的诗人才会具各的独特的特点。如《昼梦》的第一二节:

昼梦,垂着纱,

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

还未曾开花,柔韧得

像一根乳白色的茎,

缠住纱帐下;

银光有时映亮,去了又来;

盘盘丝络,

一半失落在梦外。

花竞开了,开了;

零落的攒集,从容的舒展,

一朵,那千百瓣!

抖擞那不可言喻的刹那情绪,

庄严峰顶一一

天上一颗星……

晕紫,深赤;

天空外旷碧,

是颜色同颜色浮溢,腾飞……

深沉,又凝定一一

悄然香馥,

袅娜一片静。

“银光有时映亮,去了又来"是诗歌中描写光影的诗句。我们能感知,光

线是在明与暗的交替中变更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昼梦中光线的朦胧氤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光线是格外地轻淡,光与影是在瞬间轻逝,而没有大气的浓烈和深重。“晕紫"、“深赤”、“旷碧”是全诗中对色彩的描写,粗看来,这些颜色是鲜明而浓重的,与轻淡之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我们仔细读完全诗,我们就能感受到全诗对色彩的描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淡色的纱、乳白色的茎、银光、星星的闪、晕紫、深赤、旷碧、昼梦垂着纱、开了花、

无名一闪。作者对颜色的描画是经历了一个从轻淡到浓烈最终归于轻淡的过程,从颜色的变化和对比更见其对轻淡本色的回归。作者题目是“昼梦”,意即白

曼II一一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I曼皇鼍舅寡皇曼曼曼蔓皇曼皇曼晕曼曼鼍曼舅皇曼皇皇曼曼皇曼曼曼鼍量曼鼍量皇曼曼曼曼鼍皇第1章审美形态日梦,白天休息时的短暂梦境,而梦的内容却是颜色的流动,升腾,变幻,凝定,仿佛瞬息之间经历了静——动——静的变换,颇像电影“蒙太奇"的画面,呈色彩之丽而又富有奇幻的诗意。诗中的颜色己不再仅仅是颜色,而是一种象征。诗中色彩的变化带给我们一种生命飘摇不定的危机感,紧迫感,这仿佛是生命中一次变幻,一个瞬息,一次剧烈的命运冲突,没有悲剧和喜剧,生命最终归于平淡。闻一多曾用西方新印象派画家的画来品评诗歌.i“画家让颜色和颜色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诗人也让字和字自己去互相融洽,互相辉映。”n71他曾过写过一首诗:“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色彩》)诗中绚丽纷呈的色彩,带给我们生括的启示,使我们思考人生。色彩在于作者,不只是红黄赤橙,更是生命本身,这就赋予了色彩以哲学意味。这一理论作为林徽因的艺术主张同样合适。

《忆》的第二小节也体现了她对光影的敏锐捕捉:

我不曾忘,也不能忘j

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

太阳带点暖,斜照在

每棵树梢头,像凤凰。

将记忆中冬日暖暖的阳光的斜照在树梢上所呈现出来的迷人色彩,再现得何等精微绮丽!喻体凤凰体现了视觉光、影、色的炫目,又有感觉的暖和回忆画面的光晕,诗人以字词作颜料,画了一幅画,辅以光影的变幻,画面流动起来,流淌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好似一曲小提琴协奏曲,优美的旋律在耳边回旋缭绕。弗里斯?格林雷特(FerisGreenlet)在当时美国《自我主义者》杂志的“意象派专号”上著文称道Fletcher:“当他把想象、音乐性、词语美和一种中国画的奇特感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组迷人的、美丽的抒情组诗时,他的诗作最出色。"n81毫无疑问,这也正是林徽因所追求的,而且林徽因也做到了。通过语言中光影变幻描述,以及想象意象,弥补了抽象语言符号表现色彩的不足,克服色彩的直观性和色词的间接性,色彩的丰富性和色词有限性,色彩的变化性和色词的笼统性的矛盾,提供给读者以丰富多姿、立体可感的色彩美。诗人在色彩表现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2.3色调与情感

德国美学家菜辛在《拉奥孔》中说过“没有图画感,会使一位最生动的诗人变成一位讲废话的人¨2们诗人像一位高明的画家,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文学作品里的色彩不是对生活的自然主义摹拟,而是人的情感与思绪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的抒发和艺术再现,它是经过筛选与提炼的。林徽因在诗中敷彩调色时,就深深地倾注下自己的激情,不仅喜爱色彩,也善于运用色彩。她非常注重色彩的选择、搭配,注重色彩的暗示和象征作用,追求的是画面的整体效果。

一、色彩和谐的圆融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当人在观照外物的时候,他的情感就会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他说:。“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n钔《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首桃花》《红叶里的信念》《山中》《你来了》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这种生命的活跃与灵气正是来自于诗人对色彩独特的敏感,以情着色,精妙的渲染。

林徽因一部分诗歌设色以柔和、协调的相邻色为主。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自莲。"“四月天’’即丰硕,富饶之日,以均匀的暖色调的鹅黄、芽绿、莲白进行协调一致的搭配和描绘,整个画面极具和谐性与层次美,给人以温馨感人的视觉审美快感。

诗人将色彩调和的同时,还恰当处理了色彩与构图的关系。在艺术创作中,如果色彩脱离图象便失去价值。诗不能仅注重色彩本身,还要注意通过色彩的调子,色彩内所含的意蕴,以及引起人们情绪的变化,创造出念昧悠长的图画,使其符合诗歌独立的美感要求。构图中色、音、情等要素各有表现力而且融为一体,造成独有的语言色彩美。如《你来了》:

你来了,花开到深深的深红,

绿萍遮住池塘上一层晓梦,

鸟唱着,树梢交织着枝柯,一一白云

却是我们,悠忽翻过几重天空!

大地上深红的花朵,池塘碧绿的浮萍,绿的树枝交相辉映,天空中的白云悠悠飘荡。红与绿,经过精心的选配,对比异常精致,鲜艳夺目。构图,勾线恰当,并且知道同等面积同等强度的互补色搭配容易使人感到恶俗,因此将红、绿、白置于不同的空间,三组色彩性语词既绘成了一幅境界旷远的画面,又造成层次变化,表达了爱情带来的欣喜欢快而又甜美的心情,达到了色彩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二、色彩对比的浓烈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一…一—m—一I曼量曼曼皇量鼍曼曼舅曼皇曼拿曼曼曼曼曼皇曼皇量曼曼曼II…I[II…第1章审美形态

色彩的浓烈对比大的反差,形成较强烈的视觉冲击。表达诗人的情感更加酣畅淋漓,更能强烈触动读者心弦。在我国诗歌传统中,诗人多以艳丽色彩表达悲情。“艳色写悲情是义山诗最引入注目的设色特征”,口¨“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颂1l,IJ居》)“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秋应为红叶,雨不厌青苔。”(《寄裴衡》)“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燕台诗》)皆为此类。

林徽因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自我情感抒发,又有对现实的关注,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抒发。单纯的色彩以及所产生的审美效果,难以充分表达矛盾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色彩在强烈对比中产生的美和深刻内涵更能体现现实生活与理想世界的矛盾,使她在追求自然物象的纯色之美的同时,更深入地从多种色彩同时出现所形成的明显对比中,譬如从自然美与现实丑、传统崇高与现代卑微、天性忍受与现实反抗的对比中去追寻美,抒发对“美的精神"的执著追求。林徽因诗歌《年关》即是一例:“……红的灯光,绿的紫的,/织成了这可怕,还是/可爱的夜?高的楼影/……成千万人流的血汗,/才会造成了像今夜这神奇可怕的灿烂!/看,街心里横一道影/灯盏上开着血印的花”。这里的色彩是非常浓烈的,它不是纯粹对客观自然的仿拟,而是已潜入到意象内部的主观移情,因而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心灵印痕。诗中对“夜色"的描写,是人化与主体化了的,是诗人内心的体验与审美情感的颤动,我们从中不难体悟到诗人如同血液般沸腾的愤怒与仇恨。《九一八闲走》中灰天、黄叶、黄雾渲染了环境凄凉,与此对比的是热血与期盼中地面的开花,表达作者对国家新生的期盼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古城春景》中“白洋灰的街沿”、“翡翠色甘蔗做拐杖"与“红鲜的冰糖葫芦”等意象中的白、红、绿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分外耀眼,传统精粹被现代文明冲击的惋惜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象征现代工业文明的“黑色的浓烟"烟囱与“蓝布棉帘子"、“万字栏杆”、“老店铺"中色彩的使用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矛盾冲突。这种思想倾向与19世纪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相契合,后者认为科学、工业的发展引起的对物质世界的重视,对人的心灵造成了扭曲和伤害。资本主义工业化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战争、杀戮仍然主宰着世界。‘垄断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剥削的加强,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激化,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正是对现代工业发展的怀疑、焦虑、反思,以及对这一时代和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如金岳霖所评价:“在她娇小孱弱的身体里,是~个女性细密而蕴藉的情感、一份巨大的人类同情。"瞳21

波德莱尔在《1846年的沙龙》中就强调了色彩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色彩才能表现我们的抒情与梦想。因为任何一种存在,只有具有色彩才能获得生命。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审美形态总之,色彩除了物理、化学上的作用之外,还有心理、生理上的功能,它赋予诗歌生命的机能。可以说,林徽因凭借她对色彩独特的敏感,在诗歌创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暗示”作用,唤起读者对声、光、色、态的联想和想象。她善于将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技巧融入诗歌创作,使诗具有鲜明的色彩美、线条美、构图美,以及很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她的诗歌意象绵密,意境深邃,构图虚实相生,章法井然,

独特的艺术生命力。“淡妆浓抹总相宜"。可以说,色彩赋予她的诗歌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蔓曼曼鼍曼量皇曼皇皇量皇鲁皇皇量鼍曼曼皇曼鼍鼍I—I—I一..I_一I一一一。第2章审美意蕴一.一I;I舅

第2章审美意蕴

2.1感伤美

所谓感伤,指的是艺术家主体所固有的不因其它因素影响而转移的普遍的根本的和必要的情绪质素,是决定着他们能否创作以及创作境界高低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条件,自然也是判断艺术品境界高下的一个重要标画。㈣感伤美,其形成的来源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潜在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来自人对境遇的感受。如果我们深入领会传统的文化艺术观念就会发现,对感伤美的崇尚,深深地植根于文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儒道释三教合流所构成的传统文人心理结构中形成了牢固的悲悯忧患之思,这种悲悯忧患之思既杂揉了佛家的精义又掺和了儒家的德行,两者在现实人生的感受上实现了彼此的相互认同。它既和佛家通过追求彼岸的虚幻形式来实现去苦求乐的人生之道,并最终与“四大皆空、万般俱幻’’的空幻意识相统一,又与儒家的“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吟"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忧虑相统一。这众多因素的渗透与交融,形成了悲悯忧患之思的特殊精神内核:就是在自我人格自我价值的认同、人生理想的实现上,既追求尽善,又追求尽美。然而在他们所生存的红尘世界,这些是绝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免不了逃避、虚幻、忧怨、感伤。这种精神特征的形成,必将导致中国诗学传统在审美理想、审美心理上对感伤情调的崇尚。

虽则新月派主张“情感不能不受理智的节制”,但是在创作中他们依然摆脱不了感伤,这是有其时代和个人原因的,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青年学子们就对祖国的现状深感不满,五四的浪潮涌来时,大家雀跃兴奋,当五四回潮时,环境更使他们感到压抑、苦闷,于是热情的心也跟着渐渐变冷了。曾经的理想、希望和满怀澎湃的热情都变得遥不可及。“快乐是生命力被提高的感情,痛苦则是生命力受阻的感情。州矧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在诗作中自然而然地会带来一种感伤气息。厨川白村说:“一面经验着苦闷,一面参与着悲惨的战斗,向人生的道路前行的时候,我们就或呻吟,或叫喊,或怨嗟,或号泣,而同时也常有自己陶醉在奏凯的欢乐和赞美里的事。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文艺。”昭卯

林徽因是后期新月派的重要女诗人,作为一个“不论是文学、艺术乃至哲学,她都有深厚修养的”很“特别的人”。汹3她集诗人的敏于感受和哲学家的长于思索于一身,她的诗歌犹如冰天雪地中盛开的梅花,晶莹清丽,傲骨凌风,散发幽香。其抒写爱情的感伤,时事之伤,时间之伤的诗篇以审美的方式,婉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约忧伤的基调在诗中展示了独特睿智的生命体悟。忧伤沉郁的情绪赋予林诗与众不同的韵味和美学风格,闪烁着穿越岁月的灵性之光。

2.1.1爱情的感伤

读林徽因的爱情诗我们会感受到那浓浓的感伤特色,这种感伤来自于对往昔一段曲折爱情的无限感慨。作品以伤感、哀挽的形式肯定生活中的美,从而引起人们对它的珍惜流连,很少表现出对生活的阴暗绝望和厌弃逃避,相反地倒往往在缠绵徘侧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执着,因此,能在感伤中给人以诗意的滋润。虽是个人情感体验但又有着普遍性的感伤,使她的诗歌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给人美感。我们来读《那一晚》感受她爱情诗中的伤感情调。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取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晚我的希望走到了顶层,密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欣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诗中整个基调是哀伤和怅惘,短短的诗篇更像一幕幕戏剧,以过去现在将来为经线讲述了一个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诗中的男女主人公相爱而无缘厮守,他们赴约、牵手、离别“分定方向”“各认取生活的模样”,迷惘、重愁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爱情的迷惘和无奈。诗人对现在生活的描述是“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船”代表诗人的形象,是漂泊流浪的象征,诗人的心无疑是孤独漂泊的,脆弱的理想之帆要独自迎击风浪激流。心灵没有阳光与温暖的慰藉时,她依靠回忆昔日爱情的忧伤来使生活获得充实和满足,为生活增添愉悦的色彩,驱散周围重重阴影。1927年,3月15日林徽因在致胡适的信中说: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着自慰和满足。”口”

但这是一段枉然不可追的爱情,正如唐朝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在表现一种感伤的同时,诗人并未象古代诗人那样消沉,而是在结尾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理想:那一天你要听到鸟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_第2章审美意蕴__I,IIII曼鼍曼曼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欣赏,/那一天你要看到凌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作者的感情是多么浓烈奔放,纯真而又浪漫,将来那一天的幻想更加衬托了今天的怅然与痛苦。

诗人的感伤正是来源于她的重情,情感的细腻、丰富、深刻。陈从周曾这样评价林徽因:“无论是喜还是悲,诗人的感情总是那么的真、深、浓"。瞳踟诗人自己曾说过“我的主义是要生活,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诗人的文学创作正体现了她的体验情感的理论,“横溢情感"和文字的叙事张力使其作品穿越时光隧道仍具诗学魅力。

在爱情诗中诗人的感情基调是哀悼,虽是对往昔爱情的回忆,但却是忘掉,要自己,要曾相爱的人忘掉。《情愿》这首诗中作者又幻化成一片落叶,?一朵流云,“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这种希望忘掉恰恰是忘不掉,表明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2.1.2时间的感伤

.林徽因诗作中以时间为主题的占了很重的分量,《时间》《去春》《前后》《十

月独行》《六点钟在下午》《一天》《无题》《题剔空菩提叶》《秋天,这秋天》,贯穿时光变换的不同于古人的伤春悲秋,而是作者对生命哲学体悟,对疾病与死亡的承受与理性思考。诗人在《时间》里书写着时间的冷酷无情,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时间给人留下灰色长空和透彻的寂寞: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

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

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

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写诗一方面是要表达“自己内心流动的情感”,再则就是表达对“辽阔的对宇宙自然;或智慧的对历史人性”的顿悟。在她看来,整个宇宙处于不断地轮回变化中,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旧的生命消亡,新的生命产生,但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生命也只能是一次不可逆的旅程。在《“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诗人写道: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曼皇鼍曼皇曼曼曼皇皇曼曼曼皇量曼篁-,A

iim第2章审美意蕴.L-鼍皇皇蔓量皇

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

口q河流凝成冰雪,天地变了相;

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诗人为揭示短暂即永恒的真理塑造了“她’’的具体形象,“她”即是变幻难测,法力无边的命运之神,描绘了一幅宇宙万物,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幻图景,从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到自然界的峰峦江海,再到人世间个体由年幼到年迈的变化过程,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永恒是人们造的谎”,现实的世界,一切都是短暂的,美逃不出时间的威严,更躲不过命运之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变换。面对变幻谁又能大胆爱,不得不爱。同永恒的时间相比,不能永恒的人生便是一种悲剧。对永生的渴望与无法面对的死亡是文艺的~大母题。

世间无永恒这一残酷的真相在林徽因发表出来的第一首诗歌中揭示出来,显得意味深长。但透过林徽因幼年的身世,我们不难领悟到她对“不息的变幻”、“天地变了相"的悲剧性命运的慨叹。透视感伤的深层品格,我们就会发现,感伤的背后是一种深挚热切的情感,凝聚着诗人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体察和对理想的强烈向往追求。因为真正的痛苦恰恰产生于对欢乐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渴望,就不会有追求,因而也就不会有追求中遭到挫折和失败之后的痛苦体验。

正如李泽厚所说:“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啪3从这个意义上说,感伤与悲剧有相通之处,因为“悲剧的本质就是以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有价值的东西"。㈣

在世人看来,林徽因拥有了一切:名门的身世、美轮美奂的容颜、多种文化孕育出来的无人可比的气质和神韵。可是这拥有能永恒吗?那让人避之不及又无处不在的神力在觊觎着她的一切,对于这些林徽因已隐隐感觉到了。在拥有一切时林徽因已经智慧地感悟了短暂即是永恒的人生哲理。

在林徽因时间感伤的诗歌中,不乏现代主义的忧伤和焦虑。“今天十二个钟头,/是我十二个客人,每一个来了,又走了,/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胸怀,/黄昏却蹑着脚,/好奇的偷着进来!”(《~天》)“我不敢问生命现在人该当如何/喘气!经验已如旧鞋底的穿破,/这分歧道路上,石子和泥土模糊,/还是赤脚方便,/去认取新的辛苦。(《小诗(一)》)另外《冥思》《忧郁》《十月独行》《前后》等篇也颇有现代主义的风格。面对现实生活的严酷,诗人不再超脱于尘世之上,围绕在她周围的不再只是美好和雅致。在她的诗中平添了一些阴晦与沉重的意象,散发出现代主义特有的焦虑。从《恶

西南火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劣的心绪》这首可以代表诗人四十年代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的诗中,我们隐隐约约可以发现时间的变换带走的是美丽的容颜,带来的是疾病与死亡的体验:

我病中,这样缠住忧虑和烦忧,

好像西北冷风,从沙漠荒原吹起,

逐步吹入黄昏街头巷尾的垃圾堆;

在霉腐的琐屑里寻讨安慰,

自己在万物消耗以后的残骸中惊骇,

叉一点一点给别人扬起可怕的尘埃!

吹散记忆正如陈旧的报纸飘在各处彷惶,

破碎支离的记录中颠倒提示过去的骚乱。

多余的理性还像一只饥饿的野狗

那样追着空罐同肉骨,自己寂寞的追着

咬嚼人类的感伤;生活是什么都还说不上来,

摆在眼前的已是这许多渣滓!

我希望:风停了;今晚情绪能像一场小雪,

沉默的白色轻轻降落地上;

雪花每片对自己和他人都带一星耐性的仁慈,

一层一层把恶劣残破和痛哭的一起掩藏;

在美丽明早的晨光下,焦心暂不必再有,一一

绝望要来时,索性是雪后残酷的寒流1

30年代后期,社会动荡不安,生活的颠沛流离,吞噬了她的青春和健康,久病不愈的诗人“在万物消耗以后的残骸中惊骇”,在忧虑和烦扰中“咬嚼人类的感伤",然而,“多余的理性”又似一只恶狗“追着空罐同肉骨”,这种理性的饥饿鲜明的揭示出诗人的恐慌和焦虑。穿透语言的表层,我们深刻感受到诗人远远超出肉体痛苦之上的精神痛苦,体会到她那终至无言的苦难遭际,并深掘出诗人在诗中隐埋至深的对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疾病对于人与众不同的意义,展开了对疾病深入的文化阐释。她在文中所讨论的主题“不是身体疾病本身,而是疾病被当作修辞手法或隐喻加以使用的情形",而写作此文更是“为了揭示这些隐喻,并借此摆脱这些隐喻”。林徽因与所有同时代的多愁善感的女作家例如庐隐、丁玲、时评梅一样,有一种女性特有的源于生命本体的忧郁,在她各个时期的诗作中,都能听到女诗人那份淡淡的与生俱来的伤感。如果结合二24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三十年其他代女作家关于疾病的作品综合分析,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萦绕在“女儿国”世界里感伤、忧郁的氛围,陷入“人生之谜”的思索与追问是她们在劫难逃的“迷途”。生时常笼罩在死的阴影下,正如她在《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的文章里所说:“我只是个完全的糊涂;感到生和死一样的不可解,不可懂"。“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懵21

2.1.3时事的感伤

从出生到成长,林徽因始终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社会圈子之中。用她自己的话讲,是一个“窗子"里的人。外在生存空间的狭窄,反而促生出内在心灵空间的想象和超越。林徽因还对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有所关注。“九?一八"事变以后,她愤怒地写下《九?一八闲走》:“但我仍不信热血不仍在沸腾,对人民的信任/思想不仍铺在街上多少层;/甘心让来往车马狠命的轧压,/待从地面开花,另一种完整。”抗战时期虽蛰伏四川李庄,贫病不堪,面对外国好友多次盛情邀约,她以留在祖国,同祖国共患难的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因为她认为“只要大家都能为祖国忠贞地活着或死去,我们的大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313

对应于这种内在的悲情抑制和理性沉潜,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林徽因似乎较为注重通过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控制,使其在充分的审美加工之中体现诗歌艺术含蓄蕴藉的特性。她既极为看重诗歌意象的营造,在《究竟怎么一回事》一文中她曾说,在诗里情感必依求较具体的表现,意象则必须明晰地附在意象上或沉着地恰适地烘托情感表征含义。林徽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爱国之情,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虽然自己贫病交加,内心却牵挂着战火纷飞中的人民大众。我们看这首《除夕看花》:

新从嘈杂着异乡口调的花市上买来,

碧桃雪白的长枝,同红血般的山茶花。

着自己小角隅再用精致鲜艳来结采,

不为着锐的伤感,仅是钝的还有剩余下!

明知道房里的静定,像弄错了季节,

气氛中故乡失得更远些,时间倒着悬挂;

过年也不像过年,看出灯笼在燃烧着点点血,

帘垂花下已记不起旧时热情,旧目的话。

如果心头再旋转着熟识旧时的芳菲,

模糊如条小径越过无数到篱笆,纷纭的花叶枝条,草看弄得人昏迷,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曼皇毫曼毫曼曼曼曼I一--

_

。HI一.I—I——I!第2章审美意蕴

今日的脚步,再不甘重踏上前时的泥沙。

月色已冻住,指着各处山头,河水曼凌乱,

关心的是马蹄平原上辛苦,无响在刻画,

除夕的花已不是花,仅一句言语梗在这里,

抖擞着千万人的忧患,每个心头上牵挂。

适逢佳节,本应欢度,‘可枝上每朵花都牵引出作者对祖国的忧患、对人民疾苦和故土山河的牵挂。这正与李清照《永遇乐》词两相对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滔朋诗侣。”李词是由对社会境况的描写反衬自身的凄凉落寞,而林徽因诗歌却由自身境况延伸至对祖国人民的忧虑,意境更为开阔,字里行间透着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悲悯意识。

综上所述,林徽因诗歌中对爱情、时间、时事的感伤是体现林诗感伤美的三个重要方面。林诗在叙事基础上,择取清丽忧伤的意象,加以光色的渲染并寄予浓烈而又节制的情感,合成一种能冲击读者感性体验的力量,表现出具有感伤美的内涵。林徽因的诗上接我国根深蒂固的诗词传统,散发出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醇香,外应世界诗艺潮流的变化,中西文化的巧妙结合在这位才女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她的感伤内容的诗歌由于对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而含蕴着哲理之思,透出人文关怀,彰显出华美的质地。

2.2空灵美

历代诗家论诗,常强调空灵,并将其视为诗歌创作中梦寐以求的至美境界。空灵作为诗歌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境界在中国诗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品位。元人陆行直认为,诗人懂锝空灵则“一生受用不尽,指迷之妙,尽在是矣”(《词旨》)。清人张问陶主张:“诗到空灵艺始成”,当代美学家宗白华亦称:“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3

中国古典艺术着意虚无,崇尚空灵的审美精神。道之虚无是美的最高境界,它“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庄子?天地》),世上万物之美只有在虚空中得以显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十四章》),是说最美的音乐是听不到的音乐,最美的形象是看不见的形象。中国古典艺术注重通过有声有色的艺术表现来传达深邃幽远的艺术境界。林徽因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的诗情都显著地呈现出这种传统的美学特质,注重空灵意境的营造。空则灵气来,她的诗作清新淡雅,玲珑透彻,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剖取了一个无暇的透明”,氤氲着空灵静远的美感。26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

2.2.1空灵意蕴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云的流痕,浪的柔波。”∞林徽因的诗含蓄隽永,轻巧无痕而又耐人寻味。诗人对轻盈意象尤为钟爱,用自己的创作方式解读着人生,品味着人生,最后又如同那些轻盈的意象一样,淡出了时空,淡出了生命、淡出了艺术的舞台,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她的部分诗歌如《记忆》《静院》《藤花前》《无题》《冥思》等诗中的一物一景,一动一声都是自然的景物、自然的声音,得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显得静谧、冷清,体现的风格正是冲淡平和、自然空灵的诗歌意境。

司空图在《诗品》中把冲淡列为一格,解释为“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m3意为于自然静默,微妙闲适中饮天地万物的冲和之气,如独鹤飞翔。可见司空图的冲淡论已蕴涵空灵之意:淡含空意,冲含灵趣,闲静淡远.之象孕育着无限的生机灵动之感。林徽因凭借轻盈意象的营造来构建冲和意境,传达空灵意蕴。如《昼梦》“昼梦/垂着纱,/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还未曾开花;柔韧得像一根IlL白色的茎,缠住/纱帐下;银光/有时映亮,去了又来;盘盘丝路/一半失落在梦外。/花竞开了,开了;零落的攒集,/从容的舒展,/一朵,那千百朵/抖擞那/不可言喻的/刹那情绪,/庄严峰顶——/天上一颗星——/晕紫,深赤,/天空外旷碧是颜色同颜色浮溢,腾飞——/深沉,又凝定——/悄然香馥,袅’娜一片静。/昼梦/垂着纱,/无从追踪的情绪/开了花;四下里香深,/低覆着禅寂,/间或游丝似的摇移,/倏忽一重影;/悲哀或不悲哀/全是无名,/一闪娉婷。”现在,我们将这首诗的有关意象进行排列:昼梦、纱、银光、丝路、花开、丝路、一颗星、香覆、静、袅娜、香深、禅寂、游丝、重影、一闪、娉婷、从容、舒展、浮溢、腾飞。从意象“昼梦”、“纱”等等到意象形容词“袅娜”、“游丝似的”等,这些意象都给我们一种轻缓恬淡之美,我们可以鲜明地感觉到林诗《昼梦》意象世界的轻盈,也正如诗里所精心描述的那样,这首诗所呈现的是“浮溢”着的,“一闪娉婷”的无名之轻。在林诗中,我们又能发现梦与花是作者特别喜欢运用的两个意象。林徽因60余首诗中,梦这个意象共出现于10首诗中,而花这个意象在林徽因诗集中共出现于15首诗中。在《昼梦》这首诗里,梦(轻盈的想象)与花(轻盈的视觉)更是同时出现:梦中有花,花中有梦,轻之又轻,这样的描写无疑是作者苦心营造的轻盈世界的艺术特色。

同样是写轻盈的梦与花,宋代诗人兼词人秦观的名诗《浣溪纱》中有这么两旬诗:“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细如愁。”秦观这首诗将愁丝之细喻花喻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轻盈的世界。林徽因喜欢用梦、花来表达内心的轻空,悄无声。选自林徽因诗歌《笑》27

曼曼曼曼曼曼曼曼I罩==I=I===罩=l=I;;。=昌I=;;;;I;写I=;;Ii;。;IiI=;;一一一一一I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

一—II量I曼舅曼詈

息,了无痕迹。她在《昼梦》一诗里将飞花与梦互喻,将花开、梦境描述得如此轻盈。梦与花一虚一实,皆是转瞬即逝的意象,在诗歌中运用这两种意象可折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往事如梦的感叹,同时也倍增诗歌空灵之美。林徽因的《别丢掉》也是这样的作品: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那真!/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空灵是诗人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和生命灵气。诗人在诗中设置的环境是“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明月’’、“隔山灯火”、“满天的星",空旷而深邃,凄清而静谧,去掉了一切冗赘之物,尽可能向“无”之境靠拢,勾勒出了一个虚化的审美空间,来召唤、吸引鉴赏者游履其中。诗中作为主体意象的“热情”与“真’’是作者要传达的意,即心理感受(即感知)的显现,便在这样的审美静观的氛围中自由往来。作者的气韵情思因而生动鲜活起来,如“叹息似的渺茫’’,“梦似的挂起"朦胧氤氲,空空无痕。诗的结尾处山谷的回音与整首诗辉映,真可谓余音袅袅,意味无穷。《别丢掉》给我们呈现出一个虚实结合的意境,它似有似无,似虚似实,可以远观,但不能近视,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n51;也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云:“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在莹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若闻著寂,相中之色似见似灭,水中之月,非有非无,镜中之象,亦存亦亡。”滔1法国文学评论家圣?勃夫认为:“最伟大的诗人是这样的一种诗人:他的作品最能够刺激读者的想象和思维,他最能够鼓舞读者,使他自己去创造诗的意境。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好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他的作品的意义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自己去追索,去解释,去研究,他留下许多东西让你去完成。”船71林徽因的梦、花、回音为我们酝酿的就是这样一个清狰空灵的意境,这种空灵诗境的审美功能成为连接诗人和读者的无形纽带,使诗的美感在读者那里继续得到保持和发展。它让读者去完成由虚到实、由实到虚的再创造;它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的自由。2.2.2空灵世界之源——以禅入诗

如果说胡适使中国的现代新诗的小脚放大,郭沫若使中国的现代新诗增添了气吞寰宇的气势,徐志摩使中国新诗充满了灵性,那么林徽因则使中国新诗的灵性中增添了智性之美。禅宗独特的认知态度、奇妙的思维方式,为林徽因提供了一双观照人生、观照宇宙的睿目。在发表的第~首诗《谁爱着不息的变幻》中写道:“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得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谁又能惨透着幻化的轮回,/谁有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莲灯》这首诗中作者把人生的旅程作为一个“美丽美丽的梦”。《灵感》中更是参禅悟道的意趣:“留下檀香,木鱼,合掌,/在神龛前,在蒲团上/,楼外又楼外,幻想彩霞却缀成/凤凰栏杆,挂起了塔顶上灯!’’

林徽因以二位禅者的目光览观万物,诗歌创作吸收了禅静坐沉思的思维方式。禅的静坐沉思从形式上看,它似乎更偏重于内心的冥想,而这种冥想与中国人重主观、重直觉的综合思维十分相似,二者同样需要静寂的心态和敏感的体察力。早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就曾说:“山川脱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Jll与予神遇而迹化也。”②林徽因诗歌创作中将佛教明心见性的思维与中国传统的非理性直觉思维相结合,这就使得主体能无碍地进入客体,客体亦能无迹地出于主体。我们来看《静坐》这首诗: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一一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目光淡了,渐抖……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吸着茶.

诗人体验着冬日正盛的清寒,,记忆珍藏夏花灿烂,眼前景物萧条的影子随着窗外时光流转。这一切动着的景物都在表明时光流逝,都是由“我”静观所得。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破除了“我执”的存在,诗人默啜着茶,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反映着一种清净优雅、自我解脱的生活方式,象征着与俗情世界相对立而存在的一个精神世界。

林徽因诗歌中使用动静互衬的手法创造意境,与禅境相同。诗境中既有精致宁静的画面又有绵缈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中透出幽深。宗自华先生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汹1最具代表性的是《藤花前——独过静心斋》一诗:

紫藤花开了

轻轻的放着香,

。参见王向峰.中国美学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

没有人知道……

紫藤花开了

轻轻的放着香,

没有人知道。

楼不管,曲廊不做声

蓝天里白云行走,

池子一脉静;

水面散着浮萍,

水底下挂着倒影。

紫藤花开了,

没有人知道!

蓝天里白云行去,

小院,

无意中我走到花前.

轻香,风吹过

花心,

风吹过我,一一

望着无语,紫色点。

诗中紫藤花开、自云行走、风吹的动与楼、曲廊、池子、倒影的静形成互衬、对比。花开花落无人知,花无需人知,就像是一位参悟了禅道的智者,拥有的只是一颗恒久寂静与勘破生死的心,它传达出了禅家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无念”境界。而“我"的发现是“无意"的。“无意"应该是这首诗的诗眼,体现了佛家之缘,表达作者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正如苏东坡词中:“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

林徽因还将禅宗的“顿悟"思维引入诗歌意境创作,采用“微言"的表意方法。南宗禅自诩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心法”,讲单刀直入地“识心见性",主张“顿悟”可以成佛。顿悟由于“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语,符不分之理",实即是一种“直觉"与整体直观。禅学的这种悟道成佛的哲学方法论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审美方法论。所谓“不立文字"并不是不要文字,而是指不确立文字的权威性,即不把某个人的表达当做绝对的律令,也不把文字中固定的意义当做绝对真理,这是为了凸显意义和真理本身的重要性,也是为了凸显信仰者的自身感悟力,这并不是摒弃意义的表达,这个意思很接近所谓的“得鱼忘筌"和“舍筏登岸”。因为人们很容易相信权

曼曼皇曼曼皇皇寡Jl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审美意蕴

!,,II,II—i_1.一.I一一-一i皇皇

威和经典,却容易忽略自己心灵的自由领悟。如《雨后天》:

我爱这雨后天,

这平原的青草一片!

我的心没底止的跟着风吹,

风吹:

吹远了草香,落叶,

吹远了一缕云,像烟一一

像烟。

雨后清丽的自然景致等本身就具澄净空灵特点的意象一旦进入诗人的审美视野,便立即在其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正合我意”的审美愉悦。在诗歌的意境里,一切都纯艺术化了,“心随风吹”更是禅所追求的境界:像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得到生命本来的自由,或者说,禅希望的是内在的生活。这是不依赖于人的努力或律法而创造的生活。空灵的心境与空灵的意象一拍即合,从而形成种物我相惬的空灵意境,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

“禅宗美学有着它十分独特的性质,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美学,也不是一般的艺术哲学,而是对人的意义生存、审美生存的哲学思考,或者说它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是对于人生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审美之思,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生命美学。”乜们林徽因诗歌空灵意境的灵气正是源于对生命、生存变幻的哲学思考。如《题剔空菩提叶》“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mrn0m/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诗中一叶坠地,一闪冷艳死在风前,作者静观生命陨落涅桀的刹那,以静观的心态去看万物的本质,将心灵和整个宇宙化合,“我"之想消融于物之“境”而获得永恒,产生空旷而又灵动的美感,取得了神空清灵的美学效果。

铃木大拙指出:“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奴役到自由的道路……可以说,禅把蓄积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能量完全而自然地释放出来,……因此,禅的目标乃是使我们免于疯狂或畸形。这就是我说的自由。”一们禅关心的是人的终极解脱问题,它自始至终强调心的自足性,使主体在当下的一刹那体悟自性,这个“悟”的过程是般若智慧观照的过程,使人从烦恼缠缚中获得解脱,达到生命的澄明境界。林徽因以参祥方式感悟宇宙、生命,她的诗歌中渗透了禅宗智慧。她以禅宗的静坐沉思、动静互衬和顿悟思维应用于诗歌创作,流露出一种禅悦的空灵与清新。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唯美风格

第3章唯美风格

3.1唯美的传承、

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它的理论根源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90年提出的美学主张——纯粹的美感是无利害无功利的。这种沉思与美感对象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无关。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戈蒂耶、波德莱尔;英国的佩特、王尔德以及美国的爱伦?坡。这些人高扬“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极力倡导艺术创作的非功利性,主张艺术不应该受社会道德的约束,艺术家应该具有绝对的艺术自由。所以在他们的眼里,艺术创作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是单纯为了艺术自身。因而,他们十分推崇“艺术至上’’论。除此之外,他们还大力宣扬“形式就是一切”的思想。他们认为内容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因素,只有形式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占有主导作用,内容仅因形式的存在而存在,它是形式的表现工具。唯美主义的文学作品往往还讲究形式的新颖性。如爱伦?坡小说情节的怪异;王尔德小说对纯美形式的追求;波德菜尔诗歌对色彩的注重以及帕尔纳斯派诗人对音韵和诗律的讲究等等。可以说,唯美主义所强调的是艺术的独立性和美的超功利性;所追求的是形式的完美性和纯艺术性。

唯美主义传入中国是经由两条途径。“五四"前后,西方唯美主义开始在中国初露端倪。1915年10月《青年杂志》上连载的王尔德的剧作《理想的丈夫》,成为第一部被介绍到中国来的唯美主义作品。其后是译介和理论研究,对当时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约从1918年开始,日本的唯美主义作品通过留学日本的学生的译介,在中国形成了日本唯美主义热,与王尔德的西方唯美主义交相辉映,此时唯美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高峰。

“中国新诗的历史也是中国新诗不断唯美化的历史。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显在运动中,中国新诗始终涌动着一股唯美主义的隐在潜流。唯美主义因素的不断作用,使得中国新诗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获得一种较为合理的张力,从而也使得它没有成为纯粹的宣传工具,并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仍然保留其永恒的诗学价值。"H门在这股潜流中,林徽因一部分诗歌和散文《一片阳光》《蛛丝和梅花》及小说《钟绿》创作体现了鲜明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风格,在试图清理林徽因唯美主义审美倾向的来源时,我们不得不首先把目光投向诗人徐志摩。林徽因的文学审美趣味,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这位在文学趣味和创作思想上都有共同语言的挚友——徐志摩的影响。不过,对于林徽因唯美艺术观的形成,徐志摩更为重要的作用恐怕还在于,他把林徽因直接领

皇曼曼曼曼皇曼量曼曼量曼曼曼詈曼曼量鼍量曼葛I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唯美风格

..IIm_。III寰

入了英国现代文学的大门。据费慰梅回忆,林徽因在谈到徐时,“总是和雪莱、济慈、拜伦、曼斯斐尔德、沃尔夫夫人等这样一些文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使我意识到,徐在对她的一片深情中,可能已不自觉地扮演了教师和领路人的角色,把林徽因带进了英诗和英国戏剧那种新的美、新的观念和新的感觉的世界,而他自己当时也正陶醉子其中。徐志摩唯美文学观更多含有雪莱和柏拉图式的全和美的成分。《读雪莱诗后》中徐志摩说,伟大的诗人对美有极纯挚的爱,“不但是爱,更是以美为一种宗教的信仰"。H羽

林徽因诗作的唯美风格还出于她天赋的唯美眼光,从那些司空见惯了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美质。她的思想会脱离肉体的躯壳,去探索这个世界本来的形态。在其散文《一片阳光》中,作者记叙了小时候发水痘而不得不卧床,为了排遣寂寞,她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透过半开着的门,向厅堂里探望。在那里,林徽因看到了些什么呢?

那时大概刚是午后两点钟光景,一张刚开过饭的八仙桌,异常寂寞地立在当中.桌下一片由厅口处射进来的阳光,拽浅融融地倒在那里一个绝对悄寂的周围伴着这一片无声的金色的晶莹,不知为什么,忽使我六岁孩子的心里起了一次极不平常的振荡。

那里并没有几案花香,美术的布置,只是一张极寻常的八仙桌。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那上面在不多时间以前,是刚陈列过咸鱼、酱菜一类极寻常俭朴的午餐的。小孩子的心却呆了。或许两只眼睛倒张大一点。四处地望,似乎在寻觅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

林徽因的这种原初体验,可以说对她的审美意识赋予了决定性作用。外界存在着一种超出人的认识能力的秩序,这种秩序不是想发现就能够发见现的东西。林徽因借助于太阳的光辉所带来的难以言表的美,窥见到了这种秩序,得知了心与外界产生交流可能的瞬间的存在。这正是作为艺术家所具备的敏锐感觉。

3.2唯美的艺术表现

林徽因诗歌艺术追求是无功利的,诗歌《激昂》中表达了她的艺术追求,即书写惊讶与欢欣,象济慈那样勇敢攀登山峰,站在“本?尼维斯山”之上,献出“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中提出她的创作动机:“我认为我们这写诗的动机既如前边所说那么简单愚诚;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_illia,I"--=l-.....第3章唯美风格.一皇曼鼍皇曼皇曼曼曼甍

的接触到生活上的锋芒,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

早年学过绘画的林徽因对生活中的美有着特殊的艺术敏感,对于自然界的普通景观,有着奇特的审美感知。女性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使林徽因的诗充溢着一种浓郁的唯美倾向。~瓣桃花、一弯深笑、一树丁香、几枝红杏无不具有美的情态,

霞彩,美的神韵;山中夏夜,中夜钟声,早天云烟,蓝天池塘绿萍都在和诗人一起勾画着美,吟诵着美。美如同一个纯洁活泼而又俏皮的精灵“在春的美艳中交舞着变”,她是那“一树的嫣红",“朵朵露凝的娇艳”,是那“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淡淡的留在“三月的薄唇边”(《一首桃花》)。她是那“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人笔下的美带有女性特有的柔媚浪漫,一切事物都在诗人温馨润泽的视线笼罩下具有了神奇瑰丽、五彩斑斓的梦幻色彩。她善于用景物、色彩构建明丽的诗歌画面。如她的诗歌《山中一个夏夜》:“山中有一个夏夜,/深得/像没有底一样,/黑影,松林密密的:/周围没有点光亮,/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一两盏/像夜的眼,夜的眼在看j"这些描写自然美的诗作仿佛是一幅幅清新f优雅、恬淡的自然风景画,而且透出一种空灵、飘逸之美。物象、色、语词协调一致的搭配与融合,产生了极具和谐性与层次美的意象,让人获得了充分的视觉审美快感。

诗入不仅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美,而且也将人的神态美纳入诗中。诗人笔下少女的笑是“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是“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笑》犹如一道清澈的溪流映影出一位青春少女如阳光般明媚、如鲜花般娇嫩的笑靥。从未有哪个诗人将少女的笑写得如此美仑美奂。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态美,作者赋予她“艳丽”的色彩,顽皮的动作(“躲”),“轻轻"的触觉,“甜蜜"的滋味,她如诗如画,犹如风儿在轻轻歌唱,柔美袅娜,又仿佛水中映影,如梦如幻。诗人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至纯至美的笑颜,她摄人心魄,猛烈地叩开人的心际,盈盈地栖身子人的心灵深处。

更为独特的是,林徽因还会别出心裁地把古建筑作为一种意象形态融入了诗歌,造成一种独特的意境。例如诗歌《深笑》:“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诗人用“百层塔”、“琉璃的檐边”这些古建筑成为意象来映衬笑声的甜美,把听觉和视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这昂然灿烂的笑声中那风剥雨蚀的古建筑似乎重获生命。在诗人眼中,古老的建筑已不仅仅是一堆木料、砖石的

西南大学硕七学位论文第3章难美风格堆砌,而是有生命的东西,它记录了多少代人的悲欢荣辱,是血泪的见证,是历史与人情的凝聚。

毫无疑问,林徽因的价值观是作为艺术家生命本体的价值观,诗与是非观无关,作为一时一地的是非观的善恶必将在诗人的纯美世界中消解。一片风景、一个夜晚、一个微笑、一片阳光都是值得鉴赏和沉思的,皆因它本身具有美的特质,才能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快乐印象,当这些印象不断累积起来,便进一步地增强了人的审美感受力。

林徽因诗歌在诗美的艺术表现方面,以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在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两个影响源融合的基础上刻意求新,卓然创造。为寻求与敏感精细的现代情绪相协调的形式,她沟通了唐人绝句,温庭筠、李商隐等的晚唐诗和五代精致冶艳的词,以及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英美意象派的诗歌,使前者的感伤、迷离与后者的象征、朦胧在诗人的审美中融为一体。一方面又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出发,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艺术营养,既钟情于古典诗歌的富丽典雅,.追求诗歌的温馨纯美的品格他既有古典诗人婉约雅饰的风格,又有外国诗人注重词藻华丽、富有想象的绘画特点。

3.3唯美哲思——瞬间与永恒.

人类有两种冲动,一种是审美的冲动,陶醉于当下瞬时的独特感受;一种是形而上的冲动,渴望永恒。艺术家们的伟大就在于以其独特的方式一一艺术创造沟通了这两种冲动。同永恒的时间相比,不能永恒的人生便是一种悲剧。对永生的渴望与无法面对的死亡是文艺的~大母题。“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死亡那样把人从他的日常性(平庸)中抛出来,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死亡那样提高人对生存的投入(即昂扬地进入生活)的必要性的认识。’’H列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都无法抗拒生命的消逝。林徽因在公开发表的第一首诗作《“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中写道:“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美,逃不出威严的时间”(《题剔空菩提叶》);“造物更是摧毁的工匠",“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秋天,这秋天》)作为美与希望象征的风筝在渺茫的天穹中的放飞也是那么飘摇和无助。“它只是/轻的一片,/一点子美/像是希望,又像是梦"(《风筝》)。“如今黑压压沉下现实的真相,/灵魂同饥饿的脊梁一起压断!”,“对忽然的终止,你有理由惧怕”,“亘古到今的情感做成了嘶哑"(《写给我的大姊》)。诗人笔下赞美过的所有事物都不能抗拒永恒,如爱情、生命、笑、桃花、钟声、秋天的微笑着的太阳、昨天的那一片静、人间四月天、那一把过往的热情、短暂的昼梦、亲人连同自己的生命会转瞬消逝,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唯美风格无声无息。

如何消解美的消逝,死亡的痛?唯美主义者王尔德佩特在其《文艺复兴鲒论》中写了一句唯美主义的经典话语:诗的激情、美的渴望、为艺术而热爱艺术,乃是智慧的极致。因为艺术来到你的面前,除了为你带来最高品质的瞬间之外,别无其他,而且仅仅是为了这些瞬间。@美是无忧的殿堂,是人心灵的慰藉。人们逃往美的殿堂,实际也就是去寻找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事物,在美的瞬间领悟美的永恒。唯美主义认为,美就在于瞬间。王尔德作品《莎乐美》中犹太公主对约翰的狂热一吻令她回味无穷,这一刹那让她舍生忘死。在这个浓缩了整个生命的瞬间她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终极价值。《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借助艺术的魔力,实现了时间的停留。

虽然人们已经习惯把时间归为先后的顺序,过去、现在、未来这一线性的逻辑结构成为不可逾越的真理但同时人类充满了对时间的畏惧,对过去的思虑,对未来的担忧,因自驹过隙而感到的无助,因青春不再而失望、痛惜。这种心理表现为:对历史的消解,对时间的憎恶。林徽因的诗歌《激昂》中诗人要挥动思想的利剑“斩断这时间的缠绵”,来剖取一个“无暇的透明"。诗人用最敏锐的感觉和最迅捷的动作来抓住“每个刹那”,以获取刹那的快意和瞬间迸发的激情。“中夜的钟声”带来的忧愁、惶恐让诗人梦境难成,空想时“真怕看光影,花般洒在墙上"。诗人不堪承受人事的变迁与无常,企图忘却烦杂的过去,丢弃对未来的惶恐。

诗人并没有遁入在世的沉沦,《前后》第二小节:“不能问谁/向往的终点,——没有终点/这前面。/背后,历史是片累赘!”诗人将时间链条打破,历史感消失,没有未来与过去,只有享受或承担现在才能使心灵挣脱束缚奔向自由。“你应当相信我不会向悲哀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强的忠于生的”u2珀9忠于生,就要爱着变幻的瞬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诗人于是又昂扬地写道:“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轮回,/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虽然林徽因智慧的双眼看透了生命的终点是死亡和生命之美的短暂性,但她仍然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仍要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执著于现世的生存,并且要勇敢。她试图无限地拉长美的瞬间,挣脱物理时间的束缚,在永恒的心理时间里,在所构想出来的世界中,尽情感受天地的宽广,享受生命的永恒。

诗人追求永恒,挽留瞬间,在诗作中往往体现辗转回旋的诗情。她向时间要回曾经的热情,“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别丢掉》。挽留住的是美的瞬间,如同生命的河流遇到劲风和鹅卵石的盘旋:“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参见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詈皇曼皇鼍寡II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oI——I—第3章唯美风格I——皇I舅舅鼍量曼曼

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展缓》)“相信这里睡眠这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题剔空菩提叶》)。这种回旋萦绕的情绪效果也体现在《六点钟在下午》一诗中:

用什么来点缀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点缀在你生命中,

仅有仿佛的灯光

褪败的夕阳,窗外

一张落叶在旋转!

用什么来陪伴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陪着你在暮色里闲坐

等光走了,影子变换

一支烟,为小雨点

继续着,无所盼望

这首被称为“淡到几乎没有内容"、“有闲者无聊的帐然”的诗作实在是包含了作者太多太深的情感。诗中的怅然忧伤力透笔背。“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

正常落叶在旋转!",这一“旋转”宛如运用了电影艺术中缓放的特写镜头,

的时间流逝速度已经被无限放慢,幻化为心理时空中一个动态的永恒,而这张金色落叶旋转的姿态却永远定格,演化为一个永恒的动态。诗人试图以回旋来挽留正要消逝或早已消逝而去的美好事物的心绪伴随着落叶的旋转隐隐闪现。她的真实用意是借助艺术的手段,突出一种真实的主观感受,一种瞬间获得的强烈生命感,这种生命感给了读者同样的心灵隐隐的痛感,读者也同诗人一起在萦萦绕绕之间,捕捉、寻觅。林徽因将这回旋萦绕的情绪赠予了美仑美奂的事物、心爱的朋友或美丽的情思。这人、这物、这情愫往往都是正在消逝或早已消逝,欲挽留而不得的。

善于捕捉瞬间、把握此在是唯美主义艺术家时间意识的出发点,关注现在,关注生命,实现瞬间的凝固,将高质量的瞬间生成为无限的永恒是其时间意识的归宿。把握瞬间的强烈意识,释放内心的忧患和渴望,在聚焦式的生命展现里感受自由与永恒,这就是唯美主义刹那之间蕴蓄永恒的时间观。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语

结语美丽的装饰里藏着美丽的灵魂

林徽因人是美的:

近年来许多回忆林徽因的文章都不约而同地写N-“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美在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H加“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和最有风度的女子。"H胡

她的一生从事着美丽的事业:在舞台上饰演美丽的公主齐德拉,在纸上画着美丽的图画,在古建筑领域里寻觅着美的意象,菩萨的一个拈花,一个微笑都会触发她那敏锐的灵感。

林徽因诗歌审美形态是美的:

林徽因的诗歌在审美形态上以美为外形,摆脱唯美派和格律派的束缚,诗歌讲究诗形摇曳生姿,长短错落,空白与字句处相生相应:色彩斑斓随意点染,处处蕴藏诗情画意。诗人选择美的意象,注重结构,使组合方式体现纯熟的艺术之美,与心灵中的情感奏出和谐一致的旋律。

林徽因作诗的过程也是美的:“林徽因写诗时,要点上一烛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自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时,在清风飘飘中,吟哦酿制佳作。”u铡在诗歌的王国里,她用一种仙子般的姿态来描绘美。

这一切美丽的装饰里藏着美丽的灵魂:

这美丽的灵魂是诗作的审美意蕴——空灵美、感伤美和唯美风格。她将体验过的生命情感与中西文化修养以愚诚的写作态度杂糅而成。其诗作清新淡雅,玲珑透澈,干干静静的诗行,清清爽爽的性灵,熔铸成“一个无暇的透明’’。就象莱辛所说的那样:“诗人啊,替我们把美丽所引起的欢欣,喜爱和迷恋描绘出来吧,做到这一点,你就已经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汹n拇

灵魂之美源自于她穿越时空的精神气质——生命的灵性与韧性;源自于她在中西合璧的学养之中彰显出一种脱俗的风度与高雅的气韵,源自于她真实而丰满的人性之美一纤敏细腻的心灵与高傲纯正的天性以一种自然而从容的风姿诠释着生命的自由与尊严。

“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固林徽因应是现代文学史上有独特地位的女作家,将来定还会有许多的人去认识她的“玲珑"与“美丽”,去挖掘她独特的个性风采。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品读她的诗歌,汲取一份诗美和力量。m选自林徽因诗歌《莲灯》

诬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

社,2005"166.

[2】林徽因.林徽因文集(文学卷)[M].梁从诫.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241.‘

【3】于赓虞.志摩的诗[N].晨报?学园,1931—1卜.9(2).

[4】闻一多.诗的格律[N].晨报副刊?诗镌,1926—5—13(7).

[5】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G]∥方仁念.新月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8.

【6】石灵.新月诗歌IN].文学,1937—1—1(3).

【7】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M】.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9.

【8]邵燕祥.林徽因的诗[G]∥陈钟英,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人民文学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347.

[9】徐志摩.《诗刊》前言[J].诗刊,1931,2(4):2.

【10】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M]∥林徽因.林徽因文集(文学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432.

【11】黑格尔.黑格尔美学(三卷)【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7.

【12]林徽因.林徽因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108,

[13】波德莱尔.艺术的镜子[G]∥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4]唐鸿棣.诗人闻一多的世界[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20.

[15]t富仁.闻一多诗论(代序)[M]//闻一多名作欣赏.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16][美]卡洛琳?M?布鲁墨.视觉原理[M].周少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24.

【1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三卷)[M].上海:三联书店,1982:162.

【18】赵毅衡.远游的诗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71.

【19】[英]彼德?琼斯.意象派诗选[Z].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167.[20】[英]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00.

【21]郝悻仔.沉博绝丽色境浑融——论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i].徐州大学学报

2005,(3):182.

[22]娜木西.金岳霖与林徽因万古人间四月天[髓/0L].[2009?3-21]维漕资讯.

WWW.cqvip.comlqkl95534N200803126789772.htmI27K.

[23】田崇雪.感伤的起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24】[德]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二卷)[M].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舾社,2002:132.

【25][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26.39

西南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26】林洙.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中——我所认识的林徽因[J].人物,1990,5.[27]林徽因.林徽因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58.

【28]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编.建筑师林徽因[01.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9.

【29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50.

[30】曾庆元.悲剧论[M].南京: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81.

【31]林徽因.林徽因文存(三卷本)[M].陈学勇.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126.

【32]林徽因.林徽因经典作品[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22.

[3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70—98.

【34]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评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256.

【35】王辉曾.淮海词笺注[M].北京:北京市图书馆,1985.230.

【36]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8.

【37]杨匡汉.缪斯的空间[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0:260.

[3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1.

【39】皮朝纲.禅宗美学思想的嫱变轨迹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40]【日龄木大拙.禅宗与精神分析嗍.王雷泉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87.

【41】陈义海.中国新诗的唯美主义潜流——从1919到194911].甘肃社会科学,2007,(1).

【42]徐志摩.徐志摩全集?散文卷(下)[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89-190.

【43]安希盂.生命诚可贵[J].书屋,2002,‘(6):33.

【44]文洁若.林徽因印象[G]∥刘小沁.窗子内外忆徽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2.[as]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6.【46】张清平.林徽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16.

林徽因诗歌寻美

林徽因诗歌寻美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刘晓芳西南大学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蓉 林徽因诗歌哲学意蕴解读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与其他现代女诗人相比,林徽因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异质性,主要原因在于林徽因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对"时间"这一哲学命题的高度关注是林徽因诗歌的重大题旨,对存在时间的理解以及对与时间有关的死亡、历史命题的思考,构成其诗歌哲学意蕴的主要部分.

2.期刊论文 缪倩.Miao Qian 析林徽因诗歌中的建筑性灵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4(2)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也是诗人,她在建筑事业和诗歌创作中都融入了对艺术美的独特追求.文章从林徽因的建筑性灵角度切入,通过建筑主张与诗歌美学的交融、建筑意象与诗歌情感的交融、建筑造诣与诗歌原理的交融,对她的诗歌进行审美欣赏.

3.学位论文 白晓丽 林徽因诗歌论 2005

林徽因作为新月诗派的后期成员,并没有停留在对新月诗风的传承上,而是将不懈的艺术探索与之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借鉴文艺学、语言学、和现代诗学等相关理论,从文本着手,试图从林徽因丰富的情感生成、其诗歌的创作渊源和她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与创作实践的关系等方面入手,以期对林徽因的诗歌作一整体观照,并尽力挖掘出其内在的理论闪光点,以确立其在现代诗歌史的文学史意义和地位。 首先,绪论部分阐述当前林徽因的研究概况、本文的写作动因、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其研究意义。

全文分3章进行论述,第1章主要从林徽因所处时代环境入手,涉及她的小说、建筑、绘画来分析其诗歌的情感生成,认为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点,从时代的选择和情感的释然两方面来说明其个性的解放。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是欧美化充彻、传统赤诚坦白的特殊的时期,更是一个“人的发现”和“人的自觉”的时代,人的思想感情大解放的时代。第二点,从其小说作品中来发掘她特有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情愫和沉思的低唱。林徽因以艺术家的全部气质捕捉灵感,从自我的女性经验出发,运用手中的笔向封建的男权社会发出叛逆的呼喊。林徽因作为一位现代知识女性,以女性的性别情感特征以及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使得她的作品也抹上了一层“女性性别意识”色彩。林以女性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思索人生,在那些男性作家的笔墨无暇或不屑于顾及的生活边缘处,展示出一个也许并不辉煌,却令人灵魂悸动的世界。第三点,从其诗歌、建筑以及绘画作品中来阐述林徽因情感的张扬。林把诗意盎然的精神生活和时代情绪熔铸成美的艺术形象,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世界,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揭示出了五四作家们面对时代大潮多重心理情绪,使其作品成为时代情绪的折射。

其次,第2章从其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西方现代诗歌神韵的汲取两方面来追溯林诗创作的源头。林徽因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创作道路。林徽因在诗歌创作中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又借助西诗的自由体制,造成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增强了诗歌阅读理解的延展性,创造了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的传统化的艺术美。林从非常驳杂的传统文化中摄取了个人意志性和情绪性十分强烈的思想营养,又敏锐的抓住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的契合之处。从她的作品中可以充分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也可验证出传统哲学精神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林个人对人类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

再次,在第3章中运用文艺学、形态学的相关理论,对林徽因诗歌的意象形态、语言形态和诗体形态进行探讨,来分析林徽因诗歌的艺术特点。林徽因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气质的语言作家,她对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悟和把握。作为一个出色的建筑学家,把对古建筑的鉴赏和理解运用在诗歌中,大胆尝试诗的多种韵式,讲究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使诗既有对新月派“三美”的主张呼应的一面,更有突破和创新的一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总结了林徽因作为一名女性诗人和新月派诗人其诗歌的现代艺术精神,以确立林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和其诗歌作品的价值。 本文对林徽因诗歌情感的生成、诗歌渊源的论述、以及对其诗歌艺术特征的探讨,对与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建立和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应当具有重要的意义。林徽因无论在建筑学方面,还是在诗歌创作上,都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本文从林融会并承继传统民族文化的自然人生观、人格理想、文艺美学观等方面的联系,来透视林诗歌的创作世界,增加了当前研究的新视角。

4.期刊论文 白薇 论冰心、林徽因诗歌精神的现代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22(3)

冰心诗歌中潜在的浓烈、激越情感和睿智的理性精神,充分表现了女性的人格建构、自我认知和寻找真谛的精神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现代女性沉心静气、内敛情感、提炼经验、构造心智的努力.林徽因诗歌表现的美与智慧,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感知自我,认证自我的存在,发现美的价值,做人生价值定位,以感情的真实和理性的智慧的交融,将人生价值追求和艺术审美追求完美契合,以女性生命觉醒和社会价值定位呈现了现代女性的精神成长.

5.期刊论文 段淑芳 "云的留痕,风的轻歌"——林徽因诗歌世界管窥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3)

林徽因的诗歌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其以清新、雅致的文笔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小而不空,华而不虚,独具韵味的诗歌世界.本文主要分析其诗歌对爱.对美及对人生的的吟咏与感喟.

6.期刊论文 彭松乔 从林徽因诗歌的解读看中国传统解读方法的局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3) 诗歌文本的解读空间是一个复杂的诗学问题,非常难以把握.从林徽因几首诗歌的具体解读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传统诗歌解读方法存在的局限.这种解读方法的最大弊端在于价值判断的不确定性、文本解读的"超所指"性.

7.期刊论文 赵卓.舒增付 林徽因诗歌中的悲凉色彩探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

林徽因是新月诗派后期的诗人,她承袭了新月前期的抒情风格,诗歌典雅而矜持,但是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她的诗中都充满浅浅的哀愁.本文主要从她的爱情诗和哲理感悟诗分析她诗歌的悲凉色彩,以及这种诗风的成因.

8.期刊论文 张华 山谷中的回声——林徽因诗歌特色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6(1)

林徽因的诗歌从内容上看侧重于对个人生活、个人情感的吟唱与描绘;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注重于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诗人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特色显现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9.期刊论文 龚慧枫 从诗歌小说试论林徽因作品的文化内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文理相通,具有全面人文素养的林徽因,代表着20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那批学界精英,其成就不仅光大了中国传统文明,也无愧于当时的世界水平.

10.学位论文 朱小雷 会唱的喉咙哑成了无言的歌——林徽因诗歌综论 200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林徽因是一个特殊的诗人。她特殊,因为诗歌只是她的副业,但她却能在新诗这块领域开出美丽的花朵。林徽因的独特性还在于她既有着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又有着兼容并包的胸怀;在于她诗歌中感情的诚实真挚。林徽因在诗歌艺术上孜孜追求的音乐性,诗体的不断试验,以及她在诗歌内容上所达到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当时的诗坛上都具有诗人的个性.

但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诗人,以及她优美的诗作,我们的现代文学史及新诗史却把她简化了,要么只字不提,要么只是把她看成新月诗派的一个陪衬,一个符号。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她的诗歌作品着手,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深入发现林徽因对新诗的诗形与诗质所做的努力及贡献。发掘其内在的审美价值,从而感受林徽因在现代文学史及新诗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此基础上,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体会林徽因在细腻情感的基础上,对中西文学传统营养的吸收,感受其兼容并包的胸怀。

第二章,论述林徽因诗歌中的意象美、音乐性及不断交化的诗体美,体会诗人为新诗的美感所做出的努力及贡献。

第三章,分析林徽因诗歌中闺阁生命之痛与家国黍离之忧,体会诗人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所达到的和谐统一,感受这种统一所带来的美感。进一步体现林徽因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本文链接:http://d..cn/Thesis_Y1460303.aspx

授权使用:南昌大学图书馆(wfncdxtsg),授权号:86346508-db36-4ab4-9c35-9e61013524fb

下载时间:20xx年1月4日

相关推荐